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049470U - 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049470U CN222049470U CN202420710909.5U CN202420710909U CN222049470U CN 222049470 U CN222049470 U CN 222049470U CN 202420710909 U CN202420710909 U CN 202420710909U CN 222049470 U CN222049470 U CN 2220494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tection
- battery pack
- lifting
- air tightness
-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435 hydrogen atom Chemical group [H]*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具有检测工位,包括输送线、顶升机构、插拔机构以及检测组件。输送线具有运输部,所述运输部经过所述检测工位设置,顶升机构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所述运输部的下方,插拔机构具有通气插管,所述通气插管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且能够靠近或远离在检测工位处被顶升的电池包。检测组件具有充气装置和气密性检测仪,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通气插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气密性检测仪与所述检测通路连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氢电池包气密性自动检测的工作,相比目前的人工氢电池包气密性检测的工作方式,效率更高,更利于氢电池包气密性检测的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电池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氢电池气密性检测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通过人工将通气插管与电池包连通,进而向电池包内进行供气,检测电池包的气密性,但由于人工检测有可能失误,效率也不高,人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旨在实现氢电池包气密性自动检测的工作,相比目前的人工氢电池包气密性检测的工作方式,效率更高,更利于氢电池包气密性检测的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具有检测工位,包括:
输送线,具有运输部,所述运输部经过所述检测工位设置,用以将电池包输送至所述检测工位;
顶升机构,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所述运输部的下方,用以向上顶升处在所述检测工位处的电池包,以与所述输送线分离;
插拔机构,具有通气插管,所述通气插管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且能够靠近或远离在检测工位处被顶升的电池包,在所述通气管靠近检测工位处被顶升的电池包的行程上,所述通气插管的一端用以与电池包连通,形成有检测通路,在所述通气管远离检测工位处被顶升的电池包的行程上,所述通气插管的一端与电池包分离,以断开所述检测通路;以及
检测组件,具有充气装置和气密性检测仪,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通气插管的另一端连通,用以向电池包内充以压力气体,所述气密性检测仪与所述检测通路连通,用以检测所述电池包内的气压。
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输部包括多个运输棍。
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升机构具有顶升部以及顶升驱动件,所述顶升部和所述顶升驱动件位于所述运输辊的下方,所述顶升驱动件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其输出端与所述顶升部的下表面连接,以驱动至少部分所述顶升部从所述多个运输辊之间的间隔处向上移动。
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升部还包括顶升板以及顶升块,所述顶升板与所述顶升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顶升块设置于所述顶升板的上表面且位于相邻所述运输棍的间隔处,用以将向上顶升电池包脱离所述运输棍。
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导向杆以及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所述运输辊的下方,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顶升板的下表面连接,另一端穿入所述导向孔,沿所述导向孔的轴向移动。
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拔机构还具有插拔驱动件,所述插拔驱动件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其输出端与所述通气插管连接,以驱动所述通气插管相对电池包往返移动。
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还包括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具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运输棍下方且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至少部分所述阻挡部从相邻所述运输辊之间的间隔处向上移动,用以阻挡电池包的移动。
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机构还具有阻挡驱动件,所述阻挡驱动件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所述运输棍下方,其输出端与所述阻挡部连接,以驱动所述阻挡部沿上下移动。
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还包括三轴移动机构,所述三轴移动机构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所述运输部的下方,其输出端与所述通气插管连接,以使所述通气插管沿纵向、横向以及上下移动。
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还包括扫码检测件,所述扫码检测件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所述运输部的下方,用于识别电池包的产品信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输送线负责将电池包输送至检测工位。然后,顶升机构位于输送线下方,用以将处在检测工位的电池包向上顶升,以便与输送线分离。通过通气插管对应检测工位设置,并且能够靠近或远离被顶升的电池包。在通气插管靠近电池包的行程上,其中一端与电池包连通,形成一个检测通路;而在通气插管远离电池包的行程上,该端与电池包分离,切断检测通路。利用充气装置与检测通路连通向电池包内冲入压力气体,利用气密性检测仪则与检测通路相连,用以检测电池包内的气压,从而判断气密性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隐藏上部机罩);
图2为图1中侧视图;
图3为图1中运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三轴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阻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顶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机架;
2、运输机构;21、运输轨道;22、运输部;
3、顶升机构;31、顶升部;311、顶升板;312、顶升块;313、导向杆;32、顶升驱动件;
4、插拔机构;41、通气插管;42、插拔驱动件;
5、检测组件;51、充气装置;52、气密性检测仪;
6、阻挡机构;61、阻挡部;62、阻挡驱动件;
7、三轴移动机构;71、纵向驱动组件;72、横向驱动组件;73、上下向驱动组件;
8、扫码检测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具有检测工位,包括输送线、顶升机构3、插拔机构4以及检测组件5。输送线具有运输部22,运输部22经过检测工位设置,用以将电池包输送至检测工位。顶升机构3对应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运输部22的下方,用以向上顶升处在检测工位处的电池包,以与输送线分离。插拔机构4具有通气插管41,通气插管41对应检测工位设置,且能够靠近或远离在检测工位处被顶升的电池包,在通气管靠近检测工位处被顶升的电池包的行程上,通气插管41的一端用以与电池包连通,形成有检测通路,在通气管远离检测工位处被顶升的电池包的行程上,通气插管41的一端与电池包分离,以断开检测通路。检测组件5具有充气装置51和气密性检测仪52,充气装置51与通气插管41的另一端连通,用以向电池包内充以压力气体,气密性检测仪52与检测通路连通,用以检测电池包内的气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输送部负责将电池包输送至检测工位。然后,顶升机构3位于输送部下方,用以将处在检测工位的电池包向上顶升,以便与输送部分离。通过通气插管41对应检测工位设置,并且能够靠近或远离被顶升的电池包。在通气插管41靠近电池包的行程上,其中一端与电池包连通,形成一个检测通路;而在通气插管41远离电池包的行程上,该端与电池包分离,切断检测通路。利用充气装置51与检测通路连通向电池包内冲入压力气体,利用气密性检测仪52则与检测通路相连,用以检测电池包内的气压,从而判断气密性能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可进一步设置为,运输部22包括多个运输棍。
可以理解的是,运输棍可以是滚轮、滑轨或者其他类型的机械结构,用于支撑和引导电池包沿着输送线平稳移动。多个运输棍可以更有效地支撑和固定电池包,在输送过程中减少电池包的晃动和位移,从而确保电池包能够平稳、准确地到达检测工位。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电池包可能需要不同的支撑方式。通过调整运输棍的间距和布局,可以适应更多种类的电池包,提高装置的通用性和灵活性。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与连续的输送带相比,运输棍对电池包的接触面积更小,减少了在输送过程中对电池包表面的摩擦和潜在损伤,有利于保护电池包的外观和质量。
具体的,运输棍可以设置在运输轨道21上与运输轨道21转动连接,沿着运输轨道21将电池包运输至检测工位,以及从检测工位将电池包运出下料。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进一步设置为,顶升机构3具有顶升部31以及顶升驱动件32,顶升部31和顶升驱动件32位于运输辊的下方,顶升驱动件32对应检测工位设置,其输出端与顶升部31的下表面连接,以驱动至少部分顶升部31从多个运输辊之间的间隔处向上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顶升驱动件32用于驱动顶升部31上升。它可以是一个电动机、气动装置或其他任何能够产生足够力量以提升物品高度的装置,在此不作限定。顶升部31用于执行顶升动作,从相邻两个运输棍之间顶出,使电池包与运输棍,从电池包停止运动能够与通气插管41连通进行气密封检测。因此可以确保在电池包到达检测工位时,顶升机构3能够迅速、准确地执行顶升动作。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进一步设置为,顶升部31还包括顶升板311以及顶升块312,顶升板311与顶升驱动件32的输出端连接,顶升块312设置于顶升板311的上表面且位于相邻运输棍的间隔处,用以将向上顶升电池包脱离运输棍。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3和图6所示,顶升板311与顶升驱动件32的输出端连接,顶升块312设置于顶升板311的上表面且位于相邻运输棍的间隔处,用以将向上顶升电池包脱离运输棍,顶升块312的设计使得电池包在顶升过程中能够被平稳地从运输棍上顶升起来,从而脱离输送线,进入检测工位进行气密性检测。这样的配置可以确保电池包在被顶升时不会与运输辊发生干涉,同时也便于电池包在检测完成后重新回到输送线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进一步设置为,顶升机构3还包括导向杆313以及导向孔,导向孔对应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运输辊的下方,导向杆313的一端与顶升板311的下表面连接,另一端穿入导向孔,沿导向孔的轴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导向杆313沿着导向孔轴向移动,并沿着导向孔的轴向移动,这有助于限制顶升板311的移动范围,确保顶升板311沿着预定的路径移动,从而精确地将电池包顶升至检测工位,可以提高操作的精确性和重复性,同时减少错误和提高工作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进一步设置为,插拔机构4还具有插拔驱动件42,插拔驱动件42对应检测工位设置,其输出端与通气插管41连接,以驱动通气插管41相对电池包往返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控制插拔驱动件42的输出端移动,可以精确地控制通气插管41的移动轨迹和速度。当需要连接通气插管41与电池包时,插拔驱动件42会驱动通气插管41向电池包靠近,直到其一端与电池包连通。而当需要断开连接时,插拔驱动件42又会驱动通气插管41远离电池包,实现分离,提高了插拔机构4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干预,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同时,由于插拔驱动件42的控制精度较高,因此可以确保通气插管41与电池包的连接和断开过程更加平稳、可靠,降低了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损坏风险。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进一步设置为,如图5所示,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还包括阻挡机构6,阻挡机构6具有阻挡部61,阻挡部61位于运输棍下方且对应检测工位设置,至少部分阻挡部61从相邻运输辊之间的间隔处向上移动,用以阻挡电池包的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阻挡部61被放置在运输辊的下方,并且对应检测工位设置。使电池包到达检测工位时,挡部能够上升并穿过运输辊的间隙,直接接触到电池包的底部,从而提供稳定的支撑并能够迅速、准确地进入工作位置。通过阻挡部61的阻挡作用,电池包在顶升和插拔操作时能够被牢固地固定在原位。这不仅可以防止电池包在检测过程中发生移动或倾斜,还能确保通气插管41能够准确地与电池包的检测端口对接,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进一步设置为,阻挡机构6还具有阻挡驱动件62,阻挡驱动件62对应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运输棍下方,其输出端与阻挡部61连接,以驱动阻挡部61沿上下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阻挡驱动件62可能是一个电动执行器或者气动缸,它们能够提供必要的力量来推动阻挡部61进行精确的移动。保证进行气密性检测时,电池包不会因为运输辊的运动或者其他外力的作用而发生位移,从而保证检测过程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进一步设置为,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还包括三轴移动机构7,三轴移动机构7对应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运输部22的下方,其输出端与通气插管41连接,以使通气插管41沿纵向、横向以及上下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三轴移动机构7包括纵向驱动组件71、横向驱动组件72以及上下向驱动组件73,提供更多自由度,使得通气插管41能够在空间中的任意方向上进行精确移动,确保在检测过程中通气插管41能够与电池包形成稳定的连接,以便进行气密性检测。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减少对电池包的因对位偏差造成的损伤。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进一步设置为,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还包括扫码检测件8,扫码检测件8对应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运输部22的下方,用于识别电池包的产品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当电池包被放置在检测工位上时,扫码检测件8会自动扫描这些电池包上的产品信息,将读取到的信息传输给检测系统(上位机或MES系统)实现实时数据上传和处理,进一步提升了检测的智能化水平。这样的不仅提高了检测过程的效率,还确保了每一块电池包的检测结果都可以与其生产信息一一对应,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质量追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具有检测工位,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线,具有运输部,所述运输部经过所述检测工位设置,用以将电池包输送至所述检测工位;
顶升机构,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所述运输部的下方,用以向上顶升处在所述检测工位处的电池包,以与所述输送线分离;
插拔机构,具有通气插管,所述通气插管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且能够靠近或远离在检测工位处被顶升的电池包,在所述通气插管靠近检测工位处被顶升的电池包的行程上,所述通气插管的一端用以与电池包连通,形成有检测通路,在所述通气插管远离检测工位处被顶升的电池包的行程上,所述通气插管的一端与电池包分离,以断开所述检测通路;以及
检测组件,具有充气装置和气密性检测仪,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通气插管的另一端连通,用以向电池包内充以压力气体,所述气密性检测仪与所述检测通路连通,用以检测所述电池包内的气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部包括多个运输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升机构具有顶升部以及顶升驱动件,所述顶升部和所述顶升驱动件位于所述运输辊的下方,所述顶升驱动件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其输出端与所述顶升部的下表面连接,以驱动至少部分所述顶升部从所述多个运输辊之间的间隔处向上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部还包括顶升板以及顶升块,所述顶升板与所述顶升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顶升块设置于所述顶升板的上表面且位于相邻所述运输辊的间隔处,用以将向上顶升电池包脱离所述运输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导向杆以及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所述运输辊的下方,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顶升板的下表面连接,另一端穿入所述导向孔,沿所述导向孔的轴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机构还具有插拔驱动件,所述插拔驱动件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其输出端与所述通气插管连接,以驱动所述通气插管相对电池包往返移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还包括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具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运输辊下方且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至少部分所述阻挡部从相邻所述运输辊之间的间隔处向上移动,用以阻挡电池包的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还具有阻挡驱动件,所述阻挡驱动件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所述运输辊下方,其输出端与所述阻挡部连接,以驱动所述阻挡部沿上下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还包括三轴移动机构,所述三轴移动机构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所述运输部的下方,其输出端与所述通气插管连接,以使所述通气插管沿纵向、横向以及上下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还包括扫码检测件,所述扫码检测件对应所述检测工位设置且位于所述运输部的下方,用于识别电池包的产品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710909.5U CN222049470U (zh) | 2024-04-08 | 2024-04-08 | 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710909.5U CN222049470U (zh) | 2024-04-08 | 2024-04-08 | 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049470U true CN222049470U (zh) | 2024-11-22 |
Family
ID=93497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710909.5U Active CN222049470U (zh) | 2024-04-08 | 2024-04-08 | 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049470U (zh) |
-
2024
- 2024-04-08 CN CN202420710909.5U patent/CN22204947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01651A (zh) | 一种半导体元件自动上料测试装置 | |
US20100228388A1 (en) | Workpiece pickup apparatus and workpiece pickup method | |
CN110375693B (zh) | 一种西林瓶在线检测装置 | |
WO2022011999A1 (zh) | 一种货物装载输送系统及方法 | |
CN112499246A (zh) | 箱式货物装卸设备 | |
CN107121105B (zh) | 一种轴检测设备中轴长度及内孔尺寸的检测装置 | |
CN222049470U (zh) | 氢电池气密性自动检测的装置 | |
CN117550280A (zh) | 一种空托盘循环回收装置以及电池生产线 | |
CN113843969A (zh) | 一种埋入式注塑件的裁切摆盘设备 | |
CN216284115U (zh) |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气密性检测装置及双极板生产设备 | |
CN112091569A (zh) | 一种o型圈自动装入轴承外圈槽的设备 | |
CN216386172U (zh) | 锂电池盖板测试机的锂电池盖板气密检测装置 | |
CN213240552U (zh) | 一种插钉检测机构 | |
CN212342983U (zh) | 一种铜排自动插装总成 | |
CN113932988A (zh) | 锂电池盖板检测装置 | |
CN212372675U (zh) | 一种油箱的滚道冷却系统 | |
CN220894161U (zh) | 软包锂电池外观检测机构 | |
CN118491882A (zh) | 一种用于轴套类零件的自动检测装置 | |
CN217322311U (zh) | 一种物流系统用上料与扫码机构 | |
CN216150951U (zh) | 一种金属端子裁切机构 | |
CN216524626U (zh) | 锂电池盖板检测装置 | |
CN214358701U (zh) | 嵌入式核心板自动化生产系统 | |
CN108917817A (zh) | 一种自动导电膜测试机 | |
CN211954065U (zh) | 插阀检测装置 | |
CN211134658U (zh) | 一种同步转移式检测及分装流水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