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83627Y - 双重球、片防伪酒瓶 - Google Patents
双重球、片防伪酒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83627Y CN2283627Y CN 97215908 CN97215908U CN2283627Y CN 2283627 Y CN2283627 Y CN 2283627Y CN 97215908 CN97215908 CN 97215908 CN 97215908 U CN97215908 U CN 97215908U CN 2283627 Y CN2283627 Y CN 228362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le
- stopper
- bottle stopper
- diameter
- sheath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在瓶体内设置一下端具有凸台的瓶塞,且其中部设有凸棱;在瓶塞内套设一空心内塞,且在其内塞的下部的四周设有多个孔,其底部设有一具有台阶的底座;在内塞的下面设有一片体,且其直径小于瓶塞的直径;在其下面设有一与瓶塞下端内配合的球体;在内塞的顶部设有一堵帽;在瓶塞的上部的外端还套有一压套,且其压套的外径与瓶口的内径配合;在瓶口的外端还套设一瓶套,且其顶部设有一与瓶塞上端配合的中孔;在瓶套的外部设有一与其配合的瓶盖。一经使用,必将片体及球体推落于瓶腔,形成使用标志,从而防止假冒。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指一种防伪酒瓶。
目前,在我国酒类市场上,“名、特、优”酒瓶常被假冒者回收利用,以劣充优,以假乱真,从而败坏了“名、特、优”酒的声誉,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中国专利95206427.8所公开的一种防伪球酒瓶,就成为假冒者的劲敌。然而,仍有人挖空心思地找到了一种使球复位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双重防伪效果的酒瓶,一经使用,必然将片体及球体推落于瓶腔,以形成使用标志,从而防止假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瓶体、瓶盖、瓶套、堵帽、压套、瓶塞、内塞及球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体内设置一下端具有凸台的瓶塞,且其中部设有凸棱;在瓶塞内套设一空心内塞,且在其内塞的下部的四周设有多个孔,其底部设有一具有台阶的底座;在内塞的下面设有一片体,且其直径小于瓶塞的直径;在其下面设有一与瓶塞下端内配合的球体;在内塞的顶部设有一堵帽;在瓶塞的上部的外端还套有一压套,且其压套的外径与瓶口的内径配合;在瓶口的外端还套设一瓶套,且其顶部设有一与瓶塞上端配合的中孔;在瓶套的外部设有一与其配合的瓶盖;并且瓶套、压套及瓶塞与瓶口胶合于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使用一次性,杜绝回收假冒;
2.使用标识独特,双重防伪效果好;
3.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4.消费者操作安全、使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瓶体1、瓶盖2、瓶套3、堵帽4、压套5、瓶塞6、内塞7、片体8及球体9构成。其中,在瓶体1内设置一下端具有凸台62的瓶塞6,且其中部设有凸棱61;在瓶塞6内套设一空心内塞7,且在其内塞7的下部四周设有多个长方孔71,其底部设有一具有台阶的底座72;在内塞7的下面设有一片体8;在其片体8的下面设有一与瓶塞6下端内配合的球体9;在内塞7的顶部设有一堵帽4;在瓶塞6的上部的外端还套有一压套5,且其压套5的外径与瓶口的内径配合;在瓶口的外端还套设一瓶套3,且其顶部设有一与瓶塞6上端配合的中孔33;在瓶套3的外部设有一与其配合的瓶盖2;并且将瓶套、压套及瓶塞与瓶口胶合于一体。。
当消费者使用时,打开瓶盖2,卸去堵帽4,并将内塞7推下,则使片体8及球体9落入瓶腔,酒便可自内塞7的孔中流出,消费者便可斟饮。当片体8及球体9一经脱出瓶塞6而落入瓶腔,便形成了水久的使用标志。因而,使假冒者无法再将假酒灌入瓶中,坑害消费者。
若不将内塞7推下,则片体8及球体9不会落入瓶腔,酒也不能从内塞7的孔中流出,故不能斟饮。
Claims (1)
1.一种双重球、片防伪酒瓶,主要由瓶体、瓶盖、瓶套、堵帽、压套、瓶塞、内塞及球体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体内设置一下端具有凸台的瓶塞,且其中部设有凸棱;在瓶塞内套设一空心内塞,且在其内塞的下部的四周设有多个孔,其底部设有一具有台阶的底座;在内塞的下面设有一片体,且其直径小于瓶塞的直径;在其下面设有一与瓶塞下端内配合的球体;在内塞的顶部设有一堵帽;在瓶塞的上部的外端还套有一压套,且其压套的外径与瓶口的内径配合;在瓶口的外端还套设一瓶套,且其顶部设有一与瓶塞上端配合的中孔;在瓶套的外部设有一与其配合的瓶盖;并且瓶套、压套及瓶塞与瓶口胶合干一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215908 CN2283627Y (zh) | 1997-05-05 | 1997-05-05 | 双重球、片防伪酒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215908 CN2283627Y (zh) | 1997-05-05 | 1997-05-05 | 双重球、片防伪酒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83627Y true CN2283627Y (zh) | 1998-06-10 |
Family
ID=33932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721590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83627Y (zh) | 1997-05-05 | 1997-05-05 | 双重球、片防伪酒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83627Y (zh) |
-
1997
- 1997-05-05 CN CN 97215908 patent/CN228362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50049U (zh) | 一种旋盖铝塑内爆式二维码防伪瓶盖 | |
CN2283627Y (zh) | 双重球、片防伪酒瓶 | |
CN2210867Y (zh) | 防伪球酒瓶 | |
CN2214923Y (zh) | 防伪瓶 | |
CN215156449U (zh) | 多功能酒瓶 | |
CN2295691Y (zh) | 嵌塞式防伪贮液瓶 | |
CN2280680Y (zh) | 一种防伪瓶 | |
CN2294926Y (zh) | 防伪瓶 | |
CN2338303Y (zh) | 矿泉水瓶 | |
CN2261998Y (zh) | 瓶装饮料防伪塞 | |
CN2204283Y (zh) | 保险瓶 | |
CN2326553Y (zh) | 一种防伪瓶塞 | |
CN2340722Y (zh) | 防伪瓶塞 | |
CN2286145Y (zh) | 酒瓶塞 | |
CN2214927Y (zh) | 只出不入的酒瓶 | |
CN2488842Y (zh) | 一种可防止重复使用的瓶子 | |
CN2328603Y (zh) | 防伪密封瓶 | |
CN2279339Y (zh) | 一种防伪酒瓶 | |
CN2290574Y (zh) | 一种带使用过标记的防盗酒瓶 | |
CN2265349Y (zh) | 一种瓶子的塞盖 | |
CN2260773Y (zh) | 塞式防伪瓶 | |
CN2374467Y (zh) | 压槽式防伪瓶盖 | |
CN2157150Y (zh) | 壶型防伪酒瓶 | |
CN2304624Y (zh) | 防伪酒瓶 | |
CN2315851Y (zh) | 双口茶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