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563851U - 会议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会议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563851U CN222563851U CN202420579136.1U CN202420579136U CN222563851U CN 222563851 U CN222563851 U CN 222563851U CN 202420579136 U CN202420579136 U CN 202420579136U CN 222563851 U CN222563851 U CN 2225638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e plate
- upper cover
- core board
- conference terminal
- terminal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会议终端设备,会议终端设备包括壳体、发声组件和芯板组件,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壳和上盖,发声组件安装于底壳与上盖围成的容纳腔内,芯板组件包括第一芯板、第二芯板和柔性电路板,第一芯板和第二芯板分设于安装座的两端,且第一芯板与上盖连接,第二芯板与底壳连接,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第一芯板电连接,另一端绕过安装座与第二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会议终端设备具有第一芯板和第二芯板两个芯板结构,拾音器和操作按键可以直接集成在第一芯板上,电源线等可以与第二芯板连接,第一芯板和第二芯板之间有柔性电路板连接,减少导线的使用,能够使内部结构简洁清晰,在进行拆装时,不用顾忌碰到导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会议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会议终端设备是一种团队沟通工具,专为团队打造的电话会议服务平台,具有多方通话功能,可以让会议不再受地域限制,随时随地召开电话会议,实现多人通话,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会议终端设备中,电源线、指示灯、按钮等通过导线连接于一个芯板上,使得内部线路复杂,不利于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会议终端设备,旨在解决内部线路复杂、不利于组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会议终端设备,所述会议终端设备包括壳体、发声组件和芯板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围成容纳腔,所述上盖上开设有拾音孔;所述发声组件包括安装座和扬声器,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扬声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扬声器的发声端朝向所述上盖设置;所述芯板组件包括第一芯板、第二芯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芯板和所述第二芯板分设于所述安装座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芯板与所述上盖连接,所述第一芯板朝向所述上盖的一侧集成有拾音器和操作按键,所述操作按键穿过所述上盖,所述拾音器正对所述拾音孔设置;所述第二芯板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扬声器与所述第二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芯板电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芯板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芯板上开设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拾音器的外周包附有减震硅胶,所述减震硅胶开设有与所述拾音孔对接的通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拾音孔位于所述限位槽的顶壁;所述减震硅胶具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卡入所述限位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芯板组件包括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包括光源、第一导光件和第二导光件,所述第一导光件贴附于所述第一芯板上,所述第二导光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光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上盖,所述光源设于所述第一导光件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芯板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壳的内周面形成台阶部,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台阶部;所述安装座具有向所述上盖凸起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扬声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上盖之间设有缓冲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芯板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芯板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芯板与所述安装座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芯板背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集成有电气元器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壳上设有支撑肋板,所述支撑肋板的顶部具有支撑面和止挡面,所述第二芯板承托于所述支撑面,所述第二芯板的边缘限位于所述止挡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具有第一芯板和第二芯板两个芯板结构,拾音器和操作按键可以直接集成在第一芯板上,电源线等可以与第二芯板连接,第一芯板和第二芯板之间有柔性电路板连接,减少导线的使用,能够使内部结构简洁清晰,在进行拆装时,不用顾忌碰到导线。并且相较于使用导线连接电气元器件和芯板,直接将电气元器件焊接集成在第一芯板和第二芯板能够使电气元器件的连接更为简便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会议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会议终端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会议终端设备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和第一芯板的连接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拾音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会议终端设备;
10、壳体;11、底壳;111、台阶部;112、支撑肋板;1121、支撑面;1122、止挡面;12、上盖;121、拾音孔;122、第一定位柱;123、限位槽;13、容纳腔;
20、发声组件;21、安装座;211、安装部;212、安装槽;22、扬声器;
30、芯板组件;31、第一芯板;311、第一定位孔;32、第二芯板;321、电气元器件;33、柔性电路板;341、操作按键;342、拾音器;35、发光结构;351、光源;352、第一导光件;353、第二导光件;
41、减震硅胶;411、安装凸起;412、通孔;51、缓冲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会议终端设备100包括壳体10、发声组件20和芯板组件30,壳体10包括底壳11和上盖12,上盖12与底壳11可拆卸连接围成容纳腔13,上盖12上开设有拾音孔121;发声组件20包括安装座21和扬声器22,安装座21固定于容纳腔13内,扬声器22安装于安装座21,扬声器22的发声端朝向上盖12设置;芯板组件30包括第一芯板31、第二芯板32和柔性电路板33,第一芯板31和第二芯板32分设于安装座21的两端,且第一芯板31与上盖12连接,第一芯板31朝向上盖12的一侧集成有拾音器342和操作按键341,操作按键341穿过上盖12,拾音器342正对拾音孔121设置;第二芯板32与底壳11连接,扬声器22与第二芯板32电连接,柔性电路板33的一端与第一芯板31电连接,另一端绕过安装座21与第二芯板32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先将第二芯板32固定于底壳11上,然后连接柔性电路板33和第二芯板32,之后将发声组件20固定在底壳11上;与此同时将第一芯板31固定在上盖12上,然后将柔性电路板33与第一芯板31连接,最后组装上盖12和底壳11,完成整个会议终端设备100的装配。
本实施例中具有第一芯板31和第二芯板32两个芯板结构,拾音器342和操作按键341可以直接集成在第一芯板31上,电源线等可以与第二芯板32连接,第一芯板31和第二芯板32之间有柔性电路板33连接,减少导线的使用,能够使内部结构简洁清晰,在进行拆装时,不用顾忌碰到导线。并且相较于使用导线连接电气元器件321和芯板,直接将电气元器件321焊接集成在第一芯板31和第二芯板32能够使电气元器件321的连接更为简便可靠。
为了进一步领域会议终端设备100的组装,柔性电路板33的两端设有连接端子,第一芯板31和第二芯板32上设有端座,通过连接端子与对应的端座插接即可完成第一芯板31和第二芯板32的电力传输和信号传输。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壳11的内周面形成台阶部111,安装座21固定于台阶部111;安装座21具有向上盖12凸起的安装部211,安装部211开设有安装槽212,扬声器22设于安装槽212内。安装槽212与扬声器22形状相适配,形成类似倒模安装的效果,抬高声场,获得更好的听感,增加声场的深度和广度,定位声场,减少因折射和反射造成的不必要的声能损失。
扬声器22可以是动圈发声单元、动铁发声单元或者静电发声单元。上盖12上设有出音孔,扬声器22的前音腔正对出音孔的位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进行设置时,安装部211的端部与所述上盖12之间存在间隙,安装部211与上盖12之间设有缓冲件51,缓冲件51可以有一定的预压缩量,使安装座21能够更稳地安装于底壳11。
请结合参阅图3至图5,为了避让安装座21的安装部211,第一芯板31为环状结构,第一芯板31设于安装部211的外围。即安装部211穿过第一芯板31的中空部分。可以理解地,第一芯板31与上盖12连接,第一芯板31的底面和内缘与安装部211之间具有间隙,并且安装部211与上盖12之间设置缓冲件51,能够吸收扬声器22发声时的震动,从而减小对第一芯板31上拾音器342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盖12设有第一定位柱122,第一芯板31上开设第一定位孔311,第一定位柱122穿过第一定位孔311。在组装上盖12和第一芯板31时,通过第一定位柱122与第一定位孔311配合确定第一芯板31的安装位置,保证操作按键341和拾音器342能够与上盖12上预留的安装空间和拾音孔121对齐。将第一芯板31按压至与上盖12抵紧,再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第一芯板31固定于上盖12。
基于上述实施例,请结合参见图6和图7,为了进一步提高音频采集效果,拾音器342的外周包附有减震硅胶41,减震硅胶41开设有与拾音孔121对接的通孔412。减震硅胶41可以降低因扬声器22产生的振动对拾音器342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拾音器342采集音频信息时的准确性。
上盖12开设有限位槽123,拾音孔121位于限位槽123的顶壁;减震硅胶41具有安装凸起411,安装凸起411卡入限位槽123内。限位槽123与安装凸起411配合进一步对拾音器342的安装位置进行单独定位,提高减震硅胶41上通孔412、上盖12上拾音孔121和拾音器342的位置精度。并且直接与减震硅胶41配合,可以防止使用过程中减震硅胶41与上盖12发生移位。
与之类似地,也可以在减震硅胶41上开设限位槽123,限位槽123位于拾音器342的外围,通过在上盖12的内壁设置安装凸起411,安装凸起411能够卡入限位槽123内对减震硅胶41和上盖12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5,芯板组件30包括发光结构35,发光结构35能够穿过上盖12起到指示灯的作用或起到装饰的作用。发光结构35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发光结构35沿安装部211的周向间隔设置。发光结构35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本申请对发光结构35的数量不做限定。发光结构35露出于上盖12的部分可以为点状、条状或环状,本申请对发光结构35露出于上盖12的部分的形状不做限定。
其中,发光结构35包括光源351、第一导光件352和第二导光件353,第一导光件352贴附于第一芯板31上,第二导光件353的一端与第一导光件352连接,另一端穿过上盖12,光源351设于第一导光件352的一侧且与第一芯板31电连接。即光源351水平出光,第一导光件352的入光面正对光源351设置,第二导光件353与第一导光件352垂直设置,通过垂直的第一导光件352和第二导光件353进行光的传导,可以使第二导光件353露出于上盖12的部分出光均匀,出光效果更加柔和。
第二导光件353的外周凸设于限位凸起,限位凸起能够与上盖12抵紧,限制第二导光件353插入上盖12的深度。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发光结构35可以不包括第一导光件352,第二导光件353的底部挖槽,光源351设于第一芯板31上并与第一芯板31电连接,第二导光件353罩在光源351上,第二导光件353底部的槽正好避让容纳光源351。光源351垂直出光,可以提高第二导光件353露出于上盖12部分的亮度和色彩艳丽度。
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用不同的发光结构35,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芯板32与安装座21间隔设置,第二芯板32背离安装座21的一侧集成有电气元器件321。第二芯板32与安装座21之间预留一定间隙,电气元器件321设于第二芯板32背离安装座21的一侧,可以避免电气元器件321与安装座21发生干涉。
电气元器件321可以通过引脚插入第二芯板32上的连接孔后焊接在一起,第二芯板32与安装座21之间的间隙可以容纳引脚。电气元器件321也可以贴附在第二芯板32表面的馈点上再进行焊接。
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芯板31和第二芯板32还可以避免芯板上集成过多的电气元器件321。
在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2,图3和图5,底壳11上设有支撑肋板112,支撑肋板112的顶部具有支撑面1121和止挡面1122,第二芯板32承托于支撑面1121,第二芯板32的边缘限位于止挡面1122。支撑面1121限位止挡第二芯板32的底板,止挡面1122限位止挡第二芯板32的边缘,从而对第二芯板32进行限位,在完成对第二芯板32的限位后,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第二芯板32固定在底壳11上。
支撑肋板1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肋板112沿第二芯板32的外缘设置。
可以理解地,也可以在第二芯板32上开设第二定位孔,在底壳11上设置第二定位柱,支撑肋板112仅起到支撑第二芯板32的作用,第二定位柱插入第二定位孔对第二芯板32进行限位。
为了提高支撑肋板112的强度,保证其支撑效果,可以在支撑肋板112的侧边设置加强肋板,并且加强肋板的顶端可以与支撑面1121齐平,从而在提高支撑肋板112强度的同时与支撑肋板112共同起到支撑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会议终端设备100摆放在桌面上,底壳11起到支撑的作用,为了提高底壳11的结构强度,可以在底壳11的内壁设置交叉布置的加强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会议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议终端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可拆卸连接围成容纳腔,所述上盖上开设有拾音孔;
发声组件,所述发声组件包括安装座和扬声器,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扬声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扬声器的发声端朝向所述上盖设置;
芯板组件,所述芯板组件包括第一芯板、第二芯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芯板和所述第二芯板分设于所述安装座的两端,且所述第一芯板与所述上盖连接,所述第一芯板朝向所述上盖的一侧集成有拾音器和操作按键,所述操作按键穿过所述上盖,所述拾音器正对所述拾音孔设置;所述第二芯板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扬声器与所述第二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芯板电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第二芯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芯板上开设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器的外周包附有减震硅胶,所述减震硅胶开设有与所述拾音孔对接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会议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拾音孔位于所述限位槽的顶壁;所述减震硅胶具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卡入所述限位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板组件包括发光结构,所述发光结构包括光源、第一导光件和第二导光件,所述第一导光件贴附于所述第一芯板上,所述第二导光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光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上盖,所述光源设于所述第一导光件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芯板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议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内周面形成台阶部,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台阶部;所述安装座具有向所述上盖凸起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扬声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会议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上盖之间设有缓冲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会议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板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芯板设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围。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会议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板与所述安装座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芯板背离所述安装座的一侧集成有电气元器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会议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有支撑肋板,所述支撑肋板的顶部具有支撑面和止挡面,所述第二芯板承托于所述支撑面,所述第二芯板的边缘限位于所述止挡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579136.1U CN222563851U (zh) | 2024-03-21 | 2024-03-21 | 会议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579136.1U CN222563851U (zh) | 2024-03-21 | 2024-03-21 | 会议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563851U true CN222563851U (zh) | 2025-03-04 |
Family
ID=94748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579136.1U Active CN222563851U (zh) | 2024-03-21 | 2024-03-21 | 会议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563851U (zh) |
-
2024
- 2024-03-21 CN CN202420579136.1U patent/CN2225638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426388U (zh) | 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 |
CN213426389U (zh) | 扬声器箱及移动终端 | |
US9992575B2 (en) | Portable speaker and assembly thereof | |
CN213028516U (zh) | 发声器件 | |
CN202190382U (zh) | 发声器件 | |
CN209897263U (zh) | 发声单体及扬声器 | |
CN222563851U (zh) | 会议终端设备 | |
CN221306103U (zh) | 一种微型扬声器 | |
CN208724160U (zh) | 蓝牙耳机 | |
CN212344026U (zh) |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 |
CN212850951U (zh) | 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 | |
CN205160728U (zh) | 一种防撞音箱 | |
CN216491044U (zh) |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212086481U (zh) | 扬声器单体、发声模组及电子终端 | |
CN212660289U (zh) | 一种组合式麦克风音箱 | |
CN213126463U (zh) | 扬声器单体、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03352747U (zh) | 一种改进型便携式音箱 | |
CN211744669U (zh) | 多功能智能音箱 | |
CN218514473U (zh) | 一种改进的麦克风 | |
CN105120408B (zh) | 耳机 | |
CN214205826U (zh) | 用于电视机上的前置音箱 | |
CN101959116A (zh) | 一种电声转换器的导电端子及组装方法 | |
CN214205824U (zh) | 具有双全频喇叭的音箱 | |
CN220493108U (zh) | 音箱及电子设备 | |
CN217116362U (zh) | 一种可组合音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