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29094Y - 防盗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盗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9094Y
CN2229094Y CN 95210164 CN95210164U CN2229094Y CN 2229094 Y CN2229094 Y CN 2229094Y CN 95210164 CN95210164 CN 95210164 CN 95210164 U CN95210164 U CN 95210164U CN 2229094 Y CN2229094 Y CN 222909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ircuit
switch
door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52101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英
张淑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521016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909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909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909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防盗报警装置,它通过一组声光报警电路、延时控制电路及一个安置在门框或窗框上的接触开关构成了一套具有延时报警功能的报警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非常适合于家庭或者小型单位使用。

Description

防盗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报警装置,尤其是一种适于家庭使用的防盗报警用装置。
现有的防盗报警装置种类繁多,其中主要是由电子电路组成的电动防盗报警装置。而这种装置主要是为工矿企业、银行、商店等部门专门设计的,它们的功能齐全,但是电路复杂,价格昂贵,不适合于家庭使用。而目前可被家庭所采用的同类装置则大多是通过在门口庭或窗边设置接触开关而构成的门铃、警铃等,其结构虽然简单,价格便宜,但是操作繁索,使用不可靠,容易出现误报警,因而难以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家庭使用的,性能可靠的防盗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上通过以下的方案实现的,该防盗报警装置由一个电源,一个摸拟笛声及闪烁灯光的声光报警光部分,一个与上述声光报警部分相连、控制上述部分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的第一延时电路,一个与上述第一延时电路相连、控制声光报警部分工作的第二延时电路,以及至少一个与上述延时控制电路相连、设置在门窗部位的接触开关K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摸拟笛声及闪烁灯光的声光报警部分包括一片由双时基电路556组成的两个无稳态多谐振荡器,两个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的触发脚6和8分别与它们的阀值脚2和12相连,并分别通过电容器C1和C2接地,同时,通过串联电阻R1、R2和R4、R5接电源正极,此电源正极是经过可控硅SCR2导通后,把电源VDD加在了556电路中,上述的串联电阻R1、R2和R4、R5的中间接点分别连接在放电端1和13上,2、6脚对于1脚还正向跨接了一个二极管D1,2、6脚还连接在三极管BG1的基极上,三极管BG1的发射极则接在后半个时基电路556的控制极11上,发射极还通过一个限流电阻R3接正电源,556电路的两输出端5和9则分别接一个灯泡和一个扬声器,复位端4和10都接在正电源上。
所述第二延时电路包括一片单时基电路555,该电路中的触发脚2和阀值脚6接在一起,通过一可变电阻R6接地,同时,还通过一电容器C4接电源正极,复位脚4也接在电源正极上,此电源正极是可控硅SCR1导通后把电源VDD加在了该电路中,脚5通过一个电容器C5接地,输出脚3接在可控硅SCR2的控制脚G1上。
所述第一延时电路也包括一片单时基电路555,其脚2和6接在一起,通过一可变电阻R7接地,同时,通过一电容器C6接在电源正极VDD上,脚4也接在电源正极上,脚5通过一个电容C7接地,其输出脚3与所述的接触开关K的一端相连,开关的另一端接在可控硅SCR1的控制端G2
上述第一和第二延时电路还可以由一个8051单片微机电路构成,该电路包括一片8031单片微机、一片74LS373锁存器、一片程序存储器2716和一个光电耦合器构成,单片微机的P0口和P2.0~P2.2都作为地址线用,P0口还作为8位并行数据输入线用,P2.3~P2.7以及P3口都作为用户I/O口用,而P3.0则作为安装在门窗上的接触开关K的信号输入口,P3.1作为控制声光报警部分工作的控制输出线。这里采用光电耦合器既可以使单片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能控制声光报警部分工作,又不致使声光报警部分的高电压串人单片微机电路中,而影响其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单片机。
所述8031单片微机上还可以设定一组供主人解除报警的密码,即在其P1.0、P1.1、P1.2等口上分别连接一组开关K1、K2、K3,构成一组密码键盘。所述密码按软件编写的不同键号顺序写在2716上,依按键人按键的顺序是否与预先设置的一致来判断是否报警,如按错键则立即报警,一定时间(例如半分钟)不按则自动报警。
所述接触开关K可以是一种设置在门框式窗框边缘处的簧片式开关,该开关带有两片平行的上、下簧片,它们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在电路中,簧片之间相互绝缘,所述下簧片带有一个向下弯曲的凸起部分,该凸起的高度设置成开关门窗时使门窗能碰上所述的凸起,并使该下簧片与上簧片至少接触一次。
所述开关K也可以做成另一种形式,即包括在门框或窗框上设置的一向下弯曲有凸起的金属簧片,固定在门或窗上缘的一金属接触片,金属簧片的凸起部分在开关门窗时至少与金属接触片接触一次,金属簧片与接触片分别通过电线连在电路中。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以设置在门上的报警器为例,当主人外出时接通电源,此时第一延时控制电路就会开始工作,在预定的延时时间内,由于第一延时电路中555的3脚输出为低电平,因而即使主人外出因开门而使接触开关接通一次,由于此时没有信号加在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G2上、第二延时电路得不到电流,因而不能启动。而当第一延时已到,之后若再次开门进入,便会启动第二延时电路,由于是延时接通,主人可以利用这段延时通过关闭开关或按动密码等方式解除报警,或直接关闭电源停止报警装置的工作。如果是非法侵入,由于盗贼不知开关的准确位置或不知密码,因而会在其行窃过程中突然遇到刺耳的笛声声和闪烁的警告灯光,从而起到震慑作用,并提醒周围的人注意。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功能和效果将参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报警装置的声光报警部分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报警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延时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延时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报警部分另一个实施例的延时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该实施例中密码开关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开关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开关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软件延时控制及密码按键判断程序的流程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该防盗报警装置由一个电源(未示出),一个摸拟笛声及闪烁灯光的声光报警光部分,一个与上述声光报警部分相连、控制上述部分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的第一延时电路、一个与上述第一延时电路相连控制上述声光报警部分工作的第二延时电路(见图2-5),以及至少一个与上述延时电路相连、设置在门窗部位的接触开关K(见图6和7)组成,所述摸拟笛声及闪烁灯光的声光报警部分包括一片由双时基电路556组成的两个无稳态多谐振荡器,两个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的触发脚6和8分别与它们的阀值脚2和12相连,并分别通过电容器C1和C2接地,同时,通过串联电阻R1、R2和R4、R5接电源正极,此电源正极是经过可控硅SCR2导通后,把电源VDD加在了556电路中,上述的串联电阻R1、R2和R4、R5的中间接点以分别连接在放电端1和13上,2、6脚对于1脚还正向跨接了一个二极管D1,2、6脚还连接在三极管BG1的基极上,三极管BG1的发射极则接在后半个时基电路556的控制极11上,发射极还通过一个限流电阻R3接正电源,556电路的两输出端5和9则分别接一个灯泡和一个扬声器,复位端4和10都接在正电源上。这种接法使得这两个复位端的电压始终>1.4V,达到强制复位,保证了振荡器的正常工作。上述串联电阻R1、R2和R4、R5的中间接点分别连接在放电端1和13上,上述的连接使得电容器C1和C2分别通过与其相连的电阻R1、R2和R4、R5进行充放电,又分别经过放电端1和13进行放电,这样重复地进行充放电而使得阀值脚2和12及触发脚6和8的电压反复地改变,当时基电路的阀值端电压≥2/3VDD时,输出端为低电平,而当触发端电压≤1/3VDD时,输出端为高电平,因此,阀值端触发端电压的变化不仅改变它们自己的电压,也使得输出端的电平发生了高低的交替变化,输出了一连串的脉冲,其频率分别为:f1=1.443/(R1+2R2)C1和f2=1.443/(R4+2R5)C2,如果f1的频率低,为几Hz,f2的频率高,为音频1KHz左右,前一个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的阀值脚2及触发脚6的电压变化输出加给三极管BG1的基极,控制着三极管的发射极电压,三极管的发射极又连接在第二个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的控制端11上,控制着第二个多谐振荡器输出端9上的电压高低以几Hz变化。第一个多谐振荡器的2、6脚对放电端1脚双正向跨接一个二极管,使得对电容器C1的充电缓慢,而放电迅速,2、6脚的电压变化波形即成为锯齿波,扬声器输出便类似于警笛声。又由于2、6脚的电压变化,使得第一个多谐振荡器2输出端5的输出为高和低的交替变化,5脚接的灯泡1便发出一明一暗的闪光。
参见图2,所述延时电路包括接通声光报警部分的第二延时电路(见图3)和起动该第二延时电路的第一延时电路,所述第一延时电路包括一片单时基电路555,该电路中的触发脚2和阀值脚6接在一起,通过一可变电阻R7接地,同时,还通过一电容器C4接电源正极,复位脚4也接在电源正极上,此电源正极是可控硅SCR1导通后把电源VDD加在了该电路中,脚5通过一个电容器C5接地,输出脚3接在可控硅SCR2的控制脚G1上。从而构成了一个当主人接通电源(未示出),便自动延迟一段时间,而后进入戒备状态的延时电路。
参见图3,所述第二延时电路也包括一片单时基电路555,其脚2和6接在一起,通过一可变电阻R7接地,同时,通过一电容器C6接在电源正极VDD上,脚4也接在电源正极上,脚5通过一个电容C7接地,其输出脚3与所述的接触开关K的一端相连,开关的另一端接在可控硅SCR1的控制端G2。从而构成了一个当延时结束后触动接触开关K时,延迟一段时间便会接通声光报警部分发出报警信号的延时电路。
由于上述两图均是采用一片单时基电路555组成的单稳态电路,该电路中的触发脚2和阀值脚6接在一起通过一电容器C(C4、C6)接电源正极,又通过一可变电阻R6接地,由于电容C(C4、C6)上电压不能突变,因此接通电源之初,电容器负极端,即电路555的脚6的电压≥2/3VDD,输出端3脚输出为0,电容器C充电直到触发端脚2的电压≤1/3VDD时,延时t=1.1RC,555电路翻转,3脚输出高电平。此电压接在可控硅的控制极便可使可控硅导通。
参见图4,上述延时控制部分还可以由一个8051单片微机电路构成,该电路包括一片8031单片微机、一片74LS373锁存器、一片程序存储器2716和一个光电耦合器3构成,单片微机的P0口和P2.0~P2.2都作为地址线用,P0口还作为8位并行数据输入线用,P2.3~P2.7以及P3口都作为用户I/O口用,而P3.0则作为安装在门窗上的接触开关K的信号输入口,P3.1作为控制声光报警部分工作的控制输出线。这里采用光电耦合器3既可以使单片微机输出的控制信号能控制声光报警部分工作,又不致使声光报警部分的高电压串入单片微机电路中,而影响其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单片机。
参见图5,所述单片微机电路8031上还可以设定一组密码,即在其P1.0、P1.1、P1.2……等脚上分别连接一组开关K1、K2、K3……,从而构成一组密码键盘。工作时,所述密码按软件编写的不同键号顺序写在2716上,8031单片微机通过查询开关接通的先后次序是否和预先设定的开启次序相一致来确定是否启动延时报警部分工作,若按错键则立即报警,若一定时间(例如半分钟)不按则自动报警。
参见图6,所述接触开关K可以是一种簧片式开关,该开关带有两片平行的上、下簧片6和7,它们分别通过电线11连接在电路的两端,开关K可设置在门框或窗框4(本实施例中仅以门框为例)的边缘处(上框的下边缘),簧片之间相互绝缘,所述下簧片7带有一个向下弯曲的凸起部分9,所述房门或窗户5(本实施例中为门]的上缘与上述凸起部分9相对应的位置处可带有一凸出的凸块8。在开或关房门时,凸块8或房门的上端与下簧片7的凸起部分9接触一次,挤压下簧片7上弯,使之与上簧片6的触点10相接触,从而完成开关K的一次启闭。
参见图7,所述开关K也可以做成另一种形式,即在门框可窗框上设置一片带有向下弯折的凸起的金属簧片12,在门或窗的上缘固定一片金属接触片13,它们分别通过电线11连入电路中。当开或关门时,金属簧片12的凸起部位划过金属接触片13,从而完成一次开关K的启闭。
参见图8,从该流程图中可以看出,接通开关后,单片机开始工作,单片机采用循环指令、空操作指令进行延时,这段时间是让主人走出房间,开关门窗的,此时开关的开闭均是无效接触,延时到期后,单片机CPU查询P3.0口,若无人进入房间,则P3.0=1,如果有人进入房间,设置在门上的接触开关至少接通一次,则P3.0=O,此后,CPU扫描按键,如果与预先设置于2716中的顺序一致,则解除报警,反之则立即报警,如果无键按下,则延时一个预定时间后即报警。

Claims (6)

1、一种防盗报警装置,由一个电源,一个摸拟笛声及闪烁灯光的声光报警光部分,一个与上述声光报警部分相连、控制上述部分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的第一延时电路,一个与上述第一延时电路相连、控制声光报警部分工作的第二延时电路,以及至少一个与上述延时控制电路相连、设置在门窗部位的接触开关K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摸拟笛声及闪烁灯光的声光报警部分包括由一片双时基电路556组成的两个无稳态多谐振荡器,两个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的触发脚6和8分别与它们的阀值脚2和12相连,并分别通过电容器C1和C2接地,同时,通过串联电阻R1、R2和R4、R5接电源正极,此电源正极是经过可控硅SCR2导通后,把电源VDD加在了556电路中,上述的串联电阻R1、R2和R4、R5的中间接点以分别连接在放电端1和13上,2、6脚对于1脚还正向跨接了一个二极管D1,2、6脚还连接在三极管BG1的基极上,三极管BG1的发射极则接在后半个时基电路556的控制极11上,发射极还通过一个限流电阻R3接正电源,556电路的两输出端5和9则分别接一个灯泡和一个扬声器,复位端4和10都接在正电源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延时电路包括一片单时基电路555,该电路中的触发脚2和阀值脚6接在一起,通过一可变电阻R6接地,同时,还通过一电容器C4接电源正极,复位脚4也接在电源正极上,此电源正极是可控硅SCR1导通后把电源VDD加在了该电路中,脚5通过一个电容器C5接地,输出脚3接在可控硅SCR2的控制脚G1上。
所述第一延时电路也包括一片单时基电路555,其脚2和6接在一起,通过一可变电阻R7接地,同时,通过一电容器C6接在电源正极VDD上,脚4也接在电源正极上,脚5通过一个电容C7接地,其输出脚3与所述的接触开关K的一端相连,开关的另一端接在可控硅SCR1的控制端G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延时电路由一个8051单片微机电路构成该电路包括一片8031单片微机、一片74LS373锁存器、一片程序存储器2716和一个光电耦合器构成,单片微机的P0口和P2.0~P2.2都作为地址线用,P0口还作为8位并行数据输入线用,P2.3~P2.7以及P3口均作为用户I/O口用,而P3.0则作为安装在门窗上的接触开关K的信号输入口,P3.1作为控制声光报警部分工作的控制输出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8031单片微机的p1.0、P1.1、P1.2脚上分别相应连接一组开关K1、K2、K3,构成一组密码键盘。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开关K是一种设置在门框式窗框边缘处的簧片式开关,该开关带有两片平行的上、下簧片,它们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在电路中,簧片之间相互绝缘,所述下簧片带有一个向下弯曲的凸起部分,该凸起的高度设置成开关门窗时使门窗能碰上所述的凸起,并使该下簧片与上簧片至少接触一次。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盗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K包括在门框或窗框上设置的一向下弯曲有凸起的金属簧片,固定在门或窗上缘的一金属接触片,金属簧片的凸起部分在开关门窗时至少与金属接触片接触一次,金属簧片与接触片分别通过电线连在电路中。
CN 95210164 1995-05-12 1995-05-12 防盗报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2909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5210164 CN2229094Y (zh) 1995-05-12 1995-05-12 防盗报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5210164 CN2229094Y (zh) 1995-05-12 1995-05-12 防盗报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9094Y true CN2229094Y (zh) 1996-06-12

Family

ID=33860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21016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229094Y (zh) 1995-05-12 1995-05-12 防盗报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9094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6785A (zh) * 2010-12-15 2012-07-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控制系统
CN104616412A (zh) * 2015-02-27 2015-05-13 梁晓军 一种家用防盗报警器
CN104652946A (zh) * 2015-01-05 2015-05-27 黑龙江大学 具有时间识别功能的电子门锁报警系统及报警方法
CN113253151A (zh) * 2021-06-16 2021-08-13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短路检测电路、短路保护电路及芯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6785A (zh) * 2010-12-15 2012-07-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控制系统
CN104652946A (zh) * 2015-01-05 2015-05-27 黑龙江大学 具有时间识别功能的电子门锁报警系统及报警方法
CN104616412A (zh) * 2015-02-27 2015-05-13 梁晓军 一种家用防盗报警器
CN113253151A (zh) * 2021-06-16 2021-08-13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短路检测电路、短路保护电路及芯片
CN113253151B (zh) * 2021-06-16 2021-10-01 上海芯龙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短路检测电路、短路保护电路及芯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06450A (en) Fire and intrusion security system
CN2229094Y (zh) 防盗报警装置
CN104123800B (zh) 一种无线防盗报警系统
CN2259653Y (zh) 玻璃门窗防盗报警器
CN209708267U (zh) 一种针对于公共场所的安防装置
CN2383920Y (zh) 门禁控制器
CN2426996Y (zh) 便携式微型报警器
CN2323419Y (zh) 通讯式防盗报警器
CN2300959Y (zh) 高智能防盗报警器
CN2316681Y (zh) 触摸式防盗报警装置
CN2260885Y (zh) 全方位报警防盗门
CN2492901Y (zh) 多用途智能防盗报警器
CN2252368Y (zh) 密码式防盗报警器
CN1245950A (zh) 防盗警示门铃
CN1619599A (zh) 无线智能防盗报警系统
CN2186934Y (zh) 家用智能防盗报警装置
CN2233105Y (zh) 一种带门铃的电子防盗报警器
CN2443447Y (zh) 电子报警器
CN2145413Y (zh) 一种夜间可兼作防盗报警的门铃
CN2060912U (zh) 多功能防盗报警器
CN2346009Y (zh) 一种电子防盗报警器
CN2650413Y (zh) 防盗自动报警多功能电话机
CN2465257Y (zh) 一种智能型防盗防火报警器
RU32306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хранной сигнализации
CN2191502Y (zh) 自动接通bp机的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