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65227Y - 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465227Y CN2465227Y CN 01203383 CN01203383U CN2465227Y CN 2465227 Y CN2465227 Y CN 2465227Y CN 01203383 CN01203383 CN 01203383 CN 01203383 U CN01203383 U CN 01203383U CN 2465227 Y CN2465227 Y CN 246522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ow
- structural plane
- rear window
- computer host
- host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2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44000273256 Phragmites commun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338 self-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包括后盖和后窗元件,后盖上具有镂空的后窗,其周边具有多个介面卡窗,后窗的左右边缘分别具有缺口,下缘具有向外突出的钩状物,上缘具有向外延伸的窗檐;后窗元件由单一弹片经弯折加工形成三个结构面,第一结构面上具有固定爪与固定孔,固定爪分别钩于所述后窗左右边缘的缺口上,固定孔分别与后窗下缘的钩状物相结合;第二结构面与后窗上缘的窗檐相结合,从而使后窗元件可以在免用螺丝的情况下被固定在后窗上,以提供固定界面卡所需的约束力。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免用螺丝固定的后窗元件的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
目前个人电脑已经非常普及,而许多的个人电脑制造业者莫不致力于开发更能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个人电脑以及其相关产品。由于目前个人电脑内部的组成大都已经模块化,而使得自行组装个人电脑已成为一股新的使用需求。为了适应这一趋势,目前个人电脑的主机箱亦朝着模块化的方向发展,使得电脑的拆装能更为方便。
图1示出了传统电脑主机箱后盖10的后窗14与后窗元件18的设计,后盖10上具有多个介面卡窗12用以安装所需要的介面卡,而介面卡窗12的下方则具有后窗14以及螺丝孔16a、16b。后窗元件18是由不具弹性的刚性材料所制成,其上缘具有向外延伸的窗檐20,其下缘则具有与螺丝孔16a、16b相对应的螺丝孔22a、22b。后窗元件18可通过螺丝由螺丝孔22a、16a以及22b、16b而固定于电脑主机箱后盖10之上并覆盖整个后窗14。这样后窗元件18的窗檐20将可以提供插入介面卡窗12中的介面卡(图中未显示)所需的拘束力,使得介面卡的位置可以被牢牢的固定于电脑主机箱后盖10之中。
由于在上述传统的电脑主机箱后盖的设计中,后窗元件18必须要利用螺丝才能将其固定于之后盖10上,因此常常造成组装介面卡时的麻烦,并造成了组装时间的浪费。对于电脑制造商而言,任何组装时间的浪费将造成单位时间平均产量的下降,而对于使用者而言,采用螺丝的固定方式将使得组装电脑变得十分麻烦,更减低了自行组装电脑的乐趣。因此需要针对这一缺点而提出改进主机箱后盖的设计,以改善因于使用螺丝固定后窗元件所产生的组装不便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免用螺丝的方式将后窗元件固定于电脑主机箱后盖上的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电脑主机箱后盖上具有镂空的后窗,所述后窗的周边具有多个用以容纳介面卡的介面卡窗,用以提供固定所述介面卡所需的拘束力并由单一弹片折弯加工而成的后窗元件组合于所述后窗之上,其中,所述后窗的左右边缘分别具有缺口,下缘具有向外突出的勾状物,上缘具有向外延伸的窗檐;所述后窗元件至少包括下列各部分结构:
第一结构面,具有固定爪和固定孔,所述固定爪分别勾于所述后窗左右边缘的缺口上,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后窗下缘突出的勾状物相结合;
由所述第一结构面向一侧折弯而成并与所述固定孔位于上下相对的位置的第二结构面,所述第二结构面与所述后窗边缘向外延伸的窗檐相结合;以及
由所述第一结构面向所述第二结构面的同一侧折弯而成,并与所述第二结构面位于上下相对的位置的第三结构面;所述后窗元件通过所述固定爪、固定孔和第二结构面固定于所述电脑主机箱后盖的后窗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其后窗元件是利用弹性材料折弯而形成,并且后窗元件上设计有固定爪、固定孔、凸缘等结构,后窗元件可以通过这些结构以或勾或卡的方式固定于电脑主机箱后盖之上,而且后窗元件折弯的外型将可以允许使用者以挤压的方式造成后窗元件的弯曲变形,从而让后窗元件与电脑主机箱后盖结合之后可通过形变后所产生的张力而紧紧的固定于电脑主机箱后盖的背面。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其后窗元件不需要螺丝固定即可快速地安装或拆卸,从而使界面卡的拆装变得非常方便和快捷,相应地也降低了电脑的制造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具有传统后窗元件的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后窗元件的主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后窗元件的俯视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后窗元件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窗元件与电脑主机箱后盖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电脑主机箱后盖30以及后窗元件44的立体示意图。电脑主机箱后盖30之上具有多个介面卡窗32,介面卡通过介面卡窗32插入电脑主机箱中,介面卡窗32的下方具有后窗34。后窗34的两侧分别具有缺口42a、24b,下缘具有两个向外突出的勾状物38a、38b,上缘具有向外延伸的窗檐36。另外窗檐36之上还具有一条狭长的缺口40。这些缺口42a、42b,勾状物38a、38b,与窗檐36是为了将后窗元件44固定于电脑主机箱后盖30上所搭配设计的结构。
后窗元件44主要是由一片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经弯折与切割等加工制造而成。后窗元件44包括第一结构面43、第二结构面45、与第三结构面47。第一结构面43上具有位于两侧且与上述缺口42a、42b相对应的固定爪46a、46b,位于固定爪46a、46b下方的第一簧片48a、48b,以及位于下缘且与上述勾状物38a、38b相对应的固定窗56a、56b。第二结构面45位于第一结构面43的上方,由第一结构面43向外折弯约90度而形成,其上具有向外侧突出且与上述窗檐36的狭长缺口40相对应的凸缘58,以及多个向上方翻起的第二簧片54。第三结构面47位于第一结构面43下方,由第一结构面43向着与第二结构面45翻转的同一侧折弯而形成。
下面同时参阅图2与图3对后窗元件44各部结构的功能予以说明。第一结构面43上的固定爪46a、46b的位置正对于后窗34左右两侧的缺口42a、42b,后窗元件44通过将固定爪46a、46b勾于缺口42a、42b的方式,使其无法沿着垂直电脑主机箱后盖30的表面方向脱离。而固定孔56a、56b则扣于勾状物38a、38b之上,使得后窗元件44无法沿着垂直后窗34边缘的方向向下脱离,从而使后窗元件44覆盖在后窗34之上。第二结构面45用以与窗檐36相结合,并利用将凸缘58插入窗檐36的缺口40的组合方式而将该其固定于窗檐36之上,并使得后窗元件44无法沿着垂直后窗34边缘的方向向上脱离。至于第三结构面47则是由第一结构面43向与第二结构面45的同一侧折弯而成,并与第二结构面43呈上下相对的位置。当使用者挤压第二结构面45与第三结构面47时,第一结构面43将会产生弯曲变形,使得后窗元件44上的固定爪46、固定孔56、凸缘58,得以与后窗34周边的缺口42、勾状物38、缺口40相配合,从而达到以免用螺丝的方式将后窗元件44固定于电脑主机箱后盖30的后窗34之上。
图4显示了将后窗元件44固定在电脑主机箱后盖30上的立体示意图。如图中所示,当后窗元件44固定于电脑主机箱后盖30上之后,将可以提供插于介面卡窗32中的介面卡的拘束力量,从而将界面卡紧紧的固定于电脑主机箱内。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结构面43还具有向外翻折的第一簧片48a、48b,以避免当后窗元件44与电脑主机箱后盖30结合时,因接触不良所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而第二结构面45上的第二簧片54,则用以与窗檐36接触产生弹力从而提供后窗元件44固定于后窗34上的张力。此外,第三结构面47的边缘可向内翻折而形成曲面,以增加后窗元件44的刚性和安全性。
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仅仅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精神,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领悟了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后,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内,可做些许改动润饰及等同的变化替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所述电脑主机箱后盖上具有镂空的后窗,所述后窗的周边具有多个用以容纳介面卡的介面卡窗,用以提供固定所述介面卡所需的拘束力并由单一弹片折弯加工而成的后窗元件组合于所述后窗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窗的左右边缘分别具有缺口,下缘具有向外突出的勾状物,上缘具有向外延伸的窗檐;所述后窗元件至少包括下列各部分结构:
第一结构面,具有固定爪和固定孔,所述固定爪分别勾于所述后窗左右边缘的缺口上,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后窗下缘突出的勾状物相结合;
由所述第一结构面向一侧折弯而成并与所述固定孔位于上下相对的位置的第二结构面,所述第二结构面与所述后窗边缘向外延伸的窗檐相结合;以及
由所述第一结构面向所述第二结构面的同一侧折弯而成,并与所述第二结构面位于上下相对的位置的第三结构面;所述后窗元件通过所述固定爪、固定孔和第二结构面固定于所述电脑主机箱后盖的后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窗元件的第一结构面上还具有用以避免所述后窗元件与电脑主机箱后盖因接触不良所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的第一簧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窗上缘的窗檐上具有一条狭长的缺口,所述后窗元件的第二结构面上还具有一用以与所述窗檐的缺口组合而将所述第二结构面固定于所述窗檐之上的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窗元件的第二结构面上还具有用以与所述窗檐弹性接触而提供所述后窗元件固定于所述后窗之上的张力的第二簧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窗元件的第三结构面的边缘具有向内翻折而成以增加所述第三结构面的刚性以及安全性的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窗元件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所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03383 CN2465227Y (zh) | 2001-02-15 | 2001-02-15 | 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03383 CN2465227Y (zh) | 2001-02-15 | 2001-02-15 | 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465227Y true CN2465227Y (zh) | 2001-12-12 |
Family
ID=33624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120338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65227Y (zh) | 2001-02-15 | 2001-02-15 | 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465227Y (zh) |
-
2001
- 2001-02-15 CN CN 01203383 patent/CN246522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423605A (en) | Front panel structure for a personal computer | |
US6000767A (en) | Computer housing | |
US7758133B2 (en) | Mounting assembly for side panel of computer enclosure | |
US7916476B2 (en) | Secur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s | |
CN101277598A (zh) | 壳体卡固结构 | |
US20050205285A1 (en) | Lift-type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bracket of computer interface card | |
US6969131B2 (en) |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perpendicular expansion slots | |
TWI342424B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2005180793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465227Y (zh) | 电脑主机箱后盖组件 | |
US5913583A (en) | Computer enclosure | |
US7697271B2 (en) | Portable computer enclosure | |
US7016188B2 (en) | Computer casing | |
KR100299592B1 (ko) | 디스크 드라이브 장치 | |
CN102034631A (zh) | 键盘模组 | |
US7643287B2 (en) | Detachable assembly | |
US20060278420A1 (en) |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direct-mounting front bezel | |
JP2814571B2 (ja) | 筐体固定装置 | |
US6652048B2 (en) | Computer enclosure incorporating drive bracket | |
CN102480858B (zh) | 电子设备机壳 | |
US20070297126A1 (en) |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bezel | |
CN2672731Y (zh) | 可简易固定多个界面卡连接座的电脑机壳 | |
US7198503B1 (en) | Securing device for PCB with I/O ports | |
TW200930235A (en) | Mounting apparatus for circuit board | |
JP5441048B2 (ja) | 隙間閉塞部材の取付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1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