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2086169U - 一种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2086169U
CN222086169U CN202420247040.5U CN202420247040U CN222086169U CN 222086169 U CN222086169 U CN 222086169U CN 202420247040 U CN202420247040 U CN 202420247040U CN 222086169 U CN222086169 U CN 222086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dehumidifier
fan
air inle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2470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鹏
徐秋影
王梦奇
成建
田阳
张宁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Lif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Lif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Lif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Lif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2470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2086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2086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2086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外壳内设置有热交换器、除湿风机、电路板盒、内壳和风机罩壳,热交换器位于内壳和进风口之间,内壳上设置有风机进风口,风机进风口与进风口连通;内壳上设置有散热风口;风机罩壳安装在内壳上,内壳与风机罩壳形成风机出风口,风机出风口与出风口连通;电路板盒位于热交换器的上方,电路板盒包括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散热进风口与散热风口连通。电路板盒位于热交换器的上方,电路板盒远离除湿机底部的压缩机,避免压缩机热量和强电流的影响,通过风机运行产生的气流电路板盒进行散热,保证电路板的使用环境温度,能够保证电路板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通过冷媒循环系统进行除湿的除湿机。
背景技术
现有通过冷媒循环系统进行除湿的除湿机包括压缩机、两器组件、风机组件等,通过蒸发器产生的冷量对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冷凝为液态水进行收集,从而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达到除湿的目的。
除湿机内一般设有电路板,电路板安装在电路板盒内。由于电路板一般需要对压缩机进行控制,因而,现有除湿机一般将电路板盒安装在压缩机附近,压缩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易传到电路板盒内,影响电路板盒内的电路板上元器件的工作性能,最终影响整个电路板的使用寿命;其次,压缩机工作时为强电流,强电流也会对电路板的工作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除湿机,以解决现有除湿机电路板盒安装在压缩机附近导致电路板盒处于高温和强电流不良工作环境,影响电路板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除湿机,所述除湿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热交换器、除湿风机和电路板盒,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
内壳,所述热交换器位于所述内壳和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内壳上设置有风机进风口,所述风机进风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内壳上设置有散热风口;
风机罩壳,其安装在所述内壳上,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内壳与所述风机罩壳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内壳与所述风机罩壳形成风机出风口,所述风机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所述电路板盒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方,所述电路板盒包括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所述散热进风口与所述散热风口连通。
如上所述的除湿机,所述散热进风口的上方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穿过所述散热风口,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电路板盒的端部位于所述内壳和所述风机罩壳形成的空间内。
如上所述的除湿机,所述电路板盒包括相邻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散热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散热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上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除湿机,所述散热风口位于所述风机进风口的上方,所述散热风口靠近所述出风口。
如上所述的除湿机,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隔温模块,所述隔温模块位于所述内壳上,所述隔温模块位于所述电路板盒和所述热交换器之间。
如上所述的除湿机,所述电路板盒与所述隔温模块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隔温模块的下表面接触或具有一定间隙。
如上所述的除湿机,所述隔温模块包括隔温下壳和隔温上盖,所述隔温下壳和所述隔温上盖装配形成隔温空间。
如上所述的除湿机,所述隔温空间为中空设置或者放置隔温材料。
如上所述的除湿机,所述内壳上设置有热交换器安装顶座,所述热交换器安装顶座位于所述隔温下壳的两侧并与所述隔温下壳相接。
如上所述的除湿机,所述内壳上所述隔温模块的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热交换器安装顶座、隔温下壳和所述内壳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除湿机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外壳内设置有热交换器、除湿风机、电路板盒、内壳和风机罩壳,热交换器位于内壳和进风口之间,内壳上设置有风机进风口,风机进风口与进风口连通;内壳上设置有散热风口;风机罩壳安装在内壳上,风机位于内壳与风机罩壳形成的空间内,内壳与风机罩壳形成风机出风口,风机出风口与出风口连通;电路板盒位于热交换器的上方,电路板盒包括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散热进风口与散热风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除湿机将电路板盒位于热交换器的上方,使得电路板盒远离除湿机底部的压缩机,避免压缩机热量和强电流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在内壳上设置散热风口,在电路板盒上设置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散热进风口与散热风口连通,因而,风机运行产生的气流能够通过散热风口、散热进风口进入电路板盒,带走电路板盒内的热量并从散热出风口排出电路板盒,通过除湿机风机产生的气流对电路板盒内的电路板进行散热,保证电路板的使用环境温度,能够保证电路板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除湿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除湿机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除湿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内壳与隔温模块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内壳与隔温模块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电路板盒的示意图。
图中,
1、外壳;11、进风口;12、出风口;13、底座;
2、内壳;201、竖直部;2011、风机进风口;2012、散热风口;202、侧部;203、挡板;
3、热交换器;31、热交换器安装顶座;
4、热交换器安装底座;
5、风机;51、风机出风口;
6、风机罩壳;
7、隔温模块;71、隔温下壳;72、隔温上盖;
8、压缩机;81、电路板盒;811、散热进风口;812、散热出风口;813、导风板; 9、水箱;
10、支撑座;101、竖直部;102、横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除湿机的除湿效率以及除湿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使用变频压缩机的变频除湿机越来越受欢迎。
变频压缩机一般具有对压缩机进行变频控制的变频电路板,电路板安装在电路板盒内。现有除湿机将电路板盒安装在压缩机附近,例如,将电路板盒安装在除湿机下部的压缩机仓内,由于变频电路板自身产热较多,存在散热问题,此种安装方式存在压缩机产生的热量更加对电路板盒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压缩机运行产生的电流也会对电路板造成干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改变除湿机内电路板盒的安装位置,使得电路板盒远离压缩机,以改善电路板盒的工作环境,以便能够保证电路板的工作性能正常并保证电路板盒的使用寿命。
除湿机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外壳内设置有热交换器、除湿风机、电路板盒、内壳和风机罩壳,热交换器位于内壳和进风口之间,内壳上设置有风机进风口,风机进风口与进风口连通;内壳上设置有散热风口;风机罩壳安装在内壳上,风机位于内壳与风机罩壳形成的空间内,内壳与风机罩壳形成风机出风口,风机出风口与出风口连通;电路板盒位于热交换器的上方,电路板盒包括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散热进风口与散热风口连通。除湿机将电路板盒设置在热交换器的上方,使得电路板盒远离除湿机底部的压缩机,避免压缩机热量和强电流的影响,保证电路板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除湿机在内壳上设置散热风口,在电路板盒上设置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散热进风口与散热风口连通,因而,风机运行产生的气流能够通过散热风口、散热进风口进入电路板盒,带走电路板盒内的热量并从散热出风口排出电路板盒,通过除湿机风机产生的气流对电路板进行散热,保证电路板的使用环境温度,能够保证电路板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除湿机进行具体说明:
在图1-6的示例中,除湿机包括外壳1、位于外壳1内的内壳2、热交换器3、热交换器安装底座4、风机5、风机罩壳6、隔温模块7、压缩机8、电路板盒81和水箱9。
外壳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
进风口11位于外壳1的侧部,以实现除湿机的侧部进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11位于外壳1的前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11位于外壳1的后侧面。
进风口11实现除湿机外部的空气进入除湿机内部。
在进风口11处设置进风格栅,以实现进风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风口11处设置过滤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装置为初效滤网,初效滤网用于对进入除湿机的空气进行粗略过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装置包括初效滤网和净化滤网,初效滤网用于对进入除湿机的空气进行粗略过滤,净化滤网用于对进入除湿机的空气进一步进行过滤,以实现除湿机具有净化功能。
出风口12实现除湿机内部的空气排出除湿机外部。
出风口12位于外壳1的顶部,以实现除湿机的顶部出风。
在出风口12处设置出风格栅,以实现出风保护。
外壳1上还设置有水箱口,外壳1内设置有装配水箱9的装配结构。水箱9可通过水箱口进入外壳1内并与装配结构装配,水箱9可通过水箱口从外壳1内取出。
外壳1包括底座13,底座13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座10。
支撑座10包括竖直部101和横向部102。
竖直部101的底端与底座13的中部相接,横向部102与竖直部101的顶端相接。
竖直部101将横向部102的下方空间分隔为放置压缩机8的压缩机仓和放置水箱的水箱容纳腔,水箱容纳腔与水箱口相接。
横向部102上形成有热交换器3的接水部,接水部位于热交换器3的下方,热交换器3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接水部用于承接热交换器3产生的冷凝水,并将冷凝水排出外壳1外部或者排出至水箱9。
热交换器安装底座4位于横向部10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器安装底座4与支撑座10一体成型。
热交换器安装底座4位于热交换器3的下方,热交换器安装底座4为设置在横向部上的竖筋,竖筋的顶端开设有若干卡装槽,卡装槽用于卡装热交换器3,一般的,卡装槽用于卡装热交换器3底部的冷媒管。
热交换器3的底部安装在热交换器安装底座4上。
内壳2固定安装在横向部102上。
内壳2包括与热交换器3相对的竖直部201和与竖直部201相接的侧部202,侧部202连接热交换器3的边缘。
热交换器3位于内壳2和进风口11之间。
内壳2上设置有风机进风口2011,风机进风口2011与进风口11连通。侧部202用于将经过热交换器3的空气导向至风机进风口2011。
风机罩壳6安装在内壳2上。
具体的,风机罩壳6安装在竖直部201上,风机罩壳6和侧部202位于竖直部201的两侧,也即,风机罩壳6和热交换器3位于竖直部201的两侧。
风机5位于内壳2与风机罩壳6形成的空间内,风机5与风机进风口2011相对。
内壳2的顶部与风机罩壳6的顶部形成风机出风口51,风机出风口51与出风口12连通。
内壳2上设置有散热风口2012,散热风口2012用于将风机5产生的气流分流至电路板盒81,以对电路板盒81内的电路板进行散热。
散热风口2012位于风机进风口2011的上方,散热风口2012靠近出风口12,利用出风口12处除湿后的气流对电路板盒81内的电路板进行散热,可以避免高湿度空气对电路板产生的不良影响。
电路板盒81位于热交换器3的上方,压缩机8位于热交换器3的下方,因而,电路板盒81与压缩机8的距离较远,可避免压缩机8产生的热量和电流对电路板的不良影响。
电路板盒81包括散热进风口811和散热出风口812,散热进风口811与散热风口2012连通,散热风口2012处的气流可通过散热进风口811进入电路板盒81,带走电路板的热量,之后从散热出风口812排出电路板盒81。
在一些实施例中,散热进风口811的上方设置有导风板813,导风板813用于将内壳2和风机罩壳6之间的气流导向至电路板盒81。
导风板813穿过散热风口2012,导风板813远离电路板盒81的端部位于内壳2和风机罩壳6形成的空间内。
导风板813为帽檐形状,导风板813包括弧形导风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位于弧形导风部的两侧,连接部用于连接弧形导风部和电路板盒81,以增强弧形导风板的强度,并辅助导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盒81与内壳2的竖直部201相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盒81与内壳2的竖直部201具有一定间隙。
电路板盒81包括相邻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散热出风口812位于第一侧板上,散热进风口811位于第二侧板上远离第一侧板的位置。通过散热进风口811进入电路板盒81的气流在电路板盒内进行90度转向后从散热出风口812排出,能够更好地对电路板进行散热。
风机5运行时,除湿机外部的空气经过进风口11进入除湿机,依次经过热交换器3、风机进风口2011、风机5到达散热风口2012和风机出风口51,到达散热风口2012的气流从散热风口2012经过散热进风口811进入电路板盒81,带走电路板盒81内的热量并从散热出风口812排出电路板盒81,对电路板盒81进行散热;到达风机出风口51的气流从出风口12排出。在此过程中,热交换器3工作,对经过热交换器3的空气进行除湿。
隔温模块7位于内壳2上,电路板盒81位于热交换器3的上方,隔温模块7位于电路板盒81和热交换器3之间,隔温模块7实现热交换器3与电路板盒81的隔热。
隔温模块7位于电路板盒81和热交换器3之间,隔温模块7具有隔绝热量的效果,可以将电路板盒81和热交换器3隔离,并且避免热交换器3产生的能量对电路板盒81内的电路板造成温度影响。
电路板盒81固定安装在隔温模块7或者内壳2上,电路板盒81与隔温模块7的上表面接触,可提高电路板盒81安装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器3与隔温模块7的下表面接触,可以使得产品结构紧凑,减小除湿机的尺寸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交换器3与隔温模块7的下表面具有一定间隙,在热交换器3与隔温模块7之间设置间隙可以减少热交换器3向隔温模块7的热量传递。
隔温模块7包括隔温下壳71和隔温上盖72,隔温下壳71和隔温上盖72装配形成隔温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隔温下壳71上设置凹槽,在隔温上盖72上不设置凹槽,隔温上盖72盖装在隔温下壳71上后,隔温下壳71上的凹槽为隔温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隔温上盖72上设置凹槽,在隔温下壳71上不设置凹槽,隔温上盖72盖装在隔温下壳71上后,隔温上盖72上的凹槽为隔温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隔温上盖72上设置凹槽,在隔温下壳71上也设置凹槽,隔温上盖72盖装在隔温下壳71上后,隔温上盖72和隔温下壳71上的凹槽相接形成隔温空间。
隔温空间为中空设置,通过中空空间实现热量的隔绝。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温上盖72和隔温下壳71为隔温材料。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在隔温空间内放置隔温材料,通过隔温材料实现热量的隔绝。
在内壳2上设置有热交换器安装顶座31,热交换器安装底座4和热交换器安装顶座31夹持固定热交换器3。
热交换器安装顶座31位于热交换器3的上方,热交换器安装顶座31为安装在内壳2竖直部201上的安装筋,安装筋的底端开设有若干卡装槽,卡装槽用于卡装热交换器3,一般的,卡装槽用于卡装热交换器3顶部的冷媒管。
热交换器安装顶座31和热交换器安装底座4从热交换器3的上下方向上夹持固定热交换器3
热交换器安装顶座31位于隔温下壳71的两侧并与隔温下壳71相接,可以提高热交换器安装顶座31和隔温下壳71的强度。
内壳2上隔温模块7的上方设置有挡板203,挡板203与热交换器安装顶座31相接。
电路板盒81位于挡板203之间,可以提高电路板盒81装配过程以及装配后的稳定性。
其中,挡板203、热交换器安装顶座31、隔温下壳71和内壳2一体成型,一方面便于出模,另一方面还可避免多个部件组装。
隔温上盖72通过螺钉或卡扣与隔温下壳71可拆卸地安装。
除湿机运行时,压缩机、风机启动,控制热交换器3工作,蒸发器制冷产生的冷量对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行冷凝,风机产生空气循环的动力,使得空气经过热交换器3进行除湿,同时,还可对电路板盒81内的电路板进行散热,电路板盒81内的电路板可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风机的运行档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除湿机,所述除湿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热交换器、除湿风机和电路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
内壳,所述热交换器位于所述内壳和所述进风口之间,所述内壳上设置有风机进风口,所述风机进风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内壳上设置有散热风口;
风机罩壳,其安装在所述内壳上,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内壳与所述风机罩壳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内壳与所述风机罩壳形成风机出风口,所述风机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所述电路板盒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方,所述电路板盒包括散热进风口和散热出风口,所述散热进风口与所述散热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进风口的上方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穿过所述散热风口,所述导风板远离所述电路板盒的端部位于所述内壳和所述风机罩壳形成的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盒包括相邻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散热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散热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上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口位于所述风机进风口的上方,所述散热风口靠近所述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隔温模块,所述隔温模块位于所述内壳上,所述隔温模块位于所述电路板盒和所述热交换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盒与所述隔温模块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隔温模块的下表面接触或具有一定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模块包括隔温下壳和隔温上盖,所述隔温下壳和所述隔温上盖装配形成隔温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空间为中空设置或者放置隔温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上设置有热交换器安装顶座,所述热交换器安装顶座位于所述隔温下壳的两侧并与所述隔温下壳相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上所述隔温模块的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热交换器安装顶座、隔温下壳和所述内壳一体成型。
CN202420247040.5U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除湿机 Active CN222086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47040.5U CN222086169U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除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247040.5U CN222086169U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除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086169U true CN222086169U (zh) 2024-11-29

Family

ID=93605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247040.5U Active CN222086169U (zh) 2024-01-31 2024-01-31 一种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20861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4182B2 (en) Control box, and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omprising same
CN115342445A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222086169U (zh) 一种除湿机
CN214009399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CN221040771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干式变压器
CN222086168U (zh) 一种除湿机
CN216915458U (zh) 一种制冷外机及包含其的冷藏车
CN213687038U (zh) 天花式空调器和天花式空调系统
CN211953061U (zh) 一种除湿机
CN211684759U (zh) 高效双扇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
CN211600968U (zh) 工业用空调
CN220287613U (zh) 电控盒组件、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22617068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9415017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9415137U (zh) 空调
CN222086171U (zh) 一种除湿机
CN221403292U (zh) 调湿机
CN21991324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808947U (zh) 一种多面出风的除湿机
CN219913635U (zh) 压机仓组件和制冷设备
CN219903984U (zh) 房车空调
CN219976649U (zh) 一种单风道双冷源新风除湿机
CN219995439U (zh) 一种便携空调器
CN222378224U (zh) 室内机及暖通设备
CN217559979U (zh) 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