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542554U - 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 - Google Patents
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542554U CN222542554U CN202421511354.8U CN202421511354U CN222542554U CN 222542554 U CN222542554 U CN 222542554U CN 202421511354 U CN202421511354 U CN 202421511354U CN 222542554 U CN222542554 U CN 2225425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el injection
- shell
- pump
- transmission
- pu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油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包括一体相连的泵壳和传动壳,所述泵壳的壳体内部开设有两组泵压腔,且每组泵压腔的腔室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水平相对且贯通传动壳的两个制动轴,所述传动壳的壳体一侧呈对称形式导通安装有两组喷油嘴,其中一组所述制动轴的轴杆上半部设置有顶撑喷油嘴的偏心轮。本实用新型的柴油机喷油泵在装配组装时,基于泵壳、传动壳的一体相连,将其油液泵压管路与喷油嘴传动结构模块化一体组装,使其之间的联动运转更为简单、直观,取代了传统复杂传动结构并行驱动的方式,其整体占用空间更小,联动运转更为高效,节省制造成本的同时,又能够提高一体联动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油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因其扭矩大、经济性能好的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大功率高速柴油机主要配套重型汽车、大型客车、工程机械、船舶、发电机组等上。柴油发动机在工作时,进入气缸的是空气,气缸中的空气压缩到终点的时候,温度可以达到500-700℃,压力可以达到40-50个大气压,而在活塞接近上止点时,供油系统的喷油嘴以极高的压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气缸燃烧室喷射燃油,柴油形成细微的油粒,与高压高温的空气混合,可燃混合气自行燃烧,猛烈膨胀产生爆发力,推动活塞下行做功,产生大扭矩力。
柴油机的供油系统通常利用喷油泵喷液供油,其喷油泵的喷油嘴根据柴油机的缸数同步匹配设置,如双缸形式的柴油机,需匹配两组喷油嘴,将油液喷入缸内燃烧,产生爆发力,推动柴油机活塞运转。然而现有形式的柴油机油泵,其泵体与喷油嘴之间往往相隔较远,其一体联动运转往往采用复杂的传动机构并行驱动,导致喷油泵整体结构较大,一体模块化装配性能较差,组装成本较高。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柴油机喷油泵,其整体联动结构运转复杂,一体模块化装配性能较差,组装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包括一体相连的泵壳和传动壳;
所述泵壳的壳体内部开设有两组泵压腔,且每组泵压腔的腔室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水平相对且贯通传动壳的两个制动轴,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动轴的轴杆下半部设置有内置于泵压腔腔室内部的泵压齿轮;
所述传动壳的壳体一侧呈对称形式导通安装有两组喷油嘴,其中一组所述制动轴的轴杆上半部设置有顶撑喷油嘴的偏心轮;
两组所述泵压腔的腔室均导通连接有贯通传动壳的进油管路,且两组泵压腔之间通过喷油管路汇流导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组所述进油管路的管道顶端导通均安装有进油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油管路的管道底端呈对称形式开设有与两组泵压腔相导通的汇流开口,且喷油管路的管道顶端呈对称形式导通安装有两组喷油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壳的壳体底部转动连接有驱动制动轴的传动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轴的轴杆底端设置有传动齿轮,两组所述制动轴的轴杆底端呈斜对角形式设置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制动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水平相对的两个所述泵压齿轮的齿牙相互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柴油机喷油泵在装配组装时,基于泵壳、传动壳的一体相连,将其油液泵压管路与喷油嘴传动结构模块化一体组装,使其之间的联动运转更为简单、直观,取代了传统复杂传动结构并行驱动的方式,其整体占用空间更小,联动运转更为高效,节省制造成本的同时,又能够提高一体联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的第一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的第二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的底视图。
图中:1、泵壳;2、传动壳;3、喷油嘴;4、进油阀;5、喷油阀;6、喷油管路;7、制动轴;8、偏心轮;9、进油管路;10、汇流开口;11、泵压腔;12、泵压齿轮;13、传动轴;14、传动齿轮;15、制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4所示,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包括一体相连的泵壳1和传动壳2,基于泵壳1、传动壳2的一体相连,将其油液泵压管路与喷油嘴传动结构模块化一体组装,使其之间的联动运转更为简单、直观,取代了传统复杂传动结构并行驱动的方式,其整体占用空间更小,联动运转更为高效,节省制造成本。
如图2和3所示,两组泵压腔11的腔室均导通连接有贯通传动壳2的进油管路9,且两组泵压腔11之间通过喷油管路6汇流导通,两组进油管路9的管道顶端导通均安装有进油阀4,喷油管路6的管道底端呈对称形式开设有与两组泵压腔11相导通的汇流开口10,且喷油管路6的管道顶端呈对称形式导通安装有两组喷油阀5,油液通过进油阀4、进油管路9的组合,分别供给至两组泵压腔11内,利用其内部泵压齿轮12的对称旋转传动,将油液通过汇流开口10泵压推出,一体汇流至喷油管路6内,而后利用两组喷油阀5的泵压分流,供给至两组喷油嘴3内,其一体汇流而后泵压分流的形式,能够确保油压管路流通的一致性,将油液以等压形式分流排出,确保油液喷油均匀性、稳定性。
如图4所示,传动壳2的壳体一侧呈对称形式导通安装有两组喷油嘴3,其中一组制动轴7的轴杆上半部设置有顶撑喷油嘴3的偏心轮8,泵壳1的壳体底部转动连接有驱动制动轴7的传动轴13,传动轴13的轴杆底端设置有传动齿轮14,两组制动轴7的轴杆底端呈斜对角形式设置有与传动齿轮14相啮合的制动齿轮15,基于传动轴13作为驱动源,带动传动齿轮14转动,利用传动齿轮14与制动齿轮15的啮合传动,带动两组制动轴7联动运转,产生制动力,一方面推动泵压齿轮12运转,对油液泵压推送,另一方面推动偏心轮8运转,推动喷油嘴3往复开合,将油液挤压推出。
如图3所示,泵壳1的壳体内部开设有两组泵压腔11,且每组泵压腔11的腔室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水平相对且贯通传动壳2的两个制动轴7,相邻的两个制动轴7的轴杆下半部设置有内置于泵压腔11腔室内部的泵压齿轮12,水平相对的两个泵压齿轮12的齿牙相互啮合,利用泵压齿轮12的相互啮合,一方面能够作为传动部件,利用两组泵压齿轮12的啮合,推动两组制动轴7对称联动运转,另一方面能够作为负压部件,将泵压腔11内空气挤压排出,产生负压力,对油液进行负压抽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柴油机喷油泵安装使用时,基于泵壳1和传动壳2的一体组装,将其液压油路部件与喷油传动部件模块化一体组装,使其之间的联动运转更为简单、直观;
后续在喷油泵工作运转时,基于传动轴13作为驱动源,带动传动齿轮14转动,利用传动齿轮14与制动齿轮15的啮合传动,带动两组制动轴7联动运转,产生制动力,一方面利用两组制动轴7的制动传动,带动泵压齿轮12对称联动运转,作为负压部件,将泵压腔11内空气挤压排出,产生负压力,对油液进行负压抽取,将油液通过进油阀4、进油管路9的组合,分别负压抽送至两组泵压腔11内,并将油液通过汇流开口10泵压推出,一体汇流至喷油管路6内,而后利用两组喷油阀5的泵压分流,供给至两组喷油嘴3内,另一方面利用两组制动轴7的制动传动,带动偏心轮8循环转动,推动喷油嘴3往复开合,将油液挤压推出,推送其柴油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制动推力,推动柴油机活塞往复运转,继而带动柴油机运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相连的泵壳(1)和传动壳(2);
所述泵壳(1)的壳体内部开设有两组泵压腔(11),且每组泵压腔(11)的腔室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水平相对且贯通传动壳(2)的两个制动轴(7),相邻的两个所述制动轴(7)的轴杆下半部设置有内置于泵压腔(11)腔室内部的泵压齿轮(12);
所述传动壳(2)的壳体一侧呈对称形式导通安装有两组喷油嘴(3),其中一组所述制动轴(7)的轴杆上半部设置有顶撑喷油嘴(3)的偏心轮(8);
两组所述泵压腔(11)的腔室均导通连接有贯通传动壳(2)的进油管路(9),且两组泵压腔(11)之间通过喷油管路(6)汇流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进油管路(9)的管道顶端导通均安装有进油阀(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管路(6)的管道底端呈对称形式开设有与两组泵压腔(11)相导通的汇流开口(10),且喷油管路(6)的管道顶端呈对称形式导通安装有两组喷油阀(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1)的壳体底部转动连接有驱动制动轴(7)的传动轴(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3)的轴杆底端设置有传动齿轮(14),两组所述制动轴(7)的轴杆底端呈斜对角形式设置有与传动齿轮(14)相啮合的制动齿轮(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其特征在于,水平相对的两个所述泵压齿轮(12)的齿牙相互啮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511354.8U CN222542554U (zh) | 2024-06-28 | 2024-06-28 | 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511354.8U CN222542554U (zh) | 2024-06-28 | 2024-06-28 | 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542554U true CN222542554U (zh) | 2025-02-28 |
Family
ID=94721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511354.8U Active CN222542554U (zh) | 2024-06-28 | 2024-06-28 | 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542554U (zh) |
-
2024
- 2024-06-28 CN CN202421511354.8U patent/CN2225425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629371B2 (ja) | 遊星回転式流体モータ又は発動機及び圧縮機又はポンプ | |
US9920687B2 (en) | Rotary engine and rotary unit thereof | |
WO2009146626A1 (zh) | 多能源直轴混合动力发动机 | |
CN108035796A (zh) | 齿轮转子发动机 | |
US3908608A (en) | Rotary piston engine having a turbo-supercharger | |
WO2021088135A1 (zh) | 具有泽仑圆形状的腔体、流体工作装置以及发动机 | |
CN222542554U (zh) | 用在柴油机上的喷油泵 | |
CN115306541B (zh) | 独立配气缸内直燃圆周冲程内燃机和圆周冲程汽轮机 | |
CN2791259Y (zh) | 一种三角活塞转子机 | |
CN212656894U (zh) | 一种偏心双转子传动装置 | |
CN2199316Y (zh) | 叶片发动机 | |
CN101526012A (zh) | 径向作功转子发动机 | |
CN2240617Y (zh) | 等容积压力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 |
CN111305944A (zh) | 一种偏心双转子传动装置 | |
CN100393982C (zh) | 橄榄形活塞旋转增压内燃发动机 | |
CN110848027A (zh) | 一种新型无曲轴发动机 | |
CN1073746A (zh) | 间歇齿轮转子式内燃机 | |
CN210422766U (zh) | 流体能量转换装置及转子发动机 | |
CN110905656A (zh) | 一体化直线两冲程发动机 | |
NZ556418A (en) | Circular run gear wheel-piston engine | |
CN210509375U (zh) | 流体能量转换装置及转子发动机 | |
CN210460855U (zh) | 流体能量转换装置及转子发动机 | |
CN87102280A (zh) | 双偏心内轴式旋转活塞式机械 | |
CN111441865B (zh) | 旋转活塞燃气轮发动机 | |
CN111706428B (zh) | 一种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