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061183U - 一种塑料托盘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托盘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061183U CN222061183U CN202420685418.XU CN202420685418U CN222061183U CN 222061183 U CN222061183 U CN 222061183U CN 202420685418 U CN202420685418 U CN 202420685418U CN 222061183 U CN222061183 U CN 2220611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stic sheet
- frame
- mold
- docking platform
- pr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塑料托盘加工设备,通过第一出料机构与第二出料机构分别对现成的塑料板材进行加热软化后,通过第一泊台与第二泊台配合,将相应上塑料片与下塑料片分别输送至压力机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内,通过压力机将上塑料片与下塑料片压合为一体,冷却脱模后便形成刚性较强且占有一定空间体积符合缓冲减震条件的塑料托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托盘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物流运输货物的产品,有以木质、气囊袋、泡沫为包装材料,随着产品包装需求的不断增长,现有的包装材料无法同时满足高规格安全防护、强刚性和低成本的需求。
所以能够以较少的原材料,并以快速且较低的生产成本制造出刚性较强且占有一定空间体积符合缓冲减震条件的塑料托盘是市场追求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料托盘加工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托盘加工设备,包括控制单元,还包括:压力机,包括压力机架、设置于所述压力机架上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第一出料机构,包括对平铺的下塑料片进行输送的第一出料装置、对所述第一出料装置上的下塑料片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装置;第一泊台,能够在第一移载导轨来回移动,从而能够将接收到的由所述第一出料机构输出的下塑料片输送至所述压力机内;第二出料机构,包括对平铺设置的上塑料片进行输送的第二出料装置、对所述第二出料装置上的上塑料片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装置;第二泊台,能够在第二移载导轨来回移动,从而能够将接收到的由所述第二出料机构输出的上塑料片输送至所述压力机的所述上模机构内,并且还能够将所述第一泊台上的下塑料片搬运至所述压力机的所述下模机构内;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程序执行,并控制所述压力机内装有上塑料片的上模机构和装有下塑料片的下模机构合模施压制作塑料托盘。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泊台上表面设置有一圈向上凸起的第一泊台定位圈,所述第二泊台包括第二泊台架、通过第二泊台下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二泊台架下方的抓料框,所述抓料框下表面开设有一圈能够与所述第一泊台定位圈相扣配合的下吸附槽,所述下吸附槽内分布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孔,以使得铺在所述第一泊台上表面的下塑料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泊台定位圈压入所述下吸附槽内,从而被所述抓料框吸附抓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泊台还包括通过第二泊台上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二泊台架上方的抬举架,所述抬举架上表面设置有一圈向上凸起的第二泊台定位圈,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所述上模下表面开设有一圈能够与所述第二泊台定位圈相扣配合的上吸附槽,所述上吸附槽内分布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孔,以使得铺在所述第二泊台上表面的上塑料片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泊台定位圈压入所述上吸附槽内后,被所述上模吸附抓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抬举架上位于所述第二泊台定位圈内还设置有内置平台,所述内置平台通过内置平台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抬举架上,所述上模的下表面具有向上凹进的上仿型腔,使得被抓取吸附的所述上塑料片对应上仿型腔之间形成抽气空间,并且所述上模设置有将所述上仿型腔抽气的上抽气装置,所述内置平台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仿型凸起,所述仿型凸起升起以便于将所述上塑料片至少部分压入所述上仿型腔内,以便于上抽气装置快速吸附所述上塑料片至所述上仿型腔内表面完成上模吸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下模,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圈向上凸起的下模定位圈,且在所述下模定位圈中间形成向下凹进的下仿型腔,所述下模设置有将所述下仿型腔抽气的下抽气装置,以使得被所述抓料框吸附抓取的下塑料片下放至所述下模上时,所述下塑料片边缘被压紧在所述下模定位圈与所述下吸附槽之间,以便于下抽气装置快速吸附所述下塑料片至所述下仿型腔内表面完成下模吸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机构通过上模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压力机架上,所述下模机构通过下模升降导轨上下滑动设置于所述压力机架上,所述压力机还设置有当所述上模升降气缸将所述上模机构向下送至所述下模机构上后,将所述上模机构位置锁定的锁模机构,所述下模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充气后将所述下模机构向上顶升的涨气机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位于上模上方的上模架,所述锁模机构包括多个向下伸出并绕中心线转动设置于所述上模架上的上锁杆、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模架与相应所述上锁杆之间用于控制所述上锁杆转动的驱动机构、多个向上伸出固定于所述压力机架上的下锁杆,所述下锁杆的上端部与对应的所述上锁杆的下端部中的一个上固定有锁齿,另一个上设置有齿腔,所述齿腔口部具有齿挡块,当所述上模升降气缸将所述上模机构向下送至所述下模机构上后,所述锁齿插在相应的所述齿腔内,通过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所述上锁杆转动,从而使得所述锁齿勾住所述齿挡块,或者与所述齿挡块相脱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料装置为位于所述第一移载导轨上方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方的第一电磁加热板,所述第一电磁加热板通过升降气缸能够上下升降的设置于第一电磁加热板支架上,所述第一电磁加热板支架通过水平垂直所述第一输送带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一出料机架上,所述第二出料装置为位于所述第二移载导轨上方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的第二电磁加热板,所述第二电磁加热板通过升降气缸能够上下升降的设置于第二电磁加热板支架上,所述第二电磁加热板支架通过水平垂直所述第二输送带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二出料机架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塑料托盘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一供料装置、第二供料装置,所述第一供料装置包括能够向下降抓取相应下塑料片后升起移载搬至所述第一出料装置上的第一吸盘组,所述第二供料装置包括能够向下降抓取相应下塑料片后升起移载搬至所述第二出料装置上的第二吸盘组。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托盘加工设备,通过第一出料机构与第二出料机构分别对现成的塑料板材进行加热软化后,通过第一泊台与第二泊台配合,将相应上塑料片与下塑料片分别输送至压力机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内,通过压力机将上塑料片与下塑料片压合为一体,冷却脱模后便形成刚性较强且占有一定空间体积符合缓冲减震条件的塑料托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合模位置正视图;
附图3为压力机结构正视图;
附图4为第二泊台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第二泊台正视图;
附图6为第一泊台和第二泊台上下对应状态正视图;
附图7为附图6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8为第一泊台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力机;101、上模;1011、上模架;102、下模;103、压力机架;104、上模升降气缸;105、下模升降导轨;106、锁模机构;1061、上锁杆;1062、驱动机构;1063、下锁杆;107、涨气机构;
11、第一出料装置;
12、第一加热装置;121、第一电磁加热板;122、第一电磁加热板支架;
13、第一泊台;131、第一泊台定位圈;132、第一泊台架;133、第一泊台气缸;134、上升台;135、支撑辊;
14、第一移载导轨;
15、第一供料装置;151、第一吸盘组;
21、第二出料装置;
22、第二加热装置;221、第二电磁加热板;222、第二电磁加热板;
23、第二泊台;231、第二泊台架;232、第二泊台下气缸;233、抓料框;234、下吸附槽;235、第二泊台上气缸;236、抬举架;237、第二泊台定位圈;238、内置平台;239、内置平台升降气缸;230、仿型凸起;
24、第二移载导轨;
25、第二供料装置;251、第二吸盘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各附图所示的一种塑料托盘加工设备,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程序执行。
如图1所示,该加工设备还包括压力机1,压力机1包括压力机架103、设置于压力机架103上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
第一出料机构,包括第一出料机架、设置于第一出料机架上对平铺的下塑料片进行输送的第一出料装置11,如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输送带,还包括对第一出料装置11上的下塑料片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装置12,第一加热装置12设置于第一出料机架上并位于第一出料装置11的上方;
第一泊台13,能够在第一移载导轨14上来回移动,从而能够将接收到的由第一出料机构输出的下塑料片输送至压力机1内,第一移载导轨14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出料装置11的输送方向一致,且第一移载导轨14的一侧部位于第一出料装置11的正下方,以使得第一出料装置11,即第一输送带将其上方加热后的下塑料片输出的同时,第一泊台13随同第一输送带同步移动,从而接住从第一输送带输出的下塑料片;
第二出料机构,包括第二出料机架、设置于第二出料机架上对平铺设置的上塑料片进行输送的第二出料装置21,如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二输送带,还包括对第二出料装置21上的上塑料片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装置22,第二加热装置22设置于第二出料机架上并位于第二出料装置21的上方;
第二泊台23,能够在第二移载导轨24来回移动,
第二移载导轨24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二出料装置21的输送方向一致,且第二移载导轨24的一侧部位于第二出料装置21的正下方,以使得第二出料装置21,即第二输送带将其上方加热后的上塑料片输出的同时,第二泊台23随同第二输送带同步移动,从而接住从第二输送带输出的上塑料片,第一移载导轨14和第二移载导轨24的另一侧部分别延伸至压力机1内,并且第二移载导轨24的另一侧部位于第一移载导轨14的另一侧部的正上方,以使得第一泊台13和第二泊台23分别移动至压力机1内时,第一泊台13正位于第二泊台23的下方,从而第二泊台23能够将接收到的由第二出料机构输出的上塑料片输送至压力机1的上模机构内,并且还能够搬起第一泊台13上的下塑料片后,第一泊台13沿第一移载导轨14退出压力机1后,第二泊台23再将下塑料片放置在下模机构内,
控制单元再控制压力机1内装有上塑料片的上模机构和装有下塑料片的下模机构合模施压制作塑料托盘。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出料机构与第二出料机构分别对现成的塑料板材进行加热软化后,通过第一泊台与第二泊台配合,将相应上塑料片与下塑料片分别输送至压力机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内,通过压力机将上塑料片与下塑料片压合为一体,冷却脱模后便形成刚性较强且占有一定空间体积符合缓冲减震条件的塑料托盘,原材料直接为加工好的片材,对片材加热后便能进行合模,机构简洁,制作成本低,塑料片材加工成本低,塑料托盘加工速度快。
以下对第一泊台13和第二泊台23的详细结构介绍如下:
如图8所示,第一泊台13包括第一泊台架132、通过第一泊台气缸133连接于第一泊台架132上方的上升台134、设置于上升台134上表面的一圈向上凸起的第一泊台定位圈131、多根平行设置于第一泊台定位圈131内的支撑辊135,多根支撑辊135固定或转动的设置于上升台134上,多根支撑辊135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泊台13的输送方向垂直,支撑辊135的高度高于第一泊台定位圈131最高点1-2mm。
第二泊台23包括第二泊台架231、通过第二泊台下气缸232连接于第二泊台架231下方的抓料框233,抓料框233下表面开设有一圈能够与第一泊台定位圈131相扣配合的下吸附槽234,下吸附槽234内分布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孔,第一泊台定位圈131的上部为仿型凸起,以使得抓料框233下降,上升台上升时,铺在第一泊台定位圈131上表面的下塑料片能够通过第一泊台定位圈131的仿型凸起压入下吸附槽234内,从而被抓料框233吸附抓取。
如图4、5所示,第二泊台23还包括通过第二泊台上气缸235连接于第二泊台架231上方的抬举架236,抬举架236上表面设置有一圈向上凸起的第二泊台定位圈237,上模机构通过上模升降气缸104设置于压力机架103上,上模机构包括上模101,上模101下表面开设有一圈能够与第二泊台定位圈237相扣配合的上吸附槽,上吸附槽内分布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孔,以使得铺在第二泊台23上表面的上塑料片能够通过第二泊台定位圈237压入上吸附槽内后,上塑料片四周边被上模101吸附抓取,结构与抓料框233和上升台相似。
如图4所示,抬举架236上通过内置平台升降气缸239还设置有内置平台238,并且内置平台238位于第二泊台定位圈237内,上模101的下表面具有向上凹进的上仿型腔,使得四周被抓取吸附的上塑料片对应上仿型腔之间形成真空抽气空间,并且上模101设置有将上仿型腔抽气的上抽气装置,内置平台238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仿型凸起230,仿型凸起230升起以便于将上塑料片的中部的至少部分压入上仿型腔内,本实施例中,仿型凸起230是九个向上凸起的角墩,以便于上抽气装置在下方角墩的顶升辅助塑形下,快速吸附上塑料片至上仿型腔内表面,完成上模101吸附与塑形,通过真空吸附的方法,将上塑料片顶至上模的上仿型腔内,上抽气装置与内置平台升降气缸同步将上塑料片向上仿型吸附定型。
仿型凸起230通过内置平台升降气缸能够上下升降的设置,当第二泊台移至第二出料装置21下方,用于承接第二出料装置21输出的上塑料片时,仿型凸起230与第二泊台定位圈237的高度齐平,此时,塑料片水平放置在第二泊台上,而当上塑料片的四周被抓取吸附时,在上塑料片材质允许的情况下,仿型凸起230升起对上塑料片进行拉伸变形,仿型凸起230的顶升高度可以满足多种深度尺寸的上模的上仿型腔,并且只要上塑料片的四周能够被抓取吸附,就能满足吸附加工定型需求,相对来说,可以使用较小尺寸的塑料片,节省了塑料片的材料成本。
如附图3所示,下模机构包括下模102,下模10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圈向上凸起的下模定位圈,且在下模定位圈中间形成向下凹进的下仿型腔,下模102设置有将下仿型腔抽气的下抽气装置,以使得被抓料框233吸附抓取的下塑料片下放至下模102上时,下塑料片边缘被压紧在下模定位圈与下吸附槽234之间,形成一个真空腔,以便于下抽气装置快速吸附下塑料片至下仿型腔内表面完成下模102吸附。
压力机1的上模机构与下模机构详细结构如下:
上模机构通过上模升降气缸104设置于压力机架103上,下模机构通过下模升降导轨105上下滑动设置于压力机架103上,压力机1还设置有当上模升降气缸104将上模机构向下送至下模机构上后,将上模机构位置锁定的锁模机构106,下模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充气后将下模机构向上顶升的涨气机构107。
当上塑料片和下塑料片合模时,通过锁模机构106将上模机构位置锁定,通过向涨气机构107充气,从而控制下模机构向上顶升使得下塑料片压紧上塑料片,同时由于锁模机构106的设置,上模机构不会因为充气产生的向上的力而向上移动,保证下塑料片和上塑料片更加紧密的合模,合模效果好。
如图3所示,上模机构包括位于上模101上方的上模架1011,锁模机构106包括多个向下伸出并绕中心线转动设置于上模架1011上的上锁杆1061、多个分别设置在上模架1011与相应上锁杆1061之间用于控制上锁杆1061转动的驱动机构1062、多个向上伸出固定于压力机架103上的下锁杆1063,下锁杆1063的上端部与对应的上锁杆1061的下端部中的一个上固定有锁齿,另一个上设置有齿腔,齿腔口部具有齿挡块,当上模升降气缸104将上模机构向下送至下模机构上后,锁齿插在相应的齿腔内,通过驱动机构1062控制上锁杆1061转动,从而使得锁齿勾住齿挡块,或者与齿挡块相脱离。
第一出料机构与第二出料机构的进一步详细结构如下:
第一加热装置12包括位于第一输送带上方的第一电磁加热板121,第一电磁加热板121通过升降气缸能够上下升降的设置于第一电磁加热板支架122上,第一电磁加热板支架122通过水平设置并垂直于第一输送带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一出料机架上。
第二出料装置21为位于第二移载导轨24上方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二输送带,第二加热装置22包括位于第二输送带上方的第二电磁加热板221,第二电磁加热板221通过升降气缸能够上下升降的设置于第二电磁加热板支架222上,第二电磁加热板支架222通过水平设置并垂直于第二输送带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二出料机架上,第一电磁加热板121和第二电磁加热板221均温度可控,可以根据不同的塑料板材设置不同的加热温度,放置塑料片软化过度,且当突发意外时,第一电磁加热板支架122带动第一电磁加热板121,第二电磁加热板支架222带动第二电磁加热板221分别离开相应的输送带,方便后续维修处理,使用方便安全。
如图1、2所示,塑料托盘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一供料装置15、第二供料装置25,第一供料装置15包括能够向下降抓取相应下塑料片后升起移载搬至第一出料装置11上的第一吸盘组151,第二供料装置25包括能够向下降抓取相应下塑料片后升起移载搬至第二出料装置21上的第二吸盘组251。
工作原理:
第一供料装置15的第一吸盘组151将堆放在下方的下塑料片搬起一片,并放置于第一出料装置11上,第一出料装置11将下塑料片输送至第一电磁加热板121下方,第一电磁加热板121下降对下塑料片进行加热软化,第一出料装置11将其上方加热后的下塑料片输出,同时,第一泊台13位于第一出料装置11下方与其同步移动,从而接住从第一出料装置11输出的下塑料片,第一泊台13移至压力机1内下模的上方;
第二供料装置25的第二吸盘组251将堆放在下方的上塑料片搬起一片,并放置于第二出料装置21上,第二出料装置21将上塑料片输送至第二电磁加热板221下方,第二电磁加热板221下降对上塑料片进行加热软化,第二出料装置21将其上方加热后的上塑料片输出,同时,第二泊台23位于第二出料装置21下方与其同步移动,从而接住从第二出料装置21输出的上塑料片,第二泊台23移至压力机1内上模的下方;
上述两个步骤可同步进行也可先后进行,如附图6所示,第二泊台23位于第一泊台13的上方后,第二泊台23的抓料框233下放,第一泊台13的上升台顶起使得抓料框233将第一泊台13上的下塑料片周边部吸附抓起,第一泊台13退出压力机1;
第二泊台23的抬举架236上升,上模101将第二泊台23上的上塑料片周边部吸附抓起,且内置平台238将上塑料片顶升至上模的上仿型腔内,以便上模加速吸附定型,第二泊台23的抓料框233下放,将下塑料片通过放入下模的下仿型腔内吸附定型,第二泊台23退出压力机1;
压力机1的上模通过气缸下降压至下模上,锁模机构106将上模101位置锁定,向涨气机构107内充气将下模102顶起,下模102向着被锁定位置的上模101向上压紧,以便将两者之间的上塑料片和下塑料片在压力作用下有效合模;
合成一体的上塑料片和下塑料片最后冷却定型后脱模形成塑料托盘。
塑料托盘的周边部具有一圈由吸附槽和定位圈扣压过程形成的废料边,后续可以手动修除。
如需要刚性更强的塑料托盘,可以在吸附定型在下模下仿型腔内的下塑料片上放置加强筋。
整个加工设备可通过伺服、电磁阀、传感器等常规机械电器精确定位,设备的制作成本低、使用塑料片制作托盘的加工本低、使用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塑料托盘加工设备,包括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力机(1),包括压力机架(103)、设置于所述压力机架(103)上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
第一出料机构,包括对平铺的下塑料片进行输送的第一出料装置(11)、对所述第一出料装置(11)上的下塑料片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装置(12);
第一泊台(13),能够在第一移载导轨(14)来回移动,从而能够将接收到的由所述第一出料机构输出的下塑料片输送至所述压力机(1)内;
第二出料机构,包括对平铺设置的上塑料片进行输送的第二出料装置(21)、对所述第二出料装置(21)上的上塑料片进行加热的第二加热装置(22);
第二泊台(23),能够在第二移载导轨(24)来回移动,从而能够将接收到的由所述第二出料机构输出的上塑料片输送至所述压力机(1)的所述上模机构内,并且还能够将所述第一泊台(13)上的下塑料片搬运至所述压力机(1)的所述下模机构内;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程序执行,并控制所述压力机(1)内装有上塑料片的上模机构和装有下塑料片的下模机构合模施压制作塑料托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托盘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泊台(13)上表面设置有一圈向上凸起的第一泊台定位圈(131),所述第二泊台(23)包括第二泊台架(231)、通过第二泊台下气缸(232)连接于所述第二泊台架(231)下方的抓料框(233),所述抓料框(233)下表面开设有一圈能够与所述第一泊台定位圈(131)相扣配合的下吸附槽(234),所述下吸附槽(234)内分布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孔,以使得铺在所述第一泊台(13)上表面的下塑料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泊台定位圈(131)压入所述下吸附槽(234)内,从而被所述抓料框(233)吸附抓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托盘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泊台(23)还包括通过第二泊台上气缸(235)连接于所述第二泊台架(231)上方的抬举架(236),所述抬举架(236)上表面设置有一圈向上凸起的第二泊台定位圈(237),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101),所述上模(101)下表面开设有一圈能够与所述第二泊台定位圈(237)相扣配合的上吸附槽,所述上吸附槽内分布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孔,以使得铺在所述第二泊台(23)上表面的上塑料片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泊台定位圈(237)压入所述上吸附槽内后,被所述上模(101)吸附抓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托盘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抬举架(236)上位于所述第二泊台定位圈(237)内还设置有内置平台(238),所述内置平台(238)通过内置平台升降气缸(239)设置于所述抬举架(236)上,所述上模(101)的下表面具有向上凹进的上仿型腔,使得被抓取吸附的所述上塑料片对应上仿型腔之间形成抽气空间,并且所述上模(101)设置有将所述上仿型腔抽气的上抽气装置,所述内置平台(238)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仿型凸起(230),所述仿型凸起(230)升起以便于将所述上塑料片至少部分压入所述上仿型腔内,以便于上抽气装置快速吸附所述上塑料片至所述上仿型腔内表面完成上模(101)吸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托盘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下模(102),所述下模(10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圈向上凸起的下模定位圈,且在所述下模定位圈中间形成向下凹进的下仿型腔,所述下模(102)设置有将所述下仿型腔抽气的下抽气装置,以使得被所述抓料框(233)吸附抓取的下塑料片下放至所述下模(102)上时,所述下塑料片边缘被压紧在所述下模定位圈与所述下吸附槽(234)之间,以便于下抽气装置快速吸附所述下塑料片至所述下仿型腔内表面完成下模(102)吸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托盘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机构通过上模升降气缸(104)设置于所述压力机架(103)上,所述下模机构通过下模升降导轨(105)上下滑动设置于所述压力机架(103)上,所述压力机(1)还设置有当所述上模升降气缸(104)将所述上模机构向下送至所述下模机构上后,将所述上模机构位置锁定的锁模机构(106),所述下模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充气后将所述下模机构向上顶升的涨气机构(1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托盘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位于上模(101)上方的上模架(1011),所述锁模机构(106)包括多个向下伸出并绕中心线转动设置于所述上模架(1011)上的上锁杆(1061)、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模架(1011)与相应所述上锁杆(1061)之间用于控制所述上锁杆(1061)转动的驱动机构(1062)、多个向上伸出固定于所述压力机架(103)上的下锁杆(1063),所述下锁杆(1063)的上端部与对应的所述上锁杆(1061)的下端部中的一个上固定有锁齿,另一个上设置有齿腔,所述齿腔口部具有齿挡块,当所述上模升降气缸(104)将所述上模机构向下送至所述下模机构上后,所述锁齿插在相应的所述齿腔内,通过所述驱动机构(1062)控制所述上锁杆(1061)转动,从而使得所述锁齿勾住所述齿挡块,或者与所述齿挡块相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托盘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装置(11)为位于所述第一移载导轨(14)上方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2)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方的第一电磁加热板(121),所述第一电磁加热板(121)通过升降气缸能够上下升降的设置于第一电磁加热板支架(122)上,所述第一电磁加热板支架(122)通过水平垂直所述第一输送带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一出料机架上,所述第二出料装置(21)为位于所述第二移载导轨(24)上方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加热装置(22)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方的第二电磁加热板(221),所述第二电磁加热板(221)通过升降气缸能够上下升降的设置于第二电磁加热板支架(222)上,所述第二电磁加热板支架(222)通过水平垂直所述第二输送带方向滑动设置于第二出料机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托盘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托盘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一供料装置(15)、第二供料装置(25),所述第一供料装置(15)包括能够向下降抓取相应下塑料片后升起移载搬至所述第一出料装置(11)上的第一吸盘组(151),所述第二供料装置(25)包括能够向下降抓取相应下塑料片后升起移载搬至所述第二出料装置(21)上的第二吸盘组(25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685418.XU CN222061183U (zh) | 2024-04-03 | 2024-04-03 | 一种塑料托盘加工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685418.XU CN222061183U (zh) | 2024-04-03 | 2024-04-03 | 一种塑料托盘加工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061183U true CN222061183U (zh) | 2024-11-26 |
Family
ID=93559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685418.XU Active CN222061183U (zh) | 2024-04-03 | 2024-04-03 | 一种塑料托盘加工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061183U (zh) |
-
2024
- 2024-04-03 CN CN202420685418.XU patent/CN2220611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805571B2 (ja) | 熱可塑性シート材料から形成された底部を有する中空物の熱成形及び積み重ね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5128141B (zh) | 全自动制瓦机 | |
EP2875931B1 (en) | Method for forming a sheet of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material | |
CN106346761A (zh) | 正负压自切式一体机 | |
CN113370444A (zh) | 一种自动热压成型生产系统 | |
CN107716707A (zh) | 一种全自动两工位一体机 | |
CN111379198A (zh) | 翻转式吸桨纸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 |
CN118082051A (zh) | 一种塑料片材移载系统及压力机 | |
CN111907044B (zh) | 热成型机及一模次三动作的模内贴标传送装箱生产线 | |
JP2001303498A (ja) | パルプ成型離型機 | |
CN222061183U (zh) | 一种塑料托盘加工设备 | |
CN109968735B (zh) | 一种围条成型铲边压泡一体机 | |
CN216300142U (zh) | 热成型机及一模次三动作的模内贴标传送装箱生产线 | |
CN222060921U (zh) | 一种塑料片材移载系统及压力机 | |
CN118046566A (zh) | 一种塑料托盘加工设备 | |
CN222309971U (zh) | 一种压力机 | |
CN211440825U (zh) | 全自动伺服热压成型设备 | |
CN211917180U (zh) | 一种便于推送砖坯的陶瓷压砖机 | |
CN110815685A (zh) | 全自动伺服热压成型设备 | |
CN209144584U (zh) | 一种纸浆模塑产品自动脱模装置 | |
CN116901407A (zh) | 一种厚片吸塑成型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8708226B (zh) | 一种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设备 | |
CN211947711U (zh) | 一种用于三段节能纸膜包装生产设备的产品收集装置 | |
CN113954337B (zh) | 一种全自动吸塑一体机 | |
CN110512472B (zh) | 一种环保型一次性尿壶的纸浆整形机及其制备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