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320520U - 一种防雷接地线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雷接地线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320520U CN222320520U CN202421088440.2U CN202421088440U CN222320520U CN 222320520 U CN222320520 U CN 222320520U CN 202421088440 U CN202421088440 U CN 202421088440U CN 222320520 U CN222320520 U CN 2223205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grounding
- wire clamp
- lightning protection
- adjus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雷接地线夹,包括接地环,所述接地环上设置有引弧臂和接地杆,所述接地环固定于移动环上,所述接地环通过移动环高度可调的安装于线夹座上;所述线夹座上设有V形夹口和板架,所述V形夹口下方通过调节螺杆装有可调节夹紧的下夹块,用于将所述接地环安装于导线上;所述调节螺杆通过螺纹安装于调节板上,所述调节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板架上。本实用新型中,接地环的线夹上设置有操作杆搭接环,通过绝缘操作杆即可将接地环安装于导线上;接地环还通过移动环高度可调节的安装于线夹座上,当高度无法适配绝缘子时可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线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雷接地线夹。
背景技术
电气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善,但电气技术的发展经常遭遇自然现象的阻碍,如架起的电力设施因较高或安置于山顶上而容易被雷击。
为保证线路设施的安全性性与用电的稳定性,需要在线路设施上安装防雷接地线夹,然而现有的防雷接地线夹都只能通过人工爬上去安装于线路上,无法通过绝缘操作杆在地面上进行安装;同时现有的接地环安装后高度无法调节,无法与绝缘子准确适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雷接地线夹,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防雷接地线夹无法通过绝缘操作杆进行安装、接地环无法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雷接地线夹,包括接地环,所述接地环上设置有引弧臂和接地杆,所述接地环固定于移动环上,所述接地环通过移动环高度可调的安装于线夹座上;
所述线夹座上设有V形夹口和板架,所述V形夹口下方通过调节螺杆装有可调节夹紧的下夹块,用于将所述接地环安装于导线上;
所述调节螺杆通过螺纹安装于调节板上,所述调节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板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环通过支架安装于线夹座上,所述支架为“L”形,所述支架底部通过固定螺栓安装于板架上,所述接地环通过移动环可滑动的套装于支架上,所述移动环通过紧固螺栓实现固定或松开。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截面为矩形,所述板架与所述调节板适配,所述调节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板架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块可转动的安装于调节螺杆一端,所述调节螺杆另一端设有操作杆搭接环。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一端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适配的螺孔,所述调节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线夹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板架下方设有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中,接地环的线夹上设置有操作杆搭接环,通过绝缘操作杆即可将接地环安装于导线上;接地环还通过移动环高度可调节的安装于线夹座上,当高度无法适配绝缘子时可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接地环,2、引弧臂,3、接地杆,4、移动环,5、紧固螺钉,6、支架,7、固定螺栓,8、线夹座,8a、V形夹口,8b、板架,9、调节板,10、调节螺杆,11、下夹块,12、操作杆搭接环,13、肋板,14、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
参见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雷接地线夹,包括接地环1,所述接地环1上设置有引弧臂2和接地杆3,所述接地环1固定于移动环4上,所述接地环1通过移动环4高度可调的安装于线夹座8上;
所述线夹座8上设有V形夹口8a和板架8b,所述V形夹口8a下方通过调节螺杆10装有可调节夹紧的下夹块11,用于将所述接地环1安装于导线14上;
所述调节螺杆10通过螺纹安装于调节板9上,所述调节板9可拆卸的安装于板架8b上。
工作原理
使用时先旋松紧固螺钉,将接地环调到适合位置后固定;
通过绝缘操作杆穿入操作杆搭接环,将线夹座抬起并安装于导线上即可,安装非常便捷。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绝缘操作杆即可将接地环安装于导线上;接地环还通过移动环高度可调节的安装于线夹座上,当高度无法适配绝缘子时可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所述接地环1通过支架6安装于线夹座8上,所述支架6为“L”形,所述支架6底部通过固定螺栓7安装于板架8b上,所述接地环1通过移动环4可滑动的套装于支架6上,所述移动环4通过紧固螺栓5实现固定或松开。这样设置,便于接地环的上下调节,当弧形臂未与绝缘子对准时,进行适当调节,提高其保护的精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所述调节板9截面为矩形,所述板架8b与所述调节板9适配,所述调节板9可拆卸的安装于板架8b内。这样设计便于线夹座或调节螺杆的单独更换,当调节螺杆或线夹座使用时间较久时,容易被腐蚀或者风化,这样拆开设计便于更换其中的任何一个被损坏的部件,避免当其中任何一个部件损坏后整体都无法再继续使用,提高其可重复利用率;同时矩形能保证调节螺杆在调节时夹持位置准确,避免调节螺杆驱动的下夹块夹歪。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所述下夹块11可转动的安装于调节螺杆10一端,所述调节螺杆10另一端设有操作杆搭接环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所述调节板9一端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7适配的螺孔,所述调节板9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于线夹座8上。这样一个紧固螺栓即可同时固定住支架和调节板,固定柱调节板,避免在线夹座安装时调节板掉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所述板架8b下方设有肋板13。肋板用于支撑板架,避免夹持时间过久后板架变形甚至脱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雷接地线夹,包括接地环(1),所述接地环(1)上设置有引弧臂(2)和接地杆(3),所述接地环(1)固定于移动环(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环(1)通过移动环(4)高度可调的安装于线夹座(8)上;
所述线夹座(8)上设有V形夹口(8a)和板架(8b),所述V形夹口(8a)下方通过调节螺杆(10)装有可调节夹紧的下夹块(11),用于将所述接地环(1)安装于导线(14)上;
所述调节螺杆(10)通过螺纹安装于调节板(9)上,所述调节板(9)可拆卸的安装于板架(8b)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环(1)通过支架(6)安装于线夹座(8)上,所述支架(6)为“L”形,所述支架(6)底部通过固定螺栓(7)安装于板架(8b)上,所述接地环(1)通过移动环(4)可滑动的套装于支架(6)上,所述移动环(4)通过紧固螺栓(5)实现固定或松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9)截面为矩形,所述板架(8b)与所述调节板(9)适配,所述调节板(9)可拆卸的安装于板架(8b)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块(11)可转动的安装于调节螺杆(10)一端,所述调节螺杆(10)另一端设有操作杆搭接环(1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9)一端设有与所述固定螺栓(7)适配的螺孔,所述调节板(9)通过固定螺栓(7)固定于线夹座(8)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雷接地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架(8b)下方设有肋板(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088440.2U CN222320520U (zh) | 2024-05-20 | 2024-05-20 | 一种防雷接地线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088440.2U CN222320520U (zh) | 2024-05-20 | 2024-05-20 | 一种防雷接地线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320520U true CN222320520U (zh) | 2025-01-07 |
Family
ID=94099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088440.2U Active CN222320520U (zh) | 2024-05-20 | 2024-05-20 | 一种防雷接地线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320520U (zh) |
-
2024
- 2024-05-20 CN CN202421088440.2U patent/CN22232052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2320520U (zh) | 一种防雷接地线夹 | |
CN219365092U (zh) | 一种背栓式外墙干挂石材施工结构 | |
CN219322050U (zh) | 一种电缆沟横担组件 | |
CN216121204U (zh) | 一种避雷器电极间隙调节组件 | |
CN216974365U (zh) | 一种电网用绝缘横担 | |
CN210462207U (zh) | 一种分流器固定支架 | |
CN214150806U (zh) | 一种熔断片检测挂架 | |
CN217740445U (zh) | 一种断路器固定架 | |
CN213242088U (zh) | 一种方便安装的支柱绝缘子 | |
CN216413625U (zh) | 一种建筑电气设备安装装置 | |
CN222390128U (zh) | 一种安全绳缝制固定装置 | |
CN112437543B (zh) | 一种通讯设备线路板烧录用夹板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2038161A (zh) | 一种智能型柱上断路器 | |
CN220036295U (zh) | 一种伸缩自适应塔材宽度支架 | |
CN221126299U (zh) | 一种接线端子排安装支架 | |
CN220527659U (zh) | 一种可调节安装位置的多腔式防雷保护器 | |
CN214728804U (zh) | 一种hxd3系列电力机车用空调机保护装置 | |
CN221783701U (zh) | 一种远程电力控制电表箱 | |
CN2863743Y (zh) | 带杆接地线绕线架 | |
CN219591639U (zh) | 一种可调天线支架 | |
CN221506977U (zh) | 一种电路板快速检测工装 | |
CN218378550U (zh) | 一种测量装置 | |
CN221507889U (zh) | 一种可调式变压器 | |
CN211656051U (zh) | 一种具有稳定机构的一体式光伏支架 | |
CN219697151U (zh) | 一种电缆安装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