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536084U - 一种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536084U CN222536084U CN202420288807.9U CN202420288807U CN222536084U CN 222536084 U CN222536084 U CN 222536084U CN 202420288807 U CN202420288807 U CN 202420288807U CN 222536084 U CN222536084 U CN 2225360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nding
- pressing block
- cavity
- block
- pr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1162 cor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其包括:下模座,下模座具有载料凸起,载料凸起具有支撑面以及弯折面,弯折面连接支撑面,且弯折面与支撑面互成预设角度,载料凸起还具有侧面,侧面连接弯折面与支撑面;上模座,上模座包括压料块,压料块用于压设于部分载料凸起;上模座还包括成型块,成型块包括压弯壁及翻折壁,压弯壁及翻折壁围成空腔,当上模座压设于下模座时,载料凸起进入空腔,且压料块与支撑面之间形成压料腔,压弯壁与弯折面之间形成弯折腔,翻折壁与侧面之间形成翻折腔,压料腔、弯折腔及翻折腔互相连通,冲压时,在压弯壁及翻折壁的共同作用下,即可完成芯料端部的弯折以及靠近弯折处的翻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同时具有弯折及翻边造型的支架产品进行冲压时,通常会在冲压线上分别设置弯折工位对芯料的一端进行弯折以及设置翻边工位对芯料靠近弯折处的两侧进行翻边,以使芯料能够最终成型为具有弯折及翻边造型的支架,但是,将支架的翻边以及弯折分开进行会增加模具的开发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对芯料的一端进行弯折以及对靠近弯折处的两侧进行翻边时,将弯折及翻边分别在不同的工位进行,会增加模具的开发成本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其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具有载料凸起,所述载料凸起具有支撑面以及弯折面,所述弯折面连接所述支撑面,且所述弯折面与所述支撑面互成预设角度,所述载料凸起还具有侧面,所述侧面连接所述弯折面与所述支撑面;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包括压料块,所述压料块用于压设于部分所述载料凸起;所述上模座还包括成型块,所述成型块包括压弯壁及翻折壁,所述压弯壁及所述翻折壁围成空腔,当所述上模座压设于所述下模座时,所述载料凸起进入所述空腔,且所述压料块与所述支撑面之间形成压料腔,所述压弯壁与所述弯折面之间形成弯折腔,所述翻折壁与所述侧面之间形成翻折腔,所述压料腔、所述弯折腔及所述翻折腔互相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的内顶壁面与所述翻折壁通过弧形面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有所述载料凸起,所述压料块包括第一压块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压块的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设于所述压料块靠近所述成型块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压块伸入所述空腔;所述第一压块具有压槽,所述压槽包括压设于所述支撑面的顶壁面及压设于所述侧面的侧壁面;所述第二压块包括压合面,所述压合面也压设于所述支撑面,且所述压合面连接于所述顶壁面。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块靠近所述压料块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一压块靠近所述第二压块的一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块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弹性件。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块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空腔连通,且所述穿孔内穿设有退料块,所述退料块靠近所述空腔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弹性件。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块的顶面开设有U型定位槽,所述U型定位槽与所述穿孔间隔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座开设有多个顶出孔,所述顶出孔由所述下模座远离所述压料块的一侧朝向靠近所述压料块的一侧延伸,且所述顶出孔穿透所述下模座;所述顶出孔内均安装有顶出件。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出件包括顶针及连接于所述顶针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安装于所述顶针远离所述压料块的一侧。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部分所述压料块伸入所述空腔,且所述压料块与所述弯折面间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通过设置在下模座上的载料凸起与设置在上模座上的成型块配合,使载料凸起进入成型块的空腔时,成型块以及载料凸起之间共同围成相互连通的弯折腔及翻折腔,在压料块的配合下,芯料被压设于压料块与支撑面形成的压料腔中,成型块在压设于载料凸起后,在压弯壁及翻折壁的共同作用下,即可完成芯料端部的弯折以及靠近弯折处的翻边,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将弯折及翻边分别在不同的工位进行,会增加模具的开发成本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料块压设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载料凸起;11、支撑面;12、弯折面;13、顶出孔;
2、压料块;
3、成型块;31、压弯壁;32、穿孔;
4、底座;
5、第一翻折;
6、芯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对芯料的一端进行弯折以及对靠近弯折处的两侧进行翻边时,将弯折及翻边分别在不同的工位进行,会增加模具的开发成本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1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其可以包括:下模座,下模座可以固定在冲压机的底座4,所述下模座具有载料凸起1,所述载料凸起1具有支撑面11以及弯折面12,支撑面11也即用于支撑芯料6的一侧,所述弯折面12连接所述支撑面11,且所述弯折面12与所述支撑面11互成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根据成型的支架的角度确定,所述载料凸起1还具有侧面,所述侧面连接所述弯折面12与所述支撑面11;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包括压料块2,所述压料块2用于压设于部分所述载料凸起1,在冲压操作时,芯料6压设在压料块2及载料凸起1之间。
此外,所述上模座还包括成型块3,所述成型块3包括压弯壁31及翻折壁,所述压弯壁31及所述翻折壁围成空腔,翻折壁可以设置在压弯壁31的相对两侧,使最终成型的支架的两侧均进行翻折,翻折壁也可以设置在压弯壁31的一侧,仅对支架的一侧进行翻折,当所述上模座压设于所述下模座时,所述载料凸起1进入所述空腔,且所述压料块2与所述支撑面11之间形成压料腔,所述压弯壁31与所述弯折面12之间形成弯折腔,所述翻折壁与所述侧面之间形成翻折腔,也即,在成型块3的空腔内,载料凸起1伸入空腔后,载料凸起1的各面分别与围成空腔的压弯壁31及翻折壁配合,共同围成形成支架所需的各个腔,所述压料腔、所述弯折腔及所述翻折腔互相连通,压料腔、弯折腔及翻折腔相互连通可以使得最终压成的支架是一体的。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在下模座上的载料凸起1与设置在上模座上的成型块3配合,使载料凸起1进入成型块3的空腔时,成型块3以及载料凸起1之间共同围成相互连通的弯折腔及翻折腔,且压料腔与弯折腔及翻折腔也均连接,在压料块2的配合下,芯料6被压设于压料块2与支撑面11形成的压料腔中芯料6,成型块3在压设于载料凸起1后,在压弯壁及翻折壁的共同作用下,以及通过采用压料腔压住芯料6的部分,即可完成芯料6端部的弯折以及靠近弯折处的翻边,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面11及弯折面12之间的夹角为90°,则此时压料腔所在的平面与弯折腔所在的平面之间也具有90°的夹角,以使产品支架中的弯折处的角度能确定,通过载料凸起1与成型块3的配合,可以使芯料6通过一个模具即能实现弯折及翻边,该设置在减少模具的开发成本的同时还可以节省流水线上的工位,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将弯折及翻边分别在不同的工位进行,会增加模具的开发成本的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内顶壁面与所述翻折壁通过弧形面连接,则此时载料凸起1中的支撑面11及弯折面12之间也通过一个弧形的面连接,该设置方式可以使得最终成型的产品支架的弯折处为弧形弯折,使支架在最终使用时能增强安全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座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的顶面固定有所述载料凸起1,优选的,载料凸起1的支撑面11为倾斜面,也即支撑面11远离弯折面12的一端与支撑面11靠近弯折面12的一端与底座4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均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面11远离弯折面12的一端与底座4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撑面11靠近弯折面12的一端与底座4的顶面之间的距离,由于支撑面11及弯折面12之间的夹角为90°,则此时弯折面12与底座4的顶面之间的夹角则为锐角,冲压时,成型块3自上而下运动时,由于弯折面12与底座4的顶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此处成型块3的底面与弯折面12之间则为钝角,由于芯料6被压设成支架时,靠近弯折面12的两侧均需被翻折,在芯料6中,将靠近弯折面12一端的芯料6看作第一料,第一料的部分与弯折面12贴合,第一料的两侧则朝向载料凸起1的侧面进行翻折,将弯折面12与底座4的顶面之间的夹角设为锐角,可以使得芯料6放置于载料凸起1时,成型块3可以自上而下将第一料压向载料凸起1的侧面,所述压料块2包括第一压块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压块的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设于所述压料块2靠近所述成型块3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压块伸入所述空腔,也即第二压块朝向弯折面12的一侧靠近,使压料块2在工作时能尽可能的压住芯料6的更大面积,进一步减少芯料6在冲压时翘边的可能性;所述第一压块具有压槽,所述压槽包括压设于所述支撑面11的顶壁面及压设于所述侧面的侧壁面,也即,在本实施例中,芯料6在被放置在支撑面11上之前,在远离弯折壁的一端,芯料6的两侧即完成了一次翻折,在第一压块中设置压槽可以使第一压块在压合芯料6时,将芯料6初步已经完成了翻折的两侧也进行压合,增强芯料6在载料凸起1上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压块包括压合面,所述压合面也压设于所述支撑面11,且所述压合面连接于所述顶壁面,在顶壁面与压合面的共同作用下,芯料6放置在支撑面11后,尽可能大的面积被压住,增强冲压过程中,芯料6的稳定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成型块3靠近所述压料块2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一压块靠近所述第二压块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块可以用于与支撑面11配合将芯料6压住,第二压块可以仅位于载料凸起1的顶面,载料凸起1的侧面则可以与第二压块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产品支架的两侧,均分别具有连续的翻折边,第一压块具有与载料凸起1的侧面配合的侧壁面,成型块3的一侧与第一压块贴合,可以使成型块3的翻折壁的部分侧面与侧壁面能共同将芯料6两侧的连续翻边共同压合,使芯料6两侧的连续翻边在压料块2及成型块3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几乎全部被压合住,优选的,芯料6在被放置在支撑面11上之前,参见图3所示,在远离弯折壁的一端,芯料6的两侧即完成了一次翻折,此时可以将该翻折视为第一翻折5,则第一翻折5沿载料凸起1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压块的侧壁面沿载料凸起1长度方向的长度,该设置方式可以使第一翻折5被侧壁面不完全压合,在成型块3将芯料6进行压合时,翻折壁的部分侧面通过未被侧壁面压合的第一翻折5实现导向,可以有效减少芯料6被冲压时,两侧的翘边情况,增强冲压时产品的合格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成型块3靠近所述底座4的一侧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可以是弹簧,可以吸收冲压时的冲击和振动,提高冲压模具的抗疲劳性能。
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成型块3开设有穿孔32,所述穿孔32与所述空腔连通,且所述穿孔32内穿设有退料块,穿孔32的周侧可以具有侧围壁,其中,一侧的侧围壁朝向穿孔32的轴线放线凸伸出凸块,退料块可以放置在该凸块上防止其坠出穿孔32,所述退料块靠近所述空腔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也可以是弹簧,有效减少在退料过程中退料块损伤支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成型块3的顶面开设有U型定位槽,所述U型定位槽与所述穿孔32间隔设置,间隔设置可以有效避免U型定位槽与穿孔32之间相互影响,成型块3的多个角的位置可以设有螺栓孔,成型块3通过穿设于螺栓孔的螺栓与冲压机的输出端固定,螺栓固定的精准度通常较低,则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成型块3的顶面设置U型定位槽,在冲压机的输出端则具有与U型定位槽配合的U型定位块,U型定位块与U型定位槽实现成型块3较为精准的定位。优选的,U型定位槽开设有多个,多个U型定位槽均与穿孔32间隔设置,且多个U型定位槽沿对称开设于成型块3的顶面,以进一步更加精准的定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模座开设有多个顶出孔13,所述顶出孔13由所述下模座远离所述压料块2的一侧朝向靠近所述压料块2的一侧延伸,且所述顶出孔13穿透所述下模座,也即,下模座中沿高度方向有多个自上而下开设的顶出孔13;所述顶出孔13内均安装有顶出件,芯料6被冲压成型成支架后,可以通过顶出件被顶出载料凸起1,使已经完成冲压的支架可以直接被顶出后再通过其他移动设备自动挪动,将载料凸起1空出便于下一个芯料6放置于其上再被冲压,减少人工操作及加快冲压进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出件包括顶针及连接于所述顶针的第三弹性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也设置为弹簧,所述第三弹性件安装于所述顶针远离所述压料块2的一侧,也即,顶针固定在弹簧的顶面,当压料块2压设于芯料6及载料凸起1后,弹簧被压缩;当支架冲压完成后,压料块2抬起,此时被压缩的弹簧具有恢复的力,可以将顶针向上顶起从而使支架远离载料凸起1。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顶出件还可以是设置为其他具有顶出性能的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部分所述压料块2伸入所述空腔,且所述压料块2与所述弯折面12间隔设置,也即,压料块2尽可能的靠近弯折面12将芯料6压住,可以有效防止冲压过程中芯料6翘起,且压料块2与弯折面12间隔设置可以减少冲压过程中压料块2对冲压结果的影响。
冲压模具的使用过程为,将一端已经具有第一翻折5的芯料6放置在载料凸起1上,将压料块2下压,使压料块2将芯料6限位固定,此后再将成型块3向下压,使芯料6冲压成型成支架,支架成型后,成型块3与压料块2抬起,成型块3抬起的过程中,利用压块压住退料块,并将退料块压入穿孔32中,使退料块能辅助退料,压料块2远离支架后,顶针通过弹簧将支架顶起,使支架远离载料凸起1。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具有载料凸起(1),所述载料凸起(1)具有支撑面(11)以及弯折面(12),所述弯折面(12)连接所述支撑面(11),且所述弯折面(12)与所述支撑面(11)互成预设角度,所述载料凸起(1)还具有侧面,所述侧面连接所述弯折面(12)与所述支撑面(11);
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包括压料块(2),所述压料块(2)用于压设于部分所述载料凸起(1);
所述上模座还包括成型块(3),所述成型块(3)包括压弯壁(31)及翻折壁,所述压弯壁(31)及所述翻折壁围成空腔,当所述上模座压设于所述下模座时,所述载料凸起(1)进入所述空腔,且所述压料块(2)与所述支撑面(11)之间形成压料腔,所述压弯壁(31)与所述弯折面(12)之间形成弯折腔,所述翻折壁与所述侧面之间形成翻折腔,所述压料腔、所述弯折腔及所述翻折腔互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的内顶壁面与所述翻折壁通过弧形面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座包括底座(4),所述底座(4)的顶面固定有所述载料凸起(1),所述压料块(2)包括第一压块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压块的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设于所述压料块(2)靠近所述成型块(3)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压块伸入所述空腔;
所述第一压块具有压槽,所述压槽包括压设于所述支撑面(11)的顶壁面及压设于所述侧面的侧壁面;
所述第二压块包括压合面,所述压合面也压设于所述支撑面(11),且所述压合面连接于所述顶壁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块(3)靠近所述压料块(2)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一压块靠近所述第二压块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块(3)靠近所述底座(4)的一侧设有第一弹性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块(3)开设有穿孔(32),所述穿孔(32)与所述空腔连通,且所述穿孔(32)内穿设有退料块,所述退料块靠近所述空腔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弹性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块(3)的顶面开设有U型定位槽,所述U型定位槽与所述穿孔(32)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座开设有多个顶出孔(13),所述顶出孔(13)由所述下模座远离所述压料块(2)的一侧朝向靠近所述压料块(2)的一侧延伸,且所述顶出孔(13)穿透所述下模座;
所述顶出孔(13)内均安装有顶出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出件包括顶针及连接于所述顶针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安装于所述顶针远离所述压料块(2)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部分所述压料块(2)伸入所述空腔,且所述压料块(2)与所述弯折面(12)间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88807.9U CN222536084U (zh) | 2024-02-06 | 2024-02-06 | 一种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88807.9U CN222536084U (zh) | 2024-02-06 | 2024-02-06 | 一种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536084U true CN222536084U (zh) | 2025-02-28 |
Family
ID=94720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288807.9U Active CN222536084U (zh) | 2024-02-06 | 2024-02-06 | 一种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536084U (zh) |
-
2024
- 2024-02-06 CN CN202420288807.9U patent/CN2225360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93397B (zh) | 汽车角板料片连续冲压模具 | |
CN222536084U (zh) | 一种弯折一体的冲压模具 | |
CN210614857U (zh) | 一种挡板冲孔翻边模具 | |
CN219649748U (zh) | 一种手机中框的复合式压合治具 | |
CN210907672U (zh) | 顶盖切断翻边整形复合模具 | |
CN218693120U (zh) | 汽车隔热罩上唇形金属盖的冲压模具 | |
CN210877138U (zh) | 一种便于脱料的冲压模具滑块机构 | |
CN212857378U (zh) | 一种复杂弯曲件的成形模具 | |
CN213613646U (zh) | 一种用于冲压锁具五金件的连续模 | |
JP3816319B2 (ja) | プレス型構造 | |
CN211637979U (zh) | 一种冲压半切整平模及冲压机 | |
CN213613637U (zh) | 一种汽车底盘冲压零件双活动折弯成型模具 | |
CN210936727U (zh) | 一种隔热罩局部拉伸模具 | |
CN212329382U (zh) | 一种箱包边框快速成型模具 | |
CN209792371U (zh) | 一种钣金件冲压模具 | |
CN219483910U (zh) | 一种膨胀件垫板冲孔专用模具 | |
CN211386527U (zh) | 一种加工薄板小孔工件的冲裁模具 | |
CN219541478U (zh) | 一种电源盖板冲压模具 | |
CN220760761U (zh) | 一种电池防爆片冲压组合模具 | |
CN221754510U (zh) | 一种用于弧形弯折导轨折弯的模具 | |
KR100746596B1 (ko) | 종이용기 성형장치 | |
CN219401832U (zh) | 一种热成型材料弯折装置 | |
CN215845101U (zh) | 一种生产卷边钮扣的装置 | |
CN218775497U (zh) | 一种汽车前端支架连接底板的冲孔成型模具 | |
CN211052285U (zh) | 一种冲压成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