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22446Y - 质轻化安全自动伞 - Google Patents
质轻化安全自动伞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322446Y CN2322446Y CN 98200377 CN98200377U CN2322446Y CN 2322446 Y CN2322446 Y CN 2322446Y CN 98200377 CN98200377 CN 98200377 CN 98200377 U CN98200377 U CN 98200377U CN 2322446 Y CN2322446 Y CN 232244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mbrella
- rod
- handle
- spring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质轻化安全自动伞,尤其指便于携带及操作安全可靠的自动伞。它主要是伞中棒含有一下管及其下端连接的一把手、套合在下管外的上管、上管顶端的顶塞,以及连接顶塞的内套管;伞骨总体含有枢接在伞中棒顶端的顶骨和枢接顶骨的下支骨;在伞中棒上、下管之间设有开伞弹簧,在把手内设置一控制装置,又在伞中棒与伞骨总体之间设有一牵引装置。从而,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尤其指便于携带及操作安全可靠的自动伞。
目前,习用的自动伞,如图1所示,系包括:一伞中棒1,其中含有一下管11下接一把手12、一上管13伸缩套合下管11之上(外);一伞骨总体2,其中至少含有一顶骨21枢接在伞中棒1顶端的上巢20,一下支骨22枢接顶骨21且枢接一中巢24及一下巢23;一开伞弹簧3,其中含有下簧端31,顶持在一弹簧座塞P系固接在下管11的顶端,而上簧端32则顶持在伞中棒1的上端,另一辅助弹簧3a则顶持在下巢23、中巢24间,在开伞时上管13系与自下管顶端所突伸的一对突珠B相卡扣定位,该对突珠B则借弹簧S向外顶推,以突伸出下管11的顶端,以卡扣上管13下端的扣孔131;一控制装置4含有一按钮41及一卡钩42,该按钮41设在把手12中,该卡钩42借销子421及弹簧423弹性枢接在把手12中,又含有一钩部422突出在下管11之外及一压按部420为按钮41的内突缘411所压按,使钩部422能解除与上管扣孔131的卡扣,令开伞弹簧3、3a得以打开伞骨2及伞中棒1作为开伞用。
尽管习知自动伞在掀按按钮41后,具有自动开伞功用,但是仍存在如下缺点:
1、上、下管套合处设有弹簧座塞P,以顶撑开伞弹簧3,又设有弹簧S及突珠B以扣合开伞时上、下管定位,为此,上、下管必须采用厚而重的铁质管,以防变形,但是使伞具笨重、携带不便、且增加安装、组合上的困难程度,增加制造成本。
2、一旦擅自将上、下管改成薄而轻的铝管,则管件容易变形、扭曲、且弹簧3弹力甚大,开伞之际,有可能将上管13冲离下管11,损及伞具,且易伤害操作者。
3、卡钩42的钩部422突伸在下管11之外,在收伞操作使用时,极易刺伤操作者,使用上不安全。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轻化安全自动伞,使开伞弹簧顶设在伞中棒中,又一控制装置设置在伞中棒的把手中的轻便、简单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质轻化安全自动伞包括中棒、伞骨总体,其特征是:伞中棒含有一下管及其下端连接的一把手、套合在下管外的上管、上管顶端的顶塞,以及连接顶塞的内套管;伞骨总体含有枢接在伞中棒顶端上巢的顶骨和枢接顶骨且枢接在伞中棒上滑动的下巢上的下支骨;在伞中棒上、下管之间设有开伞弹簧;在把手内设置一控制装置;又在伞中棒下端与伞骨总体的下巢之间设有一带底座的牵引装置。
上述开伞弹簧具有上、下簧端,上述牢引装置的底座上连接下簧端,而底座又固设在伞中棒的下端;在上述伞中棒顶塞下缘顶持上簧端、且套设在上述内套管的上部。
上述控制装置包括一按钮及一卡钩,其中按钮具有滑合在把手的钮孔中的内伸突缘,卡钩借一销子枢设在把手内,该卡钩具有伸出在下管的钩孔中的钩部。
上述牵引装置还包括拉杆、拉索、连接器及滑轮,其中拉杆位于开伞弹簧内,又拉杆杆端借一固定销固接在底座上,拉索的内索端借连接器连接拉杆的上杆端,滑轮枢设在伞中棒顶端内,而拉索穿设在内套管内、并绕在滑轮上然后伸向伞中棒外。
上述开伞弹簧的下簧端与上述牵引装置的下端一起处于靠近把手的下管下端内。
上述下管、上管之间是滑动配合。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但重量轻、结构简单,而且操作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习知自动伞的开伞剖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开伞状态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开伞弹簧的下簧端与相关件的撑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图3的4-4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收伞储能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开伞起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图6的控制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伞中棒六角型上、下管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伞中棒椭圆型上、下管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的伞中棒内凹六角型上、下管示意图;
本实施例包括伞中棒1、伞骨总体2、开伞弹簧3、控制装置4及牵引装置5,如图2-7所示。
伞中棒1包括一下(内)管11下端110连接一把手12,上端113伸缩套合或滑合一上(外)管13,以及一顶塞14固设在上管13的顶端132,以及一内套管15固接在顶塞14下且内容在开伞弹簧3之内,该上、下管系滑动套合,而不是接合在一起。
伞骨总体2包括至少一顶骨21枢接在固设在伞中棒1顶端的上巢20,一下支骨22枢接顶骨21且枢接一下巢23,该下巢23滑合在伞中棒1上。此外,伞骨的细部构造并未加以限制,可为二折式其他种修饰应用。开伞弹簧3的下簧端31持设在一底座52上,该底座52则固在伞中棒1的下端,可令下管11冲压向内的颈段112,以压合底座52,如图3所示,上簧端32则顶持在顶塞14的下缘且套设在内套管15的上部152。
控制装置4包括一按钮41滑合在把手的钮孔121中含有一内伸突缘411;以及一卡钩42借销子421枢设在把手12内部,含有一钩部422伸出下管的钩孔111,可卡扣收伞时上管13下部130的扣孔131,如图5所示,以及一卡钩弹簧423常时顶持钩部422向外,使按钮41的内伸突缘411所压按,以解除与下管扣孔131的卡扣,作为开伞动作。
牵引装置5包括一拉杆51位于开伞弹簧3内,其下杆端511借固定销521固接在底座52上,一拉索53内索端531借连接器54连接拉杆51的上杆端512,该连接器54约呈向下渐斜,以吻合开伞时内套管15的渐斜下管端151,如图2所示,拉索53穿设在内套管15之内,并借一枢设在伞中棒1顶端(或顶塞14)内的滑轮55的绕转,令拉索伸向中棒1之外,使其外索端532连接至下巢23内,在开伞时,拉杆51与拉索53被张力拉撑,使其两“极端”稳连接在底座52与下巢23之间。
伞中棒下管11与把手12连接处,在把手中间上端开设一管孔120,以容收伞时,该上管13可向下伸入管孔120中为卡钩42所钩扣。
在开伞时,自图5-7所示,压按按钮41,使内伸突缘411内压卡钩的钩部422,以解除与上管扣孔131的卡扣,上管13既不被卡扣,开伞弹簧3的蓄积弹性能推顶上管13的顶端,突伸上管13,上拉伞骨总体2,而下巢23因拉索53、拉杆51的连接牵引,亦被引伸向上直抵上巢20,于是,使伞骨张开,完成开伞操作,同时在上管13上升之际,内套管15亦被连动上带,直至与拉杆51、拉索53连接处的连接器54吻合为止。收伞时,下拉下巢23,使下管13的扣孔131重新卡扣卡钩42的钩部422,并压缩弹簧3蓄积开伞的弹性能,如图5所示,因此,本实施例实际仅为自动开伞的伞具。
本实用新型设有如图1所示的习知自动伞弹簧座塞P、突珠B、及弹簧S结构,而将开伞弹簧3顶持在邻近把手12的底座52与中棒顶端的顶塞14,故操作十分稳定,不会出现开伞时“冲坏”伞具构造,也不必担心伞中捧上、下管的变形,故上、下管可质轻化,例如,可以铝或铝合金的轻质材料制作,使整支伞具重量大大降低,便于携带及储运、且降低制造成本。
从表面上看来,图2与图1(习知伞)相比较,本实施例的图2中省去了座塞P、弹簧S、突珠B,但却增加了内套管15、拉杆51、拉索53等元件,很难说明哪种结构的轻重,实质上,再从图1的开伞弹簧3、3a设置在上管13内变短,仍要克服开伞时极大的弹性能,开伞弹簧3,3a只有加粗,是以伞中棒13、11变粗大,又习知伞为了固定座塞P、弹簧S、突珠B,其上、下管管材并不能变薄,一般皆采用壁较厚的铁质材料,因此习知伞具的体积和重量皆较大:又本实施例的结构产生扭曲变形、冲击力等小,完全可用轻质的铝(或铝合金)代替,既重又厚的铁质管材,另外,本实施例虽然增加了牵引装置5部份元件,但是,牵引装置5中的拉索53可采用轻质的尼隆等塑料材质,而拉杆51、内套管15亦可采用塑胶等轻质材料,从而,完全能看出本实施例比习知伞具重量大大减轻。
还将易刺伤手的卡钩钩部42、422设置在把手12内,故操作安全;又本实施例不易扭曲变形,故伞中棒上、下管的截面可呈椭圆形或其他多边形,如图8-10所示,而不用加以限制。
Claims (6)
1、一种质轻化安全自动伞包括中棒(1)、伞骨总体(2),其特征是:伞中棒(1)含有一下管(11)及其下端连接的一把手(12)、套合在下管(11)外的上管(13)、上管(13)顶端的顶塞(14),以及连接顶塞(14)的内套管(15);伞骨总体(2)含有枢接在伞中棒(1)顶端上巢(20)的顶骨(21)和枢接顶骨(21)且枢接在伞中棒(1)上滑动的下巢(23)上的下支骨(22);在伞中棒(1)上、下管(13)、(11)之间设有开伞弹簧(3);在把手(12)内设置一控制装置(4);又在伞中棒(1)下端与伞骨总体(2)的下巢(23)之间设有一带底座(52)的牵引装置(5)。
2、按权利要求1所述质轻化安全自动伞,其特征是:上述开伞弹簧(3)具有上、下簧端(32)、(31),上述牢引装置(5)的底座(52)上连接下簧端(31),而底座(52)又固设在伞中棒(1)的下端;在上述伞中棒(1)顶塞(14)下缘顶持上簧端(32)、且套设在上述内套管(15)的上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质轻化安全自动伞,其特征是:上述控制装置(4)包括一按钮(41)及一卡钩(42),其中按钮(41)具有滑合在把手(12)的钮孔(121)中的内伸突缘(411),卡钩(42)借一销子(421)枢设在把手(12)内,该卡钩(42)具有伸出在下管(11)的钩孔(111)中的钩部(422)。
4、按权利要求1所述质轻化安全自动伞,其特征是:上述牵引装置(5)还包括拉杆(51)、拉索(53)、连接器(54)及滑轮(55),其中拉杆(51)位于开伞弹簧(3)内,又拉杆(51)杆端(511)借一固定销(521)固接在底座(52)上,拉索(53)的内索端(531)借连接器(54)连接拉杆(51)的上杆端(512),滑轮(55)枢设在伞中棒(1)顶端内,而拉索(53)穿设在内套管(15)内、并绕在滑轮(55)上然后伸向伞中棒(1)外。
5、按权利要求1所述质轻化安全自动伞,其特征是:上述开伞弹簧(3)的下簧端(31)与上述牵引装置(5)的下端一起处于靠近把手(12)的下管(11)下端内。
6、按权利要求1所述质轻化安全自动伞,其特征是:上述下管(11)、上管(13)之间是滑动配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SER.NO.08/8394 | 1997-04-14 | ||
US08/839,497 US5859460A (en) | 1995-09-19 | 1997-04-14 | Tri-state read-only mem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322446Y true CN2322446Y (zh) | 1999-06-09 |
Family
ID=34063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820037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22446Y (zh) | 1997-04-14 | 1998-01-09 | 质轻化安全自动伞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322446Y (zh) |
-
1998
- 1998-01-09 CN CN 98200377 patent/CN232244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740823A (en) | Lightening safety automatic umbrella | |
US6668845B2 (en) | Multiple-fold automatic umbrella as ergonomically constructed and manipulated | |
CN2322446Y (zh) | 质轻化安全自动伞 | |
CN116598945A (zh) | 一种水下电缆用具有防短路功能的维修装置 | |
CN105029854A (zh) | 具有自动开伞功能的折叠伞骨 | |
CN108967372B (zh) | 一种蟹笼钩及自动脱钩回收装置 | |
CN208463128U (zh) | 手动开收伞具 | |
CN2189848Y (zh) | 长程储能式自动开收伞 | |
CN201846969U (zh) | 一种自动开合伞伞头按钮部份的改良结构 | |
CN2862797Y (zh) | 可自动开收的折伞结构 | |
CN2194627Y (zh) | 多节式自动开收伞 | |
CN2516006Y (zh) | 折叠伞自动开收结构 | |
CN210539376U (zh) | 滑套式自动开收伞结构及伞柄 | |
CN2216764Y (zh) | 轻便型自动收合伞 | |
CN100581943C (zh) | 免袋自卸自洁式家用垃圾桶 | |
CN208931593U (zh) | 锁钩装置和无人船 | |
CN2165058Y (zh) | 手推车伸缩杆制动装置 | |
CN2726373Y (zh) | 自动伞具之开收伞结构改良 | |
CN2204113Y (zh) | 三巢互动型长程储能自动开收伞 | |
CN2621479Y (zh) | 直骨两用伞 | |
CN2146886Y (zh) | 单按钮操控之多节式自动开收伞 | |
CN220876993U (zh) | 一种套猪器 | |
CN2264508Y (zh) | 自动开收伞 | |
CN214029006U (zh) | 一种折叠把立管自锁机构 | |
CN2162820Y (zh) | 自动伞之开伞弹力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