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693829U - 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693829U CN222693829U CN202420575750.0U CN202420575750U CN222693829U CN 222693829 U CN222693829 U CN 222693829U CN 202420575750 U CN202420575750 U CN 202420575750U CN 222693829 U CN222693829 U CN 2226938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rd tube
- tube
- sealing ring
- hose
- blood transfu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防刺结构,防刺结构包括防滑件,防滑件的一侧设有硬管,硬管上开设有凹槽,硬管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凹槽内设有转轴,转轴远离硬管的一侧设有密封环,密封环远离硬管的一侧设有固定块,密封环的内侧设有阻隔体,硬管靠近密封环的一侧设有锁定件,锁定件上设有固定栓,硬管内设有软管,硬管远离软管的一侧设有连接件,连接件远离软管的一侧设有针管,针管远离软管的一侧设有盖体,盖体靠近软管的一侧设有固定柱,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密封环的内侧设有的阻隔体对软管进行按压,盖体对针管进行密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
背景技术
国内各医疗机构临床单位临床使用的一次性使用输血器,主要由瓶塞穿刺器保护套、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输液软管、滴管、滴斗、血液过滤网、流量调节器和静脉输液针组成,传统使用方法是:有的在没有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之前,需排除输液管内。
中国专利CN202497541U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输液器,包括包装袋,所述包装袋内侧包括有医用输液贴,所述医用输液贴下侧放置有一次性止血带,所述一次性止血带后侧放置有一次性碘伏棉签,所述一次性碘伏棉签左侧放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塑料瓶塞穿刺器,所述塑料瓶塞穿刺器下侧左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下侧可拆卸连接有防针刺伤装置,所述防针刺伤装置下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形滴管,所述圆柱形滴管下侧安装有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下侧固定连接有静脉输液针。该一次性使用防针刺伤输液器,集成度好,输液准备时间短,可以有效的避免护士刺伤,和医疗污染导致的意外医疗事,该结构存在局限性,结构使用不便,且针管部位容易刺伤医护人员,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该结构存在局限性,结构使用不便,且针管部位容易刺伤医护人员,影响工作效率,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包括防刺结构,防刺结构包括防滑件,防滑件的一侧设有硬管,硬管上开设有凹槽,硬管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凹槽内设有转轴,转轴远离硬管的一侧设有密封环,密封环远离硬管的一侧设有固定块,密封环的内侧设有阻隔体,硬管靠近密封环的一侧设有锁定件,锁定件上设有固定栓,硬管内设有软管,硬管远离软管的一侧设有连接件,连接件远离软管的一侧设有针管,针管远离软管的一侧设有盖体,盖体靠近软管的一侧设有固定柱,通过密封环的内侧设有的阻隔体对软管进行按压,盖体对针管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硬管内设有软管,硬管远离软管的一侧设有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防滑件的一侧设有硬管,硬管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针管远离软管的一侧设有盖体,盖体靠近软管的一侧设有固定柱。
优选的,所述防滑件的一侧设有硬管,凹槽内设有转轴,转轴远离硬管的一侧设有密封环,硬管靠近密封环的一侧设有锁定件,锁定件上设有固定栓。
优选的,所述防滑件的一侧设有硬管。
优选的,所述防滑件的一侧设有硬管,硬管远离软管的一侧设有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密封环的内侧设有的阻隔体对软管进行按压,防止空气进入针管,盖体对针管进行密封,在整个防针刺的过程中,结构简单易操作,提高了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的防刺结构的立体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的硬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的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防刺结构;11、防滑件;12、硬管;121、凹槽;122、凹槽;13、转轴;131、密封环;132、固定块;133、阻隔体;14、锁定件;141、固定栓;15、软管;16、连接件;161、针管;17、盖体;171、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包括防刺结构1,防刺结构1包括防滑件11,防滑件11的作用是个防止医护人员在使用时手滑,防滑件11的一侧设有硬管12,硬管12的作用是按住那个软管15,硬管12上开设有凹槽121,凹槽121的作用是安装密封环131,硬管1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22,安装槽122的作用是安装固定柱171,凹槽121内设有转轴13,转轴13的作用是连接密封环131与硬管12,转轴13远离硬管12的一侧设有密封环131,密封环131的作用是对硬管12进行密封,密封环131远离硬管12的一侧设有固定块132,固定块132的作用是方便打开密封环131,密封环131的内侧设有阻隔体133,阻隔体133的作用是按压软管15防止有空气进入,硬管12靠近密封环131的一侧设有锁定件14,锁定件14的作用是安装固定栓141,锁定件14上设有固定栓141,固定栓141的作用是锁定密封环131进行密封,硬管12内设有软管15,软管15的作用是输血,硬管12远离软管15的一侧设有连接件16,连接件16的作用是固定针管161,连接件16远离软管15的一侧设有针管161,针管161的作用是输血,针管161远离软管15的一侧设有盖体17,盖体17的作用是对针管161进行密封,盖体17靠近软管15的一侧设有固定柱171,固定柱171的作用是连接盖体17与硬管12。
通过密封环131的内侧设有的阻隔体133对软管15进行按压,盖体17对针管161进行密封。
硬管12内设有软管15,硬管12远离软管15的一侧设有连接件16,软管15与连接件16固定连接。
防滑件11的一侧设有硬管12,硬管1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22,针管161远离软管15的一侧设有盖体17,盖体17靠近软管15的一侧设有固定柱171,硬管12与盖体17通过安装槽122与固定柱171滑动连接。
防滑件11的一侧设有硬管12,凹槽121内设有转轴13,转轴13远离硬管12的一侧设有密封环131,硬管12靠近密封环131的一侧设有锁定件14,锁定件14上设有固定栓141,硬管12与密封环131通过固定块132、锁定件14与固定栓141固定连接。
防滑件11的一侧设有硬管12,防滑件11与硬管12固定连接。
防滑件11的一侧设有硬管12,硬管12远离软管15的一侧设有连接件16,硬管12与连接件16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输血器时,拔掉锁定件14上的固定栓141,打开密封环131,使得阻隔体133对软管15停止按压,盖体17对针管161进行密封,使用时将盖体17拔掉,在整个防针刺的过程中,结构简单易操作,提高了使用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包括防刺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刺结构(1)包括防滑件(11),防滑件(11)的一侧设有硬管(12),硬管(12)上开设有凹槽(121),硬管(1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22),凹槽(121)内设有转轴(13),转轴(13)远离硬管(12)的一侧设有密封环(131),密封环(131)远离硬管(12)的一侧设有固定块(132),密封环(131)的内侧设有阻隔体(133),硬管(12)靠近密封环(131)的一侧设有锁定件(14),锁定件(14)上设有固定栓(141),硬管(12)内设有软管(15),硬管(12)远离软管(15)的一侧设有连接件(16),连接件(16)远离软管(15)的一侧设有针管(161),针管(161)远离软管(15)的一侧设有盖体(17),盖体(17)靠近软管(15)的一侧设有固定柱(171),通过密封环(131)的内侧设有的阻隔体(133)对软管(15)进行按压,盖体(17)对针管(161)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5)与连接件(1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12)与盖体(17)通过安装槽(122)与固定柱(17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12)与密封环(131)通过固定块(132)、锁定件(14)与固定栓(14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件(11)与硬管(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12)与连接件(16)固定连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693829U true CN222693829U (zh) | 2025-04-01 |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355023B1 (en) | Closed system access device | |
CN203749919U (zh) | 无针输液装置 | |
CN209270481U (zh) | 输液器 | |
CN222693829U (zh) | 一种具有防针刺结构的一次性输血器 | |
CN212789302U (zh) | 一种带封管装置的输液器 | |
CN112494750A (zh) | 一种护理用静脉留置针防渗漏装置 | |
CN210749229U (zh) | 一种新型采血留置针 | |
CN108355198B (zh) | 一种无钢针输液系统 | |
CN213158468U (zh) | 一种带有正压接头的静脉留置针 | |
CN205948162U (zh) | 血管通路冲洗装置 | |
CN205084113U (zh) | 一种神经外科用留置针 | |
CN210813049U (zh) | 一种新型骨髓输液穿刺装置 | |
CN106974663A (zh) | 多功能留置针 | |
CN219185300U (zh) | 一种防逆流密闭式透析用留置针 | |
CN201006088Y (zh) | 多用途一次性输液器 | |
CN222150647U (zh) | 一种加药安全的输液器 | |
CN220477898U (zh) | 一种预冲式防刺伤注射器 | |
CN215778508U (zh) | 一种安全型留置针 | |
CN221771101U (zh) | 一种安全型留置针 | |
CN214209077U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防脱输液器 | |
CN215134401U (zh) | 一种方便采血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针 | |
CN221932742U (zh) | 输液采血两用置留针 | |
CN202822326U (zh) | 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 | |
CN102671257A (zh) | 一次性使用防针刺双翼静脉输液针 | |
CN216933230U (zh) | 一种蝶翼式安全型静脉采血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