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704876U - 投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投影设备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704876U CN222704876U CN202420683189.8U CN202420683189U CN222704876U CN 222704876 U CN222704876 U CN 222704876U CN 202420683189 U CN202420683189 U CN 202420683189U CN 222704876 U CN222704876 U CN 2227048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sub
- base
- projection device
- s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WVHNUGRFECMVLQ-UHFFFAOYSA-N 1,3-dichloro-2-(2,4-dichlorophenyl)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lC1=CC(Cl)=CC=C1C1=C(Cl)C=CC=C1Cl WVHNUGRFECMVL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投影设备,包括机身壳体、支架组件、显示屏、光机和音响,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底座壳体、支架臂壳体和转动件,所述支架臂壳体与所述底座壳体相互连接,所述机身壳体通过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支架臂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机身壳体上,所述光机设置于所述机身壳体内,所述音响设置于所述底座壳体内。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设有显示屏的投影设备的机身依然很轻薄,配合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让投影设备整体可呈现近似于画框的视觉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投影设备越来越多功能化,在一些投影仪上会设置有显示屏。当投影仪上设置有显示屏时,由于显示屏、光机、音响、散热器等部件均设置在投影仪中,往往导致投影仪的高度过高,整体尺寸较大,难以实现轻薄化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投影设备,可以使得设有显示屏的投影设备的机身依然很轻薄,配合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让投影设备整体可呈现近似于画框的视觉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投影设备,包括机身壳体、支架组件、显示屏、光机和音响,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底座壳体、支架臂壳体和转动件,所述支架臂壳体与所述底座壳体相互连接,所述机身壳体通过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支架臂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机身壳体上,所述光机设置于所述机身壳体内,所述音响设置于所述底座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底座壳体包括第一底座子壳体和第二底座子壳体,所述支架臂壳体包括第一支架臂子壳体和第二支架臂子壳体,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架臂子壳体一体连接形成第一支架子壳体,所述第二底座子壳体和所述第二支架臂子壳体一体连接形成第二支架子壳体,所述第一支架子壳体与所述第二支架子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臂子壳体设于所述第二支架臂子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设于所述第二底座子壳体的顶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具有前端面,所述前端面开设有出音口,所述音响的发声区正对所述出音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底座子壳体内固定连接有金属底板,所述金属底板往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的前端面延伸并部分边缘翘起以形成与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的前端面平行的安装部,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的前端面和所述安装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音响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上,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臂子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机身壳体内与所述底座壳体内之间设有导电线缆,所述第一支架臂子壳体上设有走线槽,所述转动件的中心处设有中空走线孔,所述机身壳体内的所述导电线缆穿过所述中空走线孔和所述走线槽之后延伸至所述底座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音响与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之间设有缓冲垫,所述音响与所述第二底座子壳体之间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上还设有麦克风模块、按键模块、电源模块及插口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投影设备还包括主控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上,所述光机通过导电线缆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投影设备,在投影设备的机身壳体上增设支架组件,并将音响转移至支架组件的底座壳体内,从而减少对投影设备的机身的内部空间的占用,实现轻薄化的结构设计;配合设于机身壳体上的显示屏的显示内容,使得投影设备整体可呈现近似于画框的视觉效果。另外,基于音响不再设置于设有光机的机身壳体内,可以大幅减少音响振动传递至机身壳体内,避免影响光机而导致画面晃动。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优点:
(1)底座壳体分为两部分,支架臂壳体分为两部分,部分底座壳体和部分支架臂壳体一体连接形成第一支架子壳体,另一部分底座壳体和另一部分支架臂壳体一体连接形成第二支架子壳体,使得底座组件以及与机身壳体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2)第二底座子壳体上固定连接金属底板,且金属底板上设有与第一底座子壳体前端面平行的安装部,使得金属底板同时与第一底座子壳体和第二底座子壳体稳固固定,且与第一支架子壳体和第二支架子壳体的安装方向近似垂直,可进一步提高装配强度,防止投影设备摔落时第一支架子壳体和第二支架子壳体脱离,提高抗摔性。
(3)音响安装于连接机身壳体的第一支架子壳体上,使得机身壳体和音响可以一同先安装于第一支架子壳体上,使投影设备中的部分导电线缆通过转动件的中心处设有的中空走线孔和第一支架臂子壳体上设有的走线槽之后延伸至第一底座子壳体,以将导电线缆电连接至音响,随后再将第一支架子壳体与第二支架子壳体装配固定,即可完成整机的安装,可有效地提高安装效率。
(4)音响与第一底座子壳体之间设有缓冲垫,与第二底座子壳体之间间隔设置,可以进一步防止音响的振动传递至机身壳体内而影响光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投影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投影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图1中的投影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另外,连接既可以是用于固定作用也可以是用于电路/信号连通作用。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投影设备,包括机身壳体10、支架组件20、显示屏30、光机(图中未示)和音响40,支架组件20包括底座壳体21、支架臂壳体22和转动件23,支架臂壳体22与底座壳体21相互连接,机身壳体10通过转动件23与支架臂壳体22转动连接,显示屏30设于机身壳体10上,光机设置于机身壳体10内,音响40设置于底座壳体21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30可占据机身壳体10顶部30%以上的面积。显示屏30可以为LED屏、LCD屏、电子墨水屏、OLED屏等任意常见的显示屏类型,显示屏30可用于显示时间、天气、照片、应用程序界面等信息,显示屏30还可具有触控功能。显示屏30可通过粘接、卡接等常见的固定方式装配至机身壳体10上。
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底座壳体21包括第一底座子壳体211和第二底座子壳体212,支架臂壳体22包括第一支架臂子壳体221和第二支架臂子壳体222,第一底座子壳体211与第一支架臂子壳体221一体连接形成第一支架子壳体201,第二底座子壳体212和第二支架臂子壳体222一体连接形成第二支架子壳体202。第一支架子壳体201与第二支架子壳体202整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支架臂子壳体221和第二支架臂子壳体222对应连接,第一底座子壳体211和第二底座子壳体212对应连接,如通过卡扣配合紧固件连接。其中,第一支架臂子壳体221设于第二支架臂子壳体222的内侧,也即第一支架臂子壳体221相对于第二支架臂子壳体222更靠近机身壳体10,机身壳体10通过转动件23连接在第一支架臂子壳体221上;第一底座子壳体211设于第二底座子壳体212的顶侧,也即第一底座子壳体211相对第二底座子壳体212更靠近机身壳体10。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底座壳体21和支架臂壳体22是部分一体连接的,可以理解为:支架组件20包括可拆卸安装的第一支架子壳体201和第二支架子壳体202,第一支架子壳体201位于第二支架子壳体202的上方,且二者安装后一部分共同形成底座壳体21,另一部分共同形成支架臂壳体22。第二支架子壳体202通过扣位、锁螺丝的方式与第一支架子壳体201固定,并从外侧覆盖第一支架子壳体201的底部和左右两侧边。机身壳体10安装至第一支架子壳体201上后,再将第一支架子壳体201与第二支架子壳体202安装,从而实现整机装配。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底座子壳体211具有前端面2111,前端面2111开设有出音口,音响40的发声区正对出音口,前端面2111的外表面可盖设一可透声的装饰板50,装饰板例如为包布设计。第二底座子壳体212内固定连接有金属底板213,金属底板213在沿投影设备的高度方向上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至第二底座子壳体212;金属底板213往第一底座子壳体211的前端面延伸并部分边缘翘起以形成与第一底座子壳体211的前端面2111平行的安装部2131,第一底座子壳体211的前端面2111和安装部2131沿投影设备的近似水平方向上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一底座子壳体211与金属底板213固定,从而使得金属底板213同时与第一底座子壳体211和第二底座子壳体212稳固固定,且与第一支架子壳体201和第二支架子壳体202的安装方向近似垂直,可进一步提高装配强度,防止投影设备摔落时第一支架子壳体201和第二支架子壳体202脱离,提高抗摔性。其中,金属底板213优选采用合金类材料。
音响40安装于第一底座子壳体211上,具体地,音响40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安装于第一底座子壳体211上的紧固柱2112上;转动件23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架臂子壳体221上,进一步地,机身壳体10通过转动件23安装于第一支架臂子壳体221上;基于第一底座子壳体211与第一支架臂子壳体221是一体连接的,因此,音响40和机身壳体10分别连接于同一壳体(第一支架子壳体201)上。
在机身壳体10内与底座壳体21内之间设有导电线缆(图中未示),在第一支架臂子壳体221和第二支架臂子壳体222之间形成由中空通道,以布设导电线缆,具体地,第一支架臂子壳体221上设有走线槽2211,转动件23的中心处设有中空走线孔231,中空走线孔231连通机身壳体10与中空通道,机身壳体10内的线缆穿过中空走线孔231和走线槽2211之后延伸至底座壳体21内。结合前述所说明的音响和机身壳体10分别连接于同一壳体(第一支架子壳体201)上,这样在安装时,可以使机身壳体10和音响40先统一安装于第一支架子壳体201上,使投影设备中的部分导电线缆通过转动件23的中心处设有的中空走线孔231后,沿第一支架臂子壳体221上设有的走线槽2211延伸至第一底座子壳体211,通过盖板2212安装至第一支架臂子壳体221以将导电线缆限制于走线槽2211内,最后导电线缆电连接至音响40,随后再将第一支架子壳体201与第二支架子壳体202通过扣位配合紧固件装配固定,最后装配装饰板50,即可完成整机的安装,这样可有效地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音响40与第一底座子壳体211之间在通过紧固件连接处设有缓冲垫,例如硅胶垫,可以减少音响40的振动传递至机身壳体10,避免音响40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向上传递而影响光机。音响40与第二底座子壳体212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悬空结构设计,防止音响40振动而碰撞第二底座子壳体212发出杂音,在一些实施例中,音响40与第二底座子壳体212之间的间隔也可以设置缓冲垫,例如泡棉等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底座子壳体211上还设有麦克风模块60、按键模块、天线模块、电源模块70及插口模块80中的至少一种,其中麦克风模块包括麦克风PCB板51和麦克风孔52,电源模块60采用电源PCB板,麦克风PCB板51和电源PCB板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一底座子壳体211内,第一底座子壳体211的顶面开设拾音孔以对应麦克风孔52,插口模块80设置于第一底座子壳体211的壳体上并与电源PCB板电连接。通过将这些模块都设置于第一底座子壳体211,可以使得各元件的导电线缆走线方式也均可通过走线槽2211和中空走线孔231之后与机身壳体10内的主控电路板(图未示)电连接。这些模块的电子元件都和机身壳体10一样都安装在第一支架子壳体201,方便装配及线缆连接。其中音响40与上述各模块均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23为阻尼转轴结构。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转动件23还可以是档位式转轴,每次只能转一固定小角度;或者转动件23还可以是无阻尼的转轴,用户手动将机身壳体10转动至特定角度后,通过支架臂壳体22上的旋钮结构锁紧机身壳体10与支架臂壳体22,从而将机身壳体1固定至预设的俯仰角;又或者转动件23包括马达驱动机构和齿轮组件,马达驱动机构配合齿轮组件连接机身壳体或支架臂壳体22,以驱动机身壳体10相对支架臂壳体22转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投影设备的主控电路板也可设于第一底座子壳体211上,光机通过线缆与底座壳体21内的主控电路板电连接。例如,将主控电路板固定于音响40与第一底座子壳体211的顶面之间,此时的线缆布设规则可以反过来,将机身壳体10内的光机、显示屏30、传感器等部件的线缆通过中空走线孔231和走线槽2211连接至第一底座子壳体211的该主控电路板上。通过将更多的原本位于机身壳体10内的器件转移至底座壳体21中,这样可以将投影设备的机身壳体10的部分厚度进一步转移至底座组件20的底座壳体21,从而使投影设备的机身壳体10的厚度变得更薄,配合显示屏30显示的投影设备更接近于画框。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音响40也可以固定于第二底座子壳体212上,支架臂壳体22也可以只设置一侧以形成单臂支撑结构,而非当前的双臂支撑结构。由于将音响40脱离了机身壳体10,因此投影设备的机身壳体10内的重量可得到有效地减小,单臂支撑结构也足以支撑该机身壳体10及其中器件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投影设备,在机身壳体10内部不设置音响40,而将音响40转移至支架组件10的底座壳体21内,机身壳体10内部可仅保留光机、显示屏30、散热器(图中未示)、拍摄/深度传感器及部分电路板等必要元件。底座壳体21中的音响40通过第一支架臂子壳体221上设有的走线槽2211及转动件23的中心处设有的中空走线孔231中的导电线缆与机身壳体10内的电路板连接,从而控制底座壳体21内的音响40,向其传递音频信号。由于音响40在音量大的情况下会产生明显的振动,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结构能够大幅减少音响40振动传递至机身壳体10内,避免影响光机而导致画面晃动;其中,投影光线从光机中出射,当光机振动幅度太大时,目标投影面上的投影画面将会出现明显的晃动,影响观影体验。另外,还能使投影设备整体可呈现近似于画框的视觉结构。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投影设备,能够使显示屏30借助支架组件20而被轻易转动以调节角度朝向,从而方便用户观看显示屏30上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背景部分可以包含关于本实用新型的问题或环境的背景信息,而不是由其他人描述现有技术。因此,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包含的内容并不是申请人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种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优点,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本文中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
Claims (10)
1.一种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壳体、支架组件、显示屏、光机和音响,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底座壳体、支架臂壳体和转动件,所述支架臂壳体与所述底座壳体相互连接,所述机身壳体通过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支架臂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机身壳体上,所述光机设置于所述机身壳体内,所述音响设置于所述底座壳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壳体包括第一底座子壳体和第二底座子壳体,所述支架臂壳体包括第一支架臂子壳体和第二支架臂子壳体,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架臂子壳体一体连接形成第一支架子壳体,所述第二底座子壳体和所述第二支架臂子壳体一体连接形成第二支架子壳体,所述第一支架子壳体与所述第二支架子壳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臂子壳体设于所述第二支架臂子壳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设于所述第二底座子壳体的顶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具有前端面,所述前端面开设有出音口,所述音响的发声区正对所述出音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子壳体内固定连接有金属底板,所述金属底板往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的前端面延伸并部分边缘翘起以形成与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的前端面平行的安装部,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的前端面和所述安装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安装于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上,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臂子壳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壳体内与所述底座壳体内之间设有导电线缆,所述第一支架臂子壳体上设有走线槽,所述转动件的中心处设有中空走线孔,所述机身壳体内的所述导电线缆穿过所述中空走线孔和所述走线槽之后延伸至所述底座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响与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之间设有缓冲垫,所述音响与所述第二底座子壳体之间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上还设有麦克风模块、按键模块、电源模块及插口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底座子壳体上,所述光机通过导电线缆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704876U true CN222704876U (zh) | 2025-04-01 |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749302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US8542497B2 (en) | Display device | |
KR101253565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20140142540A (ko) | 벽걸이형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 |
CN222704876U (zh) | 投影设备 | |
CN108322629B (zh) | 摄像头组件与电子设备 | |
JP3685955B2 (ja) | カメラ付き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2514283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JP4214751B2 (ja) | 表示装置 | |
TW201239228A (en) | Hang fixing mechanism and electrical device using same | |
KR101597832B1 (ko)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217145816U (zh) | 一种皮卡内后视镜护罩 | |
CN108494920B (zh) | 功能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16915968A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JP2005217297A (ja) | 電子機器 | |
KR100965127B1 (ko) | 엘이디 전광판용 적외선 수신부재 | |
CN218014532U (zh) | 一种无级调光控制功率和频率的超声清洗机 | |
CN211630268U (zh) | 布控球 | |
US20190259362A1 (en) | Hybrid Actuator and Multimedia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CN222663186U (zh) | 码表装置、中控总成和车辆 | |
CN221327354U (zh) | 用于钢琴的智能谱架及钢琴 | |
CN219606855U (zh) | 一种防震导光结构及音箱 | |
CN220155156U (zh) | 一种远像显示装置 | |
CN214676008U (zh) | 用于电气设备的固定机构及电气设备套件 | |
JP2014006932A (ja) | 電子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