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502472U - 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和电动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和电动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502472U CN222502472U CN202420743469.3U CN202420743469U CN222502472U CN 222502472 U CN222502472 U CN 222502472U CN 202420743469 U CN202420743469 U CN 202420743469U CN 222502472 U CN222502472 U CN 2225024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 wheel
- movable
- driven wheel
- dr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和电动操作装置,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包括驱动轮、导向板、活动轴、活动惰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轮用于与驱动机构配合接收驱动力,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转动设置,所述活动惰轮与活动轴连接,所述导向板设有活动槽,活动轴插入活动槽内,所述活动惰轮转动设置且与活动轴一起能够沿活动槽向靠近从动轮和远离从动轮的方向移动,所述驱动轮与活动惰轮连接,带动活动惰轮沿相反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转动,所述驱动轮驱动活动惰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活动惰轮和活动轴靠近从动轮移动,使活动惰轮与从动轮啮合并带动从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驱动活动惰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带动活动轴远离从动轮移动,使活动惰轮与从动轮分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和电动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力设备智能化的发展,电力设备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逐步实现遥控、遥信、遥测等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功能。作为开关柜的关键元件,断路器需要能满足远程操作模式。
但是,目前低压行业电动操作机构,结构大部分均使用棘轮结构实现单向传动,传递的力与传动方向的方向相反时,棘爪与棘轮不传动,只有当传递的力与传动方向的方向相同时,棘轮和棘爪才会运动实现咬合传动,但是这样的传动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且承载能力有限,在运转过程中,棘轮和棘爪的配合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及造成较大的磨损,导致断路器等开关电器无法正常分合闸,存在可靠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和电动操作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其包括驱动轮、导向板、活动轴、活动惰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轮用于与驱动机构配合接收驱动力,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转动设置,所述活动惰轮与活动轴连接,所述导向板设有活动槽,活动轴插入活动槽内,所述活动惰轮转动设置且与活动轴一起能够沿活动槽向靠近从动轮和远离从动轮的方向移动,所述驱动轮与活动惰轮连接,带动活动惰轮沿相反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转动,所述驱动轮驱动活动惰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活动惰轮和活动轴靠近从动轮移动,使活动惰轮与从动轮啮合,使活动惰轮带动从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驱动活动惰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带动活动轴远离从动轮移动,使活动惰轮与从动轮分开。
优选的,所述活动惰轮转动设置或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轴上。
优选的,还包括惰轮弹簧,惰轮弹簧向活动惰轮施加靠近从动轮的作用力。
优选的,设有与所述导向板相对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通过支撑柱与导向板连接,第二支撑板上设有与活动槽对应的支撑槽,所述活动惰轮设置在第二支撑板与导向板之间,所述活动轴的两端分别插到活动槽和支撑槽中。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的转动中心与活动惰轮的转动中心的连线,与活动轴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斜角。
优选的,所述活动轴的移动方向的延长线位于从动轮的转动中心与驱动轮的转动中心之间。
优选的,所述活动惰轮与从动轮的速比为1。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活动惰轮通过转动方向控制移动方向,活动轴和活动槽进行导向限位,使活动惰轮只有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活动惰轮和活动轴靠近从动轮移动,活动惰轮才会与从动轮啮合进行传动,而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活动惰轮和活动轴远离从动轮移动,活动惰轮与从动轮分开不传动,不需要棘轮原理实现单向传动,具有结构简单和传动可靠的特点;而且在沿第二方向转动,活动惰轮与从动轮是分开的,不会产生空转噪音,也不会磨损。
一种电动操作装置,其包括电动驱动机构、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传动机构和驱动件,所述电动驱动机构与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驱动轮连接,所述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从动轮与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件直线移动设置且设有用于驱动手柄的驱动部,从动轮通过传动机构驱动驱动件直线往复移动。
优选的,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电磁机构和驱动杆,电磁机构包括动铁芯和单组电磁线圈,所述驱动杆与驱动轮连接,所述动铁芯直线移动时通过驱动杆带动驱动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轮为不完全齿轮,所述驱动轮包括齿盘以及与齿盘连接的摆动杆,所述齿盘与从动轮啮合,所述摆动杆远离齿盘的一端与驱动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以及与电动机输出端连接的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用于带动驱动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轮设有一体成型的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变速机构啮合,变速机构通过第四齿轮带动驱动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依次啮合的第一变速齿轮、第二变速齿轮和第三变速齿轮,所述第一变速齿轮与电动机连接,所述驱动轮设有一体成型的第四齿轮,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变速齿轮啮合,电动机通过依次第一变速齿轮、第二变速齿轮和第三变速齿轮带动第四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柄件,所述曲柄件转动设置,且设有转轴以及绕转轴转动的推杆,所述驱动件设有滑槽,所述推杆插入滑槽内,所述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从动轮直接或间接的与传动机构的曲柄件连接,带动曲柄件单向转动,曲柄件的单向转动带动推杆绕转轴转动,推杆沿滑槽移动并通过滑槽推动驱动件沿手柄的操作方向直线滑动。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推杆,从动轮与转轴一体设置,或者从动轮套在转轴上直接带动转轴转动,推杆与转轴偏心设置且通过曲柄板连接,所述驱动件设有滑槽,所述推杆插入滑槽内,从动轮单向转动带动推杆绕转轴转动,推杆沿滑槽移动并通过滑槽推动驱动件沿手柄的操作方向直线滑动。
优选的,所述滑槽为长条形,滑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与手柄的操作方向。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所述第一摇臂通过一端的转动端枢转安装,另一端的驱动端与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摇臂的一端与从动轮偏心位置连接,第二摇臂远离从动轮一端与所述第一摇臂的中部连接,所述从动轮转动时带动第二摇臂拉动第一摇臂绕转动端转动,第一摇臂的驱动端往复摆动带动驱动件沿手柄的操作方向往复移动。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摇臂,两个第一摇臂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摇臂与其中总一个第一摇臂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设有作为驱动部的驱动槽,驱动槽套在手柄上,所述驱动件的驱动部上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操作装置,通过设置单向传动离合机构,不需要通过棘轮原理实现单向传动,不仅具有传动可靠的特点,而且结构简单,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隐藏图1中导向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4分别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驱动轮、活动惰轮和从动轮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驱动轮和驱动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的电气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施例一中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施例一中曲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施例一中曲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隐藏图7中第二支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变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的第二实施例;
图中,传动机构2;转轴21;齿牙210;推杆22;曲柄板23;驱动件3;第一支架4;动铁芯11;电磁线圈12;驱动轴13;驱动槽14;驱动杆51;手柄6;控制器71;接线端子72;分闸端73;公共端74;合闸端75;接触片76;滑槽30;侧板31;顶板32;导向板38;驱动轮52;从动轮53;齿盘521;摆动杆522;第一轴523;第二弹簧孔524;第二复位弹簧525;活动轴56;活动惰轮57;活动槽380;第二支撑板382;支撑柱383;支撑槽384;惰轮弹簧58;第一摇臂25;第二摇臂26;电动机15;变速机构16;第一变速齿轮161;第二变速齿轮162;第三变速齿轮163;第四齿轮16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包括驱动轮52、导向板38、活动轴56、活动惰轮57和从动轮53,所述驱动轮52和从动轮53分别转动设置,所述驱动轮52作为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输入件,用于与驱动机构配合接收驱动力,能够被驱动机构驱动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可以为电动驱动机构,电动驱动机构包括电磁机构或电动机15,也可以为手动驱动机构,例如手动直接或间接的带动驱动轮52转动。所述活动惰轮57与活动轴56连接,所述导向板38设有用于插入所述活动轴56的活动槽380,活动轴56插入活动槽380内,所述活动惰轮57转动设置且与活动轴56一起能够沿活动槽380向靠近从动轮53和远离从动轮53的方向移动,活动槽380起到导向限位作用,所述驱动轮52与活动惰轮57连接,带动活动惰轮57沿相反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转动,所述驱动轮52驱动活动惰轮57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活动惰轮57和活动轴56靠近从动轮53移动,使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啮合,使活动惰轮57带动从动轮53转动,所述驱动轮52驱动活动惰轮57沿第二方向转动的时带动活动惰轮57和活动轴56远离从动轮53移动,使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分开,活动惰轮57空转,不带动从动轮53转动,实现了从动轮53只能单向转动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是分开的,不会产生空转噪音,也不会磨损。
本实施例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活动惰轮57通过转动方向控制移动方向,活动轴56和活动槽380进行导向限位,使活动惰轮57只有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才会与从动轮53啮合进行传动,而沿第二方向转动时则与从动轮53分开不传动,不需要棘轮原理实现单向传动,具有结构简单和传动可靠的特点。所述驱动轮52作为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输入件,从动轮53作为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输出件,实现驱动机构只能带动从动轮53单向转动,从动轮53的单向转动可以用于驱动其它部件或其它传动机构,实现各种只需要单向转动的控制。
如图3所示,驱动轮52顺时针转动,带动活动惰轮57沿作为第一方向的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活动惰轮57向靠近从动轮53的方向移动,活动惰轮57受到来自驱动轮52和从动轮53的作用力分别为F1和F2,其中F1和F2的合力为F合,F合的方向朝向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的啮合方向,图中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已经接触,因此可以使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可靠啮合,在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未接触时,可以带动活动惰轮57向靠近从动轮53的方向移动,即活动惰轮57和活动轴56沿活动槽380靠近从动轮53移动,使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接触,然后在合力为F合的作用下齿合,活动槽380起到导向限位作用。
如图4所示,驱动轮52逆时针转动,带动活动惰轮57沿作为第二方向的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活动惰轮57向远离从动轮53的方向移动,活动惰轮57受到来自驱动轮52和从动轮53的作用力分别为F1和F2,其中F1和F2的合力为F合,F合的方向朝向远离从动轮53的方向,活动惰轮57和活动轴56沿活动槽380移动向远离从动轮53的方向移动,使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分开,解除啮合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对应的第二方向则为相反的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所述活动惰轮57设置在活动轴56上,可以转动连接也可以为固定连接,即活动惰轮57转动设置在活动轴56上,随活动轴56移动且活动惰轮57绕活动轴56转动,或者,活动惰轮57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轴56上,活动惰轮57与活动轴56同步移动和转动,活动惰轮57与活动轴56一体成型或者插接连接,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具体应用。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用在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中,图中下部为断路器,用于接入电路中实现导通和分断控制,以及过载、短路和/或漏电等保护功能,断路器的手柄用于手动操作,通过手柄的往复摆动实现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以控制电路的导通和分断。在断路器上方安装有电动操作装置,用于实现远程控制电动操作装置,驱动断路器的手柄,实现合闸和分闸的自动控制。
本实施例的电动操作装置,包括电动驱动机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传动机构2、驱动件3,所述电动驱动机构与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驱动轮52连接,所述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从动轮53与传动机构2连接,所述驱动件3直线移动设置且设有用于驱动手柄6的驱动部,从动轮53通过传动机构2驱动驱动件3直线往复滑动。
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3直线滑动设置且设有用于驱动手柄6的驱动部和与传动机构2配合的滑槽30,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曲柄件,所述曲柄件转动设置,且设有转轴21以及绕转轴21转动的推杆22,推杆22与曲柄件的转轴21偏心设置,所述推杆22插入驱动件3的滑槽30内,所述电动驱动机构与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驱动轮52连接,驱动轮52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所述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从动轮53直接或间接的与传动机构2的曲柄件连接,带动曲柄件单向转动,曲柄件的单向转动带动推杆22绕转轴21转动,推杆22沿滑槽30移动并通过滑槽30推动驱动件3滑动,带动驱动件3沿手柄6的操作方向直线滑动,使开关电器分闸和合闸。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电磁机构和驱动杆51,所述电磁机构包括动铁芯11和单组电磁线圈12,所述电磁线圈12在通电时电磁力驱动动铁芯11移动,动铁芯11与驱动杆51连接,驱动杆51与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驱动轮52连接,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从动轮53与曲柄件连接;所述动铁芯11在被电磁线圈12吸合和复位时带动驱动杆51往复摆动,使驱动杆51带动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驱动轮52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转动,但从动轮53仅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单向转动,带动曲柄件单向转动,曲柄件通过推杆带动手柄6往复直线移动。
具体的,动铁芯11被电磁线圈12驱动吸合时,带动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驱动轮52转动,通过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从动轮53带动曲柄件转动,曲柄件的转轴21侧壁上设有与从动轮53齿合的齿牙210,曲柄件转动时带动推杆22绕转轴21转动,推杆22沿滑槽30移动并推动滑槽30,带动驱动件3沿手柄6的合闸方向移动,使开关电器合闸;动铁芯11复位时,动铁芯11复位带动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驱动轮52反向转动,但从动轮53不转,此时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空转,不带动曲柄件转动,驱动件3不移动。动铁芯11被电磁线圈12驱动再次吸合时,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带动曲柄件转动,曲柄件转动时带动推杆22绕转轴21转动,推杆22沿滑槽30移动并推动驱动件3,带动驱动件3沿手柄6的分闸方向移动,使开关电器分闸;动铁芯11复位时,动铁芯11复位带动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驱动轮52反向转动,但从动轮53不转,此时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空转,不带动曲柄件转动,驱动件3不移动。如此电磁机构的动铁芯11的吸合动作交替的实现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复位动作时不通过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和传动机构2驱动驱动件3移动。本实施例的电动操作装置,只需要单组电磁线圈动作就可以控制驱动件3在合闸位置和分闸位置之间移动,不需要两组电磁线圈,降低了电动操作装置的体积,具有成本低的特点。
如图9示出曲柄件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曲柄件的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曲柄件设置有转轴21以及与转轴21连接的曲柄板23,曲柄板23上设置推杆22,转轴21也是从动轮53的转动轴,从动轮53与转轴21一体设置,或者从动轮53套在转轴21上直接带动转轴21转动,推杆22与转轴21偏心设置且通过曲柄板23连接,推杆22上设置滚轮,滚轮插入驱动件3的滑槽30内,从动轮53转动时带动转轴21转动,转轴21转动时通过曲柄板23带动推杆22绕转轴21转动,推杆22沿滑槽30移动并通过滑槽30推动驱动件3沿手柄6的操作方向直线滑动,所述推杆22通过滚轮推动驱动件3移动,使驱动件3带动手柄6动作。可以理解的是,曲柄板23也可以与转轴21一体设置,即可以理解为从动轮53同时也作为曲柄件,而且也可以不设置滚轮,推杆22可以直接推动驱动件3,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电动操作装置用于驱动断路器进行分闸和合闸操作,所述电磁线圈12通过驱动杆51和单向传动离合机构驱动曲柄件单向转动,即只能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曲柄件转动时,偏心设置的推杆22的圆周运动的轨迹包括两个半圆轨迹,两个半圆轨迹相对设置在手柄6的操作方向的两侧,推杆22沿其中一个半圆轨迹时,带动驱动件3向分闸位置移动,推杆22沿其中另一半圆轨迹转动时,带动驱动件3向合闸位置移动,分闸位置和合闸位置相对设置在手柄6的操作方向的两端。所述滑槽30为长条形,驱动件3的直线移动方向平行于手柄6的操作方向,滑槽30的长度方向垂直与手柄6的操作方向。
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直线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架4上,第一支架4用于限制驱动件3只能沿手柄6的操作方向移动,通常第一支架4安装在断路器上,驱动件3对应断路器的手柄6设置,电磁机构、电动驱动机构、传动机构2安装在第一支架4上,传动机构2和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对应驱动件3设置,曲柄件位于驱动件3上方,电磁机构位于驱动件3的左侧,在驱动件3的右侧设有为电磁线圈12供电的控制器71。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操作装置,只需要设置单组电磁线圈12,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在动铁芯11复位时不会带动曲柄件转动,只有在电磁线圈12通电驱动动铁芯11时,单向传动离合机构才会带动曲柄件转动,电磁线圈12断电,动铁芯11在复位弹簧驱动下复位时,单向传动离合机构不会带动曲柄件转动,实现曲柄件的单向转动;当电磁机构通电时,先通过驱动杆51将动铁芯11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曲柄件的圆周运动,再通过驱动件3将曲柄件的圆周运动转换为沿手柄6操作方向的直线运动,进而实现驱动件3带动手柄6进行分合闸操作,由于只需要单组电磁线圈12动作就可以控制驱动件3在合闸位置和分闸位置之间交替移动,不需要两组电磁线圈12分别控制驱动件3移动至合闸位置和分闸位置,减少了电磁线圈12的数量,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特点。
如图3所示,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从动轮53的转动中心与活动惰轮57的转动中心的连线,与活动轴56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斜角,即从动轮53的转动中心与活动惰轮57的转动中心的连线,与活动槽380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斜角,通过将夹角α设置为斜角,能够使活动惰轮57受到的F合更合理,让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可靠啮合。优选的,所述活动轴56的移动方向的延长线位于从动轮53的转动中心与驱动轮52的转动中心之间。
进一步,如图1-2所示,所述单向传动离合机构设有与所述导向板38相对的第二支撑板382,第二支撑板382通过支撑柱383与导向板38连接,第二支撑板382上设有与活动槽380对应的支撑槽384,所述活动惰轮57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82与导向板38之间,所述活动轴56的两端分别插到活动槽380和支撑槽384中,支撑槽384的作用与活动槽380相同,用于限位活动轴56,使活动轴56沿靠近和远离从动轮53的方向移动,支撑槽384和活动槽380配合可以为活动轴56的两端支撑,避免活动轴56只有一端插到活动槽380中出现受力不平衡的问题,可以避免活动轴56歪斜等问题,以及防止活动惰轮57卡滞。
进一步,单向传动离合机构设有惰轮弹簧58,惰轮弹簧58向活动惰轮57施加靠近从动轮53的作用力,本实施例中惰轮弹簧58连接在所述活动轴56与第二支撑板382之间,惰轮弹簧58用于带动活动惰轮57靠近从动轮53移动,并使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保持接触,所述活动轴56带动活动惰轮57远离从动轮53时,活动惰轮57拉伸惰轮弹簧58。当然,也可以不设置惰轮弹簧58,或者惰轮弹簧58采用扭簧等其他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所述驱动轮52与从动轮53的速比大于1。优选的,所述驱动轮52与从动轮53的速比为6.1-6.5,通过合理设置速比,例如速比为6.5,每次电磁线圈12吸合动铁芯11时,活动惰轮57转动角度大于或等于180度,保证动铁芯11每次动作均能够带动驱动件3移动完整的分闸行程或合闸行程,使分闸动作和合闸动作交替进行,特别是驱动轮52每次转动30度,能够带动活动惰轮57转动195度,完成分闸行程或合闸行程,在满足分闸动作和合闸动作交替进行,还可以保留一些余量。
优选的,所述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的速比为1,活动惰轮57分开后再与从动轮53接触时,可便于两者重新啮合。
如图1-2所示,所述驱动轮52与驱动杆51连接,所述动铁芯11直线移动时带动驱动杆51以驱动轮52为中心转动,使驱动杆51带动驱动轮52转动,驱动轮52通过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带动曲柄件转动。
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轮52为不完全齿轮,所述驱动轮52包括齿盘521以及与齿盘521连接的摆动杆522,所述齿盘521与从动轮53啮合,所述摆动杆522远离齿盘521的一端与驱动杆51通过第一轴523连接,驱动杆51通过第一轴523带动驱动轮52转动,所述第一轴523的横截面为非圆形的异形结构,本实施例第一轴523的横截面为D型,所述摆动杆522设有多个沿径向设置的第二弹簧孔524,所述第二弹簧孔524用于连接第二复位弹簧525,第二复位弹簧525用于带动驱动轮52复位,同时多个第二弹簧孔524可以调整第二复位弹簧525的拉力,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的第二复位弹簧525与哪一个第二弹簧孔524连接,所述动铁芯11设有驱动轴13,所述驱动杆设有插入驱动轴13的驱动槽14,所述动铁芯11移动时,通过驱动轴13推动驱动槽14带动驱动杆转动,同时驱动轴13沿驱动槽14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轮52也可以是完全齿轮,所述电动驱动机构也可以设置更多齿轮,例如在驱动轮52与从动轮53之间设置第三齿轮图中未示出,驱动轮52通过第三齿轮带动从动轮53转动,通过多个齿轮逐级增加速比,实现增加从动轮53转动角度,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6-7所示,电动操作装置还设有为电磁线圈12供电的控制器71,以及与控制器71连接的接线端子72参见图7,接线端子72包括公共端74以及分别对应驱动件3的分闸位置和合闸位置的分闸端73和合闸端75,驱动件3移动至分闸位置和合闸位置时分别带动手柄6分闸和合闸,所述控制器71设有接触片76,电磁线圈12的两端分别与接触片76和公共端74连接,所述接触片76能够在连接分闸端73和连接合闸端75之间切换,驱动件3移动至分闸位置或合闸位置时,接触片76能够与所对应的分闸端73或合闸端75分离,使其对应的分闸端73或合闸端75停止为电磁线圈12供电,并且接触片76会与分闸端73或合闸端75中的另一者连接,再次为电磁线圈12供电的只能是分闸端73或合闸端75中的另一者。本实施例不需要PCB线路板或其他电子方式,通过接触片76对可以实现对电磁机构1进行控制和互锁,通过机械方式实现电气互锁,不仅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而且不需要传感器去感知合闸到位和分闸到位,控制链短,不容易失效。
所述驱动件3可以直接或间接的驱动接触片76,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通过拨杆驱动接触片76。所述控制器71设有拨杆,拨杆设有用于带动接触片76在分闸端73与合闸端75之间切换的拨动端,以及伸到控制器71外与驱动件3配合的驱动端,驱动件3移动至分闸位置同时推动驱动端,使拨杆的拨动端带动接触片76远离分闸位置所对应的分闸端73,并与合闸端75连接;驱动件3移动至合闸位置同时推动驱动端,使拨杆的拨动端带动接触片76远离合闸位置所对应的合闸端75,并与分闸端73连接。例如,驱动件3移动至合闸位置,带动手柄6合闸,驱动件3推动拨杆,使接触片76与合闸端75分开并与分闸端73接触,接触片76与合闸端75分开,停止为电磁线圈12供电,再为合闸端75通电也不会为电磁线圈12供电,并且接触片76与分闸端73接触,此时只有分闸端73通电才会为电磁线圈12供电,通过机械方式实现电气互锁,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优选的,电磁线圈12的额定电压为AC220V或AC400V。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接线端子72的连接方式和布置方式均可以调整,通过拨杆控制接触片76选择为电磁线圈12供电的电源即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代替拨杆,例如设置微动开关或传感器,通过微动开关或传感器控制接触片76的切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由于手柄6到位通过控制器71切断为电磁线圈12供电,因此从动件53转动180度时可停止转动,即使设计转动角度大于180度也不会继续转动。
如图7所示,驱动件3设有两个侧板31,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板31之间的顶板32,所述顶板32设有滑槽30,所述曲柄件的推杆22插到滑槽30中推动槽30的槽壁带动驱动件3移动,所述驱动件3的驱动部可以设置在两个侧板31,分别用于驱动手柄6向合闸方向摆动和分闸方向摆动。作为其它实施例,驱动件3的驱动部也可以为驱动槽,手柄6插入驱动槽内。所述控制器71的拨杆的驱动端插到两个侧板31之间,驱动件3移动时通过两个侧板31分别推动拨杆,使拨杆带动接触片76在公共端74与合闸端75之间切换。
实施例二
如图10-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为将电磁机构改为电动机15,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15,以及与电动机15输出端连接的变速机构16,所述变速机构16用于带动驱动轮52转动,而且驱动轮52与从动轮53的速比,由实施例一中驱动轮52与从动轮53的速比大于1,调整为本实施例中驱动轮52与从动轮53的速比小于1,因为电磁机构只能单次往复移动,需要使其每次动作时从动轮53转动足够的角度,而电动机15可一直转动,每次动作时的角度可以通过电动机15进行控制。同时本实施例的单向传动机构用于保护电动机15,电动机1带动手柄6动作,但手柄6动作时不会影响电动机15及轮组,例如手动操作手柄6,或者手柄6在断路器脱扣时动作至脱扣位置,通过驱动轮52带动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分开,防止驱动轮52通过变速机构16反向带动电动机15,进而实现对电动机15的保护。此外,本实施例由于改为使用电动机15输出,因此不需要设置实施例一的控制器71对电动机15进行控制,例如通过微动开关感知分闸和合闸到位情况,再通过芯片控制对电机的供电。本实施例中由于改变了速比关系,因此由实施例一的驱动轮52大于从动轮53,调整为驱动轮52大于从动轮53,但运动关系与实施例一保持一致,活动惰轮57沿相反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转动时,能够分别靠近和远离从动轮53,活动惰轮57只能带动从动轮53单向转动。
如图10-13所示,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2包括第一摇臂25和第二摇臂26,所述第一摇臂25通过一端的转动端枢转安装,另一端的驱动端与驱动件3连接,用于带动驱动件3直线移动;所述驱动件3设有作为驱动部的驱动槽,驱动槽套在手柄6上,所述第二摇臂26的一端与从动轮53偏心位置连接,第二摇臂26远离从动轮53一端与所述第一摇臂25的中部连接,所述从动轮53转动时带动第二摇臂26拉动第一摇臂25绕转动端转动,第一摇臂25的驱动端往复摆动带动驱动件3沿手柄6的操作方向往复移动,推动手柄6使开关电器分闸和合闸。优选的,所述驱动件3的驱动部上设有滚轮,通过滚轮驱动手柄6,对手柄6起到保护作用,且传动更加平滑。本实施例中第二摇臂26直接与从动轮53连接,作为其它实施例,从动轮53还可以带动其它的齿轮转动,齿轮的偏心位置与所述第二摇臂26连接,也是可以的。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2通过第一摇臂25和第二摇臂26构成的多连杆的结构,可以使驱动件3与断路器手柄6的接触角度为平行接触,减少驱动件3对断路器手柄6的磨损及受力均匀。
驱动件3的安装方式可以与实施例一类似,驱动件3可以滑动设置在第一支架4,第一支架4限定驱动件3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一摇臂25可以枢转安装在第一支架4上。另外,驱动件3也可以直接安装在第一摇臂25上,例如优选的,传动机构2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摇臂25,两个第一摇臂25平行设置,两个第一摇臂25的转动端均枢转安装,驱动端均与驱动件3连接,所述第二摇臂26与其中一个第一摇臂25转动连接,用于驱动驱动件3移动,另一个第一摇臂25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驱动件3不会转动偏移。
如图12所示,所述变速机构16包括依次啮合的第一变速齿轮161、第二变速齿轮162和第三变速齿轮163,所述第一变速齿轮161与电动机15连接,所述驱动轮52设有一体成型的第四齿轮164,第四齿轮164与所述第三变速齿轮163啮合,电动机15通过依次第一变速齿轮161、第二变速齿轮162和第三变速齿轮163带动第四齿轮164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变速机构16作为现有技术,其齿轮数量可以任意调整,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轮(52)、导向板(38)、活动轴(56)、活动惰轮(57)和从动轮(53),所述驱动轮(52)用于与驱动机构配合接收驱动力,所述驱动轮(52)和从动轮(53)分别转动设置,所述活动惰轮(57)与活动轴(56)连接,所述导向板(38)设有活动槽(380),活动轴(56)插入活动槽(380)内,所述活动惰轮(57)转动设置且与活动轴(56)一起能够沿活动槽(380)向靠近从动轮(53)和远离从动轮(53)的方向移动,所述驱动轮(52)与活动惰轮(57)连接,带动活动惰轮(57)沿相反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转动,所述驱动轮(52)驱动活动惰轮(57)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活动惰轮(57)和活动轴(56)靠近从动轮(53)移动,使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啮合,使活动惰轮(57)带动从动轮(53)转动,所述驱动轮(52)驱动活动惰轮(57)沿第二方向转动时带动活动轴(56)远离从动轮(53)移动,使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惰轮(57)转动设置或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轴(5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惰轮弹簧(58),惰轮弹簧(58)向活动惰轮(57)施加靠近从动轮(53)的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设有与所述导向板(38)相对的第二支撑板(382),第二支撑板(382)通过支撑柱(383)与导向板(38)连接,第二支撑板(382)上设有与活动槽(380)对应的支撑槽(384),所述活动惰轮(57)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82)与导向板(38)之间,所述活动轴(56)的两端分别插到活动槽(380)和支撑槽(384)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53)的转动中心与活动惰轮(57)的转动中心的连线,与活动轴(56)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α为斜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56)的移动方向的延长线位于从动轮(53)的转动中心与驱动轮(52)的转动中心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惰轮(57)与从动轮(53)的速比为1。
8.一种电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驱动机构、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向传动离合机构、传动机构(2)和驱动件(3),所述电动驱动机构与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驱动轮(52)连接,所述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从动轮(53)与传动机构(2)连接,所述驱动件(3)直线移动设置且设有用于驱动手柄(6)的驱动部,从动轮(53)通过传动机构(2)驱动驱动件(3)直线往复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电磁机构和驱动杆(51),电磁机构包括动铁芯(11)和单组电磁线圈(12),所述驱动杆(51)与驱动轮(52)连接,所述动铁芯(11)直线移动时通过驱动杆(51)带动驱动轮(52)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52)为不完全齿轮,所述驱动轮(52)包括齿盘(521)以及与齿盘(521)连接的摆动杆(522),所述齿盘(521)与从动轮(53)啮合,所述摆动杆(522)远离齿盘(521)的一端与驱动杆(51)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机(15),以及与电动机(15)输出端连接的变速机构(16),所述变速机构(16)用于带动驱动轮(52)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52)设有一体成型的第四齿轮(164),第四齿轮(164)与变速机构(16)啮合,变速机构(16)通过第四齿轮(164)带动驱动轮(52)转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16)包括依次啮合的第一变速齿轮(161)、第二变速齿轮(162)和第三变速齿轮(163),所述第一变速齿轮(161)与电动机(15)连接,所述驱动轮(52)设有一体成型的第四齿轮(164),第四齿轮(164)与所述第三变速齿轮(163)啮合,电动机(15)通过依次第一变速齿轮(161)、第二变速齿轮(162)和第三变速齿轮(163)带动第四齿轮(164)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曲柄件,所述曲柄件转动设置,且设有转轴(21)以及绕转轴(21)转动的推杆(22),所述驱动件(3)设有滑槽(30),所述推杆(22)插入滑槽(30)内,所述单向传动离合机构的从动轮(53)直接或间接的与传动机构(2)的曲柄件连接,带动曲柄件单向转动,曲柄件的单向转动带动推杆(22)绕转轴(21)转动,推杆(22)沿滑槽(30)移动并通过滑槽(30)推动驱动件(3)沿手柄(6)的操作方向直线滑动。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推杆(22),从动轮(53)与转轴(21)一体设置,或者从动轮(53)套在转轴(21)上直接带动转轴(21)转动,推杆(22)与转轴(21)偏心设置且通过曲柄板(23)连接,所述驱动件(3)设有滑槽(30),所述推杆(22)插入滑槽(30)内,从动轮(53)单向转动带动推杆(22)绕转轴(21)转动,推杆(22)沿滑槽(30)移动并通过滑槽(30)推动驱动件(3)沿手柄(6)的操作方向直线滑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电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0)为长条形,滑槽(30)的长度方向垂直与手柄(6)的操作方向。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第一摇臂(25)和第二摇臂(26),所述第一摇臂(25)通过一端的转动端枢转安装,另一端的驱动端与驱动件(3)连接,所述第二摇臂(26)的一端与从动轮(53)偏心位置连接,第二摇臂(26)远离从动轮(53)一端与所述第一摇臂(25)的中部连接,所述从动轮(53)转动时带动第二摇臂(26)拉动第一摇臂(25)绕转动端转动,第一摇臂(25)的驱动端往复摆动带动驱动件(3)沿手柄(6)的操作方向往复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摇臂(25),两个第一摇臂(25)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摇臂(26)与其中总一个第一摇臂(25)转动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设有作为驱动部的驱动槽,驱动槽套在手柄(6)上,所述驱动件(3)的驱动部上设有滚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743469.3U CN222502472U (zh) | 2024-04-11 | 2024-04-11 | 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和电动操作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743469.3U CN222502472U (zh) | 2024-04-11 | 2024-04-11 | 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和电动操作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502472U true CN222502472U (zh) | 2025-02-18 |
Family
ID=94542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743469.3U Active CN222502472U (zh) | 2024-04-11 | 2024-04-11 | 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和电动操作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502472U (zh) |
-
2024
- 2024-04-11 CN CN202420743469.3U patent/CN2225024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082143B1 (en) | Motor cam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reof | |
CN201673854U (zh) | 一种固封极柱式真空断路器操作机构 | |
CN200947393Y (zh) |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 |
CN109494117B (zh) |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弹簧操动机构及真空断路器 | |
CN201536067U (zh) | 单电机双电源切换开关的机械联锁传动装置 | |
CN200953288Y (zh) | 开关设备用电动操动机构 | |
CN107887221A (zh) | 新型abb负荷开关组合电器机构 | |
CN222502472U (zh) | 单向传动离合机构和电动操作装置 | |
CN207250407U (zh) | 一种断路器机构 | |
CN110416033B (zh) | 一种步进式塑壳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 | |
CN216311698U (zh) | 储能式操作机构用手动储能驱动组件 | |
CN222562476U (zh) | 单线圈电磁式电动操作装置 | |
CN2922087Y (zh) |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转轴换向装置 | |
CN2546998Y (zh) | 断路器电驱动机构中的传动装置 | |
CN214428500U (zh) | 组合电器机构 | |
CN2376672Y (zh) | 塑壳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 | |
CN1710688A (zh) |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机构 | |
CN2480970Y (zh) | 轴、套、连板式操动机构 | |
CN202816787U (zh) |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驱动机构 | |
CN207353190U (zh) | 一种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 | |
CN2582154Y (zh) | 高压断路器涡卷弹簧储能操动机构 | |
CN111223726B (zh) | 一种智能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驱动及脱扣结构 | |
CN2593343Y (zh) | 负荷开关电动操作机构 | |
CN102054605B (zh) | 断路器的传动机构 | |
CN112152383B (zh) | 一种定位电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