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143236U - 一体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体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143236U CN222143236U CN202420274179.9U CN202420274179U CN222143236U CN 222143236 U CN222143236 U CN 222143236U CN 202420274179 U CN202420274179 U CN 202420274179U CN 222143236 U CN222143236 U CN 2221432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circulation
- circulation air
- evaporator
- ai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空调,包括机柜,机柜设有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形成内循环风道、第一内循环进风口、第二内循环进风口、内循环出风口;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内循环风机以及第二内循环风机;第二腔体内形成外循环风道、外循环进风口与外循环出风口,外循环风道与外循环进风口以及外循环出风口相连通;第二腔体内设有冷凝器与外循环风机,冷凝器与外循环进风口相对设置,外循环风机靠近外循环出风口设置。该一体空调集成了内循环部分与外循环部分,整体空间较小,且该一体空调可在工厂装配完成后直接到使用场所安装即可,其生产组装成本相对较低,适用性更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型的空调一般是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该室内机和室外机分开设计安装,通过管路和控制线的连接,把室内机和室外机连接在一起使用。这种组合方式有安装占地面积大,生产成本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体空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一体空调,包括机柜,所述机柜设有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上下布置且二者相互隔离;
所述第一腔体内形成内循环风道,所述第一腔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内循环进风口与第二内循环进风口,所述第一腔体的侧面形成内循环出风口,所述内循环风道与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以及所述内循环出风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内循环风机以及第二内循环风机;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蒸发器与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机以及第二内循环风机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二内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之间的空间与所述内循环出风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腔体内形成外循环风道,所述第二腔体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外循环进风口与外循环出风口,所述外循环风道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以及所述外循环出风口相连通;
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冷凝器与至少一个外循环风机,至少一个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相对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外循环风机靠近所述外循环出风口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呈夹角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缩机与所述第一蒸发器以及所述第一冷凝器连接;
所述第二压缩机与所述第二蒸发器以及所述第二冷凝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循环风机包括第一外循环风机与第二外循环风机,所述第一外循环风机与所述第二外循环风机并排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机、所述第二内循环风机、所述第一外循环风机和/或所述第二外循环风机为离心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缩机靠近所述第一蒸发器一侧设置;
所述第二压缩机靠近所述第二蒸发器一侧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蒸发器呈板状结构,和/或,所述第二蒸发器呈板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蒸发器呈V型结构,和/或,所述第二蒸发器呈V型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设有第一内循环进风口导风格栅;
和/或,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设有第二内循环进风口导风格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循环出风口设有内循环出风口导风格栅。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一体空调集成了内循环部分与外循环部分,整体空间较小,且该一体空调可在工厂装配完成后直接到使用场所安装即可,其生产组装成本相对较低,适用性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地,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体空调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体空调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体空调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体空调的轴视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体空调的轴视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体空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体空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体空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示出了一种一体空调,包括机柜10,机柜10设有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上下布置且二者相互隔离。
该第一腔体11内形成内循环风道A,第一腔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内循环进风口111与第二内循环进风口112,第一腔体11的侧面形成内循环出风口113,如该第一腔体11的宽度方向的侧面形成内循环出风口113,该内循环风道A与第一内循环进风口111、第二内循环进风口112以及内循环出风口113相连通。
该第一腔体11内设有第一蒸发器21、第二蒸发器22、第一压缩机23、第二压缩机24、第一内循环风机25以及第二内循环风机26,上述部件组成内循环装置20;第一蒸发器21与第一内循环进风口111相对设置,第二蒸发器22与第二内循环进风口112相对设置,第一内循环风机25以及第二内循环风机26相对间隔设置,且第一内循环风机25的出风口以及第二内循环风机26的出风口之间的空间与内循环出风口113相连通。可理解地,该第一蒸发器21、第二蒸发器22、第一压缩机23、第二压缩机24、第一内循环风机25以及第二内循环风机26可以是视为安装在该内循环风道A内。
该第二腔体12内形成外循环风道B,该第二腔体1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外循环进风口121与外循环出风口122,外循环风道B与外循环进风口121以及外循环出风口122相连通。优选地,该外循环进风口121与外循环出风口122可以朝向同一侧设置,该外循环风道B与外循环进风口121以及外循环出风口122相连通形成的通道结构可大致呈U型结构。
该第二腔体12内设有至少一个冷凝器与至少一个外循环风机,至少一个冷凝器与外循环进风口121相对设置,至少一个外循环风机靠近外循环出风口122设置。至少一个冷凝器与至少一个外循环风机组成外循环装置3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腔体11位于该第二腔体12的上方,且二者的长度方向相同,该第一腔体11的长度可与该第二腔体12的长度相同,或者,该第一腔体11的长度可小于该第二腔体12的长度。该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相隔离设置,使得内循环风道A与外循环风道B相互隔离,外循环风道B内的风不会进入到内循环风道A内,避免外循环风道B的风对第一腔体11的内循环装置20造成影响,如氧化腐蚀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31与第二冷凝器32,第一冷凝器31与第二冷凝器32呈夹角设置。如图8所示,第一冷凝器31与第二冷凝器32之间的夹角可以是30°-60°,如可以是选用30°、45°等。
进一步地,第一压缩机23与第一蒸发器21以及第一冷凝器31连接;第二压缩机24与第二蒸发器22以及第二冷凝器32连接。上述部件之间可以是通过铜管进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循环风机包括第一外循环风机33与第二外循环风机34,第一外循环风机33与第二外循环风机34并排设置。
优选地,该第一内循环风机25、第二内循环风机26、第一外循环风机33和/或第二外循环风机34为离心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缩机23靠近第一蒸发器21一侧设置;该第二压缩机24靠近第二蒸发器22一侧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蒸发器21可呈板状结构,和/或,第二蒸发器22呈板状结构,使得该第一蒸发器21和/或第二蒸发器22可以大致呈“I”型设计。或者,该第一蒸发器21呈V型结构,和/或,第二蒸发器22呈V型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腔体11内还可设有电控盒27,电控盒27可设于第一腔体11的底部,且靠近内循环出风口113一侧设置。当然,该第一腔体11内还可以设有节流元件以及其他制冷阀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内循环进风口111设有第一内循环进风口导风格栅40,和/或,第二内循环进风口112设有第二内循环进风口导风格栅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循环出风口113设有内循环出风口导风格栅60。
可以理解地,该一体空调的内循环部分采用两侧回风,正面送风的方式,使用时可通过风管把冷风送至指定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机柜10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该机柜10上还可以设有若干吊耳,以便于吊装该一体空调。
该一体空调包括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风循环模式,内循环模式是:在第一内循环风机25以及第二内循环风机26作用下,室内的风从第一内循环进风口111以及第二内循环进风口112进入到内循环风道A,先穿过第一蒸发器21、第二蒸发器22,换热后到第一内循环风机25的出风口以及第二内循环风机26的出风口之间的空间,再由该空间经过内循环出风口113送出。
外循环模式是:在外循环风机(如第一外循环风机33与第二外循环风机34)的作用下,室外的风从外循环进风口121进入外循环风道B,穿过冷凝器(如第一冷凝器31与第二冷凝器32),换热后从外循环出风口122被吹出到室外。
可以理解地,该一体空调集成了内循环部分与外循环部分,整体空间较小,且该一体空调可在工厂装配完成后直接到使用场所安装即可,其生产组装成本相对较低,适用性更好。
可以理解地,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一体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10),所述机柜(10)设有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所述第一腔体(11)与所述第二腔体(12)上下布置且二者相互隔离;
所述第一腔体(11)内形成内循环风道(A),所述第一腔体(1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内循环进风口(111)与第二内循环进风口(112),所述第一腔体(11)的侧面形成内循环出风口(113),所述内循环风道(A)与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111)、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112)以及所述内循环出风口(113)相连通;
所述第一腔体(11)内设有第一蒸发器(21)、第二蒸发器(22)、第一压缩机(23)、第二压缩机(24)、第一内循环风机(25)以及第二内循环风机(26);所述第一蒸发器(21)与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1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蒸发器(22)与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11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机(25)以及第二内循环风机(26)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机(25)的出风口以及所述第二内循环风机(26)的出风口之间的空间与所述内循环出风口(113)相连通;
所述第二腔体(12)内形成外循环风道(B),所述第二腔体(12)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外循环进风口(121)与外循环出风口(122),所述外循环风道(B)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121)以及所述外循环出风口(122)相连通;
所述第二腔体(12)内设有至少一个冷凝器与至少一个外循环风机,至少一个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121)相对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外循环风机靠近所述外循环出风口(12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31)与第二冷凝器(32),所述第一冷凝器(31)与所述第二冷凝器(32)呈夹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23)与所述第一蒸发器(21)以及所述第一冷凝器(31)连接;
所述第二压缩机(24)与所述第二蒸发器(22)以及所述第二冷凝器(3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风机包括第一外循环风机(33)与第二外循环风机(34),所述第一外循环风机(33)与所述第二外循环风机(34)并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机(25)、所述第二内循环风机(26)、所述第一外循环风机(33)和/或所述第二外循环风机(34)为离心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体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机(23)靠近所述第一蒸发器(21)一侧设置;
所述第二压缩机(24)靠近所述第二蒸发器(22)一侧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体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21)呈板状结构,和/或,所述第二蒸发器(22)呈板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体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蒸发器(21)呈V型结构,和/或,所述第二蒸发器(22)呈V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体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循环进风口(111)设有第一内循环进风口导风格栅(40);
和/或,所述第二内循环进风口(112)设有第二内循环进风口导风格栅(5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体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出风口(113)设有内循环出风口导风格栅(6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74179.9U CN222143236U (zh) | 2024-02-04 | 2024-02-04 | 一体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274179.9U CN222143236U (zh) | 2024-02-04 | 2024-02-04 | 一体空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143236U true CN222143236U (zh) | 2024-12-10 |
Family
ID=93725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274179.9U Active CN222143236U (zh) | 2024-02-04 | 2024-02-04 | 一体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143236U (zh) |
-
2024
- 2024-02-04 CN CN202420274179.9U patent/CN2221432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24466B (zh) | 一种厨房空气调节系统 | |
WO2020155352A1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7327929B (zh) | 立式空调器以及立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JP2011202821A (ja) | 電算機室専用空調室内機 | |
CN113310111A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22143236U (zh) | 一体空调 | |
CN107327930B (zh) | 立式空调器以及立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
CN110953765A (zh) | 一种不共风v型风冷模块机组外框 | |
CN216244601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6839155B (zh) |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 |
CN110062566A (zh) | 一种机柜空调 | |
CN214791528U (zh) |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 |
JP3233551B2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12406465A (zh) | 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车辆 | |
CN210042690U (zh) | 一种机柜空调 | |
CN102721116B (zh) | 一种超薄风机盘管 | |
CN207146617U (zh) | 风管机的室内机及风管机 | |
CN2402949Y (zh) | 外置型窗式空调器 | |
CN111735116A (zh) | 移动空调 | |
CN218001670U (zh) | 一体空调 | |
CN113465047A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JP2018189330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CN222459787U (zh) | 一种表冷器固定钩 | |
CN218523675U (zh) | 一种除湿装置 | |
CN220397681U (zh) | 风管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