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2432033U - 天幕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天幕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432033U
CN222432033U CN202421321045.4U CN202421321045U CN222432033U CN 222432033 U CN222432033 U CN 222432033U CN 202421321045 U CN202421321045 U CN 202421321045U CN 222432033 U CN222432033 U CN 222432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wning
vehicle
assembly
shielding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13210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传涛
彭文
孔斌
段伟恩
孔令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13210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432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432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432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幕总成及车辆,天幕总成包括:天幕主体;遮阳帘组件,包括导向部、拉杆以及帘体,导向部设置于天幕主体,拉杆与帘体连接,拉杆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可移动的设置于导向部;前遮挡组件,具有遮挡部以及连接部,连接部与装配部连接,遮挡部与连接部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天幕总成,通过具有遮挡功能的前遮挡组件替换原有的前横梁结构,即可满足使用需求,由于前遮挡组件结构简洁且体积较小,前遮挡组件仅需占用天幕主体边缘的较小空间即可进行装配,后续装配车辆的顶棚遮盖顶部部件时,减少顶棚对天幕主体的遮挡可有效增加乘客视野,减少顶棚与天幕主体间的间距可增加乘客头部的可活动空间。

Description

天幕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幕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固定天幕是设置于车辆顶部的玻璃材质的天窗,由于固定天幕可有效增加整车的视野空间,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因此,越来越多的车辆选择安装固定天幕。但在夏天阳光较为充足时,阳光同样能够通过固定天幕持续照射乘客,进而导致乘客的乘坐舒适度降低,为了避免这一情况,通常会在固定天幕上安装遮阳帘遮挡阳光。
现有遮阳帘上带动帘布移动的拉杆,通常为沿着车长方向由后向前移动并逐渐将帘布展开进行遮挡,遮阳帘的前侧通常需要设置用于支撑拉杆的前侧横梁,为了防止裸露的前侧横梁遮挡乘客视野,前侧横梁通常安装于固定天幕靠近车辆顶部的横梁钣金的位置,并通过车内的顶棚进行遮盖,但是,由于现有前侧横梁结构复杂且体积较大,通常会占据固定天幕前侧边缘的较大空间,顶棚安装后不仅会遮盖固定天幕边缘较多的位置影响乘客视野,同时还会占据较大的车内顶部的空间影响乘客的头部活动空间,导致车内乘客的体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幕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现有固定天幕遮阳帘的前侧横梁占据空间较大,影响乘客体验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幕总成,包括:天幕主体,靠近车辆长度方向前侧的边缘位置形成装配部,装配部与车辆的主体框架重叠连接;遮阳帘组件,包括导向部、拉杆以及帘体,导向部设置于天幕主体且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拉杆与帘体连接,拉杆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可移动的设置于导向部,拉杆具有朝向装配部移动至使帘体展开的遮阳位,以及远离装配部移动至使帘体收纳的收纳位,遮阳位位于主体框架的一侧;前遮挡组件,具有遮挡部以及连接部,连接部与装配部连接,且位于装配部以及主体框架之间,遮挡部与连接部连接,且位于遮阳位以及主体框架之间,遮挡部沿着车辆高度方向延伸且用于遮挡主体框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幕总成,在天幕主体上设置前遮挡组件,遮阳帘组件中通过装配部承载拉杆,由于此种形式的拉杆无需原有的前横梁结构进行支撑,因此,通过具有遮挡功能的前遮挡组件替换原有的前横梁结构,即可满足使用需求,由于前遮挡组件结构简洁且体积较小,前遮挡组件仅需占用天幕主体边缘的较小空间即可进行装配,因此,后续装配车辆的顶棚遮盖顶部部件时,仅需覆盖天幕主体边缘较小的面积,同时顶棚与天幕主体间的距离也可设置的更近,减少顶棚对天幕主体的遮挡可有效增加乘客视野,减少顶棚与天幕主体间的间距可增加乘客头部的可活动空间,有效解决了现有固定天幕遮阳帘的前侧横梁占据空间较大,影响乘客体验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前遮挡组件还包括装饰部,装饰部与遮挡部连接并覆盖遮挡部朝向遮阳位的壁面。
有益效果:通过更换装饰部的种类即可改变遮挡部的外观,无需对连接部以及遮挡部进行改造,提升使用灵活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遮挡部包括沿着车辆高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遮挡段和弯折段,遮挡段沿着车辆高度方向延伸,弯折段朝向连接部弯折并与连接部连接,装饰部的车辆高度方向的上端延伸至弯折段。
有益效果:此种形式的遮挡部为装饰部上端的延伸提供空间,装饰部可更好的覆盖遮挡部的上部位置,避免遮挡部上部位置裸露而影响观感。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饰部的车辆高度方向的下端沿着遮挡段的外壁延伸,并覆盖遮挡段远离遮阳位的至少一部分壁面。
有益效果:增加遮挡段上装饰部的覆盖面积,保证装饰部的覆盖效果,避免遮挡段的下段露出影响观感。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饰部为布料装饰件,和/或,装饰部与遮挡部粘接。
有益效果:布料装饰件便于生产制造,装饰部通过粘接的方式可快速有效的与遮挡部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可保证装饰部具有完整的外饰面,可避免紧固部件穿设于外饰面而破坏外饰面的完整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装配部沿着天幕主体的表面朝向远离遮阳位的方向延伸,装配部靠近天幕主体一侧的壁面与天幕主体粘接。
有益效果:此种形式的装配部可提升自身与天幕主体的连接面积,可保证粘接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向部包括支架和导向件,支架与天幕主体连接,导向件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具有与拉杆配合的导向槽,导向件与支架可拆卸连接。
有益效果:导向件的支架的连接方式更便于部件检修维护,方便更换导向件。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向件通过紧固部件与支架连接,导向件具有供紧固部件穿设的穿孔,支架设有与紧固部件配合的配合孔。
有益效果:连接方式简单可靠便于加工制造。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拉杆包括杆体和配合件,杆体与帘体连接,配合件与杆体的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连接,配合件具有与导向槽配合的滑块。
有益效果:配合件沿着导向槽移动可有效约束杆体的移动轨迹,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制造。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车身,包括主体框架;上述的天幕总成,与主体框架连接;顶棚,覆盖设置于主体框架且与天幕总成的边缘间隔设置,顶棚与天幕总成之间的空间形成容纳空间,天幕总成的拉杆的遮阳位位于容纳空间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天幕总成装配后沿着车长方向剖开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天幕总成剖开后剖面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天幕总成未装配时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天幕总成装配后的拉杆沿着车宽方向剖开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天幕总成剖开后剖面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天幕总成装配后的支架沿着车宽方向剖开的剖开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天幕总成剖开后剖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天幕主体;101、装配部;102、第一连接部;
2、遮阳帘组件;201、导向部;2011、支架;2012、导向件;2013、导向槽;202、拉杆;2021、杆体;2022、配合件;2023、滑块;203、帘体;204、紧固部件;
3、前遮挡组件;301、遮挡部;3011、遮挡段;3012、弯折段;302、连接部;303、装饰部;304、第二连接部;
4、主体框架;5、顶棚;501、装饰面;502、容纳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下”、“左”以及“右”等方位术语是相对于附图中的部件示意置放的方位来定义的,应当理解到,这些方向性术语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用于相对于的描述和澄清,其可以根据附图中部件所放置的方位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连接固定,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
在相关技术中,固定天幕上通过塑料横梁与遮阳帘的拉杆以及顶棚进行匹配,塑料横梁零件宽度较宽的同时,还需要与到横梁的钣金结构以及拉杆之间保证安装间隙,最终导致固定天幕、拉杆以及顶棚的配合位置的体积范围较大,此种形式的配合位置将会使固定天幕具有更多的视野盲区,同时也会导致车内乘客头部空间局促。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幕总成,包括:天幕主体1、遮阳帘组件2以及前遮挡组件3,天幕主体1靠近车辆长度方向前侧的边缘位置形成装配部101,装配部101与车辆的主体框架4重叠连接,遮阳帘组件2包括导向部201、拉杆202以及帘体203,导向部201设置于天幕主体1且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拉杆202与帘体203连接,拉杆202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可移动的设置于导向部201,拉杆202具有朝向装配部101移动至使帘体203展开的遮阳位,以及远离装配部101移动至使帘体203收纳的收纳位,遮阳位位于主体框架4的一侧,前遮挡组件3具有遮挡部301以及连接部302,连接部302与装配部101连接,且位于装配部101以及主体框架4之间,遮挡部301与连接部302连接,且位于遮阳位以及主体框架4之间,遮挡部301沿着车辆高度方向延伸且用于遮挡主体框架4。
应用本实施例的天幕总成,在天幕主体1上设置前遮挡组件3,遮阳帘组件2中通过装配部101承载拉杆202,由于此种形式的拉杆202无需原有的前横梁结构进行支撑,因此,通过具有遮挡功能的前遮挡组件3替换原有的前横梁结构,即可满足使用需求,由于前遮挡组件3结构简洁且体积较小,前遮挡组件3仅需占用天幕主体1边缘的较小空间即可进行装配,因此,后续装配车辆的顶棚5遮盖顶部部件时,仅需覆盖天幕主体1边缘较小的面积,同时顶棚5与天幕主体1间的距离也可设置的更近,减少顶棚5对天幕主体1的遮挡可有效增加乘客视野,减少顶棚5与天幕主体1间的间距可增加乘客头部的可活动空间,有效解决了现有固定天幕遮阳帘的前侧横梁占据空间较大,影响乘客体验的问题。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天幕主体1即为车辆的顶盖玻璃;车辆的顶棚5安装在车辆内部位于车顶结构的下方,用于遮挡车身顶部复杂的连接结构以及钣金结构等,用于提升车辆内部的观感,顶棚5与天幕主体1间的间距指的是:顶棚5与天幕主体1沿着车辆高度方向的间距,顶棚5对天幕主体1的遮挡指的是:顶棚5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至天幕主体1下方并遮挡天幕主体1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车辆长度方向指的是图2中箭头所指的“长度方向”,车辆高度方向指的是图2和图5中箭头所指的“高度方向”,车辆宽度方向指的是图5中箭头所指的“宽度方向”。
具体地,装配部101与车辆的主体框架4重叠连接指的是:装配部101与主体框架4沿着车辆的高度方向存在重叠现象,装配部101与主体框架4的连接位置可以为贴合也可以为间隔设置,此处可根据装配需求灵活选择。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接部302位于装配部101以及主体框架4之间,连接部302更为充分的利用了此部分空间,将连接部302自身主体设置于装配部101以及主体框架4之间,可避免连接部302对天幕主体1的其余位置的遮挡;遮挡部301沿着车辆高度方向延伸且用于遮挡主体框架4,由于此种形式的遮挡部301仅起到遮挡作用,因此使用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尺寸较薄的遮挡部301,同时遮挡部301沿着车辆高度方向的尺寸与拉杆202的尺寸相匹配即可满足使用需求,综合遮挡部301与连接部302的结构形式,使得前遮挡组件3所占用空间较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前遮挡组件3还包括装饰部303,装饰部303与遮挡部301连接并覆盖遮挡部301朝向遮阳位的壁面,通过更换装饰部303的种类即可改变遮挡部301的外观,无需对连接部302以及遮挡部301进行改造,提升使用灵活性。
其中,对于装饰部303的材质不做限定,可以为金属材质、木质、塑料件或布料件,可根据外观需求灵活选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遮挡部301包括沿着车辆高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遮挡段3011和弯折段3012,遮挡段3011沿着车辆高度方向延伸,弯折段3012朝向连接部302弯折并与连接部302连接,装饰部303的车辆高度方向的上端延伸至弯折段3012,此种形式的遮挡部301为装饰部303上端的延伸提供空间,装饰部303可更好的覆盖遮挡部301的上部位置,避免遮挡部301上部位置裸露而影响观感。
具体地,由于外部光线通过天幕主体1可直接照射前遮挡组件3,此种形式布置装饰部303,可避免光线直射遮挡部301的上端并反射至车辆内部空间中。
另外,为了减少装饰部303反射外部射入的光线,装饰部303受光线照射的壁面可采用哑光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饰部303的车辆高度方向的下端沿着遮挡段3011的外壁延伸,并覆盖遮挡段3011远离遮阳位的至少一部分壁面,增加遮挡段3011上装饰部303的覆盖面积,保证装饰部303的覆盖效果,避免遮挡段3011的下段露出影响观感。
可以理解,作为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装饰部303的车辆高度方向的下端也可以与遮挡段3011的下段对齐,只要能够完整遮盖遮挡段3011朝向遮阳位的壁面即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饰部303为布料装饰件,装饰部303与遮挡部301粘接,布料装饰件便于生产制造,装饰部303通过粘接的方式可快速有效的与遮挡部301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可保证装饰部303具有完整的外饰面,可避免紧固部件穿设于外饰面而破坏外饰面的完整性。
具体地,装饰部303的织造方式可以为或针织,装饰部303的加工工艺可以为坯布、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色织布、混合工艺布等等,装饰部303的材质可以为棉布、化纤布、麻布、毛纺布、丝绸、及混纺织物等等,可根据需求灵活选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饰部303的材质与车辆顶棚5的装饰面501的材质一致,可提升装饰部303与车辆顶棚5的一致性,提升乘客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配部101沿着天幕主体1的表面朝向远离遮阳位的方向延伸,装配部101靠近天幕主体1一侧的壁面与天幕主体1粘接,此种形式的装配部101可提升自身与天幕主体1的连接面积,可保证粘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装配部101的厚度较薄,装配部101通过第二连接部304与天幕主体1粘接,其中,第二连接部304可以为PU胶(polyurethane resin聚氨酯树脂)或其他常用的粘接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向部201包括支架2011和导向件2012,支架2011与天幕主体1连接,导向件2012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具有与拉杆202配合的导向槽2013,导向件2012与支架2011可拆卸连接,导向件2012的支架2011的连接方式更便于部件检修维护,方便更换导向件2012,可有效提升导向部201的装配灵活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向件2012通过紧固部件204与支架2011连接,导向件2012具有供紧固部件204穿设的穿孔,支架2011设有与紧固部件204配合的配合孔,连接方式简单可靠便于加工制造。
作为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导向件2012和支架2011也可以为通过卡扣等进行连接,只要为可拆卸连接即可。
其中,对于紧固部件204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可以为螺栓螺钉等。
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支架2011通过PU胶于天幕主体1连接,导向件2012通过连接螺栓与支架2011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拉杆202包括杆体2021和配合件2022,杆体2021与帘体203连接,配合件2022与杆体2021的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连接,配合件2022具有与导向槽2013配合的滑块2023,配合件2022沿着导向槽2013移动可有效约束杆体2021的移动轨迹,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制造。
具体地,天幕主体1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部201,杆体2021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杆体2021的两端均通过配合件2022与对应的导向部201配合。
另外,遮阳帘组件2还包括驱动结构、卷轴等其他必要的组成部件,可参考现有的遮阳帘组件2,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以下,对于本实施例的天幕总成的装配过程进行说明:
将前遮挡组件3粘接至天幕主体1的装配部101,此时前遮挡组件3与天幕主体1为整体式结构;将遮阳帘组件2的导向部201、拉杆202以及帘体203安装至天幕主体1的指定位置,此时前遮挡组件3、遮阳帘组件2以及天幕主体1为整体式结构;将天幕总成通过PU胶粘接至车辆顶部的主体框架4上;后续进行顶棚5以及车内其余部件安装即可。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车身、上述的天幕总成以及顶棚5,车身包括主体框架4,天幕总成与主体框架4连接,顶棚5覆盖设置于主体框架4且与天幕总成的边缘间隔设置,顶棚5与天幕总成之间的空间形成容纳空间502,天幕总成的拉杆202的遮阳位位于容纳空间502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天幕主体1通过第一连接部102与主体框架4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102优选为玻璃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框架4包括顶盖横梁以及车身顶盖钣金。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车辆可以指大型汽车、小型汽车、专用汽车等等,示例性的,按照车型来分,本申请中的汽车可以是轿车车型,也可以是越野车型,还可以是多用途Multi-Purpose Vehicles,MPV车型或其他车型。对于车辆而言,一般都设置有车轮、动力源,以及在车轮和动力源之间设置的传动系统,传动系统能够将动力源提供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使车轮转动,从而驱动车辆行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车辆的动力源的类型进行限定。示例性的,对于燃油车辆而言,动力源可以指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燃油发动机;对于电动车辆而言,动力源可以指电动机;对于油电混动车辆而言,动力源可以指发动机或电动机;对于以其他方式为动力的车辆而言,动力源可以指产生动力的设备。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幕主体(1),靠近车辆长度方向前侧的边缘位置形成装配部(101),所述装配部(101)与车辆的主体框架(4)重叠连接;
遮阳帘组件(2),包括导向部(201)、拉杆(202)以及帘体(203),所述导向部(201)设置于所述天幕主体(1)且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拉杆(202)与所述帘体(203)连接,所述拉杆(202)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导向部(201),所述拉杆(202)具有朝向所述装配部(101)移动至使所述帘体(203)展开的遮阳位,以及远离所述装配部(101)移动至使所述帘体(203)收纳的收纳位,所述遮阳位位于所述主体框架(4)的一侧;
前遮挡组件(3),具有遮挡部(301)以及连接部(302),所述连接部(302)与所述装配部(101)连接,且位于所述装配部(101)以及所述主体框架(4)之间,所述遮挡部(301)与所述连接部(302)连接,且位于所述遮阳位以及所述主体框架(4)之间,所述遮挡部(301)沿着车辆高度方向延伸且用于遮挡主体框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遮挡组件(3)还包括装饰部(303),所述装饰部(303)与所述遮挡部(301)连接并覆盖所述遮挡部(301)朝向所述遮阳位的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301)包括沿着车辆高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遮挡段(3011)和弯折段(3012),所述遮挡段(3011)沿着车辆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弯折段(3012)朝向所述连接部(302)弯折并与所述连接部(302)连接,所述装饰部(303)的车辆高度方向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弯折段(30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部(303)的车辆高度方向的下端沿着所述遮挡段(3011)的外壁延伸,并覆盖所述遮挡段(3011)远离所述遮阳位的至少一部分壁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部(303)为布料装饰件,和/或,所述装饰部(303)与所述遮挡部(301)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101)沿着所述天幕主体(1)的表面朝向远离所述遮阳位的方向延伸,所述装配部(101)靠近所述天幕主体(1)一侧的壁面与所述天幕主体(1)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201)包括支架(2011)和导向件(2012),所述支架(2011)与所述天幕主体(1)连接,所述导向件(2012)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具有与所述拉杆(202)配合的导向槽(2013),所述导向件(2012)与所述支架(2011)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2012)通过紧固部件(204)与所述支架(2011)连接,所述导向件(2012)具有供所述紧固部件(204)穿设的穿孔,所述支架(2011)设有与所述紧固部件(204)配合的配合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幕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02)包括杆体(2021)和配合件(2022),所述杆体(2021)与所述帘体(203)连接,所述配合件(2022)与所述杆体(2021)的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连接,所述配合件(2022)具有与所述导向槽(2013)配合的滑块(2023)。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包括主体框架(4);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天幕总成,与所述主体框架(4)连接;
顶棚(5),覆盖设置于所述主体框架(4)且与所述天幕总成的边缘间隔设置,所述顶棚(5)与所述天幕总成之间的空间形成容纳空间(502),所述天幕总成的拉杆(202)的遮阳位位于所述容纳空间(502)中。
CN202421321045.4U 2024-06-11 2024-06-11 天幕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22432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321045.4U CN222432033U (zh) 2024-06-11 2024-06-11 天幕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321045.4U CN222432033U (zh) 2024-06-11 2024-06-11 天幕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432033U true CN222432033U (zh) 2025-02-07

Family

ID=94413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1321045.4U Active CN222432033U (zh) 2024-06-11 2024-06-11 天幕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432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4258B2 (en) Panoramic vehicle roof module assemblies
US7922242B2 (en) Panoramic vehicle roof module assemblies
US7387329B2 (en) Vehicle window interior shade assembly
EP1721769B1 (en) Automobile roof structure
US7163260B2 (en) Automotive vehicle open air system
US9340096B2 (en) Vehicle and a method of attaching a sunroof assembly to the vehicle
US20080106124A1 (en) Roof module for vehicle
US20020021029A1 (en) Modular vehicle roof
US20090174217A1 (en) Integrated Shad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Window
US5005899A (en) Vehicle transparent roof having manually operable sunshade
US20040075304A1 (en) Roof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US6481788B1 (en) Upper body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CN101992674A (zh) 带挡风玻璃、单独的天窗玻璃和可拉出的卷帘的汽车
WO2010066213A2 (de) Dachmodul mit dachöffnung
CN213705121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防晒的装置
CN222432033U (zh) 天幕总成及车辆
US7086682B2 (en) Device for obturation of an aperture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JPH06328943A (ja) 自動車用日除け装置
CN212422763U (zh) 可滑动式前遮阳系统及汽车
CN222973176U (zh) 遮阳帘横梁、遮阳帘、天窗及车辆
CN222819886U (zh) 一种遮阳结构、车身壳体及车辆
CN218197852U (zh) 后挡风玻璃结构及汽车
CN222859191U (zh) 一种u型无后梁支撑的天幕天窗总成
CN217672103U (zh) 用于遮阳模块的周缘框架
CN218228600U (zh) 车辆天窗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