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601644U - 一种公头机构及应用其的圆形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头机构及应用其的圆形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601644U CN222601644U CN202421001141.0U CN202421001141U CN222601644U CN 222601644 U CN222601644 U CN 222601644U CN 202421001141 U CN202421001141 U CN 202421001141U CN 222601644 U CN222601644 U CN 2226016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le
- female seat
- insulator
- shell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8—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a separate clip or spr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86—Parallel contacts arranged about a common axi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头机构及应用其的圆形连接器,该公头机构包括公头壳体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公头壳体组件内的公头端子组件,所述公头壳体组件包括卡位件、内壳体以及套设在所述内壳体上的外壳体,所述卡位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用于对所述外壳体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公头壳体组件来保护公头端子组件,避免公头端子组件受到损坏,通过卡位件将外壳体连接在内壳体外侧,避免外壳体相对于内壳体发生周向偏移,使公头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与母座机构对准,且外壳体不会在震动等环境下产生轴向移动,与内壳体、母座机构的连接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头机构、母座机构及应用其的圆形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圆形连接器是基本结构为圆柱形、并具有圆形插合面的一类连接器,圆形结构相比任何形状都具有更高的强度;圆形连接器源起于上世纪的军事装备制造产业,后逐步延展到民用领域,为各种设备与系统提供电源、信号与数据的连接传输,目前被广泛用于军工、航空、医疗、工业等领域。
现有圆形连接器中公头机构的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容易产生相对位移,导致其与母座机构连接时不易对准,在震动等环境下长时间使用容易与母座机构脱离,导致电源、信号与数据的连接传输中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头机构,解决了现有圆形连接器中公头机构的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容易产生相对位移,导致其与母座机构连接时不易对准,在震动等环境下长时间使用容易与母座机构脱离,导致电源、信号与数据的连接传输中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与所述公头机构相配合的母座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公头机构和母座机构的圆形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公头机构,包括公头壳体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公头壳体组件内的公头端子组件,所述公头壳体组件包括卡位件、内壳体以及套设在所述内壳体上的外壳体,所述卡位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用于对所述外壳体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卡位件呈环形,所述卡位件套设在所述内壳体上,且所述卡位件靠近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周向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弹片沿所述外壳体一侧周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公头端子组件包括第一公头绝缘体、第二公头绝缘体和公头端子,所述第一公头绝缘体、第二公头绝缘体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所述公头端子穿设在所述第一公头绝缘体、第二公头绝缘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的内壁设有定位台,所述内壳体的一端设有线夹组件,所述第一公头绝缘体和第二公头绝缘体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外壁均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卡设在所述定位台和所述线夹组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母座机构,包括母座壳体和设置在所述母座壳体内的母座端子组件,所述母座端子组件包括第一母座绝缘体、第二母座绝缘体和母座端子,所述第一母座绝缘体、第二母座绝缘体设置在所述母座壳体内,所述母座端子穿设在所述第一母座绝缘体和第二母座绝缘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母座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卡环和定位凸台,所述第一母座绝缘体和所述第二母座绝缘体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外壁均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卡设在所述卡环和所述定位凸台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圆形连接器,包括上述的公头机构、上述的母座机构和快锁组件,所述公头机构中的所述公头壳体组件通过快锁组件与所述母座机构中的所述母座壳体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母座壳体上设置有卡位槽,所述公头壳体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卡位槽相配合的卡件,所述卡位槽和所述卡件构成所述快锁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台设置在所述母座壳体内靠近所述公头机构的一端,当所述卡件与所述卡位槽配合连接时,所述内壳体的端部与所述定位凸台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沿所述内壳体轴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体外部,且端部设有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公头机构通过设置公头壳体组件来保护公头端子组件,避免公头端子组件受到损坏,通过卡位件将外壳体连接在内壳体外侧,避免外壳体相对于内壳体发生周向偏移,使公头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与母座机构对准,且外壳体不会在震动等环境下产生轴向移动,与内壳体、母座机构的连接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头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公头机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母座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母座机构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形连接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形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中,1-公头机构,11-公头壳体组件,111-内壳体,1111-定位台,1112-定位槽,112-卡位件,1121-弹片,113-外壳体,1131-定位件,12-公头端子组件,121-第一公头绝缘体,1211-第一定位凸起,122-第二公头绝缘体,123-公头端子;
2-母座机构,21-母座壳体,22-母座端子组件,221-第一母座绝缘体,2211-第二定位凸起,222-第二母座绝缘体,223-母座端子,23-卡环,24-定位凸台;
3-快锁组件,31-卡位槽,32-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公头机构,包括公头壳体组件11和设置在所述公头壳体组件11内的公头端子组件12,所述公头壳体组件11包括卡位件112、内壳体111以及套设在所述内壳体111上的外壳体113,所述卡位件112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13和内壳体111之间,用于对所述外壳体113进行限位。
该公头机构通过设置公头壳体组件11来保护公头端子组件12,避免公头端子组件12受到损坏,通过内壳体111为外壳体113和公头端子组件12提供安装空间,通过卡位件112将外壳体113连接在内壳体111外侧,避免外壳体113相对于内壳体111发生周向偏移,使公头机构1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与母座机构2对准,且外壳体113不会在震动等环境下产生轴向移动,与内壳体111、母座机构2的连接稳定性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位件112呈环形,所述卡位件112套设在所述内壳体111上,且所述卡位件112靠近所述外壳体113的一侧周向设置有弹片1121,所述弹片1121与所述外壳体113的内壁相抵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片1121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弹片1121沿所述外壳体113一侧周向设置。
该实施例在使用时,将卡位件112套设在内壳体111外侧,若干个弹片1121一侧与卡位件112固定,另一端与卡位件112表面存在一定间隙,并可绕与卡位件112的连接处弹动,当外壳体113套设在内壳体111上时,弹片1121向外延伸并与外壳体113内侧抵接,对外壳体113进行限位,避免外壳体113相对于内壳体111产生轴向移动和周向偏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公头端子组件12包括第一公头绝缘体121、第二公头绝缘体122和公头端子123,所述第一公头绝缘体121、第二公头绝缘体122设置在所述内壳体111内,所述公头端子123穿设在所述第一公头绝缘体121、第二公头绝缘体122内。
公头机构1在使用时一端与母座机构2连接,另一端与线缆等结构连接,设置第一公头绝缘体121和第二公头绝缘体122能够灵活调整公头机构1两端的绝缘性能,满足不同设备、系统的使用需求。
通过设置第一公头绝缘体121和第二公头绝缘体122能使一个或多个公头端子123按照所需的位置和间距排列,且在使用中不会发生倾斜,避免多个公头端子123之间以及公头端子123与公头壳体组件11之间产生电流泄漏和串扰,保证电源、信号与数据的传输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111的内壁设有定位台1111,所述内壳体111的一端设有线夹组件,所述第一公头绝缘体121和第二公头绝缘体122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外壁均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1211,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凸起1211卡设在所述定位台1111和所述线夹组件之间。
该实施例将内壳体111的内壁向远离其轴线的方向凹陷形成定位台1111,第一公头绝缘体121外壁的第一定位凸起1211一侧与定位台1111抵接,另一侧与第二公头绝缘体122外壁的第一定位凸起1211一侧抵接,第二公头绝缘体122外壁的第一定位凸起1211的另一侧与线夹组件抵接;通过定位台1111对第一公头绝缘体121和第二公头绝缘体122的轴向位置进行限位,进而对穿设在其中的公头端子123进行限位,避免在震动等工作环境下使用时公头端子123与母座机构2脱离,保证公头机构1和母座机构2的连接稳定。
具体的,该线夹组件包括线夹和螺帽,线夹一端伸入内壳体111内,并与第二公头绝缘体122外壁的第一定位凸起1211抵接,线夹另一端周向设有若干个能向内壳体111的轴线处收缩的夹紧片,该夹紧片端部与外缘均与螺帽连接,螺帽还与内壳体111外侧螺纹连接;使用时,将螺帽与内壳体111螺纹连接,在该过程中,螺帽推动线夹端部的夹紧片向内壳体111的轴线处收缩,夹紧穿设在其中的线缆,避免线缆在外力作用下与公头端子123分离,保证电源、信号与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公头机构1上还设有防护圈,具体设置在内壳体111与线夹之间,避免水汽或灰尘等从线缆端进入圆形连接器,保证圆形连接器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母座机构,包括母座壳体21和设置在所述母座壳体21内的母座端子组件22,所述母座端子组件22包括第一母座绝缘体221、第二母座绝缘体222和母座端子223,所述第一母座绝缘体221、第二母座绝缘体222设置在所述母座壳体21内,所述母座端子223穿设在所述第一母座绝缘体221和第二母座绝缘体222内。
该实施例通过母座壳体21为第一母座绝缘体221、第二母座绝缘体222和母座端子223提供安装空间,保证母座机构2的内部零件不受损坏;通过第一母座绝缘体221和第二母座绝缘体222连接母座壳体21与母座端子223,当母座端子22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时,第一母座绝缘体221和第二母座绝缘体222能使各个母座端子223按所需的位置和间距排列,且在使用中不会发生倾斜,保证其与公头机构1中的公头端子123连接的稳定性,还能促使多个母座端子223间存在间隙,多个母座端子223之间以及母座端子223与母座壳体21之间不存在电流泄漏和串扰,保证电源、信号与数据的传输质量。
通过设置第一母座绝缘体221和第二母座绝缘体222,方便调整母座机构2两端的绝缘性能,满足不同设备、系统的使用需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母座壳体21的内壁上设有卡环23和定位凸台24,所述第一母座绝缘体221和所述第二母座绝缘体222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外壁均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2211,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211卡设在所述卡环23和所述定位凸台24之间。
该实施例通过卡环23和定位凸台24对第一母座绝缘体221和第二母座绝缘体222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在震动等使用环境下第一母座绝缘体221和第二母座绝缘体222相对母座壳体21产生轴向位移,使穿插在第一母座绝缘体221和第二母座绝缘体222内的母座端子223与公头端子123连接稳定,保证电源、信号与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母座壳体21外侧设有外螺纹,并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方便将母座壳体21安装在设备的机壳上。
母座机构2上还设有内防护圈和外防护圈,所述外防护圈设置在两个螺母之间,当母座壳体21穿设在设备机壳内时,外防护圈与设备机壳抵接;所述内防护圈设置在母座壳体21内侧,当公头机构1与母座壳体21连接时,内壳体111外侧与所述内防护圈抵接,以防止水汽、灰尘等进入,保证圆形连接器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圆形连接器,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公头机构1、实施例2所述的母座机构2和快锁组件3,所述公头机构1中的所述公头壳体组件11通过快锁组件3与所述母座机构2中的所述母座壳体21配合连接。
该圆形连接器在使用时,通过将母座端子223和公头端子123对插实现各种设备与系统中电源、信号与数据的连接传输,将母座壳体21通过快锁组件3与公头壳体组件11连接,保证母座端子223与公头端子123连接牢固,避免其在震动等工作环境下脱离导致的传输中断,保证电源、信号与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且拆装方便。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母座壳体21上设置有卡位槽31,所述公头壳体组件11上设置有与所述卡位槽31相配合的卡件32,所述卡位槽31和所述卡件32构成所述快锁组件3。
该实施例通过将卡件32撤出或卡接在卡位槽31内,实现母座壳体21与公头壳体组件11的快速拆装,避免公头端子123和母座端子223在震动等使用环境下脱离,提高公头机构1与母座机构2连接的稳定性和电源、信号与数据的传输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凸台24设置在所述母座壳体21内靠近所述公头机构1的一端,当所述卡件32与所述卡位槽31配合连接时,所述内壳体111的端部与所述定位凸台24抵靠。
该实施例通过定位凸台24对内壳体111伸入母座壳体21内的深度进行限制,保证在盲插情况下用户能准确将卡件32卡接在卡位槽31内,提高公头机构1和母座机构2的装卸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体111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沿所述内壳体111轴向延伸的定位槽1112,所述外壳体113的内壁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定位槽1112相匹配的定位件1131,所述定位件113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体113外部,且端部设有卡件32。
该实施例通过设置定位槽1112和定位件1131对外壳体113和内壳体111的周向进行限位,避免内壳体111相对外壳体113发生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母座壳体21内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内壳体111外壁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块,或所述母座壳体21的内壁设有导向块,所述内壳体111外壁设有与所述导向块相配合的导向槽;通过设置导向槽和导向块能够提高公头机构1和母座机构2对插的效率,避免盲插时公头端子123和母座端子223对插不准导致的传输质量较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母座端子223和所述公头端子123为车制的实心圆柱体结构或冲压包圆制得的空心圆柱体结构;优选地,所述母座端子223和所述公头端子123为冲压包圆制得的空心圆柱体结构。
目前常采用车制工艺制备圆柱状的母座端子223和公头端子123,该制备过程所需的设备成本高,且制备耗时较长,组装时需人工将母座端子223插入母座壳体21内、将公头端子123插入公头壳体组件11内,组装成本较高、耗时较长,但若采用机械组装,机械手夹紧母座端子223和公头端子123时会划花母座端子223和公头端子123表面,造成不必要的损耗。
本实施例通过冲压工艺在板材上制得母座端子223和公头端子123的展开件,通过包圆工艺将展开件制成空心圆柱体状的母座端子223和公头端子123,能够节约耗材,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耗时短,制备的母座端子223和公头端子123通过板材连接,在组装时,通过夹住板材连接处、转动板材,将母座端子223依次置入第一母座绝缘体221和第二母座绝缘体222内,将公头端子123依次置入第一公头绝缘体121和第二公头绝缘体122内,再将通过板材连接的各个母座端子223、公头端子123分割开来,该过程可以使用机械化操作,且不会造成任何损失,提高了组装的效率,减少了损耗。
本实施例提供的圆形连接器的使用方法具体如下:
使用时,将母座机构2中的母座壳体21穿过设备的机壳,在设备机壳两侧的母座壳体21上分别螺纹连接螺母使母座壳体21与设备机壳固定,公头机构1中的公头壳体组件11与母座壳体21连接,内壳体111端部抵接在母座壳体21内侧的定位凸台24上,外壳体113上的卡件32卡接在母座壳体21内侧的卡位槽31内,母座端子223与公头端子123对插,以实现电源、信号与数据的连接传输,该过程中,卡位槽31与卡件32拆装方便,且能保证母座机构2与公头机构1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其在震动等使用环境下脱离,保证连接传输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公头机构,包括公头壳体组件(11)和设置在所述公头壳体组件(11)内的公头端子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壳体组件(11)包括卡位件(112)、内壳体(111)以及套设在所述内壳体(111)上的外壳体(113),所述卡位件(112)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13)和内壳体(111)之间,用于对所述外壳体(113)进行限位;
所述卡位件(112)呈环形,所述卡位件(112)套设在所述内壳体(111)上,且所述卡位件(112)靠近所述外壳体(113)的一侧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弹片(1121),至少两个所述弹片(1121)与所述外壳体(113)的内壁相抵接,且至少两个所述弹片(1121)沿所述外壳体(113)一侧周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端子组件(12)包括第一公头绝缘体(121)、第二公头绝缘体(122)和公头端子(123),所述第一公头绝缘体(121)、第二公头绝缘体(122)设置在所述内壳体(111)内,所述公头端子(123)穿设在所述第一公头绝缘体(121)、第二公头绝缘体(1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11)的内壁设有定位台(1111),所述内壳体(111)的一端设有线夹组件,所述第一公头绝缘体(121)和第二公头绝缘体(122)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外壁均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1211),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凸起(1211)卡设在所述定位台(1111)和所述线夹组件之间。
4.一种圆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母座机构(2)、快锁组件(3)和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公头机构(1),所述母座机构(2)包括母座壳体(21)和设置在所述母座壳体(21)内的母座端子组件(22),所述母座端子组件(22)包括第一母座绝缘体(221)、第二母座绝缘体(222)和母座端子(223),所述第一母座绝缘体(221)、第二母座绝缘体(222)设置在所述母座壳体(21)内,所述母座端子(223)穿设在所述第一母座绝缘体(221)和第二母座绝缘体(222)内;
所述公头机构(1)中的所述公头壳体组件(11)通过快锁组件(3)与所述母座机构(2)中的所述母座壳体(21)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圆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座壳体(21)上设置有卡位槽(31),所述公头壳体组件(11)上设置有与所述卡位槽(31)相配合的卡件(32),所述卡位槽(31)和所述卡件(32)构成所述快锁组件(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圆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座壳体(21)的内壁上靠近所述公头机构(1)的一端设有定位凸台(24),当所述卡件(32)与所述卡位槽(31)配合连接时,所述内壳体(111)的端部与所述定位凸台(24)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圆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座壳体(21)的内壁上设有卡环(23),所述第一母座绝缘体(221)和所述第二母座绝缘体(222)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外壁均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2211),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211)卡设在所述卡环(23)和所述定位凸台(24)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001141.0U CN222601644U (zh) | 2024-05-10 | 2024-05-10 | 一种公头机构及应用其的圆形连接器 |
TW113205575U TWM659754U (zh) | 2024-05-10 | 2024-05-30 | 公頭機構、母座機構及應用其的圓形連接器 |
DE202024103156.3U DE202024103156U1 (de) | 2024-05-10 | 2024-06-13 | Ein Steckermechanismus, Buchsenmechanismus und deren Anwendung in einem Rundsteckerverbinder |
JP2024001950U JP3248415U (ja) | 2024-05-10 | 2024-06-14 | プラグ機構、ソケット機構及びそれらを使用した丸型コネク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001141.0U CN222601644U (zh) | 2024-05-10 | 2024-05-10 | 一种公头机构及应用其的圆形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601644U true CN222601644U (zh) | 2025-03-11 |
Family
ID=92543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001141.0U Active CN222601644U (zh) | 2024-05-10 | 2024-05-10 | 一种公头机构及应用其的圆形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3248415U (zh) |
CN (1) | CN222601644U (zh) |
DE (1) | DE202024103156U1 (zh) |
TW (1) | TWM659754U (zh) |
-
2024
- 2024-05-10 CN CN202421001141.0U patent/CN222601644U/zh active Active
- 2024-05-30 TW TW113205575U patent/TWM659754U/zh unknown
- 2024-06-13 DE DE202024103156.3U patent/DE202024103156U1/de active Active
- 2024-06-14 JP JP2024001950U patent/JP3248415U/ja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59754U (zh) | 2024-08-21 |
DE202024103156U1 (de) | 2024-08-09 |
JP3248415U (ja) | 2024-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98631B2 (en) | Connector system | |
KR102383904B1 (ko) | 상보적인 커넥터의 접촉 핀을 수용하기 위해 말단이 포크인 편평한 중앙 접촉부 및 접촉 핀을 안내하는 고체 절연체를 포함하는 rf 커넥터 | |
US20130252477A1 (en) | Electrical module housing | |
EP3815196A1 (en) | Enhanced electrical grounding of hybrid feed-through connectors | |
US10965070B2 (en) | Quick demountable high-reliability radio-frequency coaxial connector | |
CN105684227A (zh) | 具有密封基座的高速连接器 | |
US10958013B1 (en) | Waterproof connector | |
CN222601644U (zh) | 一种公头机构及应用其的圆形连接器 | |
CN113937448B (zh) | 一种直接与波珠互联的波珠波导转换器件 | |
KR101335541B1 (ko) | 초소형 동축 커넥터 | |
CN219892450U (zh) | 一种外导体组件及同轴连接器 | |
WO2019238053A1 (zh) | 天线系统 | |
EP2937950B1 (en) | Connector | |
CN110165513A (zh) | 射频连接器 | |
CN209929614U (zh) | 一种用于腔体滤波器的同轴连接器 | |
CN220585611U (zh) | 一种双触点连接器 | |
CN221176716U (zh) | 一种端子、连接装置及车辆 | |
CN217215205U (zh) | 一种天线用板后安装单芯和双芯射频连接组件 | |
CN220066155U (zh) | 一种导电弹环及其连接器 | |
CN218415261U (zh) | 一种多点接触卡口式电连接器 | |
CN118693548A (zh) | 端子组件及应用其的公头机构、母座机构和连接器 | |
CN212908449U (zh) | 一种结构紧凑式转接器 | |
CN222653229U (zh) | 一种相机配件及相机系统 | |
CN220021721U (zh) | 一种连接器及车辆 | |
CN218997254U (zh) | 双浮动式小型转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