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252361U - 一种双盆下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盆下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252361U CN222252361U CN202421035715.6U CN202421035715U CN222252361U CN 222252361 U CN222252361 U CN 222252361U CN 202421035715 U CN202421035715 U CN 202421035715U CN 222252361 U CN222252361 U CN 2222523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water
- pipe
- water inlet
- communic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6
- 238000004332 deod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2781 deodor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877 deodo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38631 Hexapo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盆下水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连通管组和集中出水管组,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分别与两个水盆的出水口连通,连通管组将排入两进水管内的水输送至集中出水管组出水。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为L型,连通管组包括分别与第一进水管的过水段、第二进水管的过水段连接的第一连通段、第二连通段,以及与集中出水管组连接的第三连通段,第三连通段与第一连通段位于同一侧,从而过水段、连通管组和集中出水管组均位于竖向的进水段后方,呈后置摆放,且过水段和连通管组位于水池下方空间的上方位置,不会占用柜子的中央空间,从而为柜子腾出存储空间。双盆下水系统即可左装又可右装,能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管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盆下水系统。
背景技术
为方便排水,水池下方均会安装下水系统,下水系统主要包括连接在水池下方的下水管道。厨房内的水池一般是双盆设计,从而对应的是能接双盆下水的下水系统。双盆下水系统包括两组进水管、用于连通两组进水管的连通管以及与连通管连通的出水管,两组进水管分别与两个水盆的出水口连通,连通管将排入两进水管内的水输送至出水管,从出水管出水。如申请号为CN201822209331.2的实用新型专利文献中就公开了一种用于双盆的下水系统。安装时,下水系统安装在水池的下方空间的中央位置,导致水池下方空间被占用,如何对下水系统合理的设置,为水池下方腾出存储空间并能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盆下水系统,旨在减少对水池下方中央空间的占用,为水池下方腾出存储空间,并能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盆下水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连通在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之间的连通管组和与所述连通管组连通的集中出水管组;
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第二进水管为L型,包括竖向的进水段和横向后置的过水段;所述连通管组水平连接在两所述过水段之间,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过水段、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过水段连接的第一连通段、第二连通段,以及与所述集中出水管组连接的第三连通段,所述第三连通段与所述第一连通段位于同一侧;
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过水段与所述第一连通段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一螺纹锁紧套将两者的连接部分锁紧;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过水段与所述第二连通段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二螺纹锁紧套将两者的连接部分锁紧;所述集中出水管组与所述第三连通段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三螺纹锁紧套将两者的连接部分锁紧。
优选地,所述连通管组包括T型三通管和L型二通管,所述T型三通管包括位于同一直线的所述第一连通段和所述第三连通段,以及与所述第一连通段和所述第三连通段垂直连通的第四连通段;所述L型二通管包括所述第二连通段和与所述第二连通段垂直连通的第五连通段,所述第四连通段和所述第五连通段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四螺纹锁紧套将两者的连接部分锁紧。
优选地,所述集中出水管组包括倒L型的过水弯管、水封防臭结构和出水管道,所述第三连通段与所述过水弯管的横向段连接,所述水封防臭结构连接在所述过水弯管的竖向段下方,所述出水管道连接在所述水封防臭结构的侧向。
优选地,所述水封防臭结构包括水封防臭管道和集渣杯,所述水封防臭管道包括与所述过水弯管连接的上接头、连接在所述上接头下端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围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内管下端与所述外管内腔连通;所述上接头内腔与所述内管内腔连通,所述内管将所述上接头内腔与所述外管内腔隔开,所述集渣杯连接在所述外管下端,所述外管侧向设有出水接头,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出水接头连接;所述出水接头高于所述内管下端。
优选地,所述过水弯管的竖向段与所述上接头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五螺纹锁紧套将两者的连接部分锁紧。
优选地,所述过水弯管上设有两个溢水接头,两所述溢水接头呈相互对称倾斜设置,与所述过水弯管的竖向段形成Y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盆下水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连通在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之间的连通管组和与连通管组连通的集中出水管组,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分别与两个水盆的出水口连通,连通管组将排入两进水管内的水输送至集中出水管组,从集中出水管组出水。
将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设为L型,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分别包括竖向的进水段和横向后置的过水段,竖向的进水段与水盆的出水口连通,横向后置的过水段垂直位于进水段的后方,连通管组水平连接在两过水段之间;连通管组包括分别与第一进水管的过水段、第二进水管的过水段连接的第一连通段、第二连通段,以及与集中出水管组连接的第三连通段,第三连通段与第一连通段位于同一侧,从而过水段、连通管组和集中出水管组均位于竖向的进水段后方,呈后置摆放,且过水段和连通管组位于水池下方空间的上方位置,不会占用柜子的中央空间,从而为柜子腾出存储空间。
集中出水管组与第一进水管位于同一侧,如第一进水管位于左侧,则集中出水管组位于左侧,为了满足集中出水管组后置且能根据需求,而集中出水管组体积大,且朝下放置,如某一侧(左侧或右侧)无安装空间或其他原因导致对集中出水管组的安装位置的限定,则需要设置左装结构的双盆下水系统和右装结构的双盆下水系统。
设置第一进水管的过水段与第一连通段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一螺纹锁紧套将两者的连接部分锁紧;第二进水管的过水段与第二连通段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二螺纹锁紧套将两者的连接部分锁紧;集中出水管组与第三连通段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三螺纹锁紧套将两者的连接部分锁紧。从而,第一进水管的过水段与第一连通段之间可通过相对转动来调节方位,第二进水管的过水段与第二连通段之间可通过相对转动来调节方位,集中出水管组与第三连通段之间可通过相对转动来调节方位。将第一进水管转动180°,第二进水管转动180°,集中出水管组转动180°,使第一进水管的竖向进水段和第二进水管的竖向进水段朝下,集中出水管组整体转动至朝上,再将双盆下水系统整体调转180°,即可完成左装双盆下水系统和右装双盆下水系统的互换,实现同一双盆下水系统即可左装又可右装,能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左装双盆下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右装双盆下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双盆下水系统安装在水池下方左装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双盆下水系统安装在水池下方右装的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双盆下水系统的防臭单向阀闭合时的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双盆下水系统的防臭单向阀打开时的状态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标识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或者具有相同或者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盆下水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管1、第二进水管2、连通在第一进水管1与第二进水管2之间的连通管组和与连通管组连通的集中出水管组。第一进水管1、第二进水管2分别与两个水盆的出水口连通,连通管组将排入两进水管内的水输送至集中出水管组,从集中出水管组出水。
将第一进水管1和第二进水管2设为L型,第一进水管1和第二进水管2分别包括竖向的进水段和横向后置的过水段,竖向的进水段与水盆的出水口连通,横向后置的过水段垂直位于进水段的后方,连通管组水平连接在两过水段之间。连通管组包括分别与第一进水管1的过水段、第二进水管2的过水段连接的第一连通段、第二连通段,以及与集中出水管组连接的第三连通段,第三连通段与第一连通段位于同一侧,从而过水段、连通管组和集中出水管组均位于竖向的进水段后方,呈后置摆放,且过水段和连通管组位于水池下方空间的上方位置,不会占用柜子的中央空间,从而为柜子腾出存储空间。
集中出水管组与第一进水管1位于同一侧,如第一进水管位于左侧,则集中出水管组位于左侧,为了满足集中出水管组后置且能根据需求,而集中出水管组体积大,且朝下放置,如某一侧(左侧或右侧)无安装空间或其他原因导致对集中出水管组的安装位置的限定,则需要设置左装结构的双盆下水系统和右装结构的双盆下水系统。如图1所示,第一进水管1和集中出水管组位于左侧,为左装结构的双盆下水系统。如要求将集中出水管组安装在右侧,则需要右装结构的双盆下水系统,如图2所示。
承插连接是用于将两段管道相互插接,即将一段管口(可称为插口)插入另一段管口(可称为承口)内,并利用密封材料实现管道的密封连接。
设置第一进水管1的过水段与第一连通段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一螺纹锁紧套11将第一进水管1的过水段与第一连通段之间的连接部分锁紧;第二进水管2的过水段与第二连通段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二螺纹锁紧套21将第二进水管2的过水段与第二连通段之间的连接部分锁紧;集中出水管组与第三连通段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三螺纹锁紧套31将集中出水管组与第三连通段之间的连接部分锁紧。从而,第一进水管1的过水段与第一连通段之间可通过相对转动来调节方位,第二进水管2的过水段与第二连通段之间可通过相对转动来调节方位,集中出水管组与第三连通段之间可通过相对转动来调节方位。调节时,先将相应的螺纹锁紧套松开,再对需要转动的水管进行转动调节,最后将相应的螺纹锁紧套锁紧即可。
将第一进水管1转动180°,第二进水管2转动180°,集中出水管组转动180°,使第一进水管1的竖向进水段和第二进水管2的竖向进水段朝下,集中出水管组整体转动至朝上,再将双盆下水系统整体调转180°,即可完成左装双盆下水系统和右装双盆下水系统的互换,实现同一双盆下水系统即可左装又可右装,能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
连通管组包括T型三通管3和L型二通管4,T型三通管3包括位于同一直线的第一连通段和第三连通段,以及与第一连通段和第三连通段垂直连通的第四连通段。L型二通管4包括第二连通段和与第二连通段垂直连通的第五连通段,第四连通段和第五连通段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四螺纹锁紧套41将两者的连接部分锁紧。从而T型三通管3和L型二通管4之间可通过相对转动来调节方位,能满足多种位置调节的需求。
集中出水管组包括倒L型的过水弯管5、水封防臭结构6和出水管道7,第三连通段与过水弯管5的横向段连接。水封防臭结构6连接在过水弯管7的竖向段下方,出水管道7连接在水封防臭结构6的侧向。
水封防臭结构6包括水封防臭管道和集渣杯64,水封防臭管道包括与过水弯管5连接的上接头61、连接在上接头61下端的内管62和外管63,外管63围设在内管62外,内管62下端与外管63内腔连通;上接头61内腔与内管62内腔连通,内管62将上接头61内腔与外管63内腔隔开,集渣杯64连接在外管63下端。外管63侧向设有出水接头65,出水管道7与出水接头65连接。过水弯管5的竖向段与上接头61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五螺纹锁紧套将两者的连接部分锁紧。
上接头61内腔与内管62内腔连通形成内通腔,集渣杯64内腔与外管63内腔连通形成外通腔。外通腔围设在内通腔外,内通腔与外通腔在下端部连通,出水管道7通过出水接头65与外通腔连通,出水接头65的位置高于内管62的下端口,使得出水管道7与外通腔的连通位高于内通腔与外通腔的连通位。出水管道7与外通腔的连通位高于内通腔与外通腔的连通位,这样流入外通腔内的水不会全部从出水管道排出,会在外通腔内的低于出水管道与外通腔的连通位的部位蓄水,从而蓄流的水将内通腔与外通腔的连通位封堵,实现水封防臭。
过水弯管5上设有两个溢水接头9,溢水接头9用于与水池的溢水口通过管道连通,将流入溢水口的水接入过水弯管5。两溢水接头9呈相互对称倾斜设置,与过水弯管5的竖向段形成Y型结构,这样的结构导流速度快,并解决了安装下水时接溢水拓展零件顶盆的问题。
第一进水管道1的过水段和第二进水管道2的过水段内分别设有防臭单向阀,防臭单向阀包括转动安装在过水段内的阀门8,阀门8的转动轴位于重力方向的上方,阀门8从进水方向向出水方向向下倾斜。在无水排出时,阀门8在自然重力作用下从进水方向向出水方向向下倾斜,此时阀门8呈关闭状态(如图5所示),实现防臭;有污水倒灌时,污水反向推阀门8,使得阀门8关闭更紧,实现防倒灌;在有水排出时,水的冲击力将倾斜的阀门8正向冲开,此时阀门8呈打开状态(如图6所示),实现正常排水。
通过防臭单向阀实现一重防臭,通过水封防臭结构实现二重防臭,达到双重防臭的目的,同时防虫防倒灌。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双盆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连通在所述第一进水管与所述第二进水管之间的连通管组和与所述连通管组连通的集中出水管组;
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第二进水管为L型,包括竖向的进水段和横向后置的过水段;所述连通管组水平连接在两所述过水段之间,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过水段、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过水段连接的第一连通段、第二连通段,以及与所述集中出水管组连接的第三连通段,所述第三连通段与所述第一连通段位于同一侧;
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过水段与所述第一连通段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一螺纹锁紧套将两者的连接部分锁紧;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过水段与所述第二连通段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二螺纹锁紧套将两者的连接部分锁紧;所述集中出水管组与所述第三连通段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三螺纹锁紧套将两者的连接部分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盆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组包括T型三通管和L型二通管,所述T型三通管包括位于同一直线的所述第一连通段和所述第三连通段,以及与所述第一连通段和所述第三连通段垂直连通的第四连通段;所述L型二通管包括所述第二连通段和与所述第二连通段垂直连通的第五连通段,所述第四连通段和所述第五连通段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四螺纹锁紧套将两者的连接部分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盆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出水管组包括倒L型的过水弯管、水封防臭结构和出水管道,所述第三连通段与所述过水弯管的横向段连接,所述水封防臭结构连接在所述过水弯管的竖向段下方,所述出水管道连接在所述水封防臭结构的侧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盆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防臭结构包括水封防臭管道和集渣杯,所述水封防臭管道包括与所述过水弯管连接的上接头、连接在所述上接头下端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围设在所述内管外,所述内管下端与所述外管内腔连通;所述上接头内腔与所述内管内腔连通,所述内管将所述上接头内腔与所述外管内腔隔开,所述集渣杯连接在所述外管下端,所述外管侧向设有出水接头,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出水接头连接;所述出水接头高于所述内管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盆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弯管的竖向段与所述上接头之间承插连接,并通过第五螺纹锁紧套将两者的连接部分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盆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弯管上设有两个溢水接头,两所述溢水接头呈相互对称倾斜设置,与所述过水弯管的竖向段形成Y型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035715.6U CN222252361U (zh) | 2024-05-14 | 2024-05-14 | 一种双盆下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1035715.6U CN222252361U (zh) | 2024-05-14 | 2024-05-14 | 一种双盆下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252361U true CN222252361U (zh) | 2024-12-27 |
Family
ID=94011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1035715.6U Active CN222252361U (zh) | 2024-05-14 | 2024-05-14 | 一种双盆下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252361U (zh) |
-
2024
- 2024-05-14 CN CN202421035715.6U patent/CN22225236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30453B (zh) | 防返溢管道接入装置 | |
CN222252361U (zh) | 一种双盆下水系统 | |
CN106638906A (zh) | 水封比防臭地漏 | |
CN206571067U (zh) | 一种脉冲流虹吸式雨水排水装置 | |
CN205475576U (zh) | 虹吸式便器的排污结构 | |
CN212405355U (zh) | 一种家装排水用同层排水汇合器 | |
CN209277245U (zh) | 一种新型双立管排水系统 | |
CN102330458B (zh) | 防返溢防淤泥管道接入装置 | |
CN107938769A (zh) | 一种h管及包括该h管的排水系统 | |
CN220058204U (zh) | 一种易排后置下水器 | |
CN2312256Y (zh) | 盥洗盆的溢水装置 | |
CN209873999U (zh) | 一种城市综合管廊排水管道接入口管节 | |
KR100478013B1 (ko) | 높이조절기능을 구비한 배수유입관 | |
CN207419629U (zh) | 高效节水坐便器 | |
CN222252360U (zh) | 一种防倒灌下水管道结构 | |
CN216041551U (zh) | 单槽菜盆防臭下水套件 | |
CN221298083U (zh) | 一种用于水槽或者台盆的排水组件 | |
CN214461027U (zh) | 一种防臭地漏芯 | |
CN205569798U (zh) | 一种用于酒蒸汽回收的冷凝桶 | |
CN217782250U (zh) | 一种高层建筑底层卫生间返水机构 | |
CN220704673U (zh) | 一种防臭同层排水系统 | |
CN215858029U (zh) | 厨余垃圾处理器用三通管件 | |
CN108867778A (zh) | 一种新型双立管排水系统 | |
CN222314161U (zh) | 排水构件、瓶式存水弯以及排水管道系统 | |
CN214940729U (zh) | 一种扁管后置型收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