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016495U - 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016495U CN222016495U CN202420602833.4U CN202420602833U CN222016495U CN 222016495 U CN222016495 U CN 222016495U CN 202420602833 U CN202420602833 U CN 202420602833U CN 222016495 U CN222016495 U CN 2220164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less
- photovoltaic
- wire clamp
- clamping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包括两个具有弹性的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呈S形状,两个所述卡紧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可与无框光伏组件上表面相抵的上夹持部以及可与无框光伏组件下表面相抵的下夹持部,所述下夹持部连接着至少一个可承托电线的第一承托部。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卡紧装置的第一承托部之间连接有可承托电线的第二承托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两个呈S形状的卡紧装置可以夹持在无框光伏组件上,且两个呈S形状的卡紧装置构造夹持力强,稳定可靠,强度好。能够利用第一承托部或第二承托部来承托电线,同时不会磨损电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工布线规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无边框光伏组件的插头大多数都是直接搁置在彩钢瓦或者其他支撑面上,炎热的夏季插头容易灼伤,从而影响使用,另外组件变形或者风吹都会导致电线及插头移动从而导致松动;现有的线夹大部分是用于有铝合金边框的光伏组件,有些是塑料制成的,寿命有限,强度不够,有些是不锈钢片冲压制成,缺点是端部可能会磨损电线,固定不太牢固;且只能固定横向或者竖向其中一个方向的电线,另外市场上的塑料线夹产品寿命和季节强度都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夹大部分是用于有铝合金边框的光伏组件,存在强度不够或磨损电线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包括两个具有弹性的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呈S形状,两个所述卡紧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可与无框光伏组件上表面相抵的上夹持部以及可与无框光伏组件下表面相抵的下夹持部,所述下夹持部连接着至少一个可承托电线的第一承托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卡紧装置的第一承托部之间连接有可承托电线的第二承托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卡紧装置沿左右分布,所述第二承托部的长度沿左右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承托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承托部的后方,以使所述第一承托部、所述第二承托部可单独或配合实现承托横向、纵向及斜向放置的电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承托部呈圆心向上的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托部呈圆心向后的弧形,所述第一承托部的开口由前向后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配合形成圆心向前的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持部的前端设有向前上方倾斜折弯的折角,以使所述上夹持部与所述下夹持部之间的开口由后向前逐渐缩小,接着逐渐变大形成喇叭口型。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线夹由弹性金属材料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金属材料为不锈钢,所述光伏线夹由不锈钢丝围绕形成,所述不锈钢丝的直径在0.9到2毫米之间。
综上所述,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1)通过包括两个具有弹性的卡紧装置,卡紧装置呈S形状,两个卡紧装置连接在一起;卡紧装置包括可与无框光伏组件上表面相抵的上夹持部以及可与无框光伏组件下表面相抵的下夹持部;从而使得两个呈S形状的卡紧装置可以夹持在无框光伏组件上,且两个呈S形状的卡紧装置构造夹持力强,稳定可靠,强度好。(2)通过下夹持部连接着至少一个可承托电线的第一承托部;从而能够利用第一承托部来承托电线,同时不会磨损电线。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磨损电线,寿命长,强度好,对太阳能发电板及发电板插头均可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固定电线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角度纵向固定电线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固定电线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光伏线夹,2-无框光伏组件,3-电线。
101-卡紧装置,1011-上夹持部,1012-下夹持部,1013-第一承托部,1014-折角,102-第二承托部;201-无框光伏组件上表面,202-无框光伏组件下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清楚的描述,作出如下说明:观察者面对附图1进行观察,观察者左后侧设为左,观察者右前侧设为右,观察者左前方设为前,观察者右后方设为后,观察者上面设为上,观察者下面设为下,应当指出文中的术语“前端”、“后端”、“左侧”“右侧”“中部”“上方”“下方”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零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为了清楚或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数量。
参见图1到1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包括两个具有弹性的卡紧装置101,卡紧装置101呈S形状,两个卡紧装置101连接在一起;卡紧装置101包括可与无框光伏组件上表面201相抵的上夹持部1011以及可与无框光伏组件下表面202相抵的下夹持部1012,下夹持部1012连接着至少一个可承托电线3的第一承托部1013。作用:(1)通过包括两个具有弹性的卡紧装置,卡紧装置呈S形状,两个卡紧装置连接在一起;卡紧装置包括可与无框光伏组件上表面相抵的上夹持部以及可与无框光伏组件下表面相抵的下夹持部;从而使得两个呈S形状的卡紧装置可以夹持在无框光伏组件上,且两个呈S形状的卡紧装置构造夹持力强,稳定可靠,强度好。(2)通过下夹持部连接着至少一个可承托电线的第一承托部;从而能够利用第一承托部来承托电线,同时不会磨损电线。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磨损电线,寿命长,强度好,对太阳能发电板及发电板插头均可起到保护作用。
具体地,两个卡紧装置101的第一承托部1013之间连接有可承托电线3的第二承托部102。作用:通过第二承托部102的设置,从而不仅可以纵向固定电线,还可以使得光伏线夹的受力更加均衡。
具体地,两个卡紧装置101沿左右分布,第二承托部102的长度沿左右延伸。作用:这样的设置,两个卡紧装置101一起呈现对称的双S形状,方便两个第一承托部1013横向固定电线。
具体地,第二承托部102位于两个第一承托部1013的后方,以使第一承托部1013、第二承托部102可单独或配合实现承托横向、纵向及斜向放置的电线3。作用:通过第一承托部1013、第二承托部102的轴向垂直,从而更方便承托横向、纵向及斜向放置的电线。比如,斜向放置的电线可以斜向穿过第一承托部1013、第二承托部102。
具体地,第二承托部102呈圆心向上的弧形。作用:圆弧形的设置可以减少第二承托部102对电线的磨损,还方便电线的位置调整。
具体地,第一承托部1013呈圆心向后的弧形,第一承托部1013的开口由前向后逐渐缩小。作用:这样的设置,第一承托部1013可以很好的对电线进行承托与夹紧。
具体地,上夹持部1011与下夹持部1012配合形成圆心向前的弧形。作用: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卡紧装置101向前夹持在无框光伏组件上。
具体地,上夹持部1011的前端设有向前上方倾斜折弯的折角1014,以使上夹持部1011与下夹持部1012之间的开口由后向前逐渐缩小,接着逐渐变大形成喇叭口型。作用:开口由后向前逐渐缩小可以使得光伏线夹的夹持力较强,而接着逐渐变大形成喇叭口型(或发卡型)可以导向光伏线夹对无框光伏组件进行夹持。
具体地,光伏线夹1由弹性金属材料一体成型。作用:一体成型的光伏线夹的强度更好。
具体地,弹性金属材料为不锈钢,光伏线夹1由不锈钢丝围绕形成,不锈钢丝的直径在0.9到2毫米之间。作用:该区间的不锈钢丝直径使得光伏线夹可以保证足够的强度与弹性,方便承托电线与夹持在无框光伏组件上。
综上所述,两个呈S形状的卡紧装置可以夹持在无框光伏组件上,且两个呈S形状的卡紧装置构造夹持力强,稳定可靠,强度好。能够利用第一承托部或第二承托部来承托电线,同时不会磨损电线。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包括两个具有弹性的卡紧装置(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装置(101)呈S形状,两个所述卡紧装置(101)连接在一起;所述卡紧装置(101)包括可与无框光伏组件上表面(201)相抵的上夹持部(1011)以及可与无框光伏组件下表面(202)相抵的下夹持部(1012),所述下夹持部(1012)连接着至少一个可承托电线(3)的第一承托部(10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紧装置(101)的第一承托部(1013)之间连接有可承托电线(3)的第二承托部(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紧装置(101)沿左右分布,所述第二承托部(102)的长度沿左右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托部(102)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承托部(1013)的后方,以使所述第一承托部(1013)、所述第二承托部(102)可单独或配合实现承托横向、纵向及斜向放置的电线(3)。
5.根据权利要求2到4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托部(102)呈圆心向上的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部(1013)呈圆心向后的弧形,所述第一承托部(1013)的开口由前向后逐渐缩小。
7.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部(1011)与下夹持部(1012)配合形成圆心向前的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部(1011)的前端设有向前上方倾斜折弯的折角(1014),以使所述上夹持部(1011)与所述下夹持部(1012)之间的开口由后向前逐渐缩小,接着逐渐变大形成喇叭口型。
9.根据权利要求1到4、8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线夹(1)由弹性金属材料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金属材料为不锈钢,所述光伏线夹(1)由不锈钢丝围绕形成,所述不锈钢丝的直径在0.9到2毫米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602833.4U CN222016495U (zh) | 2024-03-26 | 2024-03-26 | 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602833.4U CN222016495U (zh) | 2024-03-26 | 2024-03-26 | 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016495U true CN222016495U (zh) | 2024-11-15 |
Family
ID=93416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602833.4U Active CN222016495U (zh) | 2024-03-26 | 2024-03-26 | 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016495U (zh) |
-
2024
- 2024-03-26 CN CN202420602833.4U patent/CN2220164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566178U (zh) | 轨道 | |
CN208797896U (zh) | 一种双面双玻组件用边框 | |
CN222016495U (zh) | 一种用于无框组件的光伏线夹 | |
WO2017032196A2 (zh) | 太阳能电池板可旋转摆动固定支架 | |
CN207132288U (zh) | 一种弹片式卡簧及灯具 | |
CN205489311U (zh) | 光伏电站用电缆夹和具有该电缆夹的电缆汇线锚固装置 | |
CN213043614U (zh) | 转接件及光伏系统 | |
CN209891577U (zh) | 用于建筑屋面系统的组件 | |
CN221828886U (zh) | 一种卡扣式光伏电线夹 | |
CN210830136U (zh) | 一种太阳能钢管支架拼装用转角连接组件 | |
CN222191525U (zh) | 一种安装结构 | |
CN211059611U (zh) | 一种卡扣式支架 | |
CN216448360U (zh) | 一种聚风罩 | |
CN211503294U (zh) | 一种栅格固定件、集热器及热水器 | |
CN214197982U (zh) | 具有散热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底座 | |
CN213425735U (zh) | 一种结合稳固的耐张线夹 | |
CN206220329U (zh) | 灯框板及其灯框板组件 | |
CN218849819U (zh) | 一种高稳定性的接地卡结构 | |
CN2728040Y (zh) | 环形灯的灯座 | |
CN212456555U (zh) | 用于铝单板吊顶灯具安装的灯卡 | |
CN210244997U (zh) | 一种广告字安装支架 | |
CN216521924U (zh) | 一种壁挂式电暖器 | |
CN221113475U (zh) | 一种天窗框 | |
CN216109012U (zh) | 一种装配式阳光房外置连接件 | |
CN212258286U (zh) | 报警线固定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