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321987U - 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主板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主板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321987U CN222321987U CN202420401985.8U CN202420401985U CN222321987U CN 222321987 U CN222321987 U CN 222321987U CN 202420401985 U CN202420401985 U CN 202420401985U CN 222321987 U CN222321987 U CN 2223219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card
- main board
- bracket
- limi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725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主板装置和电子设备。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在第一侧上形成有第一开口槽,第一开口槽用于可拆卸式安装第一待固定卡;在第二侧上形成有第二开口槽,第二开口槽用于容置第二待固定卡,从而使第二待固定卡和第一待固定卡呈上下方位设置;支架主体还形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部通过固定件将第二待固定卡与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本申请的支架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安装,能够设置在较小的空间内,以对两种高度要求的待固定卡进行固定,并且固定方式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的存储卡的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主板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中,由于一些主板的空间有限,当主板上需要放置两种不同高度的M.2卡时,设计时就会将两张卡叠层摆放固定,从而节省主板上的空间。其中当两张卡叠放在一起时,需要在主板上先焊接一颗螺柱,然后在固定下方卡(比如Wifi卡)时,使用六角螺柱锁附在已焊接的主板螺柱上,从而实现下方卡的固定,最后再装配上方卡(比如SSD卡)时,则再通过一颗螺丝锁附在六角螺柱上,完成上方卡的固定。
这种装配方式的缺点是,其一,固定下方卡需要通过六角套筒进行固定,当装配上方卡时锁附螺丝,这就要求产线上会有不同的工具切换使用,影响效率。其二,在拆卸固定上方卡的螺丝时,下方的六角螺柱会跟着一起转动,导致螺丝拆下困难。其三,两张卡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配置,这就导致用户自己根据需要拆装更换时,需使用六角套筒和螺丝刀两种工具,用户不一定有对应工具,而若生产厂商装配工具则增加成本。其四,若下方卡为wifi卡时,wifi卡的天线由于上方没有固定结构,有脱落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目前这种装配固定方式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主板装置和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在所述第一侧上形成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用于可拆卸式安装第一待固定卡;在所述第二侧上形成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用于容置第二待固定卡,从而使第二待固定卡和第一待固定卡呈上下方位设置;
所述支架主体上还形成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固定件将位于上方的第二待固定卡与所述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槽包括,
第一限位面,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左右两侧,用于限制第一待固定卡的左右方向的移动;
第二限位面,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上下两侧,用于限制第一待固定卡的上下方向的移动;
第三限位面,形成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前端侧,用于限制第一待固定卡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自其中一个第一限位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一凸部的端面上形成所述第三限位面;
所述第一待固定卡卡合于所述第一开口槽内。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口槽具有第四限位面,所述第四限位面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左右两侧,用于限制第二待固定卡的左右方向的移动。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前端侧还设有至少一个肋条,在所述肋条的端面上形成第五限位面,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待固定卡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在所述支架主体上形成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固定件与所述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
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在所述支架主体上形成的卡扣,所述卡扣用于穿设于所述主板结构的安装孔内,所述卡扣被配置为在被所述安装孔挤压时对其具有反弹力,从而使卡扣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形成于所述支架主体上,所述第二连接孔从第二开口槽延伸至第一开口槽,从而使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固定件将第二待固定卡与所述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是由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组成的两瓣式结构,沿着所述卡扣的周向方向在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的端部表面形成凸起部,从而使卡扣的端部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直径;
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在第二开口槽上并且靠近第二连接孔的位置设置,当第二待固定卡容置于所述第二开口槽上时,所述第二待固定卡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凸部的端面相齐平;
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三凸部,所述第三凸部形成于第一开口槽侧的第二连接孔外部,并且第三凸部沿着第二连接孔的周向方向设置,当已装配有第一待固定卡的支架与所述主板结构连接后,所述第三凸部的端面抵压在所述第一待固定卡的第一端侧面上;
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防转动部,所述防转动部自所述第三凸部的周向向着所述主板结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防转动部用于阻止所述主板结构的主板螺柱的转动。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主板装置,包括第一待固定卡、第二待固定卡和主板结构,所述主板结构包括主板以及设于所述主板上的间隔件和主板螺柱,所述主板上还开设有安装孔,还包括第一方面中任意一可实施方式中的支架;所述第一待固定卡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开口槽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间隔件中的至少一个可拆卸式连接;第二待固定卡容置于第二开口槽上并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主板螺柱可拆卸式连接。
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待固定卡具有天线,当装配所述第一待固定卡的支架安装于所述主板上时,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底面对所述天线具有向下的压紧力。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方面中任意一可实施方式中的主板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1),本申请的支架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安装,能够设置在较小的空间内,以对两种高度要求的待固定卡进行固定,并且固定方式稳定可靠。2),本申请支架可安装在电子设备的主板结构上,不会占据主板结构的多余空间,有效节省了主板结构的空间。3),本申请的支架与主板结构仅通过一种固定件固定,使得支架与主板结构组装简便高效。4),本申请的支架与第一待固定卡连接时,若第一待固定卡为wifi卡,支架可以对wifi卡上的天线进行有效固定,使天线不会有脱落风险。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1;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2;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3;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4;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与第一待固定卡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1;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与第一待固定卡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2;
图7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与第一待固定卡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3;
图8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与第二待固定卡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与主板螺柱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1;
图10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与主板螺柱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2;
图1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安装在主板上时与主板螺柱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与第一待固定卡未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与第一待固定卡相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已安装第一待固定卡的支架与第一连接器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已安装第一待固定卡的支架与主板相连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已安装第一待固定卡的支架与主板相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待固定卡与主板上的第二连接器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待固定卡的第一端放置在支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待固定卡的第一端通过固定件与主板螺柱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孔通过固定件与主板螺柱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孔通过固定件与间隔件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支架、10-支架主体、11-第一开口槽、12-第二开口槽、13-第一连接部、14-第二连接部、111-第一限位面、112-第二限位面、113-第三限位面、114-第一凸部、121-第四限位面、122-肋条、123-第五限位面、131-第一连接孔、132-卡扣、1321-第一瓣体、1322-第二瓣体、1323-凸起部、141-第二连接孔、142-第二凸部、143-第三凸部、144-防转动部、1441-齿牙、3-第一待固定卡、31-第一卡口、4-第二待固定卡、41-第二卡口、5-固定件、6-第一连接器、7-第二连接器;
2-主板结构、21-主板、22-间隔件、23-主板螺柱、21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如图1-4所示,该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1,包括支架主体10;该支架主体10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在第一侧上形成有第一开口槽11,第一开口槽11用于可拆卸式安装第一待固定卡3;在第二侧上形成有第二开口槽12,第二开口槽12用于容置第二待固定卡4,从而使第二待固定卡4和第一待固定卡3呈上下方位设置;
支架主体10上还形成有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第一连接部13用于与主板结构2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部14通过固定件5将位于上方的第二待固定卡4与主板结构2可拆卸连接。
该支架1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安装,能够设置在较小的空间内,以对两种高度要求的待固定卡进行固定。比如该支架1可安装在电子设备的主板结构2上,不会占据主板结构2的多余空间,支架1上下两相对侧开设的开口槽分别用于安装待固定卡,使主板结构2上的两种待固定卡呈上下方位固定设置,两种待固定卡叠放在一起,有效节省了主板结构的空间。并且支架1通过两个连接部就可以实现与主板结构2连接,节省安装时所用的固定件,并且组装简便、高效。
例如,结合图14所示,主板结构2包括主板21、主板21上开设的安装孔211、主板21上设有的主板螺柱23,以及主板21上设有的间隔件22。该间隔件22是一种固定件,通常用固定主板21与电子设备的机箱之间的间隔,保证主板21不与机箱的金属接触。该间隔件可以为一个贴片螺柱(standoff),主板21可以为PCB板。
例如,第一待固定卡3和第二待固定卡4可以为wifi卡、SSD卡(固态硬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第一开口槽11包括,第一限位面111,分别形成于第一开口槽11的左右两侧,用于限制第一待固定卡3的左右方向的移动;
第二限位面112,分别形成于第一开口槽11的上下两侧,用于限制第一待固定卡3的上下方向的移动;
第三限位面113,形成于第一开口槽11的前端侧,用于限制第一待固定卡3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开口槽11设置三种限位面(包括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和第三限位面),可以使第一待固定卡3安装在第一开口槽11后,这三种限位面能够有效限制第一待固定卡3的左右、上下和前后方向的移动。
为了方便第一待固定卡3的安装与拆卸,可将第一待固定卡3卡合于第一开口槽11内,通过三种限位面的辅助,使得第一待固定卡3能够被限制在第一开口槽11中。这种安装方式简单且容易操作。结合图5-6所示,例如当第一待固定卡3为wifi卡时,wifi卡卡合于第一开口槽11中,第一限位面111、第二限位面112和第三限位面113对wifi卡的左右侧面、上下侧面和前侧面限制,防止wifi卡移动。
例如,如图2所示,第三限位面113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自其中一个第一限位面111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部114,在第一凸部114的端面上形成该第三限位面113。当第一待固定卡3卡合于第一开口槽11中后,此时第一待固定卡3的第一端端部与该第三限位面113触接,而后将第一待固定卡3的第二端与主板结构2的第一连接器6相连接,如图14所示,实现第一待固定卡3与主板结构2的连接与通讯。因此,第三限位面113与第一连接器6相配合来限制第一待固定卡3于前后方向的移动,避免第一待固定卡3的第二端从第一连接器6上脱落,造成信号中断的风险。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图8所示,第二开口槽12具有第四限位面121,第四限位面121分别形成于第二开口槽12的左右两侧,用于限制第二待固定卡4的左右方向的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图8所示,支架主体10的第二开口槽12开口向上,用于容置第二待固定卡4,因此当第二待固定卡4放置在第二开口槽12中后,为了防止第二待固定卡4的移动,在第二开口槽12的左右两侧形成第四限位面121,用于限制第二待固定卡4的左右方向移动。初步起到对第二待固定卡4简单固定的目的。又因支架主体10上形成有第二连接部14,第二连接部14通过固定件5可以将第二待固定卡4与主板结构2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加强对第二待固定卡4与主板结构2的固定,使第二带固定卡4不会从支架1上脱落。
例如,如图3、图17、图18所示,当第二待固定卡4安装在主板结构2上时,将第二待固定卡4的第二端先连接于主板结构2的第二连接器7上,进而转动第二待固定卡4使其第一端放置在第二开口槽12中,因此为了限制第二待固定卡4前后方向的移动,避免第二待固定卡4的第二端从第二连接器7脱落,在第二开口槽12的前端侧还设有至少一个肋条122,在肋条122的端面上形成第五限位面123,用于限制第二待固定卡4的前后方向的移动。第五限位面123与第二连接器7相配合有效限制第二待固定卡4于前后方向的移动,避免第二待固定卡4从第二连接器7上脱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16所示,第一连接部13为在支架主体1上形成的第一连接孔131,第一连接孔131通过固定件5与主板结构2可拆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在支架主体10上形成第一连接孔131,仅需通过一个固定件5就可以实现与主板结构2的可拆卸连接,这种安装方式简单方便,拆卸更换固定卡时也方便。
例如,如图14-16所示,主板结构2包括主板21、主板21上开设的安装孔211、主板21上设有的主板螺柱23,以及主板21上设有的间隔件22。该间隔件22是一种固定件,通常用固定主板与电子设备的机箱之间的间隔,保证主板21不与机箱的金属接触。该间隔件可以为一个贴片螺柱(standoff)。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主板结构2,在支架主体10上形成第一连接孔131,当需要将支架1与主板21固定时,通过固定件5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131、主板上的安装孔211后,固定件5的端部与间隔件22螺纹连接,如图21所示。比如固定件5的端部具有外螺纹,比如可以为螺丝、螺钉或螺栓。
结合图2所示,第一连接孔131靠近支架主体10的第一侧设置,即第一连接孔131设在第一开口槽侧,靠近主板结构2设置。可以避免与其他部件的安装产生干涉。
例如,第一连接孔131与支架主体10可以为一体结构。一体件结构简单,相比分体件,一体件具有较好的强度。并且一体件可以通过注塑工艺注塑成型,生产方便。
还可以是,例如,如图22所示,第一连接部13还可以是在支架主体10上形成的卡扣132,卡扣132用于穿设于主板结构2的安装孔211内,卡扣132被配置为在被安装孔挤压时对其具有反弹力,从而使卡扣132固定于安装孔211内。具体的,该卡扣132是由第一瓣体1321和第二瓣体1322组成的两瓣式结构,沿着卡扣的周向方向在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的端部表面形成凸起部1323,从而使卡扣132的端部直径大于安装孔211直径。因此,支架1可以不需要与间隔件22连接,支架1只需要与主板上的安装孔211固定,就可以实现支架1在主板21上的安装孔211的安装与固定。该支架1可通过其上的卡扣132与主板的安装孔211固定连接。简单方便,也容易生产。该两瓣式卡扣可以与支架主体10为一体结构,或者两瓣式卡扣还可以与支架主体为分体件,然后二者粘结固定。该两瓣式卡扣可以为热塑性弹性体或弹性塑料制作而成,使卡扣具有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第二连接部14包括第二连接孔141,第二连接孔141形成于支架主体10上,第二连接孔141从第二开口槽12延伸至第一开口槽11,从而使第二连接孔141通过固定件5将第二待固定卡4与主板结构2可拆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结合图8、图17-19所示,因第二待固定卡4的端部具有第二卡口41,当第二待固定卡4容置于第二开口槽12上时,通过将固定件5的端部穿过第二连接孔141后并且端部与主板结构2上的主板螺柱23螺纹连接,从而实现第二待固定卡4、支架主体10与主板结构2的固定,固定方式简单。
进一步的,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14还包括第二凸部142,第二凸部142在第二开口槽12上并且靠近第二连接孔141的位置设置,当第二待固定卡4容置于第二开口槽12上时,第二待固定卡4的底面与第二开口槽12的底面触接,第二待固定卡4的端面与第二凸部142的端面相齐平。
结合图8、图19所示,第二待固定卡4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当第二待固定卡4容置于第二开口槽12上时,第二待固定卡4的第二卡口41与第二连接孔141的开口端具有一定的距离,为了当固定件5更好的固定第二待固定卡4,防止第二待固定卡4移动,因此设有该第二凸部142,并且因第二凸部142与第二待固定卡4的端面相齐平,保证固定件5的端部端面能够更好的与第二待固定卡4和第二凸部142的端面接触,对这二者的端面具有相同的下压力,进一步固定第二待固定卡4,防止移动。优选的,为了适应固定件5的固定,第二凸部142大体呈半圆形形状,与第二待固定卡4的半圆形第二卡口41相适配,如图18所示。
进一步的,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部14还包括第三凸部143,第三凸部143形成于第一开口槽侧的第二连接孔141外部,并且第三凸部143沿着第二连接孔141的周向方向设置,当已装配有第一待固定卡3的支架1与主板结构2连接后,第三凸部143的端面抵压在第一待固定卡3的第一端侧面上,如图19所示。
结合图11、图18、图19、图20可以看出,当两个待固定卡通过支架1安装于主板21上时,第一待固定卡3的第一端部被支撑在主板结构2的主板螺柱23上。当固定件5穿过第二连接孔141与主板螺柱23螺纹连接后,支架1就被牢固的固定在主板21表面,此时,第三凸部143的端面抵压在第一待固定卡3的第一端侧面上,对第一待固定卡3的第一端侧面具有向下的压紧力,进一步固定第一开口槽11内的第一待固定卡3,防止第一待固定卡3移动。
当需要将支架1从主板21上拆装时,为了防止主板21上的主板螺柱23跟随转动,在支架主体10上还设有防转动部,具体为:如图2、图9-10所示,第二连接部14还包括防转动部144,防转动部144自第三凸部143的周向向着主板结构方向延伸形成,防转动部144为一个半圆形面结构,沿其半圆周方向在与第三凸部143的连接位置上还设有多个齿牙1441,多个齿牙1441用于与主板螺柱23相配合,以阻止主板结构上的主板螺柱23的转动。
结合图9-10,可以看出,当支架1安装于主板21上时,防转动部144套设于主板螺柱23外部,并且齿牙1441抵压在主板螺柱23的端面上并对主板螺柱的端面具有下压力,防止拆除固定件5时,主板螺柱23跟随移动。
再一次结合图2,防转动部144的底部的一部分与第一连接孔131的侧面相连接并且二者相齐平,便于两个连接部与主板结构2的安装。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主板装置,如图14-19所示,包括第一待固定卡3、第二待固定卡4、第一连接器6、第二连接器7和主板结构2,主板结构2包括主板21以及设于主板21上的间隔件22和主板螺柱23,主板21上还开设有安装孔211,该主板21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器6和第二连接器7;还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支架1;第一待固定卡3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开口槽11上,第一连接部13与安装孔211和间隔件22中的至少一个可拆卸式连接;第二待固定卡4容置于第二开口槽12上并通过固定件5与第二连接部14以及主板螺柱23可拆卸式连接。
第一待固定卡3安装于第一开口槽11上,第二待固定卡4容置于第二开口槽12上,使这两种待固定卡呈上下方位设置。支架1通过第一连接部13、固定件5实现与安装孔211和间隔件22中的至少一个可拆卸连接,第二待固定卡4通过固定件5与主板21上的主板螺柱23螺纹连接。从而使支架1以及其上安装的第一待固定卡3和第二待固定卡4能够被固定在主板21上。并且整个装置只需要用两个固定件,比如螺丝、螺钉或螺栓等螺纹件就可以实现支架1、两种待固定卡以及主板结构2的固定。组装方便、组装效率高。
其中,第一连接部13与安装孔211和间隔件22中的至少一个可拆卸式连接,可通过如下两种的任意一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第一连接部13为在支架主体1上形成的第一连接孔131,固定件5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131、安装孔211后,固定件5的端部与间隔件22螺纹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连接孔131与主板结构2的可拆卸连接,进而实现支架1、主板21固定在间隔件22上。
第二种,如图22所示,第一连接部13为在支架主体1上形成的卡扣132,该卡扣132为两瓣式结构,该卡扣132卡固在安装孔211上,从而实现第一连接部13与安装孔211的可拆卸式连接。
结合图11、图12、图14,第一待固定卡3卡合于第一开口槽11上后,第一待固定卡3的第一端的第一卡口31支撑于主板螺柱23上,将第一待固定卡3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器6连接,然后用固定件5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131、安装孔211后,固定件5的端部与间隔件22螺纹连接,使支架1固定在主板21上。此时支架1上的第二连接部14的防转动部144套设在主板螺柱13上。
如图17-19所示,将第二待固定卡4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器7连接,而后转动第二待固定卡4,使第二待固定卡的4第一端容置在第二开口槽12上,固定件5穿过第二连接孔141后,端部与主板螺柱23螺纹连接,进而将第二待固定卡4固定在第二开口槽12上,并进一步将支架1固定在主板21上。此时,第三凸部143对第一待固定卡3的第一端侧面具有向下的压紧力。
例如如图7所示,当第一待固定卡3为wifi卡,第二待固定卡4为SSD卡时,由于wifi卡具有天线,因此,当wifi卡固在支架1上时,第一开口槽11的底面(即第二限位面112)对天线具有向下的压紧力,从而将天线压紧固定于wifi卡主体与支架之间,从而避免天线脱落。
下面,以第一待固定卡3为wifi卡、第二待固定卡4为SSD卡为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支架1、两种待固定卡以及主板结构2的组装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13所示,步骤1),将wifi卡的第一端卡合在支架1的第一开口槽11中;
步骤2),将wifi卡的第二端与主板2上的第一连接器6连接;如图14所示;
步骤3),旋转支架1,使支架1的防转动部144套设于主板螺柱23外,同时,wifi卡的第一端被支撑在主板螺柱23上,并且第一连接孔131与主板2上的安装孔211相对齐;如图14所示;
步骤4),用固定件-螺丝穿过第一连接孔131,螺丝端部与间隔件22螺纹连接,使支架1和主板2锁固在间隔件22上;如图15-16所示;
步骤5),将SSD卡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器7连接;如图17所示;
步骤6),旋转SSD卡并将SSD卡的第一端容置在第一开口槽11中,SSD卡的第二卡口与第二连接孔141相对齐;如图18所示;
步骤7),用固定件-螺丝穿过第二连接孔141,端部与主板螺柱23螺纹连接,使SSD卡固定在支架1上,进而支架1固定在主板21上;如图19所示。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主板装置。具有该主板装置的电子设备,同样具有主板21与待固定卡组装方便、高效、并且有效节省了主板21上的空间这一优点,若第一待固定卡为wifi卡时,主板上的支架也能够较为牢固的固定wifi卡的天线,使天线不会有脱落的风险。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在所述第一侧上形成有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用于可拆卸式安装第一待固定卡;在所述第二侧上形成有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用于容置第二待固定卡,从而使第二待固定卡和第一待固定卡呈上下方位设置;
所述支架主体上还形成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固定件将位于上方的第二待固定卡与所述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槽包括,
第一限位面,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左右两侧,用于限制第一待固定卡的左右方向的移动;
第二限位面,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上下两侧,用于限制第一待固定卡的上下方向的移动;
第三限位面,形成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前端侧,用于限制第一待固定卡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自其中一个第一限位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一凸部的端面上形成所述第三限位面;
所述第一待固定卡卡合于所述第一开口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槽具有第四限位面,所述第四限位面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左右两侧,用于限制第二待固定卡的左右方向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前端侧还设有至少一个肋条,在所述肋条的端面上形成第五限位面,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待固定卡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在所述支架主体上形成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固定件与所述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
或,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在所述支架主体上形成的卡扣,所述卡扣用于穿设于所述主板结构的安装孔内,所述卡扣被配置为在被所述安装孔挤压时对其具有反弹力,从而使卡扣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形成于所述支架主体上,所述第二连接孔从第二开口槽延伸至第一开口槽,从而使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固定件将第二待固定卡与所述主板结构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是由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组成的两瓣式结构,沿着所述卡扣的周向方向在第一瓣体和第二瓣体的端部表面形成凸起部,从而使卡扣的端部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直径;
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在第二开口槽上并且靠近第二连接孔的位置设置,当第二待固定卡容置于所述第二开口槽上时,所述第二待固定卡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凸部的端面相齐平;
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三凸部,所述第三凸部形成于第一开口槽侧的第二连接孔外部,并且第三凸部沿着第二连接孔的周向方向设置,当已装配有第一待固定卡的支架与所述主板结构连接后,所述第三凸部的端面抵压在所述第一待固定卡的第一端侧面上;
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防转动部,所述防转动部自所述第三凸部的周向向着所述主板结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防转动部用于阻止所述主板结构的主板螺柱的转动。
8.一种主板装置,包括第一待固定卡、第二待固定卡和主板结构,所述主板结构包括主板以及设于所述主板上的间隔件和主板螺柱,所述主板上还开设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所述第一待固定卡可拆卸安装于第一开口槽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间隔件中的至少一个可拆卸式连接;第二待固定卡容置于第二开口槽上并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主板螺柱可拆卸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主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固定卡具有天线,当装配所述第一待固定卡的支架安装于所述主板上时,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底面对所述天线具有向下的压紧力。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主板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401985.8U CN222321987U (zh) | 2024-03-01 | 2024-03-01 | 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主板装置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401985.8U CN222321987U (zh) | 2024-03-01 | 2024-03-01 | 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主板装置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321987U true CN222321987U (zh) | 2025-01-07 |
Family
ID=94095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401985.8U Active CN222321987U (zh) | 2024-03-01 | 2024-03-01 | 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主板装置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321987U (zh) |
-
2024
- 2024-03-01 CN CN202420401985.8U patent/CN22232198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90536B (zh) | 扩充卡固定装置 | |
US7753458B2 (en) | Expansion card mounting apparatus | |
US6234593B1 (en) | Bezel mounting device | |
US8427843B2 (en) |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s | |
CN101873777B (zh) | 机箱 | |
US7990732B2 (en) | Bracke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the bracket | |
US8246373B2 (en) |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 | |
US20070030660A1 (en) | Retention device for mounting expansion cards | |
US7742286B2 (en) | Mounting apparatus for mounting circuit board | |
CN222321987U (zh) | 同时固定两种高度待固定卡的支架、主板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1045491B (zh) | 固定支架及采用该固定支架的机箱 | |
US8223491B2 (en) | Fastener for securing computer storage device | |
WO2023045582A1 (zh) | 挂耳、服务器和服务器系统 | |
CN218244141U (zh) | 电路板装置及其固定扣件 | |
TWI439206B (zh) | 鎖固裝置及裝有該鎖固裝置的機箱 | |
CN110837277A (zh) | 带有快速拆装硬盘框架的机箱 | |
US7724506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2486902U (zh) | 内置可拆卸式卡扣固定结构 | |
CN113382534B (zh) | 电路板固定结构 | |
CN111173776B (zh) | 风扇快拆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机箱底座及底座的拆装方法 | |
CN113835482A (zh) | 一种hba卡免工具锁附装置及hba卡安装结构 | |
CN110320987B (zh) | 风扇装置及采用该风扇装置的机箱 | |
CN221598232U (zh) | 用于电子设备的组装定位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 |
CN212510266U (zh) | 一种适用于支架的快拆结构 | |
CN220815289U (zh) | 一种用于机架的门吸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