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676926U - 用于血液透析仪的供水微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血液透析仪的供水微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676926U CN222676926U CN202420509544.XU CN202420509544U CN222676926U CN 222676926 U CN222676926 U CN 222676926U CN 202420509544 U CN202420509544 U CN 202420509544U CN 222676926 U CN222676926 U CN 2226769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water
- connector
- water supply
- j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血液透析仪的供水微循环装置。该装置的主管路,采用公称直径不同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连接而成,且主管路和血液透析仪之间通过第四管路、第五管路和三通接头连接。在制水设备通过供水微循环装置向血液透析仪输送透析用水的过程中,由于公称直径较大的第二管路内的透析用水流速慢且压力高,公称直径较小的第三管路内的透析用水流速快且压力小,那么第二管路内的透析用水,会依次流经第四管路、三通接头入口、三通接头的第一出口和第五管路回流至第三管路,减少了制水设备的主管路和血液透析仪之间形成死水段的情况,从而保证制水设备输送给血液透析仪的透析用水的水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血液透析仪的供水微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仪运行过程中,需要将浓缩液和制水设备制成的透析用水配制成透析液,以为病人进行血液透析。
为了将制水设备制成的透析用水提供给血液透析仪。相关技术中,将制水设备连接一主管路,主管路内流动有透析用水,主管路上连通有多条分支管路,每条分支管路单独为一台血液透析仪供水。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在为血液透析仪供水时,采用的是单条分支管路,若血液透析仪长时间停止运行,则在分支管路内会形成死水段,分支管路内的死水段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在血液透析仪重新运行时,制水设备通过分支管路向血液透析仪所提供的透析用水中,容易携带死水段滋生的细菌,从而影响病人的健康。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血液透析仪的供水微循环装置,可以减少形成死水段的情况,从而保证制水设备输送给血液透析仪的透析用水的水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仪的供水微循环装置,包括:
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的第一端连接制水设备的供水管路;
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公称直径大于第一管路的公称直径,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管路的第二端;
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与第一管路的公称直径相同,第三管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管路的第二端,第三管路的第二端连接制水设备的回水管路;
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入口通过第四管路连通第二管路,三通接头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五管路连通第三管路,三通接头的第二出口连接血液透析仪。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异径管,第二管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异径管连接第一管路的第二端;第二异径管,第三管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异径管连接第二管路的第二端。
可选地,第一异径管和第二异径管为同心大小头。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接头;其中,不同的供水微循环装置之间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实现相互连接。
可选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为快装接头。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快装接头,设置于第四管路和第二管路的连通处;第四快装接头,设置于第五管路和第三管路的连通处。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五快装接头,设置于三通接头的第二出口,且与三通接头的第二出口连接;宝塔接头,分别与第五快装接头和血液透析仪连接。
可选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的材质为S31603不锈钢。
可选地,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的材质为塑料。
可选地,所述三通接头为U型快插接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血液透析仪的供水微循环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供水微循环装置的主管路,采用公称直径不同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连接而成,且主管路和血液透析仪之间通过第四管路、第五管路和三通接头连接。具体的,三通接头的入口通过第四管路连通第二管路,三通接头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五管路连通第三管路,三通接头的第二出口连接血液透析仪。在制水设备通过供水微循环装置向血液透析仪输送透析用水的过程中,由于第二管路的公称直径大于第三管路的公称直径,公称直径较大的第二管路内的透析用水流速慢且压力高,公称直径较小的第三管路内的透析用水流速快且压力小,那么第二管路内的透析用水会通过第四管路流至三通接头的入口,之后一部分透析用水通过三通接头的第一出口回流至第三管路,另一部分透析用水通过三通接头的第二出口流至血液透析仪。这样,即使血液透析仪长时间停止运行,第二管路内的透析用水,也会依次流经第四管路、三通接头入口、三通接头的第一出口和第五管路回流至第三管路,减少了制水设备的主管路和血液透析仪之间形成死水段的情况,从而保证制水设备输送给血液透析仪的透析用水的水质,进而在病人通过血液透析仪进行血透的过程中,减小对病人健康的影响。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一种用于血液透析仪的供水微循环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仪的供水微循环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仪的供水微循环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主管路;12:分支管路;
21: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3:第三管路;24:三通接头;25:第四管路;26:第五管路;27:第一异径管;28:第二异径管;
210:第一接头;230:第二接头;29:第三快装接头;30:第四快装接头;31:第五快装接头;32:宝塔接头;
211:第一管路的第一端;212:第一管路的第二端;221:第二管路的第一端;222:第二管路的第二端;231:第三管路的第一端;232:第三管路的第二端;
241:三通接头的入口;242:三通接头的第一出口;243:三通接头的第二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多台”表示两台或两台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血液透析仪运行过程中,需要将浓缩液和制水设备制成的透析用水配制成透析液,以为病人进行血液透析。
为了将制水设备制成的透析用水提供给血液透析仪。结合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将制水设备连接一主管路11,主管路11内流动有透析用水,图中箭头方向为透析用水流动方向,主管路11上连通有多条分支管路12,每条分支管路12单独为一台血液透析仪供水。
然而,相关技术中在为血液透析仪供水时,采用的是单条分支管路12,若血液透析仪长时间停止运行,则在分支管路12内会形成死水段,分支管路12内的死水段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在血液透析仪重新运行时,制水设备通过分支管路12向血液透析仪所提供的透析用水中,容易携带死水段滋生的细菌,从而影响病人的健康。
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血液透析仪的供水微循环装置,该装置利用伯努利原理,可以减少制水设备的主管路和血液透析仪之间形成死水段的情况,从而保证制水设备输送给血液透析仪的透析用水的水质,进而在病人通过血液透析仪进行血透的过程中,减小对病人健康的影响。
结合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血液透析仪的供水微循环装置,包括第一管路21、第二管路22、第三管路23和三通接头24,其中:
第一管路21的第一端211连接制水设备的供水管路,以使制水设备制成的透析用水从第一管路21的第一端211流入。
第二管路22的公称直径大于第一管路21的公称直径,优选地,第一管路21的公称直径为25mm,第二管路22的公称直径为50mm。第二管路22的第一端221连接第一管路21的第二端212。
第三管路23与第一管路21的公称直径相同。第三管路23的第一端231连接第二管路22的第二端222,第三管路23的第二端232连接制水设备的回水管路,以使循环后的透析用水回流至制水设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三通接头24的入口241通过第四管路25连通第二管路22,三通接头24的第一出口242通过第五管路26连通第三管路23,三通接头24的第二出口243连接血液透析仪。
本公开实施例中,供水微循环装置的主管路,采用公称直径不同的第一管路21、第二管路22和第三管路23连接而成,且主管路和血液透析仪之间通过第四管路25、第五管路26和三通接头24连接。具体的,三通接头24的入口241通过第四管路25连通第二管路22,三通接头24的第一出口242通过第五管路26连通第三管路23,三通接头24的第二出口243连接血液透析仪。在制水设备通过供水微循环装置向血液透析仪输送透析用水的过程中,由于第二管路22的公称直径大于第三管路23的公称直径,公称直径较大的第二管路22内的透析用水流速慢且压力高,公称直径较小的第三管路23内的透析用水流速快且压力小,那么第二管路22内的透析用水会通过第四管路25流至三通接头24的入口241,之后一部分透析用水通过三通接头24的第一出口242回流至第三管路23,另一部分透析用水通过三通接头24的第二出口243流至血液透析仪。这样,即使血液透析仪长时间停止运行,第二管路22内的透析用水,也会依次流经第四管路25、三通接头24的入口241、三通接头24的第一出口242和第五管路26回流至第三管路23,减少了制水设备的主管路和血液透析仪之间形成死水段的情况,从而保证制水设备输送给血液透析仪的透析用水的水质,进而在病人通过血液透析仪进行血透的过程中,减小对病人健康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制水设备的主管路和血液透析仪之间形成的死水段滋生细菌后,在进行化学消毒或热消毒的过程中,滋生的细菌也难以清楚干净,导致消毒不彻底。而且,死水段还容易残留病人血透过程中用到的化学药物,进一步增加了滋生细菌的可能性。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减少制水设备的主管路和血液透析仪之间形成的死水段,降低了供水装置滋生细菌的可能,以降低供水装置的消毒难度,从而节省了供水装置的维护成本。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供水微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一异径管27和第二异径管28。其中,第二管路22的第一端221通过第一异径管27连接第一管路21的第二端212,第三管路23的第一端231通过第二异径管28连接第二管路22的第二端222。优选地,第一异径管27和第二异径管28为同心大小头。这样,可使第一管路21内的透析用水更加流畅的流至第二管路22和第三管路23,进一步提升透析用水的循环效率。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管路21的第一端211设置有第一接头210,所述第三管路23的第二端232设置有第二接头230。其中,结合图3所示,不同的供水微循环装置之间通过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30实现相互连接。这样,可以同时为多台血液分析仪提供透析用水,提高供水效率。优选地,第一接头210和第二接头230为快装接头,当不同供水微循环装置之间进行连接时,采用快装接头更便于连接,简化了多个供水微循环装置的部署复杂度,同时也提升了供水微循环装置的部署效率。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供水微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三快装接头29和第四快装接头30。第三快装接头29设置于第四管路25和第二管路22的连通处,第四快装接头30设置于第五管路26和第三管路23的连通处。这样,通过第三快装接头29和第四快装接头30,便于第四管路25和第五管路26连通主管路,或者便于从主管路拆解,有利于第四管路25和第五管路26的更换。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供水微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五快装接头31和宝塔接头32。第五快装接头31设置于三通接头24的第二出口243,且与三通接头24的第二出口243连接。宝塔接头32分别与第五快装接头31和血液透析仪连接。这样,通过第五快装接头31和宝塔接头32,便于供水微循环装置和血液透析仪之间进行连接或拆解,以在对供水微循环装置的管路进行消毒过程中,不影响血液透析仪。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中,第四管路25和第五管路26的材质为塑料,优选地,可以为耐高温塑料材质。这样,一方面,塑料管路可以进行小幅度弯折,节省了供水微循环装置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塑料管路更加适用于移动式的血液透析仪,移动过程中塑料管路便于曲折且不易损坏,从而,提升了供水微循环装置的适用范围。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的供水微循环装置中,除了第四管路25和第五管路26,其余管件的材质均为S31603。这样,可提升整个供水微循环装置的耐腐蚀性。例如,第一管路21、第二挂路22和第三管路23的材质为S31603不锈钢,三通接头24、宝塔接头32和各个快装接头的材质也为S31603。优选地,本公开实施例中,三通接头24为U型快插接头。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接头210、第二接头230、第三快装接头29和第四快装接头30均配置有快装卡箍。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的供水微循环装置中,各个管件均为卫生级管件,使得整个供水微循环装置更加有效的避免细菌滋生。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血液透析仪的供水微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路,第一管路的第一端连接制水设备的供水管路;
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公称直径大于第一管路的公称直径,第二管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管路的第二端;
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与第一管路的公称直径相同,第三管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管路的第二端,第三管路的第二端连接制水设备的回水管路;
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入口通过第四管路连通第二管路,三通接头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五管路连通第三管路,三通接头的第二出口连接血液透析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异径管,第二管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异径管连接第一管路的第二端;
第二异径管,第三管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异径管连接第二管路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异径管和第二异径管为同心大小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三管路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接头;
其中,不同的供水微循环装置之间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实现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为快装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快装接头,设置于第四管路和第二管路的连通处;
第四快装接头,设置于第五管路和第三管路的连通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快装接头,设置于三通接头的第二出口,且与三通接头的第二出口连接;
宝塔接头,分别与第五快装接头和血液透析仪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的材质为S31603不锈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管路和第五管路的材质为塑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接头为U型快插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676926U true CN222676926U (zh) | 2025-03-28 |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755560B2 (en) | System for fluid delivery in a dialysis clinic | |
RU2546427C2 (ru) |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прибора для диализа пермеатом | |
EP1988946B1 (en) | A hydraulic connector and a hydraulic circuit incorporating the connector | |
US20120312401A1 (en) | Multiple connector and system for mixing-erogating sanitary and purified water comprising said multiple connector | |
CN222676926U (zh) | 用于血液透析仪的供水微循环装置 | |
CN203749902U (zh) | 射流无死腔供水组件 | |
CN208047701U (zh) | 动物饲养用自动供水系统 | |
CN104491941A (zh) | 血液透析用无死腔供水装置 | |
CN103611199A (zh) | 一种血液透析集中供液装置用快速接头 | |
CN216456164U (zh) | 集中供液差分输送系统和集成连接装置 | |
CN211497094U (zh) | 疏通管式超滤膜的装置 | |
CN216934234U (zh) | 血液透析排水防感染悬吊设备和透析系统 | |
CN215690370U (zh) | 一种物化联消双回路循环供水组件 | |
CN205095100U (zh) | 透析液无死角全循环设备 | |
CN222161444U (zh) | 一种易切换消毒模式的供水系统 | |
CN203291293U (zh) | 血液透析供水管路 | |
CN208481789U (zh) | 一种可调式无死腔血液透析用纯水管道 | |
CN213343906U (zh) | 一种适用于自动饮水系统上的饮水装置及自动饮水系统 | |
CN203252971U (zh) | 一种血液透析集中供液装置用快速接头 | |
CN206176042U (zh) | 远程无线控制大循环大流量流速的动态供水系统 | |
CN213407212U (zh) | 中心供液血透机终端 | |
CN215780388U (zh) | 一种医用无滞留水输送系统 | |
CN207679837U (zh) | 一种血液透析水管道及该管道上的管件 | |
CN220478333U (zh) | 一种养殖池水处理双管道系统 | |
CN220286740U (zh) | 分线供水转换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