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533882U - 混氧治疗系统 - Google Patents
混氧治疗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533882U CN222533882U CN202123422870.2U CN202123422870U CN222533882U CN 222533882 U CN222533882 U CN 222533882U CN 202123422870 U CN202123422870 U CN 202123422870U CN 222533882 U CN222533882 U CN 2225338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xygen
- patient
- ventilation
- oxygenerator
- storage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气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氧治疗系统,包括制氧机(1)以及分别与该制氧机(1)的出氧口连接的氧气储存罐(2)和通气治疗设备(3),以能够通过该通气治疗设备(3)向患者(4)输送空氧混合物,并在所述患者(4)呼气时将由所述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储存于所述氧气储存罐(2)中。该混氧治疗系统在制氧机的出氧口连接有氧气储存罐,在患者吸气时可以通过通气治疗设备输送温湿空氧混合物,并在患者呼气时将制氧机产生的氧气储存于氧气储存罐中,这些储存的氧气可以在患者吸气时一并输送给患者,有利于提升供给患者的氧流量,改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气治疗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混氧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利用制氧机、呼吸机等通气治疗设备向呼吸衰竭患者提供维持呼吸和保证通气的氧气或空气,在挽救和延长病人生命、进行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将制氧机的出氧口连接患者进行氧疗,由制氧机持续不断地向患者供应呼吸所需的氧气。
然而,现有制氧机通常通过吸氧管连接患者鼻腔,在患者的整个呼吸过程(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均输出恒定流量的氧气。而在患者呼气过程中并不需要氧气供给,此时如果利用制氧机持续供氧,氧气将会通过吸氧管向外逸散,这造成了氧气的大量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制氧机在使用过程中氧气被大量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混氧治疗系统,该混氧治疗系统能够在患者吸气时向患者输送所需的呼吸气体,在患者呼气时将制氧机产生的氧气保存起来,以避免浪费氧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混氧治疗系统,包括制氧机以及分别与该制氧机的出氧口连接的氧气储存罐和通气治疗设备,以能够通过该通气治疗设备向患者输送空氧混合物,并在所述患者呼气时将由所述制氧机产生的氧气储存于所述氧气储存罐中。
优选地,所述制氧机与所述氧气储存罐之间的气体通路上设有正向出气口朝向该氧气储存罐的第一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氧气储存罐具有连接至所述制氧机的出氧口的进气口和连接至所述通气治疗设备的出气口,该通气治疗设备能够接收来自所述氧气储存罐的氧气以向所述患者输送空氧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制氧机的连接至所述通气治疗设备的通气管路与所述氧气储存罐通过共用的端口连接至所述制氧机的出氧口。
优选地,所述制氧机的连接至所述通气治疗设备的通气管路与所述氧气储存罐通过共用的端口连接至所述通气治疗设备的供氧口。
优选地,所述制氧机的连接至所述通气治疗设备的通气管路的与所述氧气储存罐并联的部分设有正向出气口朝向所述通气治疗设备的第二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制氧机的连接至所述通气治疗设备的气体通路上设有通断开关,以在该通断开关处于打开状态下向所述患者输送空氧混合物,并在处于关闭状态下将由所述制氧机产生的氧气储存于所述氧气储存罐中。
优选地,所述通气治疗设备具有用于感应所述患者的呼吸状态的呼吸状态传感器,所述通断开关信号连接于该呼吸状态传感器,以在该呼吸状态传感器感应到所述患者呼气时使得所述通断开关切换为所述关闭状态。
优选地,所述呼吸状态传感器为设于所述通气治疗设备的连通所述患者的输送通路上的气体压力传感器或气体流量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制氧机设置为能够通过所述出氧口输出恒定流量的氧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制氧机的出氧口连接有氧气储存罐,在患者吸气时可以通过通气治疗设备输送温湿空氧混合物,并在患者呼气时将制氧机产生的氧气储存于氧气储存罐中,这些储存的氧气可以在患者吸气时一并输送给患者,有利于提升供给患者的氧流量,改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混氧治疗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制氧机;2-氧气储存罐;3-通气治疗设备;4-患者;5-第一单向阀;6- 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混氧治疗系统,包括制氧机1、氧气储存罐2和通气治疗设备3,其中,氧气储存罐2和通气治疗设备3分别连接至制氧机1的出氧口,以分别能够接收由该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氧气储存管2可以集成设置于制氧机1中,或相对该制氧机1和通气治疗设备3单独设置。该通气治疗设备3可以为呼吸机或高流量湿化氧疗仪,以具有湿化罐,由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可通过该湿化罐加温加湿后输送给患者4。另外,该通气治疗设备3自身可从外部空间吸收空气,并将该空气加温加湿后与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混合,形成空氧混合物一同输送给患者,进行混氧治疗。
由此,患者4可以通过连接通气治疗设备3的呼吸面罩、鼻氧管等获得呼吸所需的气体。例如,当仅通气治疗设备3工作时,该通气治疗设备3向患者4输送适宜湿度和温度的空气;当制氧机1和通气治疗设备3同时工作时,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供入通气治疗设备3,与该通气治疗设备3从外部空间吸收的空气混合并加温加湿后输送给患者4。
为了避免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被浪费,可以使得该制氧机1的出氧口仅在患者4吸气过程中连通通气治疗设备3,而在患者4呼气过程中连通氧气储存罐2。由此,可以将制氧机1在患者4呼气过程中产生的多余氧气储存于氧气储存罐2中,这些储存的氧气可以在患者4吸气时与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一并输送给患者4,由此可以在患者4吸气时提供充分的氧流量,相比于仅依赖制氧机1产生的恒定的氧流量,不仅可以避免氧气浪费,还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尽管在图示优选实施方式中将氧气储存罐2连接至通气治疗设备3,以能够在患者4吸气时将储存的氧气输送给患者4,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例如,在未将氧气储存罐2连接至通气治疗设备3的情形下,制氧机1在患者4呼气过程中产生并储存于氧气储存罐2中的氧气也可以用作他用,同样可以达到避免氧气浪费的目的。
为了实现良好的混氧治疗控制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混氧治疗系统中可以设置适当的检测、控制部件,以在适当的时机控制制氧机1、氧气储存罐2 和通气治疗设备3之间的连通关系。
在图示优选实施方式中,制氧机1与氧气储存罐2之间的气体通路上可以设有正向出气口朝向该氧气储存罐2的第一单向阀5,由此避免该氧气储存罐2内的氧气因压力过高而倒流回制氧机1。可以理解的是,此处及以下所述的正向出气口,是指单向阀正向打开时的出气口,即当该单向阀在其两压力差作用下打开时的出气口,而当该出气口一端压力较大时则反向截止。设置单向阀可有利于患者呼吸比过高时的使用可靠性,避免因患者呼气时间远大于吸气时间导致的氧气倒流。
在本实用新型的混氧治疗系统中,氧气储存罐2可以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进气口连接制氧机1的出氧口,出气口连接至通气治疗设备3,由此一方面能够由进气口接收来自制氧机1的氧气,另一方面能够将储存的氧气通过出气口输送至通气治疗设备3。通过这种设置,在患者4吸气过程中,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和氧气储存罐2储存的氧气可以一起输送给患者4,此时产生的氧流量会大于仅由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氧流量会有显著的提升,从而便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在其他替代方案中,氧气储存罐2也可以利用共用的端口连接制氧机1和通气治疗设备3,并通过阀门控制为使得该端口选择性连通制氧机1和通气治疗设备3中的任一者,实现氧气的储存和供应控制。
为了能够在现有制氧机和通气治疗设备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混氧治疗系统,可以在制氧机1与通气治疗设备3之间设置并联的气体流路,并在两端分别通过共用的端口与该制氧机1和通气治疗设备3对应连接,其中一条气体流路上设置有氧气储存罐2。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制氧机1的出氧口通过通气管路连接至通气治疗设备3,该通气管路与氧气储存罐2并联布置,并在一端通过共用的端口连接至制氧机1的出氧口;相应地,在另一端通过共用的端口连接至通气治疗设备3的供氧口,以能够由制氧机1和氧气储存罐2向该通气治疗设备3供入氧气。
在此情形下,氧气储存罐2输出的氧气可能通过通气管路回流至制氧机 1的出氧口。为此,可以在制氧机1的连接至通气治疗设备3的通气管路的与氧气储存罐2并联的部分设有正向出气口朝向通气治疗设备3的第二单向阀6,该第二单向阀2仅允许气体从制氧机1向通气治疗设备3方向流动,而反向截止。
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适时截断制氧机1与通气治疗设备3的连通关系,以在患者4呼气过程中使得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进入氧气储存罐2。为此,可以在制氧机1的连接至通气治疗设备3的气体通路上设置通断开关,以在该通断开关处于打开状态下向患者4输送空氧混合物,并在处于关闭状态下将由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储存于氧气储存罐2中。在图示优选实施方式中,通断开关可以设置于靠近通气治疗设备3的供氧口的位置,由此可以同时控制相互并联的通气管路与通气治疗设备3的连通关系,从而在患者4吸气时同时由制氧机1和氧气储存罐2向患者供应氧气,呼气时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进入氧气储存罐2储存。此处所述通断开关可以为比例阀等控制元件,也可以为普通的开关器件。
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混氧治疗系统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呼吸状态控制制氧机1与氧气储存罐2、通气治疗设备3的彼此连通关系。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在通气治疗设备3中设置用于感应患者4的呼吸状态的呼吸状态传感器,并使得通断开关信号连接于该呼吸状态传感器,由此,当该呼吸状态传感器感应到患者4呼气时,使得通断开关切换为关闭状态,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进入氧气储存罐2储存;当感应到患者4吸气时,使得通断开关切换为打开状态,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以及氧气储存罐2储存)被输送至通气治疗设备3,进而输送至患者4。
呼吸状态传感器可以设于通气治疗设备3的连通患者4的输送通路上,如湿化罐内、通气管路上等,其具体可以选择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或气体流量传感器,以在患者4的不同呼吸状态下呈现不同的波形变化,并作为控制制氧机1与通气治疗设备3之间的气体通路上的通断开关的通断状态的依据。
制氧机1直接连接患者4供氧方式比较单一,并不会随着患者4的呼吸而通氧和断氧,从而造成了氧气大量的浪费,且通常仅能以恒定流量输出氧气。本实用新型将制氧机1和通气治疗设备3进行结合,中间再装有氧气储存罐2,能够将浪费的氧气保存起来,也间接提升了患者4吸气时的氧气流量,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混氧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氧机(1)以及分别与该制氧机(1)的出氧口连接的氧气储存罐(2)和通气治疗设备(3),以能够通过该通气治疗设备(3)向患者(4)输送空氧混合物,并在所述患者(4)呼气时将由所述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储存于所述氧气储存罐(2)中,所述制氧机(1)的连接至所述通气治疗设备(3)的气体通路上设有通断开关,以在该通断开关处于打开状态下向所述患者(4)输送空氧混合物,并在处于关闭状态下将由所述制氧机(1)产生的氧气储存于所述氧气储存罐(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氧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1)与所述氧气储存罐(2)之间的气体通路上设有正向出气口朝向该氧气储存罐(2)的第一单向阀(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氧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储存罐(2)具有连接至所述制氧机(1)的出氧口的进气口和连接至所述通气治疗设备(3)的出气口,该通气治疗设备(3)能够接收来自所述氧气储存罐(2)的氧气以向所述患者(4)输送空氧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氧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1)连接至所述通气治疗设备(3)的通气管路与所述氧气储存罐(2)通过共用的端口连接至所述制氧机(1)的出氧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氧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1)连接至所述通气治疗设备(3)的通气管路与所述氧气储存罐(2)通过共用的端口连接至所述通气治疗设备(3)的供氧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氧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1)的连接至所述通气治疗设备(3)的通气管路与所述氧气储存罐(2)并联的部分设有正向出气口朝向所述通气治疗设备(3)的第二单向阀(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氧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治疗设备(3)具有用于感应所述患者(4)的呼吸状态的呼吸状态传感器,所述通断开关信号连接于该呼吸状态传感器,以在该呼吸状态传感器感应到所述患者(4)呼气时使得所述通断开关切换为所述关闭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氧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状态传感器为设于所述通气治疗设备(3)的连通所述患者(4)的输送通路上的气体压力传感器或气体流量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氧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机(1)设置为能够通过所述出氧口输出恒定流量的氧气。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22870.2U CN222533882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混氧治疗系统 |
CN202280085967.7A CN119031951A (zh) | 2021-12-31 | 2022-12-23 | 通气治疗的系统和方法 |
EP22914577.6A EP4456960A1 (en) | 2021-12-31 | 2022-12-23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ntilatory treatment |
PCT/CN2022/141639 WO2023125323A1 (en) | 2021-12-31 | 2022-12-23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ntilatory treatment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22870.2U CN222533882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混氧治疗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533882U true CN222533882U (zh) | 2025-02-28 |
Family
ID=94728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422870.2U Active CN222533882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混氧治疗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533882U (zh)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23422870.2U patent/CN2225338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667963B2 (en) | Ventilator circuit for oxygen generating system | |
EP1001824B1 (en) | Tracheal gas insufflation delivery system for respiration equipment | |
CN109069782B (zh) | 一种麻醉机及系统 | |
US7992555B2 (en) | Anesthesia ventilator system including manual ventilation | |
US4596247A (en) | Respirator | |
JP6371387B2 (ja) | バイパスを有するガス流転換要素 | |
JP2000051360A (ja) | 呼吸補助装置 | |
CN114828925A (zh) | 医用通气系统 | |
CN222533882U (zh) | 混氧治疗系统 | |
CN221535245U (zh) | 一种存储式雾化吸入器 | |
CN215309459U (zh) | 麻醉机气路系统及麻醉机 | |
CN218075936U (zh) | 呼吸机 | |
CN217040993U (zh) | 一种呼吸麻醉机 | |
CN211658978U (zh) | 一种呼吸机 | |
CN221470617U (zh) | 呼吸回路结构和麻醉机 | |
JP2879540B2 (ja) | 肺血流量の調節装置 | |
CN213911880U (zh) | 一种氧气湿化面罩 | |
CN221181271U (zh) | 呼吸机系统及呼吸机 | |
CN214970617U (zh) | 一种麻药挥发型呼吸麻醉机 | |
CN213347340U (zh) | 一种新型儿科呼吸装置 | |
JPWO2019200459A5 (zh) | ||
JP2000102617A (ja) | 陽圧式人工呼吸補助装置 | |
CN222033284U (zh) | 一种呼吸机气路及呼吸机 | |
CN219231098U (zh) | 呼吸面罩 | |
CN213491277U (zh) | 氧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