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60407Y - 改进的幼儿车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幼儿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460407Y CN2460407Y CN 01200738 CN01200738U CN2460407Y CN 2460407 Y CN2460407 Y CN 2460407Y CN 01200738 CN01200738 CN 01200738 CN 01200738 U CN01200738 U CN 01200738U CN 2460407 Y CN2460407 Y CN 246040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destal
- frame
- child
- pushes away
- c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幼儿车,主要包括有座体及推架,其特征是该座体是由一椅背具有角度调整部的第一座体与其呈连杆枢接且设有角度调整部的第二座体所构成,而于座体两侧延设有具卡柱的翼片可对应跨固结合于推架上以供推动,且可使座体连系于推架中形成摇床,或以座体的第二座体经由调整成一椅背以供结合在汽车上形成幼儿座椅使用,并且成本低,而具方便、实用性。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幼儿车,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多功能幼儿车。
幼儿车是为家中育有幼儿者不可缺少的一项必备物品,藉由幼儿车的使用可使幼儿在最舒适性的情况下被使用者到处推动,也可免除使用者长时间怀抱幼儿的体力负担,可知幼儿车的普遍性及需求性是极大的,然而只要曾经照顾过幼儿的人都知道,因为幼儿仍处于初步的发育阶段,所以幼儿的食、衣、住、行都需要成人完整的照顾与呵护,才能在最舒适的环境下成长,为此不但要具备有最基本的幼儿车,而且就连摇床或者可置于汽车内部的幼儿座椅都需要一应俱全,才能让幼儿安稳的睡眠或者顺利的乘坐交通工具,然而;就目前常用的结构设计来说,由于幼儿车的结构是使座体与推架组成为一体,是呈不可分离的设计,所以虽然幼儿车的椅背具有角度调整部以供展开后成一床面供幼儿休息、睡眠(如图1所示),但是却无法直接利用幼儿车哄幼儿入睡,因此往往使用者便需再度将幼儿抱起到处行走、拍拍背,等待幼儿入睡后再放回幼儿车,不仅不方便而且又费时,而且使用者因为所需总共会在日后必须分别购买一台幼儿车、一座摇床及一个幼儿座椅,不仅容易在收藏上造成困扰,而且所花费的金钱更是形成浪费及沉重的负担。
本创作人鉴于上述问题点,深觉常用幼儿车的结构设计往往局限于既有形态;而未能深入探究使用的需求性,以致造成不能发挥众多功能的缺点,因此遂以其从事创作的经验,积极研发改进,在各方条件的审慎考虑之下,终于开创出本实用新型,从而完全解决常用幼儿车的各种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幼儿车,具有幼儿车、摇床、汽车用的幼儿座椅的功能,并且成本低,又具方便、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幼儿车,主要包括有座体及推架,其特征在于:
该座体是由第一座体及第二座体经由枢接所构成,该第一座体呈一方型框座而后端四框杆开放的设计,且于后端内缘经由角度调整部以结合一椅背,该第二座体则是由多个连杆枢接成一方型框座以构成前端四框杆呈可动式的开放状,该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间上、下方的四框杆是分别经由枢接、反向角度调整部所连设,另于座体上方框杆的两侧延设有具卡柱的翼片,且在第二座体下方框杆处设有框柄;
该推架为一前、后端脚架可收折并具把手的长方座架,该脚架底部设有轮体,而于座架顶面设有多个对应卡柱的卡柱孔;
藉由上述的构件组成,该座体包覆有供幼儿乘坐的衬体,并于第一座体处设有座体安全带,由此,该座体直接经由翼片承载于推架上,该座体翼片上的卡柱卡止于该推架的卡柱孔中构成定位;或者该第二座体经由反向角度调整部予以调整,使第二座体随着角度收合状态而收折于椅背后方定位,该第二座体的框柄与所结合的汽车座椅上的汽车安全带穿置束固;或者是该推架上方前、后端的横杆上设置有固定环,该座体上方框杆的前后两侧连接有带体,该座体与推架分离成座体容于推架中并以带体固定于推架的固定环处,该座体悬吊于推架中。
推架于其两侧是连设螺孔板,该螺孔板与能调整角度的把手经由螺杆锁固。
本实用新型的幼儿车是分别由座体及推架所组成,而且座体是由一椅背具有角度调整部的第一座体及与其呈连杆枢接且设有角度调整部的第二座体所构成,另于座体两侧延设有具卡柱的翼片以对应推架结合,该座体与推架是分离式设计,在推架上设固定环,座体上设带体,从而达到具有幼儿车、摇床、汽车用幼儿座椅功能,并且成本低,又具方便、实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特征、功能及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座体两侧设有具卡柱的翼片以对应推架结合,因此在座体与推架结合后便可施行幼儿车的推动功能,使幼儿能在幼儿车上随着使用者推动而到处走动;
2、本实用新型的座体是与推架呈分离式的设计,因此在座体与推架分离后;便可使座体藉由带动而悬吊在推架中,所以使用者可以相对座体而推动,使座体构成摆动的摇床功能,以提供幼儿安稳的睡眠;
3、本实用新型的座体是由第一座体及呈连杆枢接的第二座体所构成,且第二座体与第一座体间是藉由角度调整部而定位,因此可在第二座体向上收折后而定位于第一座体的椅背后方,续而由第二座体的框柄供汽车座椅上的安全带系固,便可由第一座体让幼儿乘坐,获得实施汽车用幼儿座椅的功能,并由座体安全带紧固幼儿,达到安全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常用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座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推架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成幼儿车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成摇床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座体的收折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座体的收折成汽车用幼儿座椅的示意图。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幼儿车,主要是由座体1及推架2所组成,其中:
该座体1是由第一座体11及第二座体12经由枢接所构成,该第一座体11呈一方型框座而后端四框杆开放的设计,且于后端内缘经由角度调整部111以结合一椅背112,而第二座体12则是由多个连杆枢接成一方型枢座以构成前端四框杆呈可动式的开放状,并使第一座体11与第二座体12间上、下方的四框杆是分别经由枢接、反向角度调整部121所连设,另于座体1上方框杆的两侧延设有具卡柱131的翼片13,且在第二座体12下方框杆处设有框柄14(上述角度调整部的结构是属通用的既有结构,所以不再赘述,而反向角度调整部亦是卡止方向相反的常用设计)。
该推架2为一前、后端脚架21可收折的长方座架,又于脚架21底部设有轮体22,而在座架上方前、后端经由横杆而设置有固定环23,另于座架顶面设有多个对应卡柱131的卡柱孔24,且于两侧固设有孔板25以供把手26经由螺杆27锁固。
如图4至图7所示,藉由上述的构件组成,座体1是供幼儿乘坐而包覆有衬体3的设计,且在上方框杆的前后两侧连接有带体4,并于第一座体11处设有座体安全带15,因此可直接使该座体1经由翼片13承载于推架2上(如图4所示),而使得卡柱131卡止于卡柱孔24中构成定位的能力,促使使用者可以经由推架2的推动效能而提供幼儿车的使用状态(椅背112挺起时可供两名幼儿乘坐,而椅背121收折后则可供一名幼儿躺下);或者,于座体1上方框杆的前后两侧是连接有带体4,可在座体1与推架2分离后;使座体1容于推架2中并以带体4固定于推架2的固定环23处(如图5所示),促使座体1形成悬吊于推架2中的状态,因此使用者便可施行摇床的功能(在摇摆座体1时,可先使轮体22刹车定位以提高稳定性,而轮体22附设刹车为一既有技术因此不再赘述);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座体1中的第二座体12是由多个连杆枢接构成,于一般状态中是藉由反向角度调整部121而保持座椅定位状态,因此一旦经由反向角度调整部121予以调整后,便可把第二座体12随着角度收合状态而收折于椅背112后方而定位(如图6所示),此时便可将收折后的座体1置于汽车座椅上,再把汽车的安全带5经由穿置框柄14而束固(如图7所示),达到结合于汽车中的目的,便可使幼儿乘坐于座体1中并以座体安全带15系固幼儿,达到安全的目的;而在上述实施例中可知,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提供幼儿车、摇床、汽车用幼儿座椅的实施功能,所以不仅达到了先进性,而且更可为使用者降低极多的使用成本。
再有,由于本实用新型推架2与把手26间是经由螺杆27锁固,因此不仅可依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而调整锁固角度,而且更可在把手26的锁固角度改变后提供反向推动的实施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符合实用新型各要件,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Claims (2)
1、一种改进的幼儿车,主要包括有座体及推架,其特征在于:
该座体是由第一座体及第二座体经由枢接所构成,该第一座体呈一方型框座而后端四框杆开放的设计,且于后端内缘经由角度调整部以结合一椅背,该第二座体则是由多个连杆枢接成一方型框座以构成前端四框杆呈可动式的开放状,该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间上、下方的四框杆是分别经由枢接、反向角度调整部所连设,另于座体上方框杆的两侧延设有具卡柱的翼片,且在第二座体下方框杆处设有框柄;
该推架为一前、后端脚架可收折并具把手的长方座架,该脚架底部设有轮体,而于座架顶面设有多个对应卡柱的卡柱孔;
藉由上述的构件组成,该座体包覆有供幼儿乘坐的衬体,并于第一座体处设有座体安全带,由此,该座体直接经由翼片承载于推架上,该座体翼片上的卡柱卡止于该推架的卡柱孔中构成定位;或者该第二座体经由反向角度调整部予以调整,使第二座体随着角度收合状态而收折于椅背后方定位,该第二座体的框柄与所结合的汽车座椅上的汽车安全带穿置束固;或者是该推架上方前、后端的横杆上设置有固定环,该座体上方框杆的前后两侧连接有带体,该座体与推架分离成座体容于推架中并以带体固定于推架的固定环处,该座体悬吊于推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幼儿车,其特征在于:推架于其两侧是连设螺孔板,该螺孔板与能调整角度的把手经由螺杆锁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00738 CN2460407Y (zh) | 2001-01-17 | 2001-01-17 | 改进的幼儿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00738 CN2460407Y (zh) | 2001-01-17 | 2001-01-17 | 改进的幼儿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460407Y true CN2460407Y (zh) | 2001-11-21 |
Family
ID=33622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120073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60407Y (zh) | 2001-01-17 | 2001-01-17 | 改进的幼儿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460407Y (zh) |
-
2001
- 2001-01-17 CN CN 01200738 patent/CN246040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460407Y (zh) | 改进的幼儿车 | |
CN2279287Y (zh) | 多功能折叠式推车 | |
CN2387768Y (zh) | 多用行李箱 | |
CN210130478U (zh) | 一种行李箱 | |
CN2314668Y (zh) | 改良型婴儿床 | |
CN216070161U (zh) | 一种多用婴儿车 | |
CN2547216Y (zh) | 一种多功能折叠床结构 | |
CN2464183Y (zh) | 复合式婴儿座椅车 | |
CN2169318Y (zh) | 节省空间的多用途床具 | |
CN2261193Y (zh) | 一种儿童用餐椅 | |
CN2266931Y (zh) | 具有座箱的椅子 | |
CN2223583Y (zh) | 多功能折叠椅 | |
CN2681724Y (zh) | 轮椅车前置篮架结构 | |
CN2442572Y (zh) | 折叠式背包凳 | |
CN2361184Y (zh) | 一种童床 | |
CN2052229U (zh) | 袖珍型折叠旅行凳 | |
CN2377920Y (zh) | 车合椅 | |
CN2060418U (zh) | 变体车 | |
CN2179712Y (zh) | 一种多用旅行箱 | |
CN2486029Y (zh) | 助手车 | |
CN2352065Y (zh) | 背架 | |
CN2124842U (zh) | 箱式九功能高级童车 | |
CN2812705Y (zh) | 多功能座椅 | |
CN2337035Y (zh) | 快速变形多功能童车 | |
CN2332635Y (zh) | 自行车后儿童座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