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04815Y - 上燃式反烧和上燃式反烧半煤气的燃煤燃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燃式反烧和上燃式反烧半煤气的燃煤燃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304815Y CN2304815Y CN 97219369 CN97219369U CN2304815Y CN 2304815 Y CN2304815 Y CN 2304815Y CN 97219369 CN97219369 CN 97219369 CN 97219369 U CN97219369 U CN 97219369U CN 2304815 Y CN2304815 Y CN 230481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al
- combustion
- combustion chamber
- burner hearth
- inter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上燃式反烧和上燃式反烧半煤气的燃煤燃烧设备,在炉膛内用隔层将炉膛从炉底起分隔成至少两个以上燃烧室,每个燃烧室均设有炉排、灰坑、出灰门和一次进风口。本实用新型的热容量能根据需要设计,各燃烧室能轮流换煤,换煤不须引火且起火快,各燃烧室之间火势在燃烧时能相互补充,使燃烧火焰在燃烧过程中保持持续旺盛。调节各燃烧室一次进风口的进风量能分别控制各燃烧室的火势,并做到停风即压火、送风就起火,压火时间可达四~五天。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燃式反烧和上燃式反烧半煤气的燃煤燃烧设备。
现有使用的上燃式反烧和上燃式反烧半煤气的燃煤燃烧设备(如抽板顶煤反烧炉、上燃式简易煤气炉),煤的燃烧是从煤的上部自上而下的进行,煤燃烧所析出的挥发分均通过炽热的氧化层,燃烧没有明显的还原带,整个过程是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完成。因此煤的化学燃烧和机械燃烧比较完全,无烟色,使用不须专门的除尘设备。但这类设备的热容量不能设计太大,当炉膛和炉排设计的面积较大时,易造成煤层局部提早烧透漏风,严重影响周围其他煤层的正常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另外使用低熔点的煤易结焦而无法清除。所以目前只能设计制造小容量的燃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根据需要设计制造较大热容量的、并能有效克服燃烧中存在的周期性,同时又保持原设备具有的良好燃烧和环保特性的上燃式反烧和上燃式反烧半煤气的燃煤燃烧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在炉膛内可用一个以上的隔层将炉膛从炉底起分隔形成至少两个以上的燃烧室,隔层的高度约占炉膛高度的1/2~2/3,在每个燃烧室均设有各自的炉排、灰坑、出灰门和一次进风口,在炉膛内用隔层分隔形成的燃烧室数量由该燃烧设备的热负荷决定,燃烧室的面积一般设计在一平方米以下,用炉膛内隔层的高度控制燃烧室之间的换煤周期,通过调节在每个燃烧室所设置的一次进风口的进风量可控制该燃烧室的火势。
由于本实用新型可在同一炉膛内设置至少两个以上的燃烧室,因此其热容量可根据需要而设计,并且各燃烧室都能轮流换煤,当一个燃烧室的煤处于燃烧旺期,其相邻的燃烧室正好换煤,换煤时利用相邻燃烧室煤的热辐射相互引燃,故换煤不须再引火,而且起火快,各燃烧室之间的火势在燃烧时能相互补充,从而保证在整个燃烧过程中燃烧的火焰保持持续旺盛和反烧的正常进行,使燃煤燃烧完全。因该燃烧设备的炉膛可分隔形成多个燃烧室,所以能通过调节各自燃烧室的一次进风的进风量分别控制各燃烧室的火势,并做到停风即压火、送风就起火,而且压火的时间可达四~五天。本燃烧设备结构简单、便于控制和操作,司炉劳动强度不高,消烟除尘效果好,可燃烧各种煤种,能用来设计取代和改造现有的绝大部分燃煤燃烧设备。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之A-A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为锅炉燃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之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为工业炉燃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之A-A面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为生活炉灶燃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可设计成上燃式反烧和上燃式反烧半煤气的燃煤燃烧设备,两种燃烧设备的区别仅在于上燃式反烧的燃煤燃烧设备炉膛的空间设计较大,二次进风直接进入炉膛补充燃烧,而反烧半煤气的燃煤燃烧设备所设计的炉膛空间要小些,设有半煤气进口,二次进风进入二次燃烧室燃烧,半煤气被炉膛内的明火引燃。上述的燃烧设备主要由煤燃烧室1、炉排4、炉膛2、加煤门3、半煤气或火焰出口5、二次进风口6、二次燃烧室7、炉墙10等构成,在炉膛2内用一个横向隔层12和三个纵向隔层12将炉膛2从炉底起分隔形成八个燃烧室1,隔层12的高度约占炉膛2高度的1/2,该隔层12可采用耐火材料或水夹层制成。在每个燃烧室均设置有各自的炉排4、灰坑8、出灰门9和一次进风口11,通过调节燃烧室的一次进风口的进风量可控制该燃烧室的燃烧火势。加煤门3可设在相邻两个燃烧室1之间,一个加煤门3可供两个燃烧室1加煤。
本实用新型可设计成如图3、图4所示的锅炉燃烧设备,它由炉膛2、半煤气出口5、二次进风口6、二次燃烧室7、锅筒13、烟管14、加煤斗15、下集箱16、水冷壁17、人工加煤门3等组成,在炉膛2内用一个横向隔层12和两个纵向隔层12将炉膛2从炉底起分隔形成六个燃烧室1,隔层12的高度约占炉膛2高度的1/2,在每个燃烧室1均设置有各自的炉排4、灰坑8、一次进风口11。
还可根据图5、图6所示的结构示意图设计出工业炉燃烧设备,该燃烧设备包括炉膛2、加煤门3、半煤气出口5、二次进风口6、炉墙10、加热室17,用一个横向隔层12和一个纵向隔层12将炉膛2从炉底起分隔形成四个燃烧室1,隔层12的高度约占炉膛高度的2/3,每个燃烧室1均有各自的炉排4、炉灰室8、出灰门9和一次进风11。
也可设计成如图7所示的生活炉灶燃烧设备,由炉膛2、加煤门3、二次进风口6、加热锅室7、炉壁10构成,用一个纵向隔层12将炉膛2从炉底起分隔形成两个燃烧室1,该隔层12的高度约占炉膛2高度的1/3,两个燃烧室1都有自己的抽拉式活动炉排4、炉灰室8、出灰门9及一次进风口11。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在上述几种实施方式,凡是在上燃式反烧和上燃式反烧半煤气燃煤燃烧设备的炉膛内设置至少两个以上的的燃烧室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上燃式反烧和上燃式反烧半煤气的燃煤燃烧设备,包括炉膛(2)、加煤门(3)、炉排(4)、半煤气或火焰出口(5)、二次进风口(6)、二次燃烧室(7)、灰坑(8)、出灰门(9)、炉墙(10)、一次进风口(11),其特征在于在炉膛(2)内可用一个以上的隔层(12)将炉膛(2)从炉底起分隔形成至少两个以上的燃烧室(1),隔层(12)的高度约占炉膛(2)高度的1/2~2/3,在每个燃烧室(1)均设有各自的炉排(4)、灰坑(8)、出灰门(9)、一次进风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可用纵向隔层(12)将炉膛(2)从炉底起分隔形成两个燃烧室(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可用一个横向隔层(12)和三个纵向隔层(12)将炉膛(2)分隔形成八个燃烧室(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燃煤燃烧设备,其特征在于隔层(12)可采用耐火材料或水夹层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219369 CN2304815Y (zh) | 1997-07-02 | 1997-07-02 | 上燃式反烧和上燃式反烧半煤气的燃煤燃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219369 CN2304815Y (zh) | 1997-07-02 | 1997-07-02 | 上燃式反烧和上燃式反烧半煤气的燃煤燃烧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304815Y true CN2304815Y (zh) | 1999-01-20 |
Family
ID=33935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721936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04815Y (zh) | 1997-07-02 | 1997-07-02 | 上燃式反烧和上燃式反烧半煤气的燃煤燃烧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304815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66176A (zh) * | 2014-09-09 | 2015-01-07 | 翟永才 | 一种节能环保锅炉 |
CN105114941A (zh) * | 2015-09-16 | 2015-12-02 | 潍坊金丝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生物质高温气化燃烧炉 |
WO2019148461A1 (zh) * | 2018-02-02 | 2019-08-08 | 北京能祺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 分风墙及分段式燃烧炉 |
-
1997
- 1997-07-02 CN CN 97219369 patent/CN230481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66176A (zh) * | 2014-09-09 | 2015-01-07 | 翟永才 | 一种节能环保锅炉 |
CN105114941A (zh) * | 2015-09-16 | 2015-12-02 | 潍坊金丝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生物质高温气化燃烧炉 |
CN105114941B (zh) * | 2015-09-16 | 2017-03-08 | 潍坊金丝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生物质高温气化燃烧炉 |
WO2019148461A1 (zh) * | 2018-02-02 | 2019-08-08 | 北京能祺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 分风墙及分段式燃烧炉 |
CN110366659A (zh) * | 2018-02-02 | 2019-10-22 | 北京能祺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 分风墙及分段式燃烧炉 |
CN110366659B (zh) * | 2018-02-02 | 2021-12-17 | 北京能祺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 分风墙及分段式燃烧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304815Y (zh) | 上燃式反烧和上燃式反烧半煤气的燃煤燃烧设备 | |
CN2903707Y (zh) | 一种移动火床层燃炉 | |
CN2429733Y (zh) | 燃煤锅炉上燃反烧气化燃烧设备 | |
CN207230528U (zh) | 一种煤气化无烟锅炉 | |
CN2872196Y (zh) | 立式燃煤气化常压热水锅炉 | |
CN206018713U (zh) | 适用于小颗粒燃料的自动落料的多功能炉具 | |
CN101413658B (zh) | 一种制气复合燃烧链条炉 | |
CN2202849Y (zh) | 强力煤气燃烧器的喷火排构造 | |
CN2823840Y (zh) | 煤气化燃烧锅炉 | |
CN201310876Y (zh) | 制气复合燃烧链条炉 | |
CN211694913U (zh) | 一种新型900t/d高热值生活垃圾焚烧炉 | |
CN207922281U (zh) | 左右集箱自然循环水冷折焰墙拱气化直燃节能环保锅炉 | |
CN1186197A (zh) | 无黑烟手烧炉及其司炉方法 | |
CN2480695Y (zh) | 环保节能型锅炉 | |
CN2475929Y (zh) | 一种固定炉排气化燃烧锅炉 | |
CN2138749Y (zh) | 双层炉排反烧式生活锅炉 | |
CN2451957Y (zh) | 卧式节能环保折射锅炉 | |
CN2246239Y (zh) | 反烧式半煤气燃煤锅炉的燃烧装置 | |
CN2273841Y (zh) | 自燃式锅炉 | |
CN2246245Y (zh) | 消烟茶炉 | |
CN2190230Y (zh) | 立式锅炉 | |
CN2360722Y (zh) | 常压立式多燃烧室旋风锅炉 | |
CN2606300Y (zh) | 环保型流动燃烧生活锅炉 | |
CN113719830A (zh) | 一种改良型燃烧炉 | |
CN2536955Y (zh) | 常压节能环保热水锅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