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997563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997563U
CN221997563U CN202323381727.2U CN202323381727U CN221997563U CN 221997563 U CN221997563 U CN 221997563U CN 202323381727 U CN202323381727 U CN 202323381727U CN 221997563 U CN221997563 U CN 221997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cavity
air supply
cooking appliance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3817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丘健
王也
曹伟
许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3817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997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997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997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基座,基座包括蒸汽组件和送风组件;蒸笼,设于基座,蒸笼包括烹饪腔,蒸笼设置有通气口,蒸汽组件用于通过通气口向烹饪腔输送蒸汽,送风组件用于向烹饪腔送风。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蒸锅主要是通过水蒸气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过程中大量的蒸汽容易在食物表面和锅盖和锅体内侧形成冷凝水,同时,蒸汽湿度过高容易造成食物的软化和濡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中蒸锅的烹饪腔内湿度过高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基座,基座包括蒸汽组件和送风组件;蒸笼,设于基座,蒸笼包括烹饪腔,蒸笼设置有通气口,蒸汽组件用于通过通气口向烹饪腔输送蒸汽,送风组件用于向烹饪腔送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烹饪器具,包括基座和蒸笼,蒸笼设置在基座上,基座包括蒸汽组件和送风组件,蒸笼包括通气口,蒸汽组件可通过通气口向蒸笼的烹饪腔内输送蒸汽,从而实现对烹饪腔内食材的烹饪,送风组件可以向烹饪腔内输送气流,达到送风的效果,进而在烹饪时,可以通过送风组件向烹饪腔内送风,从而使得烹饪腔内蒸汽可以快速流动,减少烹饪腔内冷凝水的产生,并且,使得烹饪腔内的温度更均匀,提升烹饪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通气口设置在蒸笼的侧壁。
在该实施例中,通常食材是放置在餐具上,再放入烹饪腔内的,通气口设置在蒸笼的侧壁,使得蒸汽可以先接触食材,降低蒸汽在餐具上的损耗,使得蒸汽可以直接作用在食材上,提升烹饪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加热件,设于基座,用于加热送风组件向烹饪腔输送的气流。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加热件,第一加热件设置在基座上,第一加热件能够加热送风组件向烹饪腔内输送的气流,从而有助于提升烹饪腔内的温度,降低烹饪腔内的热量损耗,提升烹饪速度,并且,有助于蒸发烹饪腔内的冷凝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送风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扇叶,扇叶设于驱动件的输出轴,烹饪器具还包括:支架,设于扇叶的一侧,输出轴穿过支架,第一加热件设于支架,第一加热件位于支架和扇叶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送风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扇叶,扇叶设置在驱动件的输出轴上,驱动件可以通过输出轴的转动,带动扇叶转动,从而产生气流,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支架,支架位于扇叶的一侧,输出轴穿设在支架上,并且,第一加热件设置在支架背离驱动件的主体的一侧,并且,第一加热件设置在支架和扇叶之间,进而通过支架增加第一加热件和驱动件的主体之间的距离,降低第一加热件对驱动件的影响,降低驱动件损坏的可能性,并且,在驱动件带动扇叶转动时,第一加热件加热空气,扇叶带动被加热的空气输送到烹饪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加热件位于扇叶背离蒸笼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设置在扇叶背离蒸笼的一侧,减少第一加热件对烹饪腔的温度控制的影响,提升烹饪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基座包括送风腔和第一散热孔,送风腔和第一散热孔相连通,送风组件和支架设于送风腔,第一散热孔位于驱动件的底部。
在该实施例中,基座包括送风腔和第一散热孔,送风腔和第一散热孔相连通,送风组件和支架设置在送风腔内,第一散热孔位于驱动件的底部,进而驱动件带动扇叶转动时,第一进气孔向送风腔内输送空气,第一加热件加热送风腔内的空气后,热气流进入到烹饪腔内,实现对冷凝水的蒸发,提升烹饪效果,以及均匀烹饪腔内的蒸汽。
并且,第一进气孔设置在驱动件的底部,第一加热件设置在驱动件的上方,使得气流先通过驱动件,提升驱动件的散热效果,降低驱动件损坏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基座上还包括第二散热孔,第二散热孔位于第一散热孔的一侧,第二散热孔用于为第二加热件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支架包括第一通风孔,第一加热件包括第二通风孔。
在该实施例中,支架包括第一通风孔,第一加热件包括第二通风孔,进而提升送风腔内气流的流动效果。
具体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孔,多个第一通风孔均匀的设置在支架上,第一通风孔贯穿支架。
第一加热件设置为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第一加热件的内外两侧都可以通风,提升第一加热件和气流的接触面积,提升第一加热件对气流的加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基座还包括:保护罩,保护罩罩设在送风组件上,保护罩的顶部为密闭结构,保护罩的周侧包括出风孔,保护罩位于蒸笼下方的中间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基座还包括保护罩,保护罩罩设在送风组件,并且,保护罩的顶部为密闭结构,保护罩的周侧设置出风孔,保护罩设置在蒸笼的下方,由于保护罩的顶部为密闭结构,因此,蒸笼内的冷凝水无法通过保护罩的顶部滴落到送风组件上,保护罩的周侧的出风孔,降低气流对烹饪腔的直吹,使得气流可以循环地在烹饪腔内流动,使得烹饪腔内的温度更均匀,提升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并且,保护罩位于蒸笼下方的中间位置,进一步促进送风组件输送的旋转的气流能够将侧面的通气口排除的蒸汽向烹饪腔的内部带动,使烹饪腔内的蒸汽更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基座还包括:接水盘,蒸笼位于接水盘的上方,保护罩穿过接水盘,出风孔位于接水盘朝向蒸笼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基座还包括接水盘,蒸笼设置在接水盘的上方,接水盘用于承接蒸笼内的冷凝水,保护罩穿过接水盘设置,使得保护罩的周侧的出风孔位于接水盘朝向蒸笼的一侧,从而确保出风孔排出的蒸汽可以进入到烹饪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接水盘包括挡板,挡板环绕保护罩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接水盘上设置有挡板,挡板环绕保护罩设置,降低出风孔排出的气流对接水盘承接冷凝水的影响,并且,降低冷凝水对进入出风孔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基座还包括储液腔,蒸汽组件包括:分隔罩,设于储液腔的内部,分隔罩包括加热腔,加热腔和烹饪腔相连通;第二加热件,和加热腔相对的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基座还包括储液腔,蒸汽组件包括分隔罩和第二加热件,分隔罩设置在储液腔的内部,分隔罩包括加热腔,加热腔和烹饪腔的通气口相连通,并且,加热腔和储液腔相连通,从而使得第二加热件只加热加热腔内的水,就可以产生蒸汽,无需对全部储液腔内的水进行加热,提升蒸汽的产生速度,提升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并且,储液腔内的水可以补入到加热腔中,提升烹饪器具的蒸汽产生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还包括:检测件,设于基座,用于检测烹饪腔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其中,蒸汽组件和/或送风组件通过烹饪腔内的温度和/或湿度调节工作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检测件,检测件设置在基座上,检测件用于检测烹饪腔内的温度,蒸汽组件通过烹饪腔内的温度调节工作状态;或检测件用于检测烹饪腔内的温度,送风组件通过烹饪腔内的温度调节工作状态;或检测件用于检测烹饪腔内的温度,送风组件和蒸汽组件通过烹饪腔内的温度调节工作状态。
或检测件用于检测烹饪腔内的湿度,蒸汽组件通过烹饪腔内的湿度调节工作状态;或检测件用于检测烹饪腔内的湿度,送风组件通过烹饪腔内的湿度调节工作状态;或检测件用于检测烹饪腔内的湿度,送风组件和蒸汽组件通过烹饪腔内的湿度调节工作状态。
或检测件用于检测烹饪腔内的湿度和温度,蒸汽组件通过烹饪腔内的湿度和温度调节工作状态;或检测件用于检测烹饪腔内的湿度和温度,送风组件通过烹饪腔内的湿度和温度调节工作状态;或检测件用于检测烹饪腔内的湿度和温度,送风组件和蒸汽组件通过烹饪腔内的湿度和温度调节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蒸笼包括第一蒸笼和第二蒸笼,烹饪腔包括第一烹饪腔和第二烹饪腔,第二蒸笼位于第一蒸笼的上方,第一蒸笼包括通气口,第一烹饪腔的腔壁具有导流结构,导流结构用于将通气口排出的部分蒸汽导入第二烹饪腔。
在该实施例中,蒸笼包括第一蒸笼和第二蒸笼,烹饪腔包括第一烹饪腔和第二烹饪腔,第一烹饪腔设置在第一蒸笼内,第二烹饪腔设置在第二蒸笼内,第一蒸笼位于第二蒸笼的下方,第一蒸笼设置在基座上,通气口设置在第一蒸笼上,送风组件用于向第一烹饪腔送风,第一烹饪腔内的气流可以进入第二烹饪腔。
并且,第一烹饪腔的腔壁具有导流结构,导流结构可以将蒸汽组件产生的部分蒸汽导入第二烹饪腔内,从而确保第二烹饪腔的温升情况,提升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剖视图。
其中,图1至图4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烹饪器具,110基座,1102壳体,1104底壳,1106水箱,112蒸汽组件,114送风组件,116驱动件,118输出轴,120扇叶,122送风腔,124第一散热孔,126保护罩,128出风孔,130接水盘,132挡板,134储液腔,136分隔罩,138加热腔,140第二加热件,150蒸笼,152第一蒸笼,154第二蒸笼,156烹饪腔,158第一烹饪腔,160第二烹饪腔,162导流结构,164通气口,170第一加热件,172第二通风孔,180支架,182第一通风孔,190检测件,200显示控制组件,210电源组件,220第一蒸盘,230第二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00,包括:基座110,基座110包括蒸汽组件112和送风组件114;蒸笼150,设于基座110,蒸笼150包括烹饪腔156,蒸笼150设置有通气口164,蒸汽组件112用于通过通气口164向烹饪腔156输送蒸汽,送风组件114用于向烹饪腔156送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包括基座110和蒸笼150,蒸笼150设置在基座110上,基座110包括蒸汽组件112和送风组件114,蒸笼150包括通气口164,蒸汽组件112可通过通气口164向蒸笼150的烹饪腔156内输送蒸汽,从而实现对烹饪腔156内食材的烹饪,送风组件114可以向烹饪腔156内输送气流,达到送风的效果,进而在烹饪时,可以通过送风组件114向烹饪腔156内送风,从而使得烹饪腔156内蒸汽可以快速流动,减少烹饪腔156内冷凝水的产生,并且,使得烹饪腔156内的温度更均匀,提升烹饪效果。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通气口164设置在蒸笼150的侧壁。
在该实施例中,通常食材是放置在餐具上,再放入烹饪腔156内的,通气口164设置在蒸笼150的侧壁,使得蒸汽可以先接触食材,降低蒸汽在餐具上的损耗,使得蒸汽可以直接作用在食材上,提升烹饪效果。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加热件170,设于基座110,用于加热送风组件114向烹饪腔156输送的气流。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还包括第一加热件170,第一加热件170设置在基座110上,第一加热件170能够加热送风组件114向烹饪腔156内输送的气流,从而有助于提升烹饪腔156内的温度,降低烹饪腔156内的热量损耗,提升烹饪速度,并且,有助于蒸发烹饪腔156内的冷凝水。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送风组件114包括驱动件116和扇叶120,扇叶120设于驱动件116的输出轴118,烹饪器具还包括:支架180,设于扇叶120的一侧,输出轴118穿过支架180,第一加热件170设于支架180,第一加热件170位于支架180和扇叶120之间。
在该实施例中,送风组件114包括驱动件116和扇叶120,扇叶120设置在驱动件116的输出轴118上,驱动件116可以通过输出轴118的转动,带动扇叶120转动,从而产生气流,烹饪器具100还包括设置在基座110上的支架180,支架180位于扇叶120的一侧,输出轴118穿设在支架180上,并且,第一加热件170设置在支架180背离驱动件116的主体的一侧,并且,第一加热件170设置在支架180和扇叶120之间,进而通过支架180增加第一加热件170和驱动件116的主体之间的距离,降低第一加热件170对驱动件116的影响,降低驱动件116损坏的可能性,并且,在驱动件116带动扇叶120转动时,第一加热件170加热空气,扇叶120带动被加热的空气输送到烹饪腔156内。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加热件170位于扇叶120背离蒸笼150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加热件170设置在扇叶120背离蒸笼150的一侧,减少第一加热件170对烹饪腔156的温度控制的影响,提升烹饪效果。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基座110包括送风腔122和第一散热孔124,送风腔122和第一散热孔124相连通,送风组件114和支架180设于送风腔122,第一散热孔124位于驱动件116的底部。
在该实施例中,基座110包括送风腔122和第一散热孔124,送风腔122和第一散热孔124相连通,送风组件114和支架180设置在送风腔122内,第一散热孔124位于驱动件116的底部,进而驱动件116带动扇叶120转动时,第一进气孔向送风腔122内输送空气,第一加热件170加热送风腔122内的空气后,热气流进入到烹饪腔156内,实现对冷凝水的蒸发,提升烹饪效果,以及均匀烹饪腔156内的蒸汽。
并且,第一进气孔设置在驱动件116的底部,第一加热件170设置在驱动件116的上方,使得气流先通过驱动件116,提升驱动件116的散热效果,降低驱动件116损坏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基座110上还包括第二散热孔,第二散热孔位于第一散热孔124的一侧,第二散热孔用于为第二加热件140散热。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支架180包括第一通风孔182,第一加热件170包括第二通风孔172。
在该实施例中,支架180包括第一通风孔182,第一加热件170包括第二通风孔172,进而提升送风腔122内气流的流动效果。
具体地,支架18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孔182,多个第一通风孔182均匀的设置在支架180上,第一通风孔182贯穿支架180。
第一加热件170设置为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第一加热件170的内外两侧都可以通风,提升第一加热件170和气流的接触面积,提升第一加热件170对气流的加热效果。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基座110还包括:保护罩126,保护罩126罩设在送风组件114上,保护罩126的顶部为密闭结构,保护罩126的周侧包括出风孔128,保护罩126位于蒸笼150下方的中间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基座110还包括保护罩126,保护罩126罩设在送风组件114,并且,保护罩126的顶部为密闭结构,保护罩126的周侧设置出风孔128,保护罩126设置在蒸笼150的下方,由于保护罩126的顶部为密闭结构,因此,蒸笼150内的冷凝水无法通过保护罩126的顶部滴落到送风组件114上,保护罩126的周侧的出风孔128,降低气流对烹饪腔156的直吹,使得气流可以循环地在烹饪腔156内流动,使得烹饪腔156内的温度更均匀,提升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效果。
并且,保护罩126位于蒸笼150下方的中间位置,进一步促进送风组件114输送的旋转的气流能够将侧面的通气口164排除的蒸汽向烹饪腔156的内部带动,使烹饪腔156内的蒸汽更均匀。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基座110还包括:接水盘130,蒸笼150位于接水盘130的上方,保护罩126穿过接水盘130,出风孔128位于接水盘130朝向蒸笼150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基座110还包括接水盘130,蒸笼150设置在接水盘130的上方,接水盘130用于承接蒸笼150内的冷凝水,保护罩126穿过接水盘130设置,使得保护罩126的周侧的出风孔128位于接水盘130朝向蒸笼150的一侧,从而确保出风孔128排出的蒸汽可以进入到烹饪腔156中。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接水盘130包括挡板132,挡板132环绕保护罩126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接水盘130上设置有挡板132,挡板132环绕保护罩126设置,降低出风孔128排出的气流对接水盘130承接冷凝水的影响,并且,降低冷凝水对进入出风孔128的可能性。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基座110还包括储液腔134,蒸汽组件112包括:分隔罩136,设于储液腔134的内部,分隔罩136包括加热腔138,加热腔138和烹饪腔156相连通;第二加热件140,和加热腔138相对的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基座110还包括储液腔134,蒸汽组件112包括分隔罩136和第二加热件140,分隔罩136设置在储液腔134的内部,分隔罩136包括加热腔138,加热腔138和烹饪腔156的通气口164相连通,并且,加热腔138和储液腔134相连通,从而使得第二加热件140只加热加热腔138内的水,就可以产生蒸汽,无需对全部储液腔134内的水进行加热,提升蒸汽的产生速度,提升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效果,并且,储液腔134内的水可以补入到加热腔138中,提升烹饪器具100的蒸汽产生量。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还包括:检测件190,设于基座110,用于检测烹饪腔156内的温度和/或湿度;其中,蒸汽组件112和/或送风组件114通过烹饪腔156内的温度和/或湿度调节工作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还包括检测件190,检测件190设置在基座110上,检测件190用于检测烹饪腔156内的温度,蒸汽组件112通过烹饪腔156内的温度调节工作状态;或检测件190用于检测烹饪腔156内的温度,送风组件114通过烹饪腔156内的温度调节工作状态;或检测件190用于检测烹饪腔156内的温度,送风组件114和蒸汽组件112通过烹饪腔156内的温度调节工作状态。
或检测件190用于检测烹饪腔156内的湿度,蒸汽组件112通过烹饪腔156内的湿度调节工作状态;或检测件190用于检测烹饪腔156内的湿度,送风组件114通过烹饪腔156内的湿度调节工作状态;或检测件190用于检测烹饪腔156内的湿度,送风组件114和蒸汽组件112通过烹饪腔156内的湿度调节工作状态。
或检测件190用于检测烹饪腔156内的湿度和温度,蒸汽组件112通过烹饪腔156内的湿度和温度调节工作状态;或检测件190用于检测烹饪腔156内的湿度和温度,送风组件114通过烹饪腔156内的湿度和温度调节工作状态;或检测件190用于检测烹饪腔156内的湿度和温度,送风组件114和蒸汽组件112通过烹饪腔156内的湿度和温度调节工作状态。
具体地,烹饪器具100对湿度的控制方式可以依据下表1,再根据所对应的饱和湿度、烹饪腔156的容积、蒸汽发生量和所设定的湿度,计算出相应的蒸汽发生时间,从而达到调节湿度的目的。
蒸汽发生时间计算公式:t=Hs×V×RH÷m。
其中,t表示蒸汽发生时间,Hs表示不同温度空气的饱和湿度(g/m3),V表示烹饪腔156的容积(m3),RH表示设定的相对湿度(%),m表示蒸汽发生量(g/m3)。
表1
烹饪器具100包括基座110和蒸笼150,基座110上包括蒸汽组件112和送风组件114,基座110上设置有电源组件210显示控制组件200,蒸笼150包括多层烹饪腔156,蒸汽组件112包括第二加热件140、设置在第二加热件140上方的分隔罩136,分隔罩136设置在基座110的储液腔134内,送风组件114包括驱动件116和风扇,基座110上还设置有第一加热件170,第一加热件170设置在电机和扇叶120之间,第一加热件170可以线圈或加热管。
蒸汽组件112可以通过加热储液腔134和分隔罩136内的水产生蒸汽,并通过蒸汽向烹饪腔156内提供蒸汽,提升烹饪腔156内的湿度和热量,送风组件114通过第一加热件170加热公开,并向烹饪腔156内提供高温循环空气,显示控制组件200可以根据设定的温度、湿度、烹饪腔156的容积和蒸汽发生量计算出蒸汽发生时间,并通过对蒸汽组件112的调功和断电等控制方式,实现对烹饪腔156内湿度的调节。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蒸笼150包括第一蒸笼152和第二蒸笼154,烹饪腔156包括第一烹饪腔158和第二烹饪腔160,第二蒸笼154位于第一蒸笼152的上方,第一蒸笼152包括通气口,第一烹饪腔158的腔壁具有导流结构162,导流结构162用于将通气口排出的部分蒸汽导入第二烹饪腔160。
在该实施例中,蒸笼150包括第一蒸笼152和第二蒸笼154,烹饪腔156包括第一烹饪腔158和第二烹饪腔160,第一烹饪腔158设置在第一蒸笼152内,第二烹饪腔160设置在第二蒸笼154内,第一蒸笼152位于第二蒸笼154的下方,第一蒸笼152设置在基座110上,通气口164设置在第一蒸笼152上,送风组件114用于向第一烹饪腔158送风,第一烹饪腔158内的气流可以进入第二烹饪腔160。
并且,第一烹饪腔158的腔壁具有导流结构162,导流结构162可以将蒸汽组件112产生的部分蒸汽导入第二烹饪腔160内,从而确保第二烹饪腔160的温升情况,提升烹饪器具100的烹饪效果。
其中,导流结构162可以是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和第一烹饪腔158通过通气口164相连通,导流通道还和第二烹饪腔160相连通。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还包括:显示控制组件200,设于基座110,显示控制组件200和蒸汽组件112以及送风组件114电连接,电源组件210,设于基座110,电源用于为显示控制组件200、蒸汽组件112和送风组件114供电。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基座110还包括壳体1102、底壳1104和水箱1106,储液腔134位于水箱1106内。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烹饪器具100还包括第一蒸盘220和第二蒸盘230,第一蒸盘220设置在第一笼体,第二蒸盘230设置在第二笼体。
如图1至图4所示,烹饪器具100包括基座110、基座110包括蒸汽组件112、送风组件114、电源组件210、显示控制组件200、显示组件和水箱1106等。
基座110上设置有接汁盘,接汁盘和分隔罩136为一体式结构,第二加热件140对应分隔罩136内部的加热腔138进行加热。
蒸笼150包括第一蒸笼152和第二蒸笼154,第一蒸笼152设置在接水盘130上,形成第一烹饪腔158,第二蒸笼154设置在第一蒸笼152上,形成第二烹饪腔160,第二蒸笼154可以是锅盖的形式。
显示控制组件200搭载控制程序,能够控制烹饪器具100,并具有显示界面
电源组件210连接外部电源。
基座110的壳体1102内安装显示控制组件200、蒸汽组件112和送风组件114,之后安装水箱1106。
第二加热件140能够加热水产生蒸汽。
第一加热件170加热空气,驱动件116带动扇叶120转动,从而向烹饪腔156内提供高温循环空气。
基座110的底壳1104保护第二加热件140,并能够对驱动件116电源组件210进行散热。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包括蒸汽组件和送风组件;
蒸笼,设于所述基座,所述蒸笼包括烹饪腔,所述蒸笼设置有通气口,所述蒸汽组件用于通过所述通气口向所述烹饪腔输送蒸汽,所述送风组件用于向所述烹饪腔送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口设置在所述蒸笼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加热件,设于所述基座,用于加热所述送风组件向所述烹饪腔输送的气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包括驱动件和扇叶,所述扇叶设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支架,设于所述扇叶的一侧,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架,所述第一加热件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加热件位于所述支架和所述扇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件位于所述扇叶背离所述蒸笼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包括送风腔和第一散热孔,所述送风腔和所述第一散热孔相连通,所述送风组件和所述支架设于所述送风腔,所述第一散热孔位于所述驱动件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加热件包括第二通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
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在所述送风组件上,所述保护罩的顶部为密闭结构,所述保护罩的周侧包括出风孔,所述保护罩位于所述蒸笼下方的中间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
接水盘,所述蒸笼位于所述接水盘的上方,所述保护罩穿过所述接水盘,所述出风孔位于所述接水盘朝向蒸笼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水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环绕所述保护罩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储液腔,所述蒸汽组件包括:
分隔罩,设于所述储液腔的内部,所述分隔罩包括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和所述烹饪腔相连通;
第二加热件,和所述加热腔相对的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件,设于所述基座,用于检测所述烹饪腔内的温度和/或湿度;
其中,所述蒸汽组件和/或所述送风组件通过所述烹饪腔内的所述温度和/或所述湿度调节工作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笼包括第一蒸笼和第二蒸笼,所述烹饪腔包括第一烹饪腔和第二烹饪腔,所述第二蒸笼位于所述第一蒸笼的上方,所述第一蒸笼包括所述通气口,所述第一烹饪腔的腔壁具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用于将所述通气口排出的部分蒸汽导入所述第二烹饪腔。
CN202323381727.2U 2023-12-12 2023-12-12 烹饪器具 Active CN221997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381727.2U CN221997563U (zh) 2023-12-12 2023-12-12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381727.2U CN221997563U (zh) 2023-12-12 2023-12-12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997563U true CN221997563U (zh) 2024-11-15

Family

ID=93409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381727.2U Active CN221997563U (zh) 2023-12-12 2023-12-12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997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2104A (zh) 加热烹调器
JP2013537297A (ja) 食品を作成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12628807A (zh) 烹饪装置
CN114916841B (zh) 空气炸锅
CN102368934A (zh) 蒸汽发生装置及包括该蒸汽发生装置的烹调设备
CN102369399A (zh) 烹调设备
CN112656246A (zh) 烹饪装置
CN102232799A (zh) 电烤箱
CN112696714A (zh) 烹饪装置
CN221997563U (zh) 烹饪器具
CN216776761U (zh) 一种烤制内胆结构及烤箱
CN211795998U (zh) 利用热风进行烹饪的烹饪器具
CN218635844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117562428A (zh) 一种烹饪设备
CN214370421U (zh) 烹饪装置
CN106667245A (zh) Ih电压力煲的冷却风道结构
CN214370420U (zh) 烹饪装置
CN112790621B (zh) 热风组件及烹饪设备
CN204534713U (zh) 微波炉
CN220494858U (zh) 空气炸锅
JPS6280432A (ja) ロ−スタ−
CN222383040U (zh) 空气炸锅
CN215570642U (zh) 一种新型循环风道式微波炉
CN222870332U (zh) 空气炸锅
CN214370410U (zh) 烹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