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2557997U - 排水组件及屋顶保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排水组件及屋顶保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557997U
CN222557997U CN202420947254.3U CN202420947254U CN222557997U CN 222557997 U CN222557997 U CN 222557997U CN 202420947254 U CN202420947254 U CN 202420947254U CN 222557997 U CN222557997 U CN 222557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roof
prefabricated
coiled materia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9472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才全
张乐佳
张涛
华海燕
蓝恭涛
蓝永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Ruip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Ruip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Ruip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Ruip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9472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557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557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557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排水组件及屋顶保温系统。屋顶保温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预制保温模组和防水卷材,所述预制保温模组包括多个保温板,相邻的两个所述保温板相互连接在一起,多个所述保温板的上表面共同形成导水坡面,所述导水坡面朝向所述预制保温模组的边缘方向倾斜朝下延伸;所述防水卷材铺设在所述导水坡面上。实现方便现场快速施工组装并方便后期维修。

Description

排水组件及屋顶保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板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组件及屋顶保温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楼宇等建筑物的建筑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为了建筑物的保温,通常在建筑物的上铺设保温板。其中,对于建筑物的屋顶而言,其通常在外周建设女儿墙,并且在女儿墙上开设排水孔进行排水。屋顶在做防水处理时,通常采用防水卷材,并在铺设防水卷材时,防水卷材还需要延伸至排水孔处,以达到全面防水保护。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防水卷材容易在放水孔中翘起而导致防水失效,往往出现漏水和渗水的情况发生。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提高女儿墙排水部位防水可靠性的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组件及屋顶保温系统,实现提高女儿墙排水部位防水可靠性,以提高屋顶保温系统的使用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道、压套和过滤板,所述压套插在所述排水管道中,所述过滤板设置在所述排水管道的端部并遮盖在所述压套的外侧,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
所述排水管道被配置成贯穿建筑物的女儿墙,所述压套被配置成将建筑物屋顶铺设的防水卷材所伸入到所述排水管道中的部分挤压在所述排水管道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道的截面面积沿水流流动方向逐渐缩小,所述压套的外部轮廓与所述排水管道的内部轮廓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弯折压板,所述弯折压板被配置成压在位于所述排水管道的进口位置处的所述防水卷材上。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排水管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组件还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设置在所述排水管道上,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被配置成伸入到建筑物屋顶与防水卷材之间。
进一步的,排气管沿所述排水管道内的水流流动方向倾斜朝下延伸布置。
通过在排水管道中额外配置压套,压套能够将伸入到排水管道中的防水卷材进行挤压,以使得防水卷材夹在压套和排水管道之间,以减少防水卷材发生翘起,实现提高女儿墙排水部位防水可靠性,以提高屋顶保温系统的使用可靠性。压套还可以对伸入到排水管道中的防水卷材进行保护,这样,便可以更有效的延长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屋顶保温系统,包括上述排水组件;
所述屋顶保温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预制保温模组和防水卷材,所述预制保温模组包括多个保温板,相邻的两个所述保温板相互连接在一起,多个所述保温板的上表面共同形成导水坡面,所述导水坡面朝向所述预制保温模组的边缘方向倾斜朝下延伸,所述防水卷材铺设在所述导水坡面上;
所述预制保温模组被配置成在所述保温板铺设在建筑物的屋顶后所述预制保温模组与建筑物的女儿墙之间形成排水主渠道;
所述防水卷材被配置成覆盖所述排水主渠道的表面并延伸至女儿墙的侧立面上;
所述排水主渠道与所述排水组件的排水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屋顶保温系统包括多个所述预制保温模组,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保温模组之间形成间隔;
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保温模组被配置成在铺设所述保温板铺设在建筑物的屋顶后所述间隔形成排水子渠道;
所述防水卷材还被配置成覆盖所述排水子渠道的表面,所述排水子渠道连通所述排水主渠道。
进一步的,所述女儿墙的内侧墙壁设置有上收口槽和下收口槽,所述上收口槽布置在所述下收口槽的上方;
所述防水卷材覆盖所述上收口槽和所述下收口槽。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卷材包括上层卷材和下层卷材,所述上层卷材设置在所述下层卷材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层卷材覆盖所述女儿墙并延伸至所述下收口槽,所述上层卷材延伸至所述上收口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根据建筑物的屋顶情况来预先制备至少一个预制保温模组,预制保温模组中的多个保温板将安装建筑物的屋顶进行定制化设计,使得多个保温板铺设在建筑物的屋顶上后,多个保温板的上表面对应形成倾斜的导水坡面,以满足屋顶雨水排放的要求,这样,便可以无需采用珍珠岩进行找坡,并且,由于实现预制化设计,减少工人现场裁割铺装的操作,方便现场快速施工组装;并且,由于不采用珍珠岩,当发生漏水时,雨水不会四处串水,能够精确的找到漏水点以方便后期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屋顶保温系统一实施例的施工原理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屋顶保温系统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施工原理图;
图4为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预制保温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向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屋顶保温系统又一实施例的局部施工原理图;
图8为图7中排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排水组件的爆炸图;
图10为图7中排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预制保温模组;11、保温板;12、导水坡面;13、排水盖板;14、收口板;15、排气管;131、翻边结构;141、上槽体;142、下槽体;
2、防水卷材;21、上层卷材;22、下层卷材;211、重叠部;
3、排水组件;31、排水管道;32、压套;33、过滤板;34、弯折压板;35、通气管;36、连接管;
100、建筑物;110、屋顶;120、女儿墙;121、上收口槽;122、下收口槽;101、排水主渠道;102、排水子渠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0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屋顶保温系统,其搭接形成在建筑物的屋顶并对女儿墙进行防水处理,屋顶和女儿墙上通常被防水卷材2覆盖以起到防水的作用下,并且,女儿墙的内侧通常形成有排水主渠道101,
为了提高女儿墙120排水部位处防水卷材2的铺设可靠性,屋顶保温系统还包括排水组件3;
所述排水组件3包括排水管道、压套32和过滤板33,所述压套32插在所述排水管道中,所述过滤板33设置在所述排水管道的端部并遮盖在所述压套32的外侧,所述过滤板33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
所述排水管道贯穿所述女儿墙120,所述防水卷材2还延伸至所述排水管道中并夹在所述排水管道和所述压套32之间。
具体的,排水管道在安装时将贯穿女儿墙120并连通排水主渠道101,这样,便可以使得女儿墙120内侧的水从排水管道输送至女儿墙120的外侧,进而满足屋顶110的排水要求。
而对于屋顶110铺设的防水卷材2也需要对排水管道与女儿墙120连接的部位进行防水处理。通常情况下,将排水管道安装在女儿墙120上后,再铺设防水卷材2。防水卷材2会延伸至排水管道内,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因老化而发生翘起进而导致漏水失效。而通过在排水管道内进一步的增加压套32,压套32能够将伸入到排水管道中的防水卷材2进行挤压,以使得防水卷材2夹在压套32和排水管道之间,以减少防水卷材2发生翘起。
并且,压套32还可以对伸入到排水管道中的防水卷材2进行保护,这样,便可以更有效的延长防水卷材2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道的截面面积沿水流流动方向逐渐缩小,所述压套32的外部轮廓与所述排水管道的内部轮廓匹配。
具体的,排水管道的内部和压套32的外部采用匹配的锥形轮廓设计,这样,在将压套32装入到排水管道中后,可以通过压套32将防水卷材2牢靠的挤压在排水管道的内壁上,以提高组装的可靠性。
又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33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弯折压板34,所述弯折压板34被配置成压在位于所述排水管道的进口位置处的所述防水卷材2上。
具体的,过滤板33能够对进入到排水管道中的水进行过滤处理,而过滤板33底部的弯折压板34整体呈横向布置的状态,在过滤板33装配到排水管道上后,弯折压板34能压在底部的防水卷材2上,一方面提高防水卷材2的铺设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对防水卷材2进行保护。
其中,所述过滤板33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排水管道上。例如:可以通过螺钉等方式将过滤板33安装在排水管道上,这样,可以方便后期进行维护清理。
另一个实施例中,屋顶保温系统还可以包括:
至少一个预制保温模组1,所述预制保温模组1包括多个保温板11,相邻的两个所述保温板11相互连接在一起,多个所述保温板11的上表面共同形成导水坡面12,所述导水坡面12朝向所述预制保温模组1的边缘方向倾斜朝下延伸;
防水卷材2,所述防水卷材2铺设在所述导水坡面12上。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屋顶保温系统采用预制保温模组1对建筑物100的屋顶110进行铺设以满足保温的要求,同时,再在预制保温模组1上铺设防水卷材2来达到防水的要求。
对于预制保温模组1而言,其在生产时则是按照建筑物100的屋顶110面积以及形状进行预制。这样,在实际铺装时,由于预制保温模组1是根据特定屋顶110进行预制加工,预制保温模组1能够更加匹配该屋顶110的铺装要求,从而减少工人现场进行裁割铺装的劳动强调,以减少物料的浪费。
更重要的是,采用预制保温模组1将保温板11直接铺装在建筑物100的屋顶110上,在实际施工时则无需采用珍珠岩找坡,这样,便可以避免在铺设珍珠岩的过程中,因降雨需要停工并等待珍珠岩完全干燥后再进行施工,以缩短施工的工期。并且,预制保温模组1的保温板11铺设完成且上面覆盖防水卷材2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防水卷材2局部发生漏水时,水渗透到保温板11的底部后,保温板11不会对漏水产生扩散串水的作用。这样,可以在屋内发现漏水位置的情况下便可以确定该漏水位置的顶部即出现防水卷材2的破损,就可以大大降低后期漏水维修的难度。
其中,对于保温板11而言,其可以采用常规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具有保温功能的建筑板材,在此不做限制。另外,为了方便施工,保温板11所形成的导水坡面12的表面为粗糙面,粗糙面可以通过在保温板表面涂覆水泥层来实现。在施工时,粗糙面使得防水卷材2能够更加容易且牢固的粘结在保温板11的上表面,以提高施工的质量。
而在铺设保温板11时,相邻的两个保温板11可以采用搭接的方式拼装在一起,例如,保温板11的一边缘具有上延伸部,保温板11的另一边缘具有下延伸部,相邻的两个保温板11拼装时,其中一保温板11的上延伸部搭接在另一保温板11的下延伸部上,进而实现在两个保温板11的连接部位也实现防水设计。或者,两个保温板11采用插接的方式插装在一起,例如,保温板11的一边缘具有插槽,保温板11的另一边缘具有插条,相邻的两个保温板11拼装时,其中一保温板11的插条插入到另一保温板11的插槽中,进而实现在两个保温板11的连接部位也实现防水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保温模组1被配置成在所述保温板11铺设在建筑物100的屋顶110后所述预制保温模组1与建筑物100的女儿墙120之间形成排水主渠道101;
所述防水卷材2被配置成覆盖所述排水主渠道101的表面并延伸至女儿墙120的侧立面上。
具体的,为了实现屋顶110的顺畅排水,则对于比邻建筑物100的女儿墙120的预制保温模组1将与女儿墙120之间形成排水主渠道101。在雨天,雨水落到导水坡面12上,通过导水坡面12将雨水导流至排水主渠道101中,通过排水主渠道101将雨水进行收集并最终通过下水管排出。
为了对屋顶110进行全面的防水处理,防水卷材2还需要覆盖所述排水主渠道101的表面并延伸至女儿墙120的侧立面上。
更进一步的,保温板11的厚度受受导水坡面12倾斜角度的限制不能做的太厚,对于屋顶110的面积较大的情况,通常采用多个所述预制保温模组1来铺设在建筑物100的屋顶110。具体为,所述屋顶保温系统包括多个所述预制保温模组1,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保温模组1之间形成间隔;
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保温模组1被配置成在铺设所述保温板11铺设在建筑物100的屋顶110后所述间隔形成排水子渠道102;
所述防水卷材2还被配置成覆盖所述排水子渠道102的表面。
具体的,对于面积较大的屋顶110,通常进行区域划分,在对应的区域中铺设对应的预制保温模组1,这样,既可以满足导水坡面12的坡度要求,又可以避免因面积过大导致保温板11的厚度过度的增大。而相邻的两个预制保温模组1之间将形成排水子渠道102,导水坡面12会将雨水引导流向排水子渠道102中,而多条排水子渠道102依次连接并汇流到排水主渠道101中以实现雨水的排放。
进一步的,屋顶保温系统还包括排水盖板13,所述排水盖板13的纵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排水盖板13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保温模组1之间;
所述防水卷材2还铺设在所述排水盖板13的表面上。
具体的,对于相邻的两个预制保温模组1之间形成的间隔中还设置有排水盖板13,一方面能,排水盖板13够将相邻的两个预制保温模组1进行连接和固定,另一方面,排水盖板13还可以起到定型排水子渠道102以承载铺设防水卷材2的目的,更有利于提高建筑质量。
其中,为了提高防水卷材2的铺设质量,所述排水盖板13的侧板和底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结构。另外,为了方便将排水盖板13与比邻的保温板11进行连接,所述排水盖板13的侧板设置有翻边结构 131,所述翻边结构 131搭接在比邻的所述保温板11上。
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后期女儿墙120上防水卷材2的铺设可靠性,所述女儿墙120的内侧墙壁设置有上收口槽121和下收口槽122,所述上收口槽121布置在所述下收口槽122的上方;
所述防水卷材2覆盖所述上收口槽121和所述下收口槽122。
具体的,防水卷材2覆盖屋顶110所在范围后,还需要延伸至女儿墙120的侧墙壁上,防水材覆伸入到上收口槽121和下收口槽122中进行双层连接固定,便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体的连接可靠性,减少后期使用过程中防水卷材2从女儿墙120上脱落而导致漏水。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卷材2包括上层卷材21和下层卷材22,所述上层卷材21设置在所述下层卷材22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层卷材22覆盖所述女儿墙120并延伸至所述下收口槽122,所述上层卷材21延伸至所述上收口槽121中。
具体的,为了提高防水的可靠性,可以铺设两层卷材,即上层卷材21和下层卷材22,其中下层卷材22直接铺设在预制保温模组1上并也覆盖延伸至女儿墙120上,上层卷材21铺设在下层卷材22的上方并对上层卷材21进行全面覆盖。
为此,下层卷材22的端部可以伸入到下收口槽122中进行固定,而上层卷材21的端部可以伸入到上收口槽121中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上层卷材21在所述上收口槽121的下方设置有重叠部211,所述重叠部211的内侧连接所述下收口槽122或所述下层卷材22。
具体的,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热胀冷缩的影响,防水卷材2会出现伸缩,为了确保最外侧的上层卷材21的可靠性,在铺设上层卷材21时,上层卷材21在女儿墙120的一侧形成重叠部211,重叠部211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当下层卷材22因冷缩从女儿墙120上脱落后,上层卷材21可以利用重叠部211产生缓冲,以避免上层卷材21的端部从上收口槽121中脱离出。
再进一步的,还包括收口板14,所述收口板14的纵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收口板14的侧板上设置有上槽体141和下槽体142,所述上槽体141布置在所述下槽体142的上方;
所述收口板14的侧板贴靠在所述女儿墙120上,所述上槽体141位于所述上收口槽121中,所述下槽体142位于所述下收口槽122中;
所述防水卷材2覆盖所述上槽体141和所述下槽体142。
由于建筑物100的屋顶110和女儿墙120之间因建设质量参差不齐,为了提高防水卷材2的铺设质量,可以在女儿墙120上覆盖收口板14,收口板14可以通过水泥或防水胶固定在女儿墙120上,然后,将防水卷材2铺设在收口板14外。
同样的,所述收口板14的侧板和底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结构。
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屋顶110铺设预制保温模组1后,为了满足通气的要求,通常情况下,预制保温模组1上设置有竖向布置的排气管15,所述排气管15的上端部设置有朝下弯曲的弯折出气部,所述排气管15延伸至所述保温板11的底部。而为了通气顺畅,所述排水组件3还包括通气管35,所述通气管35设置在所述排水管道上,所述通气管35上设置有连接管36,所述连接管36位于所述保温板11和建筑物100的屋顶110之间。
具体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排水管道一般在女儿墙120建设时便可安装到位,在铺设预制保温模组1和防水卷材2前,可以将通气管35上外接连接管36,连接管36延伸至屋顶110的表面,然后通过预制保温模组1遮盖在连接管36的上方。后期使用时,因屋顶110被防水卷材2覆盖住,当通气管35能够将外界气体经过连接管36引入到预制保温模组1和屋顶110之间,以满足排气管15的通风排气要求。
另外,所述排气管15沿所述排水管道内的水流流动方向倾斜朝下延伸布置。这样,便可以避免雨水经由排气管15流入到屋顶110和预制保温模组1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根据建筑物的屋顶情况来预先制备至少一个预制保温模组,预制保温模组中的多个保温板将安装建筑物的屋顶进行定制化设计,使得多个保温板铺设在建筑物的屋顶上后,多个保温板的上表面对应形成倾斜的导水坡面,以满足屋顶雨水排放的要求,这样,便可以无需采用珍珠岩进行找坡,并且,由于实现预制化设计,减少工人现场裁割铺装的操作,方便现场快速施工组装;并且,由于不采用珍珠岩,当发生漏水时,雨水不会四处串水,能够精确的找到漏水点以方便后期维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道、压套和过滤板,所述压套插在所述排水管道中,所述过滤板设置在所述排水管道的端部并遮盖在所述压套的外侧,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
所述排水管道被配置成贯穿建筑物的女儿墙,所述压套被配置成将建筑物屋顶铺设的防水卷材所伸入到所述排水管道中的部分挤压在所述排水管道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的截面面积沿水流流动方向逐渐缩小,所述压套的外部轮廓与所述排水管道的内部轮廓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弯折压板,所述弯折压板被配置成压在位于所述排水管道的进口位置处的所述防水卷材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排水管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还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设置在所述排水管道上,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被配置成伸入到建筑物屋顶与防水卷材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排气管沿所述排水管道内的水流流动方向倾斜朝下延伸布置。
7.一种屋顶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排水组件;
所述屋顶保温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预制保温模组和防水卷材,所述预制保温模组包括多个保温板,相邻的两个所述保温板相互连接在一起,多个所述保温板的上表面共同形成导水坡面,所述导水坡面朝向所述预制保温模组的边缘方向倾斜朝下延伸,所述防水卷材铺设在所述导水坡面上;
所述预制保温模组被配置成在所述保温板铺设在建筑物的屋顶后所述预制保温模组与建筑物的女儿墙之间形成排水主渠道;
所述防水卷材被配置成覆盖所述排水主渠道的表面并延伸至女儿墙的侧立面上;
所述排水主渠道与所述排水组件的排水管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屋顶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保温系统包括多个所述预制保温模组,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保温模组之间形成间隔;
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保温模组被配置成在铺设所述保温板铺设在建筑物的屋顶后所述间隔形成排水子渠道;
所述防水卷材还被配置成覆盖所述排水子渠道的表面,所述排水子渠道连通所述排水主渠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屋顶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女儿墙的内侧墙壁设置有上收口槽和下收口槽,所述上收口槽布置在所述下收口槽的上方;
所述防水卷材覆盖所述上收口槽和所述下收口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屋顶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包括上层卷材和下层卷材,所述上层卷材设置在所述下层卷材的上表面上,所述下层卷材覆盖所述女儿墙并延伸至所述下收口槽,所述上层卷材延伸至所述上收口槽中。
CN202420947254.3U 2024-05-06 2024-05-06 排水组件及屋顶保温系统 Active CN222557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947254.3U CN222557997U (zh) 2024-05-06 2024-05-06 排水组件及屋顶保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947254.3U CN222557997U (zh) 2024-05-06 2024-05-06 排水组件及屋顶保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557997U true CN222557997U (zh) 2025-03-04

Family

ID=94748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947254.3U Active CN222557997U (zh) 2024-05-06 2024-05-06 排水组件及屋顶保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557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0098C (zh) 一种保温防水屋面引气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7313560B (zh) 仿古建筑加强型防水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CN111910816A (zh) 一种具有排烟功能的金属屋顶结构及锁边焊接方法
US6883336B2 (en) Air conditioning condensation drainage system
CN222557997U (zh) 排水组件及屋顶保温系统
CN222227767U (zh) 装配式绿色屋面保温系统
US20050183346A1 (en) Air conditioning condensation drainage system
CN114135063A (zh) 一种屋顶防水结构
CN104005503B (zh) 一种平屋面模块化结构
CN212772858U (zh) 一种保温波形瓦坡屋面与女儿墙连接处节点结构
CN118273492A (zh) 装配式绿色屋面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GB2081336A (en) Insulated roof guttering and expansion joint
CN215670583U (zh) 一种房屋建筑屋面结构
CN212836300U (zh) 一种装配式钢框轻型节能复合板屋面内天沟连接结构
CN217105857U (zh) 一种女儿墙内天沟收边防渗构造
CN217500838U (zh) 一种坡瓦屋面管道井结构
CN211817501U (zh) 一种屋面檐口防水结构
CN221646189U (zh) 室外钢结构的屋面变形缝处防排水结构
CN221298411U (zh) 一种防水屋面
CN212773193U (zh) 一种装配式钢框轻型节能复合板屋面天沟连接结构
CN221646050U (zh) 一种屋面变形缝处防排水结构
CN210658889U (zh) 一种用于金属屋面点式顺坡气楼端头分水器的防水结构
CN215829842U (zh) 一种屋面清水混凝土水沟及构筑工具
CN217711415U (zh) 装配式建筑屋面预制排水系统
CN220377734U (zh) 一种混凝土风帽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