CN2506850Y - 便携式手电筒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手电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06850Y CN2506850Y CN 01242766 CN01242766U CN2506850Y CN 2506850 Y CN2506850 Y CN 2506850Y CN 01242766 CN01242766 CN 01242766 CN 01242766 U CN01242766 U CN 01242766U CN 2506850 Y CN2506850 Y CN 2506850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switch
- bulb
- hole
- lower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便携式手电筒,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外形小巧美观、集光性能强并且便于携带的手电筒。其技术方案为:外壳由上外壳和下外壳通过螺栓连接而成;开关的控制键穿过上外壳的通孔而裸露在外,其上端的凸块支承在下外壳的圆柱上,下端的凸块抵触在上外壳的两个定位凸台之间;灯泡固定连接在上外壳端部的半圆形孔和下外壳端部的半圆形孔之间,其正极接线柱设置在下外壳的凹槽内,负极接线柱卡设在开关的凹槽内;下外壳上还设置有固定锌片电池的凸块。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外形美观、集光性能强,而且便于像钥匙一样携带,既能作为照明工具,又可作为装饰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外形小巧美观、集光性能强并且便于携带的手电筒。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家用便携式照明工具多种多样,比如采用蓄电池供电的长筒形手电筒、采用硫酸溶液作为电解质的手提式电筒以及微型手电筒等,根据其功率的大小以及电池能量的多少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其中微型手电筒形状小巧、便于携带,不但实用,而且装饰性强,因而深受广大爱好者的欢迎。但是,现有的微型手电筒多为长筒形或者长方形,一般采用5#电池或7#电池作为电源,其灯泡发出的光线微弱,因而其实用性有很大的局限,而且它们体积仍然比较大,还不适宜像挂钥匙一样轻松自如地携带。
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形小巧美观、集光性能强并且便于携带的手电筒。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外壳由上外壳和下外壳通过螺栓连接而成;开关的控制键穿过上外壳的通孔而裸露在外,其上端的凸块支承在下外壳的圆柱上,下端的凸块抵触在上外壳的两个定位凸台之间;灯泡固定连接在上外壳端部的半圆形孔和下外壳端部的半圆形孔之间,其正极接线柱设置在下外壳的凹槽内,负极接线柱卡设在开关的凹槽内;下外壳上还设置有固定锌片电池的凸块。
由于采用锌片电池作为电源,因而可以大大缩小本实用新型的体积,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比同类微型手电筒更加小巧、轻便,也更加适于携带;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为曲线造型,顺滑流畅,其装饰性与观赏性比普通的微型手电筒更强,显得美观大方,适于像钥匙一样挂于钥匙串上携带;再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灯泡采用了发光二极管,其集光性能较强,灯泡发出的光线明亮,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增强;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成本随着体积减小、材料消耗的减少而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外壳12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外壳11的东南视角立体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外壳11的西北视角立体结构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外壳12的主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外壳12的A-A剖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外壳11的主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上外壳11的剖视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上外壳11的后视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开关2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开关2的剖视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灯泡3的立体结构图
见图1、2、3、4,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1、开关2和灯泡3,外壳1由上外壳11和下外壳12通过螺栓连接而成,在上外壳11的中间某位置设置有两个凸块115,在下外壳1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凸块126,并且在上外壳11的一端开设有通孔112,在下外壳12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122;开关2的控制键21穿过上外壳11的通孔111而裸露在外,其上端的凸块24支承在下外壳12上的圆柱121上,下端的凸块25抵触在上外壳11的两个定位凸台114之间;灯泡3为发光二极管,其正极接线柱31设置在下外壳12的凹槽120内,负极接线柱32卡设在开关2的凹槽22内;下外壳12上还设置有固定锌片电池的凸块124、125。
见图5、6,在下外壳12上设置有凸块124、125、126和圆柱121,并开设有半圆形孔123和通孔122;同时,在下外壳12上设置有若干凸台127,而且在凸台127上开设有通孔128,在半圆形孔123的内端开设有一个直径较大的半圆形孔129。见图7、8、9,在上外壳11上设置有定位凸台114和凸块115,并开设有通孔111、112和半圆形孔113;同时,对应凸台127设置有凸台116,并对应凸台127上的通孔128开设有螺纹孔117,而且对应下外壳12的半圆形孔129开设有半圆形孔118。见图10、11,开关2上设置有控制键21、凸块24、凸块25和两个半圆形凸块23,并开设有凹槽22,控制键21穿过上外壳11的通孔111而裸露在外以便手工控制,开关2上端的凸块24支承在下外壳12上的圆柱121上,下端的凸块25抵触在上外壳11的两个定位凸台114之间,在开关2移动过程中,半圆形凸块23与上外壳11接触,可以减少开关2与上外壳11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其摩擦阻力。在下外壳12的凸块125上设置有锌片电池,并由上外壳11上中间适当位置的两个凸块115轴向固定,由下外壳12上的凸块124、126径向固定。图12为灯泡3的立体结构图,灯泡3的大端卡设在半圆形孔118、129形成的空腔内,从而使灯泡3被固定在半圆形孔123和113之间,其正极接线柱31设置在下外壳12的凹槽120内,负极接线柱32卡设在开关2的凹槽22内,圆柱121卡设在上述两个接线柱之间防止灯泡3转动。见图5、7,上外壳11和下外壳12通过螺钉穿过螺纹孔117和通孔128形成固定连接,通孔112和122内可以配钥匙扣环,以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携带。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推动开关2的控制键21,凸块24支承在圆柱121上并沿其端面滑动,凹槽22的内斜面把灯泡3的负极接线柱32的端部压向锌片电池的负极,由于锌片电池的正极已与灯泡3的正极接线柱31连接,当负极接线柱32与锌片电池的负极接通时,灯泡3将发光;把控制键21拨回原位置,则开关2的凹槽22退回原位置,负极接线柱32脱离与锌片电池负极的接触,此时灯泡4即停止发光。总之,采用锌片电池可以大大缩小本实用新型的体积,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比同类微型手电筒更加小巧、轻便,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成本显著下降,也更加便于携带;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外壳1为曲线造型,顺滑流畅,其装饰性与观赏性比普通的微型手电筒更强,显得美观大方,而且适于像钥匙一样挂于钥匙串上携带;此外,灯泡3为发光二极管,其集光性能较强,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Claims (5)
1.便携式手电筒,包括外壳(1)、开关(2)和灯泡(3),外壳(1)由上外壳(11)和下外壳(12)通过螺栓连接而成,开关(2)上的控制键(21)穿过上外壳(11)的通孔(111)而裸露在外,灯泡(3)固定连接在上外壳(11)端部的半圆形孔(113)和下外壳(12)端部的半圆形孔(123)之间,其特征在于:开关(2)上端的凸块(24)支承在下外壳(12)的圆柱(121)上,其下端的凸块(25)抵触在上外壳(11)的两个定位凸台(114)之间;灯泡(3)的正极接线柱(31)设置在下外壳(12)的凹槽(120)内,其负极接线柱(32)卡设在开关(2)的凹槽(22)内;下外壳(12)上还设置有固定锌片电池的凸块(124)、(1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在上外壳(11)的一端开设有通孔(112),在下外壳(12)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1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在上外壳(11)的中间某位置设置有两个凸块(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在下外壳(1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凸块(1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手电筒,其特征在于:灯泡(3)为发光二极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42766 CN2506850Y (zh) | 2001-07-24 | 2001-07-24 | 便携式手电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42766 CN2506850Y (zh) | 2001-07-24 | 2001-07-24 | 便携式手电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06850Y true CN2506850Y (zh) | 2002-08-21 |
Family
ID=33654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124276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06850Y (zh) | 2001-07-24 | 2001-07-24 | 便携式手电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06850Y (zh) |
-
2001
- 2001-07-24 CN CN 01242766 patent/CN250685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74738Y (zh) | 两用便携手电筒 | |
CN2506850Y (zh) | 便携式手电筒 | |
CN2804573Y (zh) | 多功能紧急常备灯 | |
CN201811184U (zh) | 一种led夹子 | |
CN2499685Y (zh) | 具有立式照明功能的双向手电筒 | |
CN2583491Y (zh) | 手电筒 | |
CN201651795U (zh) | 多功能手电筒 | |
CN202546561U (zh) | 条形台灯 | |
CN201462458U (zh) | 具有蜡烛灯结构的手电筒 | |
CN207394448U (zh) | 一种多功能实用型led手电筒 | |
CN2161476Y (zh) | 照明笔具 | |
CN2454614Y (zh) | 微型电筒手表 | |
CN217209007U (zh) | 一种野营灯 | |
CN2585023Y (zh) | 迷你闪灯 | |
CN201046147Y (zh) | 一种发光眉毛钳 | |
CN2789569Y (zh) | 便携式手电筒 | |
CN216431320U (zh) | 一种多功能电筒 | |
CN212841216U (zh) | 一种外形构造新颖的led灯 | |
CN201121819Y (zh) | 一种饰品结构 | |
CN203176765U (zh) | 两用提灯 | |
CN201428935Y (zh) | 一种用于钓鱼的多功能电筒 | |
CN2558847Y (zh) | 一种车灯 | |
CN2521480Y (zh) | 衔接式手电筒 | |
CN2786418Y (zh) | 一种手电筒 | |
CN201568863U (zh) | 组合灯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