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617033U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617033U CN222617033U CN202420715299.8U CN202420715299U CN222617033U CN 222617033 U CN222617033 U CN 222617033U CN 202420715299 U CN202420715299 U CN 202420715299U CN 222617033 U CN222617033 U CN 2226170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module
- flow fan
- motor
- fan blade
- upper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空调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底座模块与下底座模块,上底座模块上设置有电机,下底座模块上可活动的设置有贯流风叶,电机处于贯流风叶的右端,并与贯流风叶可拆卸连接;贯流风叶具有配合斜面,上底座模块具有导滑斜面,导滑斜面用于在下底座模块向上运动以靠近上底座模块的过程中,与配合斜面贴合并相对滑动,以推动贯流风叶向左运动至与电机上下错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能够在装配过程中自动调整贯流风叶的位置以避让电机,降低装配难度,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对贯流风叶进行清洁,市面上存在部分模块化结构的空调器,将贯流风叶与电机分别安装在不同模块上,通过模块的拆装实现对贯流风叶的快捷拆装。
此类空调器在进行模块间的装配过程时,贯流风叶与电机之间常发生运动路径干涉,导致模块间无法顺利装配到位,需要用户对贯流风叶施加额外作用力来避让电机,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空调器进行模块间装配时,需要用户手动调整贯流风叶位置来避让电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能够在装配过程中自动调整贯流风叶的位置以避让电机,降低装配难度,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底座模块与下底座模块,所述上底座模块上设置有电机,所述下底座模块上可活动的设置有贯流风叶,所述电机处于所述贯流风叶的右端,并与所述贯流风叶可拆卸连接;
所述贯流风叶具有配合斜面,所述上底座模块具有导滑斜面,所述导滑斜面用于在所述下底座模块向上运动以靠近所述上底座模块的过程中,与所述配合斜面贴合并相对滑动,以推动所述贯流风叶向左运动至与所述电机上下错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在将下底座模块与上底座模块进行装配的过程中,上底座模块上的导滑斜面与贯流风叶上的配合斜面贴合并相对滑动,拖动贯流风叶向左运动以避让右端的电机,避免运动路径干涉。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具有装配难度低、省时省力的特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贯流风叶的右端凸出设置有配合转轴,所述配合转轴与所述电机可拆卸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贯流风叶转动,所述配合斜面设置于所述配合转轴上靠近所述电机的一端。
配合斜面设置于配合转轴上靠近电机的一端,保证在于导滑斜面贴合并相对滑动的过程中,导滑斜面不会受到贯流风叶上其余部位的止挡,保证调节过程顺畅完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底座模块具有电机盒,所述电机容置于所述电机盒内,且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伸出所述电机盒与所述配合转轴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滑斜面设置于所述电机盒的外表面上,并处于所述电机轴的下方。
导滑斜面处于电机轴的下方,保证在下底座模块带动贯流风叶由下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导滑斜面能够先于电机轴接触配合斜面,能够提前完成对贯流风叶的位置调整,实现对电机轴的避让。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斜面上开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配合孔插接。
电机轴通过与配合孔的插接实现与贯流风叶的传动连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通过电机轴带动贯流风叶转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转轴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所述配合斜面与所述配合转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处于30°至60°的范围内。
作为优选的,配合斜面与配合转轴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处于30°至60°之间,能够保证配合斜面与导滑斜面贴合并相对滑动的过程中,贯流风叶能够顺畅的向左滑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底座模块具有风道,所述风道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所述贯流风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风道内,且所述贯流风叶的左右两端与所述风道的左右两端分别存在间隙,所述贯流风叶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风道左右滑动。
贯流风叶的左右两端与风道的左右两端分别存在间隙,保证贯流风叶能够在风道中左右滑动,保证贯流风叶的拆装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即向左运动以脱离电机,向右运动以完成与电机的插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贯流风叶的左端凸出设置有伸出所述风道的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上设置有转动连接件,所述上底座模块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转动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配合;
所述导滑斜面还用于在所述下底座模块向上运动以靠近所述上底座模块的过程中,推动所述贯流风叶向左运动至所述转动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上下对齐。
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导滑斜面对贯流风叶位置的自动调整,保证转动连接件与支撑件上下对齐,从而实现在装配到位时,转动连接件与支撑件自动完成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连接件为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支撑转轴上;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具有朝下的装配开口,所述轴承由所述装配开口嵌入所述轴承座;所述导滑斜面用于推动所述贯流风叶向左运动至所述轴承与所述装配开口上下对齐。
在装配过程中,通过导滑斜面对贯流风叶位置的自动调整,转轴与装配开口对齐,从而实现在装配到位时,轴承自动卡入轴承座内,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上底座模块上,所述支撑件用于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转动连接件及所述支撑转轴带动所述贯流风叶在所述风道内左右滑动,以使所述贯流风叶与所述电机连接或脱离连接。
在下底座模块与上底座模块装配到位后,贯流风叶右端的配合转轴上的配合孔与电机轴左右对齐,在此情况下,对支撑件施加作用力,带动贯流风叶向右运动,直至电机轴插入配合孔,即可完成贯流风叶与电机轴的连接。反之,在需要拆卸时通过支撑件带动贯流风叶向左运动,即可使电机轴退出配合孔。贯流风叶与电机的连接与拆卸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效率极高。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底座模块设置有锁止开关,所述锁止开关用于在所述下底座模块向上运动以靠近所述上底座模块的过程中,与所述上底座模块配合,以锁止所述上底座模块与所述下底座模块。
锁止开关自动完成锁止,避免用户额外操作,进一步降低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一种剖切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上底座模块的部分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图6为下底座模块的部分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空调器;110-上底座模块;111-电机;1111-电机轴;112-导滑斜面;113-电机盒;114-支撑件;1141-轴承座;1142-装配开口;120-下底座模块;121-贯流风叶;122-配合斜面;123-配合转轴;124-配合孔;125-风道;126-支撑转轴;127-转动连接件;130-锁止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2,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该空调器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底座模块110与下底座模块120,上底座模块110处于下底座模块120的上方,上底座模块110上设置有电机111,下底座模块120上可活动的设置有贯流风叶121,电机111处于贯流风叶121的右端并与贯流风叶121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电机111运行时带动管理风叶转动,从而将空调器100外部的空气吸入,穿过蒸发器后再吹出。
在实际应用中,上底座模块110固定的墙面上,下底座模块120在外力作用下由下向上运动以靠近并连接上底座模块110,在完成下底座模块120与上底座模块110的连接后,将贯流风叶121与电机111建立连接。当需要拆卸下底座模块120时,首先将贯流风叶121与电机111分离,之后解除上底座模块110与下底座模块120之间的连接,并带动下底座模块120由上向下远离上底座模块110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在完成装配的状态下,电机111与贯流风叶121连接,因此贯流风叶121在左右方向上的运动路径至少部分覆盖了电机111所在的位置。因此,在进行下底座模块120与上底座模块110的装配的过程中,贯流风叶121极有可能处于其左右运动路径上的最右端,此时贯流风叶121在上下方向上与电机111干涉,即电机111将阻挡贯流风叶121向上运动导致,即阻挡下底座模块120装配到位。
请结合参阅图图3及图4,图3所示为该空调器100的一种剖切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为了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中,贯流风叶121具有配合斜面122,上底座模块110具有导滑斜面112,导滑斜面112用于在下底座模块120向上运动以靠近上底座模块110的过程中,与配合斜面122贴合并相对滑动,以推动贯流风叶121向左运动至与电机111上下错位。
在实际应用中,在下底座模块120向上运动逐渐靠近上底座模块110的过程中,若贯流风叶121在上下方向上与电机111部分重叠,则在贯流风叶121向上运动至与电机111接触之前,导滑斜面112与配合斜面122贴合并相对滑动,即导滑斜面112会推动贯流风叶121向左运动,以使贯流风叶121在上下方向上避让电机111,保证下底座模块120能够向上运动到位。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在整个装配过程中,对于贯流风叶121的位置调整无需外力施加,自动完成,能够大幅降低装配难度,使得装配效率大幅提升,省时省力,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请结合参阅图5及图6,图5所示为上底座模块110的部分结构的剖切示意图,图6所示为下底座模块120的部分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贯流风叶121的右端凸出设置有配合转轴123,配合转轴123与电机111可拆卸连接,用于在电机111的驱动下带动贯流风叶121转动,为了避免导滑斜面112与配合斜面122的相对滑动受到阻挡,本实施例中,配合斜面122设置于配合转轴123上靠近电机111的一端。
在实际应用中,导滑斜面112与配合斜面122贴合并相对滑动的过程中,由于配合斜面122处于配合转轴123的最右端,导滑斜面112能够完全越过配合斜面122,整个过程不受阻挡,保证贯流风叶121能够被向左推动到位。
本实施例中,上底座模块110具有电机盒113,电机111容置于电机盒113内,且电机111的电机轴1111伸出电机盒113与配合转轴123可拆卸连接,导滑斜面112设置于电机盒113的外表面上,并处于电机轴1111的下方。
实际上,电机盒113设置于上底座模块110的右端,电机111安装在电机盒113的内部,电机111的电机轴1111由电机盒113的左侧壁伸出,并且电机轴1111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配合斜面122上开设有配合孔124,配合孔124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电机111的电机轴1111与配合孔124插接。在实际应用中,当电机111运行时,电机轴1111通过配合转轴123带动贯流风叶121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实现空调的出风。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下底座模块120与上底座模块110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在贯流风叶121右端的配合转轴123向上运动至到达电机轴1111所在位置之前,电机盒113上的导滑斜面112提前与配合转轴123上的配合斜面122贴合,并在下底座模块120继续向上运动时,导滑斜面112与配合斜面122相对滑动,从而向左推动贯流风叶121,使得在上底座模块110装配到位时配合孔124与电机轴1111在左右方向上对齐。后续对贯流风叶121施加作用力使其向右滑动,即可完成电机轴1111与配合孔124的插接。
配合转轴123在左右方向上延伸,配合孔124与配合转轴123同轴设置。为了保证在下模底座模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导滑斜面112能够推动贯流风叶121顺畅的向左滑动到位,本实施例中,配合斜面122与配合转轴12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处于30°至60°的范围内,作为优选的,该夹角取45°。
下底座模块120具有风道125,风道125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贯流风叶121可转动的设置于风道125内,且贯流风叶121的左右两端与风道125的左右两端分别存在间隙,贯流风叶121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沿风道125左右滑动。
请结合参阅图7及图8,图7所示为该空调器10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图7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贯流风叶121的左端凸出设置有伸出风道125的支撑转轴126,支撑转轴126上设置有转动连接件127,上底座模块110上设置有支撑件114,转动连接件127与支撑件114配合。导滑斜面112还用于在下底座模块120向上运动以靠近上底座模块110的过程中,推动贯流风叶121向左运动至转动连接件127与支撑件114上下对齐。
可以理解的是,导滑斜面112推动贯流风叶121在风道125内向左滑动,一方面实现了对配合转轴123对电机111所在位置的自动避让,另一方面实现了转动连接件127与支撑件114的自动对齐。在转动连接件127与支撑件114上下对齐的状态下,下底座模块120继续向上运动,带动转动连接件127与支撑件114自动完成配合。
支撑件114可活动的设置于上底座模块110上,支撑件114用于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转动连接件127及支撑转轴126带动贯流风叶121在风道125内左右滑动,以使贯流风叶121与电机111连接或脱离连接。
在转动连接件127与支撑件114配合完成的状态下,支撑件114实现对转动连接件127的限位,之后支撑件114在外力作用下通过转动连接件127推动贯流风叶121向右滑动至与电机轴1111插接。在电机111驱动贯流风叶121转动的过程中,在转动连接件127的作用下,支撑转轴126相对支撑件114转动。换言之,贯流风叶121的左右两端均受到支撑,保证其转动过程平稳顺畅。
本实施例中,转动连接件127为轴承,轴承套设于支撑转轴126上;支撑件114上设置有轴承座1141,轴承座1141具有朝下的装配开口1142,轴承由装配开口1142嵌入轴承座1141;导滑斜面112用于推动贯流风叶121向左运动至轴承与装配开口1142上下对齐。
实际上,为了方便轴承由装配开口1142顺利嵌入轴承座1141,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14上处于装配开口1142之外还设置有喇叭口引导结构,在上底座模块110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引导轴承顺利进入装配开口1142。
为了进一步降低空调器100的装配难度,本实施例中,下底座模块120设置有锁止开关130,锁止开关130用于在下底座模块120向上运动以靠近上底座模块110的过程中,与上底座模块110配合,以锁止上底座模块110与下底座模块120。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在将下底座模块120装配至上底座模块110的整个过程,只需要带动下底座模块120向上运动,贯流风叶121的让位以及配合均通过导滑斜面112与配合斜面122的相对滑动自动完成,不需要用户进行额外操作,大大降低了装配难度,并提升了装配效果。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100,具有装配难度低、装配效率高的特点。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底座模块(110)与下底座模块(120),所述上底座模块(110)上设置有电机(111),所述下底座模块(120)上可活动的设置有贯流风叶(121),所述电机(111)处于所述贯流风叶(121)的右端,并与所述贯流风叶(121)可拆卸连接;
所述贯流风叶(121)具有配合斜面(122),所述上底座模块(110)具有导滑斜面(112),所述导滑斜面(112)用于在所述下底座模块(120)向上运动以靠近所述上底座模块(110)的过程中,与所述配合斜面(122)贴合并相对滑动,以推动所述贯流风叶(121)向左运动至与所述电机(111)上下错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风叶(121)的右端凸出设置有配合转轴(123),所述配合转轴(123)与所述电机(111)可拆卸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机(111)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贯流风叶(121)转动,所述配合斜面(122)设置于所述配合转轴(123)上靠近所述电机(11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座模块(110)具有电机盒(113),所述电机(111)容置于所述电机盒(113)内,且所述电机(111)的电机轴(1111)伸出所述电机盒(113)与所述配合转轴(123)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滑斜面(112)设置于所述电机盒(113)的外表面上,并处于所述电机轴(1111)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斜面(122)上开设有配合孔(124),所述配合孔(124)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所述电机(111)的电机轴(1111)与所述配合孔(124)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转轴(123)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所述配合斜面(122)与所述配合转轴(12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处于30°至60°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模块(120)具有风道(125),所述风道(125)在左右方向上延伸,所述贯流风叶(121)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风道(125)内,且所述贯流风叶(121)的左右两端与所述风道(125)的左右两端分别存在间隙,所述贯流风叶(121)用于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风道(125)左右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风叶(121)的左端凸出设置有伸出所述风道(125)的支撑转轴(126),所述支撑转轴(126)上设置有转动连接件(127),所述上底座模块(110)上设置有支撑件(114),所述转动连接件(127)与所述支撑件(114)配合;
所述导滑斜面(112)还用于在所述下底座模块(120)向上运动以靠近所述上底座模块(110)的过程中,推动所述贯流风叶(121)向左运动至所述转动连接件(127)与所述支撑件(114)上下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件(127)为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支撑转轴(126)上;所述支撑件(114)上设置有轴承座(1141),所述轴承座(1141)具有朝下的装配开口(1142),所述轴承由所述装配开口(1142)嵌入所述轴承座(1141);所述导滑斜面(112)用于推动所述贯流风叶(121)向左运动至所述轴承与所述装配开口(1142)上下对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4)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上底座模块(110)上,所述支撑件(114)用于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所述转动连接件(127)及所述支撑转轴(126)带动所述贯流风叶(121)在所述风道(125)内左右滑动,以使所述贯流风叶(121)与所述电机(111)连接或脱离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座模块(120)设置有锁止开关(130),所述锁止开关(130)用于在所述下底座模块(120)向上运动以靠近所述上底座模块(110)的过程中,与所述上底座模块(110)配合,以锁止所述上底座模块(110)与所述下底座模块(1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715299.8U CN222617033U (zh) | 2024-04-09 | 2024-04-09 | 一种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715299.8U CN222617033U (zh) | 2024-04-09 | 2024-04-09 | 一种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617033U true CN222617033U (zh) | 2025-03-14 |
Family
ID=9491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715299.8U Active CN222617033U (zh) | 2024-04-09 | 2024-04-09 | 一种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617033U (zh) |
-
2024
- 2024-04-09 CN CN202420715299.8U patent/CN22261703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8137377A1 (zh) | 一种空调 | |
WO2019242250A1 (zh) | 传动组件及空调器 | |
KR102347877B1 (ko) | 에어컨 실내기 및 에어컨 | |
CN222617033U (zh) | 一种空调器 | |
WO2019047729A1 (zh) | 空调器及具有其的换热系统 | |
CN209042586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11076406B (zh) | 一种防窜动的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3514362U (zh) | 扫风组件及空调器 | |
CN220269509U (zh) | 导风板安装组件及空调器 | |
JP2007093041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20338578U (zh) | 导风板拆装组件及空调器 | |
CN210196126U (zh) | 具有弹性卡扣的风叶安装结构、风机及空调 | |
CN208804775U (zh) | 空调器的百叶组件及空调器 | |
CN220771241U (zh) | 双导风板安装机构及空调器 | |
CN219955487U (zh) | 导风板驱动机构及空调器 | |
CN219366418U (zh) | 立式电器 | |
CN215909344U (zh) | 一种储水装置及家用冷风机 | |
CN101334210B (zh) | 分体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面板的升降倾斜装置 | |
CN215597508U (zh) | 空调挂机 | |
CN221279650U (zh) | 导风机构和导风装置 | |
CN20932593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EP3722684B1 (en) |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 |
CN220269510U (zh) | 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器 | |
CN222068689U (zh) | 空调器 | |
CN221005428U (zh) | 出风面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