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748681U - 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748681U CN222748681U CN202421149415.0U CN202421149415U CN222748681U CN 222748681 U CN222748681 U CN 222748681U CN 202421149415 U CN202421149415 U CN 202421149415U CN 222748681 U CN222748681 U CN 2227486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box body
- test
- battery
- illumin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112 stability tes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9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470 thermal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 470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AZDRQVAHHNSJOQ-UHFFFAOYSA-N alumane Chemical group [AlH3] AZDRQVAHHNSJO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49 argon plasma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30 stability t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其包括箱体、光照装置、测试装置以及温控装置,箱体设有内腔,光照装置、测试装置和温控装置均设置在内腔中,测试装置设有封闭测试空间和输出端子,封闭测试空间容纳电池,并向电池至少提供无水氧的环境,输出端子与电池连接,并至少用于输出电池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光照装置的光照方向朝向封闭测试空间,并至少向电池提供光照,温控装置与测试装置连接,以至少用于对封闭测试空间的温度调节。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照装置、测试装置和温控装置整合设置在一个箱体内,可以同时满足对钙钛矿电池在本征衰减的稳定性测试中光照、温度及无水氧等环境的要求,从而使得测试更加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属于电池测试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钙钛矿电池的稳定性测试使用,是决定钙钛矿电池能否走向产业应用的最为关键的技术瓶颈。依据诱导钙钛矿电池衰减因素的不同,钙钛矿电池的衰减过程可分为外部因素诱导和内在本征衰减两种过程。其中外部因素诱导衰减主要为空气中的水氧对钙钛矿电池的侵蚀导致的衰减,可以通过有效封装抑制外部诱导因素导致的器件性能衰减。而内在本征衰减过程通常是指在持续光照、偏压、低温、高温等应力条件下引起钙钛矿电池内部离子迁移、聚集而导致钙钛矿体相、界面、电极等处的失效过程。钙钛矿电池的内在本征衰减过程是决定钙钛矿电池长期稳定性能的关键。
在对钙钛矿电池的内在本征衰减的测试中,为了避免外在因素的干扰,需要在没有水氧的环境中测试,在现有的测试中,将电池放在有氮气的大型手套箱内,检测钙钛矿电池在太阳光下的高温,低温检测电池性能,通过在手套箱外部提供光源和电压,通过在元器件上施加不同的电压并测量电流来获得的,以用来评估元器件的性能。但由于电池需要频繁进出手套箱,操作时间比较长,操作不方便,手套箱占地面积比较大,费用昂贵,所需要的氮气量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包括箱体、光照装置、测试装置以及温控装置,所述箱体设有内腔,所述光照装置、测试装置和所述温控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测试装置设有封闭测试空间和输出端子,所述封闭测试空间容纳电池,并向所述电池至少提供无水氧的环境,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电池连接,并至少用于输出所述电池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所述光照装置的光照方向朝向所述封闭测试空间,并至少向所述电池提供光照,所述温控装置与所述测试装置连接,以至少用于对所述封闭测试空间的温度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光照装置包括LED灯组和匀光板,所述LED灯组与所述测试装置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LED灯组的光照方向朝向所述封闭测试空间,所述匀光板设置在所述LED灯组和所述测试装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组设有多个LED灯珠,多个所述LED灯珠以阵列结构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光照装置还包括安装板和第一散热机构,所述安装板设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设有第一散热片,所述LED灯组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散热片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还包括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壁上设有固定架,所述匀光板和所述安装板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箱体相对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壁上设有通风口,所述第一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通风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侧壁还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源接头和第二电源接头,所述第一电源接头与所述LED灯组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接头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装置设有测试盒体、夹具机构和氮气循环组件,所述测试盒体设有所述封闭测试空间以及分别与所述封闭测试空间相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封闭测试空间至少用于容纳所述夹具机构,所述夹具机构至少用于夹持所述电池,所述氮气循环组件设有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管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路和所述出气管路均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路连通有压力检测计。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盒体包括本体和密封盖,所述本体设有所述封闭测试空间,所述密封盖上设有透光窗口,所述透光窗口与所述光照装置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光照装置通过所述透光窗口向所述电池提供光照,所述本体和所述密封盖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和所述本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窗口设有石英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具有凹陷结构的拿取口。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机构设有夹具载板,所述夹具载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至少用于夹持所述电池,所述输出端子包括相连接的导电电极和输出接头,所述导电电极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导电电极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输出接头设置在所述测试盒体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载板上设有多个以阵列结构分布的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第一端导热连接,所述第二端伸入所述封闭测试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温控范围为-20-120℃。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件包括相连接的导热板和导热块,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贴合连接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端部,所述导热块伸入所述封闭测试空间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热块以阵列结构设置在所述导热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装置还设有相互连接热电偶测温件和温控器,所述热电偶侧温件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并至少用于调节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装置还包括第二散热机构,所述第二散热机构设有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且所述第二散热片与所述导热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对两侧。
进一步的,第二散热机构还设有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散热风扇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身和第二箱身,所述第一箱身内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二箱身内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一箱身和所述第二箱身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相互连通并共同形成所述内腔,所述光照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测试装置和所述温控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身上还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身上还设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光照装置、测试装置和温控装置整合设置在一个箱体内,可以同时满足对钙钛矿电池在本征衰减的稳定性测试中光照、温度及无水氧等环境的要求,从而使得测试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箱体的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箱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光照装置及第一箱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测试装置和温控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箱身、温控装置和测试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箱体;120、固定架;130、通风口;140、第一散热孔;151、第一电源接头;152、第二电源接头;160、第一箱身;161、第一腔室;170、第二箱身;171、第二腔室;172、第二散热孔;173、把手;200、光照装置;210、LED灯组;220、匀光板;230、安装板;241、第一散热片;242、第一散热风扇;300、测试装置;310、封闭测试空间;321、导电电极;322、输出接头;330、测试盒体;331、本体;332、密封盖;3321、透光窗口;3322、石英玻璃;3323、拿取口;333、密封圈;334、进气口;335、出气口;340、氮气循环组件;341、进气管路;342、出气管路;343、压力检测计;344、电磁阀;351、夹具载板;352、安装槽;400、温控装置;410、半导体制冷片;420、导热板;430、导热块;440、热电偶测温件;450、温控器;460、第二散热片;470、第二散热风扇;500、钙钛矿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案发明人经长期研究和大量实践,得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将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水平”、“竖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下将结合附图对该技术方案、其实施过程及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7,一种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包括箱体100、光照装置200、测试装置300以及温控装置400,箱体100设有内腔,光照装置200、测试装置300和温控装置400均设置在内腔中,测试装置300设有封闭测试空间310和输出端子,封闭测试空间310容纳电池,并向电池至少提供无水氧的环境,输出端子与电池连接,并至少用于输出电池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光照装置200的光照方向朝向封闭测试空间310,并至少向电池提供光照,温控装置400与测试装置300连接,以至少用于对封闭测试空间310的温度调节。
该测试设备可以对钙钛矿电池500进行内在本征衰减的测试,以检测钙钛矿电池500的稳定性,内在本征的衰减过程通常是指在持续的光照、偏压、高温、低温等应力条件下引起的钙钛矿电池500内部离子迁移、聚集而导致的钙钛矿体相、界面、电极等处失效的过程。在对钙钛矿电池500的内在本征衰减进行测试时要避免外在因素中水氧对钙钛矿电池500的侵蚀,因此,在对钙钛矿进行测试时需要保证在无水氧的环境中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箱体100可以是柜体结构,沿竖直方向设置,其内腔也相应的是长方体形状结构,将光照装置200、测试装置300和温控装置400沿竖直方向依次安装连接在箱体100的内腔中,其中,光照装置200设置在测试装置300的上侧,光照装置200的光照方向竖直向下,测试装置300中设有封闭测试空间310,封闭测试空间310可以容纳钙钛矿电池500,其中封闭测试空间310的上端设有供光线通过区域,温控装置400安装连接在测试装置300的下侧,温控装置400可以与测试装置300相连接,从而可以控制封闭测试空间310内的温度。在对钙钛矿电池500进行稳定性测试时,先将钙钛矿电池500放置在封闭测试空间310内,并且将该钙钛矿电池500与测试装置300中的输出端子相连接,以使得在对钙钛矿电池500进行测试时,钙钛矿电池500可以将实时的电压和电流通过输出端输出记录下来。在测试时,封闭测试空间310向钙钛矿电池500提供无水氧的环境,再通过光照装置200向钙钛矿电池500提供设定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通过温控装置400调控封闭测试空间310内温度,使得钙钛矿电池500达到测试时预定的温度,并且可以通过温控装置400对封闭测试空间310内的温度的调节,使得可以实现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对钙钛矿电池500的测试。在钙钛矿电池500在测试过程中,输出端子将钙钛矿电池500的电压和电流传输出去,该输出端子可以连接一个检测记录设备,该检测记录设备可以将输出端子输出的钙钛矿电池500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记录下来,并绘制成一个IV曲线图,以实时监测钙钛矿电池500的状态。
上述结构中,通过将光照装置200、测试装置300和温控装置400整合设置在一个箱体100内,从而可以同时满足对钙钛矿电池500在本征衰减的稳定性测试中光照、温度及无水氧等环境的要求,从而使得测试更加简单、方便,有效的避免传统使用手套箱检测时,电池片频繁进出手套,操作时间比较长,操作不方便,手套箱占地面积比较大,费用昂贵的问题。
在光照装置200的具体结构中,光照装置200包括LED灯组210和匀光板220,LED灯组210与测试装置300相对设置,以使得LED灯组210的光照方向朝向封闭测试空间310,匀光板220设置在LED灯组210和测试装置300之间。具体的,LED灯组210设有多个LED灯珠,多个LED灯珠以阵列结构排布。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光照装置200包括LED灯组210和设置在LED灯组210下侧的匀光板220,LED灯组210可以向电池提供光照,匀光板220设置在LED灯组210和测试装置300之间,可以进一步的将LED灯组210的光散射的更加的均匀,从而保证钙钛矿电池500各个部位的光照一致性和稳定性,其中使用LED灯组210,LED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使用寿命长、体积小巧、快速响应、低压驱动等优点,可以有效的满足使用。同时该LED灯组210有多个LED灯珠组成,多个LED灯珠可以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阵列结构进行排布,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多个LED灯珠按照矩形阵列排布,以适应封闭测试空间310的透光区域形状。
此外,光照装置200还包括安装板230和第一散热机构,安装板230设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散热机构设有第一散热片241,LED灯组210设置在第一侧面,第一散热片241设置在第二侧面。第一散热机构还包括第一散热风扇242,第一散热风扇242与第一散热片241相对设置。其中,LED灯组210在长时间的照射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LED芯片的热容量会很小,如果不能及时的很好的散热,积累大量的热量,芯片的连接温度会迅速提高,如果长时间高温工作,寿命会迅速缩短,从而影响LED灯组210的光照稳定性,进而影响对电池的测试精准度,降低测试效果。因此,设置有第一散热装置和安装板230,安装板230为矩形板状结构,安装板230水平放置,安装板230的下端面为第一侧面,上端面为第二侧面,安装板230选择为导热性较好的材质,例如可以选择铝质材质。具体的,在安装LED灯组210时,将LED灯组210安装在第一侧面上,将第一散热片241安装第二侧面,第一散热片241可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的将LED灯组210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提高LED灯组210的散热效率,其中,第一散热片241为多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片状结构,第一散热片241的延伸方向竖直向上,以远离LED灯组210。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在第一散热片24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散热风扇242,第一散热风扇242的出风口朝向散热片,从而提高散热片的空气流通的速度,更好的带走散热片的热量,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光照装置200在箱体100的安装结构上,箱体100内壁上设有固定架120,匀光板220和安装板230均安装在固定架120上,箱体100相对安装板230的一侧壁上设有通风口130,第一散热风扇242设置在通风口130处。箱体100的侧壁还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140。箱体10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源接头151和第二电源接头152,第一电源接头151与LED灯组210连接,第二电源接头152与第一散热风扇24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230为矩形板状结构,在箱体100内壁上设置有固定架120,例如,固定架120可以包括四个矩形固定板,将该四个矩形固定板分为两组,每组具有两个矩形固定板,该两组分别设置在安装板23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四个矩形固定板沿竖直方向延伸,两侧的矩形固定板一一对称设置,矩形固定板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连接孔,先将匀光板220水平安装在两组矩形固定板之间,再将安装板230固定在两组矩形固定板之间,其中,LED灯组210与匀光板220之间的距离可调。另外,箱体100在第一散热风扇242处设有通风口130,从而可以实现与外界的换热和通风效果,提高散热,箱体100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散热孔,进一步提高空气流通,提高散热效率。进一步的,在箱体100外侧还设有与LED灯组210连接的第一电源接头151以及与第一散热风扇242连接的第二电源接头152,从而方便对LED灯组210和第一散热风扇242的供电,便于插接使用。
在测试装置300的具体结构中,测试装置300设有测试盒体330、夹具机构和氮气循环组件340,测试盒体330设有封闭测试空间310以及分别与封闭测试空间310相连通的进气口334和出气口335,封闭测试空间310至少用于容纳夹具机构,夹具机构至少用于夹持电池,氮气循环组件340设有进气管路341和出气管路342,进气管路341与进气口334连通,出气管路342与出气口335连通。进气管路341和出气管路342均设有电磁阀344。进气管路341连通有压力检测计34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向封闭测试空间310内通入氮气,从而使得封闭测试空间310实现无水氧的环境,具体的测试装置300包括测试盒体330、夹具机构和氮气循环组件340,其中,在测试时将钙钛矿电池500安装在夹具机构上,再将夹具机构放置在测试盒体330内的封闭测试空间310中,测试盒体330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口334和出气口335,进气口334和出气口335均匀封闭测试空间310相连通,将氮气循环组件340的进气管路341与进气口334相连通,将出气管路342与出气口335相连通,从进气管路341通入氮气,氮气经过进气口334进入到封闭测试空间310内,在测试完成后,氮气再通过出气口335以及出气管路342排出封闭测试空间310,出气管路342可以再将氮气重新收集利用,从而完成循环路径。其中,在进气管路341中还连通有压力检测计343,可以有效的检测封闭测试空间310内的压力,也可以通过向封闭测试空间310内通入指定量的氮气以控制封闭测试空间310内的压力大小。进气管路341和出气管路342还均设有电磁阀344。在测试前,先将出气管路342电磁阀344关闭,将进气管路341的电磁阀344开启,通入氮气,观察压力检测计343的数值,在封闭测试空间310内的压力达到0.2-0.3Mpa时,关闭进气管路341的电磁阀344,打开出气管路342的电磁阀344,使得封闭测试空间310排出气体,之后再关闭出气管路342的电磁阀344,打开进气管路341的电磁阀344再进行充氮气的操作,直至封闭测试空间310的压力达到0.2-0.3Mpa,再关闭进气管路341的电磁阀344,打开出气管路342的电磁阀344进行排气,如此循环至少三次,从而讲封闭测试空间310内空气完全排出,后充满氮气后,保证无水氧环境。
在测试盒体330的结构中,测试盒体330包括本体331和密封盖332,本体331设有封闭测试空间310,密封盖332上设有透光窗口3321,透光窗口3321与光照装置200相对设置,以使得光照装置200通过透光窗口3321向电池提供光照,本体331和密封盖332可拆卸连接。密封盖332和本体331之间设有密封圈333。透光窗口3321设有石英玻璃3322。密封盖332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具有凹陷结构的拿取口3323。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盒体330为分体结构,包括本体331和密封盖332,方便安装和拿取电池,本体331为中空结构,本体331的上端设有开口,在使用时,将夹持电池的夹具机构通过开口放置在本体331的内部,再将密封盖332与本体331密封连接,从而形成封闭测试空间310,其中,密封盖332和/或本体331在开口的周围设置有密封圈333,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另外,密封盖332的上端设有矩形结构的的透光窗口3321,在盖设在本体331上后,光照装置200可以通过透光窗口3321向电池提供光照,该透光窗口3321设有石英玻璃3322,提高透光效果。密封盖332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端分别设有沿水平方向向内凹陷的拿取口3323,方便使用者通过拿取口3323拿取密封盖332,提高安装的便捷性。
具体的,夹具机构设有夹具载板351,夹具载板351上设有安装槽352,安装槽352至少用于夹持电池,输出端子包括相连接的导电电极321和输出接头322,导电电极321设置在安装槽352内,且导电电极321可与电池连接,输出接头322设置在测试盒体330侧壁上,夹具载板351上设有多个以阵列结构分布的安装槽352。
在本实施例中,夹具载板351为矩形板状结构,夹具载板351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安装槽352,钙钛矿电池500被夹持在安装槽352内,其中安装槽352可以是沉孔通槽结构,分为相连通的上槽部和下槽部,上槽部的直径大于下槽部的直径,电池的宽度小于上槽部的直径大于下槽部的直径,从而夹持在上槽部内,再将导电电极321从下槽部伸入到上槽部内并与电池相连接,而输出接头322设置在测试盒体330的侧壁,箱体100的相应位置处也设有开口使得输出接头322露出,方便外接设备。进一步的,夹具载板35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352,多个安装槽352可以以矩形阵列排布,也可根据需要按照其他方式进行排布,相应的也设有相同数量的导电电极321与电池对应一一连接,从而满足同时测试多个钙钛矿电池500的需要。
在温控装置400的具体结构中,温控装置400包括半导体制冷片410和导热件,导热件设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半导体制冷片410与第一端导热连接,第二端伸入封闭测试空间310内。具体的,导热件包括相连接的导热板420和导热块430,导热板420与半导体制冷片410相贴合连接的一端形成第一端部,导热块430伸入封闭测试空间310的一端形成第二端部。导热块430设有多个,多个导热块430以阵列结构设置在导热板420上。温控装置400还设有相互连接热电偶测温件440和温控器450,热电偶侧温件与半导体制冷片410连接,温控器450与半导体制冷片410连接,并至少用于调节半导体制冷片410的温度。且半导体制冷片410的温控范围为-20-12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半导体制冷片410为矩形片状结构,半导体制冷片410可以调节温度,半导体制冷片410一端与导热件的导热板420相导热连接,其中导热板420也为矩形片状结构,导热板420的尺寸与半导体制冷片410的尺寸一致,从而可以更好的传递半导体制冷片410的温度,导热块430为矩形块状结构,一端连接在导热板420上,另一端伸入到封闭测试空间310内,具体的,导热块430的一端伸入到安装槽352内,并与电池相接触,从而更精确的调节电池的测试环筋温度,导电电极321安装在导热块430的侧壁上。在进行温度调节时,控制半导体制冷片410产生一定的温度,并通过导热板420和导热块430传递至电池上,从而得以调控测试环境的温度,导热块430和导热板420可以选择铝质结构,已获得较好的导热效果。另外,导热块430也可设置相应的设置多个,多个导热块430也按照多个电池的排布方式进行排布,多个导热块430一一插入到相应的安装槽352内,实现对电池测试环境的精准控温。更为具体的,半导体制冷片410与温控器450相连接,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410的温度,其中,电热偶测温件与半导体制冷片410相连接,以检测半导体制冷片410的实时温度并反馈至温控器450中,方便对测试环境的温度的监测调控。
具体的,温控装置400还包括第二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设有第二散热片460,第二散热片460与半导体制冷片410连接,且第二散热片460与导热件分别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410相对两侧。第二散热机构还设有第二散热风扇470,第二散热风扇470与第二散热片460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对半导体制冷片410进行散热,在半导体制冷片41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片460,其中第二散热片460为多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片状结构,第二散热片460的延伸方向竖直向下,以远离半导体制冷片410,可以更好的实现散热,在第二散热片460的下方设置第二散热风扇470,第二散热风扇470的风口与第二散热片460相对设置,从而可以更好的带走第二散热片460的热量,提高散热效果。
在箱体100的具体结构中,箱体100包括第一箱身160和第二箱身170,第一箱身160内设有第一腔室161,第二箱身170内设有第二腔室171,第一箱身160和第二箱身170可拆卸连接,以使得第一腔室161和第二腔室171相互连通并共同形成内腔,光照装置200设置在第一腔室161内,测试装置300和温控装置400设置在第二腔室171内。第二箱身170上还设有多个与第二腔室171连通的第二散热孔172。第二箱身170上还设有把手17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3、7所示,箱体100可以分为第一箱身160和第二箱身170,第一箱身160和第二箱身170可拆卸的连接,其中,将光照装置200连接安装在第一箱身160的第一腔室161中,将温控装置400、测试装置300安装在第二箱身170的第二腔室171中,将箱体100设置为分体结构,在未使用时,将第一箱身160和第二箱身170相分离,方便运输和储存,另外,将光照装置200单独安装在第一箱身160内,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光照系统,可以用于该测试过程,也可根据需要用于其他用途。另外,第一箱身160的第一腔室161的开口朝下设置,第二箱身170的第二腔室171的开口朝上设置,在连接时,将第一箱身160放置在第二箱身170的上端,两个开口相对应,从而共同形成内腔。另外,在第二箱身170的侧壁上也设置有多个第二散热孔172,多个第二散热孔172与第二腔室171相连通,方便对温控装置400进行散热。此外,为了方便搬运,在第二箱身170的相对两侧设有把手173。
进一步的,在第二箱身170上设置多个安装区域,用于安装温控器450、压力检测计343、电源开关、电磁阀344等结构。方便操作。
在第一箱身160和第二箱身170的结构上,第一箱身160和第二箱身170均有多个片状结构围合形成,方便安装拆卸和储存。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均为常见的连接方式,例如螺纹螺栓连接等方式。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光照装置、测试装置以及温控装置,所述箱体设有内腔,所述光照装置、测试装置和所述温控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内腔中,所述测试装置设有封闭测试空间和输出端子,所述封闭测试空间容纳电池,并向所述电池至少提供无水氧的环境,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电池连接,并至少用于输出所述电池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所述光照装置的光照方向朝向所述封闭测试空间,并至少向所述电池提供光照,所述温控装置与所述测试装置连接,以至少用于对所述封闭测试空间的温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装置包括LED灯组和匀光板,所述LED灯组与所述测试装置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LED灯组的光照方向朝向所述封闭测试空间,所述匀光板设置在所述LED灯组和所述测试装置之间;
和/或,所述LED灯组设有多个LED灯珠,多个所述LED灯珠以阵列结构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装置还包括安装板和第一散热机构,所述安装板设有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设有第一散热片,所述LED灯组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散热片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面;
和/或,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还包括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壁上设有固定架,所述匀光板和所述安装板均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箱体相对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壁上设有通风口,所述第一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通风口处;
和/或,所述箱体的侧壁还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
和/或,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源接头和第二电源接头,所述第一电源接头与所述LED灯组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接头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设有测试盒体、夹具机构和氮气循环组件,所述测试盒体设有所述封闭测试空间以及分别与所述封闭测试空间相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封闭测试空间至少用于容纳所述夹具机构,所述夹具机构至少用于夹持所述电池,所述氮气循环组件设有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管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和/或,所述进气管路和所述出气管路均设有电磁阀;
和/或,所述进气管路连通有压力检测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盒体包括本体和密封盖,所述本体设有所述封闭测试空间,所述密封盖上设有透光窗口,所述透光窗口与所述光照装置相对设置,以使得所述光照装置通过所述透光窗口向所述电池提供光照,所述本体和所述密封盖可拆卸连接;
和/或,所述密封盖和所述本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和/或,所述透光窗口设有石英玻璃;
和/或,所述密封盖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具有凹陷结构的拿取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机构设有夹具载板,所述夹具载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至少用于夹持所述电池,所述输出端子包括相连接的导电电极和输出接头,所述导电电极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导电电极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输出接头设置在所述测试盒体侧壁上;
和/或,所述夹具载板上设有多个以阵列结构分布的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第一端导热连接,所述第二端伸入所述封闭测试空间内;
和/或,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温控范围为-20-120℃;
和/或,所述导热件包括相连接的导热板和导热块,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贴合连接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端部,所述导热块伸入所述封闭测试空间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端部;
和/或,所述导热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热块以阵列结构设置在所述导热板上;
和/或,所述温控装置还设有相互连接热电偶测温件和温控器,所述热电偶测温件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并至少用于调节半导体制冷片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还包括第二散热机构,所述第二散热机构设有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且所述第二散热片与所述导热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相对两侧;
和/或,第二散热机构还设有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散热风扇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身和第二箱身,所述第一箱身内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二箱身内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一箱身和所述第二箱身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相互连通并共同形成所述内腔,所述光照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测试装置和所述温控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
和/或,所述第二箱身上还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散热孔;
和/或,所述第二箱身上还设有把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149415.0U CN222748681U (zh) | 2024-05-24 | 2024-05-24 | 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149415.0U CN222748681U (zh) | 2024-05-24 | 2024-05-24 | 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748681U true CN222748681U (zh) | 2025-04-11 |
Family
ID=95319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149415.0U Active CN222748681U (zh) | 2024-05-24 | 2024-05-24 | 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748681U (zh) |
-
2024
- 2024-05-24 CN CN202421149415.0U patent/CN22274868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61419A (zh) | 高低温探针台测试装置 | |
CN111504914A (zh) | 一种固态电池的原位测试装置 | |
CN115151110A (zh) | 液冷数据中心测试设备及液冷数据中心测试系统 | |
CN222748681U (zh) | 钙钛矿电池稳定性测试设备 | |
CN215641564U (zh) | 水冷老化设备 | |
CN219676497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测试用温控设备 | |
CN114383809A (zh) | 光模块高低温环境试验装置及系统 | |
CN219179567U (zh) | 一种燃料电池测试平台 | |
CN116799421A (zh) | 可降低温差的电芯模组以及温差控制方法 | |
CN217655150U (zh) | 一种光模块低温测试系统 | |
CN216814672U (zh) | 一种电池原位测试辅助装置及电池原位测试系统 | |
CN215728601U (zh) | 一种探针台小面积温控平台 | |
CN211086506U (zh) | 一种恒温测试箱 | |
CN215641617U (zh)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在线局部放电检测仪 | |
CN220105205U (zh) | 一种用于半桥功率模块功率循环的测试工装 | |
CN116598096B (zh) | 一种自响应降温干式变压器及控制系统 | |
CN211347942U (zh) | 基于恒温控制的臭氧发生器 | |
CN118399887B (zh) | 一种光伏电池温控测试装置 | |
CN110632493A (zh) | 一种恒温测试箱 | |
CN216117873U (zh) | 一种用于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的可重构天线传感器 | |
CN219843587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工装 | |
CN215180326U (zh) | 用于燃料电池膜电极性能测试的装置 | |
CN218848021U (zh) | 一种地板导热效能检测装置 | |
CN118472337B (zh) | 一种开放阴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可视化装置 | |
CN221006392U (zh) | 一种传感器校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