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632960U - 一种多功能幕布、天幕帐及帐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幕布、天幕帐及帐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632960U CN222632960U CN202420671840.XU CN202420671840U CN222632960U CN 222632960 U CN222632960 U CN 222632960U CN 202420671840 U CN202420671840 U CN 202420671840U CN 222632960 U CN222632960 U CN 2226329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tain
- main body
- tent
- multifunctional
- edg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5925 Dipt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38631 Hexapo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幕布,其包括:外帐布,该外帐布包括主体部和对称设置的两个外帐帘部,且主体部与两个外帐帘部彼此相连;内帐布,该内帐布包括帐底部和内帐帘部,内帐帘部的帐帘边与帐底部、所述主体部分别连接;所述内帐布设于所述主体部中,且帐底部具有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内帐边,以使第一内帐边与主体部拆分后,上述帐底部、内帐帘部与主体部合围有内腔;其中,外帐布设有多个边角,各边角均具有两个呈夹角延伸至相邻的另一个边角的外帐边,且边角还设有用于连接风绳、地钉或支撑杆的锚点件;至少一个边角为主体部与两个外帐帘部的连接角,且帐底部的第一内帐边与连接角可拆卸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幕布、天幕帐及帐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户外爱好者的数量不断增多,露营活动的日趋成熟,户外使用天幕帐或露营帐篷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天幕帐是一种以遮阳为主的大型户外设备,其可以在遮阳的同时保证空气畅通,方便人们出游时遮阳;露营帐篷则通常被用于露营,其可以驻扎在野外并隔绝出私人空间,以方便人们夜宿。
当前,天幕帐和帐篷已成为户外和露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同时天幕帐和帐篷已经成为提供遮蔽和场所驻扎的两大基础必需品。
然而,现有的天幕帐和帐篷通常为需要单独携带的两种产品,在用户实际应用时,其一般将这两种产品单独使用或组合搭建使用:
当仅携带并搭建天幕帐产品时,天幕帐不能提供户外营宿需要的封闭腔体,其无法防止动物、昆虫等进入,且保暖防寒性能较差,抗风强度较弱,其仅仅只能提供遮蔽与较开放的活动空间。当仅携带并搭建帐篷产品时,在同等质量/体积/面料等条件下,帐篷一般通过独立内帐实现封闭腔体,一些外帐的某个部分通过额外的撑杆搭建,拓展出类似天幕的顶篷功能,但这种帐篷的遮蔽面积与通风效果远弱于天幕,其部件通常较多,搭建收纳复杂耗时且不灵活,不能提供较好的活动空间,携带较为不便。
而一旦同时携带和使用天幕帐和帐篷这两种产品,不仅会增加用户携带的装备的重量与体积,还会大大增加搭建的难度,且收纳时繁琐费时,其对于短期/短途旅行、轻量负重的徒步/攀爬/骑行等户外运动的用户十分不友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幕布,其在不同的场景和需求下实现了一物多用,即该多功能幕布既可以搭建获得天幕帐,又可以搭建获得帐篷,其兼具轻量化、便于携带、易于搭建且适用性较佳等优点,能够满足用户对于户外装备的轻便化要求,让用户获得更佳的户外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幕布,其包括:
外帐布,所述外帐布包括主体部和对称设置的两个外帐帘部,所述主体部与两个所述外帐帘部彼此相连;
内帐布,所述内帐布包括帐底部和内帐帘部,所述内帐帘部的帐帘边与所述帐底部、所述主体部分别连接;所述内帐布设于所述主体部中,且所述帐底部具有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内帐边,以使所述第一内帐边与所述主体部拆分后,所述帐底部、所述内帐帘部与所述主体部合围有内腔;
其中,所述外帐布设有多个边角,每个所述边角均具有两个呈夹角延伸至相邻的另一个边角的外帐边,且每个边角还设有用于连接风绳、地钉或支撑杆的锚点件;至少一个所述边角为所述主体部与两个所述外帐帘部的连接角,所述帐底部的第一内帐边与所述连接角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中,所述连接角处设有快拆装置,所述帐底部的第一内帐边通过快拆装置与所述连接角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中,所述外帐布设有六个边角,所述主体部为四边形主体部,两个所述外帐帘部均为三角形外帐帘,两个所述外帐帘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相邻两个边分别连接,且两个所述外帐帘部的外帐边相连处所构成的边角为所述连接角。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中,所述帐底部为四边形帐底部,所述内帐帘部为三角形内帐帘;其中,所述帐底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内帐边和两个第二内帐边,两个所述第一内帐边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内帐边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内帐帘部包括一个第一帐帘边和两个第二帐帘边,所述第一帐帘边与所述帐底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帐帘边与所述主体部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中,所述外帐布设有八个边角,所述主体部为六边形主体部,两个所述外帐帘部均为三角形外帐帘,两个所述外帐帘部分别与所述主体部相邻的两个边连接,且两个所述外帐帘部的外帐边相连处所构成的边角为所述连接角。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中,所述帐底部为六边形帐底部,所述内帐帘部为三角形内帐帘;其中,所述帐底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内帐边和四个第二内帐边,两个所述第一内帐边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连接,四个所述第二内帐边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内帐帘部包括一个第一帐帘边和两个第二帐帘边,所述内帐帘部的第一帐帘边与所述帐底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帐帘边与所述主体部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中,所述帐底部的第二内帐边和所述内帐帘部的第二帐帘边与所述主体部通过织线缝合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中,所述帐底部包括防水布和用于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纱布,所述纱布设于所述防水布的轮廓外围;其中,所述防水布内还具有折弯线,所述折弯线用于在所述帐底部、所述内帐帘部与所述主体部合围有内腔时,让所述防水布折弯获得水平设置的水平部以及与所述纱布连接的折弯部。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全新的天幕帐,该天幕帐和帐篷均包括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多功能幕布,其便于安装及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天幕帐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杆、风绳以及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多功能幕布,所述多功能幕布的内帐布的所述帐底部的所有内帐边均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其中,所述内帐布的所述内帐帘部容置于所述帐底部与所述主体部夹层间,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多功能幕布的外帐布上的至少一个锚点件连接,以支撑所述多功能幕布;所述外帐布上的剩余锚点件与风绳连接,所述风绳远离所述外帐布的一端与地面固定。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全新的帐篷,该帐篷具体包括支撑杆、地钉以及如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多功能幕布,所述多功能幕布的内帐布的所述帐底部的第一内帐边与所述主体部拆分,以使所述内帐布的帐底部、内帐帘部与所述主体部合围有内腔;其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连接角处设置的锚点件连接,以支撑所述多功能幕布;所述主体部上的剩余锚点件通过地钉与地面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发明人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幕布,其便于安装及使用,该多功能幕布在不同的场景和需求下实现了一物多用,即该多功能幕布既可以搭建获得天幕帐,又可以搭建获得帐篷,一个物品即可搭建获得两大重要必需品(天幕帐/帐篷),从而能够应对户外复杂多变的场景;并且,该多功能幕布兼具轻量化、便于携带、易于搭建且适用性较佳等优点,能够满足用户对于户外装备的轻便化要求,让用户获得更佳的户外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内帐布设于外帐布的主体部中的结构仰视图;
图3为基于图1所示的多功能幕布搭建的一种天幕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于图1所示的多功能幕布搭建的又一种天幕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基于图1所示的多功能幕布搭建为帐篷的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帐篷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两个帐帘部打开或封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搭建为帐篷时的外帐布的结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内帐布设于外帐布的主体部中的结构仰视图;
图10为基于图8所示的多功能幕布搭建为帐篷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外帐布;11、主体部;12、外帐帘部;13、外帐边;
2、内帐布;21、帐底部;211、防水布;2111、水平部;2112、折弯部;212、纱布;213、第一内帐边;214、第二内帐边;22、内帐帘部;221、第一帐帘边;222、透气纱窗;223、防护件;224、防水拉链;
3、边角;31、连接角;
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当前,户外爱好者所携带的一般都是单独的天幕帐或者帐篷,单独的天幕帐最多只能落地固定,并与底面或者单独的地布形成开放式腔体;而单独的帐篷一般通过独立内帐实现封闭腔体,一些外帐的某个部分通过支撑杆进行搭建,以拓展出类似天幕的顶篷功能。当前用户一般都是同时携带并使用上述两种产品,其不仅会增加增大重量与体积,还存在着搭建与收纳繁琐费时等问题,其对于短期/短途旅行、轻量负重的徒步/攀爬/骑行等户外运动的用户十分不友好。
并且,发明人还发现,在当前户外爱好者搭建帐篷时,要想搭建独立内帐实现封闭腔体的过程十分复杂,因此发明人希望改进并简化内帐的搭建过程。
为此,请参照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多功能幕布,其包括:
外帐布1,所述外帐布1包括主体部11和对称设置的两个外帐帘部12,所述主体部11与两个所述外帐帘部12彼此相连;
内帐布2,所述内帐布2包括帐底部21和内帐帘部22,所述内帐帘部22的帐帘边与所述帐底部21、所述主体部11分别连接;所述内帐布2设于所述主体部11中,且所述帐底部21具有与所述主体部1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内帐边213,以使所述第一内帐边213与所述主体部11拆分后,所述帐底部21、所述内帐帘部22与所述主体部11合围有内腔;
其中,所述外帐布1设有多个边角3,每个所述边角3均具有两个呈夹角延伸至相邻的另一个边角3的外帐边13,且每个边角3还设有用于连接风绳、地钉或支撑杆的锚点件;至少一个所述边角3为所述主体部11与两个所述外帐帘部12的连接角31,所述帐底部21的第一内帐边213与所述连接角31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发明人设置了一种全新的多功能幕布,该多功能幕布包括外帐布1以及内帐布2,同时设置外帐布1具体包括主体部11和对称设置的两个外帐帘部12,该主体部11与两个外帐帘部12彼此相连,并控制内帐布2中的内帐帘部22与帐底部21、主体部11分别连接,且帐底部21存在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内帐边213,以使得内帐布2的帐底部21的第一内帐边213与上述主体部11拆分后,该内帐布2的帐底部21和内帐帘部22能够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合围形成有封闭内腔,从而进一步拓展多功能幕布的功能,增强其适用性。
相应地,为了便于实施,外帐布1的两个外帐帘部12以及主体部11可以具有同一个连接点,且由于两个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在该点位连接,该两个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在该点位能够构成一个边角3,该边角3为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与两个外帐帘部12的连接角31。同时,为了便于多功能幕布变形,上述内帐布2的第一内帐边213也可以被设置为能够与上述连接角31可拆卸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应用时,该多功能幕布在不同的场景和需求下实现了一物多用,即该多功能幕布既可以搭建获得天幕帐,又可以搭建获得帐篷。
当需要利用该多功能幕布搭建天幕帐时,用户可以通过至少一个支撑杆4与该多功能幕布的外帐布1上的至少一个边角3处所设的锚点件连接,以使得该支撑杆4的一端与外帐布1上的锚点件连接,支撑杆4的另一端固设于地面上,从而支撑起该多功能幕布;同时该外帐布1上的剩余锚点件(包括外帐帘部12上设置的锚点件)能够与风绳连接,并将风绳远离外帐布1的一端与地面固定,从而利用风绳与上述支撑杆4有效在地面上固定布置起一个天幕帐,此时该多功能幕布主要起到遮蔽功能,同时利用天幕帐还需要具有良好的通风功能,因而并不需要到内帐布2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合围成的空腔,为此当多功能幕布搭建为天幕帐时,该多功能幕布的内帐布2中的帐底部21的所有内帐边均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连接在一起,且上述内帐布2的内帐帘部22具体容置于帐底部21与主体部11的夹层之间。
相应地,当需要利用该多功能幕布搭建帐篷,并进行露营睡眠时,用户同样需要利用支撑杆4支撑该多功能幕布,但此时所采用的支撑杆4长度就需要做适应性调整,并且该多功能幕布的内帐布2中的帐底部21的第一内帐边213需要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拆分开来,以使内帐布2的帐底部21、内帐帘部22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之间合围有内腔。
此时,支撑杆4能够与两个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相连构成的边角3(即连接角31)的锚点件连接以支撑该多功能幕布的外帐布1,同时让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上的剩余锚点件通过地钉与地面固定。由此,内帐布2的帐底部21能够落地并隔绝地面,同时与上述帐底部21连接的内帐帘部22能够随着上述帐底部21的落地,一并垂坠展开,从而确保该内帐布2的帐底部21、内帐帘部22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合围形成有封闭内腔。
在实际应用时,外帐布1的两个外帐帘部12可以根据具体使用需求选择是否通过地钉与地面固定,其可以旋转垂下或挂起;当这两个外帐帘部12旋转垂下时,操作人员可以具体有两种应用方式:
(1)如图6所示,用户可以控制其中一个外帐帘部12上的边角3所设有的锚点件通过地钉固定在地面上,而另一个外帐帘部12不固定以使其自由开合,方便用户进出帐篷(当然,上述另一个外帐帘部12上的边角3所设有的锚点件也可以具体通过风绳与地面连接,并在用户的干涉下控制自身开合);
(2)如图7所示,用户可以控制这两个外帐帘部12上的边角3所设有的锚点件均通过地钉固定在地面上,并让两个外帐帘部12的相邻边彼此贴合,同时这两个外帐帘部12的相邻边上还可以具体设置防水拉链,以通过防水拉链进行结合,从而配合主体部11共同封闭外帐布1,此时可以实现双层防护,用户可以在内帐布2的帐底部21、内帐帘部22与主体部11合围的封闭内腔中活动;相应地,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这两个外帐帘部12也可以均被挂起时,此时这两个外帐帘部12能够让内帐布2与主体部11共同形成开放式的内腔。
此外,在实际应用时,上述内帐帘部22上也可以设置有防水拉链224,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拉开或拉上该内帐帘上的防水拉链224,打开或关闭上述帐底部21、内帐帘部22与主体部11合围的封闭内腔。
需要指出的是,当该多功能幕布搭建为帐篷,且内帐布2的帐底部21、内帐帘部22配合主体部11共同形成封闭式的内腔时,该多功能幕布的内腔仅仅只是结构模型上为封闭式,但由于布料的选用,其并不影响内腔与外部环境的空气流通,用户可以正常夜宿在该内腔中,即利用该多功能幕布搭建的帐篷可以实现全封闭内腔供宿眠与防护,同时确保内腔可通风透气。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应用时,为了改善通风透气效果,还可以对内帐帘部22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使得内帐帘部22包括透气纱窗222、防护件223,上述透气纱窗222与防护件223连接,且所述防护件223设于所述内帐帘部22与所述帐底部21连接的一端,上述透气纱窗222设于所述内帐帘部22与所述外帐布1的主体部11连接的一端。基于这种设计,当上述内帐帘部22与帐底部21和主体部11共同形成封闭式的内腔时,仍然能够通过透气纱窗222与外部环境交换空气,此时该多功能幕布的外帐布1的两个所述外帐帘部12能够挂起,从而不影响透气纱窗222透气。
如图5和图8所示,当该多功能幕布搭建成帐篷,则上述内帐帘部22可以正常展开呈现三角形;然而,当该多功能幕布不搭建帐篷时,用户收纳多功能幕布,且内帐布2与主体部11围成的封闭内腔消失时,上述三角形内帐帘部22与内帐布2的连接端会一同变形,并形成一个的折叠区域,从而在帐底部21的第一内帐边213与主体部11连接时,上述内帐帘部22叠入帐底部21与主体部11的夹层之间。
相应地,在本实用新型中,透气纱窗222的透气孔的孔径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其不仅透气还可以有效防止蚊虫进入内腔中;之所以设置与透气纱窗222连接的防护件223,并将防护件223设于内帐帘部22与所述帐底部21连接的一端,是为了利用防护件223进行防水和防风,以提高该多功能幕布所搭建的帐篷的可靠性。
此外,当用户遇到大风或大雨等恶劣环境时,用户可以同时降下内帐帘部22以及外帐布1的两个外帐帘部12,从而利用外帐帘部12和内帐帘部22进行双重防护,提高该帐篷的防风和防水性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时,考虑到户外场景的应用,为了支撑上述多功能幕布,还可以具体采用伸缩式支撑杆以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幕布变形,该支撑杆4的长度可以为1.4m、2.0m或2.6m,这种长度可满足多功能幕布搭建天幕帐或帐篷的支撑长度需求,其具有较优的适用性。
当然,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在实际应用时,上述支撑杆4的长度并不受具体数值限制,可以根据具体所需搭建的天幕帐或帐篷,选取多种高度型号的支撑杆以对天幕帐或帐篷进行支撑;同时,上述内帐帘部22具体可以根据所需要求,可拆卸地与帐底部21与主体部11连接,以便于使用。
由此可见,基于这种设计,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这种多功能幕布便于安装及使用,该多功能幕布能够在不同的场景和需求下实现了一物多用,即该多功能幕布既可以搭建获得天幕帐,又可以搭建获得帐篷,一个物品即可搭建获得两大重要必需品(天幕帐/帐篷),从而能够应对户外复杂多变的场景。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中,所述连接角31还设有快拆装置,所述帐底部21的第一内帐边213通过快拆装置与所述连接角31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中,所述外帐布1设有六个边角3,所述主体部11为四边形主体部11,两个所述外帐帘部12均为三角形帐帘,两个所述外帐帘部12与所述主体部11的相邻两个边(图1所示的虚线Z)分别连接,且两个所述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相连处所构成的边角3为所述连接角31。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设计时,发明人通过对时间/场景/需求状态进行长期大量的实践研究,并对该多功能幕布的外形进行了拆解与重构;同时通过多元求和相等的数学模型,进行大量计算与实验来设计和确定外帐布1的主体部11和对称设置的两个外帐帘部12与内帐布2的帐底部21和内帐帘部22的面状实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不变与变化轴心位置、位移轨迹以及折叠/拆分/贴合/封腔等状态的方法逻辑与解决模型,并最终获得了一种外形合理、使用效果极佳的多功能幕布。
参阅图1和图2所示,在该多功能幕布中,外帐布1具体设有六个边角3,并且两个外帐帘部12均为三角形帐帘(图1所示的虚线Z示意性地划分出了外帐帘部12在外帐布1中的轮廓),主体部11为四边形主体部11,并且这两个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相连处所构成的边角3为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与两个外帐帘部12的连接角31,即两个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相连处为两个外帐帘部12以及主体部11的共同连接点,此处的边角3即为上述连接角31。
在该实施方式中,这两个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相连处所构成的边角3的角平分线为这两个外帐帘部12的对称轴,同时上述四边形主体部11也可以沿着上述角平分线上下对称,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多功能幕布的外帐布1能够沿着两个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相连处所构成的边角3的角平分线上下对称设置。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这种多功能幕布中,为了获得更优的实施效果,设于上述外帐边13的主体部11中的内帐布2,也可以沿着上述角平分线上下对称设置,即内帐布2的帐底部21和内帐帘部22均可沿着上述角平分线上下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中,所述帐底部21为四边形帐底部21,所述内帐帘部22为三角形内帐帘;其中,所述帐底部21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内帐边213和两个第二内帐边214,两个所述第一内帐边213与所述主体部11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内帐边214与所述主体部11连接;所述内帐帘部22包括一个第一帐帘边221和两个第二帐帘边,所述第一帐帘边221与所述帐底部21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帐帘边与所述主体部1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述内帐布2也可以具体选用帐底部21为四边形帐底部21,选用内帐帘部22为三角形内帐帘;其中,上述帐底部21的水平投影面积小于主体部11的水平投影面积,以使该内帐布2的帐底部21和内帐帘部22能够一同布设于上述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当该帐底部21为四边形帐底部21时,该四边形帐底部21的一个布角能够与上述连接角31可拆卸连接,此时上述布角的呈夹角延伸的两条第一内帐边213与连接角31可拆卸连接,且该第一内帐边213还与主体部11可拆卸连接;而另外两个第二内帐边214则整条边均与外帐边13的主体部11固定连接,从而确保该四边形内帐布2的上述两个第一内帐边213与主体部11拆分后,该内帐布2的帐底部21能够落地并隔绝地面,同时与上述帐底部21连接的内帐帘部22能够随着上述帐底部21的落地,一并垂坠展开,以使该内帐布2的帐底部21、内帐帘部22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合围形成有封闭内腔。
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也可以不采用四边形主体部11,上述内帐布2的帐底部21也可以不采用四边形帐底部21,其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并同样能够实现上述优点以及有益效果。
例如,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中,上述外帐布1还可以具体设有八个边角3,此时主体部11具体为六边形主体部11,两个所述外帐帘部12均为三角形外帐帘12,两个外帐帘部12分别与所述主体部11相邻的两个边(即图1所示的虚线Z)连接,且两个所述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相连处所构成的边角3为所述连接角31。
此时,上述内帐布2的帐底部21也可以具体为六边形帐底部21,上述内帐布2的内帐帘部22为三角形内帐帘;其中,所述帐底部21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内帐边213和四个第二内帐边214,两个所述第一内帐边213与所述主体部11可拆卸连接,四个所述第二内帐边214与所述主体部11连接;所述内帐帘部22包括一个第一帐帘边221和两个第二帐帘边,所述内帐帘部22的第一帐帘边221与所述帐底部21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帐帘边与所述主体部11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中,所述帐底部21的第二内帐边214和所述内帐帘部22的第二帐帘边与所述主体部11通过织线缝合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幕布中,所述帐底部21包括防水布211和用于与所述主体部11连接的纱布212,所述纱布212设于所述防水布211的轮廓外围;其中,所述防水布211内还具有折弯线,所述折弯线用于在所述帐底部21、所述内帐帘部22与所述主体部11合围有内腔时,让所述防水布211折弯获得水平设置的水平部2111以及与所述纱布212连接的折弯部2112。
在实际使用该多功能幕布时,该多功能幕布可以搭建成帐篷,且搭建成帐篷后,需要利用内帐布2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之间合围形成的封闭内腔供用户进行夜宿,因此该内帐布2的帐底部21需要落地并隔绝底面。
为了确保地面上的水渍不会渗透该帐底部21,在实际设置时,该帐底部21可以包括防水布211以及设于防水布211轮廓外围的纱布212;其中,地面上的水渍能够被帐底的防水布211隔绝在帐外,而上述纱布212可以通过织线缝合连接在防水布211的轮廓外围,且该纱布212还能够通过织线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缝合连接,以使空气可以通过该纱布212进入内帐布2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合围的内腔中。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应用时,地面上的水渍通常堆积有一定深度的,因而在实际设计时,当内帐布2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合围形成有封闭内腔时,该防水布211还应该对应弯折,并朝着远离地面的方向延伸一定的高度。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在上防水布211内还设有折弯线,该折弯线(如图2所示的虚线Y)用于在上述内帐布2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合围形成内腔时,让防水布211折弯获得水平设置的水平部2111以及与主体部11连接的折弯部2112,该折弯部2112相较于地面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由该多功能幕布搭建而成的帐篷的防水性能。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多功能幕布包括外帐布1以及内帐布2。其中,外帐布1具体设有六个边角3,这六个边角3均具有两个呈夹角延伸至相邻的另一个边角3的外帐边13,且每个边角3均设有用于连接风绳、地钉或支撑杆的锚点件;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的外帐布1中,一共具有六个外帐边13。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外帐布1具体包括一个主体部11以及对称设置的两个外帐帘部12,且上述主体部11和这两个外帐帘部12彼此连接。其中,该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为四边形主体部11,两个外帐帘部12均为三角形帐帘,两个外帐帘部12与主体部11的相邻两个边分别连接,并且主体部11有且仅具有两个外帐边13,上述两个外帐帘部12也分别有且仅有两个外帐边13。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外帐帘部12的一条外帐边13与主体部11的两个外帐边13分别对应连接,而两个外帐帘部12的另一条外帐边13则彼此相连,这两个外帐帘部12连接处所构成的边角3为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与两个外帐帘部12的连接角31,即两个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相连处为两个外帐帘部12以及主体部11的连接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这两个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相连处所构成的边角3的角平分线为这两个外帐帘部12的对称轴,同时上述主体部11也可以沿着上述角平分线上下对称,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多功能幕布的外帐布1能够沿着两个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相连处所构成的边角3的角平分线上下对称设置。
相应地,参阅图2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内帐布2具体包括帐底部21和内帐帘部22,上述帐底部21具体为四边形帐底部21,内帐帘部22具体为三角形内帐帘,且该帐底部21的水平投影面积小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的水平投影面积,以使该四边形帐底部21能够布设于上述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之中。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内帐布2的帐底部21包括两个第一内帐边213和两个第二内帐边214,两个第一内帐边213与主体部11可拆卸连接,两个第二内帐边214与主体部11连接;上述内帐帘部22包括一个第一帐帘边221和两个第二帐帘边,且第一帐帘边221与帐底部21可拆卸连接,两个第二帐帘边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连接。
在实际设置时,该四边形帐底部21的一个布角能够与上述连接角31可拆卸连接,该连接角31设有快拆装置,以使该布角的两条内帐边,即两个第一内帐边213能够通过快拆装置与连接角31可拆卸连接,而四边形内帐布2的另外两个第二内帐边214则整条边均与外帐边13的主体部11通过织线缝合连接,从而确保该四边形帐底部21的上述布角与主体部11上的连接角31拆分,四边形帐底部21的两个第一内帐边213与主体部11拆分后,该四边形帐底部21、三角形内帐帘能够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合围形成有内腔。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内帐布2的四边形帐底部21和三角形内帐帘也沿着上述两个外帐帘部12连接处所构成的边角3的角平分线上下对称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设计的这种帐底部21的第二内帐边214和内帐帘部22的第二帐帘边均具体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通过织线缝合连接。并且图1所示的虚线X即为内帐布2的帐底部21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的缝合线。
进一步参阅图2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该内帐布2具体包括防水布211和纱布212,上述纱布212通过织线缝合连接在防水布211的外围,且该纱布212还通过织线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缝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防水布211内还具有折弯线,图2所示的虚线Y即为折弯线,该折弯线用于在内帐布2与主体部11合围形成有内腔时,让防水布211折弯获得水平设置的水平部2111以及与上述纱布212连接的折弯部2112。
相应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优化内帐帘部22的使用效果,上述内帐帘部22上也可以设置有防水拉链224,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拉开或拉上该内帐帘上的防水拉链224,打开或关闭上述帐底部21、内帐帘部22与主体部11合围的封闭内腔。在实际应用时,为了改善通风透气效果,还可以对内帐帘部22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使得内帐帘部22包括透气纱窗222、防护件223,上述透气纱窗222与防护件223连接,且防护件223设于内帐帘部22与帐底部21连接的一端,上述透气纱窗222设于内帐帘部22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连接的一端。基于这种设计,当内帐帘部22与帐底部21和主体部11共同形成封闭式的内腔时,仍然能够通过透气纱窗222与外部环境交换空气,此时该多功能幕布的外帐布1的两个所述外帐帘部12能够挂起,从而不影响透气纱窗222透气。
此外,如图5所示,当该多功能幕布搭建成帐篷时,由于内帐布2的帐底部21上设置了折弯线Y,帐底部21进行弯折时,帐底部21的两侧至少部分布片会与主体部11之间存在倾斜的三角半开放腔体a(如图5所示的半开放腔体a),该三角半开放腔体a用来增加透气。
另外,进一步参阅图5可以看出,当该多功能幕布搭建成帐篷,则上述内帐帘部22可以正常展开呈现三角形;然而,当该多功能幕布不搭建帐篷时,用户收纳多功能幕布,且内帐布2与主体部11围成的封闭内腔消失时,上述三角形内帐帘部22与内帐布2的连接端会一同变形,并形成一个的折叠区域,从而在帐底部21的第一内帐边213与主体部11连接时,上述内帐帘部22叠入帐底部21与主体部11的夹层之间(如图2所示)。
当然,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中设置拱形杆,并将拱形杆穿设于主体部11中,以在该实施例的多功能幕布搭建为帐篷时,增强帐篷中的内腔的强度和刚性,并提升内腔空间的舒适性,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内容,此处便不做过多描述。
实施例二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二所设计的这种多功能幕布中,实施例二的多功能幕布的基本设置与上述实施例一完全相同,但本实施例二的幕布结构仍然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幕布存在区别,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的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以及内帐布2的帐底部21的形状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外帐布1设有八个边角3,且该外帐布1具体包括:六边形主体部11和两个三角形外帐帘,且两个外帐帘部12同样是与主体部11相邻的两个边(如图1所示的虚线Z)连接,同时两个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相连处所构成的边角3即为连接角31。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内帐布2包括:六边形帐底部21和两个三角形内帐帘;且在实际设置时,上述六边形帐底部21和上述六边形主体部11均能够沿着上述两个外帐帘部12连接处所构成的边角3的角平分线上下对称设置。
相应地,本实施例二的多功能幕布的其余设置手段参见上述实施例一,其所采用的设计原理相同,因此便不做过多赘述。
当然,需要重点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两种技术方案仅仅只是所采用的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以及内帐布2的帐底部21的布形形状差异,在实际应用时,上述帐布的形状并不进行特殊限定,其可以根据对应的应用场景选取并设计出合适的外形;同时,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公开的也仅仅只是帐帘的一种三角形结构形态,须知在实际应用时,外帐帘部12和内帐帘部22也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设计出其它形态衍生产品,此处便不做过多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实施例一的多功能幕布搭建而成的天幕帐,该天幕帐具体包括两个长度为2.0m的支撑杆4、多条风绳以及上述实施例一的多功能幕布。其中,在实际应用时,上述多功能幕布的内帐布2的帐底部21的所有内帐边均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连接,且内帐布的内帐帘部22具体容置于所述帐底部21与所述主体部11夹层间,以避免内帐布2与主体部11之间合围成内腔。
在搭建该天幕帐时,一个支撑杆4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的两个外帐边13构成的边角3处的锚点件固定连接,另一个支撑杆4与外帐布1的两个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相连处所构成的边角3(即连接角31)处的锚点件固定连接,同时这两个支撑杆4远离上述多功能幕布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
相应地,上述多功能幕布的外帐布1上的剩余锚点件与风绳连接,该风绳远离上述多功能幕布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以便实现对天幕帐的搭建。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又一种利用上述实施例一的多功能幕布搭建而成的天幕帐,该天幕帐具体包括一个长度为2.6m的支撑杆4、多条风绳以及上述实施例一的多功能幕布。其中,在实际应用时,上述多功能幕布的内帐布2的帐底部21的所有内帐边均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连接,且内帐布2的内帐帘部22具体容置于所述帐底部21与所述主体部11夹层间,以避免内帐布2与主体部11之间合围成内腔。
在搭建该天幕帐时,支撑杆4的一端与外帐布1的两个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相连处所构成的边角3(即连接角31)处的锚点件固定连接,同时这个支撑杆4远离上述多功能幕布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相应地,上述多功能幕布的外帐布1上的剩余锚点件与风绳连接,该风绳远离上述多功能幕布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以便实现对天幕帐的搭建。
实施例五
如图5-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实施例一的多功能幕布搭建而成的帐篷,该帐篷具体包括一个长度为1.4m的支撑杆4、多个地钉以及上述实施例一的多功能幕布。
其中,在实际应用时,在多功能幕布的外帐布1上,两个外帐帘部12连接处所构成的边角3为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与两个外帐帘部12的连接角31;并且,四边形帐底部21与上述连接角31可拆卸连接的布角可以通过快拆装置快速拆下,以使该布角的呈夹角延伸的两个第一内帐边213自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上拆卸分离,而四边形帐底部21另外两个第二内帐边214则仍然整条边与外帐边13的主体部11连接,此时内帐布2的四边形帐底部21能够落地并隔绝地面,同时与上述四边形帐底部21连接的内帐帘部22能够随着上述帐底部21的落地,一并垂坠展开,从而确保该内帐布2的帐底部21、内帐帘部22与外帐布1的主体部11合围形成有封闭内腔。
在搭建该天幕帐时,支撑杆4与外帐布1的两个外帐帘部12的外帐边13相连处所构成的边角3的锚点件固定连接,同时这个支撑杆4远离上述多功能幕布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相应地,在该多功能幕布中,上述外帐布1的主体部11上的剩余锚点件通过地钉与地面固定,以使实现对帐篷的搭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这种多功能幕布便于安装及使用,该多功能幕布在不同的场景和需求下实现了一物多用,即该多功能幕布既可以搭建获得天幕帐,又可以搭建获得帐篷,一个物品即可搭建获得两大重要必需品(天幕帐/帐篷),从而能够应对户外复杂多变的场景;并且,该多功能幕布兼具轻量化、便于携带、易于搭建且适用性较佳等优点,能够满足用户对于户外装备的轻便化要求,让用户获得更佳的户外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幕布,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帐布,所述外帐布包括主体部和对称设置的两个外帐帘部,所述主体部与两个所述外帐帘部彼此相连;
内帐布,所述内帐布包括帐底部和内帐帘部,所述内帐帘部的帐帘边与所述帐底部、所述主体部分别连接;所述内帐布设于所述主体部中,且所述帐底部具有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内帐边,以使所述第一内帐边与所述主体部拆分后,所述帐底部、所述内帐帘部与所述主体部合围有内腔;
其中,所述外帐布设有多个边角,每个所述边角均具有两个呈夹角延伸至相邻的另一个边角的外帐边,且每个边角还设有用于连接风绳、地钉或支撑杆的锚点件;至少一个所述边角为所述主体部与两个所述外帐帘部的连接角,所述帐底部的第一内帐边与所述连接角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内帐帘部为三角形内帐帘,所述内帐帘部包括一个第一帐帘边和两个第二帐帘边,所述内帐帘部的第一帐帘边与所述帐底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帐帘边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帐底部为四边形帐底部或六边形帐底部,当所述帐底部为四边形帐底部时,所述帐底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内帐边和两个第二内帐边,两个所述第一内帐边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内帐边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当所述帐底部为六边形帐底部时,所述帐底部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内帐边和四个第二内帐边,两个所述第一内帐边与所述主体部可拆卸连接,四个所述第二内帐边与所述主体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角处设有快拆装置,所述帐底部的第一内帐边通过快拆装置与所述连接角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帐布设有六个边角,所述主体部为四边形主体部,两个所述外帐帘部均为三角形外帐帘,两个所述外帐帘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相邻两个边分别连接,且两个所述外帐帘部的外帐边相连处所构成的边角为所述连接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帐布设有八个边角,所述主体部为六边形主体部,两个所述外帐帘部均为三角形外帐帘,两个所述外帐帘部分别与所述主体部相邻的两个边连接,且两个所述外帐帘部的外帐边相连处所构成的边角为所述连接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帐底部的第二内帐边和所述内帐帘部的第二帐帘边与所述主体部通过织线缝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帐底部包括防水布和用于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纱布,所述纱布设于所述防水布的轮廓外围;其中,所述防水布内还具有折弯线,所述折弯线用于在所述帐底部、所述内帐帘部与所述主体部合围有内腔时,让所述防水布折弯获得水平设置的水平部以及与所述纱布连接的折弯部。
7.一种天幕帐,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杆、风绳以及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幕布,所述多功能幕布的内帐布的所述帐底部的所有内帐边均与所述主体部连接;其中,所述内帐布的所述内帐帘部容置于所述帐底部与所述主体部夹层间,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多功能幕布的外帐布上的至少一个锚点件连接,以支撑所述多功能幕布;所述外帐布上的剩余锚点件与风绳连接,所述风绳远离所述外帐布的一端与地面固定。
8.一种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地钉以及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幕布,所述多功能幕布的内帐布的所述帐底部的第一内帐边与所述主体部拆分,以使所述内帐布的帐底部、内帐帘部与所述主体部合围有内腔;其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连接角处设置的锚点件连接,以支撑所述多功能幕布;所述主体部上的剩余锚点件通过地钉与地面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671840.XU CN222632960U (zh) | 2024-04-02 | 2024-04-02 | 一种多功能幕布、天幕帐及帐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671840.XU CN222632960U (zh) | 2024-04-02 | 2024-04-02 | 一种多功能幕布、天幕帐及帐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632960U true CN222632960U (zh) | 2025-03-18 |
Family
ID=94966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671840.XU Active CN222632960U (zh) | 2024-04-02 | 2024-04-02 | 一种多功能幕布、天幕帐及帐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632960U (zh) |
-
2024
- 2024-04-02 CN CN202420671840.XU patent/CN2226329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34953B2 (en) | Cubular utility barrier enclosure (C.U.B.E.) | |
US4265261A (en) | Tent | |
US20150068573A1 (en) | Foldable Tent | |
US3965915A (en) | Tent structure | |
US9057206B2 (en) | Portable combination umbrella and tent | |
US20240271457A1 (en) | Anchoring Apparatus | |
CN222632960U (zh) | 一种多功能幕布、天幕帐及帐篷 | |
CN220580689U (zh) | 一种多功能幕布、天幕帐及帐篷 | |
CN207363377U (zh) | 一种充气帐篷 | |
CN116771189A (zh) | 一种多功能幕布、天幕帐及帐篷 | |
KR102574424B1 (ko) | 확장 가능한 텐트 | |
CN207920210U (zh) | 一种通风帐篷 | |
US20250075526A1 (en) | Multi-functional curtain, camping tarp and tent | |
US20230320499A1 (en) | Convertible play pen | |
WO2013102313A1 (zh) | 一种两用帐篷 | |
JP6566777B2 (ja) | ロッジ型テント | |
CN211776342U (zh) | 一种双层可伸缩独立空间帐篷 | |
CN209324126U (zh) | 一种折叠式天幕帐篷 | |
KR20120037717A (ko) | 프론트 캡이 구비된 낚시 텐트 | |
CN219864376U (zh) | 一种多形态的户外用遮阳装置 | |
CN222121126U (zh) | 一种具有可拆式尾帐结构的车顶帐篷 | |
CN220133659U (zh) | 一种帐篷 | |
CN206174604U (zh) | 易收纳和携带的帐篷 | |
CN220667154U (zh) | 一种底部可拆卸的速开帐篷 | |
US20060011521A1 (en) | Patio umbrella with screen roo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