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357369U - 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及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及吹风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357369U CN222357369U CN202421110448.4U CN202421110448U CN222357369U CN 222357369 U CN222357369 U CN 222357369U CN 202421110448 U CN202421110448 U CN 202421110448U CN 222357369 U CN222357369 U CN 2223573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phene heating
- graphene
- heating device
- heat
- hair dr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5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 graphite alkene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45 mica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618 mica group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120 nichrom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01 surface-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及吹风机,包括内支架筒、隔热筒以及连接在内支架筒与隔热筒之间的石墨烯发热组件;石墨烯发热组件包括多个周向均匀排列的石墨烯发热片。本实用新型采用多个周向均匀排列的石墨烯发热片对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将产生的热量充分传导到通过的气流上,能够提高热效率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及吹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吹风机普遍采用镍铬合金发热丝作为发热元件,此种发热丝通电后产生的辐射大,温度不宜控制,如果在使用时操作不当,容易出现局部短路及超温现象,还可能造成明火,存在安全隐患;此外,该种发热丝长期使用易发生表面氧化,导致发热性能下降,体验感差。
因此,现在技术中有通过石墨烯发热来替代传统发热丝,较好地避免了局部短路及超温现象,也较好地避免了明火导致的安全隐患。如中国专利号:202220518499.5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吹风机,包括石墨烯承载管、耐高温陶瓷绝缘涂层、石墨烯发热涂层、散热器、耐高温云母圈绝缘层和发热体固定件,其中,所述散热器套在所述发热体固定件的外侧,所述石墨烯承载管套在所述散热器的外侧,所述耐高温陶瓷绝缘涂层设置在所述石墨烯承载管的外侧,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设置在所述耐高温陶瓷绝缘涂层的外侧,所述耐高温云母圈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石墨烯发热涂层的外侧。此现有技术虽然采用了石墨烯进行发热,但是将石墨烯发热涂层设于散热器的外层进行加热,石墨烯发热涂层产生的热量无法充分传导到散热器上,发热效率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及吹风机,采用多个周向均匀排列的石墨烯发热片对气流进行加热,从而将产生的热量充分传导到通过的气流上,能够提高热效率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内支架筒、隔热筒以及连接在内支架筒与隔热筒之间的石墨烯发热组件;石墨烯发热组件包括多个周向均匀排列的石墨烯发热片。
本技术中采用石墨烯作为发热组件,能够利用石墨烯发热的热效率高、温度调节稳定、低电压工作及远红外保健效果等优点,从而达到提高发热效率和安全性的目的。其中,内支架筒与隔热筒之间构成吹风机的风道,多个石墨烯发热片周向均匀排列在该风道中,能够将石墨烯发热片产生的热量充分传导到通过的气流上,可以进一步提高热效率。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石墨烯发热片的形状为扇叶状;石墨烯发热片的一侧边平行于其本体的轴线,另一侧边相对其本体的轴线成螺旋角度。本技术中采用扇叶状的石墨烯发热片,可以使气流在通过风道时,与石墨烯发热片的接触面积更大,且形成螺旋状气流,能够更高效地将石墨烯发热片产生的热量转移到气流中。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螺旋角度为70°至105°。以上螺旋角度有助于形成螺旋状气流。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石墨烯发热片的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石墨烯发热片易于制造,组装简单。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该装置第一端部的直径大于装置第二端部的直径,上述第一端部直径大于第二端部这一结构使得气流在通过时更易形成螺旋状气流,进一步提高热效率。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石墨烯发热片内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与吹风机的主板电性连接,能够将石墨烯发热片的温度发送给主板,从而实现精准的气流温度控制。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石墨烯发热片的数量为至少2个,当石墨烯发热片的数量较少,比如2~4个时,可使用表面积较大的发热片以提高加热效率。优选的石墨烯发热片数量为6个,既为气流通过留出足够空间,又保证了加热效率。
一种吹风机,该吹风机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石墨烯发热装置。
上述吹风机采用石墨烯作为发热组件,能够利用石墨烯发热的热效率高、温度调节稳定、低电压工作及远红外保健效果等优点,从而达到提高发热效率和安全性的目的;同时,多个石墨烯发热片周向均匀排列在风道中,能够将石墨烯发热片产生的热量充分传导到通过的气流上,可以进一步提高热效率。
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吹风机还包括外壳和内壳,内壳设于外壳内部,石墨烯发热装置设于内壳上,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其中,每片石墨烯发热片的正负极均与吹风机的主板电性连接,主板可通过关闭或打开部分石墨烯加热片,实现对气流温度的灵活调节。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石墨烯作为发热组件,能够利用石墨烯发热的热效率高、温度调节稳定、低电压工作及远红外保健效果等优点,从而达到提高发热效率和安全性的目的。同时,采取了将多个石墨烯发热片周向均匀排列在风道中的设计,能够将石墨烯发热片产生的热量充分传导到通过的气流上,可以进一步提高热效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将于下面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发热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吹风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内支架筒;2、隔热筒;3、石墨烯发热片;31、温度传感器;100、石墨烯发热装置;101、内壳;102、前壳;103、后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照图1-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100,包括内支架筒1、隔热筒2以及连接在内支架筒1与隔热筒2之间的石墨烯发热组件;石墨烯发热组件包括多个周向均匀排列的石墨烯发热片3。
其中,内支架筒1与隔热筒2之间构成吹风机的风道,多个石墨烯发热片3周向均匀排列在该风道中,能够将石墨烯发热片3产生的热量充分传导到通过的气流上,可以进一步提高热效率。石墨烯作为发热组件,具有热效率高、温度调节稳定、低电压工作及远红外保健效果等优点,能够达到提高发热效率和安全性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个石墨烯发热片3的一侧边固定安装在内支架筒1的外壁上,其另一侧边固定安装在隔热筒2的内壁上。其中,隔热筒可以采用玻璃纤维、隔热陶瓷等材料制作而成。
具体实施时,内支架筒1上可设有周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一安装槽,隔热筒2内壁上可设有多个与第一安装槽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槽,组装时将石墨烯发热片3沿着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插入即可,组装方便快捷。也可以采取焊接等其他方式将多个石墨烯发热片3组装在内支架筒1与隔热筒2之间。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石墨烯发热片3的形状为扇叶状;石墨烯发热片3的一侧边平行于其本体的轴线,另一侧边相对其本体的轴线成螺旋角度。本实施方式采用扇叶状的石墨烯发热片3,可以使气流在通过风道时,与石墨烯发热片3的接触面积更大,且形成螺旋状气流,能够更高效地将石墨烯发热片3产生的热量转移到气流中。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角度为70°至105°,有助于形成螺旋状气流,增大气流与发热片接触面积,提高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石墨烯发热片3的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发热片易于制造,组装简单。
以上两种实施方式均可实现本实施例,优选采用扇叶状的发热片,热效率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石墨烯发热装置100第一端部的直径大于装置第二端部的直径,上述第一端部直径大于第二端部这一结构使得气流在通过时更易形成螺旋状气流,进一步提高热效率。其中,将上述石墨烯发热装置安装在吹风机上时,其第一端部可以为靠近吹风机出风口的端部,第二端部为靠近吹风机进风口的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石墨烯发热片3内置有温度传感器31,温度传感器31用于与吹风机的主板电性连接,能够将石墨烯发热片3的温度发送给主板,从而实现精准的气流温度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石墨烯发热片3的数量为至少2个,当石墨烯发热片3的数量较少,比如2~4个时,可使用表面积较大的发热片以提高加热效率。优选的石墨烯发热片3数量为6个,既为气流通过留出足够空间,又保证了加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风机,该吹风机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石墨烯发热装置3。
上述吹风机采用石墨烯作为发热组件,能够利用石墨烯发热的热效率高、温度调节稳定、低电压工作及远红外保健效果等优点,从而达到提高发热效率和安全性的目的;同时,多个石墨烯发热片3周向均匀排列在风道中,能够将石墨烯发热片产生的热量充分传导到通过的气流上,可以进一步提高吹风机的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吹风机还包括外壳和内壳101,内壳设于外壳内部,石墨烯发热装置100设于内壳上,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其中,每片石墨烯发热片3的正负极均与吹风机的主板电性连接,主板可通过关闭或打开部分石墨烯加热片,实现对气流温度的灵活调节。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外壳包括前壳102和后壳103,前壳102和后壳103通过螺旋卡扣结构连接组装在一起,形成外壳。该实施方式结构简单、装配容易,并且非常方便拆卸,可维修性非常好。具体实施时,外壳也可采用其他组装方式,比如由左右两个半壳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墨烯发热装置及吹风机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可知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不干涉、不矛盾的情况下均可以以合适的方式相互结合。
Claims (10)
1.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内支架筒、隔热筒以及连接在所述内支架筒与所述隔热筒之间的石墨烯发热组件;
所述石墨烯发热组件包括多个周向均匀排列的石墨烯发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片的形状为扇叶状;
所述石墨烯发热片的一侧边平行于其本体的轴线,另一侧边相对其本体的轴线成螺旋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角度为70°至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片的形状为直角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第一端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装置第二端部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片内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与吹风机的主板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片的数量为至少2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片的数量为6个。
9.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石墨烯发热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还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内壳设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石墨烯发热装置设于所述内壳上,每片所述石墨烯发热片的正负极均与所述吹风机的主板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110448.4U CN222357369U (zh) | 2024-05-21 | 2024-05-21 | 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及吹风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110448.4U CN222357369U (zh) | 2024-05-21 | 2024-05-21 | 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及吹风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357369U true CN222357369U (zh) | 2025-01-17 |
Family
ID=94223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110448.4U Active CN222357369U (zh) | 2024-05-21 | 2024-05-21 | 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及吹风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357369U (zh) |
-
2024
- 2024-05-21 CN CN202421110448.4U patent/CN2223573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86263A (zh) | 一种吹风机 | |
CN205143846U (zh) | 一种吹风机 | |
TWM497203U (zh) | 改良式內旋渦流氣旋導風罩及包含其的風扇裝置 | |
JP2012019866A (ja) |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 |
CN208875477U (zh) | 一种吹风机 | |
KR101000571B1 (ko) | 전기식 소형 열풍기 | |
CN222357369U (zh) | 一种石墨烯发热装置及吹风机 | |
CN203404967U (zh) | 暖风机 | |
JP3134349U (ja) | 電熱管の交換が容易な電気ストーブ | |
WO2024174129A1 (zh) | 一种干燥设备 | |
CN216114287U (zh) | 一种全屋电取暖器 | |
CN210951860U (zh) | 用于送风设备的发热组件及具有其的送风设备 | |
CN209463502U (zh) | 一种石墨烯加热片的吹风筒 | |
CN212814939U (zh) | 一种电吹风 | |
CN213344661U (zh) | 一种便携式电风机 | |
CN102305426A (zh) | 移动式储能加湿送风家用电暖器 | |
CN210512152U (zh) | 一种加热体 | |
TWM566506U (zh) | PTC ceramic heating hair dryer | |
CN115486572A (zh) | 一种辐射与传导双加热的加热不燃烧烟具 | |
CN208720511U (zh) | 热能集中的电加热风扇 | |
CN100357613C (zh) | 一种冷暖风扇 | |
CN222086098U (zh) | 一种电燃灶和集成灶 | |
CN220687661U (zh) | 一种自发热贯流风轮及其暖风机 | |
CN222017879U (zh) | 一种高速吹风机 | |
CN216744550U (zh) | 取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