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66126Y - 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466126Y CN2466126Y CN 01213541 CN01213541U CN2466126Y CN 2466126 Y CN2466126 Y CN 2466126Y CN 01213541 CN01213541 CN 01213541 CN 01213541 U CN01213541 U CN 01213541U CN 2466126 Y CN2466126 Y CN 246612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fixed pulley
- tower
- jack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它包括塔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上设置一内爬套架和固定框架,塔身内设绳轮系统,拉杆连接装置与液压顶升系统相连,绳轮系统上所设的钢丝绳一端与内爬套架相接,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与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进行不同的组合后可得到6种不同的缠绕方式。本实用新型利用绳轮系统和液压顶升系统实现整机和内爬装置的自动爬升,使用非常方便,适应于高层建筑施工和不同的施工对象。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塔式起重机和塔式砼布料机或格构式结构需要自身内爬的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
目前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塔式起重机和塔式砼布料机,一般分为附着式和内爬式两种,附着式塔式起重机和附着式砼布料机安装在建筑物的侧面,使塔式起重机的有效施工范围和吊重能力均受到了制约,特别是塔式砼布料机的有效施工范围受到了限制,所以布料机很少有附着式的。内爬塔式起重机或内爬塔式砼布料机安装在电梯井或其它开间处,从而扩大了塔机和布料机的有效施工范围,充分发挥了塔机、布料机的能力。然而现有的内爬顶升型式分为侧置顶升与中央顶升两种,采用侧置顶升型式的内爬顶升系统,每爬升一次需要逐层上搬液压站,液压油缸,内爬框架和承重梁;采用中置顶升型式的内爬顶升系统仍需要拆卸、上搬、安装内爬框架、承重梁和爬梯;不管是中置顶升还是侧置顶升,在爬升过程中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拆装麻烦,费时费工,为了安装好内爬框架与承重梁,往往要对电梯井的设计与施工作特殊要求,既浪费材料,又增加成本,以致影响内爬塔式起重机及内爬布料机的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目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一套绳轮系统和液压顶升系统实现整机和内爬装置的自动爬升的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包括塔身,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上设置一内爬套架和固定框架,塔身内设绳轮系统,拉杆连接装置与液压顶升系统相连。内爬套架为空间桁架结构,其上设上框架和下框架,上框架可分为固定式或移动式;下框架由两根长、短横梁焊接而成,长横梁内装伸缩梁,上框架和下框架与内爬套架固接或上框架在内爬套架上移动后连接固定;固定框架与塔身固接或在塔身上移动后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液压顶升系统包括顶升油缸,顶升横梁,顶升横梁两端与拉杆连接,顶升油缸活塞杆固定在其中央。绳轮系统包括由定滑轮和钢丝绳,所述定滑轮固定在塔身之上,一端与内爬套架相接,另一端绕过动滑轮后与拉杆连接装置相接或与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分别相绕,经定滑轮后再与内爬套架相连;还可以与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分别相绕后固定在塔身上。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内爬顶升系统相比具有下列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技术效果:
①在塔身内巧妙设置绳轮系统和液压顶升系统,使内爬过程全部实现了液压自动化,省事、省工、避免了繁重的劳动,又加快了爬升效率,还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②绳轮系统通过钢丝绳将定滑轮和动滑轮以单个或成组的形成进行不同的组合,可得到六种不同的缠绕方式,从而使爬升系统得到六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和爬升速率,使施工更为方便。
③伸缩梁可与电梯井的预留孔或地脚螺栓固定连接,扩大了内爬塔机和内爬布料机的使用范围。
④内爬套架上的上框架和固定框架可根据建筑物楼层高度任意调节,使用非常方便,非常适用于高层建筑施工和不同的施工对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爬套架爬升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机爬升状态示意图;
图4为绳轮系统缠绕方式之实施例一结构简图;
图5为图4之单倍率绳轮系统示意图;
图6为图4之多倍率绳轮系统示意图;
图7为绳轮系统缠绕方式之实施例二结构简图;
图8为图7之单倍率绳轮系统示意图;
图9为图7之多倍率绳轮系统示意图;
图10为绳轮系统缠绕方式之实施例二结构简图;
图11为图10之单倍率绳轮系统示意图;
图12为图10之多倍率绳轮系统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内爬顶升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新型的爬方式并巧妙地利用绳轮系统和液压顶升系统以实现整机和内爬装置的自动爬升。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塔身1,在塔身1上设置一内爬套架5和固定框架14,内爬套架5为空间桁架结构,其上设上框架4和下框架7,上框架4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固定式上框架4直接固定在内爬套架5上;移动式上框架4可根据不同的楼高在内爬套架5上移动并固定;下框架7是由两根长、短横梁焊接而成,在两根长横梁内装有伸缩梁8,两根短横梁的中央可挂装整机爬升时的爬梯19,上框架4和下框架7上设有可顶紧塔身1主弦杆的顶块装置和可沿其上下移动的导轮装置,上框架4和下框架7与电梯井内墙壁之间可顶入楔块装置。固定框架14由四根横梁拼焊而成。一般情况下,它固定在塔身1某处,其四周设有与塔身1主弦杆和电梯井内壁顶紧的顶紧装置,固定框架14也可根据楼高在塔身1上移动后固定,以调整它在塔身1上的位置。
塔身1下部为内爬基础节16,其上设有液压顶升系统20,它包括顶升油缸12,顶升横梁15,换步横梁9,顶升油缸12上端与换步横梁9相连,下端与顶升横梁15相连,拉杆11亦可连接在顶升横梁15上,同时在顶升横梁15和换步横梁9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可转动的顶升爬爪13和换步爬爪10。内爬基础节16下部所设的支承框架17内还设有伸缩梁18。
内爬套架5上和内爬基础节16上的伸缩梁8和18可与电梯井的预留孔或电梯井内的预埋地脚螺柱相接。
如图1所示,塔身1置于电梯井内,内爬套架5的伸缩梁8和内爬基础节16的伸缩梁18均插入电梯井内壁的预留孔且已固定。内爬套架5之下框架7的顶紧装置紧紧地顶紧塔身主弦杆,内爬套架5下部的主体结构的长短横梁和电梯井墙面之间已打入了木制的楔块。也就是说明塔机(布料机)工作时,塔身1不仅通过内爬基础节16与建筑物连为一体,还通过内爬套架5将其定位在建筑物上。
本实用新型在塔身1内部装有绳轮系统21,它包括固定在塔身1上的定滑轮2和钢丝绳3,通过钢丝绳3与定滑轮2和动1滑轮22所作的不同的组合以形成不同的缠绕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运动方式和爬升速率。本实用新型给出了绳轮系统结构三种实施方式,可得到6种不同的缠绕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定滑轮2固定在塔身1上,其上绕有钢丝绳3,钢丝绳3一端占内爬套架5相连,另一端可如图5所示那样,绕过定滑轮2后直接与拉杆连接装置6连接,形成单倍率绳轮系统结构,也可以如图6所示那样,钢丝绳3一端与内爬套架5相连,绕过定滑轮2后另一端经与设在拉杆连接装置6上的动滑轮22,又与固定在塔身1上的定滑轮2相绕,再绕过动滑轮22和定滑轮2后固定在拉杆连接装置6上,形成多倍率绳轮系统结构。
实施例二:如图7、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例中定滑轮2固定在塔身1上,动滑轮22设在拉杆连接装置6上,钢丝绳3一端与内爬套架5相连,绕过定滑轮2另一端如图8所示与动滑轮22相绕后固定在塔身1上;形成单倍率绳轮系统结构或如图9所示那样,绕后动滑轮22又与定滑轮2相绕,再经动滑轮22,从定滑轮2绕过后固定在塔身1上,形成多倍率绳轮系统结构。
实施例三,如图10、图1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定滑轮2固定在塔身1上,钢丝绳3一端与内爬套架5相连,绕过定滑轮2后另一端如图11所示,与动滑轮22相绕后,经定滑轮2后再与内爬套架5相连,形成单倍率绳轮系统结构;或如图12所示,另一端绕过动滑轮22,经定滑轮2后又与动滑轮22相绕经定滑轮2后再与内爬套架5相连,形成本实施例多倍率绳轮系统结构。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一、塔机(布料机)内爬套架爬行时:如图2所示,在内爬套架5爬升之间,需在电梯井墙壁上预留一组(四个)预留孔,该组预留孔或预埋一组地脚螺栓比现在装有伸缩梁的预留孔高6米左右。在内爬套架爬升时需按下列步骤进行爬升。
①对塔机(布料机)进行配平,使其重心尽量靠近或落在塔身1中心。
②将固定框架14的墙面顶块顶紧电梯井墙面。
③取出爬升套架5与电梯井墙面的所有楔块,松开内爬套架5上的所有顶块,且使这些顶块与原来的顶紧面有一定的间隙。
④将换步横梁9的换步爬爪10、顶升横梁15的顶升爬爪13转动立起,使之与爬梯19保持一定的间隙。
⑤启动液压顶升系统20,使之能用销轴将顶升横梁(15)与绳轮系统21的拉杆连接装置6连接固定好。
⑥将内爬套架5的伸缩梁8收回到固定框内。
⑦启动液压顶升系统,使动滑轮组6与定滑轮组2的距离拉大,通过绳轮系统21使爬升套架5沿塔身1主弦杆爬升,直至内爬套架5的伸缩梁8能插入上组预留孔时,(或能与地脚螺栓相连时)停止爬升,安装固定好内爬套架5的伸缩梁8。
在内爬套架5的爬升过程中,由靠内爬基础节16和固定框架14将塔身1固定在电梯井内。
二、布料机(塔机)整机爬升:
如图3所示,整机的爬升须按以下的步骤进行。
①对塔机进行配平,使得重心落在顶升油缸12上。
②将爬升套架5的上、下框架顶块松开,使塔身顶块与塔身1主弦杆有一定的间隙,且用硬木楔块楔紧电梯井墙面与爬升套架5的上框架4和下框架7。
③松开固定框架14与电梯井墙面的顶块,取出电梯井墙面与内爬基础节支承框架17之间的楔块,取掉顶升横梁15与拉杆11的连接销轴。旋转换步横梁9之换步爬爪10和顶升横梁15之顶升爬爪13,使之能与爬梯19相互作用。
④启动液压顶升系统20,使顶升横梁15之顶升爬爪13作用在两爬梯某一踏步的上端面,微微顶升整机后,将内爬基础节支承框架的伸缩梁18,收入支承框架17内,启动液压顶升系统20,使整机爬升。以下的步骤跟传统内爬顶升系统的爬升步骤一样,这里不再详述。
⑤当整机爬升至其内爬基础节16的伸缩梁18与上一组预留孔或地脚螺栓平齐时,拉出基节的伸缩梁18,搁置在对应的四个预留孔内,调整塔身后,固定好伸缩梁18,用楔块顶入内爬基础节支承框架17与电梯井墙壁之间(或用地脚螺栓将伸缩梁固定)。
⑥将内爬套架5之下框架7的塔身顶块顶紧塔身主弦杆,取出电梯井墙壁与内爬套架5之上框架的楔块(千万不能松开电梯井墙壁与内爬套架的下部楔块)这样塔机就可进入工作状态。
在整机爬升过程中,是靠内爬套架5的上、下框架固定在建筑物内,整机沿内爬套架5的导向装置向上爬升的。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初始安装时与现有塔机(布料机)的安装方式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在安装下支座之前,应先将固定框架14固定在离内爬基础节16支承框架17大概3m左右位置,内爬套架5固定在内爬套架5之下框架7的伸缩梁8距内爬基础节固定框6m左右的位置。电梯井施工时,每距6m左右须设一组(4个)预留孔或地脚螺栓,用于内爬套架5和整机的爬升,当建筑物施工到一定的高度时,塔机或布料机不好施工时,须先进行内爬套架5爬升。再进行整机的爬升。
本实用新型只需重复内爬套架5的爬升和整机的爬升,可随建筑物的升高而升高,直至将建筑物施工完毕。
本实用新型的最大特点是利用一套液压顶升系统,然后通过绳轮系统实现内爬装置和整机的爬升。
Claims (8)
1、一种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它包括塔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1)上设置一内爬套架(5)和固定框架(14),塔身(1)内设绳轮系统(21),通过拉杆连接装置(6)与液压顶升系统(2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内爬套架(5)为空间桁架结构,其上设框架(4)和下框架(7),上框架(4)可分为固定式或移动式;下框架(7)由两根长、短横梁焊接而成,长横梁内装伸缩梁(8),上框架(4)和下框架(7)与内爬套架(5)固接或上框架(4)在内爬套架(5)上移动后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框架(14)与塔身(1)固接或在塔身(1)上移动后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压顶升系统(20)包括顶升油缸(12),顶升横梁(15),顶升横梁(15)两端与拉杆(11)连接,顶升油缸(12)活塞杆铰接在其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绳轮系统(21)包括定滑轮或定滑轮组(2)和钢丝绳(3),所述定滑轮或定滑轮组(22)固定在塔身(1)之上,钢丝绳(3)一端与内爬套架(5)相接,另一端与拉杆连接装置(6)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绳轮系统(21)包括定滑轮或定滑轮组(2)和钢丝绳(3),所述定滑轮或定滑轮组(2)固定在塔身(1)上,一端与内爬套架(5)相接,另一端与拉杆连接装置(6)上的动滑轮或动涔轮组(22)和定滑轮或定滑轮组(2)分别相绕后与拉杆连接装置(6)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绳轮系统(21)包括定滑轮或定滑轮组(2)和钢丝绳(3),所述定滑轮或定滑轮组(2)固定在塔身(1)上,一端与内爬套架(5)相接,另一端与设在拉杆连接装置(6)上的动滑轮(22)相绕或与动滑轮(22)和定滑轮(21)分别轮流相绕后固定在塔身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其特征在于绳轮系统(21)包括定滑轮或定滑轮组(2)和钢丝绳(3),所述定滑轮或定滑轮组(2)固定在塔身(1)上,一端与内爬套架(5)相接,另一端与动滑轮(22)或与动滑轮(22)和定滑轮(2)分别轮流相绕,经定滑轮(2)后再与内爬套架(5)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13541 CN2466126Y (zh) | 2001-02-28 | 2001-02-28 | 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13541 CN2466126Y (zh) | 2001-02-28 | 2001-02-28 | 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466126Y true CN2466126Y (zh) | 2001-12-19 |
Family
ID=33632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121354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66126Y (zh) | 2001-02-28 | 2001-02-28 | 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466126Y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3689B (zh) * | 2007-09-14 | 2010-05-19 | 胡建锋 | 内爬塔机的双梁形内爬底座和内爬套架 |
WO2012136036A1 (zh) * | 2011-04-07 | 2012-10-11 |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塔身间连接件的固定结构及具有该固定结构的布料机 |
CN103569882A (zh) * | 2013-11-19 | 2014-02-12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附着式塔式起重机的液压顶升系统 |
CN106044592A (zh) * | 2016-08-16 | 2016-10-26 | 中昇建机(南京)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层建筑用塔机爬升结构及塔机 |
CN106948593A (zh) * | 2017-02-28 | 2017-07-14 |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轮式机器人爬架 |
-
2001
- 2001-02-28 CN CN 01213541 patent/CN246612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3689B (zh) * | 2007-09-14 | 2010-05-19 | 胡建锋 | 内爬塔机的双梁形内爬底座和内爬套架 |
WO2012136036A1 (zh) * | 2011-04-07 | 2012-10-11 |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塔身间连接件的固定结构及具有该固定结构的布料机 |
CN103569882A (zh) * | 2013-11-19 | 2014-02-12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附着式塔式起重机的液压顶升系统 |
CN103569882B (zh) * | 2013-11-19 | 2015-03-11 | 南京工业大学 | 一种附着式塔式起重机的液压顶升系统 |
CN106044592A (zh) * | 2016-08-16 | 2016-10-26 | 中昇建机(南京)重工有限公司 | 一种超高层建筑用塔机爬升结构及塔机 |
CN106948593A (zh) * | 2017-02-28 | 2017-07-14 | 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轮式机器人爬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43235C (zh) | 斜拉索辅助全悬臂架设钢桁梁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3417412B (zh) | 一种单元式屋面异型铝板挑檐及其施工方法 | |
CN2466125Y (zh) | 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 | |
CN110847062A (zh) | 80米跨宽幅钢箱梁厂内整孔拼装双幅架设施工方法 | |
CN2466126Y (zh) | 自升式内爬顶升系统 | |
CN2782837Y (zh) | 一种整体提升爬模平台系统 | |
CN113213352A (zh) | 用于模块化外加电梯井道施工的吊装装置、组合吊臂和定位卡件 | |
CN112482317A (zh) | 一种门槽二期混凝土自爬升滑模浇筑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2333687Y (zh) | 内爬塔式起重机爬升机构 | |
CN111691419B (zh) | 一种打桩机塔架 | |
CN218145304U (zh) | 可调式吊具 | |
CN111392616A (zh) | 一种内爬动臂式塔吊顶升装置及施工方法 | |
CN114575251B (zh) | 大跨度钢桁拱桥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12726424B (zh) | 混凝土顶板底模先支架后模板拆卸方法 | |
CN112627882B (zh) | 大型盾构隧道中隔墙的转运机具及安装方法 | |
CN212582675U (zh) | 一种步履式打桩机 | |
CN111139742B (zh) | 公路架桥机安装与拆卸方法 | |
CN210855029U (zh) | 一种高空运输、吊装作业的钢箱梁构件施工便车 | |
CN113494127A (zh) | 一种用于大跨度空腹连廊钢平台分层提升的施工方法 | |
CN111827124A (zh) | 一种t梁横向预应力张拉辅助装置、安装方法与使用方法 | |
CN221031318U (zh) | 钢结构安装屋面底板用移动式施工平台 | |
CN218434470U (zh) | 一种用于缆索吊快速吊装桥面板的装置 | |
CN114277688B (zh) | 架桥机 | |
CN221093498U (zh) | 一种装配式住宅工程免塔吊施工智能建造平台 | |
CN218320410U (zh) | 起重顶升一体式自爬升起重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