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58559Y - 集热泵 - Google Patents
集热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458559Y CN2458559Y CN 00265023 CN00265023U CN2458559Y CN 2458559 Y CN2458559 Y CN 2458559Y CN 00265023 CN00265023 CN 00265023 CN 00265023 U CN00265023 U CN 00265023U CN 2458559 Y CN2458559 Y CN 2458559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ermal
- water pipe
- arrest
- heat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集热泵。适用于各种明火型热源收集利用余热。该集热泵主要由分别平置有上、下循环水管的上下集热盘和制有立式循环水管的集热板组成。集热板上、下端分别与上下集热盘相连接,立式循环水管上、下端分别与上、下循环水管相连接,并构成水循环通路。上下集热盘分别制有风口,上、下循环水管制有出水口与进水口。该集热泵能充分有效地收集利用明火热源传递的余热,功能多,既可提供热水,又可驱动循环采暖装置或其它负载,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推广,使用方便、安全。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热泵,属于明火炉灶、反射型太阳灶及非腐蚀性排热口的明火型热源余热收集利用装置。
明火炉灶(如:液化汽炉、沼气灶、煤炉等)、反射型太阳灶等在使用时,由于明火传递热能,致使排热口处不少热能被浪费,造成热效率低。目前尚未发现一种经济、实用、有效的明火排热口余热收集装置。有人曾在煤火炉炉口加设循环型热水环,但该装置只能利用余热加热水,提供热水,不能驱动热水循环至水暖式暖气片或其它热负载上。从而使得用途大大缩小。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新型集热泵,从而不仅能有效收集明火型热源所散发的热能,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提供热水,又能驱动水暖装置或做其它用途。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上述任务的。
一种集热泵,主要由上、下集热盘,分别平置于该上、下集热盘的上、下循环水管,集热板及与该集热板制为一体的立式循环水管组成。集热板立式分布,其上、下端分别与上、下集热盘连接。与该集热板制为一体的立式循环水管。上、下端分别与上、下循环水管连接,并构成水循环通路。上循环水管上设有出水口,下循环水管上设有进水口。上、下集热盘上分别制有风口。当将该集热泵置于煤炉等明火型热源装置的排热口时,散射的余热经该热泵的风口进入热泵,上下集热盘及集热板充分吸收热能,同时将热能传递给装于上下集热盘的上下循环水管和装于集热板的立式循环水管,循环管中的水被加热。由于出水口与进水口形成的温差,产生热虹吸力,从而驱动热水经出水口排出至循环采暖管系或其它用途处供使用。
与集热板制为一体的立式循环水管可以与平置于下集热盘的下循环水管环面呈一定夹角。该夹角最佳为70°-80°。
制在上、下集热盘的风口,最佳设置在上、下集热盘的中部,且上下对应相通,上集热盘的风口大小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当把该集热泵置于明火传热装置的排热口时,散射的热能在经由下集热盘风口、集热板和上集热盘风口排出时,充分地传递给上、下循环水管和立式循环水管中的水。因此收集热能有效充分,热效率高。
2、当冷水由入水口进入下集热盘,从而进入立式循环水管时,因受热膨胀上升至上循环水管。由于该泵的进水口与出水口的温差,形成热虹吸,从而被加热的水不用外加动力就可以被驱动至水暖管系,达到采暖的功能。也可以进入其它用途处,供使用。因此,本集热泵功能多,不仅可提供热水,还可以驱动水暖装置或做其它用途。
3、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推广。
4、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水温可调。使用时只需把该泵分别与水箱水源和热负载相连通,构成循环通路,再把热泵移至热源处即可。需要补充水时,只需补充水箱的水就可以保证系统运行。而不必把该系统与自来水系或其它系统相连接口。同时,调整上集热盘上的风口大小,可达到调节水温高低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面(全剖视)
图2图1的俯视图
该集热泵的上、下集热盘(2)、(1)分别由两块板材组成。上下循环水管(4)、(3),分别平置于上下集热盘(2)、(1)的两块板间。上下集热盘(2)、(1)的中部分别制有风口(10);上下风口对应相通,上风口(10)直径小于下风口(10);上风口(10)为风口大小可调式。集热板(6)共六块分别呈立式对称幅射状布设。每一个集热板(6)的上、下端分别与上下集热盘(2)、(1)焊接。立式循环水管(5)与集热板(6)制为一体。其上、下端分别与上、下循环水管(4)、(3)焊接并连通,从而构成水循环通路;侧面被集热板(6)包裹。立式循环水管(5)与平置的下循环水管(3)环面,呈70°-80°夹角。上循环水管(4)制有出水口(8),出水口(8)与热负载的入口连通。下循环水管(3)制有进水口(9)。进水口(9)既可以通过阀门与补充水量的水箱水源出口连通,又可与热负载的出水口连通。当需要补充水量时,关闭热负载的出口阀,打开补充水量的水源出口阀;当水量补足后,即关闭该阀。同时打开热负载的出口阀,水即可由集热泵到热负载自动循环,反复加热。也可以待水箱补足水后,关闭水箱进水口,打开出水口。使水箱的水不断补充入该集热泵与热负载的循环系统中。如果该水箱另设循环水进水阀与热负载的出口相连通。则水可以由水箱→该集热泵→热负载→水箱,反复被加热使用。
Claims (3)
1、一种集热泵,其特征在于,该集热泵主要由下、上集热盘(1)、(2)、立式循环水管(5)、集热板(6)和下、上循环水管(3)、(4)组成,上、下集热盘(2)、(1)分别平置有上下循环水管(4)、(3),立式循环水管(5)与集热板(6)制为一体,集热板(6)呈立式分布,其上、下端分别与上下集热盘(2)、(1)连接,立式循环水管(5)的上、下端,分别与上、下集热盘(2)、(1)的平置式上、下循环水管(4)、(3)连接,并构成水循环通路,上循环水管(4)上制有出水口(8),下循环水管(3)上制有进水口(9),上、下集热盘(2)、(1)分别制有风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集热泵,其特征在于,与集热板(6)制为一体的立式循环水管(5)可以与平置于下集热盘(1)的下循环水管(3)环面呈一定夹角,该夹角最佳为7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热泵,其特征在于,制在上、下集热盘(2)、(1)的风口(10),最佳设置在上、下集热盘(2)、(1)的中部。且上下对应相通,上集热盘(2)的风口(10)为风口大小可调节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0265023 CN2458559Y (zh) | 2000-12-11 | 2000-12-11 | 集热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0265023 CN2458559Y (zh) | 2000-12-11 | 2000-12-11 | 集热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458559Y true CN2458559Y (zh) | 2001-11-07 |
Family
ID=33619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026502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58559Y (zh) | 2000-12-11 | 2000-12-11 | 集热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458559Y (zh) |
-
2000
- 2000-12-11 CN CN 00265023 patent/CN2458559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08057U (zh) | 绿色多功能生活基站 | |
CN201421133Y (zh) | 一种太阳能采暖系统 | |
CN106016774B (zh) | 真空玻璃管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458559Y (zh) | 集热泵 | |
CN207247347U (zh) | 基于太阳能的多能源互补供热装置 | |
CN205979991U (zh) | 一种零能耗太阳能建筑 | |
CN212132626U (zh) | 多种清洁能源转换供热及控制设备 | |
CN203177294U (zh) | 一种光板太阳能与燃气组合式供暖供热系统 | |
CN2489263Y (zh) | 家用燃气自动热水、采暖热水器 | |
CN208886901U (zh) | 一种能方便使用太阳热能和光能的装置 | |
CN101907321B (zh) | 一种村镇用太阳能供热装置 | |
CN2393027Y (zh) | 分体式热水器 | |
CN216131968U (zh) | 多层次复合利用太阳能的燃气采暖炉 | |
CN2752650Y (zh) | 光电互补热水和采暖两用型太阳热水器 | |
CN205717975U (zh) | 住宅用太阳池集热器采暖、制冷、热水三联供装置 | |
CN2606308Y (zh) | 与家用采暖炉相结合的多热源太阳能热水器 | |
CN214664753U (zh) | 太阳能汽水集热多用采暖系统 | |
CN207350425U (zh) | 一种多级熔融盐供热装置 | |
CN201787660U (zh) | 一种村镇用太阳能供热装置 | |
CN209960620U (zh) | 一种调节室温并照明的建筑节能装置 | |
CN201050892Y (zh) | 复合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483668Y (zh) | 光电自动控制太阳能热水器 | |
CN2906461Y (zh) | 用于住宅楼的集中式太阳能热水装置 | |
CN2387469Y (zh) | 太阳能热水器与家用燃煤炉组合 | |
CN201215396Y (zh) | 太阳能空气热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