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291896U - 一种应用于电动滑板车的便携式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电动滑板车的便携式支撑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291896U CN222291896U CN202421667269.0U CN202421667269U CN222291896U CN 222291896 U CN222291896 U CN 222291896U CN 202421667269 U CN202421667269 U CN 202421667269U CN 222291896 U CN222291896 U CN 2222918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frame
- portable
- arc
- portable support
- electric scoo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动滑板车的便携式支撑架,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单元,所述的支撑架单元包括弧形部、与所述的弧形部下端连接的支撑部,两个支撑架单元的弧形部相互合并形成一圆环,所述的圆环能够套装在所述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架上,所述的支撑架的下端用于支撑地面。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电动滑板车的便携式支撑架,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可快速地实现拆装,收纳方便,适合不同的车型。除了可以实现竖直停放不占空间外,还可以实现拖行跟推行,便于携带,满足多种情况下的滑板车放置问题。另外,当该支撑架安装在车架上时,支撑架的两个滑轮与前轮实现三点支撑,可以稳定的将折叠后的电动滑板车支撑于地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滑板车的便携式支撑架。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随着电动滑板车日益受到市场与消费者的青睐,作为出行工具的选择日益增多。市场上的电动滑板车大多依赖传统脚撑停放,少数产品创新性地采用三轮自平衡设计,而极个别型号则通过独特的底座设计实现了竖直停放,旨在缩减空间占用。这一竖放设计利用特制底座,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但伴随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成本与通用性问题:这类特制底座往往造价较高且不具备通用性,意味着消费者可能需为每款电动滑板车单独购置,增加了经济负担。稳定性隐患:底座设计通常轻巧且重心偏高,导致即便竖立停放也易摇晃甚至倾倒,增加了安全隐患。尽管靠墙放置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此问题,但这限制了停放的灵活性。安装与移动不便:对于重量级电动滑板车,其底座可能需要固定于地面以确保稳定,这不仅安装复杂,而且一旦固定,后续难以调整停放位置,降低了使用的便捷性。携带与收纳挑战:许多电动滑板车配备的大型底座,在携带与存储时显得尤为不便,影响了用户的便携体验。
综上所述,虽然竖直停放通过特制底座有效提升了空间效率,但存在的高成本、稳定性不足、安装移动不便以及收纳困难等弊端,是当前设计需要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动滑板车的便携式支撑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动滑板车的便携式支撑架,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单元,所述的支撑架单元包括弧形部、与所述的弧形部下端连接的支撑部,两个支撑架单元的弧形部相互合并形成一圆环,所述的圆环能够套装在所述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架上,所述的支撑架的下端用于支撑地面。
优选地,所述的弧形部的两端部通过一连接轴可开合的连接,当两个弧形部相互合并成一圆环时,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处于锁定状态,当两个弧形部相对连接轴转动后,圆环被打开时,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处于解锁状态。
优选地,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还包括手拧螺丝,当两个支撑架单元相互合并后,所述的手拧螺丝将两个支撑架单元相互固定,使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维持在锁定状态。
优选地,所述的弧形部与所述的支撑部之间还设置有一颈部,当两个支撑架单元合并时,两个颈部相互并拢,所述的颈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手拧螺丝分别穿过两个颈部的螺纹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两个支撑架单元相互锁定。
优选地,当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维持在锁定状态时,两个支撑部的上端相互靠近,下端朝相反方向延伸,使两个支撑架单元的整体构成倒置的V字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部的下端部可拆卸的安装有滑轮,所述的支撑部的下端通过所述的滑轮支撑于地面。
优选地,当所述的电动滑板车折叠后,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安装在驾车上时,两个所述的滑轮与所述的电动滑板车的前轮能够同时支撑于地面,形成三点支撑体系。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架单元通过压铸工艺成型。
优选地,两个弧形部合并形成的圆环套装在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前端的前叉管上。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电动滑板车的便携式支撑架,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可快速地实现拆装,收纳方便,适合不同的车型。除了可以实现竖直停放不占空间外,还可以实现拖行跟推行,便于携带,满足多种情况下的滑板车放置问题。另外,当该支撑架安装在车架上时,支撑架的两个滑轮与前轮实现三点支撑,可以稳定的将折叠后的电动滑板车支撑于地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支撑架应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00、便携式支撑架;200、电动滑板车;201、前轮;202、车架;
10、支撑架单元;1、弧形部;2、支撑部;3、滑轮;4、连接轴;5、手拧螺丝;6、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动滑板车200的便携式支撑架,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单元10,所述的支撑架单元10包括弧形部1、与所述的弧形部1下端连接的支撑部2,两个支撑架单元10的弧形部1相互合并形成一圆环,所述的圆环能够套装在所述的电动滑板车200的车架202上,所述的支撑架的下端用于支撑地面。所述的弧形部1的两端部通过一连接轴4可开合的连接,当两个弧形部1相互合并成一圆环时,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100处于锁定状态,当两个弧形部1相对连接轴4转动后,圆环被打开时,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100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100还包括手拧螺丝5,当两个支撑架单元10相互合并后,所述的手拧螺丝5将两个支撑架单元10相互固定,使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100维持在锁定状态。所述的弧形部1与所述的支撑部2之间还设置有一颈部6,当两个支撑架单元10合并时,两个颈部6相互并拢,所述的颈部6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手拧螺丝5分别穿过两个颈部6的螺纹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两个支撑架单元10相互锁定。当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100维持在锁定状态时,两个支撑部2的上端相互靠近,下端朝相反方向延伸,使两个支撑架单元10的整体构成倒置的V字形结构。所述的支撑部2的下端部可拆卸的安装有滑轮3,所述的支撑部2的下端通过所述的滑轮3支撑于地面。当所述的电动滑板车200折叠后,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100安装在驾车上时,两个所述的滑轮3与所述的电动滑板车200的前轮201能够同时支撑于地面,形成三点支撑体系。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支撑架单元10通过压铸工艺成型。两个弧形部1合并形成的圆环套装在所述的电动滑板车200前端的前叉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电动滑板车200的便携式支撑架100,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可快速地实现拆装,收纳方便,适合不同的车型。除了可以实现竖直停放不占空间外,还可以实现拖行跟推行,便于携带,满足多种情况下的滑板车放置问题。另外,当该支撑架安装在车架202上时,支撑架的两个滑轮3与前轮201实现三点支撑,可以稳定的将折叠后的电动滑板车200支撑于地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电动滑板车的便携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单元,
所述的支撑架单元包括弧形部、与所述的弧形部下端连接的支撑部,两个支撑架单元的弧形部相互合并形成一圆环,所述的圆环能够套装在所述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架上,所述的支撑架的下端用于支撑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部的两端部通过一连接轴可开合的连接,当两个弧形部相互合并成一圆环时,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处于锁定状态,当两个弧形部相对连接轴转动后,圆环被打开时,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处于解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还包括手拧螺丝,当两个支撑架单元相互合并后,所述的手拧螺丝将两个支撑架单元相互固定,使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维持在锁定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部与所述的支撑部之间还设置有一颈部,当两个支撑架单元合并时,两个颈部相互并拢,所述的颈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的手拧螺丝分别穿过两个颈部的螺纹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两个支撑架单元相互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维持在锁定状态时,两个支撑部的上端相互靠近,下端朝相反方向延伸,使两个支撑架单元的整体构成倒置的V字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部的下端部可拆卸的安装有滑轮,所述的支撑部的下端通过所述的滑轮支撑于地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电动滑板车折叠后,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安装在驾车上时,两个所述的滑轮与所述的电动滑板车的前轮能够同时支撑于地面,形成三点支撑体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单元通过压铸工艺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两个弧形部合并形成的圆环套装在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前端的前叉管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667269.0U CN222291896U (zh) | 2024-07-15 | 2024-07-15 | 一种应用于电动滑板车的便携式支撑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667269.0U CN222291896U (zh) | 2024-07-15 | 2024-07-15 | 一种应用于电动滑板车的便携式支撑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291896U true CN222291896U (zh) | 2025-01-03 |
Family
ID=93978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667269.0U Active CN222291896U (zh) | 2024-07-15 | 2024-07-15 | 一种应用于电动滑板车的便携式支撑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291896U (zh) |
-
2024
- 2024-07-15 CN CN202421667269.0U patent/CN2222918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35330B2 (en) | Folding bicycle and method of use | |
TWM289405U (en) | Folding bike | |
CN202703785U (zh) | 带可调节儿童座椅的三轮自行车 | |
CN222291896U (zh) | 一种应用于电动滑板车的便携式支撑架 | |
CN206968859U (zh) | 一种应用于共享单车的多功能可折叠车筐 | |
CN201169229Y (zh) | 携车架结构 | |
CN104309748A (zh) | 一种小轮径竖向折叠后可推行的自行车 | |
CN109895922B (zh) | 一种单车连接器 | |
CN101780828A (zh) | 框箱式折迭多用车 | |
CN207683695U (zh) | 折叠电动自行车的辅助轮 | |
CN201729224U (zh) | 后轮摆动式三轮电动车 | |
CN112407128B (zh) | 一种框架结构的折叠自行车 | |
CN222769520U (zh) | 一体式中置仪表及电动滑板车 | |
CN209915212U (zh) |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电动体感旅行箱 | |
CN211417498U (zh) | 一种平衡滑板车 | |
CN108622283A (zh) | 一种折叠滑板车 | |
CN216140133U (zh) | 一种折叠式电动滑板车 | |
CN109866861B (zh) | 便携式充电单车 | |
TW201817628A (zh) | 收納電池彎折自行車管架 | |
CN205872321U (zh) | 一种折叠车 | |
CN104029775B (zh) | 基于变胞机构的折叠自行车 | |
WO2022000894A1 (zh) | 电动自行车 | |
CN2443904Y (zh) | 一种两轮摩托车调头万向支架 | |
CN205524623U (zh) | 带有儿童座椅的两轮踏板式电动自行车 | |
CN205524612U (zh) | 带有插接儿童座椅的两轮踏板式电动自行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