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206567U - 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206567U CN222206567U CN202323539775.XU CN202323539775U CN222206567U CN 222206567 U CN222206567 U CN 222206567U CN 202323539775 U CN202323539775 U CN 202323539775U CN 222206567 U CN222206567 U CN 2222065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tank
- water
- level sensor
- water level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顶部设有进水口,水箱的出水口依次设置有电磁阀、第二水力发电机、灌溉系统;所述电磁阀与电瓶连接,所述电瓶分别与第二水力发电机、灌溉系统连接;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上下布置的低水位传感器和高水位传感器,其中,低水位传感器分别与电磁阀以及第二水力发电机连接,高水位传感器分别与电磁阀以及电瓶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容易产生水资源浪费、若水流过小有可能无法发电以及发电过程不够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用户对空调的使用日益频繁,尤其是在夏季,空调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据调查,一台普通家用空调一小时可产生2升左右的冷凝水,且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不止安装有一套空调。对于小区居民楼而言,产生的冷凝水会更多。通常情况下,这些冷凝水会排入中水收集系统进行收集,在需要用时再通过水泵抽出,这种做法会造成一定的水资源浪费,同时,抽出时还需要额外消耗能源。
对于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空调冷凝水以及雨水收集装置(公开号为CN210292262U),可以收集空调冷凝水以及雨水,同时利用冷凝水发电,将电储存至蓄电池中以供水泵使用,但是该专利中存在有以下问题:
1、当集水箱水满后会从溢流管流出,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虽然其采用的是微水流发电机,但是当水流小到一定程度后,有可能不能实现发电功能。
3、无法控制水流流量,发电过程不够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容易产生水资源浪费、若水流过小有可能无法发电以及发电过程不够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顶部设有进水口,水箱的出水口依次设置有电磁阀、第二水力发电机、灌溉系统;所述电磁阀与电瓶连接,所述电瓶分别与第二水力发电机、灌溉系统连接;
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上下布置的低水位传感器和高水位传感器,其中,低水位传感器分别与电磁阀以及第二水力发电机连接,高水位传感器分别与电磁阀以及电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进水口上方设置有第一水力发电机,所述第一水力发电机与电瓶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板开启机构,所述盖板开启机构包括盖板、电机,盖板铰接于水箱顶部开口处,电机与电瓶通过电路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有旋转轮,旋转轮通过绳索与盖板连接;所述绳索一端缠绕于旋转轮圆周侧,绳索另一端与盖板固定。
进一步地,盖板开启机构还包括开盖位置传感器以及关盖位置传感器,其中,所述开盖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放置架上,放置架固定于水箱顶部;所述关盖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水箱顶部开口处;所述开盖位置传感器分别与电瓶以及电机连接,所述关盖位置传感器分别与电瓶以及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分别与低水位传感器和高水位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开口处设置隔离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空调冷凝水收集起来,等到自动排水时利用冷凝水的重力势能进行发电,并且将冷凝水用于绿化带灌溉,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低水位传感器、高水位传感器、电磁阀等的合理利用,实现水箱自动蓄水排水功能,实现了水流量可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水资源浪费以及因水流过小可能无法发电的问题,同时无需人工干预,节省人力。
3、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开盖位置传感器、关盖位置传感器等构成的盖板开启机构,实现了盖板的自动开启与关闭,避免因水箱密封度过高而造成的水流不通畅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水力发电机和第二水力发电机的设置,实现整个装置的自主运行,无需外界提供能源,整个过程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箱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开启机构示意图。
图中,1. 进水口,2. 第一水力发电机,3. 电瓶,4. 水箱,5. 低水位传感器,6.高水位传感器,7. 电磁阀,8. 第二水力发电机,9. 盖板,10. 放置架,11. 开盖位置传感器,12. 关盖位置传感器,13. 电机,14. 旋转轮,15. 绳索,16. 灌溉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包括水箱4,水箱4顶部左侧设有进水口1,用于空调冷凝水流入;水箱4的出水口依次设置有电磁阀7、第二水力发电机8、灌溉系统16;电磁阀7与电瓶3连接,当电磁阀7打开时空调冷凝水通过电磁阀7流入第二水力发电机8中进行发电,发完电的水流入灌溉系统16中,用于浇灌小区绿化带;当电磁阀7关闭时水箱4进入蓄水阶段;第二水力发电机8还与电瓶3连接,以便将发出的多余的电量存入电瓶3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箱4的进水口1上方设置有第一水力发电机2,第一水力发电机2与电瓶3连接,用于为电瓶3供电;电瓶3与灌溉系统16连接,用于为灌溉系统16供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箱4内部设置有上下布置的低水位传感器5和高水位传感器6,其中,低水位传感器5分别与电磁阀7以及第二水力发电机8连接,当第二水力发电机8给低水位传感器5供电时,同时低水位传感器5感应到水位时控制电磁阀7打开;高水位传感器6分别与电磁阀7以及电瓶3连接,当高水位传感器6感应到水位时同样控制电磁阀7打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盖板开启机构,具体包括盖板9、电机13等,具体参见图3~图4;其中盖板9 铰接于水箱4顶部开口处,电机13与电瓶3通过电路连接,电机13输出端固定有旋转轮14,旋转轮14通过绳索15与盖板9连接;具体的,绳索15一端缠绕于旋转轮14圆周侧,绳索15另一端与盖板9固定,当电机13启动时带动旋转轮14旋转,绳索15逐渐缠绕在旋转轮14上,从而带动盖板9打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板开启机构还包括开盖位置传感器11以及关盖位置传感器12,其中,开盖位置传感器11设置于放置架10上,放置架10固定于水箱4顶部,当盖板9打开后,开盖位置传感器11识别到盖板9,开盖位置传感器11传递出盖板9开到位信号;开盖位置传感器11分别与电瓶3以及电机13连接,当电机13接收到开盖位置传感器11传递出的盖板9开到位信号时,电机13停止工作,盖板9保持打开;关盖位置传感器12设置于水箱4顶部开口处,当盖板9完全关闭时,关盖位置传感器12传递出盖板9关到位信号;关盖位置传感器12分别与电瓶3以及电机13连接,当电机13接收到关盖位置传感器12传递出的盖板9关到位信号时,电机13停止工作,盖板9保持关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机13分别与低水位传感器5和高水位传感器6连接,当水位到达高水位传感器6时,电机13接收到高水位传感器6发出的电信号,电机13正向旋转,带动盖板9打开;当水位到达低水位传感器5以下时,即低水位传感器5无法感应到水位不再传递信号时,电机13反向旋转,绳索15放松,盖板9在重力作用下闭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盖板9打开时树叶等杂物落入水箱4内,可以在水箱4开口处设置隔离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瓶3、电机13可固定于水箱顶部或侧面,或通过设置支架、底座等能够实现固定功能的装置进行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电机13安装在水箱4侧面时,在水箱4侧面安装有定滑轮,绳索15与定滑轮相接触,以防止绳索15与水箱4棱边接触产生摩擦,造成绳索15的磨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盖位置传感器11采用激光式传感器,当盖板9打开过程中,激光识别到盖板9(如图4中盖板9处的虚线所示),开盖位置传感器11会对电机13发出停止指令。关盖位置传感器12可采用激光式传感器,因其设置于水箱4开口处,当关盖位置传感器12的激光识别到盖板9后,可判定盖板9已经关闭,此时对电机13发出停止指令;关盖位置传感器12还可采用接触式传感器,当盖板9关闭时接触到关盖位置传感器12,关盖位置传感器12对电机13发出停止指令。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未提及的电路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人员所知晓的常规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考虑到空调冷凝水的产生时间大部分在夏天,对于住宅小区,冷凝水可能一直产生,但是水流量不大,为了实现大的水流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低水位传感器5和高水位传感器6以及电磁阀7,实现了蓄水功能。当水箱4水位上升到低水位传感器5时,由于低水位传感器5未通电(低水位传感器5依靠第二水力发电机8供电),电磁阀7无法打开,因此水位继续上升。当水位上升至高水位传感器6时,高水位传感器6将信号传递给电磁阀7,电磁阀7打开,水箱4内的水通过电磁阀7经第二水力发电机8流至灌溉系统16,第二水力发电机8为电瓶3以及低水位传感器5提供电力;当水位降至高水位传感器6以下时,因低水位传感器5已通电,能够感应到水,因此电磁阀7保持开启;当水位降至低水位传感器5以下时,电磁阀7关闭。
为防止杂物进入装置内堵塞通道,所以水箱4除盖板9外整体基本密闭,这对于水箱的放水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一套盖板开启机构,当水位到达高水位传感器6时,电机13正转,带动盖板9开启,盖板9开启到一定位置后开盖位置传感器11识别到盖板9,开盖位置传感器11将信号传递给电机13,电机13停止运行,盖板9保持开启,此时水箱4内水位与外界空气接触,利用大气压,保证水箱的放水工作不受影响。当水位降低至低水位传感器5以下时,电机13反转,盖板9关闭,关盖位置传感器12将信号传递给电机13,电机13停止运行,盖板9保持关闭状态。
在住宅小区底层,安装第一水力发电机2,将高层冷凝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瓶3中,以供后续绿化带灌溉系统16工作所需要的电力。
并且,本装置是针对住宅小区收集的冷凝水,用于小区内的绿化带浇灌工作,而冷凝水在整个装置中也能够上升一定的温度,不至于水温过低,达到浇灌绿化带的水温要求。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包括水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顶部设有进水口(1),水箱(4)的出水口依次设置有电磁阀(7)、第二水力发电机(8)、灌溉系统(16);所述电磁阀(7)与电瓶(3)连接,所述电瓶(3)分别与第二水力发电机(8)、灌溉系统(16)连接;
所述水箱(4)内部设置有上下布置的低水位传感器(5)和高水位传感器(6),其中,低水位传感器(5)分别与电磁阀(7)以及第二水力发电机(8)连接,高水位传感器(6)分别与电磁阀(7)以及电瓶(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的进水口(1)上方设置有第一水力发电机(2),所述第一水力发电机(2)与电瓶(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开启机构,所述盖板开启机构包括盖板(9)、电机(13),盖板(9) 铰接于水箱(4)顶部开口处,电机(13)与电瓶(3)通过电路连接,所述电机(13)输出端固定有旋转轮(14),旋转轮(14)通过绳索(15)与盖板(9)连接;所述绳索(15)一端缠绕于旋转轮(14)圆周侧,绳索(15)另一端与盖板(9)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盖板开启机构还包括开盖位置传感器(11)以及关盖位置传感器(12),其中,所述开盖位置传感器(11)设置于放置架(10)上,放置架(10)固定于水箱(4)顶部;所述关盖位置传感器(12)设置于水箱(4)顶部开口处;所述开盖位置传感器(11)分别与电瓶(3)以及电机(13)连接,所述关盖位置传感器(12)分别与电瓶(3)以及电机(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3)分别与低水位传感器(5)和高水位传感器(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开口处设置隔离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39775.XU CN222206567U (zh) | 2023-12-25 | 2023-12-25 | 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39775.XU CN222206567U (zh) | 2023-12-25 | 2023-12-25 | 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206567U true CN222206567U (zh) | 2024-12-20 |
Family
ID=93858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539775.XU Active CN222206567U (zh) | 2023-12-25 | 2023-12-25 | 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206567U (zh) |
-
2023
- 2023-12-25 CN CN202323539775.XU patent/CN2222065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98206B (zh) | 一种可自动清洗室外机的分体空调及其自动清洗控制方法 | |
CN109970152A (zh) | 一种盐碱地分布式抽咸改淡排灌耦合改良系统及使用方法 | |
CN207865718U (zh) | 一种停电报警的热泵热水器 | |
CN222206567U (zh) | 一种实现水箱自控排水的绿色能源装置 | |
CN111238132B (zh) | 一种节能工业循环水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9798681B (zh) | 具有自动防冻功能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和集热防冻方法 | |
CN112359915A (zh) | 一种用于干湿交替湖滨带的智能控制引水系统 | |
CN107246689A (zh) | 一种带有智能控制系统的蒸发式冷气机 | |
CN218958608U (zh) | 一种矿用通信基站 | |
CN219196149U (zh) | 一种建筑结构 | |
CN109293115B (zh) | 一种机电一体化淡水收集器 | |
CN206815526U (zh) | 一种集装箱野营房 | |
CN214787789U (zh) | 一种雨水发电装置 | |
CN113757777A (zh) | 一种针对民用住宅的热水时控温控供给系统 | |
CN211695122U (zh) | 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 | |
CN210917982U (zh) |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 | |
CN201322389Y (zh) | 一种可自动清洗室外机的分体空调 | |
CN110159001B (zh) | 一种太阳能生态环保厕所 | |
CN209040195U (zh) | 一种家用储水式淋浴循环节能装置 | |
CN214090133U (zh) | 一种箱式无负压给水设备节能系统 | |
CN207229319U (zh) | 一种能追踪太阳能板最大功率的深井泵变频器 | |
CN220119480U (zh) | 一种用于空调器的加湿装置 | |
CN221681959U (zh) | 一种蓄排水及发电一体化的自控装置 | |
CN212987084U (zh) | 一种公用设施照明节能供电系统 | |
CN210485942U (zh) |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地热能采集井供回水井互换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