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275650U - 一种双腔连接管及结构水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腔连接管及结构水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275650U CN222275650U CN202323559088.4U CN202323559088U CN222275650U CN 222275650 U CN222275650 U CN 222275650U CN 202323559088 U CN202323559088 U CN 202323559088U CN 222275650 U CN222275650 U CN 2222756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pipe
- cavity
- dual
-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loat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腔连接管及结构水池,所述双腔连接管,至少能够用作结构水池的部分补水管道,包括:流体通道,以备流体流通;连接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相独立,以备浮球控制装置的连通管穿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供连通管穿行的连接通道,避免在水池壁上预留或者后期制作供连通管穿过的孔道和/或套管,一方面,避免破坏结构水池内部防水结构的风险,另一方面,起到保护连通管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位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腔连接管及结构水池。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消防系统通常用到结构水池,补水管道从水池壁穿墙进入水池补水,根据建筑业相关规定,钢筋混凝土的水池壁防水要求较高,补水管道经过需预埋B型柔性防水套管,然而,在补水管道进入水池之前,通常设置遥控液位浮球阀,其阀门的原理是通过内部浮球高度,密闭连通管内的液体,从而关闭浮球阀。因此,其连通管与水池补水管都需穿过水池壁。通常情况下,连通管的防水套管外部翼环与水池补水管冲突,导致现场无法安装套管,且浮球距离出水口位置较近,液面扰动,浮球位置上下频繁移动,导致浮球导阀频繁开启或关闭,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双腔连接管及结构水池,用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腔连接管,至少能够用作结构水池的部分补水管道,包括:
流体通道,以备流体流通;
连接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相独立,以备浮球控制装置的连通管穿行。
进一步地,所述流体通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流体通道从所述进水口延伸至所述出水口;
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分设在所述双腔连接管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通道包括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连接通道从所述第一连接口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口;
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设置于所述双腔连接管的管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设置于所述双腔连接管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通道的底壁与所述流体通道的中心线平行;
所述流体通道与所述双腔连接管的中心线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通道的侧壁至少部分被所述流体通道的侧壁包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通道位于所述流体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通道为设置在所述双腔连接管管壁上的凹槽;
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小于所述连通管的直径。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连接管的一端设有连接法兰,以备与所述浮球控制装置的遥控浮球阀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结构水池,包括:
上述双腔连接管;
水池腔,包括水池壁,所述水池壁开设有与所述双腔连接管相配合的穿孔;
浮球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遥控浮球阀、连通管、浮球导阀、阀杆和浮球,所述连通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双腔连接管的连接通道内;
其中,所述双腔连接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穿孔进入所述水池腔,且所述流体通道、连接通道横穿所述穿孔;
优选地,所述流体通道的进水口与所述遥控浮球阀连通,所述流体通道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池腔连通;
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遥控浮球阀连通,所述连通管另一端沿所述连接通道穿入所述水池腔内与浮球导阀连通;
所述浮球导阀、阀杆和浮球位于水池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的有益效果之一:通过设置可供连通管穿行的连接通道,避免在水池壁上预留或者后期制作供连通管穿过的孔道和/或套管,一方面,避免破坏结构水池内部防水结构的风险,另一方面,起到保护连通管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背景技术中现有结构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双腔连接管的剖视图(一);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双腔连接管的剖视图(二);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双腔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双腔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结构水池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双腔连接管;11-流体通道;11a-管壁;111-进水口;112-出水口;12-连接通道;121-第一连接口;122-第二连接口;2-连通管;13-连接法兰;131-法兰孔;2-连通管;3-浮球导阀;4-阀杆;5-浮球;6-水池壁;61-穿孔;7-弯管;8-密封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全文中描述使用的术语“顶部”、“底部”、“在……上方”、“下”和“在……上”是相对于装置的部件的相对位置,例如装置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衬底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装置是多功能的,与它们在空间中的方位无关。
本实用新型通常的工作面可以为平面或曲面,可以倾斜,也可以水平。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放置在水平面上,并在水平面上使用,并以此限定“高低”和“上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腔连接管,如图2~图6所示,所述双腔连接管1至少能够用作结构水池的部分补水管道,包括:
流体通道11,以备流体流通,即通过流体通道11向结构水池进行补水;
连接通道12,与所述流体通道11相独立,以备浮球控制装置的连通管2穿行,即通过连接管道12将连通管2至少部分隐藏至双腔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通的双腔连接管,通过设置可供连通管2穿行的连接通道12,避免在水池壁上预留或者后期制作供连通管2穿过的孔道和/或套管,一方面,避免破坏结构水池内部防水结构的风险,另一方面,起到保护连通管2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流体通道11包括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所述流体通道11从所述进水口111延伸至所述出水口112。优选地,所述进水口111与所述出水口112分设在所述双腔连接管1的两端,即双腔连接管1包括限位出所述流体通道11的管壁11a,管壁11a的两端分别围设出所述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
所述连接通道12包括第一连接口121和第二连接口122,所述连接通道12从所述第一连接口121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口122。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口121与所述第二连接口122设置于所述双腔连接管的管壁11a。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流体通道11为圆柱形通道,即所述管壁11a形状为空心圆柱筒。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口121与所述第二连接口122设置于所述双腔连接管1的同一侧,即所述第一连接口121与所述第二连接口122开设在所述管壁11a的同一侧,也就是所述第一连接口121与所述第二连接口122的连接线与所述流体通道11的中心线A-A平行,所述流体通道11与所述双腔连接管的中心线重叠。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通道12的底壁与所述流体通道11的中心线A-A平行。
所述连接通道12的侧壁至少部分被所述流体通道11的侧壁(即管壁11a)包围,即所述连接通道占用部分流体通道11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通道12位于所述流体通道11内,即所述连接通道12的侧壁从第一连接口121处经由流体通道11延伸至第二连接口122。优选地,所述连接通道12在流体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流体通道的中心线A-A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通道11为设置在所述双腔连接管管壁上的凹槽,即部分管壁下凹形成连接通道11,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小于所述连通管2的直径,以保证连通管2能够嵌入凹槽内。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槽底与所述流体通道的中心线A-A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通道12的直径大于所述连通管2的直径,以保证所述连通管2能够在所述连接通道12内穿行。
所述双腔连接管1的一端设有连接法兰13,以备与所述浮球控制装置的遥控浮球阀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法兰13设置在进水口111所在的一端,即所述连接法兰13围设在所述进水口111外侧。所述连接法兰13设有多个法兰孔131,所述法兰孔131均匀设置在法兰盘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法兰13的法兰盘均匀设置有8个法兰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通道12位于所述双腔连接管1的中央,所述第一连接口到进水口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连接口到出水口的距离,且第一连接口到进水口的距离不小于双腔连接管1长度的1/6,所述双腔连接管1的长度指其两端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双腔连接管,由于连通管2从双腔连接管1伸出后与浮球导阀3连接,导致浮球导阀3靠近补水管的出口,致使阀杆4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浮球5离补水管出口更远,能够降低浮球导阀因补水管出口附近水面不平而引起的频繁启停。
本实用新型的双腔连接管,通过连接通道将连通管2集成在双腔连接管上,如此只需在水池壁上开设一个穿孔,在穿孔上设置一个套管,能够有效避免补水管套管与连通管套管的冲突。
优选地,所述双腔连接管1的材质为钢材,且一体成型。所述法兰的材质为不锈钢,以便进行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结构水池,如图6所示,包括:
实施例一公开的双腔连接管1;
水池腔,包括水池壁6,所述水池壁6开设有与所述双腔连接管1相配合的穿孔61;
浮球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遥控浮球阀、连通管2、浮球导阀3、阀杆4和浮球5;所述连通管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双腔连接管1的连接通道12内;
其中,所述双腔连接管1的一端穿过所述穿孔61进入所述水池腔,且所述流体通道、连接通道横穿所述穿孔61。
所述流体通道11的进水口111与所述遥控浮球阀连通,所述流体通道11的出水口112与所述水池腔连通;所述连通管2的一端与所述遥控浮球阀连通,所述连通管2另一端沿所述连接通道12穿入所述水池腔内与浮球导阀3连通;所述浮球导阀3、阀杆4和浮球5位于水池腔内。
具体地,所述双腔连接管1的法兰13与所述遥控浮球阀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为降低水流进入水池腔引起的波动,所述双腔连接管1设有出水口的一端设有弯管7,弯管7弯向所述水池腔的底部,以降低补水管(至少包括双腔连接管1和弯管7)出口与水面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穿孔61与双腔连接管1之间设有密封套管8,一方面,保护所述双腔连接管1,另一方面,提高水池腔的密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口121、第二连接口122分设在所述穿孔61的两侧,即第一连接口121位于所述水池腔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口位于所述水池腔内,以保证所述连通管2被管壁11a包裹下穿过水池壁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腔连接管,其特征在于,至少能够用作结构水池的部分补水管道,包括:
流体通道,以备流体流通;
连接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相独立,以备浮球控制装置的连通管穿行;
所述连接通道包括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连接通道从所述第一连接口延伸至所述第二连接口;
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设置于所述双腔连接管的管壁;
所述连接通道的侧壁至少部分被所述流体通道的侧壁包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流体通道从所述进水口延伸至所述出水口;
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分设在所述双腔连接管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设置于所述双腔连接管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的底壁与所述流体通道的中心线平行;
所述流体通道与所述双腔连接管的中心线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位于所述流体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为设置在所述双腔连接管管壁上的凹槽;
所述凹槽的深度不小于所述连通管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或5至6任一所述的双腔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连接管的一端设有连接法兰,以备与所述浮球控制装置的遥控浮球阀可拆卸连接。
8.一种结构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双腔连接管;
水池腔,包括水池壁,所述水池壁开设有与所述双腔连接管相配合的穿孔;
浮球控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遥控浮球阀、连通管、浮球导阀、阀杆和浮球,所述连通管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双腔连接管的连接通道内;
其中,所述双腔连接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穿孔进入所述水池腔,且所述流体通道、连接通道横穿所述穿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结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的进水口与所述遥控浮球阀连通,所述流体通道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池腔连通;
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所述遥控浮球阀连通,所述连通管另一端沿所述连接通道穿入所述水池腔内与浮球导阀连通;
所述浮球导阀、阀杆和浮球位于水池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59088.4U CN222275650U (zh) | 2023-12-26 | 2023-12-26 | 一种双腔连接管及结构水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59088.4U CN222275650U (zh) | 2023-12-26 | 2023-12-26 | 一种双腔连接管及结构水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275650U true CN222275650U (zh) | 2024-12-31 |
Family
ID=93991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559088.4U Active CN222275650U (zh) | 2023-12-26 | 2023-12-26 | 一种双腔连接管及结构水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275650U (zh) |
-
2023
- 2023-12-26 CN CN202323559088.4U patent/CN22227565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50547A (zh) | 一种铁路隧道底部预制装配式排水系统 | |
CN222275650U (zh) | 一种双腔连接管及结构水池 | |
US5181537A (en) | Outlet collectors that are rate insensitive | |
JPH01111494A (ja) | 連設型間けつ空気揚水筒 | |
CN207794198U (zh) | 一种供水水箱 | |
CN210317259U (zh) | 一种适用于气井全生命周期排水采气的气举装置 | |
CN201748849U (zh) | 并联运行冷却塔群组 | |
CN108332279A (zh) | 缓冲水箱和热泵热水地暖系统 | |
CN213709725U (zh) | 一种高层建筑用消防水箱防溢流装置 | |
CN202164685U (zh) | 冲水装置 | |
CN208025852U (zh) | 一种采用套管式出回水管的热泵缓冲水箱 | |
CN207131953U (zh) | 一种用于蒸发式冷却器的浮球阀 | |
CN217267770U (zh) | 一种节能的二次供水系统 | |
CN212226153U (zh) | 自动阀及安装自动阀的水箱 | |
CN207934845U (zh) | 反洗井阀及采油管柱 | |
CN201145436Y (zh) | 一种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动上水装置 | |
CN213510557U (zh) | 一种桥式配水器及管路结构 | |
CN201206451Y (zh) | 采油工艺流程双管阀组 | |
CN219460899U (zh) | 新型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 | |
CN220301650U (zh) | 一种用于种植屋面虹吸排水系统的虹吸装置 | |
CN219185591U (zh) | 一种自动水封的水管接头 | |
CN204950588U (zh) | 出水排气阀及管线机 | |
CN219438846U (zh) | 出水嘴及即热饮水机 | |
CN216304851U (zh) | 一种新式节能环保射水池自流系统 | |
CN222479587U (zh) | 一种锥形进水龙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