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2255068U - 电动截止阀 - Google Patents

电动截止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255068U
CN222255068U CN202421146195.6U CN202421146195U CN222255068U CN 222255068 U CN222255068 U CN 222255068U CN 202421146195 U CN202421146195 U CN 202421146195U CN 222255068 U CN222255068 U CN 222255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aling
driving
valve body
fluid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11461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峰
冯光华
向阳
袁兴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unAn Hetian Me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11461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255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255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255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截止阀。电动截止阀包括阀体、阀芯、弹性件以及驱动件,阀体开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内形成有密封部。阀芯和阀体活动配合,阀芯包括阀杆部、阀头部和限位部,阀杆部的一端连接阀头部,另一端与限位部连接。弹性件设于流体通道外侧并套设于阀杆部的外周,且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限位部,另一端抵接于阀体。驱动件连接于阀体,且驱动件的输出端止挡于限位部。当驱动件通电时,驱动件能够推动阀头部远离密封部并导通流体通道,并压缩弹性件。当驱动件断电时,弹性件能够推动阀头部抵设于密封部并与密封部密封配合。本申请提供的电动截止阀,解决了现有常闭式截止阀结构复杂,导致其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动截止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截止阀。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中常设置有截止阀,以在空调系统发生泄漏或需进行维护和保养时,能够通过截止阀实现管路的截断,从而防止冷媒泄漏,提升安全性,特别是现有部分冷媒具有微燃性,若大量泄漏会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目前,空调系统为提高断电后的安全性,会选择将管路上的截止阀设置为常闭式截止阀,从而实现断电后管路的自动切断。然而,现有的常闭截止阀,如CN201696623U,其结构包括阀体、阀芯、阀帽、锁紧帽、阀杆以及连接于阀杆上的密封垫等结构,阀芯安装于阀体内并与阀体密封配合,阀帽与阀体螺纹连接以锁紧阀芯,阀杆安装于阀芯内且通过与弹簧的配合实现轴向移动,从而实现密封垫对阀口的开闭。虽然该截止阀结构能够通过密封垫和锁紧帽内的密封圈提高阀杆和阀芯间的密封性,但其零部件较多,且多个零部件间也同样需要实现密封配合,装配难度大,从而极大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动截止阀,以解决现有常闭式截止阀结构复杂,导致其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截止阀,该电动截止阀包括阀体、阀芯、弹性件以及驱动件,所述阀体开设有流体通道以及连通所述流体通道的安装开口,所述流体通道内形成有密封部;所述阀芯包括阀杆部、阀头部和限位部,所述阀头部设于所述流体通道内,且位于所述密封部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侧;所述阀杆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阀头部,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安装开口并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活动配合;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流体通道外侧并套设于所述阀杆部的外周,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阀体设有所述安装开口的端面;所述驱动件连接于所述阀体,且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止挡于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阀杆部的端面;当所述驱动件通电时,所述驱动件能够推动所述限位部朝靠近所述安装开口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阀杆部和所述阀头部同步移动,以使所述阀头部远离所述密封部并导通所述流体通道,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驱动件断电时,所述弹性件在弹性力作用下推动所述限位部朝远离所述安装开口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阀头部抵设于所述密封部并与所述密封部密封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头部远离所述阀杆部的一端呈平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截止阀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阀头部靠近所述阀杆部一侧的外周开设有朝靠近轴线方向凹陷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密封件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能够在所述阀头部的带动下朝靠近所述密封部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密封部抵接形成软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密封部中的一者设有密封锥面,另一者设有密封拐角,且所述密封拐角能够抵接于所述密封锥面并形成软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塑料件或橡胶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流体通道和所述安装开口;所述阀杆部的外侧壁开设有朝靠近轴线方向凹陷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电动截止阀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且所述阀杆部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沿所述阀芯的轴向活动密封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密封件沿所述阀芯的轴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主体和推动杆,所述驱动主体套设于所述阀体的一端并与所述阀体螺纹连接,且所述驱动主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推动杆并通过所述推动杆抵设于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阀杆部的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还包括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连接于所述驱动主体,且当所述驱动主体和所述阀体锁紧连接时,所述抵接部能够抵设于所述阀体的端面并与所述阀体硬密封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截止阀还包括气门嘴和气门芯,所述气门嘴连接于所述阀体的周侧,且所述气门嘴内开设有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的安装腔,所述气门芯装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用于向所述流体通道内充注冷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电动截止阀在无其他外力作用时,即在仅受弹性件的作用下,弹性件施加于限位部上的作用力能够通过阀杆部传递至阀头部,使得阀头部具有朝向靠近密封部方向移动的运动趋势,从而实现阀头部和密封部间的密封配合。进一步地,电动截止阀通过驱动件施加在阀芯上的作用力驱动阀芯移动至预定位置,使得阀头部远离密封部,从而实现流体通道的导通,满足冷媒的顺利流通,此时,弹性件受力压缩。而当空调系统突然断电时,驱动件施加在阀芯上的作用力消失,受弹性件的回复作用,阀头部能够自动复位并与密封部实现紧密配合,实现流体通道的截断。如此,能够有效降低断电工况下冷媒发生泄漏的概率,从而大大提升了电动截止阀和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并且,阀芯和阀体间直接接触并活动配合,相比于现有技术取消了设置于阀芯和阀体间其余的零部件,极大简化了电动截止阀的结构,有效提高了电动截止阀的加工和装配效率。同时,驱动件可直接连接于阀体,且其输出端也仅需与限位部抵接配合,整体配合也更为简单,如此,大大降低了电动截止阀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电动截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电动截止阀开启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电动截止阀关闭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动截止阀开启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的电动截止阀开启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00、电动截止阀;10、阀体;101、流体通道;1011、阀腔;1012、第一通道;1013、第二通道;1014、阀口;102、安装孔;103、安装开口;11、密封部;111、密封拐角;20、阀芯;21、阀杆部;211、第二安装槽;22、阀头部;221、第一安装槽;23、限位部;30、弹性件;40、第一密封件;41、密封锥面;50、第二密封件;60、驱动件;61、驱动主体;62、推动杆;63、抵接部;70、气门嘴;701、安装腔;71、气门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空调系统中常设置有截止阀,以在空调系统发生泄漏或需进行维护和保养时,能够通过截止阀实现管路的截断,从而防止冷媒泄漏,提升安全性,特别是现有部分冷媒具有微燃性,若大量泄漏会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目前,空调系统为提高断电后的安全性,会选择将管路上的截止阀设置为常闭式截止阀,从而实现断电后管路的自动切断。然而,现有的常闭截止阀,如CN201696623U,其结构包括阀体、阀芯、阀帽、锁紧帽、阀杆以及连接于阀杆上的密封垫等结构,阀芯安装于阀体内并与阀体密封配合,阀帽与阀体螺纹连接以锁紧阀芯,阀杆安装于阀芯内且通过与弹簧的配合实现轴向移动,从而实现密封垫对阀口的开闭。虽然该截止阀结构能够通过密封垫和锁紧帽内的密封圈提高阀杆和阀芯间的密封性,但其零部件较多,且多个零部件间也同样需要实现密封配合,装配难度大,从而极大增加了成本。
请参阅图1-图7,为现有常闭式截止阀结构复杂,导致其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截止阀100,该电动截止阀100包括阀体10、阀芯20、弹性件30以及驱动件60,阀体10为一体式结构,且阀体10开设有流体通道101、安装开口103以及连通流体通道101和安装开口103的安装孔102,流体通道101内形成有密封部11。
具体地,流体通道101包括第一通道1012、第二通道1013以及连通第一通道1012和第二通道1013的阀腔1011,其中,阀腔1011和第一通道1012连通的位置处为电动截止阀100的阀口1014,密封部11设于阀口1014的位置处,以便于与阀芯20配合实现阀口1014关闭时的密封。进一步地,第一通道1012和第二通道1013呈夹角设置,本申请优选设置为第一通道1012和第二通道1013相互垂直,且第一通道1012的轴向与阀芯20的轴向平行或重合。
通常,空调系统具有制冷和制热两种工况,而在制冷和制热工况下,电动截止阀100内冷媒的流向相反。例如,本申请提供的电动截止阀100在制冷工况下,冷媒从第一通道1012进入阀腔1011并从第二通道1013流出,在制热工况下,冷媒则从第二通道1013进入阀腔1011并从第一通道1012流出,且本申请后续以此为例来进行说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对应改变制冷和制热工况下冷媒的流通方向,即在制热工况下,冷媒从第一通道1012进入阀腔1011并从第二通道1013流出,而在制冷工况下,冷媒从第二通道1013进入阀腔1011并从第一通道1012流出。
请继续参阅图2-图5,本申请提供的阀芯20包括阀杆部21、阀头部22和限位部23,阀头部22设于流体通道101内,且位于密封部11远离安装孔102的一侧。阀杆部21的一端连接阀头部22,另一端通过安装孔102伸出于安装开口103并与限位部23连接,且阀芯20和阀体10活动配合。弹性件30设于流体通道101外侧并套设于阀杆部21的外周,且弹性件30的一端抵接于限位部23,另一端抵接于阀体10设有安装开口103的端面。驱动件60连接于阀体10,且驱动件60的输出端止挡于限位部23远离阀杆部21的端面。当驱动件60通电时,驱动件60能够推动限位部23朝靠近安装开口103的方向移动,并带动阀杆部21和阀头部22同步移动,以使阀头部22远离密封部11并导通流体通道101,弹性件30处于压缩状态。当驱动件60断电时,弹性件30在弹性力作用下推动限位部23朝远离安装开口103的方向移动,以使阀头部22抵设于密封部11并与密封部11密封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动截止阀100在无其他外力作用时,即在仅受弹性件30的作用下,弹性件30施加于限位部23上的作用力能够通过阀杆部21传递至阀头部22,使得阀头部22具有朝向靠近密封部11方向移动的运动趋势,从而实现阀头部22和密封部11间的密封配合。进一步地,电动截止阀100通过驱动件60施加在阀芯20上的作用力驱动阀芯20移动至预定位置,使得阀头部22远离密封部11,从而实现流体通道101的导通,满足冷媒的顺利流通,此时,弹性件30受力压缩。而当空调系统突然断电时,驱动件60施加在阀芯20上的作用力消失,受弹性件30的回复作用,阀头部22能够自动复位并与密封部11实现紧密配合,实现流体通道101的截断。如此,能够有效降低断电工况下冷媒发生泄漏的概率,从而大大提升了电动截止阀100和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并且,阀芯20和阀体10间直接接触并活动配合,相比于现有技术取消了设置于阀芯20和阀体10间其余的零部件,极大简化了电动截止阀100的结构,有效提高了电动截止阀100的加工和装配效率。同时,驱动件60可直接连接于阀体10,且其输出端也仅需与限位部23抵接配合,整体配合也更为简单,如此,大大降低了电动截止阀100的成本。
进一步地,为降低阀芯20的装配难度,在一实施例中,可使第一通道1012的轴线、阀芯20的轴线和安装开口103的轴线同轴设置,如此,阀芯20的阀杆部21能够通过第一通道1012直接穿设安装开口103,降低干涉概率。
更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限位部23为铆压成型结构,也即,限位部23可通过阀杆部21凸出安装开口103的部分利用铆压压扁成型,且可在其成型前实现弹性件30的套装,以降低弹性件30的装配难度并实现阀芯20和阀体10间的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阀杆部21和阀头部22为一体成型结构,以进一步提升阀芯20整体的结构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阀头部22远离阀杆部21的一端呈平面设置。通常,空调系统以制冷运行居多,也即冷媒从第一通道1012流入并从第二通道1013流出。此时,冷媒流动时会对阀芯20产生一定的冲击。基于此,在电动截止阀100关闭时,由于阀头部22与制冷时冷媒接触的侧面为平面,增大了与冷媒的接触面积,故能够受到更大的流动压力,且在压力作用下,阀头部22和密封部11间的配合更为紧密,从而极大增强了电动截止阀100在关闭状态下的密封性能,提升了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件60包括驱动主体61和推动杆62,驱动主体61套设于阀体10的一端并与阀体10螺纹连接,且驱动主体61的输出端连接推动杆62并通过推动杆62抵设于限位部23远离阀杆部21的端面。
如此,驱动件60的结构以及连接方式均较为简单,能够降低驱动件60的安装难度。且驱动件60通过驱动主体61实现与阀体10的螺纹连接,能够利用力矩实现紧固,提升驱动件60的连接可靠性。同时,推动杆62与限位部23件仅通过抵接配合便能够实现驱动件60对阀芯20的推动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整体的连接配合难度。其中,还可调节驱动件60的功率与弹性件30弹力、阀杆部21长度等配合,来调节电动截止阀100的开度大小,从而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流量需求。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推动杆62上开设卡接槽等结构,通过卡接槽与限位部23实现卡接,连接更为牢固。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件60还包括抵接部63,抵接部63沿自身轴向的一端连接于驱动主体61,另一端朝靠近自身轴线方向呈收缩设置,当驱动主体61和阀体10锁紧连接时,抵接部63能够抵设于阀体10的端面并与阀体10硬密封配合。如此,能够实现驱动件60和阀体10间的密封配合,降低冷媒从安装开口103处发生泄漏的概率,提升安全性。
为进一步防止冷媒从安装开口103处发生泄漏,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阀杆部21的外侧壁开设有朝靠近轴线方向凹陷的第二安装槽211。电动截止阀10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50,第二密封件50安装于第二安装槽211内,且阀杆部21通过第二密封件50与安装孔102的内壁沿阀芯20的轴向活动密封配合。
其中,第二密封件50可设置为O型圈,且通过塑料或橡胶等材料制成,以保证第二密封件50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5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二密封件50沿阀芯20的轴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二安装槽211和第二密封件50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密封件50,不仅能够实现密封性的进一步提升,还有利于实现阀杆部21的定位,保证阀杆部21的垂直性,从而有效防止阀杆部21受冷媒冲击而产生歪斜。其中,本实施例具体设置了两个第二密封件50,以降低设置难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密封件50的数量也可为三个或四个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动截止阀10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40,阀头部22靠近阀杆部21一侧的外周开设有朝靠近轴线方向凹陷的第一安装槽221,第一密封件40至少部分安装于第一安装槽221内。其中,第一密封件40能够在阀头部22的带动下朝靠近密封部11的方向移动,并与密封部11抵接形成软密封。通过第一密封件40和密封部11的接触密封,能够更好地保证电动截止阀100关闭时阀口1014的密封性。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40为塑料件或橡胶件。如此,第一密封件40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在与密封部11抵接配合时,配合上更加紧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密封性。其中,第一密封件40优选与第一安装槽221过盈配合,以提升第一密封件40的安装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密封件40和密封部11中的一者设有密封锥面41,另一者设有密封拐角111,且密封拐角111能够抵接于密封锥面41并形成软密封。如此,能够保证第一密封件40和密封部11间的密封性。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锥面41设于密封部11上,密封拐角111设于第一密封件40上,此时,受弹性件30的弹力或其他外力作用,第一密封件40的密封拐角111和密封部11的密封锥面41紧密接触,由于第一密封件40具有一定弹性,故第一密封件40能够受力产生形变并形成密封。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密封锥面41设于第一密封件40上,密封拐角111设于密封部11上,此时,由于密封部11的刚性较大,在第一密封件40和密封部11配合时,密封拐角111和密封锥面41间能够形成线性接触并实现线密封。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直接利用阀头部22靠近阀杆部21一端的侧面与密封部11硬密封配合,只要能够起到相同的密封效果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电动截止阀100还包括气门嘴70和气门芯71,气门嘴70连接于阀体10的周侧,且气门嘴70内开设有与流体通道101连通的安装腔701,气门芯71装设于安装腔701内,用于向流体通道101内充注冷媒。如此,能够实现管路中冷媒量的调节。
当然,电动截止阀100也可不设置气门嘴70和气门芯71,也即,本申请的阀芯20、阀体10、弹性件30以及驱动件60等零部件配合的结构不仅可以适用于具有气门嘴70的电动截止阀100,还能够适用于无气门嘴70结构的电动截止阀100,应用场景更为广阔。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截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0)、阀芯(20)、弹性件(30)以及驱动件(60),所述阀体(10)开设有流体通道(101)以及连通所述流体通道(101)的安装开口(103),所述流体通道(101)内形成有密封部(11);
所述阀芯(20)包括阀杆部(21)、阀头部(22)和限位部(23),所述阀头部(22)设于所述流体通道(101)内,且位于所述密封部(11)远离所述安装开口(103)的一侧;所述阀杆部(21)的一端连接所述阀头部(22),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安装开口(103)并与所述限位部(23)连接,所述阀芯(20)和所述阀体(10)活动配合;
所述弹性件(30)设于所述流体通道(101)外侧并套设于所述阀杆部(21)的外周,且所述弹性件(30)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部(23),另一端抵接于所述阀体(10)设有所述安装开口(103)的端面;
所述驱动件(60)连接于所述阀体(10),且所述驱动件(60)的输出端止挡于所述限位部(23)远离所述阀杆部(21)的端面;
当所述驱动件(60)通电时,所述驱动件(60)能够推动所述限位部(23)朝靠近所述安装开口(103)的方向移动,并带动所述阀杆部(21)和所述阀头部(22)同步移动,以使所述阀头部(22)远离所述密封部(11)并导通所述流体通道(101),所述弹性件(30)处于压缩状态;
当所述驱动件(60)断电时,所述弹性件(30)在弹性力作用下推动所述限位部(23)朝远离所述安装开口(103)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阀头部(22)抵设于所述密封部(11)并与所述密封部(11)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头部(22)远离所述阀杆部(21)的一端呈平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截止阀还包括第一密封件(40),所述阀头部(22)靠近所述阀杆部(21)一侧的外周开设有朝靠近轴线方向凹陷的第一安装槽(221),所述第一密封件(40)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21)内;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件(40)能够在所述阀头部(22)的带动下朝靠近所述密封部(11)的方向移动,并与所述密封部(11)抵接形成软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40)和所述密封部(11)中的一者设有密封锥面(41),另一者设有密封拐角(111),且所述密封拐角(111)能够抵接于所述密封锥面(41)并形成软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40)为塑料件或橡胶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还开设有安装孔(102),所述安装孔(102)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流体通道(101)和所述安装开口(103);
所述阀杆部(21)的外侧壁开设有朝靠近轴线方向凹陷的第二安装槽(211),所述电动截止阀还包括第二密封件(50),所述第二密封件(50)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211)内,且所述阀杆部(21)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50)与所述安装孔(102)的内壁沿所述阀芯(20)的轴向活动密封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5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密封件(50)沿所述阀芯(20)的轴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槽(211)和所述第二密封件(50)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60)包括驱动主体(61)和推动杆(62),所述驱动主体(61)套设于所述阀体(10)的一端并与所述阀体(10)螺纹连接,且所述驱动主体(6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推动杆(62)并通过所述推动杆(62)抵设于所述限位部(23)远离所述阀杆部(21)的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60)还包括抵接部(63),所述抵接部(63)沿自身轴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主体(61),另一端朝靠近自身轴线方向呈收缩设置,当所述驱动主体(61)和所述阀体(10)锁紧连接时,所述抵接部(63)能够抵设于所述阀体(10)的端面并与所述阀体(10)硬密封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截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截止阀还包括气门嘴(70)和气门芯(71),所述气门嘴(70)连接于所述阀体(10)的周侧,且所述气门嘴(70)内开设有与所述流体通道(101)连通的安装腔(701),所述气门芯(71)装设于所述安装腔(701)内,用于向所述流体通道(101)内充注冷媒。
CN202421146195.6U 2024-05-23 2024-05-23 电动截止阀 Active CN222255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146195.6U CN222255068U (zh) 2024-05-23 2024-05-23 电动截止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1146195.6U CN222255068U (zh) 2024-05-23 2024-05-23 电动截止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255068U true CN222255068U (zh) 2024-12-27

Family

ID=93987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1146195.6U Active CN222255068U (zh) 2024-05-23 2024-05-23 电动截止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255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05495U (zh) 截止阀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WO2020015350A1 (zh) 充注阀、空调系统及电动车
CN222255068U (zh) 电动截止阀
CN215059491U (zh) 截止阀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209977329U (zh) 三通阀
CN218992452U (zh) 一种单向阀
CN111022655A (zh) 一种双向可靠截止密封的气控阀
CN216742923U (zh) 可逆电磁阀
CN216158329U (zh) 防冻阀
CN222255069U (zh) 截止阀
CN117145997A (zh) 一种自泄压闸阀
CN214466490U (zh) 一种具有钢球连接结构的气动隔膜阀
CN222068958U (zh) 电子膨胀阀
CN221348043U (zh) 一种泄压阀、空气悬架以及车辆
CN222046776U (zh) 一种气液混合式安全阀
CN220416267U (zh) 双向密封低温蝶阀
CN220911733U (zh) 膨胀阀、空调器及车辆
CN216618588U (zh) 一种真空波纹管阀
CN217874204U (zh) 一种截止阀防止过度拧紧结构
CN222123562U (zh) 电子膨胀阀
CN221744369U (zh) 电子膨胀阀及空调制冷系统
US12305772B2 (en) Reversible electromagnetic valve and air conditioning unit having same
CN220505885U (zh) 一种单向阀
CN220816660U (zh) 一种单向部件及单向阀
CN222977428U (zh) 双向等压密封高性能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