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2386315U - 油压下拉涨紧器 - Google Patents

油压下拉涨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386315U
CN222386315U CN202420130974.0U CN202420130974U CN222386315U CN 222386315 U CN222386315 U CN 222386315U CN 202420130974 U CN202420130974 U CN 202420130974U CN 222386315 U CN222386315 U CN 222386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ull rod
clamping teeth
arc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1309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骏
明瑞文
杨雄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int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t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t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1309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386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386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386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油压下拉涨紧器,该方案包括壳体,设有供活塞安装的通孔,该通孔顶部开口处设有收紧带和弧形滑槽部;活塞,顶部设有拉杆,该拉杆侧面设有多个能够活动连接的夹齿;当拉杆随活塞下移时,该拉杆上的夹齿底部能够在弧形滑槽部上滑动使得夹齿的顶部张开;当拉杆随活塞上移时,该拉杆上的夹齿能够在弧形滑槽部上滑动使得夹齿的顶部收拢;弹性复位件,设于活塞与壳体之间;其中,收紧带用于对夹齿的张开角度限位和支撑。本申请具有可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等优点,使其适用于多种需要调整和维持紧固状态的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油压下拉涨紧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涨紧工具,具体涉及油压下拉涨紧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涨紧工具大多是通过钢珠与螺旋槽配合的方式,利用活塞上下移动来使得钢珠在螺旋槽上滑动,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夹紧。但是这种方式对于钢珠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且装配较为复杂,在装配过程中还是使用过程中都会存在钢珠脱落的情况发生。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更加简单,不需要钢珠的油压下拉涨紧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油压下拉涨紧器。
为了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油压下拉涨紧器包括:
壳体,设有供活塞安装的通孔,该通孔顶部开口处设有收紧带和弧形滑槽部;
活塞,顶部设有拉杆,该拉杆侧面设有多个能够活动连接的夹齿;当拉杆随活塞下移时,该拉杆上的夹齿底部能够在弧形滑槽部上滑动使得夹齿的顶部张开;当拉杆随活塞上移时,该拉杆上的夹齿能够在弧形滑槽部上滑动使得夹齿的顶部收拢;
弹性复位件,设于活塞与壳体之间;
其中,收紧带用于对夹齿的张开角度限位和支撑。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活塞带动拉杆下降,使得拉杆带动夹齿下降,下降过程中夹齿的底部会与弧形滑槽部的弧形滑槽部分配合,在弧形滑槽上滑动,从而使得夹齿顶部张开,这个过程中收紧带可以对夹齿中部位置进行限位和支撑,起到一个支点和支撑点的效果,即相当于夹齿顶部是翘起的,如此就能够实现对工件内孔的涨紧操作;而松开的活塞时候,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拉杆带动齿部上升,夹齿的底部会与弧形滑槽部的弧形滑槽部分配合,在弧形滑槽上反向滑动,从而使得夹齿顶部合拢,此时收紧带仍然能够抵接在夹齿侧壁上,对夹齿进行支撑。
2.通过在活塞上设置能够活动连接的夹齿,可以实现对夹齿张开角度的控制。这种设计使得在活塞上移或下移时,夹齿的顶部能够受到弧形滑槽部的影响而分别张开或收拢。弹性复位件的存在有助于在涨紧器使用过程中的复位。这样,一旦外部力或压力减小,弹性复位件可以推动活塞返回初始位置,确保涨紧器的正常工作。收紧带被设计用于限制夹齿的张开角度,这有助于确保涨紧器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同时,收紧带还起到支撑夹齿的作用,增加了夹齿的稳定性。结构相对简单,包括壳体、活塞、弹性复位件等基本组件,不再需要钢珠,而且夹齿相比于钢珠不仅夹紧效果好,而且更加容易限位,不易脱落。这使得涨紧器的制造相对容易,并且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
进一步地,夹齿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沿拉杆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如此,可提供更好地夹紧力,也可以保证夹齿受力均匀,提升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每个夹齿包括齿部、设于该齿部下方的滑块,该滑块朝向弧形滑槽部的一侧设有契合面。滑块上的契合面能够与弧形滑槽部配合,从而实现夹齿的张开和收拢功能,即弧形滑槽部与切合面配合实现了对夹齿的引导作用。
进一步地,拉杆上设有与齿部配合的倾斜面,齿部齿形的背面设有与该倾斜面配合的斜坡。如此,可使得齿部张开和收拢的行程缩短,齿部可以更小的张开角度实现涨紧(夹紧)功能,减少夹齿的设计难度。
进一步地,收紧带上设有倾斜设置的限位挡边。收紧带的限位挡边是一圈,因此可在保证具有足够强度的情况下对夹齿进行限位和支撑,而倾斜的结构设置,可在下滑过程中不会与夹齿的尖锐部位进行干涉,减少卡顿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拉杆通过弹簧盖与弹性复位件配合,该弹簧盖顶部抵接弧形滑槽部的底部,底部抵接弹性复位件的顶部。利用弹簧盖可方便地安装弹性复位件。
进一步地,弧形滑槽部、弹簧盖均与拉杆的侧面设有间隙。如此,可让拉杆可以顺畅地滑动,从而给夹齿的底部一个活动的空间。
进一步地,活塞与壳体之间还设有活塞套。
进一步地,壳体上设有与通孔连接的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开口处设有排气阀。
进一步地,活塞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夹齿的放大图。
图中,1、壳体;2、活塞;3、收紧带;4、弧形滑槽部;5、排气阀;6、夹齿;7、弹性复位件;8、拉杆;9、插销;10、活塞套;11、排气通道;12、弹簧盖;21、限位槽;31、限位挡边;61、齿部;62、滑块;63、契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披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油压下拉涨紧器包括:
壳体1,设有供活塞2安装的通孔,该通孔顶部开口处设有收紧带3和弧形滑槽部4;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有与通孔连接的排气通道11,该排气通道11开口处设有排气阀5。其中,收紧带3用于对夹齿6的张开角度限位和支撑,收紧带3上设有倾斜设置的限位挡边31。收紧带3的限位挡边31是一圈,因此可在保证具有足够强度的情况下对夹齿6进行限位和支撑,而倾斜的结构设置,可在下滑过程中不会与夹齿6的尖锐部位进行干涉,减少卡顿的情况发生。
活塞2,顶部设有拉杆8,该拉杆8侧面设有多个能够活动连接的夹齿6;当拉杆8随活塞2下移时,该拉杆8上的夹齿6底部能够在弧形滑槽部4上滑动使得夹齿6的顶部张开;当拉杆8随活塞2上移时,该拉杆8上的夹齿6能够在弧形滑槽部4上滑动使得夹齿6的顶部收拢;其中,拉杆8通过插销9与活塞2内壁之间的限位槽21配合连接,这样拉杆8与活塞2之间可以相对运动一段距离,也就可供弹性复位件7驱动拉杆8复位,而活塞2下拉时,插销9移动到限位槽21极限位置还是能够带动拉杆8下降,松开时弹性复位件7复位,拉杆8就会自动上升,这也就是后面弧形滑槽部4和弹簧盖12与拉杆8侧面之间要设有间隙的原因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活塞2可以是现有油压缸的活塞2杆部分,活塞2与壳体1之间还设有活塞套10,活塞2与壳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活塞套10与壳体1之间也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每个夹齿6包括齿部61、设于该齿部61下方的滑块62,该滑块62朝向弧形滑槽部4的一侧设有契合面63,且夹齿6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沿拉杆8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而拉杆8上设有与齿部61配合的倾斜面,齿部61齿形的背面设有与该倾斜面配合的斜坡。弧形滑槽部4、弹簧盖12均与拉杆8的侧面设有间隙。如此,可让拉杆8可以顺畅地滑动,从而给夹齿6的底部一个活动的空间。
弹性复位件7,设于活塞2与壳体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7即为常见的弹簧,拉杆8通过弹簧盖12与弹性复位件7配合,该弹簧盖12顶部抵接弧形滑槽部4的底部,底部抵接弹性复位件7的顶部。利用弹簧盖12可方便地安装弹性复位件7。
本申请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故本申请未对其进行详述。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壳体1、活塞2、收紧带3、弧形滑槽部4、排气阀5、夹齿6、弹性复位件7、拉杆8、插销9、活塞套10、排气通道11、弹簧盖12、限位槽21、限位挡边31、齿部61、滑块62、契合面6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申请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申请精神相违背的。
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申请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做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油压下拉涨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有供活塞安装的通孔,该通孔顶部开口处设有收紧带和弧形滑槽部;
活塞,顶部设有拉杆,该拉杆侧面设有多个能够活动连接的夹齿;当所述拉杆随所述活塞下移时,该拉杆上的夹齿底部能够在所述弧形滑槽部上滑动使得所述夹齿的顶部张开;当所述拉杆随所述活塞上移时,该拉杆上的夹齿能够在所述弧形滑槽部上滑动使得所述夹齿的顶部收拢;
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活塞与所述壳体之间;
其中,所述收紧带用于对所述夹齿的张开角度限位和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下拉涨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齿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拉杆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压下拉涨紧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齿包括齿部、设于该齿部下方的滑块,该滑块朝向所述弧形滑槽部的一侧设有契合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压下拉涨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上设有与所述齿部配合的倾斜面,所述齿部齿形的背面设有与该倾斜面配合的斜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压下拉涨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带上设有倾斜设置的限位挡边。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油压下拉涨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通过弹簧盖与所述弹性复位件配合,该弹簧盖顶部抵接所述弧形滑槽部的底部,底部抵接所述弹性复位件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压下拉涨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槽部、所述弹簧盖均与所述拉杆的侧面设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油压下拉涨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与所述壳体之间还设有活塞套。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油压下拉涨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与通孔连接的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开口处设有排气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油压下拉涨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CN202420130974.0U 2024-01-18 2024-01-18 油压下拉涨紧器 Active CN222386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130974.0U CN222386315U (zh) 2024-01-18 2024-01-18 油压下拉涨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130974.0U CN222386315U (zh) 2024-01-18 2024-01-18 油压下拉涨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386315U true CN222386315U (zh) 2025-01-24

Family

ID=94291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130974.0U Active CN222386315U (zh) 2024-01-18 2024-01-18 油压下拉涨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3863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72973B2 (en) Automatic closing mechanism for a sliding track of a drawer
US5406748A (en) Vertically movable pet door flap
PL1812259T3 (pl) Prowadnica fotela pojazdu
US20110043087A1 (en) Slide rail buffering structure
GB2401535A (en) Device for aiding retention and closure of a drawer slide rail assembly
ATE336186T1 (de) Schliess- und/oder einzugsvorrichtung für bewegbare möbelteile
CN104081033B (zh) 气体注入用单向阀驱动装置
CN222386315U (zh) 油压下拉涨紧器
IT9048598A1 (it) Complesso di cerniera per porte autochiudenti a camme.
CN107398704B (zh) 自动嵌装钢珠的装置
SE0203195D0 (sv) A locking means for over-centre fastener
EP1344932A3 (en) Lubricant supply unit of high pressure fuel pump
KR101413399B1 (ko) 체인 텐셔너
CN209971296U (zh) 一种冰箱门体发泡模具填块机构
CN210276491U (zh) 缓冲反弹三节轨
CN105932471A (zh) 一种插座安装盒卡接结构
KR102513038B1 (ko) 역류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공기공급용 밸브
CN205824061U (zh) 一种发动机正时链条张紧器
CN112908182A (zh) 屏幕装置之角码结构
KR200481409Y1 (ko) 혁대 길이 자동 조절장치
CN2043992U (zh) 多方向双珠碰销
KR20220000684U (ko) 압축기용 토출밸브
CN109027330A (zh) 截流控制阀及其使用方法
CN216316527U (zh) 一种具有联动结构的按压式反弹缓冲装置和抽屉
CN216835431U (zh) 一种卡扣以及垃圾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