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346837U - 一种同步翻转延伸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翻转延伸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346837U CN222346837U CN202420971712.7U CN202420971712U CN222346837U CN 222346837 U CN222346837 U CN 222346837U CN 202420971712 U CN202420971712 U CN 202420971712U CN 222346837 U CN222346837 U CN 2223468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body
- connecting rod
- rotary base
- driving
- cross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347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步翻转延伸结构,包括基座以及转动安装在基座上的旋转基体,旋转基体上滑动安装有驱动横杆和延伸板,其中,驱动横杆端部滑动配合有引导块,引导块相对于驱动横杆的滑动方向与驱动横杆相对于旋转基体的滑动方向在空间内垂直,引导块一侧转动连接在基座上,并且引导块的转动中心相对于旋转基体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旋转基体转动,能够通过引导块带动驱动横杆在旋转基体上滑动。有益效果是:通过偏心设置的引导块,使得旋转基体在转动时,引导块能够受到偏心力,偏心力能够迫使驱动横杆在旋转基体上滑动,从而实现翻转的同时能够同步进行延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翻转延伸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传动技术领域中,机构件的翻转和延伸都是十分常规的运动方式,机构件的翻转一般可通过手动翻转、电机翻转、气缸翻转等手段实现,机构件的延伸则可通过气缸延伸、电机丝杆延伸、连杆机构延伸等手段实现。现有技术领域中,将翻转和延伸结合的运动装置也十分常见,然而大多都采用两套独立的驱动机构来实现翻转延伸的功能,其整体布置结构也相对复杂,假如其中一套驱动机构损坏,更换起来也十分麻烦,并且两套独立的驱动机构也使得翻转延伸机构整体的体型十分庞大,针对一些安装空间受限的设备来说就显得十分拥挤,诸如汽车座椅腿托就是其中之一。
汽车座椅腿托是一种安装在汽车座框前端,用于承托乘客小腿的装置,它能够缓解乘客由于长时间乘坐而引起的小腿酸胀感。现有技术中,大部分腿托都采用两套独立的驱动机构来分别使得腿托的翻转以及向前延伸,然而,腿托的安装空间十分有限,两套独立的驱动机构却使得腿托的整体占用空间大。此外,还有少部分腿托仅采用连杆机构实现腿托的翻转和向前延伸,此种机构仅用一套驱动机构就可实现腿托翻转的同时能够向前延伸,但实际使用时,腿托和座椅之间会形成一端间隙,影响整体使用的舒适性,而且连杆机构在收折情况下,整体的空间占比也未见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步翻转延伸结构,旨在机构翻转过程中实现同步延伸拓展,减少驱动机构布置数量,优化结构紧凑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步翻转延伸结构,包括基座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旋转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基体上滑动安装有驱动横杆和延伸板,其中,驱动横杆端部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引导块,所述引导块相对于驱动横杆的滑动方向与驱动横杆相对于旋转基体的滑动方向在空间内垂直,所述引导块一侧转动连接在基座上,所述引导块的转动中心相对于旋转基体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所述旋转基体转动,能够通过引导块带动驱动横杆在旋转基体上滑动。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引导块的转动中心相对于旋转基体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当旋转基体转动时,引导块跟随转动的同时会受到偏心力,引导块受到的偏心力能够迫使驱动横杆在旋转基体上滑动,从而实现整个机构在翻转的同时进行延伸,并且驱动横杆采用滑轨安装,整体结构也十分小巧。
作为优选:所述延伸板与驱动横杆之间设有联动机构,所述驱动横杆相对于旋转基体滑动时,联动机构能够迫使延伸板同步滑动。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联动机构保证了驱动横杆和延伸板之间能够同步进行滑动,延伸板则增加了整体结构的延伸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引导块通过第一支轴转动连接在基座上,所述旋转基体通过第二支轴转动连接在基座上,第一支轴相对于第二支轴偏心设置。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旋转基体和引导块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基体上设有滑轨,所述驱动横杆和延伸板均滑动安装在滑轨上。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保证驱动横杆和延伸板滑动的更流畅。
作为优选:所述联动结构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在旋转基体上,第二连杆中部与驱动横杆转动连接,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延伸板上。采用上述结构,保证了驱动横杆和延伸板之间能够进行同步滑动,并且三连杆机构能够使得在收折情况下,延伸板端部能够抵靠在驱动横杆端部,保证整体结构的紧凑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之间还设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铰接,第四连杆与第二连杆平行布置。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四连杆机构,能够提升联动机构运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基体上设有两根滑轨,两根所述滑轨平行布置在旋转基体顶部两侧。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延伸板以及旋转基体为座椅腿托支撑构件。采用上述结构,能够用于支撑乘客的小腿。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和旋转基体之间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转基体翻转。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自动控制旋转基体的旋转,并且仅用一组驱动机构,就能够同步实现翻转与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杆铰接在旋转基体靠近基座的一端的中部位置,在收折情况下,所述驱动横杆抵靠在所述旋转基体靠近基座的一端。采用上述结构,在收折情况下,能够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步翻转延伸结构,当转动旋转基体时,引导块也能够跟随转动,由于引导块的转动中心相对于旋转基体的旋转中心偏心设置,引导块转动时所受到的偏心力能够迫使驱动横杆在旋转基体上滑动,从而保证整体结构能够在翻转的同时进行延伸。
2、由于延伸板和驱动横杆均采用滑轨的形式安装,且延伸板和驱动横杆之间的联动机构采用连杆结构,能够保证在收折情况下,延伸板和驱动横杆能够相互抵靠在一起,保证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3、由于第一支轴相对于第二支轴偏心设置保证了整个机构在翻转的同时能够同步进行延伸,仅需安装一组驱动机构,就能够自动控制整个结构同步翻转延伸,进一步优化了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旋转基体2处于翻转延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驱动机构10采用固定式安装);
图2为图1在收折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展现第一驱动机构10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旋转基体2处于翻转延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驱动机构10采用转动式安装);
图5为展现第二驱动机构10b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处于收折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展现联动机构6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展现联动机构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以同步翻转延伸结构应用在汽车座椅腿托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同步翻转延伸结构,包括基座1以及转动安装在基座1上的旋转基体2,本实施例中,基座1对应着汽车座椅腿托的安装底板,其固定安装在汽车座框前端底部,主要用于固定支撑整个腿托,旋转基体2则对应汽车座椅腿托的腿托底板,可直接用于承托乘客的小腿,也可用于安装其他辅助部件来承托乘客的小腿。
结合图1,在旋转基体2的顶部滑动安装有驱动横杆3和延伸板4,本实施例中,延伸板4也为座椅腿托的支撑构件,用于承托乘客的小腿。在驱动横杆3的两端安装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引导块5,其中,引导块5相对于驱动横杆3的滑动方向与驱动横杆3相对于旋转基体2的滑动方向在空间内垂直,本实施例中,引导块5相对于驱动横杆3上下滑动,驱动横杆3相对于旋转基体2左右滑动,并且引导块5的转动中心相对于旋转基体2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
基于以上结构,转动旋转基体2,引导块5也能够跟随旋转基体2进行转动,由于引导块5的转动中心相对于旋转基体2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引导块5在转动时会受到偏心力,而偏心力能够迫使驱动横杆3相对于引导块5进行上下滑动,并且迫使驱动横杆3相对于旋转基体2进行左右滑动,从而实现腿托在翻转时能够进行同步延伸。
本实施例中,引导块5通过第一支轴7转动安装在基座1上,旋转基体2通过第二支轴8转动安装在基座1上,并且第一支轴7相对于第二支轴8偏心设置。如此设计,通过第一支轴7和第二支轴8能够更好的保证引导块5和旋转基体2转动。
如图1所示,在旋转基体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两根滑轨9,两根滑轨9平行分布在旋转基体2顶部两侧,驱动横杆3和延伸板4均滑动安装在滑轨9上。滑轨9能够使得驱动横杆3和延伸板4滑动的更顺畅,并且通过滑动的形式进行延伸又使得整体结构十分紧凑,平行设置的两根滑轨9则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延伸板4和驱动横杆3之间还安装有联动机构6,当驱动横杆3相对于旋转基体2滑动时,联动机构能够迫使延伸板4同步滑动。此时,延伸板4起到增加延伸长度的作用,应用在汽车座椅腿托上,延伸板4则满足了不同身高段乘客对腿托的需求。
具体的,结合图7,联动机构6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6a、第二连杆6b和第三连杆6c,其中,第一连杆6a远离第二连杆6b的一端铰接在在旋转基体2上,第二连杆6b中部与驱动横杆3转动连接,第三连杆6c远离第二连杆6b的一端铰接在延伸板4上。通过三连杆机构,能够保证延伸板4与驱动横杆3能够相对于滑轨9同步且同方向进行滑动。
再如图8所示,在第一连杆6a和第三连杆6c之间还安装有第四连杆6d,第四连杆6d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6a和第三连杆6c铰接,并且第四连杆6d与第二连杆6b平行布置,如此以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机构,通过四连杆机构,能够保证联动机构6运动的更为稳定。
进一步的,结合图2,第一连杆6a铰接在旋转基体2靠近基座一端的中部位置,如此能够保证在收折状态下,驱动横杆3能够抵靠在旋转基体2靠近基座1的一端,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在基座1和旋转基体2之间还设置有驱动机构10,驱动机构10能够驱动旋转基体2绕第二支轴8相对于基座1翻转。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0具体可分为第一驱动机构10a和第二驱动机构10b,两种驱动机构又分别代表着一种连接方式。
1、固定式安装
如图1至图3所示,基座1和旋转基体2之间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构10a,第一驱动机构10a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a1、固接在第一驱动电机10a1输出轴上的第一丝杆10a2、螺纹套装在第一丝杆10a2上的第一驱动块10a3、以及铰接安装在旋转基体2下侧的第一连接杆10a4,其中,第一驱动电机10a1固定安装在基座1上,第一连接杆10a4远离旋转基体2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块10a3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基座1上还固定安装有导杆11,第一驱动块10a3就滑动套装在导杆11上,如此能够保证驱动第一驱动电机10a1时,第一驱动块10a3能够沿着第一丝杆10a2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如此设计,当驱动第一驱动电机10a1时,第一驱动块10a3能够沿着第一丝杆10a2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由于第一连接杆10a4长度固定且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驱动块10a3和旋转基体2上,当第一驱动块10a3滑动距离超出第一连接杆10a4转动范围时,第一驱动块10a3的滑动够迫使旋转基体2相对于基座1进行转动。
2、转动式安装
如图4至图6所示,基座1和旋转基体2之间安装有第二驱动机构10b,第二驱动机构10b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0b1、固接在第二驱动电机10b1输出轴上的第二丝杆10b2、螺纹套装在第二丝杆10b2上的第二驱动块10b3、以及固定安装在旋转基体2下侧的第二连接杆10b4,其中,第二驱动电机10b1转动安装在基座1上,第二连接杆10b4远离旋转基体2的一端与第二驱动块10b3转动连接。如此设计,结合图6,驱动第二驱动电机10b1,第二驱动块10b3能够沿着第二丝杆10b2长度方向向下移动,由于第二驱动块10b3仅铰接在第二连接杆10b4上,第二连接杆10b4又固定安装在旋转基体2上,相当于第二驱动块10b3直接铰接在旋转基体2上,这就导致第二驱动块10b3无法像第一驱动块10a3一样自由滑动,而第二驱动块10b3沿着第二丝杆10b2长度方向移动,就迫使旋转基体2和第二驱动电机10b1转动,即驱动第二驱动电机10b1,能够迫使旋转基体2和第二驱动电机10b1相对于基座1进行同步转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同步翻转延伸结构,包括基座(1)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的旋转基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基体(2)上滑动安装有驱动横杆(3)和延伸板(4),其中,驱动横杆(3)端部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引导块(5),所述引导块(5)相对于驱动横杆(3)的滑动方向与驱动横杆(3)相对于旋转基体(2)的滑动方向在空间内垂直,所述引导块(5)一侧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所述引导块(5)的转动中心相对于旋转基体(2)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所述旋转基体(2)转动,能够通过引导块(5)带动驱动横杆(3)在旋转基体(2)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翻转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4)与驱动横杆(3)之间设有联动机构(6),所述驱动横杆(3)相对于旋转基体(2)滑动时,联动机构(6)能够迫使延伸板(4)同步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翻转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块(5)通过第一支轴(7)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所述旋转基体(2)通过第二支轴(8)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第一支轴(7)相对于第二支轴(8)偏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翻转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基体(2)上设有滑轨(9),所述驱动横杆(3)和延伸板(4)均滑动安装在滑轨(9)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翻转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6)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6a)、第二连杆(6b)和第三连杆(6c),所述第一连杆(6a)远离第二连杆(6b)的一端铰接在旋转基体(2)上,第二连杆(6b)中部与驱动横杆(3)转动连接,第三连杆(6c)远离第二连杆(6b)的一端铰接在延伸板(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步翻转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6a)和第三连杆(6c)之间还设有第四连杆(6d),所述第四连杆(6d)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6a)和第三连杆(6c)铰接,第四连杆(6d)与第二连杆(6b)平行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翻转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基体(2)上设有两根滑轨(9),两根所述滑轨(9)平行布置在旋转基体(2)顶部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翻转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4)以及旋转基体(2)为座椅腿托支撑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翻转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和旋转基体(2)之间设有驱动机构(10),所述驱动机构(10)用于驱动旋转基体(2)翻转。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步翻转延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6a)铰接在旋转基体(2)靠近基座(1)的一端的中部位置,在收折情况下,所述驱动横杆(3)抵靠在所述旋转基体(2)靠近基座(1)的一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971712.7U CN222346837U (zh) | 2024-05-07 | 2024-05-07 | 一种同步翻转延伸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971712.7U CN222346837U (zh) | 2024-05-07 | 2024-05-07 | 一种同步翻转延伸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346837U true CN222346837U (zh) | 2025-01-14 |
Family
ID=94208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971712.7U Active CN222346837U (zh) | 2024-05-07 | 2024-05-07 | 一种同步翻转延伸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346837U (zh) |
-
2024
- 2024-05-07 CN CN202420971712.7U patent/CN2223468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472581U (zh) | 车辆座椅组件 | |
CN222346837U (zh) | 一种同步翻转延伸结构 | |
JP4119005B2 (ja) | ドア搬送装置 | |
CN118306287A (zh) |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腿托的同步翻转延伸机构 | |
CN111674298B (zh) | 一种座椅滑轨机构及汽车 | |
CN219629156U (zh) | 一种腿托装置及坐具 | |
CN215502094U (zh) | 一种隐藏式座椅脚踏装置 | |
CN211731143U (zh) | 一种带腿托的新型座椅 | |
CN217429597U (zh) | 一种座椅脚踏装置 | |
CN222875834U (zh) | 超薄型汽车座椅腿托 | |
CN113142871A (zh) | 一种隐藏式座椅脚踏装置 | |
CN222921439U (zh) | 一种车辆座椅用多向腿托装置 | |
US20230008478A1 (en) | Console element for a vehicle | |
CN222496127U (zh) | 零重力座椅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21366731U (zh) | 用于车辆的座椅脚踏 | |
CN220923881U (zh) | 用于座椅的坐靠联动机构 | |
CN222572124U (zh) | 一种座椅及车辆 | |
CN223072350U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仪表板组件及车辆 | |
CN223131865U (zh) | 一种紧凑型座框独立前移驱动结构 | |
CN221541353U (zh) | 座椅及其腿支托组件 | |
CN221585234U (zh) | 一种汽车座椅四向腿托装置 | |
CN219523753U (zh) | 座椅及其腿支托组件 | |
CN222780292U (zh) | 可变式后排中间座椅以及座舱布局结构 | |
CN113668972B (zh) | 一种气动塞拉门门泵结构 | |
CN221188236U (zh) | 一种汽车座椅的高度电动调节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