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266577U - 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266577U CN222266577U CN202420763373.3U CN202420763373U CN222266577U CN 222266577 U CN222266577 U CN 222266577U CN 202420763373 U CN202420763373 U CN 202420763373U CN 222266577 U CN222266577 U CN 2222665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feed opening
- dust settling
- fixing
- rota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包括下料口本体,所述下料口本体的上侧设置有支架,且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部设置有降尘机构,且降尘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摆动机构,所述支架包括竖管、横管与连接三通,且竖管、横管与连接三通均设置有四个。本申请通过喷水机构和摆动机构的使用,可通过启动增压泵将外界的水抽出,经过第二输水管排进固定管内,并从底部的喷头喷出,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可带动扇形板进行往复摆动,由于扇形板底部的齿牙与齿轮啮合,进而带动齿轮和固定管进行往复转动,通过固定管和喷头摆动,能够提升喷洒的范围,提升降尘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料口降尘相关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卸料口降尘是指在矿山或其他物料处理场所的卸料口处采取措施,以减少粉尘和颗粒物的扬尘问题,卸料口是物料从运输设备(如矿车、输送带等)中卸载到目的地的地方,通常会伴随着粉尘和颗粒物的扬散,对环境造成污染。
目前破碎下料口均采用喷水作业,但喷头均为固定安装,喷洒范围有限,降尘效果差,抑尘作用小,并且影响矿山环境,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包括下料口本体,所述下料口本体的上侧设置有支架,且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部设置有降尘机构,且降尘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摆动机构;
所述支架包括竖管、横管与连接三通,且竖管、横管与连接三通均设置有四个,所述竖管与横管之间通过连接三通组装连接。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降尘机构包括增压泵,且增压泵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增压泵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且第一输水管的另一端可延伸至蓄水池内,所述增压泵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固定管,所述第二输水管的另一端与固定管相连通,且固定管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喷头。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摆动机构包括齿轮和槽口,且齿轮固定安装在固定管的一端表面,并且槽口开设在支撑板的一侧表面,所述槽口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扇形板,所述扇形板的下侧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齿牙,且齿轮与齿牙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扇形板的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呈Z字形设置,且转动杆的一端在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且支撑板与横管之间通过凹槽构成卡合连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
通过喷水机构和摆动机构的使用,可通过启动增压泵将外界的水抽出,经过第二输水管排进固定管内,并从底部的喷头喷出,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可带动扇形板进行往复摆动,由于扇形板底部的齿牙与齿轮啮合,进而带动齿轮和固定管进行往复转动,通过固定管和喷头摆动,能够提升喷洒的范围,提升降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仰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支撑板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摆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
1、下料口本体;2、支架;201、竖管;202、横管;203、连接三通;3、支撑板;4、降尘机构;401、增压泵;402、第一输水管;403、第二输水管;404、固定块;405、固定管;406、喷头;5、摆动机构;501、齿轮;502、槽口;503、固定架;504、扇形板;505、齿牙;506、滑槽;507、电机;508、转动杆;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给出如下的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
结合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包括下料口本体1,下料口本体1的上侧设置有支架2,且支架2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外部设置有降尘机构4,且降尘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摆动机构5,支架2包括竖管201、横管202与连接三通203,且竖管201、横管202与连接三通203均设置有四个,竖管201与横管202之间通过连接三通203组装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四个连接三通203将四个竖管201与四个横管202组装成支架2,并可将支撑板3搭在支架2的上侧,当矿车经过下料口本体1时,可通过支撑板3外部的降尘机构4,将倒料产生的灰尘进行降尘处理。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使该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能够对下料产生的灰尘进行降尘处理,本实施例给出如下设计: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降尘机构4包括增压泵401,且增压泵40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3的上表面,增压泵40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402,且第一输水管402的另一端可延伸至蓄水池内,增压泵401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40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水管402的另一端延伸至蓄水池内,可通过启动增压泵401工作,增压泵401通过第一输水管402将蓄水池内的水抽出,排向第二输水管403内,并且第一输水管402与第二输水管403均为软管设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板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404,且固定块4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固定管405,第二输水管403的另一端与固定管405相连通,且固定管405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喷头406。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水管403的另一端与固定管405相连接,第二输水管403可将水排进固定管405内,并从若干喷头406喷出,对产生的灰尘进行降尘处理。
如图1-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使该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能够提升喷洒的范围,提升降尘的效果,本实施例给出如下设计: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摆动机构5包括齿轮501和槽口502,且齿轮501固定安装在固定管405的一端表面,并且槽口502开设在支撑板3的一侧表面,槽口502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503,且固定架50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扇形板504,扇形板504的下侧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齿牙505,且齿轮501与齿牙505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扇形板504在固定架503的内部转动连接,通过扇形板504底部表面的齿牙505与齿轮501啮合,齿轮501固定安装在固定管405的一端,当扇形板504摆动时,可带动齿轮501和固定管405往复转动,并带动固定管405底部的喷头406摆动,提升喷洒的范围,提升降尘的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扇形板504的中部开设有滑槽506,固定架503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507,且电机5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08,转动杆508呈Z字形设置,且转动杆508的一端在滑槽506的内部滑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启动电机507工作,电机507带动输出端呈Z字形设置的转动杆508转动,通过转动杆508的另一端在扇形板504表面的滑槽506内滑动,可使转动杆508转动,带动扇形板504进行自动往复摆动。
如图1-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使该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能够便于对支撑板3进行搭建,本实施例给出如下设计: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板3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凹槽6,且支撑板3与横管202之间通过凹槽6构成卡合连接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3的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6,可将凹槽6卡进横管202上,对支撑板3进行搭建,配合支架2,方便对装置进行组装。
具体的,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在使用时,可通过四个连接三通203将四个竖管201与四个横管202组装成支架2,并可将支撑板3搭在支架2的上侧,对装置进行搭建,需要进行降尘时,启动增压泵401工作,增压泵401通过第一输水管402将蓄水池内的水抽出,排向第二输水管403内,并且第一输水管402与第二输水管403均为软管设置,第二输水管403的另一端与固定管405相连接,第二输水管403可将水排进固定管405内,并充若干喷头406喷出,对产生的灰尘进行降尘处理。
启动电机507工作,电机507带动输出端呈Z字形设置的转动杆508转动,通过转动杆508的另一端在扇形板504表面的滑槽506内滑动,可使转动杆508转动,带动扇形板504进行自动往复摆动,当扇形板504摆动时,可带动齿轮501和固定管405往复转动,并带动固定管405底部的喷头406摆动,提升喷洒的范围,提升降尘的效果,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6)
1.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包括下料口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本体(1)的上侧设置有支架(2),且支架(2)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外部设置有降尘机构(4),且降尘机构(4)的一侧设置有摆动机构(5);
所述支架(2)包括竖管(201)、横管(202)与连接三通(203),且竖管(201)、横管(202)与连接三通(203)均设置有四个,所述竖管(201)与横管(202)之间通过连接三通(203)组装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尘机构(4)包括增压泵(401),且增压泵(40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3)的上表面,所述增压泵(401)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水管(402),且第一输水管(402)的另一端可延伸至蓄水池内,所述增压泵(401)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水管(4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404),且固定块(40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固定管(405),所述第二输水管(403)的另一端与固定管(405)相连通,且固定管(405)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喷头(4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5)包括齿轮(501)和槽口(502),且齿轮(501)固定安装在固定管(405)的一端表面,并且槽口(502)开设在支撑板(3)的一侧表面,所述槽口(502)的上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503),且固定架(50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扇形板(504),所述扇形板(504)的下侧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齿牙(505),且齿轮(501)与齿牙(505)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板(504)的中部开设有滑槽(506),所述固定架(503)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507),且电机(5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508),所述转动杆(508)呈Z字形设置,且转动杆(508)的一端在滑槽(506)的内部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凹槽(6),且支撑板(3)与横管(202)之间通过凹槽(6)构成卡合连接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763373.3U CN222266577U (zh) | 2024-04-15 | 2024-04-15 | 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763373.3U CN222266577U (zh) | 2024-04-15 | 2024-04-15 | 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266577U true CN222266577U (zh) | 2024-12-31 |
Family
ID=93960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763373.3U Active CN222266577U (zh) | 2024-04-15 | 2024-04-15 | 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266577U (zh) |
-
2024
- 2024-04-15 CN CN202420763373.3U patent/CN22226657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048274U (zh) | 一种可自动涂刷的建筑涂料粉刷装置 | |
CN220576286U (zh) | 一种预拌干混砂浆成品罐 | |
CN112576009A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喷涂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8435025B (zh) | 一种医疗口腔科用牙模原料快速搅拌装置及搅拌方法 | |
CN222266577U (zh) | 一种破碎下料口降尘装置 | |
CN114645557B (zh) | 一种可调式石灰石铲装高效扬尘防护治理系统 | |
CN109621795B (zh) | 一种除锈剂生产用混合搅拌筒 | |
CN114100447A (zh) | 一种陶瓷绝缘子加工用原料混合装置及其混合方法 | |
CN212142292U (zh) | 双轴高效混合机 | |
CN111608372B (zh) | 一种石膏粉碎喷涂抹平设备 | |
CN220532508U (zh) | 一种煤矿充填管道清洁装置 | |
CN218535127U (zh) | 一种用于砂浆的喷射装置 | |
CN110410133A (zh) | 一种煤矿井下携带式小区域除尘装置 | |
CN214324187U (zh) | 一种可自动清理的3d打印机 | |
CN213255899U (zh) | 一种可加压混合设备清洗装置 | |
CN213445237U (zh) | 一种商品混凝土卸料装置 | |
CN214514157U (zh) | 一种用于粘合促进剂生产制备混合搅拌装置 | |
CN220978849U (zh) | 一种混凝土汽车泵的防堵装置 | |
CN210910617U (zh) | 混凝土运输车清洗装置 | |
CN219362087U (zh) | 一种砂浆储存装置 | |
CN222006679U (zh) | 一种散煤运输封尘剂喷洒结构 | |
CN220719754U (zh) |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混凝土养护装置 | |
CN222196788U (zh) | 一种调味茶用调配混合罐 | |
CN219463153U (zh) | 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混合设备 | |
CN214423907U (zh) | 一种制造墙体建筑材料用混合喷涂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