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433014U - 一种包装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433014U CN222433014U CN202421135971.2U CN202421135971U CN222433014U CN 222433014 U CN222433014 U CN 222433014U CN 202421135971 U CN202421135971 U CN 202421135971U CN 222433014 U CN222433014 U CN 2224330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g body
- bag
- layer
- note
- pack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10000000746 body regi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31 Hot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84 colloidal syste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393 food securit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3 pa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袋,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包装袋包括袋体本体,袋体本体内设有容纳空间,袋体本体包括前袋体、后袋体、左袋体、右袋体、袋底,前袋体或后袋体的顶端设置有与容纳空间贯通的袋口,前袋体或后袋体其中一袋体的开口边设置若干个封口区域,封口区域包括第一封口区域和第二封口区域,其中,第一封口区域一体或独立设置,第一封口区域包括底层、粘合层、剥离层;第二封口区域由袋体本身或前/后袋体上延伸设置的袋体延伸片翻折所形成。本实用新型中的包装袋将便签一体设置在袋体上,使用者打包时无需另外从不干胶封签纸上取下再粘贴在袋口上。减少打包时间,实现快速打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包装袋。
背景技术
目前外卖行业中,为了避免食品在运输到消费者过程中,会在外卖袋上设置有一次性封口包装食安封签,防止食品被私自开封或篡改,确保食品在配送过程中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提高消费者信任度,明确了餐饮服务提供者、配送人员、消费者的责任划分,有利于保障外卖食品“最后一公里”安全,让外卖食品安全真正“看得见”。
目前常用的方式有:
直接粘贴:将封签粘贴在食品包装的封口处;商家打包时,从不干胶封签纸上私下贴在外卖袋或外卖包装上,需多次拿取封签纸、包装袋和内装物(如餐食、餐具等),操作复杂;
缠绕打结:将封签缠绕在包装封口处并打结固定,相较直接粘贴,缠绕打结更加耗时;
卡扣式:将封签卡扣在包装封口处;
为了进一步提升打包效率,于是提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袋,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包装袋,包括袋体本体,袋体本体内设有容纳空间,袋体本体包括前袋体、后袋体、左袋体、右袋体、袋底,前袋体或后袋体的顶端设置有与容纳空间贯通的袋口,前袋体或后袋体其中一袋体的开口边设置若干个封口区域,封口区域包括第一封口区域和第二封口区域,其中,第一封口区域一体或独立设置,第一封口区域包括底层、粘合层、剥离层;第二封口区域由袋体本身或前/后袋体上延伸设置的袋体延伸片翻折所形成。
本实用新型中的前袋体、后袋体指包装袋四个侧面中面积较大的两个侧面,前袋体与后袋体是对立面;封口区域指对袋口进行闭合的结构,即本实用新型中的袋体延伸片(第二封口区域)、便签(第一封口区域),两者都是用于对包装袋的袋口进行闭合。
第一封口区域(便签)一体设置是指位置关系的一体化或结构关系的一体化,第一封口区域(便签)独立设置是指便签的底层是额外的面纸层,其面纸层、图案的独立性。
第二封口区域由袋体本身或前/后袋体上延伸设置的袋体延伸片翻折所形成分为三种情况,情况一:第二封口区域由袋体本身翻折形成,指不设置袋体延伸片,直接翻折袋体的顶端;情况二:第二封口区域由前袋体上延伸设置的袋体延伸片翻折所形成的,即在前袋体上设置袋体延伸片,通过袋体延伸片盖住袋口,并粘贴在对立面上进行封口;同理,袋体延伸片还可以设置在后袋体上。
一较佳技术方案:第一封口区域(便签)设置在袋体延伸片内/外侧面中部、袋体延伸片的内/外侧面两端、前/后袋体外侧面的上部两端、左/右袋体外侧面的上部、前/后袋体外侧面中部。
一较佳技术方案:第一封口区域为便签,便签上设置分离暗纹。
一较佳技术方案:袋体延伸片上的粘合层与袋体延伸片两端的第一封口区域(便签)共用一个粘合层和/或剥离层。
一较佳技术方案:粘合层分为与袋体本体粘结的第一粘合面和用于封口粘贴的第二粘合面,第二粘合面通过剥离层阻隔粘性。
一较佳技术方案:剥离层为离型纸或胶带或无纺布,粘合层为双面胶、口水胶或不干胶。
一较佳技术方案:剥离层设置的面积小于或等于粘合层的面积,便签和/或袋体延伸片上的粘合层分为布胶区域、空胶区域。可将剥离层分段设置,即暴露出局部的粘合层,在包装时,先将订单小票粘在袋口附近,再置入打包物,随后进行快速封口。
一较佳技术方案:粘合层设置的面积小于剥离层的面积。即某部分剥离层的背面不设置粘合层,便于剥离层与粘合层的分离。
一较佳技术方案:包装袋为纸袋,粘合层为可重复粘贴的胶黏剂。
一较佳技术方案:包装袋由纸张通过粘贴成型。
一较佳技术方案:包装袋由无纺布热封或缝合成型,包装袋的底部为无缝结构。
一较佳技术方案:袋体本体上设置撕裂线和/或提拉部。
一较佳技术方案:剥离层的侧端设置便于抓取的撕取部,撕取部的形状不限制。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包装袋将便签一体设置在袋体上,使用者打包时无需另外从不干胶封签纸上取下再粘贴在袋口上。减少打包时间,实现快速打包。
2、本实用新型通过观察便签上的分离暗纹是否破裂,实现包装袋开启可见的一体化功能设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便签设置于袋体延伸片中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便签上设置分离暗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中便签设置于前袋体中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4中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6中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8中包装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0中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1中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7中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包装袋打开时便签损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离型纸上设置撕取部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袋体;2、袋身区域;3、封口区域;4、便签;5、分离暗纹;6、袋体延伸片;7、撕裂线;8、撕取部;9、提拉手柄;10、粘合层;11、离型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第一封口区域定义为便签对袋体所形成的封口区域,将第二封口区域定义为袋体延伸片所形成的封口区域区分不同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签一体化包装袋,包括袋体1,袋体1上设置袋口,袋体1分为袋身区域2和封口区域3,封口区域3通过袋体延伸片6上的粘合层10与袋身区域2粘接闭合袋口。袋体1上一体设置有便签4,便签4上同样设置有粘合层与剥离层,剥离层设置的面积小于粘合层的面积,便签4上设置分离暗纹5。粘合层10通过离型纸11阻隔粘性。袋体延伸片6即前/后袋体延伸翻折形成,如图,本实施例将便签4设置于后袋体上的袋体延伸片的中部;封口时,袋体延伸片6翻折,依靠袋体延伸片6上的粘合层10进行封口。分离暗纹5可以是锯齿形、波浪形等。
进一步的,袋体1上设置有撕裂线7。撕裂线7的具体位置可以是袋体延伸片6上(如粘合层10设置在袋体延伸片6上,撕裂线7的设置位置是与粘合层10错开),在包装袋封口后,袋体延伸片6的内侧面粘接固定在袋面上,此时可通过撕裂线7直接将袋口打开露出,进而取出包装袋内的物品。
便签4的形状、长度、宽度以及便签4上的图案根据需求灵活选择。便签4具体设置在袋体延伸片6的外侧面的中部,内侧面是指袋体延伸片6设置粘合层10的一侧,即粘贴面一侧为内侧面;通常袋体延伸片6上的粘合层10设置在袋体延伸片6翻折方向一侧。更进一步的,便签4的宽度小于袋体1所设置袋体延伸片/袋面的宽度,优选宽度≧2mm,长度优选≧12.5mm;连接方式可以是热压合(通过加热将不干胶标签与袋体1牢固结合)或胶黏剂粘贴。
在此实施例中,粘合层10具体是不干胶,不干胶设置于袋体延伸片6上,在不干胶的表面设置有离型纸;便签4包括面纸层(用于显示图案),面纸层背面设置不干胶,面纸层上设置的不干胶可以布满整个面纸层或者占据面纸层的局部,同理,离型纸的面积至少等于面纸层上所设置不干胶的面积。常见的面材:铜版纸(印刷效果好,色彩鲜艳)、热敏纸(受热后会变色)、合成纸、特种纸等。
以实施例1中的便签一体化包装袋为例,打包时,将袋体延伸片6上便签4的离型纸撕掉,将袋体延伸片6粘贴在袋面上。在打开包装袋时,可选择撕开便签4位置,一但撕开便签4,即可知道包装袋已被打开;同理,直接通过撕裂线7将袋口露出。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签一体化包装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便签4一体设置于袋体延伸片6的侧端,包装袋封口后,便签4位于包装袋的袋面侧端。便签4设置于袋体延伸片6的两端,便签4粘接于袋体延伸片6的外侧面。
包装时,将袋体延伸片6通过不干胶粘接在袋面后,再将便签4粘在另一袋面或者袋体1的侧面。
在便签4粘在袋体1的侧面时,进一步的,在便签4面纸层的正面也设置不干胶或其他具有粘性的胶体,便签4粘在袋体1的侧面后,便签4的正面可以将袋体1折叠的侧面粘接在一起。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签一体化包装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便签4一体设置于袋身区域2的侧端,包装袋封口后,便签4位于包装袋的袋面侧端。
即改变了便签4的设置位置,从袋体延伸片6侧端改变为袋身区域2的侧端。
实施例4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签一体化包装袋,包括袋体1,袋体1上设置袋口,袋体1分为袋身区域2和封口区域3,封口区域3通过粘合层10与袋身区域2粘接闭合袋口,袋体1上一体设置有便签4,便签4上设置有粘合层10,便签4上设置分离暗纹,粘合层10通过离型纸阻隔粘性,封口区域3为袋身区域2翻折形成(即袋体1不设置袋体延伸片6结构)。
进一步的,袋体1上设置有撕裂线。
进一步的,便签4一体连接设置于包装袋的袋面。此种结构的包装袋,将袋体1的顶端翻折后,再通过袋面上的便签4上的粘合层10进行粘贴限位。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3中包装袋的基础上,将设置于袋体延伸片6上的粘合层10,直接设置于袋面上的对应区域,即将袋面上粘合层10表面的离型纸撕开,将袋体延伸片6翻折后即可粘贴固定袋体延伸片6。
实施例6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签一体化包装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便签4的粘合层设置的面积等于剥离层的面积,便签4与袋体延伸片6共用一个粘合层10,共用一个粘合层10,简化了包装袋制备流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备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便签4的宽度至少与粘合层10等宽,其他实施例中,在设置有袋体延伸片6的包装袋结构中,便签4的设置位置不一定与袋体延伸片6上粘合层10的设置位置一致(如实施例1中设置在袋体延伸片6顶端上便签4的粘合层10与水平设置在袋体延伸片6背面上的粘合层10位置不一致),使得在袋体延伸片6、便签4上设置粘合层10的工序相较本实施例更复杂。
本实施例中袋体延伸片6、便签4上的粘合层10直接一条贯通设置在袋体延伸片6、便签4上,形成共用粘合层10(不干胶层),设置离型纸时,也仅设置一条,覆盖在共用粘合层10上。便签4的底层与袋体同层。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6中包装袋的基础上,袋体1为纸袋,袋体上设置提拉手柄9,又或者在袋体1上设置齿刀线,如图12所示,图12还体现出热熔胶与离型纸11面积的相对关系,即粘合层10与离型纸11的面积相对关系可以灵活设置,为了便于离型纸11撕开,通常离型纸11设置的面积会大于粘合层10的面积。如图14所示,剥离层(离型纸11)的侧端设置便于抓取的撕取部8。
实施例8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签一体化包装袋,袋体1具体由无纺布热封或缝合成型,袋体1的底部为无缝结构,袋体1上设置有袋体延伸片6。
无纺布包装袋与纸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无纺布包装袋袋体1的连接线位于袋体1侧边,用于折叠形成无纺布包装袋的初始无纺布(形状为矩形形状),在中部位置设置形成袋底的折痕(V型或W型),进而实现成品袋体1底部无缝。
如图7所示,图中最后侧为袋体延伸片6结构,袋体延伸片6上设置不干胶,不干胶上设置离型纸(在需要的位置设置阻隔不干胶的粘性),在无纺布袋体1上同样可设置撕裂线7,便于袋体延伸片6撕下,或热压连接设置提拉手柄9。
实施例9
在实施例1-8中包装袋的基础上,粘合层10替换为可重复粘贴的胶黏剂层,如:不干胶、双面胶(具体如普通双面胶、泡棉双面胶等,可重复粘贴)等,实现袋口的重复粘贴及使用。在便签4上设置可重复粘贴的胶黏剂层,用户在打开时,既能通过便签4判断是否有被打开,又不会破坏袋体1的粘合部分,可重复使用。
实施例10
参照图10所示,相较实施例1,本实施例将便签4设置于袋体延伸片6的内侧面(粘贴面一侧),通过超出袋体延伸片6顶端部分便签4底面上设置粘合层10实现封口。本实施例由于便签4设置在袋体延伸片6的内侧面,使得袋体延伸片6上粘合层10与便签4上的粘合层10存在重叠。
进一步的,袋体1上设置有撕裂线7。
实施例11
参照图11所示,相较实施例2,本实施例将便签4设置于袋体延伸片6的内侧面(粘贴面一侧),便签4上的粘合层10与袋体延伸片6上的粘合层10是错开的,位于袋体延伸片6原有的粘合层10下方,基于此结构,袋体延伸片6的宽度会增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包装袋,包括袋体本体,该袋体本体内设有容纳空间,该袋体本体包括前袋体、后袋体、左袋体、右袋体、袋底,该前袋体或后袋体的顶端设置有与容纳空间贯通的袋口,其特征在于,该前袋体或后袋体其中一袋体的开口边设置若干个封口区域,该封口区域包括第一封口区域和第二封口区域,其中,第一封口区域一体或独立设置,该第一封口区域包括底层、粘合层、剥离层;该第二封口区域由袋体本身或前/后袋体上延伸设置的袋体延伸片翻折所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封口区域设置在袋体延伸片内/外侧面中部、袋体延伸片的内/外侧面两端、前/后袋体外侧面的上部两端、左/右袋体外侧面的上部、前/后袋体外侧面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封口区域为便签,该便签上设置分离暗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袋体延伸片上的粘合层与袋体延伸片两端的第一封口区域共用一个粘合层和/或剥离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剥离层为离型纸或胶带或无纺布,该粘合层为双面胶、口水胶或不干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剥离层设置的面积小于或等于粘合层的面积,该便签和/或袋体延伸片上的粘合层分为布胶区域、空胶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袋体本体上设置撕裂线和/或提拉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剥离层的侧端设置便于抓取的撕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包装袋由无纺布热封或缝合成型,该包装袋的底部为无缝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该包装袋由纸张通过粘贴成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135971.2U CN222433014U (zh) | 2024-05-20 | 2024-05-20 | 一种包装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135971.2U CN222433014U (zh) | 2024-05-20 | 2024-05-20 | 一种包装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433014U true CN222433014U (zh) | 2025-02-07 |
Family
ID=94397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135971.2U Active CN222433014U (zh) | 2024-05-20 | 2024-05-20 | 一种包装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433014U (zh) |
-
2024
- 2024-05-20 CN CN202421135971.2U patent/CN2224330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705465B2 (en) | Package for feminine care articles | |
US6708823B2 (en) | Master package | |
CN100396265C (zh) | 用于吸收性物品的包装件 | |
US6681934B2 (en) | Package having visual indicator | |
US7178671B2 (en) | Package | |
US6913146B2 (en) | Interlabial pad packaging | |
JP2007296389A (ja) | 吸収性物品のパッケージ | |
TW452563B (en) | Package for sheet dispensing | |
AU2002227058A1 (en) | Package for absorbent articles | |
CN222433014U (zh) | 一种包装袋 | |
JP2009040507A (ja) | 吸収性物品のパッケージ | |
RU2286758C2 (ru) | Упаковка для впитывающих изделий | |
JP4226086B2 (ja) | 多層生理用品 | |
CN215915269U (zh) | 一次性乳垫 | |
CN212118435U (zh) | 一种不带离型纸的卫生巾 | |
CN210794179U (zh) | 一种pe食品包装袋 | |
JP7282504B2 (ja) | 吸収性物品の個包装体および吸収性物品包装体 | |
AU2005229747B2 (en) | Package for absorbent articles | |
JP3895102B2 (ja) | 易開封ガゼット袋状容器 | |
JPH0751506Y2 (ja) | 箸 袋 | |
JPH09310053A (ja) | 包装袋用ヒートシールテー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