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051997U - 一种锂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051997U CN222051997U CN202323471931.3U CN202323471931U CN222051997U CN 222051997 U CN222051997 U CN 222051997U CN 202323471931 U CN202323471931 U CN 202323471931U CN 222051997 U CN222051997 U CN 2220519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pack
- lithium battery
- terminal
- upper shell
- negative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锂电池组,包括:上壳、下壳、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上壳扣装于所述下壳上,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设置于所述上壳上,所述下壳的内壁纵向平行设置有用于分离间隔电池模组部件的若干均衡板。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的对电池模组各个部件进行分离间隔,使得每个部件的尺寸空间都得到恰到好处的控制,无需填充其他辅料,并且能提升电池组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储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动力型锂电池,例如启动型磷酸铁锂电池,外壳基本都采用铅酸电池外壳,采用传统的结构工艺方式进行制作,外部的电池极柱单一的一个螺孔进行连接。
在同等电压及容量的前提下,采用锂电制作,装入铅酸外壳,空间上会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余量,这个时候,就需要用EVA进行填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锂电池组,旨在很好的对电池模组各个部件进行分离间隔,使得每个部件的尺寸空间都得到恰到好处的控制,无需填充其他辅料,并且提升电池组的安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锂电池组,包括:上壳、下壳、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上壳扣装于所述下壳上,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设置于所述上壳上,所述下壳的内壁纵向平行设置有用于分离间隔电池模组部件的若干均衡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壳的内壁于所述若干均衡板对应位置平行设置有若干分隔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为曲面型,所述上壳的顶部设置有圆形正极端子安装部和圆形负极端子安装部,所述正极端子的顶部与所述正极端子安装部的顶部齐平,所述负极端子的顶部与所述负极端子安装部的顶部齐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正极端子安装部和所述负极端子安装部之间设置有绝缘隔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壳的底部内凹形成有镶嵌公止口,所述下壳的内壁顶部四周设置有与所述镶嵌公止口相对应的母止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下壳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半圆形卡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直径为23.5mm。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上壳、下壳、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上壳扣装于所述下壳上,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设置于所述上壳上,所述下壳的内壁纵向平行设置有用于分离间隔电池模组部件的若干均衡板,可以很好的对电池模组各个部件进行分离间隔,使得每个部件的尺寸空间都得到恰到好处的控制,无需填充其他辅料,并且能提升电池组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上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 | 上壳 | 7 | 正极端子安装部 |
2 | 下壳 | 8 | 负极端子安装部 |
3 | 正极端子 | 9 | 绝缘隔板 |
4 | 负极端子 | 10 | 公止口 |
5 | 均衡板 | 11 | 母止口 |
6 | 分隔板 | 12 | 卡槽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锂电池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上壳和下壳,采用非传统性的组装工艺进行制作,内部空间被压缩至极致,每个部位的尺寸空间恰到好处的控制,无需其他辅料进行填充。
具体地,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较佳实施例包括上壳1、下壳2、正极端子3和负极端子4,所述上壳1扣装于所述下壳2上,所述正极端子3和所述负极端子4设置于所述上壳1上,所述下壳2的内壁纵向平行设置有用于分离间隔电池模组部件的若干均衡板5。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下壳2的内壁纵向平行设置的若干均衡板5,可以很好的对电池模组各个部件进行分离间隔,使得每个部件的尺寸空间都得到恰到好处的控制,无需填充其他辅料,并且能提升电池组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1的内壁于所述若干均衡板5对应位置平行设置有若干分隔板6。
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上壳1的内壁设置与所述若干均衡板5相对应的若干分隔板6,可以进一步对电池模组的各个部件进行更好地固定和控制,进而进一步提升电池组的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端子3和所述负极端子4为曲面型,所述上壳1的顶部设置有圆形正极端子安装部7和圆形负极端子安装部8,所述正极端子3的顶部与所述正极端子安装部7的顶部齐平,所述负极端子4的顶部与所述负极端子安装部8的顶部齐平。
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端子3和所述负极端子4采用曲面型设计,所述正极端子3的顶部与所述正极端子安装部7的顶部齐平,所述负极端子4的顶部与所述负极端子安装部8的顶部齐平,可以防止所述正极端子3和所述负极端子4外漏造成短路。所述正极端子3、所述负极端子4分别直接与电池组正极、负极连接,可避免连线带来更过隐患和电阻,更大程度的满足用户大电流、高倍率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端子安装部7和所述负极端子安装部8之间设置有绝缘隔板9。
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正极端子安装部7和所述负极端子安装部8之间设置所述绝缘隔板9,可以进一步避免所述正极端子3和所述负极端子4之间造成短路故障,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锂电池组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1的底部内凹形成有镶嵌公止口10,所述下壳2的内壁顶部四周设置有与所述镶嵌公止口10相对应的母止口11。
本实施例中,在装配时,将所述镶嵌公止口10扣装于所述母止口11内,装配简单方便,既美观,又可提升产品安全性,便于保护下壳2内安装的端子。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壳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半圆形卡槽12。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半圆形卡槽12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螺丝、螺栓等固定件将整个锂电池组与外界相固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端子3和负极端子4的直径为23.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端子3和所述负极端子4都采用截面较大的铜端子,便于大电流使用,杜绝了因过流过大,导致所述正极端子3和所述负极端子4被烧坏,满足用户对电流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的装配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中,大电流铜端子以及所述均衡板集成组装在所述下壳内部,相当于一个模块组件,只预留出所述上壳的位置,然后往所述下壳上的母止口内注胶,让所述上壳上的所述镶嵌公止口对应所述母止口合拢,最后将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处注入环氧树脂胶即可。
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上壳、下壳、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上壳扣装于所述下壳上,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设置于所述上壳上,所述下壳的内壁纵向平行设置有用于分离间隔电池模组部件的若干均衡板,可以很好的对电池模组各个部件进行分离间隔,使得每个部件的尺寸空间都得到恰到好处的控制,无需填充其他辅料,并且能提升电池组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下壳、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上壳扣装于所述下壳上,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设置于所述上壳上,所述下壳的内壁纵向平行设置有用于分离间隔电池模组部件的若干均衡板;
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为曲面型,所述上壳的顶部设置有圆形正极端子安装部和圆形负极端子安装部,所述正极端子的顶部与所述正极端子安装部的顶部齐平,所述负极端子的顶部与所述负极端子安装部的顶部齐平;
所述正极端子安装部和所述负极端子安装部之间设置有绝缘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内壁于所述若干均衡板对应位置平行设置有若干分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底部内凹形成有镶嵌公止口,所述下壳的内壁顶部四周设置有与所述镶嵌公止口相对应的母止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半圆形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的直径为23.5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71931.3U CN222051997U (zh) | 2023-12-19 | 2023-12-19 | 一种锂电池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471931.3U CN222051997U (zh) | 2023-12-19 | 2023-12-19 | 一种锂电池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051997U true CN222051997U (zh) | 2024-11-22 |
Family
ID=93514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471931.3U Active CN222051997U (zh) | 2023-12-19 | 2023-12-19 | 一种锂电池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051997U (zh) |
-
2023
- 2023-12-19 CN CN202323471931.3U patent/CN2220519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55827A (zh) | 一种智能锂电电瓶 | |
CN106384794B (zh) | 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模块及其电池组 | |
CN109461859B (zh) | 一种电动助力车用锂电池包及其组装方法 | |
CN206076348U (zh) | 电池模组 | |
CN218586139U (zh) | 一种盖板结构及含有该盖板结构的圆柱电池 | |
CN207993927U (zh) | 一种电池模组隔离式防护结构 | |
CN222051997U (zh) | 一种锂电池组 | |
CN205921001U (zh) | 极柱式锂电池盖板 | |
CN205881982U (zh) | 极柱式锂电池壳体盖板 | |
CN216720179U (zh) | 电池模组 | |
CN205303200U (zh) | 锂离子电容器模组 | |
CN205141057U (zh) | 一种智能锂电电瓶 | |
CN114614204A (zh) | 一种具有导电组件的大容量电池组 | |
CN107732050A (zh) | 电池模组 | |
CN206931670U (zh) | 一种充电式锂电池组件 | |
CN221407406U (zh) | 水系储能电池 | |
CN219959344U (zh) | 一种多极耳电池结构 | |
CN205881983U (zh) | 极柱型锂电池盖板 | |
CN221041219U (zh) |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 |
CN218215424U (zh) | 一种电池装置 | |
CN113707977B (zh) | 一种极柱型锂电池盖板及极柱型锂电池 | |
CN221747446U (zh) | 一种锂电池组 | |
CN218300145U (zh) | 电池装置 | |
CN221080292U (zh) | 一种方形锂离子电池 | |
CN219892334U (zh) | 一种锂电池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