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422426U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422426U CN222422426U CN202323383711.5U CN202323383711U CN222422426U CN 222422426 U CN222422426 U CN 222422426U CN 202323383711 U CN202323383711 U CN 202323383711U CN 222422426 U CN222422426 U CN 2224224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male
- plug
- insulating
- pin
- sh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母插头、公插头和弹性短接元件。母插头包括母插芯体,母插芯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母插针。公插头包括公插芯体,公插芯体内设置有与母插针相互配合插接的公插针,公插针与母插针一一对应设置;公插芯体上设置有绝缘插销。弹性短接元件设置在两个母插针之间,弹性短接元件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母插针套接,弹性短接元件的第二端能够与另一个母插针抵接;当母插头与公插头插接配合时,绝缘插销能够将弹性短接元件发生形变,以使弹性短接元件的第二端远离母插针。该连接器的零部件数量少,能够使连接器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制造成本,便于装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广泛应用于电力、自动化等需要进行电气和信号连接的设备中,具有可反复插拔使用的特性。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结构较为复杂,其每一个母插针均需要配备一个短接元件,这样使得现有连接器零部件较多,制造成本高,装配复杂。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连接器,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器,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易于装配,成本低。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母插头,所述母插头包括母插芯体,所述母插芯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母插针;
公插头,所述公插头包括公插芯体,所述公插芯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母插针相互配合插接的公插针,所述公插针与所述母插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公插芯体上设置有绝缘插销;
弹性短接元件,所述弹性短接元件设置在两个所述母插针之间,所述弹性短接元件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母插针套接,所述弹性短接元件的第二端能够与另一个所述母插针抵接;当所述母插头与所述公插头插接配合时,所述绝缘插销能够将所述弹性短接元件发生形变,以使所述弹性短接元件的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母插针。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短接元件包括连接部和短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短接部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套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母插针上,所述短接部的一端能够抵接在另一个所述母插针上,所述绝缘插销能抵于所述短接部上。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短接部之间呈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设置为20°~80°之间。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插销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公插针之间,且所述绝缘插销能抵于所述短接部的中部。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母插芯体上成型有绝缘隔离部,所述绝缘隔离部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母插针之间。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插销和所述绝缘隔离部正对设置,且所述绝缘隔离部的端部凸设有限位部,部分所述短接部位于所述限位部的一侧,另一部分所述短接部位于所述限位部的另一侧。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插销和所述绝缘隔离部正对设置,且所述绝缘隔离部的端部凸设有限位部;当所述母插头与所述公插头未插接配合时,所述短接部位于所述限位部靠近插孔的一侧;当所述母插头与所述公插头插接配合时,部分所述短接部位于所述限位部的靠近插孔的一侧,另一部分所述短接部位于所述限位部远离插孔的一侧。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短接部包括一体成型的水平部和倾斜部,所述倾斜部远离所述水平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绝缘插销和所述绝缘隔离部正对设置;
当所述母插头与所述公插头未插接配合时,沿所述母插头指向公插头的方向,所述倾斜部的投影与所述绝缘插销的投影部分重叠;当所述母插头与所述公插头插接配合时,所述倾斜部位于所述绝缘插销的一侧,所述水平部位于所述绝缘插销和所述绝缘隔离部之间。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母插芯体内还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所述母插芯体卡接连接,所述保护罩被配置为保护所述母插针。
作为一种连接器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短接元件为钣金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母插头、公插头和弹性短接元件。其中,母插头包括母插芯体,母插芯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母插针。公插头包括公插芯体,公插芯体内设置有与母插针相互配合插接的公插针,公插针与母插针一一对应设置;公插芯体上设置有绝缘插销。弹性短接元件设置在两个母插针之间,弹性短接元件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母插针套接,从而提高弹性短接元件与其中一个母插针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发生松动脱离的现象。弹性短接元件的第二端能够与另一个母插针抵接;当母插头与公插头插接配合时,绝缘插销能够使弹性短接元件发生形变,从而使得部分弹性短接元件能够转动,这样弹性短接元件的第二端能够旋转一定的角度,进而使得弹性短接元件的第二端能够远离与其抵接的母插针,这样使得两个母插针能够处于开路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每两个母插针之间只需要连接一个弹性短接元件,即可实现两个母插针的短路和开路状态的切换。这样能够减少该连接器的零部件数量,使连接器的结构更加简单,降低制造成本,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连接器处于短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连接器处于断路(开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连接器处于短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连接器处于断路(开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母插头;110、母插芯体;120、母插针;130、绝缘隔离部;140、限位部;150、保护罩;200、公插头;210、公插芯体;220、公插针;230、绝缘插销;300、弹性短接元件;310、连接部;320、短接部;3201、倾斜部;3202、水平部;400、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易于装配,制造成本低。
如图1-图2所示,该连接器主要包括母插头100、公插头200和弹性短接元件300。其中,母插头100包括母插芯体110,母插芯体110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母插针120。公插头200包括公插芯体210,公插芯体210内设置有与母插针120相互配合插接的公插针220,公插针220与母插针120一一对应设置;公插芯体210上设置有绝缘插销230。弹性短接元件300设置在两个母插针120之间,弹性短接元件300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母插针120套接,弹性短接元件300的第二端能够与另一个母插针120抵接;当母插头100与公插头200插接配合时,绝缘插销230能够将弹性短接元件300顶起,并使弹性短接元件300发生形变,以使弹性短接元件300的第二端远离母插针120。
基于以上设计,在本实施例中,以公插针220和母插针120均设置为两个、弹性短接元件300设置为一个为例进行描述。母插芯体110和公插芯体210可以均为陶瓷绝缘材料或工程塑料制成,避免发生漏电的现象,提高该连接器的安全性。如图1所示,当公插头200与母插头100分离时,弹性短接元件300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母插针120套接,弹性短接元件300的第二端能够与另一个母插针120抵接,这样使得两个母插针120能够短接,即该连接器处于短路状态。如图2所示,当公插头200与母插头100插接配合时,公插头200上的绝缘插销230能够将弹性短接元件300进行上顶,从而使得部分弹性短接元件300能够逆时针转动,这样弹性短接元件300的第二端能够旋转一定的角度,进而使得弹性短接元件300的第二端能够远离与其抵接的母插针120,这样使得两个母插针120能够处于开路状态。通过公插头200和母插头100两者的拔插实现了该连接器的短路与开路状态的灵活切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每两个母插针120之间只需要连接一个弹性短接元件300,即可实现两个母插针120的短路和开路状态的切换。这样能够减少该连接器的零部件数量,使结构更加简单,降低制造成本。本实施例中的公插头200和母插头100在插接配合时,公插头200上的绝缘插销230能够将弹性短接元件300进行上顶,从而使得部分弹性短接元件300能够逆时针转动,这样弹性短接元件300的第二端能够旋转一定的角度,进而使得弹性短接元件300的第二端能够远离与其抵接的母插针120,这样使得两个母插针120能够处于开路状态。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短接元件300为钣金件,具有一定的弹性,提高弹性短接元件30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短接元件300可以采用铜、铝、不锈钢或其他金属合金材质制成。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短接元件300包括连接部310和短接部320,连接部310和短接部320一体成型,连接部310的一端套接在其中一个母插针120上,从而提高连接部310与其中一个母插针120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发生松动脱离的现象。短接部320的一端能够抵接在另一个母插针120上,绝缘插销230能抵于短接部320上。这样当公插头200和母插头100插接配合时,绝缘插销230能够与短接部320抵接并将短接部320上顶,短接部320能够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短接部320远离与其抵接的母插针120,这样使得两个母插针120能够处于开路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310包括拉伸口,通过拉伸口的内径与母插针120的外径进行过盈配合,从而实现连接部310与母插针120的套接连接。拉伸口的末端尺寸小于顶端尺寸,能够防止连接部310脱落,从而实现了连接部310与其中一个母插针120的套接。
优选地,绝缘插销230抵接在短接部320的中部,这样使得短接部320受力均匀,提高该连接器短路和开路两个状态切换的流畅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绝缘插销230也可以设置在靠近短接部320抵接的母插针120对应的公插针220一侧,这样使得公插头200和母插头100在连接时,绝缘插销230可以直接插入短接部320和被其抵接的母插针120之间,提高连接器短路和开路两个状态切换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短接部320和连接部310呈“V型”设置,也就是说,连接部310和短接部320之间呈预设角度,预设角度设置为20°~80°之间,例如,预设角度可以设置为20°、40°、60°、80°等数值。这样当绝缘插销230上顶短接部320时,短接部320能够灵活地旋转,从而实现两个母插针120的开路状态。当预设角度小于20°时,短接部320在自然状态下无法与母插针120抵接,从而无法实现两个母插针120的短接;当预设角度大于80°时,当绝缘插针上顶短接部320时,短接部320旋转角度较小,极有可能出现短接部320仍与母插针120抵接的风险,即无法实现两个母插针120的断路状态。因此,将预设角度设置在20°~80°之间,能够很好地克服上述问题,实现连接器的短路和断路两个状态的灵活切换。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插销230设置在相邻两个公插针220之间,且绝缘插销230能抵于短接部320的中部。能够避免两个公插针220发生短接的问题,提高安全性。进一步地,绝缘插销230和公插芯体210一体成型,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母插芯体110上成型有绝缘隔离部130,绝缘隔离部130位于相邻的两个母插针120之间,这样能够避免两个母插针120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短路的现象。进一步地,绝缘隔离部130与母插芯体110一体成型,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绝缘插销230和绝缘隔离部130正对设置,且绝缘隔离部130的端部凸设有限位部140,部分短接部320位于限位部140的一侧,另一部分短接部320位于限位部140的另一侧。这样使得当绝缘插销230上顶短接部320时,限位部140能够对短接部320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短接部320旋转角度过大而与连接部310发生缠绕甚至打结的现象,提高短接部320回弹的可靠性,延长该连接器的使用寿命。也就是说,当母插头100与公插头200未插接配合时,短接部320位于限位部140靠近插孔的一侧;当母插头100与公插头200插接配合时,部分短接部320位于限位部140的靠近插孔的一侧,另一部分短接部320位于限位部140远离插孔的一侧。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还包括固定件400,母插芯体110上开设有安装孔,固定件400穿设在安装孔中将母插针120固定在母插芯体110上。通过固定件400的设置能够提高母插针120与母插芯体110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公插针220与母插针120插接配合的准确度,延长使用寿命。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400可以设置为螺钉,螺钉的杆部穿设安装孔与母插针连接,螺钉的杆部与安装孔螺纹连接,且螺钉的头部置于安装孔内。当然,作业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固定件400设置为其他零部件,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母插芯体110内还设置有保护罩150,保护罩150与母插芯体110卡接连接,保护罩150被配置为保护母插针120。保护罩150可以采用陶瓷绝缘材料或者工程塑料制成,用于对母插针120进行保护,减少外界异物对母插针120的损伤,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弹性短接元件300包括连接部310和短接部320,其中,短接部320包括一体成型的水平部3202和倾斜部3201,倾斜部3201远离水平部3202的一端与连接部310连接;绝缘插销230和绝缘隔离部130正对设置。
当母插头100与公插头200未插接配合时,沿母插头100指向公插头200的方向,倾斜部3201的投影与绝缘插销230的投影部分重叠,此时倾斜部3201与连接部310之间形成第一角度,水平部3202与母插针120抵接,从而实现该连接器的短路状态。当母插头100与公插头200插接配合时,倾斜部3201位于绝缘插销230的一侧,水平部3202位于绝缘插销230和绝缘隔离部130之间。在绝缘插销230插入母插头100的过程中,绝缘插销230始终抵接在倾斜部3201上,此时第一角度逐渐变小,进而使得倾斜部3201能够带动水平部3202朝向靠近连接部310的方向运动,此时水平部3202断开与母插针120的抵接,即实现连接器的断路(开路)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部3201的设置能够使得该短接部320能够在绝缘插销230的插接区域形成一定的空间避让,这样在公插头200和母插头100插接配合时,能够减小短接部320与绝缘插销230之间的干涉量,从而避免了弹性短接元件300出现永久变形、无法回弹的现象,提高该连接器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310、倾斜部3201和水平部3202三者一体成型,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弹性短接元件300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可选地,第一角度可以设置为45°~90°之间,例如设置为45°、50°、70°90°等等。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的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显然,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注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Claims (10)
1.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母插头(100),所述母插头(100)包括母插芯体(110),所述母插芯体(110)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母插针(120);
公插头(200),所述公插头(200)包括公插芯体(210),所述公插芯体(210)内设置有与所述母插针(120)相互配合插接的公插针(220),所述公插针(220)与所述母插针(12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公插芯体(210)上设置有绝缘插销(230);
弹性短接元件(300),所述弹性短接元件(300)设置在两个所述母插针(120)之间,所述弹性短接元件(300)的第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母插针(120)连接,所述弹性短接元件(300)的第二端能够与另一个所述母插针(120)抵接;当所述母插头(100)与所述公插头(200)插接配合时,所述绝缘插销(230)能够使所述弹性短接元件(300)发生形变,以使所述弹性短接元件(300)的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母插针(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短接元件(300)包括连接部(310)和短接部(320),所述连接部(310)和所述短接部(320)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310)的一端套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母插针(120)上,所述短接部(320)的一端能够抵接在另一个所述母插针(120)上,所述绝缘插销(230)能抵于所述短接部(3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0)和所述短接部(320)之间呈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设置为20°~8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插销(230)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公插针(220)之间,且所述绝缘插销(230)能抵于所述短接部(320)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芯体(110)上成型有绝缘隔离部(130),所述绝缘隔离部(130)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母插针(12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插销(230)和所述绝缘隔离部(130)正对设置,且所述绝缘隔离部(130)的端部凸设有限位部(140),部分所述短接部(320)位于所述限位部(140)的一侧,另一部分所述短接部(320)位于所述限位部(140)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插销(230)和所述绝缘隔离部(130)正对设置,且所述绝缘隔离部(130)的端部凸设有限位部(140);当所述母插头(100)与所述公插头(200)未插接配合时,所述短接部(320)位于所述限位部(140)靠近插孔的一侧;当所述母插头(100)与所述公插头(200)插接配合时,部分所述短接部(320)位于所述限位部(140)的靠近插孔的一侧,另一部分所述短接部(320)位于所述限位部(140)远离插孔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部(320)包括一体成型的水平部(3202)和倾斜部(3201),所述倾斜部(3201)远离所述水平部(320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310)连接;所述绝缘插销(230)和所述绝缘隔离部(130)正对设置;
当所述母插头(100)与所述公插头(200)未插接配合时,沿所述母插头(100)指向公插头(200)的方向,所述倾斜部(3201)的投影与所述绝缘插销(230)的投影部分重叠;当所述母插头(100)与所述公插头(200)插接配合时,所述倾斜部(3201)位于所述绝缘插销(230)的一侧,所述水平部(3202)位于所述绝缘插销(230)和所述绝缘隔离部(13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芯体(110)内还设置有保护罩(150),所述保护罩(150)与所述母插芯体(110)卡接连接,所述保护罩(150)被配置为保护所述母插针(12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短接元件(300)为钣金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83711.5U CN222422426U (zh) | 2023-12-12 | 2023-12-12 | 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383711.5U CN222422426U (zh) | 2023-12-12 | 2023-12-12 | 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422426U true CN222422426U (zh) | 2025-01-28 |
Family
ID=94359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383711.5U Active CN222422426U (zh) | 2023-12-12 | 2023-12-12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422426U (zh) |
-
2023
- 2023-12-12 CN CN202323383711.5U patent/CN2224224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911678U (zh) | 一种两孔大电流航空连接器 | |
CN102509953B (zh)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头和插座 | |
CN103762436A (zh) | 用于连接高压电缆的插座、插头及插拔器 | |
CN205509135U (zh) | 电插头和电插座 | |
CN222422426U (zh) | 连接器 | |
WO2019140791A1 (zh) | 数据线连接结构、连接头、连接座、数据线及usb插接头 | |
CN221978350U (zh) | 一种储能连接器 | |
CN118589259A (zh) | 钠离子电池包线束总成 | |
AU2010229819A1 (en) | Electrical coupl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e thereof | |
CN218828008U (zh) | 一种可替换式的大电流连接器 | |
CN203707419U (zh) | 用于连接高压电缆的插座、插头及插拔器 | |
CN110718786A (zh) | 储能连接器 | |
CN216750357U (zh) | 航空插头插座组件 | |
CN216162017U (zh) | 一种快速拔插的射频连接器 | |
CN221486976U (zh) | 电连接器、电气系统和车辆 | |
CN221767060U (zh) | 端子组件及连接器 | |
CN219998645U (zh) | 一种插座 | |
CN206195068U (zh) | 大电流自锁连接器 | |
CN218498015U (zh) | 保险丝模块和电源分配单元 | |
CN217606755U (zh) | 导体夹紧装置 | |
CN222705944U (zh) | 单极插头 | |
CN221900307U (zh) | 一种塑壳断路器的线路板组件 | |
CN219419575U (zh) | 板卡及电子设备 | |
CN221747536U (zh) | 一种组装方便的电源连接器 | |
CN220122265U (zh) | 一种光伏逆变器用接插件及光伏逆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