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85503Y - 带转盘的盘加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转盘的盘加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85503Y CN2285503Y CN 97236992 CN97236992U CN2285503Y CN 2285503 Y CN2285503 Y CN 2285503Y CN 97236992 CN97236992 CN 97236992 CN 97236992 U CN97236992 U CN 97236992U CN 2285503 Y CN2285503 Y CN 228550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clutch
- pedestal
- pallet
- rotational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碟片带转盘的盘加载装置。本装置的托盘与基座滑动连接,转盘与托盘转动连接且由转盘旋转传动机构带动,设在基座上的组合式传动机构既可对托盘的进出盒进行传动、又可对设在基座上的升降机构进行传动。本装置可用于VCD机、CD机及其它使用光学拾取的场合,本装置的光头读取光碟信息在换片时也可连续进行、且信息读取质量较好。特别是用于VCD机时,换片时可同时放像,且图像稳定性较好。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盘式多碟片的盘加载装置,可作为从光盘上读取信息的设备如VCD机、CD机等的盘加载部件。
已有的转盘式多碟片盘加载装置,其盘加载机构的主要部件有基座、托盘、转盘、托盘进出传动机构、转盘旋转传动机构、可安装光头的摆动式升降机构及升降传动机构;托盘与基座滑动连接、且由托盘进出传动机构带动托盘的出盒与进盒的运动,转盘与托盘转动连接、且由转盘旋转传动机构带动转盘的转动,转盘上一般设有三个碟座;升降机构的升降由其传动机构带动。这种盘加载机构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形式是,升降机构设在基座上、与基座转动连接,工作时在原位上下摆动,并且由凸轮齿轮作为托盘进出传动机构及升降传动机构的主要工作部件,而转盘的转动由独立的转盘旋转传动机构带动;凸轮齿轮设在基座上、与基座转动连接,工作时在原位转动;凸轮齿轮的齿圈用于带动托盘的进出,当托盘出盒时,可由人手取出或放入位于外侧的两个光碟座中的2片光碟,这时可以通过按下有关控制键使旋转传动机构工作而转动转盘、使位于内侧的光碟座转至外侧,从而可以取出或放入内侧的光碟;当托盘进盒且到位后则由凸轮齿轮的圆柱凸轮控制升降机构向上转动而夹住位于内侧读取位置上的光碟座上的光碟,然后即可进行光学读取;当该光碟读取完后,由圆柱凸轮带动升降机构向下转动而松开光碟,再由旋转传动机构带动转盘而使其它光碟座上的一只光碟转到内侧读取位置上,由圆柱凸轮带动升降机构向上转动使光头夹持住新的光碟而进行读取。这种形式的缺点是加载机构在进行机外换片时不能同时进行光学读取。
另一种形式是,升降机构设在托盘上、与托盘转动连接,工作时在原位上下摆动,并由凸轮齿轮作为转盘旋转传动机构及升降传动机构的主要工作部件,而托盘的进出运动由独立的托盘进出传动机构控制;凸轮齿轮设在托盘上、与托盘转动连接,工作时在原位转动;凸轮齿轮的齿圈用于带动转盘的转动,凸轮齿轮的圆柱凸轮用于带动升降机构的上下摆动。因为升降机构连带光头可随托盘进出故在进行机外换片时可同时进行光学读取,但正是由于光头随同托盘进出盒体,运动所产生的振动会影响读取信息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工作中换片时可同时读取光碟信息、且信息读取质量较好的带转盘的盘加载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图1),本装置具有基座(1)、托盘(2)、转盘(3)、升降机构(4)及转盘旋转传动机构(5),托盘(2)与基座(1)滑动连接,转盘(3)与托盘(2)转动连接,转盘旋转传动机构(5)设在托盘(2)上且转盘旋转传动机构(5)的动力输出件与转盘(3)的动力输入件相连,升降机构(4)设在基座(1)上且与基座(1)动连接,其结构特点是,本装置还具有设在基座(1)上的组合式传动机构(6),组合式传动机构(6)具有前段传动部件(61)、离合器(63)及后段传动部件(64);前段传动部件(61)的动力输出齿轮(61-5)与离合器(63)的动力输入齿轮相啮合,离合器(63)的动力输出齿轮可与托盘(2)下端面的齿条(26-1)相啮合或可与后段传动部件(64)的动力输入齿轮相啮合;升降机构(4)是同向动力驱动式升降机构,其动力输入件与后段传动部件(64)的动力输出齿轮相啮合。
参见图4、图1、图3及图14,上述离合器(63)具有作为动力输出齿轮的离合齿轮(63-1)、离合臂(63-2)、过桥齿轮(63-6)及设在离合齿轮(63-1)与离合臂(63-2)之间阻尼件(63-3),离合臂(63-2)与固定在基座(1)上的中心轴(16-5)转动连接,且离合臂(63-2)套在中心轴(16-5)上,离合齿轮(63-1)与离合臂(63-2)的自由端转动连接,过桥齿轮(63-6)套在中心轴(16-5)上且位于离合臂(63-2)的上方,过桥齿轮(63-6)也即离合器(63)的动力输入齿轮,过桥齿轮(63-6)与离合齿轮(63-1)相啮合,离合齿轮(63-1)也即离合器(63)的动力输出齿轮;托盘(2)下端面的齿条(26-1)是形状为
形的齿条;在基座(1)上或与基座(1)固定相连的部件上设有可与离合臂(63-2)接触的限位件(16-8)。
上述离合齿轮(63-1)通过固定在离合臂(63-2)自由端处的导向轴(63-4)与离合臂(63-2)转动连接;设在离合齿轮(63-1)与离合臂(63-2)之间的阻尼件(63-3)为毛毡、在离合齿轮(63-1)及导向轴(63-4)的上端头之间设有压缩弹簧(63-5)、使离合齿轮(63-1)与离合臂(63-2)的转动连接为阻尼式转动连接;托盘(2)的下端面上设有与
形齿条(26-1)形状基本相同且相互平行的
形导向槽(26-2),导向轴(63-4)的上端头设在导向槽(26-2)内,且与导向槽(26-2)滑动连接;基座(1)上设有作为限位件(16-8)的限位柱。
参见图1及图3,本装置还具有托盘运动减噪机构(7),基座(1)设有顶杆轴(17-1)、顶杆挡销(17-2)及拉簧座(17-3),顶杆(71)套在顶杆轴(17-1)上且与其转动连接,拉簧(72)的一端与顶杆(71)相连,另一端与基座(1)的拉簧座(17-3)相连,顶杆(71)在拉簧(72)的作用下靠在顶杆挡销(17-2)上。
参见图26至图29,上述离合器(63)具有拨杆(63-7)、继电器(63-8)、离合齿轮轴(16-10)及兼作离合器的动力输入齿轮及动力输出齿轮的离合齿轮(63-1),拨杆(63-7)通过其拨杆轴(63-7-1)与固定在基座(1)上的拨杆座(16-9)转动连接,继电器(63-8)的衔铁(63-8-3)固定在拨杆(63-7)的衔铁座(63-7-3)上,继电器(63-8)的其余部件相互连接且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基座(1)上,离合齿轮(63-1)与固定在基座(1)的离合齿轮轴(16-10)转动连接,离合齿轮(63-1)套在离合齿轮轴(16-10)上,且拨杆(63-7)的拨叉(63-7-4)位于离合齿轮(63-1)的下方,离合齿轮轴(16-10)伸入拨叉(63-7-4)的叉槽中,拨叉与离合齿轮轴(16-10)上下滑动连接;压缩弹簧(63-9)套在离合齿轴轮(16-10)上且位于离合齿轮(63-1)与离合齿轮轴(16-10)上端头的下端面之间;前段传动部件(61)的动力输出齿轮(61-5)是动力输出齿圈厚度较厚的齿轮。
上述拨杆(63-7)还具有锁位杆(63-7-5),继电器(63-8)的铁芯与衔铁(63-7-3)吸合时,锁位杆(63-7-5)与托盘(2)下端面上的挡块(26-3)的位置相错开;继电器(63-8)的铁芯与衔铁(63-7-3)分离时,锁位杆(63-7-5)挡住挡块(26-3);离合齿轮轴(16-10)的上端位于托盘(2)下端面的导向槽(26-2)中。
参见图14至图16,上述托盘(2)上端面设有电机座(25-1)、蜗轮齿轮座(25-2)、齿轮轴(25-4、25-5)及转盘轴(23),转盘旋转传动机构(5)具有转盘电机(51)、蜗杆(52)、蜗轮齿轮(53)及齿轮(54、55);转盘电机(51)设在电机座(25-1)中,蜗杆(52)设在蜗轮齿轮座(25-2)中且与电机轴固定相连,蜗轮齿轮(5 3)设在蜗轮齿轮座(25-2)中且其蜗轮部件与蜗杆(52)相啮合,齿轮(54)套在齿轮轴(25-4)上且相互转动连接,齿轮(55)套在齿轮轴(25-5)上且相互转动连接,齿轮(54)与蜗轮齿轮(53)的齿圈相啮合并与齿轮(55)相啮合,转盘(3)由其转盘轴座(32)套在托盘(2)的转盘轴(23)上,齿轮(55)与转盘(3)的设在盘体下端的齿圈(35)相啮合。
参见图6至图11,上述基座(1)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框(14-4)、凸轮齿轮轴(14-1),升降机构(4)具有凸轮齿轮(41)、限位扭簧(43)、光头升降支架(44)及水平移动滑框(45),凸轮齿轮(41)套在凸轮齿轮轴(14-1)上且与其转动连接,在凸轮齿轮(41)的下端面上设有挡块(41-4)及挡块(41-5),在凸轮齿轮(41)的上端面上设有偏心柱(41-6),支撑框(14-4)的侧板上设有垂直于基座(1)底面的侧滑槽(14-4-1)、支撑框(14-4)的前侧板上设有垂直于基座(1)底面的前滑槽(14-4-2),光头升降支架(44)位于支撑框(14-4)内且其左右侧升降柱(44-1)及前侧升降柱(44-2)设在支撑框(14-4)的相应的滑槽中,而使光学升降支架(44)与支撑框(14-4)上下滑动连接,水平移动滑框(45)的左右侧板上设有横斜横形的导槽(45-1),水平移动滑框(45)套在支撑框(14-4)外且光头升降支架(44)的升降柱(44-1)插入水平移动滑框(45)的导槽(45-1)中,使水平移动滑框(45)与光头升降支架(44)滑动连接;水平移动滑框(45)还设有前伸架板(45-2),前伸架板(45-2)中部设有通孔,其一侧的上端面设有扭簧座(45-3),限位板(45-4)与前伸架板(45-2)固定连接且位于前伸架板(45-2)中部通孔的上方,在前伸架板(45-2)与限位板(45-4)之间留有间距,限位扭簧(43)套在扭簧座(45-3)上,其一只簧脚与水平移动框架(45)的框架主体相接触,另一只簧脚(43-1)设在前伸架板(45-2)与限位板(45-4)之间且靠在限位板(45-4)与前伸架板(45-2)的连接部位处;凸轮齿轮(41)的偏心柱(41-6)设在限位弹簧(43)的簧脚(43-1)与前伸架板(45-2)的前边框之间,且凸轮齿轮(41)作为升降机构(4)的动力输入件,其齿圈(41-2)与作为后段传动部件(64)的动力输出齿轮(64-2)相啮合。
上述基座(1)设有位于凸轮齿轮轴(14-1)旁的扭簧座(14-2)及撑开板(14-3),凸轮齿轮(41)通过其腰圆形扁丝(41-3)与凸轮齿轮轴(14-1)转动连接,定位扭簧(42)套在扭簧座(14-2)上,腰圆形扁丝(14-3)及撑开板(14-3)被夹在定位扭簧(42)的2根簧脚之间。
参见图21至图25,上述基座(1)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架(14-5)及凸轮齿轮轴(14-6),升降机构(4)具有摆动升降框(47)及圆柱凸轮齿轮(48),摆动升降框(47)通过其侧柱(47-1)与支撑架(14-5)转动连接,圆柱凸轮齿轮(48)套在凸轮齿轮轴(14-6)上且与其转动连接,摆动升降框(47)前架板上的传动柱(47-2)设在圆柱凸轮齿轮(48)的传动槽(48-1)中,圆柱凸轮齿轮(48)的齿圈(48-2)与后段传动部件(64)的动力输出齿轮(64-2)相啮合,圆柱凸轮齿轮(48)的齿轮轮体的下端面上设有挡块(48-3)。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装置可用于VCD机、CD机及其它使用光学拾取的场合。本装置光头读取光碟的信息在换片时也可连续进行,且信息读取质量较好,特别是用于VCD机时,换片时可同时放像、且图像稳定性较好。本装置的组合式传动机构即可控制托盘的进出盒又可控制光头部件的升降,结构合理、所占空间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及在基座上安装有关检测开关及升降机构的定位扭簧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3为在图2中的基座上安装组合式传动机构及托盘运动减噪机构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传动机构的离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传动机构顺时针运动及逆时针运动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周型凸轮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光头升降支架及水平移动滑框与基座的升降机构支撑框相互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水平移动滑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凸轮齿轮、扭簧及水平移动滑框相互连接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A-A剖视示意图,其中圆周凸轮齿轮的偏心柱位于偏后的位置。
图11为相应于图10中的圆周凸轮齿轮的偏心柱位于偏前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水平移动滑框带动光头升降支架运动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光头升降支架上安装光头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托盘、转盘及转盘旋转传动机构相互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转盘旋转传动机构运动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转盘侧面的凹坑与停止检测开关的摆杆传感头相互接触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位于盒内位置时,其齿条与离合齿轮啮合、及导向槽与导向轴滑动连接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托盘出盒运动时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在图21的基座上安装组合式传动机构及摆动式升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圆柱凸轮齿轮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4是图22中圆柱凸轮齿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摆动式升降机构的圆柱凸轮齿轮与光头升降支架的移动柱接触运动时的线路展开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7为与图26的基座相应的离合器的部分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8为与图26及图27相应的组合式传动机构运动示意图。
图29为离合器的工作示意图,图中所示位置为图28的B-B剖视方向。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见图2,用ABS工程塑料粒料经注塑制成如图所示形状的基座(1)。基座(1)的两侧上部设有朝内的侧槽导向(12-2),左侧上部设有向上的滑槽导向件(12-1),且左侧前部设有出盒检测开关座(11-1)、进盒检测开关座(11-2)、加载电机座(16-1)、带轮齿轮轴(16-2)、齿轮轴(16-3,16-4)、中心轴(16-5)及作为限位件(16-8)的限位柱,中间前部设有齿轮轴(16-6,16-7),中间中部设有圆周凸轮齿轮座(14-1)、弹簧座(14-2)、弹簧脚撑开板(14-3)及升降检测开关座(11-3),中间后部设有升降机构支撑框(14-4)。升降机构支撑框(14-4)由左、右、前三侧框板及框板上的与基座底平面垂直设置的4条侧滑槽(14-4-1)及一条前滑槽(14-4-2)构成。
仍见图2,在基座(1)的出盒检测开关座(11-1)上安装出盒检测单向开关(81),在进盒检测开关座(12-2)上安装进盒检测单向开关(82),在升降检测开关座(12-3)上安装升降检测双向开关(83)。
见图3,将加载电机(61-1)安装在电机座(16-1),电机带轮与电机轴固定连接;将带轮齿轮(61-2)套在带轮齿轮轴(16-2)上且与轴(16-2)转动连接;将皮带(61-3)套在电机带轮及带轮齿轮(61-2)的带轮上。将齿轮(61-4)套在与其转动连接的齿轮轴(16-3)上,将齿轮(61-5)套在与其转动连接的齿轮轴(16-4)上,带轮齿轮(61-2)与齿轮(61-1)相啮合,齿轮(61-4)与齿轮(61-5)相啮合,从而将组合式传动机构(6)的前段传动部件(61)安装完毕。
见图4,用工程塑料粒料经注塑制成如图所示形状的离合臂(63-2)及离合齿轮(63-1),将作为阻尼件的毛毡(63-3)置于离合臂(63-2)的自由端(63-2-2)的轴孔上端面,然后依次放上离合齿轮(63-1)及压缩弹簧(63-5),再将金属导向轴(63-4)依次穿过压缩弹簧(63-5)、离合齿轮(63-1)、毛毡(63-3)后压入离合臂自由端(63-2-2)处的轴孔,使之与离合臂(63-2)固定连接,并使离合齿轮(63-1)与离合臂(63-2)的连接为阻尼式转动连接。从而构成离合器(63)的主体。
仍见图3,将离合器(63)由其离合臂(63-2)的中心轴孔(63-2-1)套在基座(1)的中心轴(16-5)上,且使离合臂(63-2)与中心轴(16-5)转动连接;再将过桥齿轮(63-6)套在中心轴(16-5)上,使之与中心轴(16-5)转动连接,且过桥齿轮(63-6)同时与齿轮(61-5)及离合齿轮(63-1)相啮合。将后段传动部件(64)的动力输入齿轮(64-1)套在与其转动连接的齿轮轴(16-6)上,将后段传动部件(64)的动力输出齿轮(64-2)套在与其转动连接的齿轮轴(16-7)上、并且齿轮(64-2)与齿轮(64-1)相啮合。
见图3,托盘运动减噪机构(7)的顶杆(71)套在顶杆轴(17-1)上、且与顶杆轴(17-1)转动连接,拉簧(72)的一端与顶杆(71)相连,另一端与基座(1)的拉簧座(17-3)相连,装配时,顶杆(71)在拉簧(72)的作用下靠在顶杆挡销(17-2)上。
见图5,加载电机(61-1)顺时针转动时,通过前段传动部件(61)使过桥齿轮(63-6)绕中心轴(16-5)逆时针转动,并由过桥齿轮(63-6)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啮合的离合齿轮(63-1),因为毛毡(63-3)的阻尼作用,使离合臂(63-2)随着过桥齿轮(63-6)的转动而同向逆时针转动,直至离合齿轮(63-1)由图5所示的虚线位置跟随过桥齿轮(63-6)转动至其实线所示位置。这时离合齿轮(63-1)与齿轮(64-1)相啮合,离合臂(63-2)靠在限位柱(16-8)上,这时离合齿轮(63-1)在过桥齿轮(63-6)的带动下克服摩擦阻力而绕导向轴(63-4)转动,从而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64-1)逆时针旋转,使齿轮(64-2)顺时针旋转。
仍见图5,当加载电机(61-1)逆时针旋转时,通过前段传动部件(61)使过桥齿轮(63-6)顺时针转动,而使离合臂(63-2)随着过桥齿轮(63-6)的转动而同向顺时针转动,从而使离合齿轮(63-1)与齿轮(64-1)脱离啮合,且离合臂(63-2)顺时针向左侧转动,使离合齿轮(63-1)与托盘(2)上的
形齿条(26-1)啮合,直至离合臂转动至图中虚线所示的偏左位置。
当加载电机(61-1)逆时针旋转,离合臂(63-2)由与限位柱(16-8)的接触顺时针旋转至虚线所示位置,在离合臂(63-2)的这个转动的后段,离合臂(63-2)的弧形挡块(63-2-4)与进盒检测开关(82)的传感臂相接触,而使该开关(82)导通。而当加载电机(61-1)顺时针旋转,离合臂(63-2)由虚线所示位置旋转至与齿轮(64-1)相接触。此时,离合臂(63-2)的弧形挡块(63-2-4)与进盒检测开关(82)的传感臂脱离接触,而使该开关(82)关断。
用工程塑料粒料制成如图6所示形状的圆周凸轮齿轮(41),凸轮齿轮(41)由轮体(41-1)、与轮体(41-1)相连的齿圈(41-2)、带有中心孔的腰圆形扁丝(41-3)、挡块(41-4、41-5)及偏心柱(41-6)构成。
见图2,在基座(1)的弹簧座(14-2)上套上定位扭簧(42)且将定位扭簧(42)的两条脚卡在基座(1)的撑开板(14-3)上,再将圆周凸轮齿轮(41)套在基座(1)的与其转动连接的凸轮齿轮轴(14-1)上,并将凸轮齿轮(41)的扁丝(41-3)置于扭簧(42)的两条脚之间。
见图7,用工程塑料粒料经注塑制成如图所示形状的光头升降支架(44)和水平移动滑框(45)。光头升降支架(44)的左右侧板每块侧板的外端面上均设有2根升降柱(44-1),其前侧板的外端面上设有1根升降柱(44-2),支架(44)底板上还设有4个光头固定座(44-3)。见图13,光头部件(91)可通过光头固定座(44-3)固定在光头升降支架(44)上,仍见图7,水平移动滑框(45)的左右侧板每块侧板上均设有2条横斜横形的导槽(45-1)、框架前侧有水平向前伸出的前伸架板(45-2),前伸架板(45-2)设有半圆形的通孔,前伸架板(45-2)板体左部的上端面上固定有扭簧座(45-3),半圆形的簧脚限位板(45-4)固定在前伸架板(45-2)的半圆形通孔处,将光头支架(44)由其升降柱(44-1,44-2)由内向外嵌入基座(1)升降机构支撑框(14-4)的滑槽(14-4-1,14-4-2)中,而使光头支架(44)与升降机构支撑框(14-4)上下滑动连接。见图9及图10,将限位扭簧(43)套在滑框(45)的前伸板架(45-2)的扭簧座(45-3)上,并将扭簧(43)的一脚(43-2)卡入簧脚限位板(45-4)上端面与滑框(45)主体上端板下端面之间,扭簧(43)的另一脚(43-1)伸入限位板(45-4)与前伸架板(45-2)之间所夹的空间中并可使该簧脚(43-1)经扭簧座(45-3)由前向后弹性扭动。见图7,将水平移动滑框(45)由外向内罩在基座(1)的升降机构支撑框(14-4)上,并使光头升降支架(44)的升降柱(44-1)由内向外嵌入滑框(45)的导槽(45-1)中。且由螺钉(46)旋入基座(1)的螺钉孔中限制滑框(45)只能前后水平滑动。然后安装上有关的光头部件(91)(见图13)。
见图9,使凸轮齿轮(41)的偏心柱(41-6)由下向上插入限位扭簧(43)的簧脚(43-1)与前伸架板(45-2)的半圆形通孔的前壁之间,当加载电机(61-1)按图5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运动时,离合齿轮(63-1)与齿轮(64-1)相合,再通过齿轮(64-2)使凸轮齿轮(41)逆时针转动,而凸轮齿轮(41)在转动中使其偏心柱(41-6)由前向后运动,而滑框(45)则被偏心柱(41-6)推动向后运动。偏心柱(41-6)由图11所示偏前的位置运动到图10所示的偏后的位置,同时滑框(45)由图12虚线所示位置运动至图中的实线位置。光头升降支架(44)的升降柱(44-1)由图中位于下方的虚线位置运动至位于上方的实线位置,而使光头部件(91)向上移动。此时,升降检测开关(83)的传感臂被挡块(41-4)向后拨动,当偏心柱(41-6)运动至偏前的位置时,开关(83)的传感臂被挡块(41-5)向前拨动。
用工程塑料粒料注塑制成如图14所示形状的托盘(2)。托盘(2)的下端面设有可与基座(1)上的滑槽导向件(12-1)相配合的滑槽(22-1)、托盘(2)的侧部设有可与基座(1)上的侧槽导向件(12-2)相配合的侧槽(图中未标出)。在滑槽(22-1)的后端设有用于拨动出盒检测开关(81)的挡块(21-3)。在托盘(2)的下端面上设有
形齿条(26-1)及并列设置的相应的
形的导向槽(26-2)。在托盘(2)的上端面的中部设有转盘轴(23)及下凹的盘号检测开关座(21-1)。在托盘(2)上端面的右后部设有下凹的电机座(25-1)、蜗轮齿轮座(25-2)、齿轮轴(25-4,25-5)及停止检测开关座(21-2)。
见图16,在电机座(25-6)中安装转盘电机(51),在蜗轮齿轮座(25-2)中安装蜗杆(52)及蜗轮齿轮(53),蜗杆(52)与转盘电机轴固定相连、且与蜗轮齿轮(53)的蜗轮部件相啮合,齿轮(54)套在齿轮轴(25-4)上且相互转动连接,齿轮(55)套在齿轮轴(25-5)上且相互转动连接;齿轮(54)与蜗轮齿轮(53)的齿圈相啮合并与齿轮(55)相啮合。在盘号检测开关座(21-1)上固定盘号检测开关(84),在停止检测开关座(21-2)上固定停止检测开关(85)。
见图15,用工程塑料粒料注塑制成如图所示形状的转盘(3)。转盘(3)的中部设有转盘轴座(32),转盘(3)的下端面设有齿圈(35)、且齿圈(35)的内端面设有盘号检测挡块(31-1),转盘(3)的上端面设有3个光碟座(33),转盘(3)盘体的侧面设有3个停止检测凹坑(31-2)。见图13,转盘(3)由其转盘轴座(32)套在托盘(2)的转盘轴(23)上,齿轮(55)与转盘(3)的齿圈(35)相啮合。
见图1,将安装有转盘(3)及转盘旋转传动机构(5)的托盘(2)设置在基座(1)上,且通过托盘(2)的滑槽(22-1)与基座(1)的滑槽导向件(12-1)相配合及托盘(2)的侧槽与基座(1)的侧槽导向件(12-2)相配合,而使托盘(2)与基座(1)滑动连接。见图19,当托盘(2)位于盒内位置时,离合齿轮(63-1)与
形齿条(26-1)相啮合,且离合器(63)的导向轴(63-4)的上端头伸入盘(2)下端面的导向槽(26-2)中。
按动出盒按钮,使加载电机(61-1)逆时针旋转,则离合齿轮(63-1)顺时针旋转,而位于图19的左侧位置,这时即可使托盘(2)缓缓出盒(见图20)。当托盘(2)向外运动,而带动位于托盘(2)下端面滑槽(22-1)尾端的挡块(21-3)运动至与出盒检测开关(81)的传感臂相接触时,则由出盒检测开关(81)输出出盒信号,而使加载电机(61-1)停止转动。按下进盒按钮则使加载电机(61-1)顺时针旋转,带动离合齿轮(63-1)逆时针旋转而使托盘(2)向内运动至盒内。加载电机(61-1)继续转动,而使离合齿轮(63-1)向图19的右侧位置转动,转动中离合臂(63-2)与进盒检测开关(82)的传感臂脱离接触,而发出进盒信号,加载电机(61-1)停止转动。按下放像按钮(例如3号碟按钮),则使转盘电机(51)起动,使转盘(3)转动。见图17,在转盘(3)的转动中,盘号检测挡块(31-1)拨动盘号检测开关(21-1)的传感臂,根据在一段时间内开关(21-1)的通断次数而可确定位于光头部件(91)上方光碟座(33)的号数,当开关(21-1)的通断次数为3次时,则此时位于光头部件(91)上方的光碟座(33)的号数为3号,然后当转盘(3)继续缓缓旋转,停止检测开关(85)的摆杆(85-1)的传感头(85-2)滑入转盘(3)盘体侧面的停止检测凹坑(31-2)而输出转盘到位信号使转盘电机(51)停止转动,此时3号光碟座(33)则位于光头部件(91)的正上方。同时,加载电机(61-1)开始顺时针转动,经前段传动部件(61)及离合器(63)的过桥齿轮(63-6)并向离合齿轮(63-1)传递动力,因阻尼件(63-3)的阻尼作用使离合臂(63-2)逆时针旋转而使离合齿轮(63-1)与后段传动部件(64)的动力输入齿轮(64-1)相啮合,并由限位柱(16-8)挡住离合臂(63-2)制止其继续顺时针转动,从而使过桥齿轮(63-6)传递给离合齿轮(63-1)的作用力基本传递给齿轮(64-1),随着加载电机(63-1)的继续顺时针转动,后段传动部件(64)带动圆周凸轮齿轮(41)逆时针转动,圆周凸轮齿轮(41)的偏心柱(41-6)带动水平移动滑框(45)向基座(1)后方移动从而带动光头升降支架(44)上升而使光头部件(91)到位,托起光碟离开光碟座(33),光头部件(91)与上方的盘架夹住光碟。同时双向式升降检测开关(83)的传感臂被凸轮齿轮(41)上的挡块(41-4)拨动至第一接通挡,而输出光头升降支架(44)处于上方位置的信号,一方面使加载电机(61-1)停止转动,另一方面使光头部件(91)中的光头电机启动使光碟旋转并使光头(91-1)移动而读取光碟上的信息。
当一片光碟的信息读取完毕时,光头部件(91)发出信号,使光头电机停止转动、并由加载电机(63-1)顺时针转动而通过凸轮齿轮(41)转动带动光头升降支架(44)下降,放下读取完的光碟,此时升降检测开关(83)的传感臂在挡块(41-5)的作用下被拨动到第二接通挡,从而输出光头升降支架(44)处于下方位置的信号。此时,即使加载电机(63-1)停止转动,并启动转盘电机(51)转动,使下一个光碟座(33)转动至光头部件(91)的上方,再进行有关的光头升降支架(44)抬起,读盘等的过程。
若要光头部件(91)对光碟的读取不停顿而同时更换转盘(3)其余光碟座(33)上的光碟,则可按下不停机换盘按钮。此时光头电机仍在工作,同时加载电机(61-1)逆时针旋转,离合齿轮(63-1)与齿轮(64-1)脱离啮合而在离合臂(63-2)的带动下由与
形齿条(26-1)的圆弧段相啮合运动至与
形齿条(26-1)的直齿段相啮合,同时由离合臂(63-2)的弧形挡块(63-2-4)拨动进盒检测开关(82)的传感臂,离合齿轮(63-1)在加载电机(61)带动下围绕导向轴(63-4)逆时针旋转而使托盘(2)向盒外运动,直至托盘(2)运动至其挡块(21-3)拨动出盒检测开关(81)的传感臂而使加载电机(61-1)停止转动。此时即可更换转盘(3)上处于盒外的2只光碟座(33)上的光碟。再按下进盒开关即可启动加载电机(61-1)顺时针转动,而让托盘(2)向盒内运动,直至托盘(2)到位,离合臂(63-2)的弧形挡块(63-2-4)与进盒检测开关(82)的传感臂脱离接触而发出信号使加载电机(61-1)停转,同时光碟读取一直不停止。
在本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因为组合式传动机构(6)设有离合器(63),既可将动力传递给后段传动部件(64)、进而为光头升降支架(44)的升降提供动力,又可将动力传递给托盘(2)上的齿条(26-1)而使托盘(2)进出盒运动,因而本装置结构巧妙、紧凑、工作的可靠性也较高,保证了光头部件(91)的在换片时可以连续读取,且因为光头部件(91)不随托盘(2)进出而整体运动,致使所读取信息的稳定性较好。
见图3及图14,本装置设置托盘运动减噪机构(7),其顶杆挡销(17-2)在拉簧(72)的作用下顶住离合臂(63-2)的挡板(63-2-3)。在离合齿轮(63-1)与托盘(2)的
形齿条(26-1)的直齿部位接触的状态下,可使离合器(63)的导向轴(63-4)的上端头始终与托盘(2)下端面的导向槽(26-2)的内槽壁相接触,因而在托盘(2)进出盒运动时导向轴(63-4)的上端头的侧面的一部分与托盘(2)导向槽(26-2)的内槽壁的相互运动关系为滑动摩擦,避免了导向轴(63-4)上端头与导向槽(26-2)槽壁的撞击,所以噪声较低。
本装置的转盘旋转传动机构(5)以蜗杆(52)及蜗轮齿轮(13)为减速机构,减速比大,工作可靠性高,且有自锁作用。
实施例2,
见图26至图29,其余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装置不设置托盘运动减噪机构(7),离合器(63)是另一种结构形式。离合器(63)具有拨杆(63-7)、继电器(63-8)、离合齿轮轴(16-10)及兼作离合器的动力输入齿轮及动力输出齿轮的离合齿轮(63-1),拨杆(63-7)通过其拨杆轴(63-7-1)与固定在基座(1)上的拨杆座(16-9)转动连接,继电器(63-8)的衔铁(63-8-3)固定在拨杆(63-7)的衔铁座(63-7-3)上,继电器(63-8)的其余部件相互连接且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基座(1)上,离合齿轮(63-1)与固定在基座(1)的离合齿轮轴(16-10)转动连接,离合齿轮(63-1)套在离合齿轮轴(16-10)上,且拨杆(63-7)的拨叉(63-7-4)位于离合齿轮(63-1)的下方,离合齿轮轴(16-10)伸入拨叉(63-7-4)的叉槽中,拨叉与离合齿轮轴(16-10)上下滑动连接;压缩弹簧(63-9)套在离合齿轴轮(16-10)上且位于离合齿轮(63-1)与离合齿轮轴(16-10)上端头的下端面之间;前段传动部件(61)的动力输出齿轮(61-5)是动力输出齿圈厚度较厚的齿轮。设在托盘(2)下端的齿条(26-1)的形状为直齿,导向槽(26-2)的形状也是直槽;离合齿轮轴(16-10)的上端头位于托盘(2)下端面的导向槽(26-2)中。拨杆(63-7)还具有锁位杆(63-7-5),继电器(63-8)的铁芯(63-8-2)与衔铁(63-7-3)吸合时,锁位杆(63-7-5)与托盘(2)下端面上的挡块(26-3)的位置相错开;且离合齿轮(63-1)与齿条(26-1)相啮合,从而可带动托盘(2)进行进出盒的运动。继电器(63-8)的铁芯与衔铁(63-7-3)分离时,锁位杆(63-7-5)挡住挡块(26-3),可以对托盘(2)的出盒起到锁定作用。同时离合齿轮(63-1)与后段传动部件(64)的齿轮(64-3)相啮合,由齿轮(64-3)通过齿轮(64-4)、齿轮(64-1)及齿轮(64-2)将动力传递至圆周凸轮齿轮(41),再由圆周凸轮齿轮(41)使升降机构(4)的光头升降支架(44)完成抬起或下降的运动。
实施例3,
见图21至图25,其余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升降机构(4)是另一种结构形式,基座(1)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架(14-5)及凸轮齿轮轴(14-6),升降机构(4)具有摆动升降框(47)及圆柱凸轮齿轮(48),摆动升降框(47)通过其侧柱(47-1)与支撑架(14-5)转动连接,圆柱凸轮齿轮(48)套在凸轮齿轮轴(14-6)上且与其转动连接,摆动升降框(47)前架板上的传动柱(47-2)设在圆柱凸轮齿轮(48)的传动槽(48-1)中,圆柱凸轮齿轮(48)的齿圈(48-2)与后段传动部件(64)的动力输出齿轮(64-2)相啮合,圆柱凸轮齿轮(48)的齿圈轮体的下端面上设有挡块(48-3)。挡块(48-3)有两块,在圆柱凸轮齿轮(48)的运动中,其中一块挡块(48-3)可以拨动升降检测开关(83)的传感臂向前而使其第一接通挡接通,另一块挡块(48-3)可以将传感臂向后拨动而使开关(83)的第二接通挡接通。
Claims (10)
1、一种带转盘的盘加载装置,具有基座(1)、托盘(2)、转盘(3)、升降机构(4)及转盘旋转传动机构(5),托盘(2)与基座(1)滑动连接,转盘(3)与托盘(2)转动连接,转盘旋转传动机构(5)设在托盘(2)上且转盘旋转传动机构(5)的动力输出件与转盘(3)的动力输入件相连,升降机构(4)设在基座(1)上且与基座(1)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具有设在基座(1)上的组合式传动机构(6),组合式传动机构(6)具有前段传动部件(61)、离合器(63)及后段传动部件(64);前段传动部件(61)的动力输出齿轮(61-5)与离合器(63)的动力输入齿轮相啮合,离合器(63)的动力输出齿轮可与托盘(2)下端面的齿条(26-1)相啮合或可与后段传动部件(64)的动力输入齿轮相啮合;升降机构(4)是同向动力驱动式升降机构,其动力输入件与后段传动部件(64)的动力输出齿轮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合器(63)具有作为动力输出齿轮的离合齿轮(63-1)、离合臂(63-2)、过桥齿轮(63-6)及设在离合齿轮(63-1)与离合臂(63-2)之间阻尼件(6 3-3),离合臂(63-2)与固定在基座(1)上的中心轴(16-5)转动连接,且离合臂(63-2)套在中心轴(16-5)上,离合齿轮(63-1)与离合臂(63-2)的自由端转动连接,过桥齿轮(63-6)套在中心轴(16-5)上且位于离合臂(63-2)的上方,过桥齿轮(63-6)也即离合器(63)的动力输入齿轮,过桥齿轮(63-6)与离合齿轮(63-1)相啮合,离合齿轮(63-1)也即离合器(63)的动力输出齿轮;托盘(2)下端面的齿条(26-1)是形状为
形的齿条;在基座(1)上或与基座(1)固定相连的部件上设有可与离合臂(63-2)接触的限位件(16-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具有托盘运动减噪机构(7),基座(1)设有顶杆轴(17-1)、顶杆挡销(17-2)及拉簧座(17-3),顶杆(71)套在顶杆轴(17-1)上且与其转动连接,拉簧(72)的一端与顶杆(71)相连,另一端与基座(1)的拉簧座(17-3)相连,顶杆(71)在拉簧(72)的作用下靠在顶杆挡销(17-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合器(63)具有拨杆(63-7)、继电器(63-8)、离合齿轮轴(16-10)及兼作离合器的动力输入齿轮及动力输出齿轮的离合齿轮(63-1),拨杆(63-7)通过其拨杆轴(63-7-1)与固定在基座(1)上的拨杆座(16-9)转动连接,继电器(63-8)的衔铁(63-8-3)固定在拨杆(63-7)的衔铁座(63-7-3)上,继电器(63-8)的其余部件相互连接且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基座(1)上,离合齿轮(63-1)与固定在基座(1)的离合齿轮轴(16-10)转动连接,离合齿轮(63-1)套在离合齿轮轴(16-10)上,且拨杆(63-7)的拨叉(63-7-4)位于离合齿轮(63-1)的下方,离合齿轮轴(16-10)伸入拨叉(63-7-4)的叉槽中,拨叉与离合齿轮轴(16-10)上下滑动连接;压缩弹簧(63-9)套在离合齿轴轮(16-10)上且位于离合齿轮(63-1)与离合齿轮轴(16-10)上端头的下端面之间;前段传动部件(61)的动力输出齿轮(61-5)是动力输出齿圈厚度较厚的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拨杆(63-7)还具有锁位杆(63-7-5),继电器(63-8)的铁芯与衔铁(63-7-3)吸合时,锁位杆(63-7-5)与托盘(2)下端面上的挡块(26-3)的位置相错开;继电器(6 3-8)的铁芯与衔铁(63-7-3)分离时,锁位杆(63-7-5)挡住挡块(26-3);离合齿轮轴(16-10)的上端头位于托盘(2)下端面的导向槽(26-2)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托盘(2)上端面设有电机座(25-1)、蜗轮齿轮座(25-2)、齿轮轴(25-4、25-5)及转盘轴(23),转盘旋转传动机构(5)具有电机(51)、蜗杆(52)、蜗轮齿轮(53)及齿轮(54、55);电机(51)设在电机座(25-1)中,蜗杆(52)设在蜗轮齿轮座(25-2)中且与电机轴固定相连,蜗轮齿轮(53)设在蜗轮齿轮座(25-2)中且其蜗轮部件与蜗杆(52)相啮合,齿轮(54)套在齿轮轴(25-4)上且相互转动连接,齿轮(55)套在齿轮轴(25-5)上且相互转动连接,齿轮(54)与蜗轮齿轮(53)的齿圈相啮合并与齿轮(55)相啮合,转盘(3)由其转盘轴座(32)套在托盘(2)的转盘轴(23)上,齿轮(55)与转盘(3)的设在盘体下端的齿圈(35)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1)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框(14-4)、凸轮齿轮轴(14-1),升降机构(4)具有凸轮齿轮(41)、限位扭簧(43)、光头升降支架(44)及水平移动滑框(45),凸轮齿轮(41)套在凸轮齿轮轴(14-1)上且与其转动连接,在凸轮齿轮(41)的下端面上设有挡块(41-4)及挡块(41-5),在凸轮齿轮(41)的上端面上设有偏心柱(41-6),支撑框(14-4)的侧板上设有垂直于基座(1)底面的侧滑槽(14-4-1)、支撑框(14-4)的前侧板上设有垂直于基座(1)底面的前滑槽(14-4-2),光头升降支架(44)位于支撑框(14-4)内且其左右侧升降柱(44-1)及前侧升降柱(44-2)设在支撑框(14-4)的相应的滑槽中,而使光学升降支架(44)与支撑框(14-4)上下滑动连接,水平移动滑框(45)的左右侧板上设有横斜横形的导槽(45-1),水平移动滑框(45)套在支撑框(14-4)外且光头升降支架(44)的升降柱(44-1)插入水平移动滑框(45)的导槽(45-1)中,使水平移动滑框(45)与光头升降支架(44)滑动连接;水平移动滑框(45)还设有前伸架板(45-2),前伸架板(45-2)中部设有通孔,其一侧的上端面设有扭簧座(45-3),限位板(45-4)与前伸架板(45-2)固定连接且位于前伸架板(45-2)中部通孔的上方,在前伸架板(45-2)与限位板(45-4)之间留有间距,限位扭簧(43)套在扭簧座(45-3)上,其一只簧脚与水平移动框架(45)的框架主体相接触,另一只簧脚(43-1)设在前伸架板(45-2)与限位板(45-4)之间且靠在限位板(45-4)与前伸架板(45-2)的连接部位处;凸轮齿轮(41)的偏心柱(41-6)设在限位弹簧(43)的簧脚(43-1)与前伸架板(45-2)的前边框之间,且凸轮齿轮(41)作为升降机构(4)的动力输入件,其齿圈(41-2)与作为后段传动部件(64)的动力输出齿轮(64-2)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1)设有位于凸轮齿轮轴(14-1)旁的扭簧座(14-2)及撑开板(14-3),凸轮齿轮(41)通过其腰圆形扁丝(41-3)与凸轮齿轮轴(14-1)转动连接,定位扭簧(42)套在扭簧座(14-2)上,腰圆形扁丝(14-3)及撑开板(14-3)被夹在定位扭簧(42)的2根簧脚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1)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架(14-5)及凸轮齿轮轴(14-6),升降机构(4)具有摆动升降框(47)及圆柱凸轮齿轮(48),摆动升降框(47)通过其侧柱(47-1)与支撑架(14-5)转动连接,圆柱凸轮齿轮(48)套在凸轮齿轮轴(14-6)上且与其转动连接,摆动升降框(47)前架板上的传动柱(47-2)设在圆柱凸轮齿轮(48)的传动槽(48-1)中,圆柱凸轮齿轮(48)的齿圈(48-2)与后段传动部件(64)的动力输出齿轮(64-2)相啮合,圆柱凸轮齿轮(48)的齿圈轮体的下端面上设有挡块(48-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236992 CN2285503Y (zh) | 1997-09-02 | 1997-09-02 | 带转盘的盘加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236992 CN2285503Y (zh) | 1997-09-02 | 1997-09-02 | 带转盘的盘加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85503Y true CN2285503Y (zh) | 1998-07-01 |
Family
ID=33947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723699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85503Y (zh) | 1997-09-02 | 1997-09-02 | 带转盘的盘加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85503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9780C (zh) * | 2004-05-28 | 2007-06-06 | 菱科电子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车载gps导航、影音系统显示屏及面板控制装置 |
CN100358751C (zh) * | 2004-05-28 | 2008-01-02 | 菱科电子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车载gps导航、影音系统终端显示屏及控制面板装置 |
CN106536400A (zh) * | 2014-05-30 | 2017-03-22 | 帕特里西奥·弗朗西斯科·吉梅内斯维加拉 | 具有液压水平运动且布置在用于更换卡车的料斗和箱的组件中的中心旋转柱 |
CN110772101A (zh) * | 2019-11-14 | 2020-02-11 | 黄上俭 | 一种可便捷取药用新型杯子 |
-
1997
- 1997-09-02 CN CN 97236992 patent/CN228550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9780C (zh) * | 2004-05-28 | 2007-06-06 | 菱科电子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车载gps导航、影音系统显示屏及面板控制装置 |
CN100358751C (zh) * | 2004-05-28 | 2008-01-02 | 菱科电子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车载gps导航、影音系统终端显示屏及控制面板装置 |
CN106536400A (zh) * | 2014-05-30 | 2017-03-22 | 帕特里西奥·弗朗西斯科·吉梅内斯维加拉 | 具有液压水平运动且布置在用于更换卡车的料斗和箱的组件中的中心旋转柱 |
CN106536400B (zh) * | 2014-05-30 | 2019-06-25 | 帕特里西奥·弗朗西斯科·吉梅内斯维加拉 | 具有液压水平运动且布置在用于更换卡车的料斗和箱的组件中的中心旋转柱 |
CN110772101A (zh) * | 2019-11-14 | 2020-02-11 | 黄上俭 | 一种可便捷取药用新型杯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5546C (zh) | 信息盘换盘装置 | |
CN1637905A (zh) | 载盘设备 | |
CN2285503Y (zh) | 带转盘的盘加载装置 | |
CN1458649A (zh) | 光盘驱动装置 | |
CN1096670C (zh) | 盘播放机 | |
CN1206913A (zh) | 信息盘换盘装置 | |
CN1139064C (zh) | 光盘放送机用的光盘托盘的移动装置 | |
CN1203483C (zh) | 汽车光盘播放器的夹持器驱动装置 | |
CN2873577Y (zh) | 车载吸入式显示屏全自动驱动装置 | |
CN1133166C (zh) | 盘片播放机 | |
CN1181593A (zh) | 带有光盘转换器的光盘驱动装置 | |
CN101118766A (zh) | 盘装置 | |
CN1476611A (zh) | 盘式记录和再现装置 | |
CN1637904A (zh) | 载盘设备 | |
CN1574036A (zh) | 盘片装置 | |
US6560185B2 (en) | Disk device | |
JP3438494B2 (ja) |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付き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
KR100333597B1 (ko) | 디스크구동장치 | |
JP3428174B2 (ja) | 移動操作装置 | |
CN2452090Y (zh) | 便携式dvd视盘机光拾取器驱动装置 | |
KR100296251B1 (ko) | 기록매체재생장치 | |
JP2615148B2 (ja)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
CN2842654Y (zh) | 光驱载盘机构 | |
CN116631458A (zh) | 一种用于小型光盘存储设备的分盘与取盘系统 | |
JPH0624027Y2 (ja) |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