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88193Y - 零插入力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零插入力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488193Y CN2488193Y CN01226006U CN01226006U CN2488193Y CN 2488193 Y CN2488193 Y CN 2488193Y CN 01226006 U CN01226006 U CN 01226006U CN 01226006 U CN01226006 U CN 01226006U CN 2488193 Y CN2488193 Y CN 248819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d
- hole
- insulator foot
- zero insertion
-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GQWNECFJGBQMBO-UHFFFAOYSA-N Molindone hydrochloride Chemical compound Cl.O=C1C=2C(CC)=C(C)NC=2CCC1CN1CCOCC1 GQWNECFJGBQM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插入力连接器,包括绝缘底座、盖接于绝缘底座上的盖体、若干端子以及驱动件。底座设置有端子收容槽以对应收容端子,其一端开设有座孔。盖体可滑移地遮覆于底座表面上,其一端对应座孔开设有盖孔。驱动件包括手柄、转轴以及驱动部,转轴与驱动部分别容置于座孔及盖孔内并可转动。该连接器在实际应用时,无须借助外部工具,转动手柄即可使盖体相对底座移动,从而令连接器与所承接的元件之间的电路断开或导通。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零插入力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改良的驱动构件的零插入力连接器。
用于承接如中央处理器等元件的现有零插入力连接器构造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85107705号所揭示的内容。此现有零插入力连接器包括收容有若干导电端子的绝缘底座、滑动构件以及垂直偏心凸轮。此垂直偏心凸轮是以机械方式耦合至绝缘底座的驱动构件上,使滑动构件得以相对绝缘底座在开启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滑动,从而使连接器所承接的元件的接脚与绝缘底座的导电端子相分离或相接触。然而,此滑动构件相对绝缘底座的移动需借助外界工具(如一字起子等)旋转此垂直偏心凸轮方能实现。因此,无论置入还是取出元件,均需借助额外的工具,给操作者的操作带来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改良的零插入力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插入力连接器,此种零插入力连接器的操作简便,使用者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方便地置入或取出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零插入力连接器包括一设置于电路板上的绝缘底座、盖接于绝缘底座的盖体、若干端子以及驱动件。绝缘底座设置有若干端子收容槽以对应收容端子,且绝缘底座的一端开设有座孔。盖体是以可滑动的方式组接于绝缘底座上,其上设置有与底座的端子收容槽相对应的通孔,用以承接元件的接脚,且于盖体一端开设有与底座的座孔相对应的盖孔。驱动件包括手柄、自手柄一端向下延伸而出设置的驱动部及从驱动部底表面一体延伸而出的转轴,转轴与驱动部分别收容于底座的座孔及盖体的盖孔内,驱动手柄可使转轴及驱动部在相应的孔洞内转动,进而驱动盖体在开启位置与闭合位置间移动,其中在开启位置,元件接脚与端子相脱离,而在闭合位置,元件接脚与端子电性导通。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的操作简便,而且使用者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即可方便地置入或取出元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及其所承接的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及其所承接的元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驱动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驱动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的盖体处于开启位置即元件接脚与端子相分离时各部件相对位置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的盖体处于闭合位置即元件接脚与端子相抵接时各部件相对位置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的驱动件与其他构件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的驱动件与其他构件相配合的示意图。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包括绝缘底座2、收容于绝缘底座2的若干导电端子4(如图5及图6所示)、遮覆于绝缘底座2上表面22的盖体1以及驱动件3。
绝缘底座2大致为一方形板体,其相对的两侧边缘分别向外延伸出二凸块20,且在该绝缘底座2与电路板(图未示)相连接的底面的四个角上分别形成有支脚21,可对连接器提供支撑及垫高作用。该绝缘底座2上设置有若干端子收容槽25以收容对应的导电端子4,借以提供由所承接的元件5至电路板的电性通路。在绝缘底座2一端的中部形成有一略呈椭圆形的座孔24,该座孔24贯通于绝缘底座2的上、下表面22、23。
盖体1是可滑移地盖接于绝缘底座2上,其由本体部10及自本体部10一侧延伸而出的突出部12组成。盖体1对应绝缘底座2的端子收容槽25而设置有若干通孔14,且盖体1两相对侧缘向下弯折延伸而成侧板体13,在侧板体13内表面上设有滑动槽15,以供对应的绝缘底座2的凸块20抵置并在其内滑移,从而使盖体1不至于在垂直方向上脱离该绝缘底座2。在盖体1突出部12的中央位置处相对于绝缘底座2的座孔24开设有一圆形盖孔120,该盖孔120配合座孔24以容置驱动件3的对应部分(容后详述),且在盖孔120孔壁的适当位置处进一步凹陷形成一与该盖孔120相连通之弧形凹槽121。盖体1上表面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凹槽16,该凹槽16可在置入或取出元件5时提供操作者以一定的抓取空间,便于操作。
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零插入力连接器的驱动件3包括有手柄30、自手柄30一端向下延伸而设置的驱动部31及从驱动部31底表面一体延伸而出的转轴32。驱动部31与转轴32均为圆柱体构形,转轴32的直径小于驱动部31的直径,且转轴32的中心轴线偏离驱动部31的中心轴线一定距离。前述转轴32与驱动部31分别收容于绝缘底座2的座孔24及盖体1的盖孔120内,并可以在此二孔洞内转动,转轴32还可沿座孔24的长径方向滑移。并且,转轴32上开设有剖沟322而使该转轴32具有良好弹性,且其端部形成有一固持脚321以防止驱动件3自连接器中脱离。在驱动部31外表面的适当位置处形成有一条状挡块310,该挡块310对应收容于盖孔120的弧形凹槽121内,且可沿该凹槽121的槽壁旋转。
又请参阅图5、图6,端子4固定在绝缘底座2的端子收容槽25中,该端子4与元件接脚51相接触的上部形成有较宽的第一空间41及较窄的第二空间42,端子4借助其底部所设置的锡球9焊接于电路板上。
组装时,请参阅图1所示,首先将盖体1组设于绝缘底座2上,再将驱动件3组入盖体1与绝缘底座2内。此时,驱动件3的手柄30平行于盖体1突出部12的上表面,驱动件3的转轴32恰可收容于绝缘底座2的座孔24中,并通过其固持脚321与底座2相固持,而驱动件3的驱动部31则容置在盖体1的盖孔120内。
请参阅图5,组装完成后,盖体1处于开启位置,盖体1的通孔14与端子4的第一空间41对齐,从而元件接脚51可在零插入力状态下组入连接器中并位于端子4的第一空间41内,元件接脚51与端子4相脱离而悬空设置。如图7所示,此时驱动件3的手柄30垂直于座孔24的长径方向,转轴32位于座孔24一端,驱动部31上所设之挡块310则位于弧形凹槽121的一侧。然后,手动操作驱动件3的手柄30,使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由于座孔24限制转轴32沿其短径运动,从而令驱动件3的驱动部31在旋转过程中同时推动盖体1相对于绝缘底座2水平滑移至闭合位置。请参阅图8,此时,驱动件3的手柄30与座孔24长径方向平行,转轴32则移动至座孔24的另一端。如图6所示,盖体1的通孔14与端子4的第二空间42对齐,从而使元件接脚51处于端子4的第二空间41内,并与端子4构成电性连接。另外,挡块310与弧形凹槽121相配合的两极限位置可以限制驱动件3的过度转动,从而使盖体1相对于绝缘底座2的移动仅限于前述开启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进行。
Claims (9)
1.一种零插入力连接器,用于承接电子元件,并可提供由电子元件至电路板的电性通路,其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绝缘底座,此绝缘底座上开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盖体,可滑动地组接于绝缘底座上,此盖体设置有与绝缘底座的端子收容槽相对应的若干通孔以承接电子元件接脚,若干端子,收容在端子收容槽内而可与电子元件接脚相接合,驱动件,则组装在该连接器上;其特征在于:在绝缘底座一端开设有座孔,盖体一端则开设有与绝缘底座的座孔相对应的盖孔,驱动件包括有手柄、自手柄一端向下延伸而设置的驱动部及从驱动部底表面一体延伸而出的转轴,此转轴及驱动部分别收容在座孔与盖孔内,扳动手柄可使转轴及驱动部在相应的孔洞内转动,同时驱动部带动盖体在开启位置与闭合位置间移动,其中在开启位置时,电子元件接脚与端子相分离,而在闭合位置时,电子元件接脚与端子电性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驱动件的转轴与驱动部均为圆柱体构形,转轴的直径小于驱动部的直径,且转轴的中心轴线偏离驱动部的中心轴线一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插入力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驱动件的手柄平行地置于盖体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底座的座孔略呈椭圆状,当盖体处于开启位置时,驱动件的手柄垂直于座孔的长径方向,而在盖体处于闭合位置时,手柄平行于座孔的长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盖孔孔壁的适当位置处凹陷形成有一与此盖孔相连通的弧形凹槽,在驱动部的适当位置处形成有挡块,此挡块对应收容于弧形凹槽内,且此挡块与此弧形凹槽相配合的两个极限位置可限制驱动件的过度转动,从而使盖体相对于绝缘底座的移动仅限于开启位置与闭合位置间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端子于其上部均形成有较宽的第一空间及较窄的第二空间,当连接器处于开启位置时,盖体的通孔与端子的第一空间对齐,此时电子元件接脚与端子相分离而悬空设置;当连接器处于闭合位置时,端子的第二空间与盖体的通孔对齐,此时电子元件接脚可与端子相接触而达成电性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插入力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盖体的两侧缘上分别设置有一凹槽,以提供使用者置入或取出电子元件所需的抓取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零插入力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盖体的两侧缘分别向下弯折成侧板体,此侧板体的内表面设置有滑动槽,此滑动槽可收容绝缘底座两侧边上对应设置的凸块,且此凸块可在滑动槽内滑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零插入力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底座下表面的四个角上分别形成有支脚,用以垫高及支撑连接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1226006U CN2488193Y (zh) | 2001-05-31 | 2001-05-31 | 零插入力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1226006U CN2488193Y (zh) | 2001-05-31 | 2001-05-31 | 零插入力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488193Y true CN2488193Y (zh) | 2002-04-24 |
Family
ID=33641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2260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88193Y (zh) | 2001-05-31 | 2001-05-31 | 零插入力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488193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85463A1 (zh) * | 2012-06-14 | 2013-12-19 |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 Cpu连接器 |
WO2013185462A1 (zh) * | 2012-06-14 | 2013-12-19 |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 Cpu连接器 |
-
2001
- 2001-05-31 CN CN01226006U patent/CN248819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85463A1 (zh) * | 2012-06-14 | 2013-12-19 |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 Cpu连接器 |
WO2013185462A1 (zh) * | 2012-06-14 | 2013-12-19 |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 Cpu连接器 |
CN103515782A (zh) * | 2012-06-14 | 2014-01-15 |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 Cpu连接器 |
CN103515783A (zh) * | 2012-06-14 | 2014-01-15 |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 Cpu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70334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704137Y (zh) | 电连接器 | |
CN2588532Y (zh) | 固持装置 | |
CN2596719Y (zh) | 固持装置 | |
CN2488193Y (zh) | 零插入力连接器 | |
CN200972926Y (zh) | 电连接器 | |
CN2508430Y (zh) | 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 | |
CN2490738Y (zh) | 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 | |
CN2572620Y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831495Y (zh) | 具驱动机构的集成电路插座连接器 | |
CN2400931Y (zh) | 零插入力连接器 | |
CN2697853Y (zh) | 电连接器 | |
CN2766372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77407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667721Y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0192783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689433Y (zh) | 开关 | |
CN2618315Y (zh) | 板对板连接器(一) | |
CN215862458U (zh) | 一种新媒体户外演示装置 | |
CN238323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19610807U (zh) | 一种连接紧固的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件 | |
CN2833927Y (zh) | 电连接器 | |
CN2807534Y (zh) | 零插入力电连接器 | |
CN2490724Y (zh) | 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 | |
CN2488192Y (zh) | 零插入力插座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