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2004321U - 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2004321U CN222004321U CN202420597709.3U CN202420597709U CN222004321U CN 222004321 U CN222004321 U CN 222004321U CN 202420597709 U CN202420597709 U CN 202420597709U CN 222004321 U CN222004321 U CN 2220043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cylinder
- die holder
- pushing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723 die pr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748 compress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71 blow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包括底座和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压模缸、架体、冷却管、注塑管、顶块、顶杆、驱动构件和推动构件,下模座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一侧,架体固定安装在底座靠近下模座的一侧,压模缸固定安装在架体远离底座的一侧,上模座与压模缸的输出端连接,注塑管与上模座连通,冷却管固定安装在下模座远离底座的一侧,推动构件设置在底座上,驱动构件与底座连接,顶杆与底座滑动连接,并与驱动构件连接,顶块与顶杆固定连接,并与下模座滑动连接,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模具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
背景技术
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以加工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一系列塑件,压塑的塑胶模具是常见的一种,通常的设备在注塑后需要长时间进行冷却,再将工件脱模拿出,进行下一次注塑加工,这种加工方式费时,对工件的生产效率造成影响,从而影响设备使用效果。
现有技术CN21758879U公开了一种塑胶件加工用连续模具,包括下模座、工作台、限位板、进料电动推杆、升降板、液压伸缩杆、上模座、伸缩弹簧、滑柱、定位孔、注塑器、排料电动推杆和接料台,工作人员将下模座放置在工作台表面的限位板之间,进料电动推杆将下模座推至升降板表面,液压伸缩杆推动上模座下压,使上模座与下模座贴合,随着液压伸缩杆的持续下压,克服伸缩弹簧的弹力使升降板下降,滑柱顶出升降板卡入定位孔内,使下模座定位精确,滑柱卡合稳定后,液压伸缩杆停止推动,通过注塑器进行注塑,塑胶件定性后,液压伸缩杆复位,通过伸缩弹簧的弹力使升降板推动下模座复位,开启排料电动推杆将下模座推到接料台表面滑出,下一个下模座放置工作台表面进行注塑,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
在正常使用中,工作人员将下模座放置在工作台表面的限位板之间,由于下模座重量大,现有技术的加工方式工作人员在长时间搬运下模座中容易出现疲劳,对下模座的搬运造成影响,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解决了工作人员将下模座放置在工作台表面的限位板之间,由于下模座重量大,现有技术的加工方式工作人员在长时间搬运下模座中容易出现疲劳,对下模座的搬运造成影响,从而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包括底座和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压模缸、架体、冷却管、注塑管、顶块、顶杆、驱动构件和推动构件,所述下模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架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靠近所述下模座的一侧,所述压模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上模座与所述压模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注塑管与所述上模座连通,所述冷却管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模座远离底座的一侧,所述推动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顶杆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并与所述驱动构件连接,所述顶块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下模座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驱动缸和框体,所述框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远离所述下模座的一侧,所述驱动缸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顶杆连接。
其中,所述推动构件包括推动块和推动缸,所述推动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远离所述下模座的一侧;所述推动块与所述推动缸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限制块和限制框,所述限制块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框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限制块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稳定杆和稳定筒,所述稳定筒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靠近所述压模缸的一侧,所述稳定杆与所述稳定筒滑动连接,并与所述上模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所述压模缸驱动所述上模座进下降,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贴合,所述注塑管对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进行注塑,同时所述冷却管对所述下模座进行降温,注塑完成后,所述压模缸带动所述上模座上升,所述驱动缸驱动所述顶杆带动所述顶块进行移动,将注塑好的工件从所述下模座中顶出,所述推动缸驱动所述推动块进行运动,所述推动块在移动时抵接在工件上,推动工件离开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的范围,不需工作人员搬运所述下模座,拿取脱模后的工件即可,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的整体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模座和压模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限制块和限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稳定杆和稳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底座、102-下模座、103-上模座、104-压模缸、105-架体、106-冷却管、107-注塑管、108-顶块、109-顶杆、110-限制块、111-限制框、112-驱动缸、113-框体、114-推动块、115-推动缸、201-稳定杆、202-稳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为:
请参阅图1-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的整体架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模座和压模缸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限制块和限制框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包括底座101和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下模座102、上模座103、压模缸104、架体105、冷却管106、注塑管107、顶块108、顶杆109、驱动构件、推动构件、限制块110和限制框111,所述驱动构件包括驱动缸112和框体113,所述推动构件包括推动块114和推动缸115,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加工方式工作人员在长时间搬运所述下模座102中容易出现疲劳,对所述下模座102的搬运造成影响,从而影响设备使用效果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方案可以用在工作人员将所述下模座102放置在工作台表面的限位板之间,所述下模座102重量大的情况下。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所述压模缸104驱动所述上模座103进下降,所述上模座103与所述下模座102贴合,所述注塑管107对所述上模座103和所述下模座102之间进行注塑,同时所述冷却管106对所述下模座102进行降温,注塑完成后,所述压模缸104带动所述上模座103上升,所述驱动构件驱动所述顶杆109带动所述顶块108进行移动,将注塑好的工件从所述下模座102中顶出,所述推动构件推动工件离开所述上模座103和所述下模座102的范围,不需工作人员搬运所述下模座102,拿取脱模后的工件即可,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
其中,所述下模座10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01的一侧,所述架体10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01靠近所述下模座102的一侧,所述压模缸104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105远离所述底座101的一侧,所述上模座103与所述压模缸10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注塑管107与所述上模座103连通,所述冷却管106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模座102远离底座101的一侧,所述推动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101上,所述驱动构件与所述底座101连接,所述顶杆109与所述底座101滑动连接,并与所述驱动构件连接,所述顶块108与所述顶杆109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下模座102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01为L形,所述底座101的底部四角设计有支柱,所述底座101的水平端底部设计有贯穿孔,所述下模座102的外侧底部设计有贯穿孔,所述下模座102的内侧底部设计有安装槽,所述下模座102位于所述底座101的水平端内侧,所述顶块108与所述下模座102的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顶杆109通过所述底座101的贯穿孔和所述下模座102的贯穿孔与所述顶块108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构件驱动所述顶杆109在所述底座101的贯穿孔上移动,所述架体105为倒L形,所述架体105的竖立端底部与所述底座101的水平端内侧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架体105的水平端设计有贯穿孔,所述压模缸104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架体105的贯穿孔与所述上模座103的顶部连接,通过所述压模缸104驱动所述上模座103进下降,所述上模座103与所述下模座102贴合,所述注塑管107对所述上模座103和所述下模座102之间进行注塑,同时所述冷却管106对所述下模座102进行降温,注塑完成后,所述压模缸104带动所述上模座103上升,所述驱动构件驱动所述顶杆109带动所述顶块108进行移动,将注塑好的工件从所述下模座102中顶出,所述推动构件推动工件离开所述上模座103和所述下模座102的范围,不需工作人员搬运所述下模座102,拿取脱模后的工件即可,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
其次,所述框体113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01远离所述下模座102的一侧,所述驱动缸112与所述框体11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缸112的输出端与所述顶杆109连接,所述框体113为U形,所述框体113的开口端与所述底座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缸112的端部与所述框体113的闭口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缸112的输出端与所述顶杆109的底端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缸112驱动所述顶杆109在所述底座101砂锅移动,所述顶杆109带动所述顶块108进行升降,从而驱动所述顶块108进行移动。
然后,所述推动缸11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01远离所述下模座102的一侧;所述推动块114与所述推动缸11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推动缸115位于所述底座101的竖立端顶部,所述推动缸115的输出端与所述推动块114的右侧连接,通过所述推动缸115驱动所述推动块114进行运动,所述推动块114在移动时抵接在工件上,推动工件进行移动,从而将工件推出所述上模座103和所述下模座102的范围。
最后,所述限制块110与所述底座101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框111与所述顶杆109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限制块110滑动连接,所述限制块110有两个,所述限制块110位于所述底座101水平端贯穿孔的内侧,所述顶杆109的左右两侧设计有凹槽,所述限制框111有两个,所述限制框111的侧面设计有凹槽,所述限制框111闭口端外侧与所述顶杆109的凹槽固定连接,通过所述顶杆109带动所述限制框111在所述限制框111上移动,从而对所述顶杆109的移动角度进行限制。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时,所述压模缸104驱动所述上模座103进下降,所述上模座103与所述下模座102贴合,所述注塑管107对所述上模座103和所述下模座102之间进行注塑,同时所述冷却管106对所述下模座102进行降温,注塑完成后,所述压模缸104带动所述上模座103上升,所述驱动缸112驱动所述顶杆109带动所述顶块108进行移动,将注塑好的工件从所述下模座102中顶出,所述推动缸115驱动所述推动块114进行运动,所述推动块114在移动时抵接在工件上,推动工件离开所述上模座103和所述下模座102的范围,不需工作人员搬运所述下模座102,拿取脱模后的工件即可,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为: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稳定杆和稳定筒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稳定杆201和稳定筒202。
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所述上模座103在移动时带动所述稳定杆201在所述稳定筒202上移动,从而提高所述上模座103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稳定筒202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105靠近所述压模缸104的一侧,所述稳定杆201与所述稳定筒202滑动连接,并与所述上模座103固定连接,所述架体105的水平端左右两侧设计有安装孔,所述稳定筒202为端部中空的圆柱,所述稳定筒202有两个,所述稳定筒202的外侧与所述架体105水平端的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稳定杆201有两个,所述稳定杆201通过所述稳定筒202内侧与所述上模座103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所述上模座103在移动时带动所述稳定杆201在所述稳定筒202上移动,从而提高所述上模座103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使用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时,通过所述上模座103在移动时带动所述稳定杆201在所述稳定筒202上移动,从而提高所述上模座103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或多种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安装组件;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压模缸、架体、冷却管、注塑管、顶块、顶杆、驱动构件和推动构件,所述下模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架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靠近所述下模座的一侧,所述压模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上模座与所述压模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注塑管与所述上模座连通,所述冷却管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模座远离底座的一侧,所述推动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顶杆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并与所述驱动构件连接,所述顶块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下模座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构件包括驱动缸和框体,所述框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远离所述下模座的一侧,所述驱动缸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缸的输出端与所述顶杆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构件包括推动块和推动缸,所述推动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远离所述下模座的一侧;所述推动块与所述推动缸的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限制块和限制框,所述限制块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框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限制块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稳定杆和稳定筒,所述稳定筒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靠近所述压模缸的一侧,所述稳定杆与所述稳定筒滑动连接,并与所述上模座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597709.3U CN222004321U (zh) | 2024-03-26 | 2024-03-26 | 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20597709.3U CN222004321U (zh) | 2024-03-26 | 2024-03-26 | 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2004321U true CN222004321U (zh) | 2024-11-15 |
Family
ID=93416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20597709.3U Active CN222004321U (zh) | 2024-03-26 | 2024-03-26 | 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2004321U (zh) |
-
2024
- 2024-03-26 CN CN202420597709.3U patent/CN2220043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2004321U (zh) | 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连续成型的设备 | |
CN210791872U (zh) | 一种气动脱料模具 | |
CN220517397U (zh) | 一种便于调节注塑高度的注塑机 | |
CN218615197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111152419A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成型用模具 | |
CN212579096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 |
CN201841663U (zh) | 整体式往复注塑、吹塑成型机 | |
CN215785998U (zh) | 一种汽车模具用加工脱模机构 | |
CN211389920U (zh) | 一种注塑模具模架双导向机构 | |
CN222346165U (zh) | 一种脱模组件及汽车零部件生产模具 | |
CN220946448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保险杠模具 | |
CN221437128U (zh) | 一种变压器骨架生产用注塑模具 | |
CN213887868U (zh) | 一种精密件的冲压模具 | |
CN218906133U (zh) | 一种方便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 | |
CN219445993U (zh) | 一种方便脱模的塑胶模具 | |
CN214266524U (zh) | 一种全自动化生产用塑胶模具 | |
CN220681450U (zh) | 一种便于清洗的自动化注塑模具 | |
CN222115939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模具模架 | |
CN215434827U (zh) | 一种自动化脱模的塑料桶注塑模具 | |
CN214872422U (zh) | 一种金属治具生产用注塑设备 | |
CN214982831U (zh) | 一种具备自锁结构的注塑模具 | |
CN213675029U (zh) | 一种空调模具便于脱料的顶出装置 | |
CN221233037U (zh) | 一种模具加工用注塑机取模机构 | |
CN213260900U (zh) | 一种用于斜面结构的注塑模具 | |
CN219325442U (zh) | 一种脱模彻底的塑料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