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717137U - 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717137U CN222717137U CN202420971660.3U CN202420971660U CN222717137U CN 222717137 U CN222717137 U CN 222717137U CN 202420971660 U CN202420971660 U CN 202420971660U CN 222717137 U CN222717137 U CN 2227171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ring
- drainage
- ring
- flow fan
- outer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其中外壳环、内壳环、蜗壳前置缓冲结构组成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外壳环包括第一外壳环、第二外壳环,内壳环包括第一内壳环、第二内壳环,第一外壳环、第二外壳环之间设有外引流结构,第一内壳环、第二内壳环之间设有内引流结构,蜗壳前置缓冲结构为多段式缓冲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缓冲段、第一直板缓冲段、第二直板缓冲段、第二圆弧缓冲段、第三直板缓冲段。由于对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进行了改进,改善流动特性,降低噪音,提高了输送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改善流动特性,降低噪音,提高输送效率的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
背景技术
斜流风扇是具备以轮毂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的多个旋转叶片,通过马达等进行旋转的同时向旋转叶片的多方向吹送空气的流体机械,为了促进电风扇或换气用排风扇或汽车的散热器或冷凝器等的空冷式热交换器的散热。伴随着生活生产等产品向集约化、大功率化方向发展,通风散热需求日益增大,斜流风扇的通风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对斜流风扇开展特性改进等设计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CN209743192U公开了一种斜流风机,斜流叶轮包括多个从轴向打开的轮毂径向向外延伸的转子叶片,该转子叶片由甩油环包围。甩油环具有沿轴向流动方向径向向外扩展的、指向壳体内壁的流动横断面。电动机插入到斜流叶轮轴向打开的轮毂中并且由该轮毂完全封闭。电动机沿轴向方向、即沿着转子轴延伸到轴中心的下沉处,使得该下沉处可以更近地定位到斜流叶轮处。
然而上述风机均存在设计上的局限性,适应性不强,功耗大、出风量不稳定、散热效率低且噪音高振动强,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本申请人提出一种新型斜流风扇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以改善流动特性,降低叶轮振动进而提高出风效果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包括电机1,电机1与轮毂2连接并驱动其旋转,叶轮包括叶片3和叶轮盖环4,叶片3均匀的设置在叶轮盖环4和轮毂2之间;其特征在于:外壳环、内壳环、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组成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外壳环包括第一外壳环6、第二外壳环7,内壳环包括第一内壳环8、第二内壳环9,外壳环与内壳环平行设置;第一外壳环6、第二外壳环7之间设有外引流结构,外引流结构由第一外引流壳环10、第二外引流壳环11组成,其中第二外引流壳环11与第二外壳环7之间形成外引流角A,外引流结构通过外引流入口通道16与蜗壳结构风道连通,外引流入口通道16位于第一外壳环6、第二外壳环7之间;第一内壳环8、第二内壳环9之间设有内引流结构,内引流结构包括内引流壳环12,内引流壳环12的一端与第一内壳环8的一端焊接,内引流壳环12与第一内壳环8之间形成内引流角B,内引流结构通过内引流入口通道15与蜗壳结构风道连通,内引流入口通道15位于第一内壳环8、第二内壳环9之间;内引流导叶13设置在内引流入口通道15的一侧,并仅与第一内壳环8连接,内引流导叶13的表面为圆弧结构;外引流导叶14设置在外引流入口通道16的一侧,并仅与第一外壳环6连接,外引流导叶14的表面为圆弧结构;其中A+B=135°-155°,B>90°;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为多段式缓冲结构,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出口部分与叶轮盖环4之间形成渐缩的流道,气体经过该流道会产生喷射效应。
进一步地,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缓冲段51、第一直板缓冲段52、第二直板缓冲段53、第二圆弧缓冲段54、第三直板缓冲段55。
进一步地,第三直板缓冲段55入口与叶轮盖环4之间的径向距离为喷射入口间隙高H1,第三直板缓冲段55出口与叶轮盖环4之间的径向距离为喷射出口间隙高H2,其中H1:H2=1.2-3.6。
进一步地,外引流入口通道16的轴向宽度为L1,内引流入口通道15的轴向宽度为L2,外壳环与内壳环之间的蜗壳风道的径向高度为L3,其中L3>L1>L2。
进一步地,L3<L1+L2。
进一步地,叶轮的半径为R,内引流导叶13圆弧半径为R1,其中R1=(0.03-0.06)R。
进一步地,叶轮的半径为R,外引流导叶14圆弧半径为R2,其中R2=(0.07-0.09)R。
进一步地,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的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其中外壳环、内壳环、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组成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外壳环包括第一外壳环6、第二外壳环7,内壳环包括第一内壳环8、第二内壳环9,第一外壳环6、第二外壳环7之间设有外引流结构,第一内壳环8、第二内壳环9之间设有内引流结构,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为多段式缓冲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缓冲段51、第一直板缓冲段52、第二直板缓冲段53、第二圆弧缓冲段54、第三直板缓冲段55。由于对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进行了改进,改善流动特性,降低噪音,提高了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斜流风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斜流风扇剖视图;
图3为蜗壳前置缓冲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电机1、轮毂2、叶片3、叶轮盖环4、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第一圆弧缓冲段51、第一直板缓冲段52、第二直板缓冲段53、第二圆弧缓冲段54、第三直板缓冲段55、第一外壳环6、第二外壳环7、第一内壳环8、第二内壳环9、第一外引流壳环10、第二外引流壳环11、内引流壳环12、内引流导叶13、外引流导叶14、内引流入口通道15、外引流入口通道16、外引流角A、内引流角B、喷射入口间隙高H1、喷射出口间隙高H2、外引流入口通道16的轴向宽度L1、内引流入口通道15的轴向宽度L2、外壳环与内壳环之间的蜗壳风道的径向高度L3、叶轮半径R、内引流导叶13圆弧半径R1、外引流导叶14圆弧半径R2;图2中箭头表示气流循环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包括电机1,电机1与轮毂2连接并驱动其旋转,叶轮包括叶片3和叶轮盖环4,叶片3均匀的设置在叶轮盖环4和轮毂2之间;其特征在于:外壳环、内壳环、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组成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外壳环包括第一外壳环6、第二外壳环7,内壳环包括第一内壳环8、第二内壳环9,外壳环与内壳环平行设置;第一外壳环6、第二外壳环7之间设有外引流结构,外引流结构由第一外引流壳环10、第二外引流壳环11组成,其中第二外引流壳环11与第二外壳环7之间形成外引流角A,外引流结构通过外引流入口通道16与蜗壳结构风道连通,外引流入口通道16位于第一外壳环6、第二外壳环7之间;第一内壳环8、第二内壳环9之间设有内引流结构,内引流结构包括内引流壳环12,内引流壳环12的一端与第一内壳环8的一端焊接,内引流壳环12与第一内壳环8之间形成内引流角B,内引流结构通过内引流入口通道15与蜗壳结构风道连通,内引流入口通道15位于第一内壳环8、第二内壳环9之间;内引流导叶13设置在内引流入口通道15的一侧,并仅与第一内壳环8连接,内引流导叶13的表面为圆弧结构;外引流导叶14设置在外引流入口通道16的一侧,并仅与第一外壳环6连接,外引流导叶14的表面为圆弧结构;其中A+B=135°-155°,B>90°;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为多段式缓冲结构,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出口部分与叶轮盖环4之间形成渐缩的流道,气体经过该流道会产生喷射效应。
进一步地,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缓冲段51、第一直板缓冲段52、第二直板缓冲段53、第二圆弧缓冲段54、第三直板缓冲段55。
进一步地,第三直板缓冲段55入口与叶轮盖环4之间的径向距离为喷射入口间隙高H1,第三直板缓冲段55出口与叶轮盖环4之间的径向距离为喷射出口间隙高H2,其中H1:H2=1.2-3.6。
进一步地,外引流入口通道16的轴向宽度为L1,内引流入口通道15的轴向宽度为L2,外壳环与内壳环之间的蜗壳风道的径向高度为L3,其中L3>L1>L2。
进一步地,L3<L1+L2。
进一步地,叶轮的半径为R,内引流导叶13圆弧半径为R1,其中R1=(0.03-0.06)R。
进一步地,叶轮的半径为R,外引流导叶14圆弧半径为R2,其中R2=(0.07-0.09)R。
进一步地,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的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其中外壳环、内壳环、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组成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外壳环包括第一外壳环6、第二外壳环7,内壳环包括第一内壳环8、第二内壳环9,第一外壳环6、第二外壳环7之间设有外引流结构,第一内壳环8、第二内壳环9之间设有内引流结构,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为多段式缓冲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缓冲段51、第一直板缓冲段52、第二直板缓冲段53、第二圆弧缓冲段54、第三直板缓冲段55。由于对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进行了改进,改善流动特性,降低噪音,提高了输送效率。
Claims (8)
1.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包括电机(1),电机(1)与轮毂(2)连接并驱动其旋转,叶轮包括叶片(3)和叶轮盖环(4),叶片(3)均匀的设置在叶轮盖环(4)和轮毂(2)之间;其特征在于:外壳环、内壳环、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组成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外壳环包括第一外壳环(6)、第二外壳环(7),内壳环包括第一内壳环(8)、第二内壳环(9),外壳环与内壳环平行设置;第一外壳环(6)、第二外壳环(7)之间设有外引流结构,外引流结构由第一外引流壳环(10)、第二外引流壳环(11)组成,其中第二外引流壳环(11)与第二外壳环(7)之间形成外引流角A,外引流结构通过外引流入口通道(16)与蜗壳结构风道连通,外引流入口通道(16)位于第一外壳环(6)、第二外壳环(7)之间;第一内壳环(8)、第二内壳环(9)之间设有内引流结构,内引流结构包括内引流壳环(12),内引流壳环(12)的一端与第一内壳环(8)的一端焊接,内引流壳环(12)与第一内壳环(8)之间形成内引流角B,内引流结构通过内引流入口通道(15)与蜗壳结构风道连通,内引流入口通道(15)位于第一内壳环(8)、第二内壳环(9)之间;内引流导叶(13)设置在内引流入口通道(15)的一侧,并仅与第一内壳环(8)连接,内引流导叶(13)的表面为圆弧结构;外引流导叶(14)设置在外引流入口通道(16)的一侧,并仅与第一外壳环(6)连接,外引流导叶(14)的表面为圆弧结构;其中A+B=135°-155°,B>90°;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为多段式缓冲结构,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出口部分与叶轮盖环(4)之间形成渐缩的流道,气体经过该流道会产生喷射效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圆弧缓冲段(51)、第一直板缓冲段(52)、第二直板缓冲段(53)、第二圆弧缓冲段(54)、第三直板缓冲段(5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直板缓冲段(55)入口与叶轮盖环(4)之间的径向距离为喷射入口间隙高H1,第三直板缓冲段(55)出口与叶轮盖环(4)之间的径向距离为喷射出口间隙高H2,其中H1:H2=1.2-3.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外引流入口通道(16)的轴向宽度为L1,内引流入口通道(15)的轴向宽度为L2,外壳环与内壳环之间的蜗壳风道的径向高度为L3,其中L3>L1>L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L3<L1+L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叶轮的半径为R,内引流导叶(13)圆弧半径为R1,其中R1=(0.03-0.06)R。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叶轮的半径为R,外引流导叶(14)圆弧半径为R2,其中R2=(0.07-0.09)R。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蜗壳前置缓冲结构(5)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971660.3U CN222717137U (zh) | 2024-05-08 | 2024-05-08 | 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971660.3U CN222717137U (zh) | 2024-05-08 | 2024-05-08 | 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717137U true CN222717137U (zh) | 2025-04-04 |
Family
ID=95164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971660.3U Active CN222717137U (zh) | 2024-05-08 | 2024-05-08 | 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717137U (zh) |
-
2024
- 2024-05-08 CN CN202420971660.3U patent/CN2227171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45269B2 (en) | Compressor casing with optimized cavities | |
CN1163672C (zh) | 两级离心式压缩机 | |
WO2022217957A1 (zh) | 轴径流鼓风机及空调装置 | |
KR0180742B1 (ko) | 전기청소기 및 전기청소기에 사용되는 송풍기 어셈블리와 임펠러 | |
CN118517435B (zh) | 一种高效低噪离心风机 | |
CN118273978B (zh) | 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风道 | |
CN118532348B (zh) | 一种斜流风扇导叶结构 | |
CN118640188B (zh) | 一种具有导叶结构的斜流风扇 | |
CN215521386U (zh) | 扩压器组件、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CN215256988U (zh) | 一种低噪音出口导流器和带该出口导流器的通风机 | |
CN222717137U (zh) | 一种斜流风扇的蜗壳结构 | |
CN212155198U (zh) | 一种离心风机 | |
CN215596000U (zh) | 扩压器组件、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CN217502041U (zh) | 风机及清洁设备 | |
CN114109869A (zh) | 一种风机及使用该风机的家电 | |
CN216872987U (zh) | 一种马达内风道附面层增压结构及高速马达 | |
CN219119506U (zh) | 离心风机叶轮、离心风机及通气治疗设备 | |
CN222963041U (zh) | 一种斜流风扇的轮毂结构 | |
CN219932471U (zh) | 一种空气悬浮离心式鼓风机 | |
CN223104879U (zh) | 一种大流量风机结构 | |
CN220470293U (zh) | 风机 | |
CN108790794B (zh) | 一种带分体式水箱的移动电源车 | |
CN118482033B (zh) | 一种低风噪的斜流风扇叶片 | |
CN213598209U (zh) | 防尘风机 | |
KR200248773Y1 (ko) | 팬과쉬라우드조립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