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2162122U - 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162122U
CN222162122U CN202420475462.8U CN202420475462U CN222162122U CN 222162122 U CN222162122 U CN 222162122U CN 202420475462 U CN202420475462 U CN 202420475462U CN 222162122 U CN222162122 U CN 222162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roof
ridge
component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4754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宗幸
宋兵
温文杰
蔡玲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hi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Priority to CN2024204754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162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162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162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建筑修复作业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至少一个滑动组件以及至少一组屋面施工组件,其中支撑组件下侧与屋脊形状相适配;滑动组件位于支撑组件的上方,其下部与支撑组件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与屋脊方向一致;屋面施工组件的上端部与滑动组件的上部固定连接,屋面施工组件整体位于屋顶的上空,且其长度与屋脊至屋檐的距离一致。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能够实现可移动式分段作业,极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安装以及施工过程均不会对建筑有所损伤,且作业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并具备较强的经济效益和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时间久远的建筑通常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修缮,以保护其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对于不同风格的建筑,以及建筑的不同位置,都会对应有不同的辅助设备来实现修缮工作。
对于瓦屋面修缮施工,比较传统的方式是施工人员直接站在瓦面上进行修补,或者使用机械吊至屋面上方进行修补,但是这两种方式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例如:(1)站在屋面上直接进行修补会破坏瓦面,严重的话直接坠落到建筑内部,或者工人因为踩空、脚滑掉落至地面,发生摔伤事件,所以该施工方法需要工人作业处处小心,这使得工人在工作时提心吊胆、施工质量差,不利于提高施工效率;(2)采用机械吊至屋面进行修补,需要较多的机械和人工,施工成本高,且对场地及空间的要求高,局限性较大,而且配合难度大,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进度。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其他的施工方式,例如在建筑外部搭建落地脚手架,但为了古建筑墙面不被破坏,落地脚手架不宜设置任何形式的连墙件,只能采取加斜撑的形式加固架体,费工费材且不能保证架体的稳定,依旧存在安全风险。
基于以上问题,如何实现安全、高效率的建筑修缮施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修复作业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至少一个滑动组件以及至少一组屋面施工组件,其中:
所述支撑组件下侧与屋脊形状相适配;
所述滑动组件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其下部与所述支撑组件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与屋脊方向一致;
所述屋面施工组件的上端部与所述滑动组件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施工组件整体位于屋顶的上空,且其长度与屋脊至屋檐的距离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座及滑轨,所述支座底部开设有倒V型凹槽,所述支座顶部固定安装所述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倒V型凹槽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滑轮以及连接块和支撑杆;
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连接块上,且所述滑轮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杆竖向设置,其底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上部高出所述滑轨;
所述屋面施工组件的上端部与所述支撑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滑轮位于所述滑轨内,所述滑轮沿所述滑轨滑动时,带动所述屋面施工组件同步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屋面施工组件包括桁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桁架上的若干个水平踏板;所述桁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屋脊方向相垂直;所述桁架的长度与屋脊至屋檐的距离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建筑修复作业装置包括两个所述屋面施工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左侧和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建筑修复作业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滑动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滑轨的前后位置;所述屋面施工组件的上端部与两个所述滑动组件的所述支撑杆的上部均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为中空结构或框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支座及位于所述支座上的多个滑轨,多个所述支座连接形成与屋脊长度相匹配的倒V型凹槽,多个所述滑轨连接形成与屋脊长度相匹配的滑道。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滑轨的两端侧面安装有角钢,所述角钢上设有固定通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两两所述滑轨上的角钢固定连接,使多个所述滑轨连接形成与屋脊长度相匹配的滑道。
进一步的,所述桁架与屋顶面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中,由于屋面施工组件整体位于屋顶的上空,且其长度与屋脊至屋檐的距离一致,所以作业人员的作业范围能够从屋脊的位置达到屋檐的位置,且不会破坏屋顶表面,当屋面施工组件所在区域修缮完毕之后,滑动组件滑动带动屋面施工组件沿屋脊的方向滑动,更换作业范围,从而实现对屋顶的全面修缮。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能够实现可移动式分段作业,极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安装以及施工过程均不会对建筑有所损伤,且作业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并具备较强的经济效益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的安装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中屋面施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中滑轨连接示意图;
其中:1-建筑修复作业装置、11-支撑组件、111-支座、112-滑轨、113-角钢、114-螺栓、115-螺母、12-滑动组件、121-滑轮、122-连接块、123-支撑杆、13-屋面施工组件、131-桁架、132-水平踏板、2-屋脊、3-屋顶、4-屋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建筑修复作业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建筑修复作业装置1包括支撑组件11、至少一个滑动组件12以及至少一组屋面施工组件13,其中:支撑组件11下侧与屋脊2形状相适配;滑动组件12位于支撑组件11的上方,其下部与支撑组件11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与屋脊2的方向一致;屋面施工组件13的上端部与滑动组件12的上部固定连接,屋面施工组件13整体位于屋顶3的上空,且其长度与屋脊2至屋檐4的距离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1在安装前,先撤掉屋脊2和屋檐4的部分,留有防水保温材料层以及下层的钢筋混凝土层后,在上面安装建筑修复作业装置1,这样能够避免建筑修复作业装置1对屋脊2、屋檐4等部位造成损伤。此外,为了防止屋面施工组件13的下端发生形变而接触到屋檐,在屋檐处可加装支撑座,对屋面施工组件13的下端起到支撑作用。
将建筑修复作业装置1安装好之后,作业人员站立在屋面施工组件13上,由于屋面施工组件13整体位于屋顶3的上空,且其长度与屋脊2至屋檐4的距离一致,所以作业人员的作业范围能够从屋脊2的位置达到屋檐4的位置,且不会破坏屋顶表面,当屋面施工组件13所在区域修缮完毕之后,滑动组件12滑动带动屋面施工组件13沿屋脊2的方向滑动,更换作业范围,如图3所示,从而实现对屋顶3的全面修缮。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1能够实现可移动式分段作业,极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本实用新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1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安装以及施工过程均不会对建筑有所损伤,且作业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并具备较强的经济效益和实用性。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组件11包括支座111及滑轨112,支座111底部开设有倒V型凹槽,支座111顶部固定安装滑轨112,滑轨112与倒V型凹槽相平行。本实施例在支座111底部开设有倒V型凹槽,便于和屋脊2进行位置限定,避免建筑修复作业装置掉落。本实施例能够适用于任何具有凸起形状的屋脊结构,倒V型凹槽的方向和屋脊2的方向一致,滑轨112与倒V型凹槽相平行,滑动组件12在滑轨112上滑动时,能够使屋面施工组件13沿着屋脊2的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并不对支座111的形状做具体的限定,如图2和图4所示,为左右对称型,倒V型凹槽位于中间位置,两侧均为倾斜面,这种形状适用于屋脊2位于屋顶中间位置的建筑,而如图5所示,当屋脊2位于屋顶3的边缘时,倒V型凹槽的一侧为竖直面,另一侧为倾斜面。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倒V型凹槽可根据屋脊2的具体形状匹配设计,利于U型、半圆形等。本实施例中支座111的内部结构也无需做进一步限定,既可以是实心金属,也可以是中空结构或框架结构,相对来说,中空结构和框架结构既能够降低自身重量,还能够满足支撑作用,是优选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支座111顶部,由于需要和滑轨112进行固定安装,所以尽量设计有安装平面,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滑轨112焊接在制作111的顶部,确保二者能够紧固为一体。
为了确保滑轨112和滑动组件12之间不发生脱轨行为,即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本实施例的滑轨112上的滑道为内部滑道,如图2所示,既能够让滑动组件12沿滑轨112滑动,还能够对滑动组件12起到限位的作用。
更为具体的,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滑动组件12包括至少一个滑轮121以及连接块122和支撑杆123;滑轮121安装在连接块122上,且滑轮121与连接块122转动连接;支撑杆123竖向设置,其底端固定在连接块122上,上部高出滑轨112;屋面施工组件13的上端部与支撑杆123的上部固定连接;滑轮121位于滑轨112内,滑轮121沿滑轨112滑动时,带动屋面施工组件13同步运动。
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23上部高出滑轨112,是为了和屋面施工组件13进行连接,且将屋面施工组件13支撑起一定高度,不与屋顶3相接触,从而保护屋顶3不会损坏。本实施例不限定滑轮121的具体个数,为了滑动效果更稳定,优选用双数个滑轮121,例如2个、4个,分别安装在连接块122的两侧,受力更均匀。
更为具体的,如图1、图3及图6所示,屋面施工组件13包括桁架131以及安装在桁架131上的若干个水平踏板132;桁架131的长度方向与屋脊2方向相垂直;桁架131的长度与屋脊2至屋檐4的距离一致。本实施例中桁架131的上端部与支撑杆123固定连接,具体方式不做限定,优选用可拆卸式的连接,如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并没有限定桁架131的长度,根据屋顶尺寸选择合适的即可。本实施例不限定水平踏板132的数量,可按照桁架131的长度自行选用,作业人员可站立或坐在水平踏板132上进行作业。
优选的,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建筑修复作业装置1包括两个屋面施工组件13,分别位于支撑组件11的左侧和右侧,施工人员通过两个屋面施工组件13可将屋脊2两侧的屋顶3进行修缮作业。
更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桁架131与屋顶3面平行设置。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屋顶不是一个倾斜的平面,而是呈内凹/外凸的弧形,所以本实施例将桁架131的形状设计成与屋顶3表面相平行的结构,即与屋顶的间距是一致的,这样作业人员在屋顶修缮时不会出现距离忽远忽近的情况,更加方便施工,且施工效果更好。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建筑修复作业装置1包括两个滑动组件12,分别位于滑轨112的前后位置;屋面施工组件13的上端部与两个滑动组件12的支撑杆123的上部均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作业人员实在屋面施工组件13上进行施工,所以屋面施工组件13应当具备一定的宽度,所以本实施例设置两个互动组件12,为屋面施工组件13的滑动提供两个支撑点,使得屋面施工组件13在运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组件11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支座111及位于支座111上的多个滑轨112,多个支座111连接形成与屋脊2长度相匹配的倒V型凹槽,多个滑轨112连接形成与屋脊2长度相匹配的滑道。本实施例的支撑组件11可供屋面施工组件13达到屋顶3的全部位置,从而完成全面的施工修缮工作。
本实施例不限定支座111之间、滑轨112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的,如图7所示,多个滑轨112的两端侧面安装有角钢113,角钢113上设有固定通孔,通过螺栓114和螺母115将两两滑轨112上的角钢113固定连接,使多个滑轨112连接形成与屋脊2长度相匹配的滑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建筑修复作业装置,在完成修补工作之后,将屋面施工组件13向一侧滑动,逐段对支撑组件11进行拆除,并恢复拆卸的屋脊2和屋檐4,直至屋面施工组件13滑动到屋脊2的一端,再拆除屋面施工组件13、滑动组件12及支撑组件,恢复最后区域的屋脊2和屋檐4,从而完成了一整个屋面的修缮工作。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至少一个滑动组件以及至少一组屋面施工组件,其中:
所述支撑组件下侧与屋脊形状相适配;
所述滑动组件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其下部与所述支撑组件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与屋脊方向一致;
所述屋面施工组件的上端部与所述滑动组件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屋面施工组件整体位于屋顶的上空,且其长度与屋脊至屋檐的距离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座及滑轨,所述支座底部开设有倒V型凹槽,所述支座顶部固定安装所述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倒V型凹槽相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滑轮以及连接块和支撑杆;
所述滑轮安装在所述连接块上,且所述滑轮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杆竖向设置,其底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块上,上部高出所述滑轨;
所述屋面施工组件的上端部与所述支撑杆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滑轮位于所述滑轨内,所述滑轮沿所述滑轨滑动时,带动所述屋面施工组件同步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施工组件包括桁架以及安装在所述桁架上的若干个水平踏板;所述桁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屋脊方向相垂直;所述桁架的长度与屋脊至屋檐的距离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修复作业装置包括两个所述屋面施工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组件的左侧和右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修复作业装置包括两个所述滑动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滑轨的前后位置;所述屋面施工组件的上端部与两个所述滑动组件的所述支撑杆的上部均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为中空结构或框架结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支座及位于所述支座上的多个滑轨,多个所述支座连接形成与屋脊长度相匹配的倒V型凹槽,多个所述滑轨连接形成与屋脊长度相匹配的滑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滑轨的两端侧面安装有角钢,所述角钢上设有固定通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两两所述滑轨上的角钢固定连接,使多个所述滑轨连接形成与屋脊长度相匹配的滑道。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与屋顶面平行设置。
CN202420475462.8U 2024-03-12 2024-03-12 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 Active CN222162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475462.8U CN222162122U (zh) 2024-03-12 2024-03-12 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475462.8U CN222162122U (zh) 2024-03-12 2024-03-12 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162122U true CN222162122U (zh) 2024-12-13

Family

ID=93781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475462.8U Active CN222162122U (zh) 2024-03-12 2024-03-12 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162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9140B (zh) 一种桁架整体提升式桥梁高墩爬模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8914776B (zh)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和房建的施工挂篮
CN222162122U (zh) 一种屋面修复作业装置
CN112095476B (zh) 一种工字型钢混组合梁混凝土的叠合施工装置
CN212532065U (zh) 一种可不同高差场地使用的门式起重机
CN109944447B (zh) 一种多斜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
CN219752399U (zh) 一种快速镀锌治具
CN116446276A (zh) 一种用于桥梁底部维护的检修平台
CN21285825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安装平台防坠栏杆的焊接装置
CN111691302B (zh) I型梁整体张拉安装方法
CN212897466U (zh) 一种钢结构电动吊篮
CN113235904A (zh) 一种循环互爬升降柱及其使用方法
CN221589312U (zh) 一种市政桥梁抢修支撑架
CN218343513U (zh) 城轨车辆车门检修平台
CN219685384U (zh) 光伏支架用辅助工装
CN222100624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移动防护台架
CN220814833U (zh) 一种花篮式悬挑架拆除操作平台
CN222025511U (zh) 一种高空建筑物用钢棒自动拆除装置
CN217710384U (zh) 一种墩柱麻面修补用施工平台
CN215631510U (zh) 一种钢结构雨棚施工平台
CN221740959U (zh) 一种双悬臂盖梁施工系统
CN222759414U (zh) 斜向箱型钢柱施工结构
CN222316138U (zh) 一种组装式管道垂直提升车
CN219240308U (zh) 用于t梁横隔板、湿接缝施工的安装作业装置
CN214090936U (zh) 一种钢梁结构体施工简易平台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