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405848Y - 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405848Y
CN2405848Y CN99252828U CN99252828U CN2405848Y CN 2405848 Y CN2405848 Y CN 2405848Y CN 99252828 U CN99252828 U CN 99252828U CN 99252828 U CN99252828 U CN 99252828U CN 2405848 Y CN2405848 Y CN 240584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wheel
bicycle
unidirectional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252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执云
田执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99252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40584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40584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40584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在现有自行车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对驱动机构进行改进,在中轴的两侧装有大链轮,代替现有自行车大腿,大链轮受前链上、下导轮间竖直线段的动力驱使而转动,从而带动小链轮(相当于现有自行车的大轮盘)转动,通过后链带动后轮向前转实现驱车。脚踏驱动器沿滑动杆上往复运动,由单向控制器带动前链竖直段始终向下直线运动。这种车的特点是:人的双脚在车两侧重力和蹬力的合力方向上直线往复运动,不做圆周和弧形运动,腿部弯曲很小,不易疲劳,感觉能用上力,特别是在爬坡、遇到障碍或进行拉力赛时由于动力臂始终处于最大状态而不变,所以,爬坡、拉力和越野能力增强,且省力、不损功。

Description

自行车
一种涉及交通工具的自行车。
现有的自行车有两个大腿。当人骑车时,用双脚交替蹬踏脚蹬,使大腿带动链轮绕中轴作圆周运动,链轮通过链条带动飞轮驱动后轮转动,以实现驱车的。由于这种构造的自行车是由双脚作圆周运动才能实现驱车,所以腿部弯曲大,易疲劳;在爬坡或遇到障碍物时,左、右大腿在竖直于重力方向相同时,动力臂为零,脚蹬继续向前使重力方向上动力臂由小变大,又由大变小,总是在变,驱车前向费力、损功、浪费体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的自行车进行技术改进,提供一种腿部弯曲小,双脚蹬作直线往复运动,动力臂永远不变,越野、拉力和爬坡能力强,省力、不损功、不浪费体能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行车,它包括车架(1),在车架(1)前端装有车叉(2),在车叉(2)的上端固定有车把(3),在车叉(2)的下端固定有前轴(4),在前轴(4)上装有前轮(5),在车架(1)的中部上端装有车座(6),稍下装有左、右两个前链上导轮(7、8),左、右两个上触头(9、10),稍前中间装有往复轮(11),再前是左右两个磁铁(12、13),车架(1)的下端装有中轴(14),中轴上装有两个大链轮(19、20),小链轮(21)固定在右大链轮(20)的内侧,稍前是左、右两个前链下导轮(15、16),再前有左、右两螺栓(17、18),左、右两个大链轮(19、20),分别与左上、下导轮(7、15)和右上、下导轮(8、16)以左、右两前链(22、23)连接,两前链条(22、23)的上、下导轮之间竖直段装有左、右两个脚踏驱动器(24、25),左、右脚踏驱动器(24、25),是由左、右两个单向控制器(26、27),左、右两个滑动器(28、29),左、右两个滑动方杆(30、31),和左、右两个减震弹簧(32、33)组成。单向控制器是由梯形框架片(34),两个单向控制轮(35、36),往复链穿钉(37)组成;单向控制器的上端通过往复链穿钉(37)连接往复链(38),并通过往复链(38)与往复轮(11)连接,前部分别与左、右两个滑动器(28、29)的下端一个滑动轮(39),以穿钉(40)连接,滑动器(28、29),是由左、右两方筒(41、42),与滑动方筒(41、42)以穿钉(40)连接的若干滑动轮(39),滑动轮(39)的内外两层接触处有若干钢珠(60),与方筒(41、42)焊接一起左、右脚蹬(43、44)组成。左、右两个滑动方杆(30、31)分别从滑动方筒(41、42)中穿过,上端插接两磁铁(12、13),并固定有螺栓(45),下端插接车架(1),并套置左、右两减震弹簧(32、33);车架(1)后部装有后轴(46),后轴(46)上装有后轮(47),在后轮(47)的轴套上装有飞轮(48),小链轮(21)通过后链(49)与飞轮连接,其特征在于:
[1]在中轴(14)的两端装有两个大链轮(19、20),相当于现有自行车的两个大腿,大链轮(19、20)分别由左、右两前链(22、23)控制,并通过两条前链(22、23)分别与左上、下导轮(7、15)、右上、下导轮(8、16)相连接,前链(22、23)在上、下导轮之间形成直线段。
[2]前链竖直段装有左、右脚踏驱动器(24、25),脚踏驱动器(24、25),是由单向控制器(26、27),滑动器(28、29),滑动杆(30、31),往复链(38)、往复轮(11)组成。单项控制器(26、27),是由梯形框架钢片(34),两个与框架片以穿钉连接的构造相同的单向控制齿轮(35、36)组成。单向控制轮(35、36)是由齿圈(50),与之配合的千斤套(51),千斤套(51)内有若干个小轴(52),小轴(52)上有若干个弹簧(53)支撑的千斤(54),千斤(54)与齿圈(50)的内齿(55)交替啮合,齿圈(50)两侧的圆周凹槽内有若干个钢珠(57),压盖(56)与千斤套(51)螺纹连接组成。滑动器(28、29)是由若干个滑动轮(39)和方筒(41、42),方筒上端焊接有脚蹬(43、44)、后部下方一滑动轮(39)以穿钉(40)与单向控制器连接,滑动方杆(30、31)分别从方筒(41、42)中紧贴滑动轮(39)穿过,上端插接磁铁(12、13),并以螺栓(45)与车架(1)固定,下端与车架插接并以穿钉(17、18)固定,套置减震弹簧(32、33)组成。两脚踏驱动器(24、25)通过穿钉(37)与往复链(38)两端连接,往复链(38)中间连接车架(1)上端的往复轮(11)。
[3]装有倒车控制器。倒车控制器是由上触头(9、10),下触头(58、59)和磁铁(12、13)组成。上触头(9、10)由上导轮(7、8)的外框架片下端凸出部分形成,下触头(58、59)是由单向控制器(26、27)的尾部凸出锐角部分形成,磁铁(12、13)分别套置于滑动杆(30、31)上端,通过螺栓(45)固定于车架(1)。
左、右两前链(22、23)控制的两大链轮(19、20)做圆周运动,半径不变,前链(22、23)上、下导轮间竖直段上动力所依赖的力臂(即大链轮半径)永远不变,处于最大状态。
两脚蹬(43、44)沿滑动杆(30、31),通过单向控制器(26、27),在前链(22、23)的上、下导轮间直线段做重力与蹬力合力方向上的直线单向驱动,而两脚蹬作重力与蹬力的合力方向上的直线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与现有的自行车相比,由于实用新型自行车在中轴的两端装有半径相当于现有自行车大腿长度的两个大链轮(即大链轮代替了现有自行车大腿),并受前链上、下导轮之间竖直段动力控制;在前链竖直段装有脚踏驱动器,即脚蹬作用于前链竖直段的力所依赖的动力臂(大链轮半径)永远不变,永远处于最大状态,所以驱车省力、不损功、爬坡、拉力和越野能力增强;还由于双脚在重力与蹬力的合力方向上做直线往复运动,所以腿部弯曲小、不易疲劳、并借助重力,体能可以充分发挥,感觉能用上力。
下面利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结构右侧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左侧大链轮、小链轮与上、下导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为脚踏驱动器中单向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剖视示意图。
图6为脚踏驱动器中滑动器及磁铁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C剖视示意图。
图8为脚踏驱动器往复部分结构后侧示意图。
参照图1、2、3和8,自行车由车架(1),在车架(1)前端装有车叉(2),在车叉上端装有车把(3),在车叉(2)下端装有前轴(4),在前轴(4)上装有前轮(5),在车架(1)的中部上端装有车座(6),稍下装有左、右两个前链上导轮(7、8),导轮下端凸出有上触头(9、10),稍前中间装有往复轮(11),再前装有左、右两个磁铁(12、13),在车架(1)的下端装有中轴(14),在中轴(14)上装有左、右两个大链轮(19、20)小链轮(21)固定在右大链轮(20)的内侧,稍前装有左、右两个前链下导轮(15、16),再前插装有滑动杆(30、31),以螺栓(17、18)分别固定,并套置减震弹簧(32、33)上端插接磁铁(12、13),左、右大链轮(19、20)分别与左上、下导轮(7、15)、右上、下导轮(8、16)以左、右前链(22、23)相连接,上、下导轮之间前链竖直段装有脚踏驱动器(24、25),脚踏驱动器装有单向控制器(26、27),滑动器(28、29),两单向控制器(26、27)的上端分别与往复链(38)的两端以穿钉(37)连接,往复链(38)中部连接车架(1)上部往复轮(11),滑动器(28、29)四周装有滑动轮(39)、方筒(41、42),方筒(41、42)上端焊接有左、右脚蹬(43、44),在车架(1)后端装有后轴,在后轴(46)上装有后轮(47),在后轮(47)轴套上装有飞轮(48),飞轮(48)与小链轮(21)通过后链条(49)相连接组成。
参照图1、4、5、6、7和8,脚踏驱动器是由单向控制器,滑动器,滑动杆组成。单向控制器是由梯形框架片(34),两个结构相同的单向控制轮(35、36),单向控制轮设有齿圈(50)和与之相配合的千斤套(51),在千斤套(51)中间千斤槽内有若干小轴(52),在小轴(52)上有若干弹簧(53)支撑的千斤(54),本实施例中设有8个千斤,千斤套(51)与齿圈(50)相接触的齿圈圆周凹槽内有若干钢珠(57),压盖(56)与千斤套(51)螺纹连接组成。,滑动器是由若干滑动轮(39),本实施例中设有8个滑动轮,左、右脚蹬(43、44)中的若干滑动轮(39)中间穿过,两端与车架(1)插接,并固定有螺栓(17、18),下端套置减震弹簧(32、33)组成。
参照图1、2、4、6和8,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装有倒车控制器。倒车控制器是由上触头(9、10),下触头(58、59)和磁铁(12、13)组成,上触头(9、10)是由上导轮(7、8)的外框架片下端凸出部分形成,下触头(58、59)是由单向控制器(26、27)的尾部凸出的锐角部分形成,磁铁(12、13)套置于滑动杆(30、31)上端并通过螺栓(45)与车架(1)固定。本实施例中,左、右脚蹬做直线往复运动;大链轮代替了现有自行车的大腿,受前链竖直段动力控制,所以动力臂永远不变,处于最大状态。
当驱车时,右脚蹬(43)沿左滑动杆(30)向下运动,左滑动器(28)带动左单向控制器(26)向下运动,带动往复链(38)向左下运动,此时,单向控制器(26)中前后两结构相同的单向控制轮(35、36)的千斤套(51)中小轴(52)上的若干弹簧把千斤(54)顶部弹出千斤槽,使千斤(54)与齿圈(50)的内齿(55)相啮合,使齿圈(50)不能转动,则两单向控制轮的外齿把左前链(22)前后紧紧挤住,并迫使前链(22)随之向下运动,左前链(22)带动左大链轮(19)和小链轮(21)及右大链轮(20)向前转动,小链轮(相当于现有自行车的大轮盘)通过后链(49)带动飞轮(48)转动,从而带动后轮向前转动。此时右脚踏驱动器(25)的单向控制器(27)中,两个结构相同的单向控制轮(35、36)的千斤(54)被齿圈(50)的内齿(55)压入千斤槽内,使齿圈(50)与千斤套(51)脱开,并受以单向控制器(27)上部穿钉(37)连接的往复链(38)拉动而向上运动。右脚蹬(44)向下运动时与左脚蹬(43)向下运动的过程相同。这样左、右脚蹬交替运动,使自行车始终向前行驶。
为了解决自行车前后都能运动,设置倒车控制器。当自行车向后运动时,后轮(47)通过后链(49)带动小链轮(21)及大链轮(19、20)带动单向控制器(26、27)和滑动器(28、29)向上运动,当两下触头(58、59),分别与两上触头(9、10)接触,并相挤压时两单向控制器(26、27)就会以与滑动器(28、29)连接处的小穿钉(40)为轴向下旋转,这样两单向控制轮(35、36)两轴连线与前链竖直段垂直,两单向控制轮(35、36)空隙大于前链(22、23)的厚度,就与前链(22、23)脱开,此时,两磁铁(12、13)分别将两滑动器(28、29)吸住,使左、右两个脚踏驱动器不再向下运动,使两单向控制轮(35、36)保持与前链(22、23)脱开状态,自行车就会自由地向前、向后运动。

Claims (3)

1、一种自行车,它包括:车架(1)在车架(1)前端装有车叉(2),在车叉(2)的上端固定有车把(3),在车叉(2)的下端固定有前轴(4),在前轴装有前轮(5),在车架(1)的中部上端装有车座(6),稍下装有左、右两个前链上导轮(7、8),左、右两个上触头(9、10),稍前中间装有往复轮(11),再前是左右两个磁铁(12、13),车架(1)的下端装有中轴(14),中轴上装有两个大链轮(19、20),小链轮(21)固定在右大链轮(20)的内侧,稍前是左、右两个前链下导轮(15、16),再前有左、右两螺栓(17、18),左、右两个大链轮(19、20),分别与左上、下导轮(7、15)和右上、下导轮(8、16)以左、右两前链(22、23)连接,两前链条(22、23)的上、下导轮之间竖直段装有左、右两个脚踏驱动器(24、25),左、右脚踏驱动器(24、25),是由左、右两个单向控制器(26、27),左、右两个滑动器(28、29),左、右两个滑动方杆(30、31),和左、右两个减震弹簧(32、33)组成,单向控制器是由梯形框架片(34)两个单向控制轮(35、36),往复链穿钉(37)组成;单向控制器的上端往复链穿钉(37)连接往复链(38),并通过往复链(38)与往复轮(11)连接,前部分别与左、右两个滑动器(28、29)的下端一个滑动轮(39)以穿钉(40)连接,滑动器(28、29)是由左、右两方筒(41、42),与滑动方筒(41、42)以穿钉(40)连接的若干滑动轮(39),滑动轮(39)的内外两层接触处有若干钢珠(60),与方筒(41、42)焊接一起左、右脚蹬(43、44)组成。左、右两个滑动方杆(30、31)分别从滑动方筒(41、42)中穿过,上端插接两磁铁(12、13),并固定有螺栓(45),下端插接车架(1),并套置左、右两减震弹簧(32、33);车架(1)后部装有后轴(46),后轴(46)上装后轮(47),在后轮(47)的轴套上装有飞轮(48),小链轮(21)通过后链(49)与飞轮连接,其特征在于:
[1]在中轴(14)的两端装有两个大链轮(19、20),相当于现有自行车的两个大腿,大链轮(19、20)分别由左、右两前链(22、23)控制,并通过两条前链(22、23)分别与左上、下导轮(7、15),右上、下导轮(8、16)相连接,前链(22、23)在上、下导轮之间形成直线段,
[2]前链竖直段装有左、右脚踏驱动器(24、25),脚踏驱动器(24、25),是由单向控制器(26、27),滑动器(28、29),滑动杆(30、31),往复链(38),往复轮(11)组成。单项控制器(26、27),是由梯形框架钢片(34),两个与框架片以穿钉连接的构造相同的单向控制齿轮(35、36)组成,单向控制轮(35、36)是由齿圈(50),与之配合的千斤套(51),千斤套(51)内有若干个小轴(52),小轴(52)上有若干个弹簧(53)支撑的千斤(54),千斤(54)与齿圈(50)的内齿(55)交替啮合,齿圈(50)两侧的圆周凹槽内有若干个钢珠(57),压盖(56)与千斤套(51)螺纹连接组成,滑动器(28、29)是由若干个滑动轮(39)和方筒(41、42),方筒上端焊接有脚蹬(43、44)、后部下方一滑动轮(39)以穿钉(40)与单向控制器连接,滑动方杆(30、31)分别从方筒(41、42)中紧贴滑动轮(39)穿过,上端插接磁铁(12、13),并以螺栓(45)与车架(1)固定,下端与车架插接并以螺栓(17、18)固定,并套置减震弹簧(32、33)。两脚踏驱动器(24、25)通过穿钉(37)与往复链(38)两端连接,往复链(38)中间连接车架(1)上端的往复轮(11)。
[3]装有倒车控制器。倒车控制器是由上触头(9、10),下触头(58、59)和磁铁(12、13)组成,上触头(9、10)由上导轮(7、8)的外框架片下端凸出部分形成,下触头(58、59)是由单向控制器(26、27)的尾部凸出的梯形锐角部分形成,磁铁(12、13)分别套置于滑动杆(30、31)上端,通过螺栓(45)固定于车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左、右两前链(22、23)控制的两大链轮(19、20)做圆周运动,半径不变,前链(22、23)上、下导轮间竖直段上动力所依赖的力臂(即大链轮半径)永远不变,处于最大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两脚蹬(43、44)沿滑动杆(30、31),通过单向控制器(26、27),在前链(22、23)的上、下导轮间直线段做重力与蹬力合力方向上的直线单向驱动,而两脚蹬作重力与蹬力的合力方向上的直线往复运动。
CN99252828U 1999-11-02 1999-11-02 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0584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9252828U CN2405848Y (zh) 1999-11-02 1999-11-02 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9252828U CN2405848Y (zh) 1999-11-02 1999-11-02 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405848Y true CN2405848Y (zh) 2000-11-15

Family

ID=34036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2528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05848Y (zh) 1999-11-02 1999-11-02 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405848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43911U (zh) 自行车带式直线往复式脚踏系统
CN1006772B (zh) 杆驱动式自行车的驱动机构和变速机构
CN1245305C (zh) 牵动式直线往复驱动器
EP2030887A1 (en) A bicycle wheel assembly drive and a driving method.
CN2405848Y (zh) 自行车
CN202029945U (zh) 链条拉动式手脚双驱动户外健身车
CN2688601Y (zh) 脚踏车省力快速装置
CN210149494U (zh) 前置式自行车无极变速器
CN101249870B (zh) 一种躺式自行车
CN2167024Y (zh) 往复式脚踏省力自行车
CN2375556Y (zh) 摩托车刹车联动装置
CN2680567Y (zh) 脚踏车省力快速装置
CN2363950Y (zh) 自行车
CN2170255Y (zh) 增力增速自行车
CN202201116U (zh) 双人双力健身自行车
CN1133558C (zh) 一种微型自行轿车
CN1028981C (zh) 手脚动力高速自行车
CN2639145Y (zh) 踏动式无链高效自行车
CN2338247Y (zh) 无极变速三轮自行车
CN1600396A (zh) 自行式滑板
CN2194856Y (zh) 家用三轮方便车
CN1199001A (zh) 一种新式自行车
CN1186226C (zh) 一种脚踏车驱动装置
CN2528702Y (zh) 人力车传动装置
CN2556117Y (zh) 牵动式直线往复驱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