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2636614U - 触控板组件、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及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触控板组件、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及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636614U
CN222636614U CN202421380708.XU CN202421380708U CN222636614U CN 222636614 U CN222636614 U CN 222636614U CN 202421380708 U CN202421380708 U CN 202421380708U CN 222636614 U CN222636614 U CN 222636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ouch
icon
colo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13807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国栋
黄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ufei Microelectronics Nanch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ufei Microelectronics Nanch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fei Microelectronics Nanch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ufei Microelectronics Nanch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13807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636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636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636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触控板组件、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及笔记本电脑。触控板组件包括触控层、透明导电层及变色组层,触控层设置有图标显示区,透明导电层设置于触控层的一侧并用于在触控层被触控时产生信号,变色组层设置于透明导电层背离触控层的一侧且与图标显示区对应设置,变色组层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执行第一变色以显示指定图标,第一信号为透明导电层在触控层的指定区域被执行第一操作时产生,变色组层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执行第二变色以关闭指定图标,第二信号为透明导电层在触控层的指定区域被执行第二操作时产生。上述的触控板组件,能够隐藏关闭指定图标,避免用户出现误触的情况。

Description

触控板组件、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及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板组件、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及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扩展笔记本电脑触控板的功能,通常会在笔记本电脑触控板上添加辅助功能图标按键,用户通过触控辅助功能图标按键而实现对应的功能。然而,辅助功能图标按键通常是固定在笔记本电脑触控板上,导致辅助功能图标按键无法隐藏关闭,从而导致用户容易出现误触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触控板组件、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及笔记本电脑,以使指定图标能够隐藏关闭,避免用户出现误触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板组件,包括:
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有图标显示区;
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触控层的一侧,所述透明导电层用于在所述触控层被触控时产生信号;
变色组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背离所述触控层的一侧且与所述图标显示区对应设置,所述变色组层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执行第一变色以显示指定图标,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透明导电层在所述触控层的指定区域被执行第一操作时产生,所述变色组层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执行第二变色以关闭所述指定图标,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透明导电层在所述触控层的所述指定区域被执行第二操作时产生。
上述的触控板组件,当需要显示开启指定图标时,通过在触控层的指定区域执行第一操作,以使变色组层显示指定图标,从而透过透明导电层以在触控层的图标显示区显示出指定图标,通过在触控层的图标显示区对指定图标进行触控以实现指定图标对应的功能。当需要隐藏关闭指定图标时,通过在触控层的指定区域执行第二操作,以使变色组层关闭指定图标,从而在触控层的图标显示区关闭隐藏指定图标,指定图标对应的功能也相应关闭,避免用户出现误触的情况。此外,通过关闭隐藏指定图标,触控板组件在不使用指定图标对应的功能时不会显示指定图标,触控板组件的外观简洁,提升触控板组件的美观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为在所述指定区域沿指定方向连续滑动指定距离,或,所述第一操作为在所述指定区域并在指定时间内连续敲击多下。
上述的触控板组件,通过限定第一操作的实施方式,指定图标的显示开启方式操作简单,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操作为在所述指定区域沿所述指定方向的反方向连续滑动所述指定距离,或,所述第二操作为在所述指定区域并在所述指定时间内连续敲击多下。
上述的触控板组件,通过限定第二操作的实施方式,指定图标的隐藏关闭方式操作简单,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标显示区为所述触控层的边缘区域。
上述的触控板组件,通过限定图标显示区的位置,降低用户因误触而显示开启或隐藏关闭指定图标的概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定区域为所述图标显示区所在的所述触控层的边缘区域,或,所述指定区域为与所述图标显示区所在的所述触控层的边缘区域相对的另一边缘区域,或,所述指定区域为与所述图标显示区所在的所述触控层的边缘区域相邻的另一边缘区域。
上述的触控板组件,通过限定指定区域的位置,进一步简化指定图标的显示开启或隐藏关闭方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板组件还包括:
第一胶粘层,粘接于所述触控层和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
第二胶粘层,粘接于所述透明导电层和所述变色组层之间。
上述的触控板组件,通过设置第一胶粘层,实现触控层和透明导电层的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胶粘层,实现透明导电层和变色组层的连接,触控板组件的结构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色组层包括:
变色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背离所述触控层的一侧;
油墨层,设置于所述变色层背离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一侧。
上述的触控板组件,通过设置变色层和油墨层,变色层可以在油墨层底色的基础上,根据对应的信号执行第一变色或第二变色,从而显示或隐藏指定图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色组层还包括第三胶粘层,所述第三胶粘层粘结于所述变色层和所述油墨层之间。
上述的触控板组件,通过设置第三胶粘层,实现变色层和油墨层的连接,变色组层的结构稳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包括如上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触控板组件。
上述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当需要显示开启指定图标时,通过在触控板组件的触控层的指定区域执行第一操作,以使变色组层显示指定图标,从而透过透明导电层以在触控层的图标显示区显示出指定图标,通过在触控层的图标显示区对指定图标进行触控以实现指定图标对应的功能。当需要隐藏关闭指定图标时,通过在触控板组件的触控层的指定区域执行第二操作,以使变色组层关闭指定图标,从而在触控层的图标显示区关闭隐藏指定图标,指定图标对应的功能也相应关闭,避免用户出现误触的情况。此外,通过关闭隐藏指定图标,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在不使用指定图标对应的功能时不会显示指定图标,笔记本电脑触控板的外观简洁,提升笔记本电脑触控板的美观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如上技术方案所述的笔记本电脑触控板。
上述笔记本电脑,当需要显示开启指定图标时,通过在触控板组件的触控层的指定区域执行第一操作,以使变色组层显示指定图标,从而透过透明导电层以在触控层的图标显示区显示出指定图标,通过在触控层的图标显示区对指定图标进行触控以实现指定图标对应的功能。当需要隐藏关闭指定图标时,通过在触控板组件的触控层的指定区域执行第二操作,以使变色组层关闭指定图标,从而在触控层的图标显示区关闭隐藏指定图标,指定图标对应的功能也相应关闭,避免用户出现误触的情况。此外,通过关闭隐藏指定图标,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在不使用指定图标对应的功能时不会显示指定图标,笔记本电脑触控板的外观简洁,提升笔记本电脑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触控板组件的触控层的指定区域被执行第一操作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触控板组件的触控层的指定区域被执行第二操作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的触控层的指定区域被执行第一操作或第二操作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的触控层的指定区域被执行第一操作或第二操作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的触控层的指定区域被执行第一操作或第二操作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的触控层的指定区域被执行第一操作或第二操作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的触控层的指定区域被执行第一操作或第二操作的平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触控板组件 100、200、300、400、500、600
触控层 10
图标显示区 12
指定区域 14
透明导电层 20
变色组层 30
变色层 32
油墨层 34
第三胶粘层 36
指定图标 40
第一操作 50
第二操作 60
第一胶粘层 70
第二胶粘层 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板组件100。触控板组件100包括触控层10、透明导电层20及变色组层30。
请结合参见图2和图3,触控层10设置有图标显示区12。其中,触控层10可以为玻璃或其他可透光材料。
透明导电层20设置于触控层10的一侧,透明导电层20用于在触控层10被触控时产生信号。其中,透明导电层20可以为ITO(Indium-Tin Oxide,氧化铟锡),透明导电层20可透光。
变色组层30设置于透明导电层20背离触控层10的一侧且与图标显示区12对应设置,变色组层30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执行第一变色以显示指定图标40,从而透过透明导电层20于触控层10的图标显示区12显示开启指定图标40,第一信号为透明导电层20在触控层10的指定区域14被执行第一操作50时产生。可以理解地,图标显示区12显示开启指定图标40可以理解为透过触控层10和透明导电层20可以观看到变色组层30执行第一变色后显示的指定图标40。变色组层30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执行第二变色以关闭指定图标40,从而使得触控层10的图标显示区12隐藏关闭指定图标40,第二信号为透明导电层20在触控层10的指定区域14被执行第二操作60时产生。其中,变色组层30的大小至少与图标显示区12的大小大致相同,即变色组层30的大小可以与图标显示区12的大小大致相同,变色组层30的大小还可以与透明导电层20的大小大致相同,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可以理解地,当图标显示区12显示开启指定图标40时,通过触控图标显示区12的指定图标40,可以实现指定图标40对应的功能。当图标显示区12隐藏关闭指定图标40时,则指定图标40对应的功能也相应关闭,当指定图标40隐藏关闭后,图标显示区12具有普通触控功能。
上述的触控板组件100,当需要显示开启指定图标40时,通过在触控层10的指定区域14执行第一操作50,以使变色组层30显示指定图标40,从而透过透明导电层20以在触控层10的图标显示区12显示出指定图标40,通过在触控层10的图标显示区12对指定图标40进行触控以实现指定图标40对应的功能。当需要隐藏关闭指定图标40时,通过在触控层10的指定区域14执行第二操作60,以使变色组层30关闭指定图标40,从而在触控层10的图标显示区12关闭隐藏指定图标40,指定图标40对应的功能也相应关闭,避免用户出现误触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图标显示区12为触控层10的边缘区域,具体的,图标显示区12为触控层10的上侧边缘区域,指定区域14为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触控层10的边缘区域,即指定区域14与图标显示区12相重合。如此,通过限定图标显示区12和指定区域14的位置,将图标显示区12和指定区域14限定在触控层10的边缘区域,用户通常在触控层10的中部进行触控,有利于降低用户因误触而显示开启或隐藏关闭指定图标40的概率。
本实施例中,第一操作50为在指定区域14沿指定方向连续滑动指定距离。具体的,请参见图2,第一操作50为在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上侧边缘区域从左至右连续滑动指定距离,指定距离可以大致为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长度或其他长度。第二操作60为在指定区域14沿指定方向的反方向连续滑动指定距离。具体的,请参见图3,第二操作60为在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上侧边缘区域从右至左连续滑动指定距离。如此,通过限定第一操作50和第二操作60的实施方式,指定图标40的显示开启和隐藏关闭方式操作简单,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中,触控板组件100还包括第一胶粘层70和第二胶粘层80。第一胶粘层70粘结于触控层10和透明导电层20之间,第二胶粘层80粘结于透明导电层20和变色组层30之间。第一胶粘层70和第二胶粘层80均可以为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胶,OCA胶属于压敏胶,第一胶粘层70和第二胶粘层80均是一层无基材光学透明的特种双面胶。如此,通过设置第一胶粘层70,实现触控层10和透明导电层20的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胶粘层80,实现透明导电层20和变色组层30的连接,触控板组件100的结构稳定。通过限定第一胶粘层70和第二胶粘层80均为光学透明的双面胶,使得变色组层30变色后能够透过第二胶粘层80、透明导电层20及第一胶粘层70使触控层10的图标显示区12显示出指定图标40。
本实施例中,变色组层30包括变色层32和油墨层34。变色层32设置于透明导电层20背离触控层10的一侧,具体的,变色层32与第二胶粘层80粘结,油墨层34设置于变色层32背离透明导电层20的一侧。如此,通过设置变色层32和油墨层34,变色层32可以在油墨层34底色的基础上,根据对应的信号执行第一变色或第二变色,从而显示开启或隐藏关闭指定图标40。其中,变色层32的变色原理大致为:变色层32通电之前分子随机排列,光线被强烈散射,变色层32通电以后分子随电场方向一致偏转,薄膜变透明,变色层32断电后分子随机排列,分子变换时间毫秒级别。可以理解地,变色组层30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第一变色即为变色层32通电以显示开启指定图标40,变色组层30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第二变色即为变色层32断电以隐藏关闭指定图标40。
本实施例中,变色组层30还包括第三胶粘层36,第三胶粘层36粘接于变色层32和油墨层34之间。第三胶粘层36与第一胶粘层70和第二胶粘层80的材质大致相同。如此,通过设置第三胶粘层36,实现变色层32和油墨层34的连接,变色组层30的结构稳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100,通过在触控层10的指定区域14执行第一操作50或第二操作60实现指定图标40的显示开启或隐藏关闭,避免用户出现误触的情况。通过关闭隐藏指定图标40,触控板组件100在不使用指定图标40对应的功能时不会显示指定图标40,触控板组件100的外观简洁,提升触控板组件100的美观度。
请参见图4,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板组件200。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2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图标显示区12为触控层10的左侧边缘区域,指定区域14为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触控层10的左侧边缘区域。第一操作50为在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左侧边缘区域从下至上连续滑动指定距离,第二操作60为在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左侧边缘区域从上至下连续滑动指定距离。
请参见图5,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板组件300。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3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图标显示区12为触控层10的右侧边缘区域,指定区域14为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触控层10的右侧边缘区域。第一操作50为在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右侧边缘区域从下至上连续滑动指定距离,第二操作60为在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右侧边缘区域从上至下连续滑动指定距离。
请参见图6,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板组件400。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4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图标显示区12为触控层10的下侧边缘区域,指定区域14为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触控层10的下侧边缘区域。第一操作50为在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下侧边缘区域从左至右连续滑动指定距离,第二操作60为在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下侧边缘区域从右至左连续滑动指定距离。
请参见图7,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板组件500。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5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图标显示区12为触控层10的下侧边缘区域,指定区域14为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触控层10的下侧边缘区域。第一操作50为在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下侧边缘区域并在指定时间内连续敲击多下,例如在一秒内连续敲击三下,第二操作60为在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下侧边缘区域并在指定时间内连续敲击多下,例如在一秒内也连续敲击三下。其中,在执行第一操作50或第二操作60时,敲击的位置应当避开指定图标40所在的位置。可以理解地,第二操作60还可以与第一操作50不同,例如第二操作60为在一秒内连续敲击两下。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限定在一秒内连续敲击四下或更多下,或者限定在两秒内敲击三下、四下或更多下。
请参见图8,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板组件600,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6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板组件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图标显示区12为触控层10的下侧边缘区域,指定区域14为与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触控层10的下侧边缘区域相对的上侧边缘区域。第一操作50为在触控层10的上侧边缘区域从左至右连续滑动指定距离,第二操作60为在触控层10的上侧边缘区域从右至左连续滑动指定距离。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指定区域14还可以为与图标显示区12所在的触控层10的下侧边缘区域相邻的左侧边缘区域或右侧边缘区域,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图未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可以包括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板组件。本实施例以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板组件100为例进行说明。
上述的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当需要显示开启指定图标40时,通过在触控板组件100的触控层10的指定区域14执行第一操作50,以使变色组层30显示指定图标40,从而透过透明导电层20以在触控层10的图标显示区12显示出指定图标40,通过在触控层10的图标显示区12对指定图标40进行触控以实现指定图标40对应的功能。当需要隐藏关闭指定图标40时,通过在触控板组件100的触控层10的指定区域14执行第二操作60,以使变色组层30关闭指定图标40,从而在触控层10的图标显示区12关闭隐藏指定图标40,指定图标40对应的功能也相应关闭,避免用户出现误触的情况。此外,通过关闭隐藏指定图标40,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在不使用指定图标40对应的功能时不会显示指定图标40,笔记本电脑触控板的外观简洁,提升笔记本电脑触控板的美观度。
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图未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包括第七实施例的笔记本电脑触控板。
上述的笔记本电脑,当需要显示开启指定图标40时,通过在触控板组件100的触控层10的指定区域14执行第一操作50,以使变色组层30显示指定图标40,从而透过透明导电层20以在触控层10的图标显示区12显示出指定图标40,通过在触控层10的图标显示区12对指定图标40进行触控以实现指定图标40对应的功能。当需要隐藏关闭指定图标40时,通过在触控板组件100的触控层10的指定区域14执行第二操作60,以使变色组层30关闭指定图标40,从而在触控层10的图标显示区12关闭隐藏指定图标40,指定图标40对应的功能也相应关闭,避免用户出现误触的情况。此外,通过关闭隐藏指定图标40,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在不使用指定图标40对应的功能时不会显示指定图标40,笔记本电脑触控板的外观简洁,提升笔记本电脑的美观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有图标显示区;
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触控层的一侧,所述透明导电层用于在所述触控层被触控时产生信号;
变色组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背离所述触控层的一侧且与所述图标显示区对应设置,所述变色组层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执行第一变色以显示指定图标,所述第一信号为所述透明导电层在所述触控层的指定区域被执行第一操作时产生,所述变色组层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执行第二变色以关闭所述指定图标,所述第二信号为所述透明导电层在所述触控层的所述指定区域被执行第二操作时产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为在所述指定区域沿指定方向连续滑动指定距离,或,所述第一操作为在所述指定区域并在指定时间内连续敲击多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为在所述指定区域沿所述指定方向的反方向连续滑动所述指定距离,或,所述第二操作为在所述指定区域并在所述指定时间内连续敲击多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标显示区为所述触控层的边缘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区域为所述图标显示区所在的所述触控层的边缘区域,或,所述指定区域为与所述图标显示区所在的所述触控层的边缘区域相对的另一边缘区域,或,所述指定区域为与所述图标显示区所在的所述触控层的边缘区域相邻的另一边缘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板组件还包括:
第一胶粘层,粘接于所述触控层和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
第二胶粘层,粘接于所述透明导电层和所述变色组层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组层包括:
变色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层背离所述触控层的一侧;
油墨层,设置于所述变色层背离所述透明导电层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组层还包括第三胶粘层,所述第三胶粘层粘结于所述变色层和所述油墨层之间。
9.一种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板组件。
10.一种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笔记本电脑触控板。
CN202421380708.XU 2024-06-17 2024-06-17 触控板组件、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及笔记本电脑 Active CN222636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380708.XU CN222636614U (zh) 2024-06-17 2024-06-17 触控板组件、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及笔记本电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380708.XU CN222636614U (zh) 2024-06-17 2024-06-17 触控板组件、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及笔记本电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636614U true CN222636614U (zh) 2025-03-18

Family

ID=94933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1380708.XU Active CN222636614U (zh) 2024-06-17 2024-06-17 触控板组件、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及笔记本电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636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4228B (en) Screen input type display device
US7876288B1 (en) Touchscreen with a light modulator
CN101414233B (zh) 输入装置、带输入功能的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101015635B1 (ko) 터치 패널, 입력 기능을 가진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JP4613979B2 (ja)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288341B (en) Display unit
US9778500B2 (en) Electro-optic displays with touch sensors and/or tactile feedback
US20110012845A1 (en) Touch sensor structures for displays
US20100182245A1 (en) Tactile-feedback touch screen
US20100097323A1 (en) Hydrogel-based tactile-feedback touch screen
EP2639679A1 (en) Integrat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touchscreen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4364703B (zh) 具有透射率可控层的显示结构
KR20090124888A (ko) 터치 제어 구조를 가진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2009098834A (ja)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7500389A (ja) ディスプレイ及び入力装置
CN110096128B (zh) 显示面板、利用显示面板进行指纹识别的方法、显示装置
US20110181533A1 (en) Electronic paper device
CN102693033A (zh) 触控电子纸和触控电子纸系统
US20110181531A1 (en) Electronic paper device
CN222636614U (zh) 触控板组件、笔记本电脑触控板及笔记本电脑
JP2011022340A (ja) タッチセンサ、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202439289A (zh) 電子裝置
TWI274273B (en) Touch panel circuit layout for avoiding moire
CN205910624U (zh) 电子设备
CN217847104U (zh) 一种改良型电容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